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高考語文古詩鑒賞易錯題加強訓練_第1頁
2009高考語文古詩鑒賞易錯題加強訓練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09高考語文古詩鑒賞易錯題加強訓練古詩鑒賞指鑒賞古代詩歌中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詩歌的形象包括意象、人物形象。詩歌的形象 傾注了詩人的思想感情,只有真正了解了詩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領會詩人的思想感情。語言主要是考查詩 歌的語言特色,表達技巧主要是考查詩歌的章法和技巧。1.1.( 20072007 年全國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后面的問題。望江南 超然臺作(蘇軾)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注超然臺: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城北。當時蘇軾任密州地方官。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 舊俗寒食節不點火,節

2、后點火稱新火。( 1 1)從詞中的“咨嗟” 、“休對”、“且將”這些詞語看,你認為作者在詞中要表現的是一種什么樣 的心情?請簡要分析。( 2 2)請從“情”和“景”的角度對這首詞作一賞析。【解析】 第( 1 1)題側重于對其中關鍵詞語的理解,由此把握詞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第(2 2)題側重于對本詞的內容與形式的總體理解把握。賞析“情”與“景”之間的關系。在回答第( 1 1)題時,同學們常常只注重語言的表層含義,而忽視語言的深層含義。挖掘語言的深 層含義,才能準確全面把握詞人的心情。其次同學們容易犯先入為主的錯誤。許多學生對蘇軾豁達、樂觀 的性格印象深刻,沒有認真地去讀這首詞,對詞人在這首詞中所

3、表達的思想感情把握不準。在回答第( 2 2)題時,有的同學弄不懂詩歌中景與情的關系,不會由景入情作深入的分析。要記住 “一切景語皆情語” ,景為情設。景與情的關系主要有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中除了以樂景寫樂 情,以哀景寫哀情之外,還有以樂景寫哀情。情景交融要仔細體會蘊含在景物之中的情感。2.2.( 20072007 年重慶卷)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回答后面的問題。海棠(宋蘇軾)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惜牡丹花(唐白居易)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注崇光:美艷的光彩。( 1 1)蘇軾海棠詩的前兩句描寫了海棠花的哪些特

4、點?后兩句抒寫情感時使用了什么手法?(2 2)蘇軾的海棠與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樣寫夜里賞花,二者所抒發的感情有何不同?【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對詩歌的比較鑒賞。 近年來高考詩歌鑒賞題較多地運用這種方式命題, 年高考有 6 6 省市采用這種形式,占到總數的三分之一。從命題角度看,可以分為對詩歌語言的品味、對詩 歌表現手法的理解、對詩歌形象的解讀、對思想感情的把握、對意境營造的領會等方面的比較。第( 1 1)題第一問考查詠物詩所詠事物的特點,解讀時理解這首詩中海棠的特點,不要去猜想海棠 花共性的特點。第二問考查的是表現手法。希望同學們能夠熟練掌握詩歌的表現手法,才能做到具體問題 具體分析。要注意表現手

5、法中包括修辭手法。第( 2 2)題比較分析抒發感情的不同,要結合詩歌的內容來分析。詩歌的比較鑒賞,一般是從兩者 的異同點出題。兩首詩都表達了對花的喜愛之情。細微之處的區別一是愛花在盛開之時,一是惜花在將謝 之際。實戰演習:1.1.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閨情(李端)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燈未滅夢難成。披衣更向門前望,不忿朝來鵲喜聲! 注不忿:怨恨。(1 1)詩中前半部分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 2)臺灣詩人鄭愁予在錯誤一詩中有句名言“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你認為這首詩中20072007是否也存在“美麗的錯誤” ? ?為什么 ? ?請說明理由。2.2.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孤

6、雁(杜甫)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 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 。( 1 1)詩題為“孤雁” ,結合首聯和尾聯分析,作者運用了什么藝術手法來刻畫孤雁?( 2 2)清人朱鶴齡注此詩說: “此托孤雁以念兄弟也。 ”分析作者在詩中如何表達這種思想感情。3.3.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留春令 詠梅花(史達祖)故人溪上,掛愁無奈,煙梢月樹。一涓春月點黃昏,便沒顧、相思處。 曾把芳心深相許。故夢勞詩苦。聞說東風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1 1)“一涓春月點黃昏”句中妙用了“點”字,請你賞析這個詞的妙用。(2 2)請結合全詞,簡要分析“聞說東風亦多情,被竹

7、外、香留住”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并簡析“聞 說”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4.4.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清平樂(李煜)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1 1)這首詞寫景,虛實結合,試從這一角度分析“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一句的藝術表現力。2 2)“雁來音信無憑”一句,表現了作者當時什么樣的心情?5.5. 閱讀下面兩首詩歌,然后回答問題。 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荊吳相接水為鄉,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送柴侍御(王昌齡)流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8、(1 1)這是兩首送別詩,兩詩詩眼分別是什么?它們表達的感情有什么不同?(2 2)兩詩首句都寫得別致,有什么相通之處?參考答案:1.1.( 1 1)描繪了一位思婦徹夜不眠,孤獨難耐的畫面。( 2 2)早晨的喜鵲聲油然引起了深閨女子的驚喜和期望,但是喜鵲聲并未給她帶來喜訊,卻又使思婦的內心限入極度的失望和怨恨;從而使詩韻不盡,耐 人尋味。2.2.( 1 1)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開篇即喚出“孤雁”,對孤雁進行正面描寫;結尾用了襯托的筆法, 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 它那么痛苦、 勞累; 而野鴉們是全然不懂的, 它們紛紛然鳴噪不停, 自得其樂。( 2 2)作者借刻畫一只情感熱烈而執著的“孤

9、雁” ,抒發其渴望骨肉團聚,夢想朋友重逢的真摯 情感。3.3. ( 1 1)“點”字形象地寫出月光映澈溪水,點破黃昏,消去暮色的明秀清幽景象;而且春月點破黃昏又 富有一種動態感,化靜為動,饒有情趣。 ( 2 2)曾幾何時,梅花以芳心相許, “苦”字表達了相愛之深、相 思之切的感情;當他無計訴相思時,驀然想借多情的使者“東風”把刻骨的相思帶給梅花,可聽說“東風” 早被竹外幽香沁人的梅花迷戀住,因此,詞人怨恨、痛苦、失望、悲傷的復雜感情一齊涌了出來。 “聞說”, 聽說之意,未必是真,但在詞人想來疑慮難釋,強烈表露出他對梅花的愛之深、思之切。4.4. ( 1 1)作者寫“砌下落梅”是眼前所見之景, “拂了一身還滿”是自己所做之事,但全句著一“亂”字, 表面寫“落梅” ,實際寫心情,表明了自己心情的煩亂。 ( 2 2)作者用古代鴻雁傳書的故事,來說家人也想 念自己, 會給自己來信, 只不過是大雁沒有把書信帶給自己罷了, 所以作者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