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次目次 1 總則12 術語33 施工準備和施工測量73.1 施工準備73.2 施工測量94鋼筋154.1一般規定154.2加工164.3連接184.4綁扎與安裝225 模板、支架255.1 一般規定255.2 模板、支架設計265.3 模板的制作與安裝295.4 支架的制作與安裝325.5 模板、支架的拆除346 混凝土工程366.1 一般規定366.2水泥376.3 細集料386.4 粗集料406.5水446.6 外加劑456.7 摻合料456.8 配合比466.9拌制506.10 運輸516.11 澆筑526.12 養護546.13 大體積混凝土、抗凍混凝土、抗滲混凝土和自密實混凝土56
2、6.14 高強度混凝土616.15 高性能混凝土627 預應力混凝土工程707.1 一般規定707.2 預應力筋及制作707.3 錨具、夾具和連接器737.4管道767.5 混凝土澆筑777.6 施加預應力777.7 先張法817.8 后張法837.9 后張孔道壓漿及封錨887.10 無黏結預應力957.11 體外預應力968 鋼結構工程988.1 一般規定988.2材料998.3零件制造1008.4組裝1038.5焊接1058.6 焊接檢驗1088.7 鋼構件矯正1118.8 高強度螺栓連接副與摩擦面處理1128.9試拼裝1138.10 涂裝1148.11 包裝、存放與運輸1158.12 工
3、地連接1159灌注樁1199.1 一般規定1199.2 鉆孔灌注樁1209.3 巖溶、采空區和其他特殊地區的鉆孔灌注樁1289.4 大直徑、超長灌注樁1299.5 灌注樁后壓漿1329.6 挖孔灌注樁1379.7 成孔、成樁檢驗13910沉入樁14110.1 一般規定14110.2 樁的制作14110.3 樁的吊運、存放和運輸14410.4 試樁與樁基承載力14410.5沉樁14511沉井15011.1一般規定15011.2制作15111.3 浮運、定位與著床15211.4 下沉與接高15411.5 基底檢驗與沉井封底15611.6 井孔填充與頂板澆筑158 12 地下連續墻15912.1 一
4、般規定15912.2 施工平臺與導墻15912.3 地下連續墻施工16113基坑16513.1 一般規定16513.2 土石圍堰16613.3 基坑開挖16813.4 基坑降排水17113.5 基底處理17213.6 基底檢驗17414 淺基礎、承臺17514.1 一般規定17514.2淺基礎17514.3承臺17514.4預制安裝承臺18015 橋墩、橋臺18315.1 一般規定18315.2橋墩18315.3橋臺18615.4 預制安裝墩臺身、蓋梁18815.5 現澆墩臺帽、蓋梁、系梁和擋塊19816 圬工結構20016.1 一般規定20016.2材料20016.3 墩、臺身圬工砌體202
5、16.4 附屬工程圬工砌體20416.5 后背回填20416.6 圬工砌體勾縫和養護20516.7 片石混凝土20617梁式橋20717.1 一般規定20717.2 裝配式梁、板預制安裝20717.3 支架上現澆21417.4 移動模架逐孔現澆21517.5 懸臂澆筑21717.6 節段預制拼裝22117.7頂推22717.8 箱梁整孔預制安裝23117.9 大節段鋼箱梁安裝23517.10 斜腿剛構23817.11 拓寬改建梁橋拼接施工23918 鋼混組合結構24218.1 一般規定24218.2 鋼構件安裝24318.3 3 混凝土橋面板24718.4 組合節段制作與拼裝25418.5 鋼
6、-混凝土接頭25618.6 波形鋼腹板梁26019拱橋26419.1一般規定26419.2拱架26419.3 拱(支)架上現澆混凝土拱圈26719.4 無支架和少支架預制安裝26819.5 轉體施工27319.6 勁性骨架拱27619.7 鋼管混凝土拱27719.8 8 懸臂澆筑28019.9鋼拱橋28119.10 石拱橋28219.11 拱上結構28519.12 施工控制28720斜拉橋28920.1一般規定28920.2索塔28920.3主梁29520.4拉索30120.5 部分斜拉橋30420.6 無背索斜拉橋30520.7 施工控制30621懸索橋30821.1一般規定30821.2錨
7、碇30821.3索塔31021.4索鞍31121.5貓道31221.6主纜31521.7索夾與吊索31721.8加勁梁31821.9 自錨式懸索橋32121.10 施工控制32322 海上橋梁32522.1 一般規定32522.2 環氧樹脂涂層鋼筋32622.3 不銹鋼鋼筋32822.4 基礎和墩臺33022.5 鋼管樁防腐蝕33122.6 混凝土附加防腐蝕33222.7 海上施工安全33423 橋面及附屬工程33723.1 一般規定33723.2支座33723.3 伸縮裝置34123.4 橋面防水與排水34323.5 混凝土橋面鋪裝34423.6 鋼橋面鋪裝34523.7 橋面防護設施346
8、23.8 橋頭搭板34724 涵洞、通道34924.1 一般規定34924.2 混凝土管涵35024.3 拱涵、蓋板涵35124.4箱涵35324.5 5 倒虹吸管35324.6 涵洞接長35424.7 波紋鋼涵洞35524.8 頂進施工35824.9 通道的防水與排水設施36025 冬期、雨期和熱期施工36225.1 一般規定36225.2 冬期施工36225.3 雨期施工36925.4 熱期施工37026 安全施工與環境保護37326.1 一般規定37326.2 安全施工37326.3 環境保護38027 工程交工382附錄A焊接鋼筋的質量驗收內容和標準384附錄B 鋼筋機械連接接頭的設計
9、原則與性能等級392附錄 C 普通模板荷載計算394附錄D 摻合料技術要求396附錄E 混凝土配制強度計算398附錄F 預應力筋平均張拉力的計算399附錄G 后張預應力孔道摩阻損失的測試400附錄H 焊接工藝評定401附錄J 高強度螺栓連接抗滑移系數試驗方法405附錄K 泥漿各種性能指標的測定方法407附錄L 試樁試驗辦法409本規范用詞用語說明418總則1 總則 1.0.1 為適應公路橋涵工程建設的需要,保證施工質量和施工安全,制定本規范。1.0.2 本規范適用于各級公路中新建、改建和擴建橋涵工程的施工。1.0.3 特大型、特殊結構或特殊地區橋涵工程的施工,除應符合本規范的規定外, 尚應就本
10、規范未涉及的內容制定專用技術標準或專用技術條款指導施工。條文說明:“特大型”是指規模遠超出一般橋涵工程,“特殊地區”一般指高原、高寒、凍土、沙漠等地區。對條文中所指的特大型、特殊結構或特殊地區的橋涵工程,其施工的某些特殊要求可能不被本規范的條文所包含,因此遇到這種情況時需要在本規范的基礎上制定更詳細的專用技術標準或專用技術條款指導施工。1.0.4 公路橋涵工程施工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規定,并應滿足安全、耐久、環保和節能減排的要求。條文說明:施工是具體體現設計思想和設計意圖的一個過程,符合設計文件的規定是公路橋涵工程施工的基本準則。“安全”的要求在此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在施工期間需要保證結構的安全和
11、作業安全;二是橋涵工程交付運營后,正常使用狀態下結構本身能在規定的壽命期內安全使用。“耐久”是指橋涵工程結構需要滿足設計規定的使用年限。“環保”是指公路橋涵工程施工時,需要符合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要求。“節能減排”是指節約能源和減少環境有害物排放,原規范僅提及“節能”,但“減排”亦不可或缺,故本次修訂將其表述修改為“節能減排”。1.0.5 公路橋涵工程施工應遵守國家建設工程質量方面的法律法規,建立健全質量- 1 -術語保證體系,明確質量責任,加強質量管理,保證工程質量。1.0.6 公路橋涵工程施工應遵守國家安全生產的有關法律法規,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體系,明確安全責任,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
12、保障施工人員的職業健康,保證施工安全。 1.0.7 公路橋涵工程施工應遵守國家環境保護的有關法律法規,節約用地,少占農田,減少污染,保護環境。1.0.8 公路橋涵工程施工宜推行標準化、工廠化、裝配化和信息化施工,并應積極推廣使用可靠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條文說明:近年來的工程實踐證明,采取標準化、工廠化、裝配化和信息化施工,對于保證施工安全、增加結構耐久性、提升工程品質、做好節能減排和環保工作以及推進公路橋涵工程的工業化生產,均有積極作用,故本次修訂增加了相應的規定。1.0.9 公路橋涵工程施工除應符合本規范的規定外,尚應符合國家和行業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2 術語2.0.1 止水帷
13、幕 curtain wall de-watering用以減少滲流水量,減小地下水水力坡度,防止流沙、管涌、潛蝕等,在基坑邊線外設置的隔水結構。 2.0.2 大直徑灌注樁large diameter pile直徑大于或等于 2.5m 的灌注樁。2.0.3 超長灌注樁super long pile樁長大于或等于 90m 的灌注樁。條文說明:超過一定長度的鉆孔灌注樁對施工的工藝及其他臨時設施有特殊的要求,對其進行界定是為統一說法,避免引起定義上的混亂。需注意的是:本規范所界定的超長灌注樁的含義僅限于其施工的難度與普通長度的樁基有區別,而與樁的受力無關。2.0.4 高強度混凝土 high streng
14、th concrete強度等級 C60 及以上的混凝土。2.0.5 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采用混凝土的常規材料、常規工藝,在常溫下,以低水膠比、大摻量優質摻合料和嚴格的質量控制措施制作的,具有良好的施工工作性能且硬化后具有高耐久性、高尺寸穩定性及較高強度的混凝土。2.0.6 大體積混凝土mass concrete體積較大的、可能由膠凝材料水化熱引起的溫度應力導致有害裂縫的結構混凝土。- 5 -條文說明:本條術語引自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 552011)。2.0.7 結構物的表面系數surface factor of structure結構物冷卻
15、面積(m2)與結構體積(m3)的比值。2.0.8 高墩high pier高度大于或等于 40m 的橋墩。2.0.9 大節段鋼箱梁large segmental of steel box girder整跨安裝或節段安裝長度不小于 50m 的鋼箱梁。2.0.10 移動模架逐跨現澆法span by span method with stepping formwork采用可在墩臺上縱向移動的支架及模板,在其上逐跨現澆梁體混凝土,并逐跨施加預應力的施工方法。2.0.11 懸臂澆筑法cast-in-place cantilever method在以橋墩為中心的順橋向兩側,采用專用設備對稱平衡地逐段向跨中澆
16、筑混凝土梁體,并逐段施加預應力的施工方法。2.0.12 掛籃 movable suspended scaffolding懸臂法澆筑混凝土梁體時,用于承受梁體自重及施工荷載,能逐段向前移動并經特殊設計的主要工藝設備。主要組成部分有承重系統、提升系統、錨固系統、行走系統、模板與支架系統。2.0.13 施工縫construction joint因設計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次澆筑,而在先、后澆筑的混凝土之間形成的接縫。2.0.14 懸臂拼裝法balance cantilever erection method在以橋墩為中心的順橋向兩側,采用專用設備對稱平衡地逐段向跨中拼裝混凝土梁體預制塊件,并逐段施加預應力
17、的施工方法。2.0.15 預制節段逐跨拼裝法segmental construction span by span將預制好的梁體混凝土塊件利用專用設備逐跨進行拼裝,并逐跨施加預應力的施工方法。2.0.16 支架support用于支承模板、結構構件或其他施工荷載的臨時結構。2.0.17 托架(牛腿)corbel在橋梁某些部位施工時,利用預埋件與鋼構件拼制聯結而成的支架。2.0.18 頂推施工法incremental launching method梁體逐段澆筑或拼裝,在梁前端安裝導梁,采用專用設備縱向頂推或牽引,使梁體到達各墩頂設計位置的施工方法。2.0.19 預拱度camber為抵消梁、拱、桁
18、架等結構在設計荷載及施工荷載作用下產生的位移(撓度),在施工或制造時所預留的與位移方向相反的校正量。2.0.20 施工荷載construction load施工階段施加在結構或構件上的臨時荷載。2.0.21 風纜系統cable-stayed stability system為保證永久結構或臨時結構在施工過程中的穩定而進行專門設計的包括風纜及其附屬設施的臨時裝置。2.0.22 纜索吊裝法erection with cableway method利用支承在索塔上的纜索,運輸和安裝橋梁構件的施工方法。2.0.23 轉體施工法construction by swing method利用地形地貌預制兩個
19、半孔橋跨結構,在橋墩或橋臺上旋轉就位跨中合龍的施工方法。2.0.24 鋼構件 steel member組成鋼橋的基本單元。其中整體節點、弦桿、斜桿、豎桿、縱梁、橫梁、橋面板單元、底板單元、腹板單元、錨箱、箱形梁主梁、板梁主梁和獨立編號的拼接板及節點板為主要鋼構件;其余為次要鋼構件。2.0.25 零件part組成鋼構件的最小單元。其中主要鋼構件的蓋板、腹板,箱形梁的頂板、底板、橫隔板,板單元的面板、縱肋、橫肋,拼接板,節點板及圓柱頭焊釘為主要零件;其余為次要零件。2.0.26 試拼裝test assembling在批量加工生產前,為檢驗制造精度,選取有代表性的局部鋼構件進行的拼裝。 2.0.27
20、 貓道catwalk為懸索橋上部結構施工需要而架設的,一般由纜索支承的空中施工通道。2.0.28 空中紡線法airspinning method一種將單根鋼絲在錨體之間往返編織而形成懸索橋主纜的架設方法。2.0.29 預制平行鋼絲索股法shop-fabricated parallel wire strand method以多根平行鋼絲預制成帶有錨頭的索股,并將其從一端錨體向另一端錨體牽引就位錨固而形成懸索橋主纜的架設方法。2.0.30 頂進施工法jack-in construction method利用千斤頂等設備將預制的箱形或圓管形構造物逐漸頂入路基,以構成立體交叉通道或涵洞的施工方法。施工
21、準備和施工測量3 施工準備和施工測量3.1 施工準備3.1.1 橋涵工程施工前應熟悉設計文件,對結構設計尺寸和關鍵施工參數進行核對, 且應由設計單位進行設計交底。 條文說明:本次修訂刪除了原規范中“領會設計意圖”的表述;增加了“對結構設計尺寸和關鍵施工參數進行核對”的要求;并將原規范中的“且宜由設計單位進行設計交底”修改為“且應由設計單位進行設計交底”,因為工程施工之前由設計單位向施工單位進行技術交底是工程建設中必不可少的一項程序。 3.1.2 應在對工程進行施工調查及現場核對后,根據設計要求、合同條件及現場情況等,編制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 3.1.3 對技術復雜或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應
22、制訂安全可靠、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專項施工方案。條文說明:本條依據 2018 年 3 月 8 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令第 37 號發布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規定,增加了“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的表述,同時將原規范中的“專項施工技術方案和專項安全技術方案”統一修改為“專項施工方案”。3.1.4 對工程施工中所用的臨時受力結構和大型臨時設施,應進行專項設計與驗算,明確質量和安全的驗收標準,并應編制安裝、使用、維護和拆除的作業方案。條文說明:“臨時受力結構”主要指承重支架、作業平臺、模板、懸澆掛籃、臨時支擋、- 9 -各種圍堰、棧橋或便橋等;“大型臨時設施”主要指混凝土攪拌站、碼頭、梁板
23、構件的預制場、鋼筋加工制作廠房、庫房等。這些結構和設施雖然是臨時性的,但往往會對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產生重要影響,故增加本條規定予以強調。3.1.5 施工前應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和質量管理體系,明確質量方針、質量目標和質量責任;同時應建立質量管理機構,制定質量管理制度和質量檢測流程,提出質量保證措施,對工程的施工實施質量控制。3.1.6 施工前應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體系,落實安全責任,提出安全技術組織措施。對施工中存在的各種風險源應進行分析、評估,提出防范對策,制訂必要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使施工的全過程能安全地進行。條文說明:規定對各種風險源應進行分析、評估,并制訂必要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目的是防
24、患于未然,保證施工的安全。3.1.7 施工前應建立健全環保管理體系,制訂保護環境、節能減排和文明施工的實施方案,減少工程施工過程中對環境的污染。3.1.8 施工前應建立健全施工組織機構,施工人員的配備應滿足工程施工的需要, 并應在進場時對其進行崗前培訓和技術、安全交底。3.1.9 應根據工程的規模和有關規定,建立工地試驗室。工地試驗室配備的試驗人員和試驗儀器應滿足工程施工的需要,且試驗儀器應通過國家法定計量機構的檢驗標定。3.1.10 水泥、砂、石、外加劑等施工原材料的選擇應在工程開工前通過試驗確定。各種原材料進場時,應按本規范的有關規定進行相應的質量檢測和試驗工作;進場后,應根據不同的品種、
25、規格及用途分別妥善存放,對容易受潮、銹蝕的材料應有防雨、防潮或防銹的措施。3.1.11 應結合工程的規模、工期、地形特點等情況,進行標準化施工的策劃和實施,合理布置施工場地,所設置的各種臨時設施應滿足工程施工的需要及安全施工的要求。開工前應完成現場的“四通一平”工作。條文說明:本條新增加了“進行標準化施工的策劃和實施”的要求。“四通”是指水通、電通、路通、通信通;“一平”是指場地平整。3.1.12 應根據工程施工的需要,配備足夠的機械設備和生產工具,且應在施工前對施工機具進行安裝調試。3.1.13 對擬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設備的工程項目,應提前做好試驗研究和論證等工作。3.2 施工測
26、量3.2.1 橋涵工程施工前應根據其結構形式、跨徑及精度要求等編制施工測量方案, 選定控制測量等級,確定測量方法。3.2.2 施工前應由勘測設計單位對控制性樁點進行現場交樁,并應在復測原控制網的基礎上,根據施工需要適當加密、優化,建立施工測量控制網。3.2.3 對測量控制點,應編號繪于施工總平面圖上,并應采取有效措施妥善保護。施工過程中,應對控制網(點)進行不定期的檢測和定期復測,定期復測周期應不超過 6 個月,當對控制點的穩定性有疑問時,應及時進行局部或全面復測。3.2.4 施工測量所用的儀器、設備等應經法定計量機構檢定和校驗,合格后方可使用。測量平差計算時宜采用通過科技鑒定認證的專業軟件。
27、3.2.5 橋涵工程施工的平面控制測量應符合下列規定:1 各等級平面控制測量,其最弱點點位中誤差為±50mm,最弱相鄰點間相對點位中誤差為±30mm,最弱相鄰點邊長相對中誤差應不大于表 3.2.5-1 的規定。表 3.2.5-1平面控制測量精度要求測量等級最弱相鄰點邊長相對中誤差測量等級最弱相鄰點邊長相對中誤差二等1/100000四等1/35000施工準備和施工測量三等1/70000一級1/200002 橋梁工程的平面控制測量等級應不低于表 3.2.5-2 的規定,同時橋梁軸線精度尚應符合表3.2.5-3 的規定。對特大跨徑及特殊結構橋梁,應根據其施工允許誤差, 確定控制測
28、量的精度和等級。表 3.2.5-2 平面控制測量等級多跨橋梁總長 L(m)單跨橋梁跨徑 LK(m)其他構造物測量等級L3000LK500二等2000L3000300LK500三等1000L2000150LK300高架橋四等L1000LK150一級表 3.2.5-3 橋梁軸線相對中誤差測量等級橋梁軸線相對中誤差測量等級橋梁軸線相對中誤差二等1/150000四等1/60000三等1/100000一級1/400003 大橋、特大橋以及特殊結構橋梁的平面控制測量坐標系,其投影長度變形值應不大于 10mm/km,投影分帶位置不得選在橋址處。4 當采用獨立坐標系、抵償坐標系時,應確認與國家坐標系的轉換關系
29、。5 在布設平面控制點時,四等及以上平面控制網中相鄰點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500m;一級平面控制網中相鄰點之間的距離在平原、微丘區不得小于 200m,重丘、山嶺區不得小于 100m;最大距離應不大于平均邊長的 2 倍。特大橋及特殊結構橋梁的每一端應至少埋設 3 個平面控制點。6 平面控制測量應采用衛星定位測量、導線測量、三角測量或三邊測量等方法進行。平面控制測量的技術要求應符合表 3.2.5-4表 3.2.5-7 的規定。表 3.2.5-4 衛星定位測量主要技術要求測量等級固定誤差 a(mm)比例誤差系數 b(mm/km)閉合環或附合線路邊數二等516三等528四等5310一級10310- 11
30、 -表 3.2.5-5 導線測量主要技術要求測量等級附(閉)合導線長度(km)邊數每邊測距中誤差(mm)單位權中誤差()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方位角閉合差三等189±14±1.81/52 000 3.6n四等1212±10±2.51/35 000 5n一級612±14±5.01/17 000 10n注:1.表中n 為測站數。2. 以測角中誤差為單位權中誤差。3. 導線網節點間的長度不得大于表中長度的 0.7 倍。表 3.2.5-6 三角測量主要技術要求測量等級測角中誤差()起始邊邊長相對中誤差三角形閉合差()測回數DJ1DJ2DJ6二等&
31、#177;1.01/250 0003.512-三等±1.81/150 0007.069-四等±2.51/100 0009.046-一級±5.01/40 00015.0-34表 3.2.5-7三邊測量主要技術要求測量等級測距中誤差(mm)測距相對中誤差二等±9.01/330 000三等±14.01/140 000四等±10.01/100 000一級±14.01/35 000條文說明:2“特大跨徑橋梁”一般指單跨跨度 1000m 及以上的橋梁。表 3.2.5-2 中的“高架橋”是指跨越建筑物群、地質不良地段等中小跨徑的旱地橋,該
32、類型橋梁由于跨徑較小,結構簡單,施工測量條件相對較好,因此控制網精度要求適中,根據實際應用經驗確定高架橋的平面控制測量的等級需要達到四等。5 規定在布設平面控制點時,四等及以上平面控制網中相鄰點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 500m,是因為一般的橋梁在進行平面控制測量時,點間距為 500m 比較適宜, 太長不便于實際施工中使用,太短則不利于控制導線測量的質量。“平均邊長”是指相鄰點間的平均距離,其值是根據各個等級適用的范圍確定的。施工準備和施工測量3.2.6 橋涵工程施工的高程控制測量應符合下列規定:1 同一工程項目應采用同一高程系統,并應與相鄰工程項目的高程系統相銜接。橋位水準點的高程應與路線控制高程
33、聯測。2 用于跨越水域和深谷的大橋、特大橋的高程控制網最弱點高程中誤差為±10mm。3 高程控制網每千米觀測高差中誤差應符合表 3.2.6-1 的規定,附合(環線) 水準路線長度應小于表 3.2.6-1 的規定。表 3.2.6-1高程控制測量的技術要求測量等級每千米高差中數中誤差(mm)附合或環線水準路線長度(km)偶然中誤差 M全中誤差 MW二等±1±2100三等±3±610四等±5±104注:控制網節點間的長度應不大于表中長度的 0.7 倍。4 橋梁工程的高程控制測量等級不得低于表 3.2.6-2 的規定。表 3.2.6
34、-2高程控制測量等級多跨橋梁總長 L(m)單跨橋梁跨徑 LK(m)其他構造物測量等級L3000LK500二等1000L3000150LK500三等L1000LK150高架橋四等5 施工水準網中的各水準點,對于大橋和特大橋應構成連續閉合水準環。大橋和特大橋的每端應至少設置 2 個水準點,作為水準網的控制點。6 高程控制測量應采用水準測量或三角高程測量的方法進行。高程控制測量的技術要求應符合表 3.2.6-3、表 3.2.6-4 的規定。表 3.2.6-3 水準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測量等級往返較差、附合或環線閉合差(mm)檢測已測測段高差之差(mm)平原、微丘重丘、山嶺二等 4l 4l 6 Li三等
35、 12l 3.5n或 15l 20 Li四等 20l 6.0n或 25l 30 Li注:計算往返較差時,l為水準點間的路線長度(km);計算附合或環線閉合差時,l為附合或環線的路線長度(km);n 為測站數。Li 為檢測測段長度(km),小于 1km 時按 1km 計算。- 13 -表 3.2.6-4光電測距三角高程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測量等級測回內同向觀測高差較差(mm)同向測回間高差較差(mm)對向觀測高差較差(mm)附合或環線閉合差(mm)四等 8D 10D 40D 20 D注:D 為測距邊長度(km)。條文說明:5在橋涵工程施工現場,施工機械和已完工程對施工測量的障礙和干擾較多, 為了減
36、少轉測環節,方便使用,增加檢核條件,因此規定“大橋和特大橋的每端應至少設置 2 個水準點”。3.2.7 對與相鄰工程項目接合處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應在施工前進行聯測校核。條文說明:與相鄰工程項目接合處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在以往的工程施工中經常有銜接不上的情況,故規定“應在施工前進行聯測校核”,目的是防止出現差錯。3.2.8 寬闊水域和海上橋梁的基礎工程施工測量宜采用衛星定位測量,且宜在水域和海上建立專門的測量平臺。條文說明:本次修訂將原規范中的“GPS 測量”修改為“衛星定位測量”;并明確衛星定位測量適用于基礎工程,因為基礎工程的位置確定后,橋梁的其他工程采用常規測量方法就能進行施工放樣。3.2.
37、9 寬闊水域和海上橋梁工程的衛星定位測量平面控制網宜分為首級網、首級加密網、一級加密網和二級加密網 4 個等級,一級和二級加密網的布設和使用應符合下列規定:1 加密網應采用與全橋統一的坐標系統,且宜由三角形或大地四邊形組成,并應一次完成網形設計、施測與平差。加密網應保證至少與最近的 2 個高級網點為起算點進行聯測,任一加密網點應至少與另外 2 個控制點通視。加密網應按一級衛星定位測量精度施測,其精度應保證最弱相鄰點點位中誤差為±10mm。2 控制網點應安全、穩定,在使用過程中應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檢測,當對控制點的穩定性有疑問時,應及時進行局部或全面復測。加密網兩次復測的間隔時間應不超過
38、 3 個月。3 宜每隔 1.5km 左右選擇一個橋墩先行施工其基礎,并應在該基礎上設立穩固可靠且帶有強制對中觀測裝置的測量控制點,作為橋梁其他墩臺施工放樣的基準點。3.2.10 寬闊水域和海上橋梁工程的高程控制網應采用全橋統一的高程基準。對首級網點、首級加密網點和全橋高程貫通測量,應采用不低于國家二等水準測量的精度進行聯測;對一級和二級加密網點,應采用不低于國家三等水準測量的精度進行聯測。先行施工橋墩的高程控制宜采用衛星定位測量,其間的其他橋墩、橋塔及上部結構可根據跨海和跨寬闊水域貫通測量的成果,采用常規的高程測量方法進行測量。采用衛星定位進行高程測量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 宜選用與橋位區大地
39、水準面較密合的重力場模型,根據高程聯測結果,采用曲面擬合法,求取先行施工橋墩或海中和寬闊水域中暫時無法進行水準測量的衛星定位測量點的高程異常值和正常高。當跨海水準貫通測量完成后,應根據貫通測量成果對正在施工橋墩的衛星定位測量高程值進行修正。2 采用擬合法求得的衛星定位測量點的正常高,在其精度情況得到確認后可代替四等以下精度的水準測量或三角高程測量。3.2.11 采用衛星定位測量中的實時動態測量系統進行寬闊水域、海上橋梁工程的施工放樣測量時,基準站的設置及測量方法宜符合所用產品的相應技術規定,測量精度應滿足本規范的要求。3.2.12 橋涵工程施工放樣測量時,應對橋涵各墩臺的控制性里程樁號、基礎坐
40、標、設計高程等數據進行復核計算,確認無誤后再施測。3.2.13 施工放樣測量需設置臨時控制點時,其精度應符合相應等級的精度要求, 并應與相鄰控制點閉合。3.2.14 橋涵工程的施工測量除應符合本規范的規定外,尚應符合現行工程測量規范(GB 50026)和公路勘測規范(JTG C10)的規定。 鋼筋4 鋼筋4.1 一般規定4.1.1 橋涵工程中采用的普通鋼筋應符合現行鋼筋混凝土用鋼第 1 部分:熱軋光圓鋼筋(GB/T 1499.1)、鋼筋混凝土用鋼第 2 部分:熱軋帶肋鋼筋(GB/T 1499.2)、鋼筋混凝土用余熱處理鋼筋(GB 13014)、冷軋帶肋鋼筋(GB/T 13788)的規定;環氧涂
41、層鋼筋應符合現行鋼筋混凝土用環氧涂層鋼筋(GB/T 25826)的規定;其他特殊鋼筋應符合其相應產品標準的規定。條文說明:HPB235 熱軋光圓鋼筋和HRB 335 螺紋鋼筋已不再生產,故本次修訂將HPB235、HRB335 兩種鋼筋取消,采用 HPB300、HRB400、HRBF400、HRB500、RRB400 等 5 類鋼筋,與設計規范保持一致。條文中的“相應產品標準”,是指該產品相應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4.1.2 鋼筋應具有出廠質量證明書和試驗報告單,進場時除應檢查其外觀和標志外,應按不同的鋼種、等級、牌號、規格及生產廠家分批抽取試樣進行力學性能檢驗,檢驗試驗方法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的
42、規定。鋼筋經進場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4.1.3 鋼筋分批檢驗時,可由同一牌號、同一爐罐號、同一尺寸的鋼筋進行組批,每批的質量應不大于 60t,超過 60t 的部分,每增加 40t(或不足 40t 的余數)應增加一個拉伸和一個彎曲試驗試樣;鋼筋的進場檢驗亦可由同一牌號、同一冶煉方法、同一澆注方法的不同爐罐號組成混合批進行,但各爐罐號的含碳量之差應不大于 0.02%,含錳量之差應不大于 0.15。4.1.4 鋼筋在運輸過程中應避免銹蝕、污染或被壓彎;在工地存放時,應按不同品種、規格,分批分別堆置整齊,不得混雜,并應設立識別標志,存放的時間宜不超過 6 個月;存放場地應有防、排水設施,且鋼筋不得直接
43、置于地面,應墊高或堆置在臺座上,頂部應采用合適的材料予以覆蓋,防止水浸和雨淋。- 19 -4.1.5 在工程施工過程中,應采取適當的措施,防止鋼筋產生銹蝕。對設置在結構或構件中的預留鋼筋的外露部分,當外露時間較長且環境濕度較大時,宜采取包裹、涂刷防銹材料或其他有效方式,進行臨時性防護。4.1.6 鋼筋的級別、種類和直徑應按設計規定采用,當需要代換時,應得到設計認可。4.1.7 預制構件的吊環,必須采用未經冷拉的熱軋光圓鋼筋制作,且其使用時的計算拉應力應不大于 65MPa。條文說明:規定本條的目的主要是為保證構件在吊裝時的安全。因冷拉過的熱軋光圓鋼筋或未冷拉的帶肋鋼筋,其冷彎性能較差,用作吊環時
44、易發生脆斷,特別在冬季氣溫較低時更甚, 故作此規定。吊環鋼筋原規范采用 HPB235 鋼筋,拉應力限值為 50MPa,現采用 HPB300 鋼筋,故其拉應力限值相應修改為 65 MPa,與設計規范的規定保持一致。4.2 加工4.2.1 鋼筋的表面應潔凈、無損傷,使用前應將表面的油漬、漆皮、鱗銹等清除干凈,帶有顆粒狀或片狀老銹的鋼筋不得使用。4.2.2 鋼筋應平直、無局部彎折,成盤的鋼筋和彎曲的鋼筋在加工前均應調直。采用冷拉方法調直鋼筋時,HPB300 鋼筋的冷拉率宜不大于 2%;HRB400 鋼筋的冷拉率宜不大于1%。4.2.3 鋼筋宜采用數控化機械設備在專用廠房中集中下料和加工,其形狀、尺寸
45、應符合設計的規定;加工后的鋼筋,其表面不應有削弱鋼筋截面的傷痕。條文說明:鋼筋采用數控化機械設備在專用的廠房中集中下料和加工,近年來已得到了較好的普及應用。工程實踐證明,這種做法對于保證工程的質量、提升工程的品質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同時這也是標準化施工的具體體現,故本次修訂將此項要求列入。 4.2.4 鋼筋的彎制和端部的彎鉤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未要求時,應符合表 4.2.4 的規定。表 4.2.4 受力主鋼筋制作和末端彎鉤形狀彎曲部位彎曲角度形狀圖鋼筋種類彎曲直徑 D平直段長度末端彎鉤180°HPB3002.5d3d135°HRB400 HRBF400 HRB500 5d
46、5dRRB400 HRB400 90°HRBF400HRB500 RRB4005d 10d中間彎折90°各種鋼筋20d注:采用環氧涂層鋼筋時,除應滿足表內規定外,當鋼筋直徑 d20mm 時,彎鉤內直徑 D 應不小于 5d;當d>20mm時,彎鉤內直徑 D 應不小于 6d;平直段長度應不小于 5d。條文說明:本條所指鋼筋主要是受力主筋。本次修訂刪除了 HPB235、HRB335 兩種鋼筋,增加了HRBF400、HRB500 等鋼筋。4.2.5 箍筋的末端應做彎鉤,彎鉤的形狀應符合設計規定。彎鉤的彎曲直徑應大于被箍受力主鋼筋的直徑,且HPB300 鋼筋應不小于箍筋直徑的
47、2.5 倍,HRB400 鋼筋應不小于箍筋直徑的 5 倍。彎鉤平直部分的長度,一般結構應不小于箍筋直徑的 5 倍;有抗震要求的結構,應不小于箍筋直徑的 10 倍。設計對彎鉤的形狀未規定時,可按圖 4.2.5 a)、b)加工;有抗震要求的結構,應按圖 4.2.5 c)加工。圖 4.2.5 箍筋彎鉤形式圖條文說明:本條刪除了 HPB235、HRB335 兩種鋼筋,分別代之以 HPB300、HRB400 鋼筋。4.2.6 鋼筋加工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 4.2.6 的規定。表 4.2.6 鋼筋加工的允許偏差項目允許偏差(mm)受力鋼筋順長度方向加工后的全長±10彎起鋼筋各部分尺寸±2
48、0箍筋、螺旋筋各部分尺寸±54.3 連接4.3.1 鋼筋的連接宜采用焊接接頭或機械連接接頭。綁扎接頭僅當鋼筋構造復雜施工困難時方可采用,綁扎接頭的鋼筋直徑宜不大于 28mm,對軸心受壓和偏心受壓構件中的受壓鋼筋可不大于 32mm;軸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構件不應采用綁扎接頭。4.3.2 受力鋼筋的連接接頭應設置在內力較小區段,并應錯開布置。對焊接接頭和機械連接接頭,在接頭長度區段內,同一根鋼筋不得有兩個接頭;對綁扎接頭,兩接頭間的距離應不小于 1.3 倍搭接長度。配置在接頭長度區段內的受力鋼筋,其接頭的截面面積占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應符合表 4.3.2 的規定。表 4.3.2 接頭長度區
49、段內受力鋼筋接頭面積的最大百分率接頭形式接頭面積最大百分率(%)受拉區受壓區主鋼筋綁扎接頭2550主鋼筋焊接接頭50不限制注:1. 焊接接頭和機械連接接頭長度區段內是指 35d(d 為鋼筋直徑)長度范圍內,但不得小于 500mm;綁扎接頭長度區段內是指 1.3 倍搭接長度范圍內。2. 在同一根鋼筋上宜少設接頭。3. 裝配式構件連接處的受力鋼筋焊接接頭可不受此限制。4. 接頭部分鋼筋的橫向凈距應不小于鋼筋直徑且不小于 25mm。4.3.3 鋼筋的焊接接頭應符合下列規定:1 鋼筋的焊接接頭宜采用閃光對焊,或采用電弧焊、電渣壓力焊、氣壓焊,但電渣壓力焊僅可用于豎向鋼筋的連接,不得用于水平鋼筋和斜筋的
50、連接。鋼筋焊接的接頭形式、焊接方法和焊接材料應符合現行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的規定,質量驗收標準應按本規范附錄 A 執行。2 每批鋼筋焊接前,應先選定焊接工藝和焊接參數,按實際條件進行試焊,并檢驗接頭外觀質量及規定的力學性能,試焊質量經檢驗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焊接時,對施焊場地應有適當的防風、雨、雪、嚴寒的設施。3 電弧焊宜采用雙面焊縫,僅在雙面焊無法施焊時,方可采用單面焊縫。采用搭接電弧焊時,兩鋼筋搭接端部應預先折向一側,兩接合鋼筋的軸線應保持一致;采用幫條電弧焊時,幫條應采用與主筋相同強度等級的鋼筋,其總截面面積應不小于被焊接鋼筋的截面積。電弧焊接頭的焊縫長度,對雙面焊縫應不小于
51、 5d,單面焊縫應不小于 10d(d 為鋼筋直徑)。電弧焊接與鋼筋彎曲處的距離應不小于 10d,且不宜位于構件的最大彎矩處。條文說明:3鋼筋的連接接頭如采用搭接或幫條電弧焊接而做成單面焊縫時,會產生偏心應力, 對鋼筋的受力不利,故需盡量采用雙面焊縫。只有當鋼筋布置密集,雙面幫條設置困難, 或由于其他原因無法進行雙面焊接時,才允許做成單面搭接焊或單面幫條焊。4.3.4 鋼筋的機械連接宜采用鐓粗直螺紋、滾軋直螺紋或套筒擠壓接頭,且適用于 HRB400、HRBF400、HRB500 和 RRB400 熱軋帶肋鋼筋。各類接頭的性能均應符合現行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程(JGJ 107)的規定,并應符合下列規
52、定:1 鋼筋機械連接接頭的等級應選用級或級,接頭的性能指標應符合本規范附錄 B的規定。2 鋼筋機械連接接頭的材料、制作、安裝施工及質量檢驗和驗收,應符合現行鋼筋機械連接用套筒(JG/T 163)和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程(JGJ 107)的規定。3 鋼筋機械連接件的最小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符合設計受力主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的規定,且不得小于 20mm;連接件之間或連接件與鋼筋之間的橫向凈距應不小于 25mm。4 連接套筒、鎖母、絲頭等在運輸和儲存過程中應采取防護措施,防止雨淋、沾污和損傷。條文說明:本條依據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程(JGJ 107-2016)的規定,適用范圍有所擴大,且不再限制鋼筋直徑。1 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程(JGJ107-2016)將機械連接接頭分為、三個性能等級,考慮到橋涵結構基本上都要承受動力荷載并有各級抗震要求,所以規定應選用鋼筋級或級的接頭。2 新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除四害健康教育
- 血透個案護理實踐與案例分析
- 心理健康科普知識宣傳
- 2025年安徽蚌埠市淮上區區屬國有企業招聘考試筆試試題(含答案)
- 2025年國家京劇院公開招聘畢業生13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 己亥雜詩 教學課件
- 食管異物的教學課件
- 六年級英語口語教學課件
- 暖通工程效益分析報告
- 網絡著作權的爭議案例
- 2025至2030中國柔性直流輸電行業運營規劃及發展前景深度分析報告
- 安全產風險管理制度
-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調研提綱
- 小學騎車安全課件
- 公司個人獨資章程范本
- 《中國酒類企業ESG披露指南》
- 2025年航空安全管理專業考試試卷及答案
- 2025高考全國一卷語文真題
- GB/T 1094.1-2013電力變壓器第1部分:總則
- DB33T 1199-2020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改造技術規程
- SAE-J400-2002-中文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