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陷入困境的原因_第1頁
國有企業陷入困境的原因_第2頁
國有企業陷入困境的原因_第3頁
國有企業陷入困境的原因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文檔來源為:從網絡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編輯.歡迎下載支持國有企業陷入困境的原因我國國有企業大部分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在經濟起點低,產品嚴重短缺的宏觀環境下,國有企業的各種矛盾暴露得不明顯。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日益復雜,僵化的計劃經濟體制越來越成為生產力發展的桎梏,因而必須進行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取向的改革。市場經濟改革帶來了生產力的大發展和商品的極大豐富,也使長期的重復建設積累起來的矛盾充分暴露了出來。相當一部分國有企業還不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經營機制不活,技術創新能力不強,債務和社會負擔沉重,富余人員過多,經營效益低下,職工生活困 難。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

2、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不合理是國有企業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在個人業主和合伙制企業中,企業經營者即是財產所有者,所有權與經營權合一。后來, 隨著生產的社會化,所有者沒有能力繼續經營,便委托第三人為其經營,這時便實現了所有權 與經營權的分離。自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之后,便產生了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的矛盾與沖突。 所有者的目標是追求企業價值最大化,千方百計地要求經營者以最大的努力去完成這個目 標。而經營者也是最大效用的追求者,但他們的目標是:(1)高報酬,包括工資、獎金、提高榮譽和社會地位等;(2)增加閑暇時間,包括較少的工作時間、 工作時間里的空閑和有效工 作時間中較低的勞動強度。這兩個目標之間有矛盾,增加

3、閑暇時間可能減少當前或將來的報酬,努力增加報酬會犧牲閑暇時間;(3)避免風險。經營者努力工作可能得不到應有的報酬,他們的行為和結果之間具有不確定性,經營者總是力圖避免這種風險,希望付出一份勞動便 會得到一份報酬。經營者的目標與所有者不完全一致,有可能為了自身的目標而背離所有者的利益。這種背離表現在兩個方面:(1)道德風險。經營者為了自己的目標 ,不是盡最大努力去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目標。他們沒有必要為提高企業價值而冒險,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目標的好處歸于所有者,若失敗,他們的“身價”將下跌。他們不做什么錯事,只是不十 分賣力,增加他們的閑暇時間。這樣做不構成法律和行政責任問題,只是道德問題,所

4、有者很難追究他們的責任。(2)逆向選擇。經營者為了自己的目標,背離所有者的目標。例如 裝修豪華的辦公室,買高檔汽車等,借工作需要,亂花所有者的錢,導致所有者財富受損, 自己從中漁利。為了防止經營者背離企業目標,有兩個辦法:(1)監督。對經營者進行監督,在經營者背離所有者的目標時,減少各種形式的報酬,甚至解雇他們。但受到合理成本的限制,不可能事事都監督。監督可以減少經理人員違背所有者意愿的行為,但不能通過監督解決全部問題。(2)激勵。防止經理人員背離所有者利益的另一個出路是采用激勵報酬計劃,使高 級經理人員分享企業增加的財富,鼓勵他們采取符合企業最大利益的行為。例如,企業盈利率提高,給經理人員相

5、應的獎勵。支付報酬的方式和數量,有多種選擇,報酬過低,不足以 激勵經理人員,所有者不能獲得最大利益;報酬過高,所有者付出的激勵成本過大,也不能 實現自己的最大利益。 因此,激勵可以減少經理人員違背所有者意愿的行為,但也不能解決全部問題。因此,所有者采取監督和激勵兩種辦法協調自己和經理人員的目標。但是盡管如此,仍不可能使經理人員完全按照所有者的意愿行動,他們仍然采取一些對自己有利而不符合所有者最大利益的決策,并由此給所有者帶來一定的損失。監督成本、激勵成本和偏離所有者目標的損失之間此消彼長,相互制約。所有者要權衡輕重, 力求找出使三項之和最小的解決辦法,它就是最佳的解決辦法。文檔來源為:從網絡收

6、集整理,word版本可編輯.歡迎下載支持在我國,國有企業的所有權屬于全民所有,即國家所有,全國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 使其權力。在人民代表大會修會期間委托常委會,常委會委托政府代表人民管理, 政府又委托下一級政府進行管理。 依此類推,最終委托給經營者, 即企業廠長(經理),形成了委托與 被委托關系。而這種關系是憑借政治體制、政治責任感來維系,而沒有相應的合同約束,也 缺乏相應的法律約束。目前,作為經營者的國有企業廠長(經理)被授予很大的權力,但沒有建立起很好的激 勵監督機制,只擁有了權力,缺乏相應的監督。國有企業廠長(經理)與普通職工的收入差距 沒有拉開,起不到應有的激勵作用。經營者努力工作可

7、能得不到相應的報酬,他們的行為與結果之間具有不確定性。經營者總是力圖避免這種風險,希望付出一份勞動便會得到一份報酬。加之,企業內部的權責關系尚未清晰規范,出資人往往缺位,經營者缺乏有力的激勵和監督,仍然負盈不負虧,“沒有辦法使經營者象經營管理自己的財產一樣管理國有企業”。經 營良好的企業,是因為廠長能干,是他憑著自己的良心、 黨性干事,并非企業的機制好。 在市 場經濟條件下,沒有有效的利益驅動機制,任何制度都是不能長久的。國家作為國有資本的終極所有者,應和其他所有者一樣,享有同樣的權利,但是國家作為企業終極的所有者,在實際中,并不具有對企業進行直接投資和管理的行為能力,而是按照分級管理,分工監

8、督的原則委托各級政府行使管理監督的權力,而政府的各項決策都是在不承擔風險的前提下作出的。作為委托方的各級政府選拔好干部去經營企業,企業經營好了對他們自己沒有什么好處,任用無能的人去經營企業, 造成企業虧損,它們也不會受到相應懲罰, 選出的企業經營者與自己的利益、責任不相干。因此,在這種政企不分的體制下,許多政府部門認為自己擁有對國有企業產權和最終控制權,可對國有資本的保值、增值不關心,不負責。各級政府部門行使權力時,不是從企業的利益出發, 為企業經營創造條件,而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干涉企業的正常經營,國有企業很難搞好。有些國有企業搞好了,紅紅火火兩三年,就不行了。通常有以下幾種情況:第一種情況

9、,這些國有企業由于其領導人能力強,個人有開拓精神 ,責任感強,因此在他 的領導下,企業搞好了,搞好了以后,就出了政績,三年以后就被提拔當官去了 ,企業也就不行 了;第二種情況,企業搞好了,在原有政企不分的體制下,很容易就產生問題,報紙上一吹,政 府一表揚,于是飄飄然了,就開始好大喜功了。這里也投資建廠,那里也擴大生產,甚至還到國 外收購一個公司。這些都是在投資主體不承擔風險的情況下搞的 ,宏觀形勢一變,再加上沒有 科學決策,企業一下子整個陷入困境;第三種情況,這個企業搞好了,上級主管機關就給下任務了。你企業搞得不錯 ,去幫助其 他企業吧!去兼并其他企業吧!都是國有企業嘛!結果兼并了以后,背了大

10、量的包袱,把一個好 企業拖垮了 ;第四種情況,你企業搞好了,上級主管部門和政府就把你當一棵搖錢樹, 就把你當成一 塊唐僧肉,我出國考察,我組團,你付錢;我買車,你付款;我請客,你買單等等,職工們辛辛 苦苦好幾年把企業搞好了 ,結果變成了這些人的小金庫, 被這些人都花了,所以人心渙散了。二、國有經濟行業分布太廣、戰線過長 、布局太分散、整體素質不高及資源配置不合理的 矛盾日益突出文檔來源為:從網絡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編輯.歡迎下載支持建國初期,民族工業可以說是一片空白,國家便介入各行各業,全方位發展國有企業, 這在當時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后來并沒有適應市場經濟的變化,及時進行行業調整和企業改

11、組。迄今為止,國有工業在總體上仍處于一種遍地開花的狀態。1998年末,在608個工業小類行業中,國有企業涉足的有 604個,占93.3%.國家培育大企業和企業集團的工作廣度 和深度都不夠,致使我國至今還沒有形成多少實力雄厚、競爭力強的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企業“大而全”、“小而全”,沒有形成專業化生產、社會化協作體系和規模經濟,市 場應變能力和競爭力明顯不足。統計資料顯示,截止1998年底,我國國有大中型企業 22915家,平均資產總額為3.17億元,年平均銷售收入只有 1.54億元。我國的企業規模普遍偏小, 1996年,我國500家最大的工業企業的銷售收入總額加起來還不及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年

12、銷售額大。在適合大規模生產的行業,與世界公認的最小合理規模相比,我國的企業規模存在很大差距,如鋼鐵工業,公認的最小合理規模為 400萬噸。1998年,我國3500多家冶金企業中,年 鋼鐵生產能力達 400萬噸以上的僅有 5家,實際產量超過400萬噸的只有4家。我國120家 汽車總裝廠的年生產總量只有160多萬輛,不及世界大型汽車生產企業一家的產量。小轎車生產的最小合理化規模為15萬輛。1998年,我國小轎車生產廠中只有1家的產量超過這一規模。雖然這兩年我國國有企業規模化經營的速度有所加快,有5家企業入圍1998年全球500家最大公司的排行榜,但總體來看,國有企業規模經濟效益不明顯的狀況沒有從根

13、本上改變,企業在高成本下很能生存下去。三、重復建設嚴重,致使相當一批國有企業陷入困境中國非農業經濟中生產能力的利用率不到60%生產缺口達40%摩托車生產能力利用率只有33%自行車行業生產能力 8000多萬輛,產量3000萬量,利用率38%,市場需求只有 2000萬輛,空調、微波爐、彩電的利用率只有 40%多年來,嚴重的低水平導致企業生產能 力低水平過剩現象普遍,地區產業結構趨同。在這種,f#況下,有些企業可以搞好,但必然有 相當多的企業產品供過于求,企業產成品大量積壓,市場?t銷,企業生產經營困難,效益低下,損失驚人。同時也使企業過度激烈競爭,浪費了大量的社會資源,有限的資金不能用于技術改 造

14、和開發創新,技術設備更加落后。我國社會商品零售總額一直在上升,1994年為16053億元,1998年則達到29155億元。這種攀升速度并不緩慢,但消費不旺,產品大量積壓。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并非購買力增長緩慢,而是社會供大于求。而支撐著社會龐大無效供給的是我國某些行業生產能力的嚴重 過剩。統計數字表明,這幾年上述商品的實際需求還在緩慢上升。由此可見,造成中國生產能力嚴重過剩的主要原因是投資誤導,資源配置不當,并非需求收縮引起的。四、國有企業資本金嚴重不足由于國有企業遍地開花,沒有形成規模經濟,加之大量重復建設,生產能力嚴重不足,投入的資金大量積壓,企業資金周轉出現嚴重困難。 這也與80年代初期

15、財政、銀行的三項改 革措施有關:其一是“撥改貸”,即經營性基本建設資金由原來國家財政撥款改為貸款。這一塊形成的本息已經有七、八千億元。企業已經還了一部分,但相當大的部分是拖欠的。文檔來源為:從網絡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編輯.歡迎下載支持其二 是“全額信貸“,即國有企業所需的流動資金不再由財政撥款 ,全由銀行貸款。截 止1998年底,僅國家銀行發放的流動資金貸款余額已近 5億元,企業的利息負擔大大加重, 使成本構成中的財務費用一項猛增。其三是開放銀行信貸資金搞基建后,財政大幅減少了預算安排的基建投資。截止1998年,國家銀行向企業發放的中長期固定資產貸款余額已達1.8億元。由于上述三種原因,導

16、致近十幾年辦起來的國有企業基本處于負債經營狀態,靠銀行貸款建成和過日子。加之取消了“稅前還貸”的優惠政策 ,以及降息前利率較高,企業普遍不堪 重負。五、企業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步履艱難由于國有企業分布太廣,戰線太長,力量分散,達不到規模效益,加之重復建設浪費了大量資金,無法盤活,致使企業缺乏技術改造和開發創新所需資金,缺乏市場應變能力。當前,國有企業技術進步動力不足,資金短缺,人才缺乏,技術創新體系還未形成。企業技術裝備落后,工藝陳舊,技術開發能力遠不適應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要求。目前,我國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到30%不僅低于發達國家 50%勺水平,也低于發展中國家40姒右的水平。工業企業

17、近1/5已經老化,超期服役率達 40%我國工業企業中的關鍵設備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的僅占15%機械工業的技術裝備大體上只相當于國外六、七十年代的水平。許多傳統產業生產能力相對過剩,但技術水平低,產品結構不合理,產品質量差。這是我國國有企業經濟效益差、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的重要原因。近年來,隨著由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我國經濟中出現的一個突出問題是總量過剩,絕大多數產品供過于求。總量過剩的背后是結構性矛盾,結構問題的背后是產業水平和企業技術水平低下。要看到,目前我國出現的供大于求,是建立在大量進口的基礎上的,如鋼材產量居世界第一,可是精品鋼需大量進口。我國不少產量居世界前列的產品也是建立在落后工

18、藝基礎上的,能耗高、物耗高, 缺乏競爭力。六、企業管理松弛是國有企業困難的主要內部原因目前,許多企業忽視最基本的管理 ,內部管理薄弱,制度不健全,有了制度也不嚴格執 行,形同虛設。不作市場調查,隨意決策,不講核算,不計成本,不顧質量,一味地追求產量、 產值。財務混亂甚至不惜弄虛作假,虛盈實虧,財務人員放棄職守奉命作假。 其后果是產品質 量差,成本高,資金占用多,企業效益下降,虧損增加。由于企業經營管理不善,造成生產成本高,資源損失浪費很大,“跑、冒、滴、漏”嚴 重,虧損居高不下。目前,我國企業能源利用率只有30虬右,比國際水平低 10-20個百分點,單位耗能比發達國家高出 3080%這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管理落后。可以說,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