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承座零件機械加工工藝規程及夾具設計方案_第1頁
軸承座零件機械加工工藝規程及夾具設計方案_第2頁
軸承座零件機械加工工藝規程及夾具設計方案_第3頁
軸承座零件機械加工工藝規程及夾具設計方案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個人資料整理僅限學習使用合肥財經職業學院畢業論文 <實踐)報告系 別工程學院居中三號字宋體加粗專 業機電一體化年級機電2班學制三年學 號 090113070046姓名汪寧居中三號字宋體加粗個人資料整理僅限學習使用編 號名稱件 數頁 數1任務書和零件圖一份2零件毛坯圖一張3機加工工藝規程卡一套4機加工工序卡一套5零件定位方案圖一張6夾具裝配圖一張7夾具零件圖 (含夾具體 >一套8課程設計說明書一份9機械制造工藝學機械制造工藝學課程設計設計題目 :軸承座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專業:機電一體化個人資料整理僅限學習使用班級:機電 2班學號: 090113070046學生姓名:汪寧指導老師:張書

2、紅工程經濟系2018 年 10月30日軸承座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一、設計任務1. 設計課題 :軸承座機械加工工藝規程設計2. 絲攻 M4螺紋孔專用夾具設計3. 生產綱領:大批量生產4. 設計要求:1)零件毛坯圖1張2)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卡片1套3)機械加工主要工序的工序卡片1套4)夾具裝配圖1張5)夾具零件圖若干張6)1目錄序言.5一、零件加工工藝設計.61.62.73.74.85.86.979二、夾具設計.121.122.13個人資料整理僅限學習使用三、小節.15四、參考文獻.17序言機械制造工藝及設備畢業設計是我們完成本專業教案計劃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實踐性教案環節,是使我們綜合運用所學過的基本課

3、程,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去解決專業范圍內的工程技術問題而進行的一次基本訓練。我們在完成課程設計的同時,也培養了我們正確使用技術資料,國家標準,有關手冊,圖冊等工具書,進行設計計算,數據處理,編寫技術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也為我們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我們要認真對待這次綜合能力運用的機會!其主要目的是:1.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和解決本專業的一般工程問題的獨立能力,拓寬和深化所學的知識。2.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設計思想,設計思維,掌握工程設計的一般程序,規范和方法。3.培養學生正確的使用技術知識,國家標準,有關手冊,圖冊等工具書,進行設計計算,數據處理,編寫技術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和技巧。4.培養

4、學生進行調整研究,面向實際,面向生產,向工人和工程技術人員學習的基本工作態度,工作作風和工作方法。個人資料整理僅限學習使用一、零件加工工藝設計( 1) 零件的工藝性審查:1) 零件的結構特點軸承座如附圖 1所示。該零件是起支撐軸的作用。零件的主要工作表面為40的孔內表面。主要配合面是22的軸孔。零件的形狀比較簡單,屬于較簡單的零件,結構簡單。2) 主要技術要求:零件圖上主要技術要求:調質至 HB230-250,銳邊倒角,未注倒角 0.5x45 °表面作防銹處理。,3) 加工表面及其要求:a)總寬:為 18±0.05mm。b) 軸孔:22的孔徑:+0.018mm,表面粗糙度

5、Ra1.6um,22 0c)34的外圓:直徑為34-0.007-0.025mm ,表面粗糙度為 Ra1.6um,外圓與內孔的同軸度不超過 0.02m.,軸肩距為 12mm。d) 左端面:外圓直徑為52,上下邊面距離 38mm。e) 螺紋孔:大徑為 4mm,軸心距離左軸肩 3mm。f) 通孔:左端面均布 4-4.5通孔,左右中心距 36mm,上下中心距 27mm。個人資料整理僅限學習使用g) 退刀槽:距離右端面 12mm,尺寸為 1.5x 334) 零件的材料:零件在整個機器當中起的作用一般,不是很重要。選用45#。毛坯選擇:1) 確定毛坯的類型及制造方法零件為批量生產,零件的輪廓尺寸不大,為粗

6、加工后的產品。2) 確定毛坯的形狀、尺寸及公差毛坯的形狀及尺寸如附圖2所示。選用55x20的短圓棒。3)繪毛坯根據附圖 1所示的零件結構形狀,在各加工表面上加上加工余量,繪制毛坯零件圖如附圖 2所示。( 2) 基準原則:粗基準的選用原則1、保證不加工表面與加工表面相互位置要求原則。當有些不加工表面與加工表面之間有相互位置要求時,一般不選擇加工表面作為粗基準。2、保證各加工表面的加工余量合理分配的原則。應選擇重要加工表面為粗基準。3、粗基準不重復使用的原則。粗基準的精度低,粗糙度數值大,重復使用會造成較大的定位誤差,因此,同一尺寸方向的粗基準,通常只允許使用一次。精基準的選用原則1、基準重合原則

7、。盡可能使設計基準和定位基準重合,以減少定位誤差。2、基準統一原則。盡可能使用同一定位基準加工個表面,以保證各表面的位置精度。如軸類零件常用兩端頂尖孔作為統一的定位基準。3、互為基準原則。當兩個加工表面間的位置精度要求比較高的時候,可用互為基準的原則反復加工。4、自為基準的原則。當要求加工余量小而均勻時,可選擇加工表面作為自身的定位基準。( 3) 定位基準選擇由于附圖 1所示的支座的零件圖上多數尺寸及形位公差以22孔及其右端面為設計基準。個人資料整理僅限學習使用工藝順序的安排原則有四點:、1. 先加工基準面,再加工其他面。2. 一般情況下,先加工平面,再加工孔。3. 先加工主要平面,再加工次要

8、平面。4. 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再安排精加工工序。根據上述四條工序安排原則以及粗、精基準選擇的原則,確定各加工表面的基準如下:a) 兩端面。互為基準,保證相互位置要求的原則。b) 22的孔。精基準,統一基準原則。c) 上下兩面。互為基準,保證相互位置要求的原則。d) 4 4.5孔:左端面。精基準,基準重合原則。e> M4螺紋孔: 下端面。精基準,基準重合原則。f> 1.5x33溝槽。精基準,基準重合原則。(4>擬定機械加工工藝路線:擬定加工路線:一銑左右端面。二鉆中心孔。三熱處理。四車內孔22。五車外圓。六銑大端面上下面。七鉆 44.5。八絲攻 M4 螺紋孔。九車溝槽。個人資料

9、整理僅限學習使用十清洗,去毛刺,倒角。十一檢驗。由于進行的是批量的生產,本工藝路線是采用工序分散的原則組織工序的,被加工孔 44.5可在普通鉆床上用鉆模加工。優點是裝夾次數少,夾具數目也少,易于保證表面的位置精度,減少工序間的運輸量,縮短生產周期。<5)確定機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根據上述原始資料及加工工藝,查機械制造工藝技術手冊,分別確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如下:表 1 加工余量表工序工序內容單邊余量工序尺寸表面粗糙度工序一銑左右端面1 18 3.2m工序四車內孔 221mm22mm1.6m工序六銑上下兩端面5mm60mm3.2m工序七鉆孔 4 4.52.75mm4

10、.5mm12.5m工序九車1.5x 33溝槽1mm1.5x 33mm6.5m<6)選擇機床設備及工藝設備根據一般工廠現有的生產條件,為了滿足生產需要,現選用各工序所用的設備為:工序一: X62 臥式萬能銑床, YT15 三面刃銑刀,專用夾具, 0200/0.2mm 游標卡尺。工序四:數控車床 CAK6136 ,K01車刀,專用夾具,游標卡尺。工序七: Z4012鉆床, 44.5麻花鉆,專用夾具,游標卡尺。工序九:數控車床 CAK6136 ,K01車刀,專用夾具,游標卡尺。<7)確定切削用量1)工序一銑左右兩端面加工條件: X62臥式萬能銑床,兩把 YT15三面刃銑刀,刀盤直徑 12

11、5mm,寬12mm,齒數 20,專用夾具, 0200、0.2mm 游標卡尺,柴油冷卻。a.確定背吃刀量端面的總加工余量為 5mm,由毛坯圖已知銑削寬度為ae=60mm,一次走刀加個人資料整理僅限學習使用工 ,ap=5 mm.b. 確定進給量及基本工時根據工藝手冊中表 4.2-38,萬能銑床 X62,刀桿直徑為 22mm,再查切削手冊表 3.15和工藝手冊表 4.2-38可得,我們可以取進給量f=0.10mm/z。c計算切削速度根據切削手冊表 3.27可得, Cv=186mm,qv=0.2,yv=0.4,uv=0.2,m=0.2,x =0.1,P =0,修正系數 kv=1.1,選擇刀具使用壽命

12、T=60min.vvcqvv/ (Tmxv yvuv Pv0.20.20.1× 0.10.20.2×v 0kpfae z > =186× 125 × 1.1/(60× 5× 60v = C da200>4.6m/min.d. 確定銑床主軸轉速nw=1000vc/<×dw) =1000×4.6/(3.14×22>66.6 r/min根據工藝手冊表 4.2-39 ,與 66.6r/min 相近的轉速為 75r/min 。現選擇 nw=75r/min. 所以實際切削速度為 v=5 m/m

13、in.e. 計算基本時間按工藝手冊表 6.2-7 , =80mm,1+(13>+(13>=9mm.2=2mm.時間 t=0.61min,取時間 t=40s。2> 工序七 鉆孔4.5加工條件Z4012鉆床,4.5mm標準錐柄麻花鉆,專用夾具,0200、0.2mm游標卡尺,柴油冷卻。a.確定進給量根據切削手冊表 2.7,f=1.01.2,查工藝手冊 4.2-16,根據機床實際縱進給量取f=0.12mm/rb.選擇鉆頭磨鈍標準及耐用度個人資料整理僅限學習使用根據切削手冊表 2.12可得,鉆頭后刀面的最大磨損限度為0.81.2mm,使用壽命為 70min.c.計算切削速度根據切削手冊

14、表 2.30,Cv=4.8,zv=0.4,xv=0,yv=0.7,m=0.2,表 2, 31得,修正系數 kv=1.0.zvvmxv yv0.2×19.500.7> 18m/mincv 0/(Tpf>=4.8×39× 1.0/(70× 0.12v =C dkan v=1000vc/(dw>=1000× 18/(3.14 ×39>147r/min根據工藝手冊表4.2-15 ,按機床實際鉆速選取nw=125r/min, 則實際切削速度為 v=15m/min.e. 計算基本時間按工藝手冊表 6.2-7 , =60mm

15、,=12mm,=90。 ,取1=2mm.2=2mm.時間 t=4.3min,取時間 t=260s。3>工序四車內孔22加工條件數控車床 CAK6136 ,K01 車刀,專用夾具,游標卡尺, 22孔用塞規,柴油冷卻。a.確定進給量根據切削手冊表 2.10, f=0.91.2mm/r,查工藝手冊 4.2-16,根據機床實際縱進給量取f=0.9mm/rb.計算切削速度根據切削手冊表 2.30,Cv=16.5,zv=0.6,xv=0.2,yv=0.3,m=0.25,表 2, 31得,修正系數 kv=1.0.zvvmxv yv0.6×1.0/(250.25×40.2×

16、0.90.3> 52.6m/mincv 0/(Tpf>=16.5× 40v =C dkan v=1000vc/(dw>=1000× 52.6/(3.14 ×40>418.8r/min個人資料整理僅限學習使用根據工藝手冊表4.2-15 ,按機床實際轉速選取nw=500r/min, 則實際切削速度為 v=63m/min.c. 計算基本時間為減少輔助時間,參照鉆孔得時間 t=260s.4)工序九車溝槽 1.5*33加工條件數控車床 CAK6136 ,K01 車刀,專用夾具,游標卡尺,22孔用塞規,柴油冷卻。a.確定進給量根據切削手冊表 2.10,

17、 f=0.91.2mm/r,查工藝手冊 4.2-16,根據機床實際縱進給量取f=0.9mm/rb.計算切削速度根據切削手冊表 2.30,Cv=16.5,zv=0.6,xv=0.2,yv=0.3,m=0.25,表 2, 31得,修正系數 kv=1.0.zvvmxv yv0.6×1.0/(250.25×40.2×0.90.3> 52.6m/mincv 0/(Tpf>=16.5× 40v =C dkan v=1000vc/(dw>=1000× 52.6/(3.14×40>418.8r/min根據工藝手冊表 4.2-1

18、5 ,按機床實際轉速選取 nw=500r/min, 則實際切削速度為 v=63m/min.c. 計算基本時間為減少輔助時間,參照鉆孔得時間 t=260s.(8>填寫工藝文件按上述確定的工藝過程填寫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卡片<附表 1)和機械加工工序卡片 <附表 2附表 5)二、夾具設計<1)問題的提出個人資料整理僅限學習使用為了提高勞動生產率,保證加工質量,降低勞動強度,需要設計專用夾具,經過與指導老師協商,決定設計第八道工序 攻絲 M4 的夾具。本工序的加工要求為: M4 ,軸心距離左軸肩 3mm本工序的主要加工條件為:手用絲錐上 M4*1.25 , 3.8麻花鉆,上下兩端

19、面已加工好,達設計圖樣要求。未淬硬鋼實心毛坯上鉆孔的經濟精度為IT1112,表面粗糙度為 Ra=12.5m,在鉆床夾具上加工時適當控制切削用量,可保證孔的尺寸精度要求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因此,在本工序加工時,主要考慮的是要如何保證孔軸線與 3.8孔軸線的位置度要求。<2)夾具設計1)定位方案及定位元件的確定與設計錯誤 !定位方案的確定根據工序加工的要求,我將定位方案確定如下:以左端面為主要定位基準,限制3個自由度,以內孔為輔助定位,限制2個自由度,以下底面為防轉基準,限制 1個自由度。用螺栓螺母夾緊孔 22的另一端面。本方案是按照基準統一原則確定的,有利于夾具的設計制造,裝卸工件較方便,夾

20、緊力方向指向定位元件剛性較大的方向。錯誤 !定位元件的設計根據定位方案,設計定位元件的結構如圖所示22孔采用短銷大平面組合定位,限制 5個自由度,下底面采用兩個支撐釘,防止其轉動,采用緊固螺釘。個人資料整理僅限學習使用圖1 定位圖錯誤 !定位誤差計算根據所確定的定位方案,圓柱心軸與孔的配合為,影響位置度的定位誤差為:=22.112mm21.936mm=0.176mm由于工件對位置度公差沒有特別要求,則我們認為該影響位置度的定位誤差滿足加工要求。錯誤 !夾緊力的計算本工件采用鉆削的方式,因此根據夾具設計手冊表 1-2-7可得,切削力D 鉆頭直徑f 每轉進給量 (mm>Kp修正系數查表 1-

21、2-8 可得, K p=0.4=667×4×0.36 0.7 ×0.4=522N查機械設計手冊可得,摩擦因數個人資料整理僅限學習使用理論夾緊力 F=實際夾緊力 FK=F×KK安全系數。對于該工件的加工,安全系數K 可按下式計算:K=1.0× 1.0 ×1.0 ×1.3 ×1.0 × 1.0=1.3實際夾緊力 FK=2372.5× 1.3=3084.25N取實際夾緊力 FK=3.5 KN.2)導向方案的選擇錯誤 !導向方案的選擇如圖所示,由于零件是批量生產,考慮鉆模磨損后可以更換,選擇標準結構的可

22、換鉆模。根據夾具的手冊表1-7-4 ,鉆模至工件表面的距離按選取,考慮本工序加工時鉆頭較細,防止切屑將鉆頭憋斷,應有足夠的排屑空間,鉆套至工件表面的距離取10mm。小 節時光飛逝,為期兩個星期的機械制造工藝課程設計已經接近尾聲。回首這段時間的設計過程,感慨萬千。使我從中學到了以前在課內根本就學不到的東西。受益匪淺!在這次設計過程中,使我真正的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以前上課沒有學到的知識,在這次設計當中也涉及到了。使我真正感受到了知識的重要性。這次設計將我以前學過的機械制造工藝與裝備、公差與配合、機械制圖、工程材料與熱處理工藝等知識很好的串聯了起來,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鞏固了所學知識的作用。在

23、機械制造工藝課程設計中,首先是對工件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的制定,這樣在加工工件就可以知道用什么機床加工,怎樣加工,加工工藝裝備及設備等,因此,工件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的制定是至關重要的。在機械制造工藝課程設計中還用到了 CAD制圖和一些計算機軟件,因為學的時間長了,因此在開始畫圖的時候有很多問題,而且不熟練,需參閱課本。但不個人資料整理僅限學習使用久就能熟練的畫了。CAD制圖不管是現在,對以后工作也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因此,這次真正將以前所學的聯系到實際應用中來了。在這次機械制造工藝課程設計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就是關于專用夾具的設計,因為機床夾具的設計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是作為理論知識講的,并沒有親自設計過,

24、因此,在開始的設計過程中,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在老師的細心指導下,我根據步驟一步一步的設計,畫圖,查閱各種關于專用夾具的設計資料,終于將它設計了出來,我感到很高興,因為在這之中我學到了以前沒有學到的知識,也懂得了很多東西,真正做到了理論聯系實際。在這次機械制造工藝課程設計中,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有一點更是重要,就是我能作為一個設計人員,設計一個零件,也因此,我了解了設計人員的思想,每一個零件,每件產品都是先設計出來,再加工的,因此,作為一個設計人員,在設計的過程中一點不能馬虎,每個步驟都必須有理有據,不是憑空捏造的。而且,各種標準都要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查閱大量資料,而且設計一個零件,需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