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最新】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五單元社會生活的變遷課件 人教新課標版 課件【最新】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五單元社會生活的變遷課件 人教新課標版 課件(一)課標要求(一)課標要求1-41-4知道表示歷史時段的常用詞匯或習慣用法,并學會使用它們。1-51-5知道第一手資料和第二手資料的不同。1-61-6根據具體條件和需要,選用適當的社會調查方法獲取信息。3-13-1列舉實例,說明人類誕生的標志和時間。3-23-2用文字的產生、城市的出現、技術進步等方面的實例,說明人類社會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3-33-3按照不同歷史時期,再現世界文明的發展大勢。3-43-4按照歷代政權更替或并存的順序,識記中華文明延續的基
2、本線索。5-15-1選擇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事例,了解人們的物質生產與生活的狀況及其變化。【最新】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五單元社會生活的變遷課件 人教新課標版 課件(三)本單元整體框架:(三)本單元整體框架:建議課時:1112課時社社 會會 生生 活活 的變的變 遷遷 區域怎樣變-區域的故事怎樣變化 身邊生活怎樣變-身邊的故事 人類社會怎樣變-社會生活的變遷怎樣知道變化過去是怎樣被記載下來的 怎樣感受變化探索身邊的歷史【最新】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五單元社會生活的變遷課件 人教新課標版 課件(四)教材分析及教學建議【最新】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五單元社會生活的變遷課件 人教新課標版 課件第一課第一課 區域的故
3、事區域的故事知識結構: 深圳:從小漁村到大城市 從無到有的變化 感受變化 古樓蘭:繁榮到神秘消失 從有到無的變化 死城:從開發到遺棄 明線 北京:從古至今,不斷延續 新舊交融的變化 衡量變化: 時間和紀年變化 深圳的發展:人類的創造 古樓蘭的消失:人類的失誤 暗線:探究變化的原因:人的活動創造變化 死城的興衰:人類的選擇 北京的現狀:人類文明的延續【最新】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五單元社會生活的變遷課件 人教新課標版 課件第一課第一課 區域的故事(第一課時)區域的故事(第一課時)教學要求:教學要求:(1)能根據資料和圖片,感受深圳、樓蘭、)能根據資料和圖片,感受深圳、樓蘭、“死城死城” 的變化,提高
4、運用材料分析問題的能的變化,提高運用材料分析問題的能力;力;(2)通過探究區域變化的原因和影響,體會社)通過探究區域變化的原因和影響,體會社會生活的變化的規律;會生活的變化的規律;(3)感受人類在區域變化中的作用,并且樹立)感受人類在區域變化中的作用,并且樹立愛護自然,順應自然規律的區域發展觀。愛護自然,順應自然規律的區域發展觀。【最新】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五單元社會生活的變遷課件 人教新課標版 課件教學要求:教學要求: (1 1)描述北京的變化,認識到北京的過去、現在、未來;)描述北京的變化,認識到北京的過去、現在、未來; (2 2)了解區域的第三種變化形式,新舊交融的變化。)了解區域的第三種
5、變化形式,新舊交融的變化。 (3 3)通過對區域的分析體會人類活動與環境的相互關系;)通過對區域的分析體會人類活動與環境的相互關系; (4 4)通過討論,探討家鄉的變化,及展望未來的發展,)通過討論,探討家鄉的變化,及展望未來的發展,激發對生活區域的責任感激發對生活區域的責任感。第一課第一課 區域的故事(第二課時)區域的故事(第二課時)教學建議: (1)以學生擔當導游的方式介紹北京 (2)結合溫州的城市建設,探討溫州的發展【最新】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五單元社會生活的變遷課件 人教新課標版 課件教學要求:教學要求:(1 1)知道表示歷史時段的常用詞匯和習慣用法;)知道表示歷史時段的常用詞匯和習慣用
6、法;(2 2)能在閱讀歷史資料時,辨析其中表示歷史時段的詞)能在閱讀歷史資料時,辨析其中表示歷史時段的詞匯和習慣用法;匯和習慣用法;(3 3)能實際運用時間和紀年描述歷史事件,識別歷史過)能實際運用時間和紀年描述歷史事件,識別歷史過程的演進順序。程的演進順序。(4 4)學會繪制年代尺,并使用年代尺來表示時間先后。)學會繪制年代尺,并使用年代尺來表示時間先后。第一課第一課 區域的故事(第三課時)區域的故事(第三課時)教學建議:(1)設計一些練習比如事件按時間排序、計算朝代存在時間等(2)學生根據自己的經歷,自行選擇重大事情繪制年代尺【最新】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五單元社會生活的變遷課件 人教新課標版
7、 課件第二課第二課 身邊的故事身邊的故事 家庭規模的變化 走進家庭 服飾的變遷 坐的方式的變化身邊的故事 身邊的事物 都有它的歷史 文字的發展 文字和書籍 書籍的演變知識結構:【最新】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五單元社會生活的變遷課件 人教新課標版 課件教學要求:教學要求:(1 1)學會分析不同種類的圖片和資料并能夠)學會分析不同種類的圖片和資料并能夠描述,在觀察、比較中分析和感受家庭、描述,在觀察、比較中分析和感受家庭、學習生活的變化。學習生活的變化。(2 2)能選擇自己衣食住行和學習用品等方面)能選擇自己衣食住行和學習用品等方面的事例,描述它們的歷史發展過程。的事例,描述它們的歷史發展過程。(3
8、3)能設想未來生活的變化。)能設想未來生活的變化。第二課第二課 身邊的故事(二課時)身邊的故事(二課時)【最新】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五單元社會生活的變遷課件 人教新課標版 課件教學建議:教學建議:(1 1)關于家庭:將今天三口之家的照片與老照片進行對)關于家庭:將今天三口之家的照片與老照片進行對比,理解其中的變化,可穿插一些親戚關系的講解,可比,理解其中的變化,可穿插一些親戚關系的講解,可開展制作家族樹等的活動開展制作家族樹等的活動(2 2)關于服飾:每種變化總有其原因,要將原因分析清)關于服飾:每種變化總有其原因,要將原因分析清楚;可討論今天的服飾變化以及學生對服飾方面的審美楚;可討論今天的服
9、飾變化以及學生對服飾方面的審美觀點觀點(3 3)關于文字:可開展用不同字體寫自己的名字的活動;)關于文字:可開展用不同字體寫自己的名字的活動;可解釋造字含義激發學生興趣可解釋造字含義激發學生興趣(4 4)尋找其他身邊可以體現變化的材料,描述它的昨天、)尋找其他身邊可以體現變化的材料,描述它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今天與明天第二課第二課 身邊的故事(二課時)身邊的故事(二課時)【最新】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五單元社會生活的變遷課件 人教新課標版 課件第三課第三課 社會變遷的軌跡社會變遷的軌跡知識結構:從遠古走來從遠古走來 跨入文明時代跨入文明時代 生生不息的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中華文明 全球巨變的時代全球巨
10、變的時代 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世界文明與中華文明融合演進,但側重于世界發展大勢 先介紹世界其他文明的衰落,后側重介紹中華文明發展脈絡 對比分析歐美各國和近代中國的發展狀況,重點呈現中華民族所受的屈辱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最新】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五單元社會生活的變遷課件 人教新課標版 課件教學要求:教學要求: 1 1、根據圖文信息歸納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據圖文信息歸納人類社會發展的主要脈絡。主要脈絡。 2 2、按照歷代政權更替或并存的順序,、按照歷代政權更替或并存的順序,識記中華文明延續的基本線索。識記中華文明延續的基本線索。 3 3、學會制作年代尺表示歷史上重大事、學
11、會制作年代尺表示歷史上重大事件。件。 4 4、通過具體史實的學習,產生關注中、通過具體史實的學習,產生關注中華文明的發展的使命感。華文明的發展的使命感。第三課第三課 社會變遷的軌跡社會變遷的軌跡【最新】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五單元社會生活的變遷課件 人教新課標版 課件第三課第三課 社會變遷的軌跡(第一課時)社會變遷的軌跡(第一課時)教學建議:教學建議:(1)利用“古人類進化”年代尺,讓學生搞清楚人類起源的時間與進化歷程此時建議補充一些古人類(如遠謀人、北京人)的化石圖片等(2)對四大文明古國以及古希臘文明的發源注意提醒多在河海畔(3)將反映古代各地文明成果的圖片資料與年代尺聯系,把握不同時間不同地
12、區文明演進歷程的特色【最新】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五單元社會生活的變遷課件 人教新課標版 課件第三課第三課 社會變遷的軌跡(第二課時)社會變遷的軌跡(第二課時)教學建議:教學建議:(1)強調中華文明的延續性(2)力求從“圖”入手,了解我國古代文化發展特點(3)利用年代尺,排列朝代次序,讓學生大致知道王朝的更替【最新】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五單元社會生活的變遷課件 人教新課標版 課件第三課第三課 社會變遷的軌跡(第三課時)社會變遷的軌跡(第三課時)教學建議:教學建議:(1)運用比較法,將英美等國的發展史、侵略史與中華民族的衰落史、屈辱史融合在一起,增強落后就要挨打的觀念(2)組織學生收集資料,以講故事的
13、形式介紹“虎門銷煙”、“武昌起義”、“五四運動”、“渡江戰役”、“開國大典”等(3)引入影像資料【最新】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五單元社會生活的變遷課件 人教新課標版 課件第四課第四課 過去是怎樣被記載下來的過去是怎樣被記載下來的 文獻資料 資料的表現形式 實物資料 口述資料 歷史資料 第一手資料 資料的價值不同 第二手資料知識結構:【最新】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五單元社會生活的變遷課件 人教新課標版 課件第四課第四課 過去是怎樣被記載下來的過去是怎樣被記載下來的 (二課時)(二課時)教學要求:教學要求: (1 1)掌握文獻資料的表現形式,理解文獻資料的)掌握文獻資料的表現形式,理解文獻資料的重要性;重
14、要性; (2 2)掌握文物的概念和重要價值,了解文物是如)掌握文物的概念和重要價值,了解文物是如何被發現的;何被發現的; (3 3)理解口述資料的意義和如何利用口述資料;)理解口述資料的意義和如何利用口述資料; (4 4)理解第一手資料和第二手資料的價值;)理解第一手資料和第二手資料的價值; (5 5)初步掌握通過文獻資料、實物資料等記載歷)初步掌握通過文獻資料、實物資料等記載歷史的一般方法。史的一般方法。 (6 6) 感受歷史考證的艱巨性和重要意義感受歷史考證的艱巨性和重要意義【最新】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五單元社會生活的變遷課件 人教新課標版 課件第四課第四課 過去是怎樣被記載下來的過去是怎樣
15、被記載下來的 (二課時)(二課時)教學建議:教學建議:(1)設計案例,最好用身邊可以拿得到的東西來解釋資料的幾種不同形式(2)討論本單元所附插圖、閱讀資料中哪些是文獻資料,哪些是實物資料和口頭資料,哪些是第一手資料,哪些是第二手資料【最新】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五單元社會生活的變遷課件 人教新課標版 課件綜合探究五綜合探究五 探尋身邊的歷史探尋身邊的歷史 內容 各種途徑收集資料 資料告訴我們什么 傳 史書史記:“千金一笑” 聲光可以傳遞信息 從案例中 遞 古代文獻:郵驛制度 信息傳遞制度化 學會自己 信 口頭傳說:鴻雁傳書 了解郵政發展史 書寫歷史 息 實物資料:郵票 郵政新時代的到來知識結構:【
16、最新】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五單元社會生活的變遷課件 人教新課標版 課件綜合探究五綜合探究五 探尋身邊的歷史探尋身邊的歷史 (二課時)(二課時)教學要求:教學要求:(1)理解我們生活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事物都有其歷史發展過程(2)學會收集各種資料,調查某個事物的沿革(3)學會對收集到的各種資料進行分類、整理,分析其中包含的信息,描述某個事物的發展過程【最新】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五單元社會生活的變遷課件 人教新課標版 課件綜合探究五綜合探究五 探尋身邊的歷史探尋身邊的歷史 (二課時)(二課時)教學建議:教學建議:(1)可以發動學生多搜集關于信息傳遞的資料,補充如“千里眼順風耳”、“擊鼓鳴金”、“郵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郴州應急搶險管理辦法
- 簽證索賠管理辦法心得
- 贛州戶外燒烤管理辦法
- 鄂州員工寢室管理辦法
- 孕婦學校培訓課件
- 格塞爾培訓課件
- 學習項目小組培訓課件
- 肝癌手術護理課件
- 肝癌中醫課件
- 高新一小學數學試卷
- GB/T 44412-2024船舶與海上技術液化天然氣燃料船舶加注規范
- 國家開放大學專科《法理學》期末紙質考試第四大題問答題題庫2024版
- 微生物限度檢查操作規程中國藥典四部通則
- 乒乓球社團活動記錄
- (高清版)JTT 529-2016 預應力混凝土橋梁用塑料波紋管
- 小學科學培訓講座
- DLT 5100水工混凝土外加劑技術規程
- 廣告制作、宣傳用品、宣傳物料采購項目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2024屆湖北省仙桃市小升初復習語文模擬試卷含答案
- AI技術在智能旅游中的應用
- 中國石油夏季安全生產“八防”措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