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學更應該啟發學生動手動腦_第1頁
生物教學更應該啟發學生動手動腦_第2頁
生物教學更應該啟發學生動手動腦_第3頁
生物教學更應該啟發學生動手動腦_第4頁
生物教學更應該啟發學生動手動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生物教學更應該啟發學生動手動腦心得體會生物學是一門實驗科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求知欲后,如何進一步引導他們去觀察、去探索?我在講課中主要是盡可能地介紹一些中學生可以自己動手做的簡易實驗,引導他們通過對身邊事物的觀察揭示和了解某些基本規律。例如講完“葉的蒸騰”作用后,就讓學生做了一個用塑料袋罩在天竺葵葉干上的實驗,啟發他們想一想:塑料袋內壁上的水珠是哪里來的?這是什么作用?由于學生是帶著問題去做的,因此實驗時就 格外認真,甚至做不成功不罷休。有些原理、規律很難用身邊的簡單實驗求得證實,這就要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深入分析,必要時還需采用 比較、分類、類比推理等方法,誘發學生去思考、理解。也可以

2、向學生提供有關閱讀書籍和要求收看電視播放的動物世界、人與自然等節目。這樣做,都有助于學生學懂弄清知識。啟發和引導學生自己設計實驗來探索生命科學問題,也是培養提高他們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和思維能力的一種方法。我在教學中,就曾結合課程內容讓學生回家“生豆芽”,從選種、注水、泡豆一直到長出豆芽,不僅觀察了黃豆的吸水、膨脹、發芽、破皮以至萌發的全過程,而且激發了他們對自然界和自然科學的興趣,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生命科學概念的形式,不僅僅能夠用它去分析了解千姿百態的生命現象,更重要的還在于應用生命科學概 念從事推理探索,解決實際問題。因此,中學生物課還應密切結合教學內容,積極組織和指導學生在課外開展 生物

3、科技活動,更好地培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實踐能力以及探索、創新精神。在這方面,常見的有觀察、 采集動植物標本,培植花木,飼養小動物,昆蟲標本的制作等等。至于制作方法,一般不宜講得過細,要求過死,應多給學生留一些創作的余地。同時,在講過教材內容后,還應啟發、引導學生盡可能地去應用,以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例如,講完“魚”后,讓學生通過幫助家長燒魚,進一步觀察魚的外形特征,了解魚適應水中生活的結構特點。總之,為初中學生講授生物學,更需要多在啟發學生“自己想、自己做、自己用、自己創”上下功夫。這樣,我們教師就不僅僅是傳授科學知識,而且開發了學生的智力、培養提高了能力。這是因為智力、能力都是灌不進去的

4、,只有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去實踐、去探索才能練出來。 口訣在生物課堂的應用心得體會由于口訣本身的特點,比較容易記憶。因此,把一些重要難記的生物知識,編成口訣介紹給學生,將會降低學習難度,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形成明確的知識脈絡和體系,在教學中發揮極大的促進作用。口訣,是用簡單、精煉、合轍押韻的語言來描情狀物。由于它簡單易懂,朗朗上口,因此容易記憶,深受大家的好評。我將口訣引入生物教學中,是一件很偶然的事,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初三面臨會考,我在按照進度上課時總是感覺時間不夠用,經常一個課時講兩個課時的內容。知識講得多,又缺乏系統性,學生理解掌握起來就出現了問題,經常出現張冠李戴、丟三落

5、四的現象。情況很不樂觀。在復習初二教材第四章“人體內物質的運輸”主要講述血液循環的知識。我認為從知識結構來講,血液循環是本教材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識。血液循環系統把人體各個系統、器官、組織和細胞有機聯系起來,成為一個協調運轉、充滿活力的完美個體,其他器官、系統的“工作”離不開血液循環系統的參與。同時,這部分的內容學生掌握起來也比較吃力。如心臟四腔的位置關系、四腔相連的血管、動脈血與靜脈血的轉換等等。這些內容,既是難點,又是重點。不少學生經常搞混。為了幫助學生理清知識脈絡,在講到這一章節內容時,我把提前編好的口訣抄給學生(一顆心臟映眼中,四個腔室須分清。上房下室同側通,房連靜來室連動。靜脈送血回心

6、房,再沿動脈向外沖。瓣膜控制血流向,上下內外不倒行。肺部循環加氧站,血色由暗變鮮紅。氧由血液送全身,分解糖類(等)釋放能),結合模型、插圖,把每一句話展開、講透。學生很快就理解了口訣。課下不少學生比著背誦口訣,很快就背熟并掌握了相關內容。嘗到了這個“甜頭”,我又多方搜集,終于找到了幾個相關口訣。在學習第五章第一節“尿的形成和排出 ”時,我把口訣介紹給學生(腎小球,小囊壁   血液流經搞過濾  細胞蛋白留血里  水鹽素糖穿過去   形成原尿不徹底  腎小管,重新吸  葡萄糖,無剩余  尿液積多排出去),學生結合插圖和教材理解口

7、訣,很快理清了這些以往極易搞混的知識,掌握了相關內容。口訣的應用引起了一些學生的興趣。我就及時鼓勵他們自己去編一些口訣。編口訣需要全面把握知識要點,編口訣的過程就是一個知識再加工的過程。盡管從質量上來講,學生編的口訣不那么完美,但總有一些閃光點不時涌現。在后來編的“眼與視覺”的口訣中,就閃爍著個別學生的智慧。學生背起自己參與編寫的口訣來,也是格外的興奮,掌握得更快更好。后來,我干脆把網上找到的口訣和我們自編的口訣一并整理、印發給學生,讓大家每天讀上一兩遍,以幫助同學們梳理知識脈絡,掌握相關內容。從現在多數學生積極踴躍的狀態和反饋練習的前后對比來看,效果還是很好的。將口訣引入課堂,整理概括了重要

8、的知識點,形成了系統的知識脈絡。一個好的口訣,既涵蓋了重點,又幫助突破了難點。學生理解掌握了口訣后,就不用我們再去反復梳理知識,講解難點,提高了講課、學習的效率。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參與到自編口訣的過程中后,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把握,也鍛煉了他們的能力。這也是素質教育所極力倡導的。生物教學滲透環境教育心得體會共建和諧社會需要高素質的人才,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的人才。對于一個人,良好行為習慣就是基本素質之一,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人的能力和素質的生長點,為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平臺。中學生如果養成基本良好行為習慣,將終身受益,成為自身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在一定意義上說,習慣就是素質

9、。在成長過程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必然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有利于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帶給人們的是社會和經濟的繁榮,但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讓學生了解當前環境問題的嚴重性,增強對環境的憂患意識,樹立保護環境的強烈責任感和使命感。讓學生懂得當前人類面臨著許多全球性的環境與發展問題,人口劇增、資源過度消耗、環境嚴重污染、生態平衡遭到破壞、溫室效應加劇、酸雨增多、臭氧層出現空洞等。這些環境問題不僅嚴重影響著經濟的持續發展和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而且直接威脅到人類的健康和生存。從而認識到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就是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進行環境保護,更好地解決人口、資源、

10、污染和疾病等問題已成為21世紀人類面臨的重要問題。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滲透或進行環境教育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生物生存于自然環境,依賴于自然環境,是生態環境的一個組成部分。生物在適應自然環境的同時,也影響和改變著自然環境,生物與自然環境是不可分割的統一體。生物學習中涉及到許多與環境保護相關的知識內容,為環境教育打下良好基礎。以下談談個人在生物教學中實踐的體會。一、學習環保知識,樹立環保意識環境問題主要源自人類對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壞,而這些損害破壞環境的行為與人們缺乏對環境的正確認識密切相關的。觀念支配行動,環境保護的行動源自學生良好的環境知識和保護環境的意識。新課程生物學教材提出了以

11、“人與生物圈”為主線的課程體系,有助于學生正確認識環境問題的現狀,學習解決環境問題的知識和觀念,樹立正確的環保意識,使學生的行為與環境相和。如六年級的 “生物圈”“生態系統”“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生態系統是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的一個整體,成員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影響。人類的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常常是全球性的,人類的許多活動影響著生物圈,使生物圈面臨危機。學生明確了人類在生物圈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了人必須與生物圈和諧共處的道理。通過“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愛護植被,綠化祖國”的學習,學生認識到綠色植物光合作

12、用的重要意義,光合作用為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動物的生存提供了物質來源和能量來源;是生物圈中所有能量的最終來源;維持了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相對穩定。我國植被面臨的主要問題;愛護植被、綠化祖國的重要意義。七年級 “分析人類活動破壞生態環境的實例”“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擬定保護生態環境的計劃”幾乎就是環境保護的專題教育:學生了解到森林遭到嚴重濫伐;野生動物被捕殺,鳥類種類日益減少;太湖污染美麗不再重現;生物入侵的危害;探究酸雨對生物的影響、廢電池對生物的影響;認識溫室效應和臭氧層破壞給環境帶來的危害;擬定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計劃等等。通過學習,學生們對環境保護有了更深刻的感性認識和理性

13、認識,環保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很快落實到日常生活行為中去。二、養成良好行為習慣,自覺做到環保生活保護環境,只靠宣傳是不夠的,學生的環保知識和環保意識要轉變為學生良好的環保行為,成為學生生活和學習中的自覺行為,才是環境教育的目的。學生良好的環保行為和習慣不是與生俱來的,尤其是正確的環境行為習慣,更是在后天的社會生活和教育中,在教師家長的指導和影響下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我們過去的學校教育中向學生傳遞的更多的是不能和不要去做什么,如不要損壞樹木,不要破壞綠化,不要傷害動物,不要隨地吐痰,不要損壞公物等等。很少具體地教會學生正確的行為方式,如何去做。我在生物教學中進行環境教育

14、時,在傳授環保知識,樹立環保意識的同時,更突出生活學習中應該怎么去做,什么行為方式是環保的、正確的。如隨地吐痰是國人的惡習之一,是令許多國際友人無法忍受而不愿再來中國的原因之一。在學習人體的呼吸一節內容時,提到不能隨地吐痰。在傳染病的學習中,講到呼吸道傳染病傳播的途徑。也會說到不能隨地吐痰。通過學習相關的生物知識,學生知道了呼吸道對吸入的空氣有清潔作用,被呼吸道阻攔的細菌和有害物就形成痰和鼻涕等,隨地吐痰將會散布細菌等病原體而傳播疾病,污染環境。但學生雖然知道不能隨地吐痰,不知道如何正確處理吐痰。以前家長和老師從來沒有教過如何去做,這令學生很困惑。我在教學中教給學生具體的做法是:每天早上洗嗽時

15、對口腔喉嚨鼻腔做一次較全面的清理,以盡量減少吐痰的機會。出門時隨身攜帶手帕(或紙手帕),遇感冒要咳嗽吐痰或流涕時,將痰吐在手帕(或紙手帕)里放進口袋,回家后處理或放進垃圾桶。如周圍沒有垃圾桶,用過的紙手帕不能亂丟,先裝口袋里,找到垃圾桶后再放入。應該說這是一個人人都會做的文明而環保的行為,但我們以前很少有人這樣去做。在學習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節內容時,首先讓學生進行幾個案例分析,懂得動物與人類之間的關系,動物在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作用,了解已經消失的動物,如旅鴿、渡渡鳥等。由于食物鏈的作用,地球上每消失一個物種,就有與之相關的10-20個物種消失。當地球上的物種逐漸消亡的時候,作為地球生物一

16、員的人類,能夠幸免于難嗎?懂得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人與動物應該和諧相處,保護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如何去保護動物,保護野生動物呢?我們應該做到:愛護動物和它們賴以生存的環境,不隨意向動物扔雜物,不打鳥,不捕捉青蛙和蛇等野生動物,不吃野味,不購買野生動物及利用野生動物制成的商品,不販賣野生動物,注意保護野生動物及其賴以生存的環境,積極主動參加有關動物保護活動,宣傳動物保護和環境保護知識,說服并勸阻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必要時尋求新聞媒體支援和法律支持。在愛護花草樹木的過程中應做到:不攀花折枝,愛護樹木,不破壞綠化,保護草地,不使用紙制賀卡,多發電子郵件或短信,節約紙張,雙面打印文件,廢紙回收利用,不

17、使用一次性木筷子,進行保護樹木愛護綠化的宣傳,積極參加植樹活動,勸阻和制止亂砍古樹名木、破壞綠化的行為。多使用布袋或竹籃購物,不使用一次性難降解塑料袋和塑料餐盒,減少白色污染,正確處理廢舊電池,尤其是污染性極大的紐扣電池,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如使用節水型抽水馬桶,洗淋浴而不用浴缸,也不到公共浴室洗湯浴,減少或不用自來水洗車,推廣污水處理和水的循環利用,關注當地水體污染狀況,及時發現舉報對水體造成嚴重污染的造紙、冶金、化工等生產企業,減少水污染。使用節能環保型冰箱、空調,減少使用空調次數和時間,以保護大氣中的臭氧層。關注大氣污染,出門多坐公交汽車,多騎車或步行,減少機動車尾氣的排放,降低溫室效

18、應等等。三、關注社會環境問題,促進社會持續發展環境教育必須讓學生走出學校,走向社會,讓所有的人都行動起來,加入到環境保護的行列中來。這就要求學生不僅要自己有良好的環保行為,而且要關注社會,關注當前發生和存在的污染環境的重大事件,如2003年發生的“非典”大流行,北方的沙塵暴,艾滋病,洪水與厄爾尼諾現象等重大事件,積極參與這些事件的探索討論,關注本身就是一種更高層次的行為。目前全球的野生動物種類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減少,日益消亡。全球每天有1500噸氯氟烴化合物排入大氣中,造成臭氧層空洞。每天新增加14萬輛汽車排放尾氣,每天進入大氣的二氧化碳為5600萬噸,造成溫室效應。每天有5.5萬公頃森林被毀,161平方公里土地荒漠化。每天有1.5萬人(多為兒童)飲用被污染的水而死亡。我國人均水資源只有世界人均水資源的1/3。水污染和水資源的浪費仍相當嚴重。由于地下水的大量不合理的開發利用,我國已有50多個城市出現大面積地面沉降。人類向大自然的每一次索取,都將遭到大自然無情的報復。學會在關注中學會思維,辯證地看待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