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淺談彥琮“八備”說 【摘要】彥琮所作辨證論被學界公認為中國歷史上第一篇系統的翻譯專論。文中的“八備”為古代佛典譯者應具備的八個條件,是歷代研究者關注的焦點“八備”涉及了譯者的道德、品質、能力、態度等多個方面。本文將從“八備”說的內容、提出的背景條件、其貢獻以及對當代翻譯研究的啟示四個方面對其進行解讀和分析,以便人們更好地了解彥琮的“八備”說,并從中得到啟發。【關鍵詞】彥琮;辨證論;八備【作者簡介】李淑慧,河南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一、引言彥琮是我國佛教史上著名的佛經翻譯家和佛教著作家,對佛教的發展、佛經翻譯理論建設有很大貢獻。其所作辨證論被學
2、界公認為中國歷史上第一篇系統的翻譯專論。文中提出了我國翻譯史上最早論及翻譯主體譯者的條件和要求的“八備”說。雖在彥琮之前,也有佛經翻譯者提出了譯者需了解中外文字訓詁之類的觀點,但具體而全面地論述合格譯者的,僅有彥琮一人。就當時的認知水平而言,已相當可貴。“八備”雖然討論的是對佛經譯者的要求,但對于文學、社科等各類文體的翻譯都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八備”說的提出,對佛經漢譯、翻譯主體的思考、翻譯史及譯論體系的發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二、“八備”說內容在辨證論中,彥琮對歷代譯經的得失進行了分析和點評,并基于自己大量的翻譯實踐總結出佛經翻譯人員必須具備的八項條件,即“八備”,原文如下:“誠心愛法
3、,志愿益人,不憚久時,其備一也;將踐覺場,先牢戒足,不染譏惡,其備二也;筌曉三藏,義貫兩乘,不苦暗滯,其備三也;旁涉墳史,工綴典詞,不過魯拙,其備四也;襟抱平恕,器量虛融,不好專執,其備五也;耽于道術,淡于名利,不欲高銜,其備六也;要識梵言,乃閑正譯,不墜彼學,其備七也;薄閱蒼雅,粗諳篆隸,不昧此文,其備八也”。“八備”的注釋本有很多,筆者經過比較,選出了王宏印教授的注釋本。王宏印教授注釋本:“第一,虔誠地熱愛佛法,立志于助人濟世,不怕辛苦費時;第二,忠誠地實踐教義,嚴格地遵守戒律,不致招致非議;第三,精研三藏經典,通曉大乘小乘,消除噯昧不明之處;第四,旁涉三墳五典,工于詩詞曲賦,不使譯筆生硬
4、呆滯;第五,保持心態平和,態度寬容虛心,下筆不可專執武斷;第六,埋頭鉆研譯術,耐得清貧寂寞,不尚名利炫耀自己;第七,務必精通梵語,堅持翻譯正途,無損害于原著義理;第八,掌握中文規律,了解訓詁之法,成就自如自然譯筆”。“八備”的核心是要求翻譯力求忠實,而要做到忠實,譯者必須要有高尚的品德和一定的漢、梵文的修養和造詣。在眾多對“八備”說的解讀中,筆者比較認同陳福康的說法。陳福康說:“彥琮所論八備,其一、二、五、六各條是人格修養,三、四、七、八各條是學識修養,這兩方面都是每個優秀的譯者所不可缺的”。三、“八備”說提出的背景條件任何事物都不會是憑空發展出來,都需要依靠一定的背景和條件。同樣,“八備”說
5、也是在一定的背景條件下才得以生成和提出。1.社會歷史背景。(1)統治者大力扶持佛教。南北朝時統治者大力扶持佛教,在全國修建了許多寺廟,由于佛教的興盛,佛經翻譯也隨之增多。隋朝的隋文帝和隋煬帝也大興佛教。隋文帝繼承了北周的統治后,以佛教作為鞏固其統治權的方針之一,并下令修復寺院、允許出家,又令造經像、由官家寫經,隋文帝時民間的佛經比儒家的六經多很多倍。隋煬帝即位后,大興佛寺,剃度僧侶、鑄刻新像,修治舊像,裝補故經、繕寫新經。煬帝還在洛陽的上林園內創設翻經館,繼續開展譯經事業。“佛經翻譯事業的繁榮給翻譯思想的發展提供了土壤”,為彥琮施展才華創造了大好時機。(2)佛經翻譯取得階段性成果。從東晉到隋末
6、,是佛經翻譯的發展階段。這個時期,我國佛經翻譯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果。“道安總結了漢以來流行的禪法與般若二系學說,整理了新舊翻譯的經文,并編排出了目錄,確立了成規,主張僧侶以釋為姓,為后世所遵行”;前秦苻堅受佛教經文傳譯的啟發,第一次將印度佛教經典按照真實面貌翻譯過來;“梁陳之間的譯家真諦所譯的佛經,多采用漢文,少夾梵字譯音”。此外,還有很多筆者尚未提到的成果。不難理解,當一些事物取得階段性發展,這其中的成果和規律必然會有譯者來總結和歸納,而彥琮正是這個歸納總結的人。如果彥琮沒有提出“八備”說,也會有其他同時期的譯者提出相似的譯論。(3)儒家文化為主流文化。自孔孟以來,我國主流文化就以儒家為主。自
7、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學”,直到清末,歷代帝王都是崇尚儒學。儒家文化倡導血親人倫、現世事功、修身存養、道德理性,儒家的核心是重視人對自身的道德倫理的完善和建設。在此文化大背景下,中國的學者就會很強調自身的修養。明白了這一點,就不難看出彥琮在“八備”中將品德和學識一并列為對譯者的要求。2.前人翻譯經驗的影響。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可謂對彥琮的翻譯思想具有很大的影響。彥琮對于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之說,推崇備至,他不僅本人同意這些觀點,而且在引用后又加以發揮了。道安提出的三點“不易”不外乎是要求譯人注意到譯經的艱辛,這三點正是當時佛經譯者需要去克服的三大困難。既然要克服困難,佛經譯者需要具備
8、什么樣的素質和條件,應該做出什么樣的努力,這樣的問題已成潛詞。所以這“三不易”,可以說對彥琮的“八備”這一重要論說的提出起到了啟發和促進作用。3.彥琮自身。(1)自幼天資聰慧。8歲那年,彥琮投奔邊法師,邊法師對這個小孩感到很疑惑,以為他跑到寺院中來玩,無意說出連他自己也不明白的話。可邊法師再看看彥琮那童稚的面孔上,表情嚴肅而真誠,法師略為所動。邊法師試著讓彥琮讀須大拿經。近七千字的經文,他一天就讀完了,還能通曉經義。又讓他讀大方等經(即大方等大集經),他只用幾天時間便已讀完。以彥琮這樣小的年齡能夠在幾天之內讀完如此浩繁的經書,可謂是奇跡。可以這么說,彥琮對于佛經學習具有超乎常人的天賦,就是一個
9、天才。(2)人生經歷豐富。彥琮生于北齊天保七年,出家后法名道江,法號彥琮,出身衣冠世家,自幼天資聰慧,一生都在研究佛學,翻譯經典、著述論集甚多。經歷了北齊、北周、隋三個朝代,深受隋文帝、煬帝欽重。彥琮精通梵文,兩度主持譯場。開皇十二年,他奉召入長安,住興善寺,主掌翻譯。“這是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中土僧侶擔任譯場主譯,打破了只有外國僧人擔任主譯的陳規。大業二年,又任東京洛陽上林園翻譯館學士,主掌譯事”。中國著名的翻譯家、作家、教育家、美術評論家傅雷說過:“譯事雖近舌人,要以藝術修養為根本:無敏感之心靈,無熱烈之同情,無適當之鑒賞能力,無相當之社會經驗,無充分之常識(即所謂雜學),勢難徹底理解
10、原作,即或理解,亦未必能深切領悟”。正是彥琮豐富人生經歷,使其具有了鑒賞能力、充足的社會經驗和充分的常識,其才能對佛經的翻譯領悟深切,進而提出自己的論說。(3)大量翻譯實踐和著作。彥琮一生共譯經22部,約達萬卷。著作有辯正論1卷,眾經目錄5卷,譯舍利瑞圖經、國家祥瑞錄合為10卷,此外還有通極論、通學論、福田論、僧官論、辨正論、慈悲論、默語論、鬼神論、善才童子諸知識錄、沙門名義論別集、達摩笈多傳、法琳別傳等著作。實踐出真知,正是大量的翻譯實踐和寫作經驗,才使得彥琮對于譯佛經者應該具備的條件了然于胸。四、“八備”說的貢獻“八備”說是我國翻譯史上最早系統地論及譯者的條件和要求的論說,“可謂深探本源,
11、這是他的獨到之處”。第二,以往關于佛經的翻譯問題主要集中在譯文方面,“八備”說的提出,使得人們的視角從譯文轉到了譯者身上。讓人們意識到了譯者對于在翻譯過程中的重要性,譯者的主體性得到提升。第三,“八備”說對譯者的學問修養和道德修養都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對于譯者翻譯能力和翻譯素質的提升具有指導性意義。第四,“八備”說不僅適用于佛經譯者,對于文學、科技等文本翻譯也具有一定的作用。不僅適用于古代,放在今天,依然具有意義。第五,為后來者研究佛經翻譯和關于譯者的譯論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五、對當代翻譯研究的啟示第一,彥琮的“八備”不僅適用于佛教翻譯,也適用于當代應用翻譯的研究,“八備”說能傳承到今天,足以
12、證明其價值和意義,當今我們生活在信息化時代,在接觸新知識、新理論的同時,要不忘對經典著作和翻譯理論進行研究和學習。第二,對于譯者來說,要具備良好的道德修養,要多進行大量的翻譯實踐,要多參加社會實踐以豐富自己的人生經歷和閱歷,彥琮也正是因為其豐富的人生經歷,才能對譯者提出比較系統、全面的條件和要求。第三,在翻譯研究的過程中,要善于學習和比較,善于歸納和總結,善于用辨證的視角來看待事物,彥琮正是在對歷代譯經的得失進行了分析和評點后,才提出“八備”之說,此外,在辨證論中,彥琮對道安的翻譯思想表示肯定,但也沒有全盤肯定,而是以一種批判地繼承的方法來研究和學習道安的翻譯思想。第四,在翻譯工作中,譯者應尊
13、重和熱愛原作,使譯文盡量不要受到自己主觀意見的影響,保持原文、原味,此外,要和原作者在思想高度和感情上保持高度一致,這樣就會更有利于翻譯出與原作“重量”相同的譯作和原語言中文化的傳播。第五,翻譯也應注意到原文所處時代。時代不同,譯文語言風格亦有所區別。因此在翻譯時,我們更應注重時代背景下的與之適應的語言風格。六、結語彥琮在辨證論中提出“八備”說,就當時的認識水平而言,已相當可貴。他雖然討論的是佛經的翻譯,但對于文學等各類文體的翻譯也不無借鑒意義。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彥琮不但看到了譯者的知識結構對譯文質量的影響,而且還注意到譯者的品德修養在譯事過程中的作用,其意義已超出了佛經漢譯,移用于其他專門學問也很適當。“八備”說是彥琮在長期的譯經事業中創立和總結出來的,是我國翻譯史上的一筆寶貴財富,是值得當今學者重視、學習、研究和遵循的。參考文獻:1謝天振.中西翻譯簡史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2王宏印.中國傳統譯論經典詮釋從道安到傅雷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3陳福康.中國譯學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4彭文奉.佛經漢譯及其對中國文化的影響d.山東:山東大學,2008.5殷薇.佛經翻譯之階段性及其特點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78-79.6劉長慶.佛經譯場中的翻譯理論探究j.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尊重英雄班會課件
- 尊重他人說課課件
- 產業園區人才引進與培養合作協議
- 阿里巴巴商家品牌代運營合作協議書
- 因家庭矛盾解除婚約彩禮退還及財產分割協議
- 離婚協議補充協議書簽訂要點流程與法律風險防范
- 2024-2025學年浙江省金華市卓越聯盟高一下學期5月月考政治試題及答案
- 毛筆教學flash課件
- 傳感器在公共場所安全監控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智能健身器材智能健身房管理與預約系統考核試卷
- 2025年 武漢市漢陽區社區干事崗位招聘考試筆試試卷附答案
- 2025年 云南省危險化學品經營單位安全管理人員考試練習題附答案
- 美發師五級試題及答案
- Q-GDW10250-2025 輸變電工程建設安全文明施工規程
- 2024-2025學年四年級(下)期末數學試卷及答案西師大版2
- 2025-2030年中國釹鐵硼永磁材料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高導磁芯行業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 宣城市宣州區“政聘企培”人才引進筆試真題2024
- 遠程胎心監護數據解讀
- 技術異化的解放路徑-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全國法醫專項技術考試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