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學音樂教案模板范文 音樂教育的最大特點是能從小培養小學生的審美。通過美感教育來啟發小學生的道德情操,這是其他各門學科所不及的。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小學音樂教案模板.,供大家參考! 小學音樂教案模板1 教學內容: 欣賞:“落水天”“雨中曲”“雷鳴電閃波爾卡”“第六(田間)” 歌曲:“水花花、泥巴巴”“水中” 創造:創編旋律 第一課“水花花、泥巴巴” 教學目的 1、用活潑、跳躍地情緒來學唱歌曲“水花花、泥巴巴”,體驗雨中跑著勇敢的小娃娃。 3、欣賞我國民歌“落水天”,感受音樂,啟發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唱準樂譜、欣賞教學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聲練習 二、聽音練習 1、
2、老師先彈奏以出示的音,并認識音名。 2、老師完整的彈奏旋律樂句,學生仔細聽辨并能準確填寫音名。 3、把旋律完整的演唱。 三、學唱樂譜 1、學生先自己認識音名。并根據歌曲旋律音高來演唱樂譜。 2、老師把有難度的樂句提出來師生一起解決。 3、輕聲跟琴來演唱歌曲樂譜 5、分組來演唱歌曲樂譜。 四、新授歌曲 1、導入: 從新課內容進行導入。 2、教師范唱 3、用聲勢感受歌曲旋律 4、師:這首歌曲是幾幾拍?二四拍,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二拍,強弱規律:強弱。 5、按節奏朗讀歌詞 6、跟琴學唱歌曲 五、創編動作 1、觀賞、體驗“小腳丫”在雨中跑的動作 2、根據歌曲集體創編動作,創設情景進行表演。 六、欣
3、賞“落水天” 1、聽賞“落水天”歌曲,并跟著哼唱,體會歌曲的情緒 討論:1):在歌曲中你聽到了什么 ? 2):請你隨著音樂做動作。 第二課“雨中” 教學目的: 1、學唱歌曲“雨中”,用肢體動作表現雨點歡快地落下、區別類似雨聲的材料發出的不同聲音。 2、欣賞“雨中曲” 3、創造:用“do、 re、 mi、 fa、 sol ”五個音旋律。 準備:塑料紙、聽雨盒、手指游戲、 教學過程: 一、 熱身運動:小雨滴 老師:我們一起來做個小雨滴的游戲。(手指游戲) 二、感受雨聲、欣賞“雨中曲” 1、 請你們聽賞一首“雨中曲”,并請說出有幾種雨聲? 2、 你們為樂曲配上好聽的大雨、小雨的聲音,出示聽雨盒和塑料
4、紙。 分發給每個學生一個道具, 請演示大雨和小雨不同的不同聲音。 三、學唱“雨中” 1、聽歌曲范唱,初步把握歌曲的情感, 2、跟琴輕聲演唱歌曲旋律;視唱歌譜。 3、輕聲跟著鋼琴伴奏哼唱歌曲,要求學生能唱準歌曲的節奏,對一些歌詞集中的地方要唱清楚每個字,不能含糊地帶過。 四、 情景表演:下雨啦 1、我們用動作來感受雨中的情景,下大雨的時候雨點怎么跳的,到地面上怎么樣的?請你們模仿動作。 2、雨慢慢得下得小了,怎么跳? 請大家邊唱、邊跳。 五、我的創造:按五音和同學合作一首“雨中曲” 六、小結 第三課 聽賞雷鳴電閃波爾卡 教學目的: 通過聽雷鳴電閃波爾卡,感受打擊樂器在塑造音樂形象、渲染音樂氣氛和
5、情緒上的作用。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教學重點、難點:打擊樂器在塑造音樂形象、渲染音樂氣氛和情緒上的作用。 教學準備:多媒體、玻璃瓶、一次性塑料杯若干、沙子、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這節音樂課,老師給大家帶來了許多寶貝(出示箱子)誰來猜猜,里面會裝些什么寶貝呢?(生猜34個) (1) 看來讓大家猜,是有些困難,還是讓老師取出來給大家看看吧!(出示玻璃瓶、報紙、裝有沙子、豆的杯子)現在大家知道老師箱子里裝的是什么東西了吧! (2) 哇!你真厲害哦,真有件這樣的東西。他們能發出聲音嗎?(能) 在老師看來,能發出聲音的這些東西都是寶貝。不信,大家仔細聽: (師吹出空玻璃瓶,發出
6、呼呼的風聲)發揮你的想象力,說說,這聲音像什么?(生說) 你能像老師這樣,吹出呼呼的風聲嗎?好,你上來試一試(演奏)。風呼呼的吹著,不一會就下起了蒙蒙細雨,象沙沙的雨聲嗎?誰也來演奏一下這沙沙的雨聲?(生演奏)聽那,雨是越下越大了,也請一位同學來演奏(生演奏)。雨落在樹葉上,發出了嘩啦啦的聲音,拿起你們手中的書,搖起來,聽聽象不象嘩啦啦的樹葉聲(生感受)。突然,一陣春哦?該敲打什么來表現春雷呢?(生說,師評價)那我們就用這些聲音來表演一段“春雨雷電”的交響樂吧!(分角色演奏) 同學們,在我們身邊,到出都是這樣的寶貝,用他們可以來表演很多聲音故事,怎樣,神奇吧! 二、欣賞雷鳴電閃波爾卡 1、 整
7、體感知 那現在我們來聆聽著名的奧地利作曲家約翰施特勞斯創作的雷鳴電閃波爾卡管弦樂吧,聽一聽音樂大師是怎么來表現“雷鳴電閃”的?當你在樂曲中聽到“雷鳴電閃”時,趕快捂起你的耳朵! 這是一個夏日的清晨,草地上,一群歡樂的人們正在慶祝豐收,載歌載舞。聽,天氣好象發生了變化雨是越下越大,可人們的興致卻是越來越高,他們仍然繼續歡歌,繼續舞蹈。 2、 認識打擊樂器 樂曲中的“雷鳴電閃”的地方還真多,那作曲家是用什么打擊樂器來表現的呢? 介紹定音鼓和鈸 3、 片段欣賞 那我們再來欣賞其中兩個片段,感受定音鼓和鈸在其中的作用。 在片段一中你好象看到了一幅什么畫面?(生說) (雷聲隆隆、傾盆大雨的景象) 片段二
8、中,給你什么感受呢? 4、 小結:樂曲逼真的表現了電光閃閃,雷聲隆隆的景象,但人們仍然興高采烈、縱情起舞。再來欣賞下,用語言來描述一下你的感受,當然可以隨著音樂通過動作來表現。 那我想,現在大家可以完成書上的表格了! 三、實踐創作 我們感受了大師所創作的“雷鳴電閃”,現在我們也來創作,用這些寶貝來表現下面的四個主題。 (1、 雷雨;2、清晨;3、課間十分鐘;4、廚房交響曲) 請小組長將寶貝拿回去,要迅速的選擇一個主題,充分發揮這些寶貝的作用,來表現你所選題的聲音。想一想,這些聲音可以用哪些寶貝來表現。 評價:你知道他們表演的是什么嗎? 在這個主題中,這個聲音是通過來表現的!真棒!觀察的真仔細!
9、 這些寶貝在你的手里真是發揮的淋漓盡致! 四、欣賞“第六(田園)交響曲第四樂章,這首樂曲又是什么器樂演奏的? 五、總結下課 大家欣賞、表演的都很好!通過自己平時對生活的仔細觀察,模仿出各種聲音,相信大家積極的觀察,尋找生活中的聲音,去創造,也能成為像“約翰施特勞斯”一樣的音樂大師。 小學音樂教案模板2 教材:人音版第二冊 教學設想: “音的高低”是小學音樂第二冊第五課“跳起舞”中的一個教學內容。本課通過“學一學”、“敲一敲”、“唱一唱”“跳一跳”四個教學環節,使學生在嘗試探索中發揮自主學習,初步了解音的高低變化。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喜愛,激發他們的探究、創造能力。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在
10、學習活動中,大膽嘗試、探究,通過多種方式初步了解音的高低變化。 教學過程: 一、聽一聽,學一學 播放生活中的各種聲音。如:汽車、輪船、敲大鼓、敲三角鐵、鳥叫、牛叫等,請學生說一說是什么聲音。 出示圖片,請學生模仿它們的聲音,討論一下誰的音高,誰的音低,相互交流。 提問: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那么多奇妙的聲音,你能說說還有哪些高低不同的聲音?請你模仿聽。 高音低音 例:拍手跺腳 雨聲雷聲 貓叫虎叫 馬蹄聲象的腳步聲 高跟鞋聲平底鞋聲 老爺爺說話小朋友說話 活動延伸:鼓勵學生回家后繼續尋找生活中高低不同的聲音,和家人朋友一起討論。 (從自然界的聲音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參與體驗,使學生對
11、音有了一個基本的高低概念,為后面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唱一唱 出示兩只貓的圖片,一只小貓,一只老貓。說說他們的叫聲有什么不同的。 學讀兒歌兩只貓。 學唱歌曲兩只貓。 附:歌詞 有只老花貓,喵嗚喵嗚叫。 有只小花貓,喵嗚喵嗚叫。 喵嗚喵嗚叫,喵嗚喵嗚叫。 喵嗚喵嗚老鼠嚇跑了, 喵嗚喵嗚老鼠嚇跑了。 分組扮演兩只貓表演動作、形象。 三、敲一敲 教師在桌子上放上七只透明的玻璃杯,杯子里分別倒入不同容量的水(敲擊時可以發出不同音高的音),準備一根筷子,告訴學生音樂可以在這七個杯子里找,今天我們來找音樂。 請個別學生用筷子敲擊杯子,聽一聽音高不同的七個音。小組討論:給這些音起名字。告訴學生七個音
12、的唱名,在琴上彈一遍音階,從低到高唱一唱。鼓勵學生自己來創造音樂,用筷子按不同的順序敲擊杯子,變換不同的旋律。 評獎激勵:比一比誰的創作最優美,評出小小作曲家。教師作記錄,全體學生來唱一唱。 四、跳一跳 教師在琴的高、中、低三個音區彈奏兒歌秋天來到了,要求學生用不同位置的體態動作模仿樹葉飄動,表示自己聽到的是哪個音區的音樂。 1、集體聽辨模仿 2、個別學生聽辨模仿 3、隨音樂“飄”出教室 小學音樂教案模板3 一、組織教學: 聽音樂進教室:(多媒體播放愛我中華) 二、新授課: 1、導言: 同學們,我們國家是一個有著56個民族的大家庭,每個民族都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每個民族都用那勤勞的雙手創造了燦
13、爛的民族文化;每個民族更是用那動人的音樂來贊美對生活的熱愛。今天,我們就來欣賞由彝族民間舞曲音樂改變而成的彝族彈撥樂快樂的啰嗦。請同學們在聆聽音樂的同時,細心感受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樂曲表現了怎樣一種場景? 2、初聽: (鼓勵學生欣賞樂曲后,根據感受發表自己見解:熱烈、奔放、歡快、載歌載舞)好,就讓我們一同領略用如此炙熱的音樂語言來傾吐心聲的民族,有著怎樣燦爛的民族文化,請同學們通過彝族人網查找關于彝族節日、民歌、舞蹈方面的資料。(學生上網查找資料,教師播放快樂的啰嗦) 3、學生分組匯報,教師總結: a.、節日:插花節、植樹節、祭龍節、賞花節、火把節(多媒體播放火把節盛況) b、民歌:敘事歌、
14、山歌、情歌、兒歌。(學生復習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 c、舞蹈:阿細跳月、打拽舞、煙盒舞。(舞蹈隊學生演示基本舞步) d.樂器:巴烏、嗩吶、月琴等30余種。(一學生用琵琶演奏快樂的啰嗦) 4、復聽: 我們在對彝族文化有了一定了解之后,請同學們在來欣賞這首快樂的啰嗦,同時分辨一下這首樂曲可分為幾段?(聽的過程中用身體表現音樂。) 5、分段聽: a、教師出示主旋律,并請學生分辨其在第一樂段中出現了幾次? b、感受下一樂段,通過不同方式感受變化。 c、感受三樂段在力度,速度上的變化。 d、用a.b的形式表現音樂。 6、請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現喜歡的樂段: 三、小結: 同學們,今天的課讓我們走近了彝族,更走近
15、了彝族的音樂文化,相信那炙熱豪放的音樂語言深深地打動了你、我以及在場的各位領導、老師,今后我們還要利用各種機會,更多的探究民族音樂文化的淵源,把民族音樂發揚光大! 四、師生再見:(多媒體播放愛我中華) 小學音樂教案模板4 教學內容: 一、學唱歌曲土撥鼠。 二、綜合訓練:三聲部和唱片段。 三、欣賞:歡樂頌、簡介貝多芬。 教學目的: 一、啟發學生運用柔和、連貫的歌聲和悠長、平穩的氣息,唱出歌中主人公對土撥鼠的愛憐、親切的情感。 二、初步接觸三聲部合唱,要求保持音準和節奏整齊。 三、通過本課歌曲和欣賞曲的學習,使學生初步了解德國音樂大師、交響樂之王貝多芬的生平、作品。 教具準備: 一、貝多芬畫像。
16、二、歡樂頌器樂獨奏、交響樂中重唱、合唱、管弦樂合奏錄音帶。 三、錄音機。 課時計劃:三節。(歌曲、綜合訓練二節,欣賞一節)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一、綜合訓練(十七頁中)第一、三聲部。 二、學唱歌曲土撥鼠。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歌曲轉圓圈。 1、用轉圓圈樂曲進行二部視唱練習。 2、無伴奏合唱,教師指揮。重點:兩個聲部的音準與和諧。 3、隨伴奏合唱。重點:速度、力度的變化以及表情的調動。 二、綜合訓練(十七頁) 1、內容簡述:這是一條三聲部發聲練習曲,選自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自新大陸交響曲第三樂章第一呈示部主題。這個主題原是一首捷克名歌,名為念故鄉,是反映流浪在外的游子思念故鄉親人、期盼回到故
17、鄉的一首歌曲。 2、教師范奏(范唱)第一聲部旋律。 1=bb 4/4 3.5 5 3.2 1 2.3 5.3 2 - 3.5 5 3.2 1 23 2.1 1 - 6.1 1 75 6 61 75 6 - 6.1 1 75 6 61 75 6 - 3.5 5 3.2 1 2.3 5.3 2 - 3.5 5 1.2 3 2.1 26 1 - 3、集體視唱第一聲部旋律。 4、哼鳴第一聲部旋律。 5、教師范奏(范唱)第三聲部旋律。 1=bb 1 - - - 7 - - - 1 - - - 7 - 1 - 4.6 6 53 4 46 53 4 - 4.6 6 53 4 46 53 4 - 1 - -
18、- 7 - - - 1 7 6 - 7 - 1 - 6、由學生們唱第一聲部,教師唱第三聲部的二部視唱,要求:力度稍弱、速度稍慢、平穩,唱時一定要注意自己聲部的準確、清晰,還要注意傾聽另一聲部。 7、教唱第三聲部旋律。 8、將學生分成兩部分(可對半分),進行兩部視唱。 9、在二部視唱基礎上的二部哼鳴練習,注意音區的變化而引起力度的變化。 三、學唱歌曲土撥鼠。 1、歌曲簡介:這是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在17891792年與家鄉波恩創作的許多歌曲之一。當時人們有隨身帶土撥鼠到處流浪的風俗習慣,就好比現代人在家中養狗、貓,并帶他們外出游玩一樣。這是一首表現流浪漢與土撥鼠相依為伴的歌曲。 土撥鼠,旱獺。 2、
19、初聽演唱錄音。 3、6/8拍弱起節奏的練習。 4、視唱曲譜。 注意,帶弱起的樂節(二小節為一樂節)、樂句(四小節為一樂句),在樂節、樂句處須用急呼吸換氣。 5、按樂曲節奏讀歌詞,體會樂句與詞的關系,找出并標出換氣位置。 6、練唱歌曲。 注意前兩句與后兩句力度上的對比。 7、齊唱土撥鼠。 四、作業: 1、視唱土撥鼠樂譜。 2、用豎笛吹奏這個旋律。 下課。 課后記:本課三聲部合唱片段中的第二、三聲部是從屬性質,主要以構造和聲背景為目的,讓小學生輕聲哼鳴的同時,注意傾聽整體音響效果。另外,當唱“啊”時,力度自然加強,不需要有意突出這個力度。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一、綜合訓練:(第十七頁)三聲部合唱
20、片斷。 二、歌曲土撥鼠的演唱、處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歌曲轉圓圈。 1、分聲部視唱。 2、二部視唱練習。 3、二部合唱。 二:綜合訓練(第十七頁)。 1、按第一課時的聲部劃分,分聲部練第一、三聲部的視唱。 2、第一、三聲部的二部視唱練習。 3、用哼鳴的方法哼唱第一、三聲部的二部合唱。 4、從第三聲部的學生中抽四六人,視唱第二聲部。 5、第一、二聲部的二部視唱練習。 6、第二、三聲部的二部視唱練習。 7、三個聲部的三部視唱練習。 8、三個聲部的三部合唱哼鳴練習,注意調整力度和速度。 9、條件較好的班級,用豎笛合奏這個三聲部合唱片斷。 10、欣賞:故鄉的親人(第五十七頁,注意體會想念故鄉、思念
21、親人的那種憂傷心情。 三:土撥鼠的演唱、處理。 1、問答:自新大陸中的主題念故鄉、美國歌曲故鄉的親人與土撥鼠在內容和情緒上有什么共同之處?(都表現了游子飄零他鄉的孤獨、凄涼和對故鄉親人的思念之情)。 2、唱一遍歌曲旋律,要求學生區分歌曲的兩個段落,并說出它們在旋律和情緒上的異同。(前一段旋律平穩,感情比較平靜,后一段旋律上行,情緒顯得較激動)。 3、朗誦歌詞,請學生指出語氣最為強烈的地方,(啊,土撥鼠),對照旋律(全取曲最高音“3”處),確定歌曲的.所在。 4、討論:應如何運用力度來表現這個.部分?(用較強的力度),整句是否都用較強的力度?(應隨旋律的起伏而作強弱的變化)。.部分出現了兩次,是
22、否可以在力度上做一些不同的處理?(前一個.部分力度較強,抒發對土撥鼠十分鐘愛的強烈感情;而后面的.音則用較弱的力度來表現無可奈何的心情)。 在討論中對學生提出的不同方案都可以試一試,唱一唱,讓大家進行比較,再得出結論。 5、有表情地演唱這首歌曲。 6、用豎笛練習吹奏這首歌。 四:小結本節課學習、練習情況。 下課。 課后記:土撥鼠這首歌的兩大特點:一是6/8拍(3/8十3/8),二是每句都從小節的第六拍弱起。啟發學生意識到這兩點,再去感覺基本節奏,自學起來會很方便。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一、復習、鞏固前兩課時學習內容。 二、欣賞:歡樂頌,簡介貝多芬。 較具準備: 一、貝多芬像。 二、錄音機。
23、三、用電子琴演奏的歡樂頌錄音;用童聲合唱的歡樂頌錄音;用重唱、合唱、管弦樂演奏(唱)的交響樂片段錄音。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第十七頁)三聲部發聲訓練,念故鄉片段。 (1)、三聲部的視唱練習。 (2)、豎笛合奏練習。 2、抽唱歌曲土撥鼠。 3、抽學生用豎笛吹奏土撥鼠。 小結、過渡: 這是貝多芬的一首小品、他還創作了許多內容更深刻、規模宏大的大型作品。 關于貝多芬的簡介,參看課本第二十一頁。 二:貝多芬經典名作片段欣賞。 1、交響曲: (1)命運(貝五)第一樂章主部主題。 (2)田園(貝六)第一樂章主部主題。 2、奏鳴曲: (1)月光第一樂章呈示部主題主題。 (2)熱情第一樂章呈示部主部主
24、題。 (3)春天f 大調小提琴、鋼琴第五奏鳴曲第一樂章主部主題。 3、歌曲: (1)土撥鼠a、用電子琴演奏的。b、童聲合唱的。 (2)歡樂頌a、用電子琴演奏的。b、童聲合唱的。c、交響樂(貝九)第四樂章重唱、合唱片段。 4、另外欣賞童聲合唱念故鄉。 三:邊聽邊想 1、再聽歡樂頌片段,并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感受(如:興奮、熱烈、雄壯、宏偉、激奮)。 2、引導學生們將歡樂頌與土撥鼠從情緒、力度、速度、結束音、色彩等方面進行比較,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歡樂頌 土撥鼠 情緒 熱情、歡(明)快 憂傷、低沉 力度 強 弱 速度 快 慢 結束音 1 6 色彩 明亮 暗 3、用以上比較法將本節課所欣賞的八首作品歸納
25、: (1)歡樂頌類:熱情、春天、田園及命運。 (2)土撥鼠類:月光、念故鄉。 4、齊唱歡樂頌、或吹奏。 簡單小結課堂學習情況。 下課。后記:通過對比,讓學生懂得同是貝多芬的作品,整體上感覺反差很大。不同音的使用(特別是結束音)所造成明暗效果是不同的。這也說明使用某些音或節奏、速度、力度,可以反映某些特別的效果。 小學音樂教案模板5 一、說教材 首先,作為一名老師對教材的理解是必不可少的; 唱山歌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五十六朵花”中的一節唱歌課,歌曲為f調2/4拍,是一首壯族歌曲,描述的是壯族美好風光,表達壯族人民熱愛大自然,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可以了解壯族民族音
26、樂的特點,并掌握一字多音的唱法。 二、說學情 其次,一名優秀的老師,僅僅對教材有深刻的了解還是不夠的,需要設身處地的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了解學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從而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與教學語言;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對音樂基礎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大部分學生可以基本掌握部分樂譜的識讀;同時這一階段的學生,思維特點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注意力不夠集中,自制能力有限;所以我將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知識經驗為出發點,努力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樂。 三、說教學目標 通過對教材以及學情的分析,我的.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歌曲的學習,感受壯族音樂風格,樹立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美好風光的意識。 過程
27、與方法:通過欣賞、講解、對比等方法,體會歌曲表達的情感。 知識與技能:掌握“一字多音”的演唱方法,并能夠用優美、委婉的聲音完整演唱歌曲。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于教學目標的確立,以及對教材與學情的整合,我確立了本節課的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學生可以用優美、委婉的聲音完整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是學生能夠掌握“一字多音”的演唱方法。 五、說教學方法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從而完成教學目標,結合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學習特點,本節課我將采用欣賞法、對比法、小組合作法,多媒體導入法等方法進行學習。 六、說教學過程 接下來說說我的教學過程,也是本次說課的中心環節,我將從導入、新課教授、鞏固提高以及小結作業等四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導入 首先是我的導入環節,在這一環節我采用的是多媒體導入的方法進行導入。我將播放不同民族服飾的圖片,并提出問題:“圖片上展示的都是哪些民族?”學生通過日常生活的積累可以回答出。由此順利導入到本節課壯族民歌唱山歌的學習。 我這樣設計是因為好的導入是一堂好課成功的一半,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也緊貼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的課程基本理念。 (二)新課教授 其次是我的新課教授環節,在這一環節我主要分成三個活動進行學習。 活動一:聆聽音樂,感受音樂風格,了解壯族。 我會先針對壯族這一民族進行簡短的介紹。之后我將設置三個問題: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尊重英雄班會課件
- 尊重他人說課課件
- 產業園區人才引進與培養合作協議
- 阿里巴巴商家品牌代運營合作協議書
- 因家庭矛盾解除婚約彩禮退還及財產分割協議
- 離婚協議補充協議書簽訂要點流程與法律風險防范
- 2024-2025學年浙江省金華市卓越聯盟高一下學期5月月考政治試題及答案
- 毛筆教學flash課件
- 傳感器在公共場所安全監控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智能健身器材智能健身房管理與預約系統考核試卷
- 2025年 武漢市漢陽區社區干事崗位招聘考試筆試試卷附答案
- 2025年 云南省危險化學品經營單位安全管理人員考試練習題附答案
- 美發師五級試題及答案
- Q-GDW10250-2025 輸變電工程建設安全文明施工規程
- 2024-2025學年四年級(下)期末數學試卷及答案西師大版2
- 2025-2030年中國釹鐵硼永磁材料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高導磁芯行業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 宣城市宣州區“政聘企培”人才引進筆試真題2024
- 遠程胎心監護數據解讀
- 技術異化的解放路徑-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全國法醫專項技術考試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