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西文化差異對翻譯的影響_第1頁
論中西文化差異對翻譯的影響_第2頁
論中西文化差異對翻譯的影響_第3頁
論中西文化差異對翻譯的影響_第4頁
論中西文化差異對翻譯的影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論中西文化差異對翻譯的影響 賈秀海(東北財經大學 國際商務外語學院 , 遼寧 大連 116025 摘 要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 , 翻譯不僅是語言的轉換 , 更是文化的傳真文化的差異性以及漢英語言結構的特殊性 ,涵 , 讓翻譯真正促進各國文化間的交流與發展 。 關鍵詞 翻譯 ; 文化差異 ; 文化空缺 ;中圖分類號 :H059 文獻標識碼 (2004 0520088203 ,識文化 。 ,須考慮到這一點 , 更是 兩種文化的交流與溝通 。不同的文化背景在文化趨同的 過程中 , 會不可避免地發生交叉 、碰撞和沖突 , 從而給 語言的翻譯帶來種種困難與障礙 , 如何恰當地化解這種 矛盾 , 就要求譯者

2、增強文化意識 , 提高文化素養 。正如 翻譯家尤金 奈達所指出的 :“對于真正成功的翻譯而 言 , 熟悉兩種文化甚至比掌握兩種語言更為重要 , 因為 詞語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義 。 ”可見 , 文 化的差異性給翻譯所帶來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 具體主要 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 英漢兩種語言特點不同對翻譯的影響英語屬于印歐語系 , 是一種拼音文字 , 一個單詞可 以由幾個音節組成 , 沒有像漢語那樣的四個聲調變化 , 但句子有不同的聲調變化 。漢語屬于漢藏語系 , 是一種 表意文字 , 每個字只有一個音節 , 有四聲變化 , 語調豐 富 。 英語是一種綜合型語言 , 詞的本身有形態

3、變化 , 比 如代詞的格 、 動詞的時態和名詞的單復數 。漢語是一種 分析型語言 , 語法關系不通過詞本身的形態變化來表 達 , 而是通過虛詞 、 詞序等手段來表示 。從句子結構來 看 , 英語重形合 , 主要靠語法手段來支撐句子框架 , 句 子主干突出 , 連詞的使用頻率比漢語高 。漢語則重意 合 , 主要靠邏輯關系來構造句子結構 。因此在翻譯英語 時 , 不一定要翻譯所有的連詞 。反之 , 在翻譯漢語時 , 應該把漢語中省掉的連詞補譯出來 , 以使句子邏輯性更 強 。 例如 :雨下多了 , 就會出現水災 。 I f there is too much rain , flooding wil

4、l occur 1英語的名詞和介詞在句子中占有優勢 , 每句話中可 以僅使用一個動詞作謂語 , 其他動作可以使用介詞或名 詞來表示 , 而在漢語中動詞占有優勢 , 一個句子中可以 有很多動詞 , 具有代表性的是連動式 。例如 :漢語說 “ 總裁派他去辦事 。 ”英語可以說 “ The president sent himon s ome errand 1” 。再比如 :漢語說 “談判正在進行中 。 ” 英語 則 可 以 說 “ The neg otiation is under way 1” 。漢 語 說 “ 今天他不上班” , 英語可以說 “ He is off w ork today 1”

5、 。 除了介詞之外 , 英語還可以使用其他形式表達動作 或狀態 , 比如形容詞和名詞等 。例如漢語說 “他總是說 三道四 。 ”而英語則可以說 “ He is always critical 1”漢語說 “ 他很有影響力 。 ”英語可 以 說 “ He is a very in fluential pers on 1”英語動詞形態復雜 , 有人稱 、數 、時態和語態變 化 , 漢語動詞相對簡單 , 沒有人稱和數的變化 , 常在動 詞之后使用表示時態的虛詞如 “著 、了 、過”等來體現 動詞的時態 。比如 “著”放在動詞后面常表示正在進 行 , 也可以表示狀態 , “了”放在動詞后面相當于英語

6、的過去時態 , “ 過”則相當于英語的完成時態 。按照英語國家人的思維方式 , 說話先說主題 , 再細 說緣由 , 因此英語段落的主題句多在段首 , 而漢語屬于 歸納性語言 , 段落的主題句多在段末 。英語強調事情 , 處處考慮的往往是發生了什么事情 , 因此比較喜歡使用 被動式 , 漢語強調動作的執行者 , 一切以人為出發點 , 因此較多使用主動式 。從詞類的劃分來看 , 漢語比英語多了一個詞性 , 即 量詞 。 漢語使用大量的量詞 , 英語中沒有量詞 , 只有可 以表示量的名詞 。漢語中的量詞分為名量詞和動量詞 , 名量詞修飾人或物的量 , 動量詞修飾行為或動作的次 數 , 比如 “下 班

7、 后 到 我 辦 公 室 來 一 下 。 ”英 語 只 能 說 “ Please see me in my office after w ork 1”英語詞匯有詞形變化 , 漢語詞匯則沒有 。英語詞義 比較靈活 , 常有引申意思 。漢語詞義則相對穩定 。例 如 :英語中“ gnaw ”一詞的本義是指老鼠啃咬 , 同時也 可以用來比喻 , 如 :“ The problem has been gnawing at me for a long time 1” (這個問題讓我頭疼了很久 。而漢語里 的 “ 啃咬”則沒有 “ 令人頭疼”的意思 。大家常常會有 這樣的體會 , 當我們問老外某個單詞是什么意

8、思時 , 他88 收稿日期 :2004208221作者簡介 :賈秀海 (1962- , 男 , 江蘇人 , 碩士 , 副教授 , 主要從事中國文化與翻譯的教學研究。東北財經大學 學報Number 5(G eneral S erial N o 135 S eptember ,2004卻無法解釋 , 非要求我們把它放在一個句子里 , 而漢語 里隨便一個詞我們都能夠說出其意思 , 就是這個道理 。 英語中的代詞很多 , 共有八種 , 包括人稱代詞 、物 主代詞 、 反身代詞 、相互代詞 、疑問代詞 、不定代詞 、 指示代詞和關系代詞等 , 漢語中主要有人稱代詞 、疑問 代詞和指示代詞 。 在翻譯代詞

9、時 , 最不容易把握的是人 稱代詞和關系代詞 。 像名詞一樣 , 英語中的人稱代詞也 有性 、 格和數的變化 , 漢語中則只在書寫上有性的區 別 , 但沒 有 格 和 數 的 變 化 , 需 要 時 在 人 稱 代 詞 后 加 “ 的”表示所有格 , 加 “們”表示復數 。英語中人稱代 詞使用的頻率遠遠高于漢語 , 這一點在英漢翻譯中不能 忽視 。 關系代詞是英語中特有的一類代詞 , 在翻譯含有 關系代詞的句子時 , 除了按其功能把它們譯成相應的句 子成分外 , 還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法 :(1 譯成并列句 ; (2 將定語從句譯成狀語 ; (3 省去不譯 。, 英語中有相應的比較級和最高級 ,

10、 ,上“ 一些” , “比較” , , , “十 分” , “高級 。 另外 ,最高程度 , 。還有在某些 情況下 , 漢語中根本不需要使用比較形式 , 而英語則要 使用 比 較 形 式 , 比 如 “上 面 的 部 分 和 下 面 的 部 分 ” (upper and lower part , “ 外部太空” (outer space 。二 、 英漢在文化上的差異對翻譯的影響文化和語言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 。語言是文化的載 體 , 也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文化要通過語言來 交流和傳承 , 語言只能依附于某種特定的文化而存在 , 語言是 “ 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鏡子” 。文化的發展推動 語言

11、的發展 , 語言的發展又會促進文化的發展 。語言和 文化具有不可分割性 , 這促使人們對二者的關系展開了 更為深入系統的研究 。經過研究人們發現 , 文化和語言 的關系在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員交流中表現最為突 出 , 包括語言交流 (口頭與書面文字表達 和非語言交 流 (肢體語言 。 不同文化之間的交際存在著極大的差 異 , 這種差異可以歸為四類 :完全一致 、部分一致 、文 化沖突和文化空缺 。 這些差異對翻譯的影響很大 , 在進 行漢英翻譯時必須多加注意 , 否則會引起誤解 。例如 :中國人常用 “ 望子成龍”來表示對子女的期望 , 而如果 將這種話直接翻譯成 “ expecting on

12、e s child to be a drag on ” , 外國人會大吃一驚 , 因為英語中的 drag on 表示 “惡魔” , 誰也不會使自己的孩子變成惡魔 。當中英文化完全一致時 , 一般只要直譯就可以了 。 例如 :英文中有 “ S 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 , 中文里有 “ 趁熱打鐵” , 中文有 “欲速則不達” , 英語里有 “ M ore haste , less speed 1” , 這是完全一致的 , 也是在交往中最容 易處理的一種情況 , 翻譯時使用簡單的直譯法就可以 了 。 當中英文化部分一致時 , 可以抓住一致的部分 , 利 用意譯或直

13、譯加注等方法把不一致的東西化為一致 。例 如漢語中的 “ 牛飲”要翻譯成 “ drink like a fish ” , 不能翻 譯成 “ drink like a cow ” 。再 比 如 , 英 文 中 的 “ to get a g oose egg ”就不宜直譯為 “得了鵝蛋” , 因為 “得了鵝 蛋”這一表達不符合中文習慣 , 我們中文要說 “考試得 了零分”或者 “考了個鴨蛋” 。當出現文化沖突時 , 一 定要特別謹慎 , 可以采取意譯或意譯加解釋的方法解決 , 切不可字對字地翻譯 。對于文化空缺的處理方法要費一番心思 。例如中文 講“ 班門弄斧” , 但是英語國家幾乎無人知道魯班其

14、人 其事 , 這就構成了文化空缺 , 如果直譯成 “ to show off one 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n Ban ” , 恐怕英美讀 者不知所云 。 因此可以考慮給譯文加注 , 解釋一下該成 語的來歷 , 也可以采用簡潔而達意的意譯法將其譯為 “ to show off in the presence of an expert ” , 甚至還可以找英 文的對應表達法 “ to teach a fish how to s wim ”或者 “ teach one s grandm other how to suck eggs有三種處理方法 :

15、第一 , 直譯 , , 第三直譯加 。 , 。如 、夸 , 可以作必要的說明 , 如果簡 , 則可以在譯文中加 上注解 。對于文化沖突的處理尤其要謹慎 , 一定不能使用直 譯法 , 否則會引起誤解 , 甚至產生十分嚴重的后果 。例 如中國人聽到別人贊揚時總要說 “哪里哪里” “不敢當” 或“ 您過講了” , 或者 “ 我做得還不夠” , 但是如果我們 直譯成 “ Y ou flattered me 1I m not that g ood 1”外國人會認 為你是在斥責他沒有審美能力 。英文中只需說 “ Thank y ou ”就可以了 。再比如 , 中國人在麻煩了別人時常說 “ 對不起浪費了您這

16、么多時間 。 ”如果把它直接翻譯成 “ S orry to have wasted y ou s o much time 1”外國人會很不高 興 , 在他看來 , 既然知道是在浪費我的時間 , 那么你為 什么還要浪費我的時間呢 ?漢英文化空缺和文化沖突還表現在敬語和謙語上 。 中國是禮儀之邦 , 說話時稱對方常用敬語 , 而指自己時 則常用謙語 。比如中 國 人 遇 見 陌 生 人 時 往 往 要 問 “請 問 您 貴 姓 ? ” , 當然英文不能翻譯成 “ May I have y our honorable surname please ? ”而 只 能 翻 譯 成 “ May I hav

17、e y our name please ? ” “鄙人姓李” , 此話不能翻譯成“ My humble name or surname is Li 1”只能翻譯成“ My name or surname is Li 1” 中國人表示謙虛的 “ 免貴姓 ”則只能翻譯成 “我姓 ” 。中國古人在提到自己時有很多謙稱 , 比如 “在下” 、 “ 小弟” 、 “小可” 、 “下官” 、 “末將” 、 “卑職” 、 “奴才” 、 “ 老朽” 、 “ 貧僧” 、 “ 貧道” 、 “ 老納”等等 , 這些要一概翻 譯成“ I ” , 連皇帝自稱的 “朕 、孤 、寡人”也只能翻譯 成“ I ” 。“家父” 、

18、“犬子” 、“寒舍”等只能譯成 “ my father ” 、 “ my s on ” 、 “ my home ”等 。古時人們常稱對方為 “ 仁兄”或 “ 兄長” , 但英語中沒有這樣的說法 , 因而只 能譯成 “ y ou ” 。 現代漢語口語中稱呼對方為 “大哥” , 英 語則 一 律 譯 成 “ y ou ” , 不 能 譯 成 “ eldest brother ”因 為 eldest brother 表示的是家庭關系 。至于 “王兄” , 英文只 能譯成 “ Mr 1Wang ” 。 其他類似的稱呼 , 比如“令尊”要 譯成 “ y our father ” 、 “令堂”要譯成 “

19、y our m other ” 、 “府 上” 要譯成 “ y our home ”等 。中文里常稱對方的作品為 “ 大作” , 還要說 “ 拜讀” , 英文則直截了當地說成 “ May I read y our essay ? ”中國人請客也要謙虛一番 , 說請人吃便飯 , 要對客 人說 “ 隨便做的幾道菜 , 不好吃” 。但是如果直接按照 98 2004年第 5期 (總第 35期 東北財經大學 學報 9月 15日出版漢語思維翻譯成 “ I just made s ome dishes casually and they are not very tasty 1” , 外國客人會認為主人對他

20、們不夠尊 重 。 中 國 人 送 客 時 往 往 說 “請 慢 走 ” , 如 果 直 譯 成 “ Please walk slowly 1”外國人會以為路上可能要發生什么 事情 。不 妨 將 這 一 客 套 語 翻 譯 成 “ Thanks for coming 1 H ope to see y ou again 1”因此 “請留步”就不 能 直 譯 成 “ Please don t walk any further 1”或者 “ Please stop here 1” 而要說 “ Thank y ou for inviting me ” 。中國人在送禮時往往會說 “一點小意思 , 不是什么

21、 好東西 。 ”如果將此話翻譯成 “ Here is a little gift for y ou , but it is not s o g ood 1”那么外國人會很不高興 , 會認為 “ 中國人怎么搞的 , 為什么要送給人家不好的東西 ? ”中 國人在接受禮物時往往客氣地說 “讓你破費了 。 ”如果 翻譯成 “ Y ou should not have spent s o much m oney 1”外國人 也會不高興 , 會認為這不是客氣 , 而是在批評他受別人贈送的禮品時 , 外國人一般要說 “ I t s oy ou , thank y ou 1”三 、, 長期以來 , 有時會從不

22、同的視 , 對同一個事 物或現象就可能會有不同的表達方法 。英漢兩種語言各 自經歷了漫長的發展 , 因而有許多表達上的差異 , 這是 翻譯中需要加以注意的一個問題 。例如有這樣兩個句 子 :Let him please himself 1The lack of furniture had accentuated the feeling of space 1如果按照字面將這兩句話分別翻譯成 “讓他自己取 悅自己吧”和 “缺少家具加重了空間感 。 ”那么會顯得 非常別扭 , 如果要將意思說清楚 , 必須換個視角看問 題 , 根據漢語習慣將上面兩個句子翻譯成 “隨他的便 吧”和 “ 由于家具少 ,

23、地方顯得寬敞些” 。(一 英漢兩種語言的視角不同表現在許多方面 例如 :漢語說 “ 生前” , 英語說 “ before one s death ” (在死前 ; 漢語說 “睡懶覺” , 英語說 “ sleep late ” (睡 到很晚時才起床 ; 漢語說 “救命啊 ! 來人哪 ! ” , 英語 說“ Help ! Help ! ” (快來幫幫我 ! ; 漢語說 “抓小偷 ! ” , 英語說 “ S top thief ! ” (快把賊攔住 ! ; 漢語說 “顧客止 步” , 英語說 “ S taff Only ” (只有雇員才可以進入 ; 漢語 說 “ 禁止拍照” , 英語說 “ Plea

24、se no camera ” (請不要帶相 機 ; 漢語說 “ 油漆未干” , 英語說 “ Wet Paint ” (油漆是 濕的 ; 漢語常在無人售票車寫明 “自備零錢 , 恕不找 零” , 英語說 “ Please T ender Exact Fare ” (請付確切的車 錢 ; 漢語說 “ 他的工作很忙” , 英語說 “ He is busy ” (不 能說 “ His w ork is busy 1“ ; 漢語說 “她的身體看上去很 健康” , 英語說 “ He looks very healthy ” (不能說 “ His body looks very healthy 1“ ; 漢

25、語說 “這輛車速度很快” , 英語 說 “ The speed of this car is very high 1” (不能說 The speed of this car is very fast 1 。(二 英語常常用非人稱名詞做主語 , 即用表示事 物或事情的名詞做主語 , 也就是無靈主語 , 而漢語多用 人做主語 , 即有靈主語 , 這也是視角變化的一個方面 例如 :This century has seen a great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privately owned autom obiles in China 1(本世紀 , 中 國私家汽車數量

26、猛增 ; I remembered his face when I ran into him , but his name escaped me (我與他打了個照面 , 覺 得他很熟 , 可我一時想不起他的名字 ; A twenty minutes bus ride will take y ou to the seaside (乘車 20分鐘就可以到 海邊 ; Investigation led to his guilt (經過調查 , 他有罪 ; An urgent telephone call sent him hurrying back to the headquarters (他收到一

27、份緊急電話后 , 立即回了總部 ; (三 肯定與否定的轉換也屬于視角轉換中國人說話比較直來直去 , 一般來說 , 我們在表示 否定概念時往往使用否定詞 “不” , 而在英語中 , 否定 用得比較含蓄 ,接詞之外 ,、“短少” 、“脫 , , 我們在翻譯成漢語時要 , , 比如譯成 :“不是 、 、 未能 、 免受 、不夠 、無法”等 。還有某些抽象名 詞如 absence , ignorance , exclusion 等 , 某些形容詞短語如 free of , far from , in ferior to 等都可以轉換到否定 。例如 :Many black people were denied the opportunity of a g ood education (許多黑人沒 有 獲 得 機 會 享 受 良 好 的 教 育 ; The doctor told him to av oid coffee (醫生讓他別喝咖 啡 ; The criminal is still at large (罪犯還未捉拿歸案 ; I t s been five years since we met (5年 沒 見 了 ; A lot of businesses are blind to the damage 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