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第八屆初中生自然科學競賽復賽人教版_第1頁
浙江省第八屆初中生自然科學競賽復賽人教版_第2頁
浙江省第八屆初中生自然科學競賽復賽人教版_第3頁
浙江省第八屆初中生自然科學競賽復賽人教版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習必備歡迎下載浙江省第八屆初中生自然科學競賽復賽試題卷一、選擇題第 1 題第 3 題 1997 年 5 6 月間,在地中海沿岸布蘭斯角的沙灘上發現了百余只瀕絕的地中海海豹的尸體,這種海豹非常稀少,全世只剩不到 500 頭,這樣一次大量的死亡,震驚了全世界。科學家們研究他們的死因,公布了兩個結果:英國科學家認為海豹死于麻疹病毒的感染,西班牙的科學家們則認為海豹死于藻毒素,藻毒素是禍鞭藻類產生的 摘自自然 Nature,393, 1998 。1西班牙的科學家要宣布上述結論前,必須獲得確切的證據。他們可能使用的研究方法是(A) 可能用解剖海豹的方法做出判斷的(B) 可能用海豹肉喂養小白鼠,觀察是否

2、中毒的方法來驗證的(C)可能對海豹的組織進行化驗,發現了藻毒素(D) 可能采取附近海域海水進行檢驗,發現了大量的渦鞭藻2如果海豹是因中了藻毒而亡的,海豹是食肉動物,那么藻毒進入海豹體內是通過食用(A) 海水(B) 渦鞭藻(C) 浮游生物(D) 魚類3若要保護這種海豹,比較好的方法是()(A) 為海豹另覓新棲息地,遠離病源(B) 對該海域進行消毒,除去病源(C)沿海岸進行消毒,清除污染(D) 人工飼喂,食物消毒6水可以造福人類,但水被污染后卻會給人類造成災難。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面項措施中可以采用的是禁止水中所有動植物的生長不任意排放工業廢水禁止使用農藥、化肥生活污水經過凈化處理后再排放控制二氧

3、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排放,防止酸雨的形成(A) (B) (C)(D) 7科研人員為了研究食物對蟑螂生長的影響,將剛孵出的蟑甲乙丙丁螂分甲、 乙、丙、丁四組, 分別喂含不同營養的食物, 如右表。0.10.10.1抗生素表中的數字代表所含成分的多少,“”表示沒有此成分。哪0.50.50.5維生素一組是這個實驗的對照組 ? (A) 甲 (B) 乙 (C) 丙(D) 丁444444蛋白質8駱駝在沙漠中,白天體溫能升高到41;晚上最多能將體質55555555脂溫降至 34。研究發現,白天升高體溫能減少水份流失:而66666666淀粉且前一晚體溫降得較多時,更可以忍受隔天白天的酷熱。下列理由中,可以解釋這一現

4、象的是:白天升高體溫可增加出汗量;白天的體溫高,能減少身體內用于散熱的水份量;夜晚體溫低時,駱駝能吸收空氣中水份;夜晚體溫愈低,第二天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將體溫升到駱駝白天可到達的溫度:駱駝身上的毛能阻隔外界的熱,不使體溫上升得太快。(A) (B) (C)(D) 第 12第13 題紫外線波長在280 到320 納米的部分被稱做紫外線B 。人類長期暴露在紫外線B 下,學習必備歡迎下載會對免疫系統造成危害,引起白內障,還能增加患皮膚癌的概率。太陽光中的大部分紫外線通常被臭氧層吸收,只有少量照射到地面。科學家從 1970 年開始注意到,地球上許多種類兩棲類動物種群數量大幅度減少,甚至滅絕。而這期間又恰

5、是臭氧空洞形成的時候,因此懷疑某些兩棲類動物種群數量減少與臭氧空洞有關。為了驗證這個假設,科學家在某個山區,采集了蠑螈、蛙、蟾蜍等3 種當地常見的兩棲類動物的卵,分別放在用紗網做成的籠子中,每籠各100 顆卵,放置在當地的池瑭中。籠子分成3 組:甲組的籠子上方,加一層透明的塑料板,可以隔絕紫外線B ;乙組沒有任何遮蓋,卵可以接受完全的陽卵或胚胎死亡率光照射; 丙組則用無法隔絕紫外線B 的透明的塑料板蓋住。 實驗結蠑螈蛙蟾蜍果如下表。甲組40± 510± 112± 3科學家發現,造成這些卵或胚胎死亡的原因,都是因為受到原乙組90± 640± 43

6、8± 3本就在池塘中細菌的感染。丙組88± 437± 539± 412下列結論中,合理的是(A) 紫外線 B 將造成蠑螈的滅絕(B) 紫外線 B 能明顯影響上述 3 種動物卵的發育(C)水中的細菌是造成上述3 種動物數量減少的主要原因(D) 紫外線 B 對上述 3 種動物種群數量影響的程度是:蠑螈>蛙>蟾蜍13下列根據實驗結果的推論中,合理的是(A) 紫外線B 增強了水中細曲的生長(B) 本實驗無法證實兩棲類卵和胚胎的死亡與紫外線B 有關(C)甲組中卵和胚胎的死亡,是缺乏紫外線B 照射所造成的(D) 兩棲類的卵和胚胎經紫外線B 照射后,容易被

7、水中細菌感染死亡二、填空題 (中的答案填在答題卷相應空格內。)17請將下列你認為正確選項的字母,填在短文的空格中。(A) 抗體(B) 白細胞(C)B 細胞(D)T 細胞(E)記憶性 T 細胞(F) 記憶性 B 細胞夏天,打著赤腳在沙灘上散步。突然你停止前進,因為一個朝上的大頭釘刺入腳中。雖然立刻將釘子拔掉,但隔天早晨刺傷的地方變得紅、痛且腫。數天之后才復原。整個過程中,你的身體正與一個看不見的敵人奮戰。因為當釘子刺入皮膚之后,釘子上的細菌隨著侵入體內中,此時損傷的組織及細菌會引起血液的凝結成和炎癥等一系列變化。當釘子穿入皮膚之時,身體的防御系統也開始活動。從破裂毛細血管流出的血液在傷口處滯留、

8、凝結。血液中的一些細胞開始行動起來,一方面殺菌,一方面產生一些特殊物質,來抵抗細菌的入侵。此時,就像警犬循著足跡一般,向受傷的部位移動,將受損的細胞與細菌一視同仁地吞入。數天后,特異性免疫反應開始,于是的產物也加入對抗細菌的行列。如果這是你第一次遭遇此類細菌,初次免疫反應被激發,但需要五或六天的時間它才能產生足夠的來控制細菌侵襲。 若你曾經擊退過同樣的細菌,體內會帶著戰斗的痕跡,也就是已經有特殊的免疫細胞:,學習必備歡迎下載當此種細菌再次出現時,它將會遭遇早已布置好的免疫陷阱。三、問答題20地球上的動物一般可以分為恒溫動物和變溫動物兩種。恒溫動物主要是通過新陳代謝作用來調節體溫恒定的;變溫動物

9、則通過移動身體獲得更多的陽光照射或較高的氣(水 )溫來提高身體的溫度。恐龍到底是恒溫動物還是變溫動物,是科學家經常激烈爭論的問題。科學家甲提出下列論點支持恐龍是恒溫動物:論點一:今天北極圈內的中生代地層中,常發現土生土長的恐龍化石;論點二:象恒溫動物一樣,少數恐龍化石也殘留有能保溫的羽毛結構;論點三:象恒溫的哺乳類動物一樣,恐龍化石的骨骼中布滿了管狀空隙,這是血管的痕跡;論點四:象恒溫的哺乳類動物一樣,恐龍化石群中具有較高的獵物捕食者比值。科學家乙提出下列論點支持恐龍是變溫動物:論點五:從恐龍化石的尺寸判斷,一般說恐龍的體型都很龐大;論點六:到了冬天,恐龍就會從嚴寒的區域遷往氣候暖和的區域;論

10、點七:恐龍具有羽毛,其主要功能是遮住夏天強烈的陽光,而不是防止體溫下降;論點八: 今天許多爬行類動物,其骨骼也有豐富的血管,但一些小型鳥類和哺乳類動物骨骼血管較少。論點九:今天的變溫動物群體中的獵物捕食者比值,與恒溫動物是接近的。(1) 科學家乙提出的5 個論點中,哪一項是不能與科學家甲所提山論點構成對應關系的?。(A) 論點五(B) 論點六(C) 論點七(D)論點八(2) 如果科學家乙認為生活在北極圈內的恐龍仍有機會曬到陽光,他的理由是。(A) 恐龍隨季節遷移(B) 恐龍有冬眠的習慣,所以冬季不需要陽光(C)隨地球板塊移動,將恐龍帶到低緯度(D) 北極圈內有很多北極熊,可供恐龍作為食物(3)

11、 一般恒溫動物群體中, 保持著較高的獵物捕食者比值。 從能量消耗角度分析 , 這是為什么 ? 。(4) 在寒冷的北極,發現土生土長的恐龍化石。根據所學的知識,你如何才能解釋這種現象呢?。浙江省第八屆初中生自然科學競賽復賽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小題1236781213答案DDADCBBD二、填空題17B;C;A;F三、問答題20(7 分)(1) A(1 分 ); (2)A(1 分 );(3) 恒溫動物需要通過新陳代謝在低溫環境中維持體溫恒定,因此,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也就需要較多的食物。(2 分 ); (4)A 恐龍是遷徙動物,冬季會遷移到溫暖的地方; B 恐龍是,叵溫動物,并不懼怕嚴寒;

12、C 部分恐龍已經進化成恒溫動物,能在北極圈內生學習必備歡迎下載活: D 恐龍時代,地球的溫度可能比今天高,北極圈內沒有象今天這樣寒冷。浙江省第八屆初中生自然科學競賽初賽試題卷一、選擇題1為了改善生態環境, “十五”計劃要求我國森林覆蓋率從現在的16.5提高到 18.2。下列措施中能快速有效提高森林覆蓋率的是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繼續營造防護林體系實施退耕還林工程A BCD 2夜鷹的生活習性是白天休息,夜晚覓食:到了秋天從北方飛到南方越冬。影響這兩種生活習性的因素分別是A陽光與陽光B溫度與溫度C陽光與溫度D 水分與溫度3我國特有的、瀕臨滅絕的淡水哺乳動物是A 大熊貓B 揚子鱷C大鯢

13、D 白鰭豚23在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中,每放出一個氧氣分子要吸收8 個波長為6.88×10-7 米的光量子。每個光量子的能量是真空中的光速乘以普朗克常數(6.63 × 10-34 焦·秒 )再除以波長。同時,每放出32 克氧氣,植物儲存 469 千焦的能量。 則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量轉換率為(每 32 克氧氣有 6.02× 1023 個氧分子 )A 2B 37C 34D 2924如圖所示是一種常見植物的花,觀察圖標并判斷,具有下列哪種特征?A 具有平行的葉脈B具有 2 枚子葉的種子C花中只有雄蕊D 花瓣的表皮細胞具有葉綠體28對植物綠葉進行如圖所示的處理,

14、然后放置在黑暗中24 小時,再經陽光照射12 小時。取下經處理的綠葉,經脫色并用碘處理。結果有錫箔覆蓋的位置不呈藍色,而不被錫箔覆蓋的部位呈藍色。該實驗證明:光合作用需要CO2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需要葉綠素光合作用放出氧氣光合作用制造淀粉A BCD30右圖為5 種魚對水溫和含鹽量的忍受程度,這5 種魚中只能分布在北極海域、熱帶湖泊或可分布在全球水域的分別為北極海域熱帶湖泊全球分布A 123B 534C342D 215二、簡答題 (本題有 14 小題, 27個空格,每空2分,共 54分。 中的答案填在答題卷相應空格內 )31實施西部大開發,沿海城市的科技人員去西部提供科技援助,他們感覺到西部地

15、區的晝夜溫差比沿海地區的晝夜溫差大,其主要原因是;晝夜溫差大的現象對植物生命活動的意義是。學習必備歡迎下載38請閱讀所提供的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古人用木材生火取暖,木材是一種生質能源,這類能源與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都是將植物行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陽光能儲藏起來,轉變成人類可利用的形式。化石能源是經長久的地質化學作用形成的,開采出來耗盡后,短時間內無法由原地繼續供應。相對的生物質能源則是將生物或生物廢料,以原始狀態或經加工轉化之后,取來作為能源,這種能源只需要經收集或再經過一定的加工,就可供人類使用。生物質能的生產常利用農作物或農業廢料作為原料,有些農場收集牲畜的排泄物或有機廢料,集中到沼氣池

16、中,利用細菌進行發酵作用,產生沼氣(主要是甲烷 )作為氣體燃料。此外,有些植物能產生類似石油的液態碳氫化合物,可以作為石油的代用品。例如一種巴豆屬的植物所產生的巴豆油,可直接用于柴油引擎。又如巴西在20 世紀 70 年代因石油短缺造成能源危機,栽種了大量的甘蔗和樹薯,利用其中所含的糖分或淀粉生產酒精,再將酒精以10 20 的比例摻入汽油中,作為代用汽油,可直接使用于一般汽車引擎。這類汽油比無鉛汽油的抗震性好,且較不易產生有毒的CO 氣體。但是當石油危機解除,人們又批評生產代用汽油未必能達到節約的目的,且需要廣大的土地去種植提供生物質能的作物,所以又開始大量使用化石能源。現在,我國也有地方正在試

17、驗使用在汽油中加入一定量酒精的代用汽油。未來當化石能源枯竭時,生物質能將是具有潛力的能源之一。(1) 下列作為燃料的物質中,不是來自于生物質能的有。(A) 由玉米釀造的酒精(B) 隔絕空氣加熱煤所得的焦炭(C)藏族用來燃燒取暖的牛糞餅(D) 細菌分解有機垃圾產生的甲烷(2) 生物質能與化石能源比較,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 生物質能的形成速率比化石能源快(B) 生物質能與化石能源的形成都要經過復雜的地質作用(C)生物質能不須加工就可使用,化石能源則須加工才能使用(D) 生物質能是儲存太陽光能而來的,化石能源則是儲存地底熱能而得的(3) 根據材料所描述的情況,在巴西,人們不再使用摻了酒精的代用

18、汽油。造成這種結果的主要原是。(A) 代用汽油會產生大量空氣污染物(B) 汽車引擎須改裝才能使用代用汽油(C)代用汽油爆震程度大于一般無鉛汽油(D) 代用汽油生產成本超過開采石油的成本44“在自然界中,植物的葉大多數是深色,植物利用葉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淀粉,然后再轉化成脂肪、蛋白質等有機物; 植物的根部吸收土壤中的無機鹽和水分,其中 99的水分經葉的蒸騰作用散失到大氣中”。學習必備歡迎下載根據文中的敘述,指出植物體在上述變化過程中,所遵循的其中3 個科學規律:(1);(2); (3)。三、分析、計算題(本題有 3 小題,每小題12 分,共 36 分 )45 (本題 12 分 ) 某科技活動小組對家雞自然孵化進行了觀察和溫度測定,結果如下:母雞體溫42。母雞在抱窩 ( 孵化 )時雞蛋溫度:不足40。母雞不抱窩時雞蛋溫度:低于30。母雞在抱窩時每隔一定時間用爪和喙翻雞蛋一次。母雞兩天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