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實用標準文案缺血性結腸炎和潰瘍性結腸炎臨床診斷比較分析山西省運城市夏縣人民醫院李淑芳【摘要】 目的:掌握缺血性結腸炎(IC)和潰瘍性結腸炎(UC)臨床及內鏡特點。方法: 回顧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6月診斷為IC20例(IC組)和UC30例(UC組)患者 的臨床資料。結果:IC組發病年齡(67.5 ±13.6 )歲,顯著高于UC組發病年齡(40.6 ±10.4) 歲,P<0.05 ; IC組合并動脈硬化相關性疾病14例(70%),UC組2例(6.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o IC組主要臨床癥狀:血便18例(90%),腹痛12例(60
2、%),腹瀉1例(10% ) ; UC組主要臨床癥狀:腹痛24例(80% ),腹瀉20例(66.7% ),血便16例(53.3% )o內鏡檢查兩組在潰瘍、膿苔、息肉樣增生和分界清楚等方面比較差異有統計學 意義。結論:發病年齡、基礎疾病、臨床表現以及內鏡表現對IC和UC的鑒別有重要的意義。【關鍵詞】結腸炎;缺血性;潰瘍性;鑒別.缺血性結腸炎(ischemic colitis , IC)和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 , UC)在臨 床表現和內鏡表現等方面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兩者治療方法有差別。為了提高對這兩種疾病 的診斷水平,現對我院 2000年1月至2009年6月確診為IC和
3、UC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 顧性分析,報道如下。1、資料與方法1.1臨床資料選取2000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確診為IC患者20例,UC患者30例。對兩組 患者的臨床和內鏡資料進行統計和對比分析。1.2統計學方法:應用 SPSS 11.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比較用x2檢驗,計量資料比較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2、結果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見表1。IC組發病年齡(67.5 ±13.6 )歲,UC組發病年齡(40.6 ±10.4 )歲(t=7.9177P=0.000); IC 組男 8 例,女 12 例,男女比例為 1 : 1.50,UC
4、 組男12例,女18例,男女比例為1 : 1.50 (X2=0.000P=0.617)o IC組合并動脈硬化相關性疾病 18 例,UC 組 4 例(X2=28.626P=0.000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例)組別發病年齡發病人數合并動脈硬化相關性疾病IC組67.5 ±13.62018UC組40.6 ±10.4304注:UC 組與 IC 組比較 X2=28.626P V 0.0052.2 兩組臨床癥狀及體征比較:見表2o IC組血便18例(90% ),其中表現為鮮血便10例,(50% ),暗紅色血便6例(30% ),血水樣便2例(10% ),有起病急、出血量多等特 點;
5、腹痛12例(60% ),其中表現為急性陣發性絞痛6例(30% ),持續性絞痛2例(10% ),隱痛4例(20% ),腹瀉6例(30% )而UC組腹痛24例(80% ),其中表現為隱痛 18例(60% ),陣發性絞痛16例(20% ),有血便16例(53.3% ),但均表現為粘液膿血便,出血 量少,持續時間長,且有反復發作等特點,腹瀉22例(73.3% )o IC組中腹瀉比例比 UC組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X2=9.145 P=0. 002 ),表2兩組臨床癥狀及體征比較(例)組別例數血便腹痛腹瀉IC組2018126UC組30162422 a注:UC 組與 IC 組比較 X2=9.145 aP
6、=0.04862.3兩組內鏡表現比較:見表3。病變范圍分布情況:IC組病變位于乙狀結腸 12例(60% ),降結腸6例(30% ),升結腸2例(10% )o UC組病變位于全結腸 8例(26.7% ),左半結腸6例(20% ),降結腸4例(13.3% ),乙狀結腸、直腸 4例(13.3% ),直腸4例(13.3% ), 乙狀結腸4例(13.3% )。內鏡表現有潰瘍 UC組的比例比IC組大(X2=14.286 P=0 . 000);表現有膿苔UC組的比例比IC組大(X2=12.500P=0.000 );表現有息肉樣增生樣UC組的比例比IC組大(X2=10.470P=0.001 ),兩組間差異均有
7、統計學意義。表3兩組內鏡表現比較(例)組別例數黏膜充血/水腫血管紋理模糊糜爛潰瘍膿苔息肉樣增生分界清楚IC組2020202086416UC組3030303027b24b20 a14注:UC 組與 IC 組比較 aP<0.05bp <0.052.4 IC組含鐵巨噬細胞 8例,UC組2例(P=0.000 ); IC組隱窩膿腫4例,UC組26例(X2=22.22 P=0.000); IC組小血管微血栓形成 4例,UC組0例(P=0.000 )。表4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例)組別含鐵巨細胞隱窩膿腫形成小血管微血栓IC組844UC組2260注:UC組與IC 組比較 X2=3.426P V 0.
8、0053、討論缺血性結腸炎是由于腸壁血液灌流不良所致的結腸缺血性疾病。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病因不明的結腸炎癥病變。兩種疾病均表現為腹痛、腹瀉、便血。IC組臨床中較少見,但隨著人民生活方式的改變和人口的老齡化,該病有增多趨勢(1),過去認為UC我國較歐美少見,但最近有文獻統計,我國 UC的發病率呈明顯增加趨勢。IC和UC均發生在左半結腸,臨床 表現及內鏡表現有許多相似之處,故臨床上容易鑒別。IC常見于由于結腸血管閉塞性或非閉塞性疾病所致的結腸供血不足為主要癥狀的一組綜合癥,很多原因可誘發本病,包括血管因素:如血栓、動脈硬化、血管炎、血管痙攣、低血壓。而UC具體病因未明確,可能與免疫異常有關。 本資
9、料顯示IC常見于中老年人,而UC 常見于中青年人,兩種疾病均多見于女性,但兩種疾病的性別構成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本資料顯示IC常合并動脈硬化相關性疾病(70%),與文獻報道一致(2),與UC比較差異有 統計學意義。因此,對老年人伴有動脈硬化等基礎疾病應考慮到IC的可能。兩種疾病常見有血便、腹痛和腹瀉等癥狀,但IC以血便和腹痛多見,血便主要表現為解 大便鮮紅色、暗紅色血便,部分為大便中含粘液和血性液,有起病急、出血量多等特點。腹 痛以絞痛多見,少部分患者為隱痛不適,以臍周及左下腹痛多見。而UC以腹痛和腹瀉為主,腹痛以隱痛多見,以臍周及左下腹痛多見,也常有解血便,但主要表現為粘液膿血便,出血 量
10、少,但持續時間長,且有反復發作等特點,因此起病的緩急、血便性狀、量、持續時間以 及腹痛程度和性質均有助于兩種疾病的鑒別。內鏡下的特點和病理特點對IC和UC的鑒別具有很重要的價值,本資料顯示:IC病變部位主要在左半結腸,因為此段腸管的血供系腸系膜上下動脈的移行部位,與小腸吻合支少之故,容易缺血。直腸不會受累,因為直腸有腸系膜下及直腸動脈雙重血供(3)。后者病變部位以左半結腸多見,部分患者為全結腸,直腸往往受累,與文獻報道相一致。兩種疾病結 腸鏡檢查均有黏膜充血/水腫、血管紋理模糊、糜爛等表現 。IC病變可呈節段性改變,病變黏 膜和正常黏膜分界清楚,而UC病變往往分界不清楚,UC潰瘍、膿苔和息肉樣增生等明顯多于ICo IC組織學較有特征性的改變是顯示腸壁內微小血管的閉塞,纖維素血栓素沉著, 而UC較多見的是隱窩膿腫。綜上所述,IC和UC均有腹痛、腹瀉、便血,容易誤診,通過加強對兩種疾病在臨床及內 鏡特點的認識,以提高診斷率,減少誤診。參考文獻1Forbes A.Atlas of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臨床胃腸病學圖譜)M。孫剛,譯 3 版.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7 : 171-175.2張泰昌,曹濤,李雅君,等.缺血性結腸炎的臨床特點及診斷方法.中華消化內鏡雜志J,1998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型糖尿病患者認知功能影響因素及中介效應分析
- 載脂蛋白B-A1與PCI術后冠脈支架再狹窄及非靶病變進展的相關性研究
- 稀土基雙鈣鈦礦Cs2NaLnCl6單晶的發光性質及機理研究
- 課題申報書:新時代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的理論與實踐
- 紫銅線材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社交媒體與社交媒體文化研究-全面剖析
- 細節層次語音識別-全面剖析
- 防偽溯源供應鏈-全面剖析
- 資產管理行業發展趨勢-全面剖析
- 輿情監測技術創新-全面剖析
- 《化工工藝概論》解析
- 山泉水水廠可行性方案
- 醫療器械經營安全培訓必備知識
- 化工公司bluesign認證資料準備清單20201201
- 建設用地報批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短引線保護引出線保護以及T區保護
- 完美公司瑪麗艷美的觀念
- 浙攝影版(2020)信息技術三年級上冊第一課認識計算機(課件)
- 校園安全常識測試題卷
- 建筑用玻璃ccc標準
- 第一課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