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暑假預科講義_第1頁
高一物理必修一暑假預科講義_第2頁
高一物理必修一暑假預科講義_第3頁
高一物理必修一暑假預科講義_第4頁
高一物理必修一暑假預科講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 錄第一講 質點 參考系和坐標系2第二講 時間和位移5第三講 運動快慢的描述速度10第四講 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15第五講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20第六講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24第七講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位移的關系29第八講 自由落體運動32第九講 基本相互作用37第十講 彈力4246第一講 質點 參考系和坐標系 第一部分:三維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機械運動概念及其相對性。2理解質點概念及意義,知道質點概念是對運動物體給出的一種簡化和一種理想化模型,掌握物體看作質點的條件。3了解參考系概念,知道選取的參考系不同,對運動的描述結果一般也不同。(二)過程與方法1

2、通過質點概念的分析與建立,掌握對運動物體這一研究對象轉化為質點這一理想化模型的科學研究與分析方法。2掌握數學坐標系方法定量描述運動物體的位置及其變化的方法。(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質點概念的學習,明確在物理學的學習和研究中,要抓住問題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方面的科學研究方法,進而將研究對象轉化為一種理想化模型。2明確機械運動是相對的,進而樹立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辯證觀點。第二部分:自主性學習(一)舊知識鋪墊什么是參照物?參照物一般是如何選取的?(二)新知識預覽自學教材,思考討論下列問題:1雄鷹飛翔,足球飛滾時它們各部分的運動是否相同?為何不同?2地球繞太陽的公轉運動,地球的各部分運動

3、情況是否相同?為什么?與公轉相比,其差別明顯嗎?3什么是質點?4物體能否看作質點是由問題的決定的。研究問題時有時把物體簡化為質點有什么意義呢?5什么是參考系?6選擇參考系的原則:一般研究地面上的物體運動時,選擇 為參考系;當不特別指明參考系時,參考系即為。(三)自主性學習效果檢測1“空姐”熱情為旅客服務,為了描述“空姐”服務時的運動情況,應選下列哪個物體為參照物( )A飛機場B飛機C沿航線的山、樹或云彩D都可以2我們描述某個物體的運動時,總是相對一定的參考系,以下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我們說“太陽東升西落”是以地球為參考系的B我們說“地球圍繞太陽轉”是以地球為參考系的C坐在火車上的乘客看到鐵

4、路旁的樹木、電線桿迎面向他飛奔而來,乘客是以他自己為參考系的D無風的雨天,坐在行駛汽車上的人看到雨滴斜向下落向地面,汽車上的人是以地面為參考系的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參考系就是絕對靜止不動的物體B只有選擇好參考系后,物體的運動才能確定C同一物體的運動相對于不同的參考系,觀察結果可能不同D我們平常所說的樓房靜止不動,是指樓房相對于地球的位置是不變的4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位法國飛行員在飛行時,用手抓住了一顆德軍的子彈,這個飛行員能很容易地抓住子彈的原因是( )A飛行員的飛行速度不大B子彈的飛行速度不大C子彈相對于飛行員的速度不大D子彈已經停了下來(四)我的疑難問題:第三部分:重難點解析一

5、、機械運動 : (1)定義:物體的   隨時間的變化。稱為機械運動,簡稱為運動。 (2)是自然界中最  、最  的運動形態。 二、物體和質點: 1、質點:(1)定義:用來代替物體的有         的點。 (2)簡化條件:在研究物體的運動時,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可以不考慮物體的      和        ,把它簡化為

6、一個          (3)它是一種科學的抽象,一種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客觀并不存在。 三、參考系: 1、定義:為了研究物體的運動而     的物體。 2、意義:觀察被研究的物體相對于參考系的位置是否           以及怎樣變化。 3、選取原則:參考系的選取原則上是任意的,但在實際問題中,以研究問題方便、對運動的描述盡可能簡單為原則;研究地面

7、上運動的物體,一般選取         為參考系。 4、同一個運動,如果選不同的物體作參考系,觀察到的運動情況可能不相同。 例如:甲、乙兩輛汽車由西向東沿同一直線,以相同的速度15ms并列行駛著若兩車都以路旁的樹木作參考系,則兩車都是以15ms速度向東行駛;若甲、乙兩車互為參考系,則它們都是      的 四、坐標系: 1、建立目的:定量地描述物體的      的變化。 2、建立方法:描述物體的直線運動時,

8、可以以某一點為原點建立坐標軸,坐標軸的方向表示規定的         坐標軸上的數值表示物體的        。 3、坐標系的三要點:           、             、&#

9、160;          4、物體位置的表示方法:                        第四部分:知識整理與框架梳理機械運動幾個基本問題概念研究對象模型質點定義條件相對性參考系概念選取原則描述位置坐標系概念選取原則第五部分:習題設計基礎鞏固性習題1下列關于質點的說法中

10、,正確的是( )A體積很小的物體都可看作質點B質量很小的物體都可看成質點C不論物體的尺寸大小,形狀如何,只要這些對所研究的問題無影響,就可把物體看成質點D只有低速運動的物體才可看成質點,高速運動的物體不可看成質點2在下述運動實例中,能夠當作質點的是( )A圍繞地球運動中的月球B自轉時的地球C求火車通過某大橋的時間時的火車D正在進行比賽中的跳水運動員3在下列運動中,物體可當作質點處理的有( )A做花樣溜冰的運動員B研究地球的公轉時,地球可視為質點C研究三米跳板運動的動作時的運動員D裁判對吊環運動員的動作進行評判時4下列各物體中,不能當作質點的有( )A研究在水平地面上課桌翻倒的過程B遠洋航行的巨

11、輪C環繞地球運動的人造衛星D轉動著的砂輪5用來代替物體的 的點,它是一種 化的物理模型,當物體上各點運動的差異對研究的問題可以 時可當質點處理。6為了研究物體的運動而假定為 的物體,叫做參考系。對同一個物體的運動,所選擇的參考系不同,對它運動的描述一般 。能力提升性習題7.在以下的哪些情況中可將物體看成質點( )2. 研究某學生騎車由學校回家的速度3. 對這為學生騎車姿勢進行生理學分析4. 研究火星探測器從地球到火星的飛行軌跡5. 研究火星探測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測火星的表面8.在平直的公路上并排行駛的汽車,甲車內的人看見窗外樹木向東移動,乙車內的人發現甲車沒有運動。如果以大地為參考系,上述事實

12、說明( )A甲車向西運動,乙車不動B乙車向西運動,甲車不動C甲車向西運動,乙車向東運動D甲、乙兩車同時向西運動9.甲、乙、丙三架觀光電梯、甲中乘客看一樓在向下運動;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運動;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運動,這三架電梯相對地面的運動情況可能是( )A甲、乙、丙都向下B甲向下、乙向下、丙向上C甲、乙、丙都向上D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第 二講 時間和位移 第一部分:三維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認識時刻和時間的區別,并會用時間軸表示時刻、時間。2理解路程和位移概念及其區別,掌握直線運動的位置和位移的坐標表示法。3知道矢量和標量概念,了解其區別。(二)過程與方法通過比較學習法,比較時刻和時間、

13、路程和位移、矢量和標量的意義及區別,掌握它們的準確表述和科學表示法。(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比較法是認識事物和學習科學知識的重要思維方法,認識論觀點。第二部分:自主性學習(一)舊知識鋪墊1生活中我們經常碰到“時間”一詞,但在不同的語境當中,時間的含義又不盡相同,如何理解時間在不同場景下的含義呢?    案例一:我們每節課用多長時間?    案例二:同學們早晨什么時間到的教室?    案例三:登泰山時,從紅門到南天門共用了4個小時.    案例四:滿洲里開往天津的625次列

14、車于13時35分從滿洲里出發.2初中時學習過路程概念,你是如何理解路程的?(二)新知識預覽什么是時間,什么是時刻,兩者有什么區別?位移和路程的含義是什么,兩者有什么不同?什么是矢量,什么是標量,兩者有什么區別?(三)自主性學習效果檢測1第1s內表示 S的時間,第3秒末和第4秒初表示 時刻,4s內表示 s時間。2關于質點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位移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B路程是標量,即位移的大小C質點做單向直線運動時,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D位移的絕對值不會比路程大3一條小船在廣闊的湖面上航行,開始向東行駛20km,接著向西航行8km,再又向北航行16km,則在此過程中小船通過的路

15、程為 km,位程大小為 km.4小球從5m高處落下,被地板彈回,在2m高處被接住,則小球通過的路程是 m,位移大小是 m,方向為 。(四)我的疑難問題:第三部分:重難點解析【前置復習】創設教學情景1寫出描述勻速直線運動的幾個物理量,說明它們有什么特點?寫出它們之間的關系式。2將初中學過的物理量多寫幾個,比較它們有什么特點?(一)時刻和時間間隔1時刻和時間怎樣在時間軸上表示?2自己畫一時間軸,并指出幾個時刻和時間。總結:時刻在時間軸上對應于一點,表示某一瞬間,時刻與質點的位置相對應,即某一時刻物體在某一位置上.    時間間隔在時間軸上對應于兩點間的一段,表示一段過

16、程.時間間隔與質點運動的位移或路程相對應,即在某段時間內,質點通過了一段路程或發生了一段位移.(二)路程和位移閱讀教材,思考并回答:1什么是軌跡:運動質點通過的 叫做質點運動的軌跡。由運動軌跡可將運動分為直線運動和 運動。2什么是路程?從地圖上怎樣準確地量得兩地路程?它屬于哪一類的物理量?3什么是位移?用一條由 位置指向 位置的有向線段表示。線段長表示位移的 ,線段方向表示位移的 。位移屬于 。4研究質點運動的位移和路程的關系:(1)沿直線、運動方向不變時,兩者 ;(2)沿直線、運動方向改變時,位移大小 路程;(3)做曲線運動時,位移大小 路程。要點點撥:位移與路程的區別. 

17、0;  1.質點的實際運動路徑的長度,叫路程,路程只有大小,單位是長度的單位.    2.位移是有向線段,線段的長度表示位移的大小,有向線段箭頭的指向表示位移的方向,位移的單位是長度的單位.    3.路程是與質點的運動軌跡有關的,位移的大小則取決于物體初末時刻的位置變化.第四部分:知識整理與框架梳理 1時刻和時間描述質點運動的基本物理量 2位移、位置 3速度 4加速度第五部分:習題設計1、關于位移和路程,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某段時間內的位移, 即這段時間內由起始位置引出指向終止位置的有

18、向線段B兩段位移都是10m這兩段位移一定相等C如果質點做方向不變的直線運動, 則它們的位移和路程相同D位移的大小可能等于路程2、關于時刻和時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時刻表示時間極短,時間表示時間較長;B、時刻對應位置,時間對應位移;C、作息時間表上的數字均表示時刻;D、1min只能分成60個時刻3、氫氣球升到離地面80m高空時從上掉落下一物體,物體又上升了10m高后開始下落。若取向上為正,則物體從掉落開始到落到地面時的位移和經過的路程分別為( )A、80m、100m B、80m、100mC、90m、180m D、90m、180m4、質點第一秒內向東

19、*10m, 第二秒內轉向北*10m, 則質點第一秒內的位移 , 第二秒內的位移 這兩秒內的位移。5、小球從2 m高處落下,又被反彈回1 m處,則此過程中小球通過的位移為 ,小球通過的路程為 。6關于位移和路程,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在直線運動中,位移就是路程B上學時從家到學校,放學時從學校到家,這兩次的位移相同C位移不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是一個矢量。路程表示物體運動軌跡的長短,只有大小,沒有方向,是一個標量。D當運動物體的始末位置確定以后,位移就是唯一確定的,而路程可以有多個7以下記時數據指時間的是( )A天津

20、開往德州的625次硬座普快列車于13時35分從天津西站發車B某人用15s跑完100mC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節目19時開播D1997年7月1日零時中國開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8如圖所示,一物體沿三條不同的路程由A運動到B,下列有關它們的位移和路程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沿三條路徑運動的位移相同B沿三條路徑運動的路程相同C沿路徑運動的位移最大D沿路徑運動的路程最小9 如圖所示,某人站在樓房頂層從O點豎直上拋出一個小球,上升最大高度為20m,然后落回到拋出點O下方25m的B點。則小球在這一運動過程中通過的路程和位移分別為(規定豎直向上為正方向)A25m、25mB65m、25m C25m、mD65m、m1

21、0表中記錄的是質點沿軸運動時在五個時刻的位置坐標,僅就這4s時間而言。01234051A從1s末到3s末時間內質點的位移為mB內通過的路程一定是13mC內通過的路程不小于16mD內通過的路程不小于25m能力提升題11一支長150m的隊伍勻速前進,通訊兵從隊尾前進300m后趕到隊首,傳達命令后立即返回,當通訊兵回到隊尾時,隊伍已前進了200m,則在此全過程中,通訊兵的位移和路程分別是多少? 第三講 運動快慢的描述速度 第一部分:三維目標【知識目標】  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知道速度的定義。 2知道速度是矢量,知道速度的單位、符號和讀法。了解生活

22、實際中的某些直線運動的速度大小數據。 3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知道平均速度的定義式,會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答有關的問題。  4知道瞬時速度的概念及意義,知道瞬時速度與平均速度的區別和聯系。 5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們的區別。 【能力目標】 1運用平均速度的定義,把變速直線運動等效成勻速直線運動處理,從而滲透物理學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的方法。 2培養遷移類推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解決一些問題,而向復雜問題過渡,使學生養成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 2通過師生平等的情感交流,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感。第二部分:自主性學習(一

23、)舊知識鋪墊在初中學習中:1.速度的定義: 。2.速度的計算公式: 。3速度的單位: 。(二)新知識預覽1速度:  。表示質點運動           的物理量。(1)定義:質點的位移跟發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的            。(2)定義式:v=          

24、;   。(3)單位:      、       、       等。(4)矢量性:速度的大小用公式計算,在數值上等于單位時間內物體位移的大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體的        。2平均速度:(1)定義: ,平均速度只能     

25、0;  地描述運動的快慢。  (2)理解:在變速直線運動中,平均速度的大小跟選定的時間或位移有關, 不同    或不同  內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必須指明求出的平均速度是哪段      或哪段     內的平均速度。3瞬時速度:(1)定義:運動質點在某一       或某一       的速度叫做瞬時速度。(2

26、)理解:直線運動中,瞬時速度的方向與質點經過某一位置時的       相同。瞬時速度與時刻或位置對應,平均速度跟        或        對應。當位移足夠小或時間足夠短時,認為平均速度就等于       。在勻速直線運動中,     

27、0; 和瞬時速度相等。4速率: 速度的     叫做速率,只表示物體運動的     ,不表示物體運動的     ,它是    量。(三)自主性學習效果檢測1下列關于速度的說法正確的是()A速度是描述物體位置變化的物理量。 B速度是描述物體位置變化大小的物理量。C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D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路程與時間的關系的物理量。2下列關于速度的說法正確的是A.速度是描述物體位置變化的物理

28、量 B.速度方向就是物體運動的方向C.位移方向和速度方向一定相同 D.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方向是可以改變的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瞬時速率是指瞬時速度的大小C火車以速度v經過某一段路,v是指瞬時速度D子彈以速度v從槍口射出,v是平均速度4、下列關于速度和速率的說法正確的是( )速率是速度的大小 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對運動物體,某段時間的平均速度不可能為零對運動物體,某段時間的平均速率不可能為零ABCD(四)我的疑難問題:第三部分:重難點解析(一)速度  初始位置/m經過時間/s末了位置/mA自行車沿平直道路行駛020100B公共汽車沿平直道路

29、行駛010100C火車沿平直軌道行駛500301250D飛機在天空直線飛行500102500  問題1:比較A和B誰運動的快,為什么? 問題2:比較B和D誰運動的快,為什么? 結論: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可以有兩種方法: 1)一種是在位移相同的情況下,比較所用時間的長短,時間短的物體運動快,時間長的物體運動慢; 2)另一種是在時間相同的情況下,比較位移的大小,位移大的物體運動得快,位移小的物體運動得慢。 問題3:比較B和C誰運動的快,為什么?歸納總結得出:(1)速度的定義: (2)速度的公式:,指出各量的物理意義。(3)速度的

30、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米每秒”,符號:或·常用單位:“千米每小時”(或·) “厘米每秒”(或cm·)換算關系: (二)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1)平均速度:表示物體在一段時間內(或一段位移上)運動的快慢叫平均速度 ,它只是一種粗略地描述運動的快慢。(2)瞬時速度:物體從t到內,若非常非常小,那么內的平均速度可以認為是時刻t的速度,叫瞬時速度。體會:瞬時速度與平均速度是有區別的,而瞬時速度又是由平均速度導出的,它們的區別與聯系各是什么?注意:平時說的速度有時指平均速度,有時指瞬時速度,要根據上下文判斷,汽車上速度計顯示的是瞬時速度。例題:一輛自行車在第一個5s內的位移

31、為10m,第二個5s內的位移為15m,第三個5s內的位移為12m,請分別求出經在每個5s內的平均速度以及這15s內的平均速度。(三)速度和速率1瞬時速率 1)定義:瞬時速度的大小叫瞬時速率,簡稱速率。 2)瞬時速率的測量:技術上通常用速度計來測量瞬時速率。 2平均速率: 瞬時速度的大小是瞬時速率,那平均速度的大小是否也可以叫平均速率呢?(NO)其實我們初中所學的速度也不是沒有意義的,我們給了他一個新的名字平均速率。 1)定義:路程與發生這段路程所用時間的比值。 2)速率是標量。 3)注意: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32、0;【例1】一個做直線運動的物體,某時刻速度是10m/s,那么這個物體(    ) A在這一時刻之前01s內位移一定是1m B在這一時刻之后1s內位移一定是10m C在這一時刻起10s內位移可能是50m D如果從這一時刻起開始勻速運動,那么它繼續通過1000m路程所需時間一定是100s 【例2】一物體沿直線運動,先以3m/s的速度運動60m,又以2m/s的速度繼續向前運動60m,物體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平均速度是多少?第四部分:知識整理與框架梳理第五部分:習題設計基礎鞏固性習題1下列關于速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A速度是

33、描述物體位置變化的物理量。 B速度是描述物體位置變化大小的物理量。 C速度是矢量,用來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的物理量。 D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路程與時間的關系的物理量。  2下面關于瞬時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A若物體在某段時間內每時刻的瞬時速度都為零,則在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 B若物體在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為零,則它在這段時間內任一時刻的瞬時速度一定為零 C勻速直線運動中任意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任一時刻的瞬時速度 D變速直線運動中,任意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某一時刻的瞬時速度 3:下面描述的幾個速度中屬于瞬時速度的是 A子彈以790m/s的速度擊中目標

34、B信號沿動物神經傳播的速度大約為10m/s C汽車上速度計的示數為80km/h D臺風以360m/s的速度向東北方向移動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平均速度就是瞬時速度的平均值B瞬時速率是指瞬時速度的大小C火車以速度v經過某一段路,v是指瞬時速度D子彈以速度v從槍口射出,v是平均速度5關于物體運動快慢的比較,以下判斷正確的是()A物體在運動中所需的時間越少,速度就越大B通過的位移越長,則速度就越大C通過相同的位移所用的時間越多,速度就越小D速度越大的物體,通過的位移就越大6一個質點做變速直線運動,其運動情況有如下記錄,則記錄中表示瞬時速度的有()A質點在前5 s內的速度是8 m/sB質點在第7

35、s末的速度是12 m/sC質點通過某一路標時的速度是15 m/sD質點通過某一路段的速度為10 m/s7甲、乙兩質點在同一直線上勻速運動,設向右為正,甲質點的速度為2 m/s,乙質點的速度為4 m/s,則可知()A乙質點的速率大于甲質點的速率B因為2>4,所以甲質點的速度大于乙質點的速度C這里的正、負號的物理意義是表示運動的方向D若甲、乙兩質點同時由同一點出發,則10 s后甲、乙兩質點相距60 m8光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約等于3O×108m/s,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一個人看到閃電后5s聽到雷聲,則打雷的地方離他大約多遠? 9一輛汽車向懸崖勻速駛近時鳴喇叭,經t1

36、=8s聽到來自懸崖的回聲;再前進t2=27s,第二次鳴喇叭,經t3=6s又聽到回聲,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v0=340m/s。求: (1)汽車第一次鳴喇叭時與懸崖的距離。 (2)汽車的速度 能力提升性習題10某物體沿一條直線運動,(1)若前一半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為v1,后一半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為v2,求全程的平均速度(2)若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為v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為v2,全程的平均速度又是多少?  11一位汽車旅游愛好者打算到某風景區去觀光,出發地和目的地之間是一條近似于直線的公路他原計劃全程平均速度要達到30km/h,可是走出一半路程之后發現前半段路程他的平均速度僅有15k

37、m/h,如果他仍然打算將全程的平均速度提高到原計劃水平,那么在后半段路程里他開車的平均速度應達到多少? 第四講 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第一部分:三維目標1知識與技能理解加速度概念、物理意義及與速度快、慢的區別,知道加速度的公式、符號、單位。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能判斷物體是做加速運動還是減速運動。2過程與方法利用一些更通俗的生活事例,如百米起跑,賽車起跑的速度變化快慢情況或者通過播放相關錄像片斷的方法來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順暢地引入加速度的概念。在與學生進行新知識探究的同時,適當加入幾道針對性練習及能力提高的題目,培養學生利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布置研究性課題,讓學生親自動手,收集分

38、析數據,體驗加速度在生活中的意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節的學習,使學生了解物理學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體會物理與生活的密切關系,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通過研究性課題,能讓學生領略到生活的奇妙與和諧,發展對科學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培養學生主動與他人合作的精神,并能將自己的見解與他人交流。第二部分:自主性學習(一)舊知識鋪墊在上一節中我們是如何比較物體位置變化快慢的?(二)新知識預覽1加速度加速度的定義式: 思考:的單位?的物理意義?的物理意義?的大小與大小有關嗎?可能為負值嗎?時表示對應時間內物體做加速運動還是減速運動?2勻變速直線運動定義: 。思考:勻速直線運動中,變化嗎?

39、。勻變速直線運動中,變化嗎?變化嗎?討論:勻加速直線運動中,與符號相同。 勻減速直線運動中,與符號相反。(三)自主性學習效果檢測1 關于速度與加速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加速度不為零,速度可能為零   B加速度為零,物體的速度也可能變化   C速度變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D加速度越小,速度一定越小2 一個質點做方向不變的直線運動,加速度的方向始終與速度的方向相同,但加速度的  大小逐漸減小到零,則在此過程中(

40、0;  )   A速度逐漸減小,當加速度減為零時,速度達到最大   B速度逐漸增加,當加速度減為零時,速度達到最大   C位移逐漸增加,當加速度減小為零時,位移將不再增加   D位移逐漸減小,當加速度減小為零時,位移達到最小值3  加速度表示                    

41、0;                                  (      )  A 物體運動時速度增加的多少 B 物體運動時速度變化的大小

42、 C 物體運動時所發生的位移的大小跟所用時間之比 D 物體運動時速度的變化量跟發生這個變化所用時間之比 4關于速度和加速度的關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速度變化越大,加速度就一定越大  B 速度為零,加速度就一定為零  C 速度很小,加速度可能很大  D 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是零 

43、;                                (      ) A速度較小  B 速度變化量較小     C運

44、動速度將越來越小  D 速度改變較慢5以下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有                                          

45、60;     (      ) 位移,路程,瞬時速度,平均速度,時間,加速度,速率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只有  (      ) (四)我的疑難問題:第三部分:重難點解析一、加速度1定義;加速度等于速度的改變跟發生這一改變所用時間的比值。用a表示。2定義式:a=(vt-v0)/t 或 a=v/t3單位:國際單位:ms2。,讀著:米每

46、二次方秒4物理意義:表示速度改變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對時間的變化率數值上等于單位時間內速度的變化量。5加速度的標矢性:大小:等于單位時間內速度的改變量。勻變速直線運動是加速度不變的運動。勻速直線運動是 加速度為零的變速直線運動。方向:加速度的方向始終與速度變化vt-v0或v的方向相同。在變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的方向始終在一條直線上。若規定v0為正方向,若物體加速運動,vt-v0為正,a為正,a與v0方向相同。若物體減速運動vt-v0為負,a為負,a 與v0方向相反。在單向直線運動中速度是增大還是減小由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或相反決定不是由加速度大小決定注:加速度不是增加的速度,不是速度

47、變化的多少。加速度大,表示速度變化快,并不表示速度大,也不表示速度變化大,加速度與速度,速度變化無直接因果關系。加速度很大時,速度可能很小,加速度很小時,速度可能很大。二、從v-t圖象看加速度      在v-t圖象中,圖線的斜率表示物體運動的加速度。斜率為正,表示加速度方向與所設正方向相同;斜率為負表示加速度方向與所設正方向相反;斜率不變,表示加速度不變。三速度是位移對時間的變化率,加速度是速度對時間的變化率第四部分:知識整理與框架梳理第五部分:習題設計基礎過關題1關于加速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加速度表示速度“增加”B加速度表

48、示速度“變化”C加速度表示速度變化的快慢D加速度表示速度變化的大小2下列關于速度和加速度,正確的是( )A運動的速度改變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運動的加速度為零,速度也為零C運動的速度改變越小,加速度一定越大D加速度的大小表示運動速度隨時間變化率的大小3下列描述的運動中,不可能的有( )A速度變化很大,加速度卻很小B速度變化方向為正,加速度方向為負C速度變化越來越快,加速度越來越小D速度越來越大,加速度越來越小4一個做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其加速度方向不變,而大小逐漸減小到零,則該物體的運動情況可能是( )A速度不斷增大,到加速度為零時速度達到最大,而后勻速直線運動B速度不斷減小,到加速度為零時速

49、度達到最小,而后勻速直線運動C速度不斷減小,到加速度為零時,運動停止D速度不斷減小到零后,又反向做加速運動,最后勻速運動5某物體的圖見右,則關于物體的運動情況,正確的是( )A做往復運動B做勻速直線運動C朝某一方向做直線運動D以上說法均不對6某人騎自行車,第1s末速度10m/s,第3s末速度4m/s。若速度的變化是均勻的,加速度的大小是 ,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方向 。7右為質點的圖,則OA段的加速度是 ,AB段的加速度是 ,BC段的加速度是 ,CD段的加速度是 。CD這段時間內速度在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8某人騎自行車以初速度上一斜坡,上坡過程中加速度大小為,到坡頂時速度減小為2m

50、/s,求此人騎自行車上坡的時間?tv0能力提升題9一枚火箭由地面豎直向上發時,其圖見右,則:A0時間內火箭的加速度小于時間內火箭的加速度B在0時間內火箭上升,時間內火箭下落C時刻火箭離地最遠 D時刻火箭回到地面10一質點在時間內速度由增大到2,其加速度大小為;另一質點在時間內速度由增大3,其加速度大小為,則( )ABCD第五講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 第一部分: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勻變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特點,理解圖象的物理意義。2.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概念,知道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圖象的特點。3.理解勻變速直線運動v-t圖象的物理意義,會根據圖象分析解決問題。過程與方法 1.培

51、養學生識別、分析圖象和用物理語言表達相關過程的能力。2.引導學生研究圖象、尋找規律得出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概念。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用物理語言表達物理規律的意識,激發探索和創新的欲望。第二部分:自主性學習(一)舊知識鋪墊1、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有什么特點?2、勻變速直線運動有什么特點?3、初中數學中y=kxb的圖像特點。(二)新知識預覽1沿著一條直線,且加速度不變的運動,叫做_;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如果物體的速度隨著時間均勻增加,這個運動叫做_;如果物體的速度隨著時間均勻減小,這個運動叫做_。2對于勻變速直線運動,其加速度是恒定的,由加速度的定義式a=v/t可得: vt=v0+at(1)此式叫

5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它反映了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式中v0是_,vt是_。 (2)速度公式中的v0、vt、a都是矢量。在直線運動中,若規定正方向后,它們都可用帶正、負號的代數值表示,把矢量運算轉化為代數運算。通常情況下取_方向為正方向,對于勻加速直線運動,a取正值;對于勻減速直線運動,a取負值。計算結果vt>0,說明vt的方向與v0的方向_;vt<0,說明vt的方向與v0的方向_。(三)自主性學習效果檢測1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初速度v0=2m/s,加速度a=0.1m/s2,則第3s末的速度為_m/s,5s末的速度為_m/s。2質點作勻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

53、為3m/s2,若初速度大小為20m/s,則經4s質點的速度為_m/s。3質點從靜止開始作勻變速直線運動,若在3s內速度變為9m/s,則物體的加速度大小是_m/s2。4飛機以30m/s的速度降落在跑道上,經20s停止下來,若加速度保持不變,則加速度大小是_m/s2。(四)我的疑難問題:第三部分:重難點解析6. 勻速直線運動vt圖象討論圖象特點?討論a特點?(二)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特點如圖所示,是小車在重物牽引下得到的圖象,圖象是一條傾斜的直線,小車的加速度有什么特點?這條傾斜直線所表示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怎樣用公式來描述?問題展示:一般物體做變速運動,規律比較復雜,但像我們上節討論的在重物牽引下

54、作加速運動的小車,光滑斜面上滾下的小球,急剎車的汽車等,速度的變化往往是均勻的,這些運動有什么特點?知識歸納:(1)定義: 叫勻變速直線運動。(2)在勻速直線運動中,如果物體的速度隨時間均勻增加,這個運動叫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如果物體的速度隨時間均勻減少,這個運動叫做勻減速直線運動。例1 一個滑雪運動員從雪坡上滑下,記錄他在開始一段時間內速度隨時間的變化如下:02468101204812162024(1)運動員在各段時間內的加速度多大?(2)在前12s內運動員做什么運動?解析:(1)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運動員的速度為每2m/s增加4m/s,所以在各段時間內加速度。(2)因為前12s內運動員的加速

55、度不變,所以這段時間內他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學后反思:勻變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最基本的變速運動,是高中學習的重點,雖然嚴格意義上的勻變速直線運動很少出現,但某些物體的運動可近似看作勻變速直線運動,或者一個復雜運動過程中的某段可看作勻變速直線運動,因而可以應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求解。問題研討上述例題中,滑雪運動員從第3s末到第5s末速度增加了多少?你能寫出他在、3s、5s、9s、11s這些時刻對應的速度嗎?(三)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式對于初速度為,加速度為的勻變速直線運動,它的瞬時速度是如何變化的呢?具有什么規律呢?可利用圖象加以研究,如圖所示為一質點速度時間圖象,由圖象可知在開始5s內速度由5m/

56、s均勻增加到15m/s,利用加速度的公式可計算出加速度,即在每1s內速度增加2m/s,因其初速度為5m/s,則可求出第1s末速度為7m/s,第2s末速度為9m/s,第t秒末速度為(5+2t)m/s。又如一質點運動的速度時間圖象如圖所示,則物體的加速度,負號意義是減速運動,該質點運動1s后速度為8m/s,運動2s后的速度為6m/s,運動秒后的速度為。知識歸納:設一個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在時速度為,在時刻速度為,由加速度的定義得: 解出速度得 這就是表示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式。例2 某汽車在路面上以43km/h的速度行駛,前方出現緊急情況,需要在2s內停下來,汽車的加速度不得小于多少

57、?第四部分:知識整理與框架梳理 1勻速直線運動,不變, 2勻變速直線運動沿直線不變 3、關系:第五部分:習題設計基礎鞏固性習題1關于圖象的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勻速直線運動的圖象是一條與時間軸平行的直線B勻速直線運動的圖象是一條與時間軸平行的直線C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圖象是一條與時間軸平行的直線D非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圖象是一條傾斜的直線2下圖表示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是( )3一物體做直線運動的圖象如圖所示,是( )A6s內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B24s內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C3s末物體的速度為零,隨后改變運動方向D2s末物體的速度大小是4m/s4關于勻變速直線運動中的加速度的方向和正、負值問題,下

58、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在勻加速直線運動中加速度方向一定和初速度方向相同B勻減速直線運動中加速度一定是負值C勻加速直線運動中加速度也有可能取負值D只有在規定了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的前提下,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才取正值5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質點的加速度、速度及速度的變化之間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質點加速度越大,其速度越大B質點加速度越大,其速度變化越大C質點加速度越大,其速度的變化越快D質點運動速度變化越大,其加速度也一定越大6甲、乙、丙三個物體從同一地點沿一直線運動,其速度時間圖象如圖所示,則它們的初速度分別為: 、 和,甲做 運動,乙做 運動,丙做 運動,圖中P點的物理意義是 。7

59、甲、乙兩物體都以5m/s的初速度向東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經5s后,甲的速度變為零、乙的速度變為10m/s。則物體甲的加速度大小為 ,方向 ;物體乙的加速度的大小為 ,方向 。8一小車正以6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運動,如果小車得到的加速度而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當小車的速度增大到10m/s時,經歷的時間是多少?再經5s,小車的速度增加到多大?9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以10m/s作勻速直線運動,發現前面有情況而剎車,獲得的加速度大小為2m/s2,則:(1)汽車經3s的速度大小是多少?(2)經5s汽車的速度是多少?(3)經10s汽車的速度是多少? 10質點從靜止開始作勻加速直線運動,經5s速度達到10m/s

60、,然后勻速度運動了20s,接著經2s勻減速運動到靜止,則質點在加速階段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在第26s末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11一物體做直線運動的速度方程為vt=2t+4.(1)說明方程中各字母或數字的物理意義.(2)在圖2-2-9中畫出物體運動的v-t圖象.第六講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 第一部分: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7. 知道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8. 了解位移公式的推導方法,掌握位移公式.9. 理解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及其應用.10. 理解圖象中圖線與軸所夾的面積表示物體在這段時間內運動的位移.過程與方法11. 通過近似推導位移公式的過程,體驗微元法的特點和技

61、巧,能把瞬時速度的求法與此比較12. 感悟一些數學方法的應用特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3. 經歷微元法推導公式和公式法推導速度位移關系,培養動手能力,增加物理情感.2、體驗成功的快樂方法的意義,增強科學能力的價值觀.第二部分:自主性學習(一)舊知識鋪墊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st圖像中,斜率表示什么含義?與縱軸的截距表示什么含義?(二)新知識預覽1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其位移公式為_,其 v-t 圖象為_。在 v-t 圖象中某段時間內位移的大小與_相等。 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 v-t 圖象是_,其中圖象的斜率表示物體的_,圖象與坐標軸所圍面積是物體的_。 3勻變速直線運動中,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式為_。(三)自主性學習效果檢測1. 一物體運動的位移與時間關系(以為單位),則  (    )    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