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監測施工方案_第1頁
基坑監測施工方案_第2頁
基坑監測施工方案_第3頁
基坑監測施工方案_第4頁
基坑監測施工方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品文檔】(此文檔為Word格式,下載后可以任意編輯修改!)(文件備案編號:)施工方案工程名稱: 編制單位:人: 人: 人:編制日期: 年 月 日17工程概況作業依據監測頻率及預警四、監測1、沉降監測2、水平位移監測3、地下水位監測4、錨索應力監測5、周邊建筑、地表裂縫監測五、資料整理、提交及流程八、監測質量管理體系Lj、應急措施八、成果報告1010 11"14"14九、附件附表一、組織機構15附表二、設備清單15附表三、監測平面布置圖 16工程概況:受建設單位委托,為了全面了解珠海城市之心核心區一吉大公交總站 基坑支護工程及其周邊建筑物、構筑物在基坑支護施工至地下室結構

2、施工 完成之前的變形情況,確保安全施工,需要對基坑及周邊建筑、道路進行 沉降、位移及水文等監測。為了在變形測量中,做到技術先進、經濟合理、 安全適用、確保質量,制定本施工方案。擬建珠海城市之心公交總站項目位于珠海核心商圈之一吉大商圈,地面交通繁忙,車流、人流密集。本次監測工程擬布設3個工作基準點BM1-BM3 , 2 8個基坑圍護墻頂部沉降位移監測點JK1-JK25、3個周邊建筑沉降監測點CJJ1-CJJ3、7個主要道路沉降監測點CJL1-CJL 7、1 4 個地下水文觀測點SW1-SW 1 4、8個錨索應力監測點、6個管線沉降監測點,點位布置詳見監測點平面圖。本次沉降監測工程計劃安排一個作業

3、小組共4人進場作業,其中一名助理工程師、兩名測量員、一名測工,設備配備一臺全站儀、兩臺水準儀、一臺水位儀,儀器開工前應經過嚴格檢驗檢定。作業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范GB50497-2009;2、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建筑變形測量規范JGJ 8-2007;3、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5、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 測繪產品質量評定標準(CH1003-95);6、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 測繪產品檢查驗收規定(CH1002-95);7、甲方及設計單位提供的相關資料。監測頻率及預警:本次監測

4、工程工期自基坑監測設備安裝完畢起至建筑主體沉降達到規范要求止,按甲方進度計劃,本工程約于2016年4月完成驗收。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范GB50497-2009的有關規定,觀測頻率擬定為:觀測階段時間觀測頻率水文觀測頻率基坑支護施工前計劃30天15天1次施工中開挖深度05米10天2天1次2天1次土方開挖深度 5米50天1天1次1天1次底板澆筑后第一周7天2天1次2天1次底板澆筑后第二周7天3天1次3天1次土方開挖完成后第三、四周14天5天1次5天1次土方開挖完成后第五周至地下 室結構施工完成90天10天1次10天1次累計監測次數約為56次,監測期間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加密

5、觀測頻率并將監測結果及時通報各參建單位。監測預警值按一級基坑擬定為:監測項目判定內容控制值報警值備注水平位移位移量50mm ( 2mm/d)40mm沉降沉降量30mm ( 3mm/d)24mm管線沉降沉降量20mm ( 2mm/d)20mm水位下降量2000mm(500mm/d)2000mm錨索應力受力設計值的100%控制值80%當累計變形值接近或超過監測預警值時,應加密監測頻率,將監測結果及時通報參建各方,并對監測數據加以分析,為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議。四、監測施工方法:1、沉降監測1)高程控制點埋設在附近穩定的建筑物結構柱上,沉降監測點埋設在基坑周圍及周邊建筑、主要道路上。具體要求是能反映基坑

6、變形特征和變形明顯的部位;標志應穩固、明顯、結構合理;點位應避開障礙物,便于觀測和長期保存。2)高程控制測量按規范擬采用一級幾何水準測量,使用DS05型水準儀、因瓦合金標尺,按光學測微法觀測。具體要求為視線長度不超過30米、前后視距差不超過0.7米、前后視距累計差不超過1米,視線高度不小于0.3米;水準測量限差為基輔分劃讀數之差小于0.3毫米、基輔分劃所測高差之差小于0.5毫米、往返較差及附合或環線閉合差不大于0.3Vn (n為測站數)。3)沉降監測按規范擬采用二級幾何水準測量,使用DS05型水準儀、因瓦合金標尺,按光學測微法觀測。具體要求為視線長度不超過50米、前后視距差不超過 2.0米、前

7、后視距累計差不超過3米,視線高度不小于0.2米;水準測量限差為基輔分劃讀數之差小于0.5毫米、基輔分劃所測高差之差小于0.7毫米、往返較差及附合或環線閉合差不大于1.0V n (n為測站數)。4)沉降監測過程中應符合下列要求:a)、采用相同的觀測路線和觀測方法b)、使用同一儀器和設備C)、固定觀測人員d)、在基本相同的環境和條件下工作e)、應在標尺分劃線呈像清晰和穩定的條件下進行觀測。不得在日出后或日出前約半小時、太陽中天前后、風力大于四級、氣溫突變時 以及標尺分劃線的呈像跳動而難以照準時進行觀測。晴天觀測時,應用 測傘為儀器遮蔽陽光。f )、作業中應經常對水準儀及水準標尺的水準器和i角進行檢

8、查。當發現觀測成果出現異常情況并認為與儀器有關時,應及時進行檢驗與 校正。g)、每測段往返測的測站數均應為偶數,否則應加入標尺零點差改正。由往測轉向返測時,標尺應互換位置,并應重新整置儀器。在同 一測站上觀測時,不得兩次調焦。轉動儀器的傾斜螺旋和測微鼓時,其 最后旋轉方向,均應為旋進。h)、對各周期觀測過程中發現的點位變動跡象、地質地貌異常、附近建筑物基礎和墻體裂縫等情況,應做好記錄,并畫出草圖。2、水平位移觀測(1)觀測要點初始讀數:水平位移監測點埋設后 3天測取初始讀數。初始值應 進行二至三次測量,取平均數確定監測點的初始觀測值。觀測方法:1 )、觀測采用二級布網,即一級控制網及觀測點網,

9、一級控制網 擬布設3個點:可采用水準控制點,各控制點需互相通視,然后 選取較遠處的固定目標做為每次測量前的檢查方向,確保測量控 制點的穩定性,平面控制點網自測量初始值之日起每一個月復測 一次。一級控制網各點需按規范要求埋設,點位按大地四邊形或 三角鎖布置,測量方法是測角測距 4測回,按嚴密平差法或條件 平差法進行平差計算。坐標系統可采用相對坐標系或聯測現場已 有平面控制點。2)、觀測點網共布設28個點,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擬采用極坐標法進行水平位移觀測,測量儀器為 TOP CON GTS-332W型全站 儀,測量儀器應由專業檢修檢定單位定期檢定并出具檢定證書。每周期觀測需在同一時間段,每個觀測

10、點分別測量左右角、高度 角及邊長2個測回。水平角觀測按四等角度測量,具體精度限差 要求為半測回歸零差不大于 8、同測回2C互差不大于13堅 直角同方向指標差不大于15;邊長中誤差不大于15V(邊長)。根據實測的數據計算每次測量的坐標值, 與上周期及初始值比較, 即可推算出本周期位移量及累積位移量。如圖:測定待求點 C坐標時,先計算已知點 A、B的方位角:aBA二tg-1(Ya-Yb)/(X a-Xb)測定角度a和邊長BC,根據方位角計算公式,計算BC方位角:aBc= a BA+a計算 C 點坐標:Xc二Xb+S*COSqc ;Yc=YA+S*SINa BC3)、位移監測過程中應符合下列要求:a

11、)、采用相同的觀測順序和觀測方法使用同一儀器和設備C)、固定觀測人員d )、在基本相同的環境和條件下工作e)、應在呈像清晰和穩定的條件下進行觀測。不得在日出后或日出前約半小時、太陽中天前后、風力大于四級、氣溫突變時以及呈像跳動而難以照準時進行觀測。晴天觀測時,應用測傘為儀 器遮蔽陽光。f)、作業中應經常對全站儀的 2C互差進行檢查。當發現觀測成果出現異常情況并認為與儀器有關時,應及時進行檢驗與校正。g) 、測量前要檢查儀器參數和狀態,角度、距離的單位,最小顯示、測距模式、棱鏡常數、水平角和豎直角形式、雙軸改正等。并 提前設置好儀器,在測量過程中不得改動。h) 、觀測時照準基點配置好度盤,盤左從

12、零方向順時針旋轉照準各監測點讀數;縱轉望遠鏡,盤右位置逆時針方向旋轉依相反次序照準各監測點讀數。i) 、觀測過程中要求現場計算各項限差,發現超出限差指標要求需重新進行觀測。j) 、在觀測的過程中,根據現場情況的變化,如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影響了部分監測點的作業, 可在施工現場內做臨時監測基點。臨時觀測基點要求每次都必需進行復核測量。3、地下水位監測(1) 測點布置水位觀測井按照監測方案布置,共14處。(2) 埋設要點(a) 采用鉆機成孔埋設;(b) 水位觀測井可用PVC管制作,花管長2.0米,外包濾網;(c) 水位觀測井的埋設深度不小于基坑開挖深度。水位孔埋設示意圖:1.aBMIHH戟土腫禮口+

13、U股089魁4>55'P7CS中耐冋裁KUlUi水何魏示意因(3)觀測要點初始讀數:埋設12天后,連續觀測數次,測得的穩定讀數即為地下水位的初始讀數。觀測精度:5.0毫米。1、錨索應力監測在錨頭上按裝江蘇余志生產的MJ型錨索計,受力范圍在02500KN安裝時預加應力按設計要求執行 ,并且錨頭的墊片面與錨索計面接觸要均勻,安裝后第一時間觀測值為初始值。應力計計算公式:P=a F+bA T+B式中:P 所受荷載值(KNK 儀器標定系數(KN/F) F 錨索測力計三弦實時測量頻率模數的平均值相對于基準模數平均值的變化量(F)B 儀器的計算修正值(KN (C)b錨索測力計的溫度修正系數(

14、KN/C) T錨索測力計的溫度實時測量值相對于基準值的變化量2、周邊建筑、地表裂縫監測如發現時間、五、資料整理、提交及流程:在基坑施工過程中,應每天安排專人定期及不定期巡視,周邊建筑、地面裂縫應立即記錄裂縫信息, 包括裂縫類型、準確位置、長度、寬度、走向等,每周期測量新的數據與上一周期的數據進行比較得出變化裂縫趨勢、 填報裂縫監測記錄表并做判斷性分析。在現場設立微機數據處理系統, 進行實時處理。每次觀察數據經檢查并經無誤后送入微機,經過專用軟件處理,自動生成報表。 現場監測工程師分析當天監測數據及累計數據的變化規律,項目負責人審核無誤后當天提交電子版報告,如果監測結果超過設計的報警值立即向建設

15、方、總包方、監理方發出警報,提請有 關部門關注,以便及時決策并采取措施。每個施工階段提供監測 階段報告,監測工程結束后三周內提供監測總結報告。本工程工作信息流程如下:監理工程師及業主六、監測質量管理體系6.1監測項目組主要職責:(1)負責監測方案和監測計劃制定;(2) 監測儀器的選擇和調試、儀器保養維修工作;(3) 負責監測計劃的安排與實施。包括測點埋設、日常量測、資料管理等;(4 )監測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5)負責及時進行測量值的計算和繪制圖表,并快速、及時準確地將信息反饋給現場施工指揮部,以指導施工;(6)現場監控監測,按監測方案認真組織實施,并與其它環節緊密配合,不得中斷;6.2質

16、量安全保證保護措施(1)建立專業監測小組,以監測組長為直接領導,由具備豐富施工經驗、監測經驗及有結構受力計算、分析能力的工程技術員組成。除了及時收集、 整理各項監測資料外,尚需對這些資料進行計算分析對比。(2 )制定詳細的監測計劃:根據設計的要求制定監測計劃,并報監理工程師和業主。這份報告的內容包括施測方 法和計算方法,操作規程,觀測儀器設備的配置和測量專 業人員的安排等。(3)采購有關監測材料和儀器,并根據規范進行有關檢校工作。(4 )處理好施工和監測的關系:妥善協調好施工和監測關系,將觀測設備的埋設計劃列入工程施工進度控制計劃 中,及時提供工作表,創造條件保證監測埋設工作的正常 進行,在施

17、工過程中教育全體施工人員采取切實有效措 施,防止一切觀測設備、觀測點受到機械和人為的破壞, 如有破壞,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并詳細作出記錄備查。(5 )水平位移控制點,沉降監測工作基準點和測點的保護:保護好全部控制點、工作基準點和觀測點,使之容易 進入和通視,防止移動和破壞。(6)水位孔的保護:在水位孔周邊用水泥漿與與磚塊砌成礅,上面蓋上蓋子。(7 )監測數據的采集及整理監測資料主要包括監測方案、監測數據、監測日記、監測 報表、監測報告、監測工作聯系單、監測會議記要。采用專用的表格記錄數據,保存原始資料,并按要求進行簽字、計算、復核。根據不同原理的儀器和不同的采集方法,采取相應的檢查 和鑒定手段,

18、包括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定期檢查維護監測 系統,加強上崗人員的培訓工作等內容。誤差產生的原因及檢驗方法:誤差產生主要有系統誤差、 偶然誤差等,對測量產生的各種誤差應用對比檢驗、統計 檢驗等方法進行處理。(8 )監測結果的分析、處理:對監測數據及時進行處理和反饋。監測工作應分階段、分工序對測量結果進行總結 和分析。(9)采取措施保證監測施工人員、儀器的安全,以及過路行人、車輛的安全,對自身人員設備及現場安全負責, 保持現場環境衛生,注意防火、防水、防電。七、應急措施當變形速度急劇時,我院將派員駐點24小時監測,并增加人員及技術力量,備用設備也進入現場待命。現場進行數據處理,24小時反饋變形信息給監理及甲方,并及時跟蹤監測變化情況。八、成果報告在監測過程中,若發現變形較大等異常情況,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