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校園知書達禮匯總_第1頁
人文校園知書達禮匯總_第2頁
人文校園知書達禮匯總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3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文校園 知書達禮. 經區實驗小學“以禮育人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活動側記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過:“什么是教育?往簡單方面講,只需一句話,教育就 是培養各種良好習慣”。實驗小學把學生的發展定位于良好習慣的培養,以禮儀教育為切 入點,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實施策略,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一、尚禮,引得清泉活水來08年 4 月起,我們開始著手進行“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這一課題研究。應該 說在對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問題上,我們一直都是比較重視的,之前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但很多時候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往往是針對問題想方法,雖有針對性,卻缺少系統性、長 期性,必然也就缺少實效性。為此,我們開題伊始,并沒有

2、急于定制度,出規則,而是靜 下心來深入思考,如何讓我們的工作落到實處,讓我們的孩子真的從中有所發展?思考中我們把目光投放到了我校已有的特色“書香校園”上,我們發現,讀書不僅僅 是開拓眼界、豐富知識,更能讓我們的心靈純凈,行為儒雅,即所謂的“知書達禮”。想 到這一層,我們的眼前豁然開朗。反復討論、多方論證之后,我們決定繼續傳承我校“書 香校園”之特色,全力打造我校“以禮育人,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另一品牌文化。以 禮育人、以禮促學,扎實培養學生最實用、最基本、最重要的行為習慣,育個體之素質, 促群體之風范。二、知禮,明規矩以成方圓 我國自古就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古代學者顏之說:“國尚禮則昌,家

3、尚禮則大, 身有禮則修,心有禮則泰。”孔子也曾說過“不學禮,無以立。”然而,由于某些原因, 從近代以來,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國忽視了良好禮儀的教育。為此,我們首先要讓學生 明白“何為禮?”“禮為何?”即“什么是禮?”“行禮又是為了什么?”1、營造“禮”的環境,達到久而自香。 開辟“禮”的專欄:每個班級墻壁上開辟有關禮儀的專欄,定期更換內容。 宣傳“禮”的意義:利用班隊會、校園廣播、國旗下講話等形式,對學生進行禮 儀講座,引發學生對“禮”的思考。張貼“禮”的標語:在墻壁、臺階、走廊懸掛內容健康、富有教育意義的標語牌。 如:寫規范字、做文明人;學會感恩、學會負責;上下樓梯靠右行,你謙我讓腳步輕等。

4、展示“禮”的風采: 在教學樓大廳兩側展示師生殊榮, 懸掛出 11 位模范教師的照 片和事跡,定期張貼出 24 位優秀學生的照片和簡介。創設“禮”的情境:在校園醒目處大幅張貼有關知禮行禮的經典美文,如弟子 規三字經誡子訓等,將傳承了千年的禮儀文化一一道來。此外,我們還將新教 學樓二樓走廊設計成“知禮明儀 養成教育”長廊,懸掛知禮行禮的詩文、字畫、格言和 故事,似一本翻開的禮儀長卷,潤物無聲地讓學生得到禮的熏陶,從而掌握道德規范,學 會承擔責任。2、制定“禮”的標準,規范文明言行。 在活動開展之前,我們首先組織課題組成員通過查閱資料、請教專家、家長問卷調查 等方式,充分了解孩子們最需要并且通過努力

5、能夠養成哪些良好習慣,然后經過篩選,融 入“禮”的內容,把其中最重要的一些要求制訂成遵紀守規習慣培養細則、學習習 慣培養細則和勞動習慣培養細則等一系列貼合學生實際的細則規范。把“禮”融入 到學生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中去,要求每一名學生必須“明禮”,“遵禮”,“行禮”。 例如:儀表形象要符合學生的要求,即穿著得體,舉止文雅;待人接物禮要“誠于中則形 于外,慧于心則秀于言。”等。三、行禮,絕知此事要躬行。 研究中我們發現,禮的教育要從行開始,但絕不能僅僅停留在行為的表層,更重要的 是內在的道德品質, 即發自內心的對人對己的敬與愛。 孔子所講的 “非禮勿視, 非禮勿聽, 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就是對禮

6、的外在形式與內在品質相統一的最好的詮釋。只有內與 外的協調,“禮”才能夠發揮出巨大的作用。心理學家皮亞杰在關于道德觀念掌握與發展的研究中談到:要使學生有效的理解和掌 握某種道德觀念,必須遵循學生道德認知發展的自然規律,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引 導學生在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進行辨析和反省,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為此,在找準切 入點后,我們迅速確立了依托“每月一事”的形式,即每月從一件小事入手,引申出一個 大的道德主題,如以走路為切入點,在一系列的活動之后讓學生懂得規則的重要性。力求 通過大處著眼, 小處入手, 抓住重點,以點帶面的方法, 引導學生在知與行的雙向交流中, 實現健康人格和素質能力的全

7、面發展。1、確定“禮”的主題,以小見大有的放矢。在針對學生的各種良好行為習慣制定了一系列的規范和細則之后,我們又深入思考, 認真篩選,把其中最重要的一些進行梳理、歸類,最終確定了 10 個與學生密切相關的習 慣,如遵守規則的習慣、求知的習慣、反思的習慣、感恩的習慣等,以此作為我們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著力點,即“每月一事”的活動主題。每月一個主題,每月一個習慣, 螺旋上升、滾動進行。2、踐行“禮”的要求,科學有序扎實有效 。“知書達禮” 這句話說來簡單,但為踐行這句話我們還是費了不少心思。沒有科學 的方法,單憑熱情和干勁是不行的。為此,我們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行為規律,詳細 制定出“每月一事

8、”的實施方案,采用過程性評價的方式,確保活動有序有效地開展。以我校九月的“走路規則” 月為例,每年九月,我們都要針進行為期一個月的 “禮 儀行為”養成月。暑假里,各班主任便根據學校大的活動方案無以規矩 不成方圓, 結合班級實際, 分頭制定切實可行的活動方案, 融入科學的培養方法, 如訓練法、 言教法、 身教法和評價激勵法等。對于一年級新生來說,最初是從走路時要抬頭挺胸、目視前方的正確姿勢開始,第一 個周重點強化個體走路姿勢。在此過程中,老師會通過“看國旗班戰士出旗”“正確的走 姿有利于身體健康”等方式,讓學生明白正確的走路姿勢于人于己都是一種文明的表現。 這個周只要求學生做到正確行走即可,對于

9、走路規則只是提醒、滲透,周末時各班舉行評 比,評出本周班級小明星。第二周在延續上周訓練結果的同時, 開始側重于校內外行走 “規則”的培養。通過“博 采眾家懂規則”“ 小事開始學規則”“ 持之以恒遵規則”“ 英姿颯爽展規則”等系列 活動,讓學生對于規則從知到懂,由懂到學,由學到堅持,繼而形成習慣。這個周既要發 揮教師講解、示范、強調的作用,更要充分發揮紅領巾監督崗的監督作用,這種外部強制 力量恰好可以彌補學生自我約束力差的不足。第三周、第四周教師就會有意識地將“舉止有度、行為端莊”的要求延伸至上課的坐 姿、站姿、寫字姿式、舉手姿式和讀書姿式等等。在這一個月內,所有老師的關注點都會 有意識地集中于

10、此, 時時督促, 日日評比,力求通過一個月的時間, 規范學生的走路及 “課 堂五姿”,并將“無以規矩,不成方圓”的規則意識深植每個學生心間。針對二至五年級, 我們則依托體育大課間, 對學生已有的文明行為進行鞏固強化。整 整一個月,全校師生一起集訓。校長、副校長、主任、各班主任全部到位,從走姿、站姿, 到起立、蹲下,再到集合返回,每一個細節都要進行不斷地練習。如此反復,不斷強化, 最終形成習慣。在對學生進行習慣培養的過程中,家長和老師言行舉止也會對學生產生極大的影響, 這也正是“隱意識”教育的力量,它隱去了教育痕跡,教育效果有時更高。因此,學校明 確規定“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要做到”,比如要

11、求學生練好鋼筆字,先在教學樓設 立“教師粉筆字一日一練”大黑板;要求學生要向老師致意,教師也要回敬,正所謂“來 而不往非禮也”;要求學生就餐有序,老師也要接受紅領巾監督崗的檢查等。對教師的文 明禮儀,包括著裝、行走、談吐、授課等,我們也出臺了相關制度,進行嚴格的督導、考 評。對于家長,我們則更多的是呼吁、喚醒,力求以文明培養文明,以情感感染情感,用 行為指導行為。我們相信,人的言行舉止是受道德修養支配的。觀其行而知其心。一個言行得體、舉 止有度、懂得感恩的人,心中一定充滿了對他人的“敬”與“愛”。所以,在確定好每月 一事的主題后, 我們從制定方案到具體落實, 都力求做到實處。 既然是重點, 既

12、然要帶面, 我們就一定要把這個點做實、做透、做到極致,這樣才能真正發揮以點帶面的效果。3、統一“禮”的思想,家校聯手拓寬思路。馬卡連柯說過 “一個人不是由部分因素的拼湊培養起來的, 而是由他所受過的一切影 響的總和綜合地造就成功的。”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其年齡和身份的特點,他們接觸社 會不多,因而家庭便成了影響他們習慣養成的另一主要因素。為此,爭取家長的主動配合 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每月一事”的實施過程中,我們會在每個月初,以書信的形式告知 家長本月的活動主題,包括詳細的活動方案和具體的活動要求,以求得家校統一。此外, 為強化活動成果,我們還建立了“良好習慣家校反饋卡”,對學生是一種監督,對家

13、長是 一份提醒,起到了極好的促進作用。我們始終相信,抓好了家庭教育就可以多出許多“幫手”,忽視家庭教育就有可能多 出許多“對手”。實踐也告訴我們,以學校為龍頭,學校主動與家庭、社會相聯系,從而 建立起來的良好習慣養成網絡是可行的。四、評價,化作春泥更護花。為弘揚“知書達禮”的品牌文化,我們還建立了一整套科學、規范的保障體系。1、建立嚴格的自我完善體系。 學校結合實際,形成了“值周學生一紅領巾監督崗一 班主任T德育主任T少先大隊”的自我完善、 自我鍛造的督察模式,督察結果一天一公示, 一周一匯總,一月一表彰,公示結果納入班級評估。但檢查評比終究是外力,養成好的行 為習慣必須靠內力,為此,學校的檢

14、查評比還與學生的自我評價相結合。每個學生都有一 張過程性的自我評價表, 每天記錄, 每天總結, 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道德認識和行為規范。2、多把尺子衡量學生。 圍繞著“每月一事”,學校堅持開展大量的檢查比賽活動, 使每一個行為習慣的養成真正落到實處,走進學生心里。例如,每月德育處都會以各類守 則為標準,組織評出“明星班級” 5 個,評出 “文明守紀好少年”等個人榮譽達百余名, 力求通過這種外部力量強化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將已養成的良好習慣能夠延續性地 保持下去,并最終形成終身習慣。3、加大良好習慣培養在班主任、教師崗位目標考核中的比重。 學校制定了實驗小 學班主任崗位目標及考核辦法,其中養成

15、教育考核占班級評估分的40%,促使班主任對該項工作高度重視。同時在教師績效評估中,明確規定了良好慣的培養在各年級教師評估 中的比重。4、強有力的科研支撐。 根據各年級段學生特點,由教導處組織骨干教師分低年級、 中年級、高年級三段,制定了相同主題、不同形式的活動方案,并成立專門的研討、實施 小組。另外,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一下午,為我校“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班級現場會”的時間。 以現場會的形式交流成功經驗,檢查不足之處。為確保課題研究扎實開展,進行現場展示 的班級只在前一周五通知。五、弘禮,無盡長江滾滾來。經過一年多的艱苦探索與實踐, 我校的“以禮育人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培養” 已 初見成效。今時今日,如果你能走進實驗小學體驗一天的生活,就會看到這樣的情形:清晨,四 面八方的孩子向這里聚攏來,走在校門口,無論你來自何方都會在相視一笑中自動成行; 然后在校園英語廣播的陪伴下有序地進入各自的教室;教室里,朗朗的讀書聲昭示著一天 學習的開始;早讀之后,一天的學習、工作就正式開始了,每節課前兩分鐘的預備鈴聲, 溫情地提醒著師生們新一輪頭腦風暴就要來臨。這里,無論是在課間還是課前,你很難看 到倉促的身影,匆忙的腳步。一聲輕輕的問候禮,一份遠遠的注目禮,帶給你如沐春風般 的親切感。午間,十九個班級七百多名學生和老師們一起,靜靜地向餐廳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