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品文檔分組傳送網(PTN)設備 安裝工程驗收技術細則( 修正稿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廣東分公司精品文檔二零零九年七月目錄第一章 總則 4第二章 設備安裝 7第一節 槽道、列柜安裝 7第二節 機架安裝 7第三節 子架安裝 7第三章 線纜布放及成端 9第一節敷設電纜及光纖連接線 9第二節編扎光纖連接線 9第三節布放以太網線 9第四節布放數字配線架跳線 9第五節電纜成端和保護 10第六節設備電源線安裝和布放 10第四章 設備檢查及本機測試 11第一節光接口檢查及測試 11第二節設備級保護測試 12第五章 系統性能測試及功能檢查 14第一節以太網性能測試 14第二節業務承載測試 17第三節網絡管理
2、維護 (OAM) 能力測試 20第四節網絡保護測試 21第五節QoS 功能測試 22第八節網管功能測試 24第一章 總則第 1.0.1 條 本暫行技術細則(以下簡稱細則)是廣東移動通信有限責任公司進行分組傳送網(PTN設備安裝工程施工質量檢驗、隨工檢驗和竣工驗收的依據。適用 于中繼網、接入網的新建、擴建和改建工程。第 1.0.2 條 本細則僅涉及工程施工質量檢驗的有關部分,暫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 通信行業標準的 YD/T 1276-2003 基于 SDH 的多業務傳送節點測試方法及 YD/T 5150-2007基于SDH勺多業務傳輸節點(MSTP本地光纜傳輸工程驗收規范進行 編制。PTN設備及網
3、絡功能測試部分參考中國移動城域傳送網IP化試點測試規范(試行稿)和IETF RFC2544建議之規范進行編制。第 1.0.3 條 本細則測試項目中涉及到測試的建議參考值若與其它通信行業標準有 矛盾,以通信行業標準為準。第 1.0.4 條 工程所用器材的程式、規格、質量等均應符合部頒規范和設計文件的 要求,不得使用未經鑒定合格的器材。第 1.0.5 條 施工單位制訂的施工操作規程應貫徹本細則的要求。第 1.0.6 條 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應嚴格執行部頒有關工程質量檢查的規定。建 設單位應加強工程質量檢查,做好隨工檢驗。第 1.0.7 條 竣工驗收工作應按工程驗收的法定程序進行;竣工驗收的內容和要
4、求 應按本細則執行;工程質量等級評定按有關規定辦理。第 1.0.8 條 完整驗收程序應包括出廠檢驗和工程驗收兩個階段。出廠檢驗主要是 對單個設備的指標進行測試及室內數字段聯試。工程驗收是所有設備配置在預定位 置后在現場實際運行條件下的驗收測試工作,其中工程驗收是保證工程質量的最后 且最重要的關卡。第 1.0.9 條 本細則未列入的內容應按設計文件要求辦理。第 1.0.10 條 以下所有連接圖中,若測試對象為光接口,則連接線是精密測試光纖, 且所有光口環回處均省略了光可變衰耗器(以使圖例簡潔、通用);若測試對象為 電接口,則連接線是滿足接口技術要求的測試線。第 1.0.11 條工程驗收時應按表
5、1.1.1 所列的項目進行 ,具體工程測試項目可由驗收小組視情況商定,出廠檢驗還應包括工程驗收的內容;工程驗收還應包括隨工檢驗 的內容。第1.0.12條 本細則的解釋與修改權屬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廣東分公司表1.1.1驗收項目及內容電纜布放 及成端1、敷設電纜 及光纖連接 線(1)布放路由和位置V(2)槽道內布放工藝要求2、編扎光纖連接線(1)分線及編扎工藝要求V:(2)光纖連接線在槽道內的保護3、布放以太網線(1)布放路由和位置V(2)槽道內布放工藝要求4、布放數字 配線架跳線(1)路由及走向V:(2)跳線使用的規格程式(3)布放工藝5、電纜成端 和保護(1)電纜端頭余留長度宜統一V:(2)
6、芯線焊接工藝要求:(3)同軸電纜端頭處理附件安裝附件安裝(1)附件安裝正確V(2)外導體或屏蔽接地良好(3)設備標識設備檢查 及本機測 試1、光接口檢 查與測試(1)光接口測試項目:(線路板所 有端口全測;每塊 GE支路板工 程時所有端口全測,工程驗收抽 測12個):Va)平均發送光功率(S點)b)接收機靈敏度(R點)1 c)接收機取小過載功率2、設備級保 護功能測試主控單元的1+1保護測試V:電源板的1+1保護測試系統性能及功能檢查1、以太網性能測試1、吞吐量2、時延V3、過載丟包率4、長期丟包率:5、背靠背2、業務承載測試1、CES業務Va) SAToP的CES業務測試b)不同報文裝載時間
7、的 CES業務 時延測試c) CES業務時鐘同步2、E-LINE 業務Va) E-LINE業務創建測試b)混合業務測試3、網絡管理 維護(OAM能力測試1、傳送層OAMB式-信號丟失(LOSVVV2、TDM端口誤碼測量1、TMPLS APS倒換 1 + 1 和 1 : 1測試4、生存性功能測試5、QOS功能測試1、QoS業務流量的帶寬控制能力 測試V2、QOS業務基于IP地址流分類 測試V3、 QoS擁塞控制能力測試V8、網管功能測試1、開局階段端到端的業務配置管 理功能驗證V2、保護倒換階段端到端業務故障 定位管理V3、網絡長期性能管理維護能力測 試V4、業務OAMf理功能驗證V5、網管功能
8、測試V第二章 設備安裝第一節 槽道、列柜安裝第 2.1.1 條 槽道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1、槽道的安裝位置應符合施工圖平面設計,偏差不得超過50mm。2、列槽道應成一條直線,偏差不應大于30mm。3、連固鐵與上梁、槽道與上梁的接續應牢固、平直、無明顯彎曲;電纜支架的安裝應 端正,距離均勻。4、列槽道兩側的側板宜分別與機架頂部前后面板相吻合,側板間縫隙宜均勻,蓋 板、零件安裝齊全。5、主槽道蓋板、側板和底板的安裝應完整,零件齊全,縫隙均勻。6、列間撐鐵的安裝應保持一條直線,兩端對墻加固應符合施工圖的設計要求。7、吊掛件的安裝應牢固,保持垂直。8、鐵件的漆面應完整無損。如需補漆,顏色應與原漆色基
9、本一致。第二節 機架安裝第 2.2.1 條 機架的安裝位置應符合施工圖的設計要求。第2.2.2條機架安裝應端正牢固,垂直偏差不應大于機架高度的1 %。即對于2.2米高機架,垂直偏差不應大于2.2mm;對于2.6 米高機架,垂直偏差不應大于2.6mm。 第2.2.3條 列內機架應相互靠攏,機架間隙不得大于 3mm列內機架面平齊,無明 顯參差不齊。第 2.2.4 條 機架應采用膨脹螺栓(或木螺栓)對地加固,機架頂應采用夾板與列槽 道(列走道)上梁加固。第 2.2.5 條 所有緊固件必須擰緊,同一類螺絲露出螺帽的長度宜一致。第2.2.6條 光纖分配架(ODF和數字配線架(DDF端子板的位置、安裝排列
10、及各 種標志應符合設計要求。ODF架上法蘭盤的安裝位置應正確、牢固,方向一致。第 2.2.7 條 設備的抗震加固應符合原郵電部 通信設備安裝抗震加固要求 ,加固方 式應符合施工圖的設計要求第三節 子架安裝第 2.3.1 條 子架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1、面板的布置應符合設計要求。2、子架與機架的加固應符合設計裝配要求。3、子架的安裝應牢固、排列整齊、插接件接觸良好。4、網管設備的安裝應符合施工圖的設計要求。第三章 線纜布放及成端第一節 敷設電纜及光纖連接線第 3.1.1 條 布放電纜應按原郵電部 YDJ44-89 電信網光纖數字傳輸系統工程施工 及驗收暫行技術規定中有關標準執行。第 3.1.2
11、 條 光纖連接線的規格、程式應符合設計要求,技術指標應符合設計文件 及技術規范書的要求。第 3.1.3 條 光纖連接線的路由、走向應符合施工圖的設計要求。第 3.1.4 條 光纖連接線兩端的余留長度應統一并符合工藝要求。第3.1.5條 槽道內光纖連接線拐彎處的曲率半徑不應小于3840mm第 3.1.6 條 架內尾纖布放規范要求:( 1)尾纖保護套管應進入機柜內部,且套管 應綁扎固定。 ( 2)尾纖保護套管切口應光滑, 否則要用絕緣膠布等做防割處理。(3)機柜內的過長尾纖應整齊盤繞于盤纖盒內或繞成直徑 8-10cm 的圈后固定。( 4)尾 纖連接點應干凈,無灰塵。 (5)信號電纜標簽填寫正確、粘
12、貼可靠,標簽位置整齊、 朝向一致。標簽粘貼在距插頭 2cm 左右處。標簽要求統一制作,采用機打標簽,不 得手寫。第二節 編扎光纖連接線第 3.2.1 條 光纖連接線在槽道內應加套管或線槽保護。無套管保護部分宜用活扣 扎帶綁扎,扎帶不宜扎得過緊。第 3.2.2 條 編扎后的光纖連接線在槽道內應順直,無明顯扭絞第三節 布放以太網線第 3.3.1 條 所有連線都要有標簽,并注明該線的起點和終點。第 3.3.2 條 所有與設備相連的線纜要求接觸良好,不能有松動現象。第 3.3.3 條 對于不在機房、線井和天花吊頂中布放的線、纜應套用 PVC 管。第 3.3.4 條 以太網線的布放要整齊、美觀,不能有交
13、叉、扭曲、裂損的情況;要 求所有走線管布放整齊、美觀。第四節 布放數字配線架跳線第 3.4.1 條 跳線電纜的規格程式應符合設計文件或技術規范書的要求。第 3.4.2 條 跳線的路由、走向應符合設計要求。第 3.4.3 條 跳線的布放應順直,捆扎牢固,松緊適度。第五節 電纜成端和保護第 3.5.1 條 射頻同軸電纜的端頭處理應符合下列規定:1、 電纜余留長度應統一,同軸電纜各層的開剝尺寸應與電纜插頭相應部分相適合。2、 芯線焊接端正、牢固、焊錫適量,焊點光滑、不帶尖、不成瘤形。組裝同軸電 纜插頭時,應配件齊全,位置正確,裝配牢固。第 3.5.2 條 屏蔽線的端頭處理要求如下:剖頭長度應一致,與
14、同軸接線端子的外 導體接觸良好。第 3.5.3 條 剖頭處需加熱縮套管時,熱縮套管長度宜統一適中,熱縮均勻。第六節 設備電源線安裝和布放第 3.6.1 條 設備的電源線、地線連接正確可靠。第 3.6.2 條 電源線、地線一定要采用整段銅芯材料,中間不能有接頭。第 3.6.3 條 地線、電源線連接至一次電源或列頭柜時,余長要剪除,不能盤繞。第 3.6.4 條 電源線、地線與信號電纜分開布放。第 3.6.5 條 電源線、地線顏色應負荷移動規范。第 3.6.6 條 電源線及地線現場壓接線鼻時,應焊接或壓接牢固 。第367條 配線設備DDF ODF架體應可靠接地,架間可靠互連。第 3.6.8 條 電源
15、線、地線標簽填寫正確,粘貼位置整齊、朝向一致,標簽粘貼在 距插頭2cm左右處,標簽要求采用統一制作的機打標簽,列頭柜配電開關標示明確。第四章設備檢查及本機測試第一節 光接口檢查及測試第4.1.1條光接口檢查項目(一)、平均發送功率測試測試光接口平均發送光功率。在S參考點測得的平均光功率應滿足設計要求。在ODF架上測試時,允許引入不大于0.5dB衰耗。測試連接如圖521-1 所示。圖422-1平均發送光功率測試連接圖(二)、接收機靈敏度測試測試光接口接收機靈敏度。工程中,在R參考點測得的平均接收功率的最小可接收值應符合設計要求。測試連接如圖422-2 所示。光可變衰耗器被測設備SDII傳輸特 性
16、測試儀(發送)SDI1傳輸特 性測試儀(接收)光功率計圖422-2接收機靈敏度測試連接圖-10接收機靈敏度定義為在R參考點為達到BE2 1X10 所需的平均接收功率的最小可接收值。測試時應注意如下事項:(1) 、 精確測試時應扣除活動連接器的衰減,并準確測量各點的功率。(2) 、 測試觀察時間與速率有關。對于某一誤碼率,速率越低,所需的測試時間越長。 通過標準:百兆光口: 100BASE-FX接收靈敏度 <=-31dBm過載光功率 >=OdBm) (IEC9314-3-1990: 最小-31dBm,最大-14dBm)千兆光口: 1000BASE-LX 為 <=-19dB ,
17、1000BASE-SX 為 <=-17dB,(過載光功率, 1000BASE-LX為 >-3dB,1000BASE-S刈 >0dB) ( 三) 、 接收機過載功率測試測試光接口接收機過載功率。在 R 參考點測得的接收機過載功率應符合設計要求。測試連接如圖 5.2.1-2 。-10接收機過載功率定義為在R參考點為達到BER= 1X 10所需的平均接收光功率的最大可接收值。測試時應注意如下事項:(1) 、 當改變衰減器衰減時,觀察到的 BER 值應盡量一致。(2) 、 動態范圍即指接收機最高接收功率與最低接收功率(即接收靈敏度)的差值。(3) 、 動態范圍測試的準確度取決于兩次光
18、功率測量的準確度。第二節 設備級保護測試第 4.5.1 條 主控單元的 1+1 保護測試測試目的: 驗證設備主控單元 1 1 備份功能。測試步驟:(1) 查詢主控單板 11 保護狀態。(2) 在主備狀態正常情況下發出主控板主備倒換指示,檢查網管是否能監控設 備。(3) 在主備狀態正常情況下人工下發主備倒換命令,使備主控單元倒換到主主 控單元,檢查網管是否能監控設備。(4)在主備狀態正常情況下拔插主主控單元, 檢查網管是否能監控設備。使主主控單元倒換到備主控單元,(5)在主備狀態正常情況下拔插備主控單元,使備主控單元倒換到主主控單元,檢查網管是否能監控設備。預期結果: 所有操作過程中現網業務正常
19、,網管能正常監控設備第 4.5.2 條 電源板的 1+1 保護測試 測試目的:驗證電源輸入單元 1 1 備份功能。 測試步驟:(1) 在割接現網的情況下,確保設備主備電源模塊輸入正常。(2) 斷開一塊電源板的輸入電源,然后再恢復輸入電源。(3) 斷開另一塊電源板的輸入電源,然后恢復這塊電源板的輸入電源 預期結果:所有操作過程中現網業務正常。第五章系統性能測試及功能檢查第一節以太網性能測試第5.1.1條統計計數(RMO)測試目的:驗證以太網設備對端口接收和發送的以太網幀的各種情況的統計與計數功能。如接收幀總數等。測試步驟: 按圖6.1.1-1建立測試配置。(2) 創建一條從 NE1至NE4的E-
20、LINE業務。(3) 從數據網絡分析儀向NE1節點設備發送流量,觀察儀表由 NE4節點設備接收的數 據。NE5圖6.1.1-1測試組網方案圖預期結果:能夠統計接收的以太網幀總數等情況第 5.1.2 條 吞吐量(Throughput)測試目的:測試被測設備不丟包的最大速率。測試步驟:(1) 按圖 6.1.1-1 建立測試配置。(2) 創建一條從 NE1至NE4的E-LINE業務。(3) 對數據網絡性能分析儀進行吞吐量測試設置。(4) 測試采用 7個典型字節: 64,128,256,512,1024,1280,1518。(5) 測試允許的丟包率設置為 0%,分辨率設置為 1%。(6) 測試時間設置
21、為 10 秒。(7) 執行吞吐量測試,記錄測試結果。預期結果:滿足RFC2544建議之要求。第 5.1.3 條 時延( Latency )測試目的:測試被測設備不丟包的最大速率。測試步驟:(1) 按圖 6.1.1-1 建立測試配置。(2) 創建一條從 NE1至NE4的E-LINE業務。(3) 對數據網絡性能分析儀進行時延測試設置。(4) 測試采用 7個典型字節: 64,128,256,512,1024,1280,1518。(5) 測試的流量設置為 80%吞吐量。(6) 測試時間設置為 10 秒。(7) 執行時延測試,記錄測試結果。預期結果:滿足RFC2544建議之要求。第 5.1.4 條 過載
22、丟包率( Oversubscription Frame Loss ) 測試目的:測試被測設備在一穩定的流量下,由于設備的資源缺乏等原因,導致不能被轉發的流 量所占的百分數。測試步驟:(1) 按圖 6.1.1-1 建立測試配置。(2) 創建一條從 NE1至NE4的E-LINE業務。(3) 對數據網絡性能分析儀進行丟包率測試設置。(4) 測試采用 7個典型字節: 64,128,256,512,1024,1280,1518。(5) 測試的流量以吞吐量為起點,遞增到 100流量,步長為 10%。(6) 測試時間設置為 10 秒。(7) 執行丟包率測試,記錄測試結果。 預期結果:滿足RFC2544建議之
23、要求。第 5.1.5 條 長期丟包率( Longturn Frame Loss )測試目的: 測試被測設備在正常負荷(吞吐量的 90%)的情況下,設備長時間( 1 2小時)運行下 的丟包性能。測試步驟:(1) 按圖 6.1.1-1 建立測試配置。(2) 創建一條從 NE1至NE4的E-LINE業務。(3) 對數據網絡性能分析儀進行丟包率測試設置。(4) 測試采用 7個典型字節: 64,128,256,512,1024,1280,1518。(5) 測試的流量以吞吐量為起點,遞增到 100流量,步長為 10%。(6) 測試時間設置為 12 小時。(7) 執行丟包率測試,記錄測試結果。預期結果:滿足
24、RFC2544建議之要求。第 5.1.6 條 背靠背( Back-to-back frame ) 測試目的:測試長度固定的數據包以最小間隔的速率(即對應介質的最大速率)向被測設備發包, 不丟包的最大數目測試步驟: 按圖6.1.1-1建立測試配置。(2) 創建一條從 NE1至NE4的E-LINE業務。(3) 對數據網絡性能分析儀進行背靠背測試設置。(4) 測試采用 7 個典型字節:64,128,256,512,1024,1280, 1518。(5) 測試的流量設置為線速。測試時間設置為10秒。(7)執行背靠背測試,記錄測試結果。預期結果:滿足RFC2544建議之要求。第二節業務承載測試第 5.2
25、.1 條 CES 業務(circuit emulation service)測試內容包括:1) SAToP的CES業務測試:測試目的:驗證SAToP封裝的CES業務的正確性。測試步驟:(1) 搭建如下圖的試驗環境,在 NE4進行業務端口 E1電纜自環(3)通過儀表驗證業務是否正常。預期結果:業務均正常,沒有告警和誤碼,SATOP報文符合RFC45532)不同報文裝載時間的CES業務時延測試:測試目的:測試不同的報文裝載時間下的 CES業務端到端時延是否符合標準測試步驟:(1)搭建如下圖的試驗環境,在 NE4進行業務端口 E1電纜自環(2) 創建一條從NE1至NE4的CES業務,封裝類型為 SA
26、TOP(3) 配置報文裝載時間(默認1mS和抖動緩沖時間(默認8mS。(4) 通過儀表監測業務,記錄業務端到端的時延。(5) 刪除CES業務,重新創建一條新的CES業務,封裝類型為SATOP將報文裝載時間依次設置為1ms 2ms 3ms(6) 通過儀表監視業務,記錄不同的報文裝載時間下的業務端到端的時延。預期結果:端到端的時延正常。第5.2.2條 E-LINE 業務測試內容包括:1) E-LINE業務創建測試:測試目的:驗證創建的 E-LINE業務的正確性測試步驟:的port2到NE4的port2。為2條業務分配獨立的帶寬。從數據網絡分析儀向NE1的portl和Port2分別發送流量,觀察儀表
27、由NE2 接收的數據。預期結果:NE4節點的Portl和Port2接受正常。發送數據包中的 VLAN MAC地址等均正確傳送到對端,數據報文沒有任何改變。在帶寬滿足的情況下,兩條業務互不影響2)混合業務測試:測試目的:驗證 SAToP封裝的CES業務與E-LINE業務共存;測試步驟:的port2到NE4的port2。為2條業務分配獨立的帶寬。(3) 從數據網絡分析儀向NE1的Portl和Port2分別發送對應VLAND的流量,觀察儀表由NE4接收的數據。(4) 創建一條從NE1到NE4的CES業務,封裝類型為 SAToP(5) 通過儀表驗證業務是否正常。預期結果:三條業務均正常,沒有告警和誤碼
28、第三節網絡管理維護(OAM)能力測試第5.3.1條 傳送層OAMM試:測試目的:以太接口 LOS告警測試;NE5(1) 分別斷開NE1上某10GE鏈路光纖及NE4上某GE鏈路光纖,查詢告警(2) 恢復NE1及NE4斷開的光纖,查詢告警。(3) 恢復斷開的光纖,查詢告警預期結果:1. NE1 NE4都上ETH_LO告警2. ETH_LO告警結束3. LOS告警結束第532條TDM端口誤碼測量測試目的:進行TDM端口誤碼率測試; 測試步驟:(1) 配置NE1到NE4的TDM仿真業務(2) 使用SDHM試儀表向TDM端口插入誤碼,網管查詢誤碼計數 預期結果:設備TDM端 口誤碼統計與儀表下插的值相同
29、第四節網絡保護測試第5.4.1條 MPLS APS倒換1+ 1和1: 1測試測試目的:測試MPLS APS 1+1和1: 1保護倒換功能;測試步驟:(1) 配置 NE1 至U NE4的工作 Tunnel,路徑 NE1->NE2->NE4 配置保護 Tunnel,走與工作Tunnel相反的路徑。(2) 配置NE1到NE4的E-LINE、CES業務。都使用步驟1中創建的工作Tunnel,儀表驗證業務正常。(3) 配置工作Tunnel和保護Tunnel之間的APS保護組。1:1/1+1。(4) 斷開工作Tunnel所在路徑上的一條光纖。記錄業務倒換時間。預期結果:2 所有業務正常。4.
30、業務倒換時間小于50ms第五節QoS功能測試第5.5.1條QoS業務流量的帶寬控制能力測試測試目的:驗證流分類的帶寬控制能力;測試步驟:(1) 配置 NE1 至U NE4的 E-LINE 業務。VLAN是 100,業務路徑 NE1->NE2->NE4NE4端口自環,NE1儀表發送VLAN1O0勺報文驗證E-LINE業務正常。(2) NE1上創建1個流分類,匹配規則 VLAN 100(3) 儀表發送VLAN10C流量千兆,驗證E-LINE業務正常。配置流分類的帶寬控制 QoS策略,限制帶寬為10M查看NE4收包情況。NE4Smart BitsNE5預期結果:1.業務正常。3 .業務正
31、常,收到VLAN100勺流量1000M4.只能收到10M的流量。第5.5.2條QOS業務基于IP地址流分類測試;測試目的:驗證基于IP地址的流分類能力;測試步驟:(1) 配置NE1到NE4的E-LINE業務。VLAN100 NE4端口自環,NE1儀表發送VLAN100勺報文驗證業務正常。(2) NE1上創建一個流分類,匹配規則是 VLAN 100 SA IP 1.1.1.1 ,設置匹配動作為通過。儀表發送VLAN 100 SA IP 1.1.1.1的流量儀表發送VLAN 100 SA IP 2.1.1.1的流量NE5預期結果: 1.業務正常。3. 業務正常。4. 業務不通。第5.5.3條QoS擁塞控制能力測試;測試目的:驗證QOSlk務尾丟棄能力;測試步驟:(1)配置NE1的GE端口 1和GE端口 2到NE4的GB端口 1和GB端口 2的E-LINE業務。VLAN100-101, NE4端口自環,NE1儀表發送 VLAN100-101的報文驗 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護理三基三嚴模考試題(附答案)
- 中醫考試題(含參考答案)
- 2025合作伙伴合同終止協議
- 2025年我愛我家房屋買賣合同樣本
- 農業經濟管理專業咨詢服務協議
- 單位臨時工雇傭協議
- 供應鏈合作協議簽訂書
- 財務崗筆試題及答案大全
- 浙江國企招聘2025衢州市衢江區國有企業春季招聘4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浙江國企招聘2025臺州市科創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招聘1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電力拖動自動控制系統-第五版 課后習題答案
- 夏日歷險夏日歷險電子書
- 中國傳統故事英文十二生肖二篇
- ETL認證的工廠審查
- 中國古代文學史 馬工程課件(下)05第七編明代文學 第四章 《水滸傳》
- 威尼斯商人英文劇本(法庭)
- (出讓合同)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先租后讓合同范本
- 上海中考英語小貓釣魚題型專項練習
- 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下冊期末試卷測試卷(含答案解析)
- 鎂合金片狀、帶狀或條狀,含鎂>50%MSDS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
- 預防校園欺凌主題班會課件優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