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習題1-01 計算機網絡向用戶可以提供哪些服務?答:數據傳輸:網絡間個計算機之間互相進行信息的傳遞。資源共享:進入網絡的用戶可以對網絡中的數據、軟件和硬件實現共享。分布處理功能:通過網絡可以把一件較大工作分配給網絡上多臺計算機去完成習題1-02 簡述分組交換的要點。答:(1)報文分組,加首部(2)經路由器儲存轉發(3)在目的地合并習題1-03 試從多個方面比較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和分組交換的主要優缺點。答:電路交換,它的主要特點是: 在通話的全部時間內用戶獨占分配的傳輸線路或信道帶寬,即采用的是靜態分配策略; 通信雙方建立的通路中任何一點出現了故障,就會中斷通話,必須重新撥號建立連接,方可繼續,
2、這對十分緊急而重要的通信是不利的。顯然,這種交換技術適應模擬信號的數據傳輸。然而在計算機網絡中還可以傳輸數字信號。數字信號通信與模擬信號通信的本質區別在于數字信號的離散性和可儲性。這些特性使得它在數據傳輸過程中不僅可以間斷分時發送,而且可以進行再加工、再處理。 計算機數據的產生往往是“突發式”的,比如當用戶用鍵盤輸入數據和編輯文件時,或計算機正在進行處理而未得出結果時,通信線路資源實際上是空閑的,從而造成通信線路資源的極大浪費。據統計,在計算機間的數據通信中,用來傳送數據的時間往往不到10%甚至1%。另外,由于各異的計算機和終端的傳輸數據的速率各不相同,采用電路交換就很難相互通信。分組交換具有
3、高效、靈活、可靠等優點。但傳輸時延較電路交換要大,不適用于實時數據業務的傳輸。報文交換傳輸時延最大。習題1-04 為什么說因特網是自印刷術以來人類通信方面最大的變革?答: 融合其他通信網絡,在信息化過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連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種媒體形式的實時交互能力。習題1-05 因特網的發展大致分為哪幾個階段?請指出這幾個階段的主要特點。答:從單個網絡APPANET向互聯網發展;TCP/IP協議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級結構的Internet;分為主干網、地區網和校園網;形成多層次ISP結構的Internet;ISP首次出現。習題1-06 簡述因特網標準制定的幾個階段?答:(1)因特
4、網草案(Internet Draft) 在這個階段還不是 RFC 文檔。(2)建議標準(Proposed Standard) 從這個階段開始就成為 RFC 文檔。(3)草案標準(Draft Standard)(4) 因特網標準(Internet Standard)習題1-07小寫和大寫開頭的英文名字 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區別?答:(1) internet(互聯網或互連網):通用名詞,它泛指由多個計算機網絡互連而成的網絡。;協議無特指(2)Internet(因特網):專用名詞,特指采用 TCP/IP 協議的互聯網絡區別:后者實際上是前者的雙向應用習題1-08 計算
5、機網絡都有哪些類別?各種類別的網絡都有哪些特點?答:按范圍:(1)廣域網WAN:遠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網。(2)城域網:城市范圍,鏈接多個局域網。(3)局域網:校園、企業、機關、社區。(4)個域網PAN:個人電子設備按用戶:公用網:面向公共營運。專用網:面向特定機構。習題1-09 計算機網絡中的主干網和本地接入網的主要區別是什么?答:主干網:提供遠程覆蓋高速傳輸和路由器最優化通信本地接入網:主要支持用戶的訪問本地,實現散戶接入,速率低。習題1-10 試在下列條件下比較電路交換和分組交換。要傳送的報文共x(bit)。從源點到終點共經過k段鏈路,每段鏈路的傳播時延為d(s),數據率為
6、b(b/s)。在電路交換時電路的建立時間為s(s)。在分組交換時分組長度為p(bit),且各結點的排隊等待時間可忽略不計。問在怎樣的條件下,分組交換的時延比電路交換的要小?(提示:畫一下草圖觀察k段鏈路共有幾個結點。)答:線路交換時延:kd+x/b+s, 分組交換時延:kd+(x/p)*(p/b)+ (k-1)*(p/b)其中(k-1)*(p/b)表示K段傳輸中,有(k-1)次的儲存轉發延遲,當s>(k-1)*(p/b)時,電路交換的時延比分組交換的時延大,當x>>p,相反。習題1-11 在上題的分組交換網中,設報文長度和分組長度分別為x和(p+h)(bit),其中p為分組的
7、數據部分的長度,而h為每個分組所帶的控制信息固定長度,與p的大小無關。通信的兩端共經過k段鏈路。鏈路的數據率為b(b/s),但傳播時延和結點的排隊時間均可忽略不計。若打算使總的時延為最小,問分組的數據部分長度p應取為多大?(提示:參考圖1-12的分組交換部分,觀察總的時延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答:總時延D表達式,分組交換時延為:D= kd+(x/p)*(p+h)/b)+ (k-1)*(p+h)/bD對p求導后,令其值等于0,求得p=(xh)/(k-1)0.5習題1-12 因特網的兩大組成部分(邊緣部分與核心部分)的特點是什么?它們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點?答:邊緣部分:由各主機構成,用戶直接進行信
8、息處理和信息共享;低速連入核心網。核心部分:由各路由器連網,負責為邊緣部分提供高速遠程分組交換。習題1-13 客戶服務器方式與對等通信方式的主要區別是什么?有沒有相同的地方?答:客戶服務器有主機和客戶機之分,客戶機向主機發送服務請求,并有主機的地址,主機被動的接收客戶的請求,給于客戶請求服務。對等通信方式沒有主機和客戶機之分,每個電腦都是平等的,每個電腦都可能是主機和客戶機,這個主要看電腦是在請求服務還是在給于服務。客戶服務器方式和對等通信方式都是在網絡上進行的,都有大量的電腦組成一個網絡,并且有著相同的軟件支持,都間接存在主機和客戶機之分,都存在網絡邊緣和網絡核心!習題1-14 計算機網絡有
9、哪些常用的性能的指標?答:計算機網絡有七種性能指標: 1.速率 2.帶寬 3.吞吐量 4.時延 5.時延帶寬積 6.往返時間RTT 7.利用率習題1-15 假定網絡利用率達到了90%。試估計一下現在的網絡時延是它的最小值的多少倍?解:設網絡利用率為U。,網絡時延為D,網絡時延最小值為D0U=90%;D=D0/(1-U)->D/ D0=10現在的網絡時延是最小值的10倍習題1-16 計算機通信網有哪些非性能特征?非性能特征與性能特征有什么區別?答:征:宏觀整體評價網絡的外
10、在表現。性能指標:具體定量描述網絡的技術性能。習題1-17 收發兩端之間的傳輸距離為1000km,信號在媒體上的傳播速率為2×108m/s。試計算以下兩種情況的發送時延和傳播時延:(1) 數據長度為107bit,數據發送速率為100kb/s。(2) 數據長度為103bit,數據發送速率為1Gb/s。從上面的計算中可以得到什么樣的結論?解:(1)發送時延:ts=107/105=100s傳播時延tp=106/(2×108)=0.005s(2)發送時延ts =103/109=1µs傳播時延:tp=106/(2×108)=0.005s結論:若數據長度大而發送速率
11、低,則在總的時延中,發送時延往往大于傳播時延。但若數據長度短而發送速率高,則傳播時延就可能是總時延中的主要成分。習題1-18 假設信號在媒體上的傳播速度為2×108m/s.媒體長度L分別為:(1)10cm(網絡接口卡)(2)100m(局域網)(3)100km(城域網)(4)5000km(廣域網)試計算出當數據率為1Mb/s和10Gb/s時在以上媒體中正在傳播的比特數。解:(1)1Mb/s:傳播時延=0.1/(2×108)=5×10-10比特數=5×10-10×1×106=5×10-41Gb/s: 比特數=5×10-
12、10×1×109=5×10-1(2)1Mb/s: 傳播時延=100/(2×108)=5×10-7比特數=5×10-7×1×106=5×10-11Gb/s: 比特數=5×10-7×1×109=5×102(3) 1Mb/s: 傳播時延=100000/(2×108)=5×10-4比特數=5×10-4×1×106=5×1021Gb/s: 比特數=5×10-4×1×109=5×
13、105(4)1Mb/s: 傳播時延=5000000/(2×108)=2.5×10-2比特數=2.5×10-2×1×106=5×1041Gb/s: 比特數=2.5×10-2×1×109=5×107習題1-20 網絡體系結構為什么要采用分層次的結構?試舉出一些與體系結構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答:分層次的好處:(1).各層之間是獨立的。(2).靈活性好。(3).結構上可分割開。(4).易于實現和維護。(5).能促進標準化工作。例如:圖書整理工作、學校中各個部門的劃分等等。習題1-21 協議與服務有何區
14、別?有何關系?答:網絡協議:為進行網絡中的數據交換而建立的規則、標準或約定。由以下三個要素組成:(1)語法:即數據與控制信息的結構或格式。(2)語義:即需要發出何種控制信息,完成何種動作以及做出何種響應。(3)同步:即事件實現順序的詳細說明。協議是控制兩個對等實體進行通信的規則的集合。在協議的控制下,兩個對等實體間的通信使得本層能夠向上一層提供服務,而要實現本層協議,還需要使用下面一層提供服務。協議和服務的概念的區分:1、協議的實現保證了能夠向上一層提供服務。本層的服務用戶只能看見服務而無法看見下面的協議。下面的協議對上面的服務用戶是透明的。2、協議是“水平的”,即協議是控制兩個對等實體進行通
15、信的規則。但服務是“垂直的”,即服務是由下層通過層間接口向上層提供的。上層使用所提供的服務必須與下層交換一些命令,這些命令在OSI中稱為服務原語。習題1-22 網絡協議的三個要素是什么?各有什么含義?答:網絡協議:為進行網絡中的數據交換而建立的規則、標準或約定。由以下三個要素組成:(1)語法:即數據與控制信息的結構或格式。(2)語義:即需要發出何種控制信息,完成何種動作以及做出何種響應。(3)同步:即事件實現順序的詳細說明。習題1-23 為什么一個網絡協議必須把各種不利的情況都考慮到?答:因為網絡協議如果不全面考慮不利情況,當情況發生變化時,協議就會保持理想狀況,一直等下去!就如同兩個朋友在電
16、話中約會好,下午3點在公園見面,并且約定不見不散。這個協議就是很不科學的,因為任何一方如果有耽擱了而來不了,就無法通知對方,而另一方就必須一直等下去!所以看一個計算機網絡是否正確,不能只看在正常情況下是否正確,而且還必須非常仔細的檢查協議能否應付各種異常情況。習題1-24 試述五層協議的網絡體系結構的要點,包括各層的主要功能。答:所謂五層協議的網絡體系結構是為便于學習計算機網絡原理而采用的綜合了OSI七層模型和TCP/IP的四層模型而得到的五層模型。各層的主要功能:(1)應用層應用層確定進程之間通信的性質以滿足用戶的需要。應用層不僅要提供應用進程所需要的信息交換和遠地操作,而且還要作為互相作用
17、的應用進程的用戶代理(user agent),來完成一些為進行語義上有意義的信息交換所必須的功能。(2)運輸層任務是負責主機中兩個進程間的通信。因特網的運輸層可使用兩種不同的協議。即面向連接的傳輸控制協議TCP和無連接的用戶數據報協議UDP。面向連接的服務能夠提供可靠的交付。無連接服務則不能提供可靠的交付。只是best-effort delivery.(3)網絡層網絡層負責為分組選擇合適的路由,使源主機運輸層所傳下來的分組能夠交付到目的主機。(4)數據鏈路層數據鏈路層的任務是將在網絡層交下來的數據報組裝成幀(frame),在兩個相鄰結點間的鏈路上實現幀的無差錯傳輸。(5)物理層物理層的任務就是
18、透明地傳輸比特流。“透明地傳送比特流”指實際電路傳送后比特流沒有發生變化。物理層要考慮用多大的電壓代表“1”或“0”,以及當發送端發出比特“1”時,接收端如何識別出這是“1”而不是“0”。物理層還要確定連接電纜的插頭應當有多少根腳以及各個腳如何連接。習題1-25 試舉出日常生活中有關“透明”這種名詞的例子.答:“透明”是指某一個實際存在的事物看起來卻好像不存在一樣。書上舉例如:你看不見在你面前有100%透明的玻璃的存在。習題1-26 解釋下列名詞:協議棧、實體、對等層、協議數據單元、服務訪問點、客戶、服務器、客戶-服務器方式。答:協議棧:指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采用分層模型后,每層的主要功能由對等層協議的運行來實現,因而每層可用一些主要協議來表征,幾個層次畫在一起很像一個棧的結構。實體:表示任何可發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軟件進程。在許多情況下,實體是一個特定的軟件模塊。對等層:在網絡體系結構中,通信雙方實現同樣功能的層。協議數據單元:對等層實體進行信息交換的數據單位。服務訪問點:在同一系統中相鄰兩層的實體進行交互(即交換信息)的地方。服務訪問點SAP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它實體上就是一個邏輯接口。客戶、服務器:客戶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國MicroLED行業市場運行現狀及投資規劃建議報告
- 2025屆廣東省廣州市廣東二師番禺附中化學高二下期末達標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中國高速電機市場運行態勢及行業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 水廠配套管網工程融資投資立項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齊魯咨詢)
- 中國核電行業發展前景預測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海南濾光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硫化黃棕3GR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及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超導磁共振設備市場全面調研及行業投資潛力預測報告
- 車隊安全應急預案
- 食品安全生產知識培訓資料
- 星巴克運營管理手冊
- 《物理化學48學時》課程教學大綱
- 全國職業大賽(中職)ZZ006水利工程制圖與應用賽項賽題第1套
- 火鍋店領班的崗位職責和工作流程
- 基恩士靜電測量儀說明書
- 健康照護師(初級)理論知識考核試題
- 工程量確認單
- 鐵總物資〔2015〕117號:鐵路建設項目甲供物資目錄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套課件【精品】
- GA/T 2066-2023法庭科學生物檢材中甲嘧磺隆等21種磺酰脲類除草劑篩選液相色譜-質譜法
- 《建筑工程碳排放計量》-課件-第5章-建筑碳排放實例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