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第第3636課課 生態系統的結構生態系統的結構 必備知識梳理必備知識梳理回扣基礎要點回扣基礎要點一、生態系統的概念及類型一、生態系統的概念及類型1.1.概念:由概念:由 與它的與它的 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而 形成的統一整體,叫做生態系統。形成的統一整體,叫做生態系統。2.2.范圍:有大有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范圍:有大有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 。3.3.結構:組成成分和營養結構結構:組成成分和營養結構 。4.4.功能: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及功能: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及 。無機環境無機環境生生 物圈物圈食物鏈和食物網食物鏈和食物網信息傳遞信息傳遞5.5.類類 型型 生生態系統態系統 生生 態
2、系統態系統 生態系統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池塘、河流、池塘、河流、 湖泊等湖泊等陸地生態系統陸地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生態系統荒漠生態系統荒漠生態系統凍原生態系統凍原生態系統人工生態系統人工生態系統 、人工林、果園和、人工林、果園和 生態系統生態系統 自然自然水域水域海洋海洋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農田農田城市城市練一練練一練 下列關于農田生態系統特點的敘述中,下列關于農田生態系統特點的敘述中, 錯誤的是錯誤的是 ( ) A.A.生物種類少,營養結構簡單生物種類少,營養結構簡單 B.B.人的作用突出,朝著對人類有益的方向發展人的作用突出,朝著對人類有益的方向發展 C.C.有機物
3、基本上保持在系統內部,基本上實現有機物基本上保持在系統內部,基本上實現 物質的自給自足物質的自給自足 D.D.抵抗力穩定性低,易受旱澇災害和病蟲害的抵抗力穩定性低,易受旱澇災害和病蟲害的 影響影響解析解析 農田生態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相比,有許農田生態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相比,有許多不同特點:人的作用突出,種植哪些植物都由多不同特點:人的作用突出,種植哪些植物都由人決定,需要人不斷勞動,才能保證農田生態系人決定,需要人不斷勞動,才能保證農田生態系統朝著對人有益的方向發展。系統內的生物成分,統朝著對人有益的方向發展。系統內的生物成分,除按人們意愿種養的優勢物種外,其他物種通常除按人們意愿種養的優勢物
4、種外,其他物種通常要予以排除或抑制,導致系統內生物種類少,營要予以排除或抑制,導致系統內生物種類少,營養結構簡單。因此,農田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養結構簡單。因此,農田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差,容易受旱澇等災害的影響。農田生態系統性差,容易受旱澇等災害的影響。農田生態系統生產的農業副產品,往往被大量地輸出到系統以生產的農業副產品,往往被大量地輸出到系統以外,所以需經常輸入大量的物質,如肥料、種子外,所以需經常輸入大量的物質,如肥料、種子等,才能使農田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正常進行。等,才能使農田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正常進行。答案答案 C二、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二、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1.1.無機環境:即非
5、生物的無機環境:即非生物的 (空氣、水、無機(空氣、水、無機 鹽等)和鹽等)和 (陽光、熱能)。(陽光、熱能)。 溫度即非物質又非能量,故不屬于非生溫度即非物質又非能量,故不屬于非生 的物物質和能量。的物物質和能量。2.2.生物群落生物群落物質物質能量能量 類群類群比較比較生產者生產者消費者消費者分解者分解者營養方式營養方式異養異養自養自養異養異養提醒提醒主要主要生物生物 營營 生活生活的細菌和真的細菌和真菌菌特例特例生物生物進行化能合進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成作用的硝化細菌等微化細菌等微生物生物 寄生的微生物寄生的微生物和植物,如菟和植物,如菟絲子絲子 腐生生活的腐生生活的動物,如蚯動物,如蚯蚓
6、、蜣螂等蚓、蜣螂等地位地位生態系統的生態系統的生態系統生態系統 的成分的成分 生態系統的生態系統的 成分成分作用作用制造有機物,制造有機物,儲存儲存 ,為,為消費者提消費者提供食物和供食物和加快生態系統加快生態系統中中 ,有利于植物的有利于植物的傳粉和種子的傳粉和種子的傳播傳播 分解分解 , ,供生產供生產者重新利用者重新利用 綠色植物綠色植物動物動物腐生腐生基石基石最活躍最活躍關鍵關鍵能量能量棲息場所棲息場所物質循環物質循環有機有機物物提醒提醒 四種成分中除消費者外其余三種都是必四種成分中除消費者外其余三種都是必備成分,其中最主要成分是生產者,物質循環中備成分,其中最主要成分是生產者,物質循
7、環中關鍵成分是分解者。關鍵成分是分解者。自養一定是生產者,反之也成立;消費者一定自養一定是生產者,反之也成立;消費者一定異養,異養不一定是消費者,也可能是分解者。異養,異養不一定是消費者,也可能是分解者。三、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三、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1.1.食物鏈食物鏈(1 1)概念: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之間由于)概念: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之間由于 關系而形成的一種聯系。關系而形成的一種聯系。 食食物物(2 2)內容)內容 生產者永遠是第一營養級,第一營養級生產者永遠是第一營養級,第一營養級必須為生產者。必須為生產者。消費者級別消費者級別= =營養級級別營養級級別-1-1。生態系統中以植食性
8、動物為食的稱為第三營養生態系統中以植食性動物為食的稱為第三營養級或次級消費者。級或次級消費者。 營養級級別營養級級別成分成分生物生物一一生產者生產者綠色植物綠色植物二二初級消費者初級消費者植食性動物植食性動物三三次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肉食性動物肉食性動物四四三級消費者三級消費者肉食性動物肉食性動物五五四級消費者四級消費者肉食性動物肉食性動物提醒提醒2.2.食物網:在一個生態系統中,許多食物網:在一個生態系統中,許多 彼此彼此 交錯連接成的復雜交錯連接成的復雜 。3.3.食物鏈和食物網是生態系統的食物鏈和食物網是生態系統的 ,是生,是生 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 。練一
9、練練一練 關于下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關于下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 A. A.該圖所示成分構成了生態系統該圖所示成分構成了生態系統 B.B.該圖中全部生物的總和構成了生物群落該圖中全部生物的總和構成了生物群落 C.C.圖中處于最高營養級的生物是蛇圖中處于最高營養級的生物是蛇 D.D.圖中由捕食關系而形成的食物鏈共圖中由捕食關系而形成的食物鏈共5 5條條食物鏈食物鏈營養結構營養結構營養結構營養結構渠道渠道解析解析 該圖既有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又有各種該圖既有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又有各種生物成分,因此構成了一個生態系統,而圖中全生物成分,因此構成了一個生態系統,而圖中全部生物構成了生物群落。
10、捕食關系形成的食物鏈部生物構成了生物群落。捕食關系形成的食物鏈只發生在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而圖中的細菌為只發生在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而圖中的細菌為分解者,因此圖中只有一條食物鏈,蛇處于最高分解者,因此圖中只有一條食物鏈,蛇處于最高營養級。營養級。答案答案 D構建知識網絡構建知識網絡 高頻考點突破高頻考點突破考點一考點一 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1.1.生態系統的組成生態系統的組成(1 1)兩大部分組成: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兩大部分組成: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2 2)四個基本成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四個基本成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 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態系統中四種成
11、分的聯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態系統中四種成分的聯 系:系:基礎: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基礎: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橋梁:生橋梁:生 產者、分解者;產者、分解者;主導(基石):生產者。主導(基石):生產者。(3 3)生態系統中四種成分的聯系可用下圖表示:)生態系統中四種成分的聯系可用下圖表示:(4 4)析圖)析圖 由上圖可知: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是生態系由上圖可知: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是生態系 中生物群落的物質和能量的最終來源。中生物群落的物質和能量的最終來源。 生產者是生態系統中惟一能把非生物的物質和生產者是生態系統中惟一能把非生物的物質和 能量轉變成生物體內的物質和能量(有機物及其能量轉變成生物體內
12、的物質和能量(有機物及其 貯存的化學能)的成分,因此,可以說生產者是貯存的化學能)的成分,因此,可以說生產者是 生態系統的基石。生態系統的基石。從理論上講,消費者的功能活動不會影響生態從理論上講,消費者的功能活動不會影響生態系統的根本性質,所以消費者不是生態系統必要系統的根本性質,所以消費者不是生態系統必要的基礎成分,但在自然生態系統中,生產者、消的基礎成分,但在自然生態系統中,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都是緊密聯系,缺一不可的。費者和分解者都是緊密聯系,缺一不可的。分解者在生態系統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果一個分解者在生態系統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果一個生態系統中沒有分解者的話生態系統中沒有分解者的話,動
13、植物的遺體殘骸就動植物的遺體殘骸就會堆積如山會堆積如山,生態系統就會崩潰,因此,從物質循生態系統就會崩潰,因此,從物質循環角度看,分解者在生態系統中占有重要地位。環角度看,分解者在生態系統中占有重要地位。2.2.四種成分的判斷四種成分的判斷(1 1)圖示)圖示(2 2)析圖)析圖 先據雙向箭頭先據雙向箭頭“ ”“ ”確定確定“非生物的物質和非生物的物質和 能量能量”和和“生產者生產者”,再根據兩者中有,再根據兩者中有“3”3”個個 指出箭頭的指出箭頭的D D為為“生產者生產者”,有,有“3”3”個指入箭頭個指入箭頭 的的C C為為“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最后根據,最后根據 D
14、 DA AB B,確定,確定A A為消費者、為消費者、B B為分解者。為分解者。 若問若問D D、A A、B B具體是什么生物,則具體是什么生物,則D D主要為綠主要為綠 色植物,色植物,A A為動物,為動物,B B為腐生生活的細菌和真菌。為腐生生活的細菌和真菌。 圖示中圖示中D D、A A、B B共同構成生物群落,食物鏈共同構成生物群落,食物鏈 (網)(網) 中只包括中只包括D D和和A A生物。生物。對位訓練對位訓練1.1.(2008(2008上海生物,上海生物,18)18)下圖中的圓分別表示:下圖中的圓分別表示: a a生產者、生產者、b b分解者、分解者、c c原核生物、原核生物、d
15、d 藍藻、藍藻、e e腐生細菌。能正確表示它們之間相腐生細菌。能正確表示它們之間相 互關系的是互關系的是 ( )( )解析解析 藍藻為原核生物,同時屬于生產者;腐生細藍藻為原核生物,同時屬于生產者;腐生細菌屬于原核生物,同時也是分解者;生產者絕大菌屬于原核生物,同時也是分解者;生產者絕大多數是綠色植物,也有少部分是單細胞生物和原多數是綠色植物,也有少部分是單細胞生物和原核生物,綜上所述,可知核生物,綜上所述,可知A A項正確。項正確。答案答案 A2.2.下圖為生態系統結構的關系圖,下圖為生態系統結構的關系圖,a a代表的成分是代表的成分是 ( ) A.A.生產者生產者 B.B.消費者消費者 C
16、.C.分解者分解者 D.D.不能確定不能確定 解析解析 生態系統包括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生生態系統包括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生 物群落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從箭頭物群落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從箭頭 的方向上分析,的方向上分析,a a的能量和物質來自的能量和物質來自b b,并可傳,并可傳 遞給遞給c c,所以,所以a a是消費者。是消費者。B3.3.關于生態系統組成成分的敘述,正確的是(關于生態系統組成成分的敘述,正確的是( ) 凡是細菌、真菌都是分解者凡是細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凡是自養型生物都是生產者凡是自養型生物都是生產者 植物都是生產者植物都是生產者 動物都是消費者動物都是消費者
17、 異養型生物都是消費者異養型生物都是消費者 A.A. B. B. C. C. D. D. 解析解析 細菌中硝化細菌細菌中硝化細菌生產者;寄生細生產者;寄生細 菌屬于消費者,故菌屬于消費者,故錯;植物中菟絲子屬于消錯;植物中菟絲子屬于消 費者,故費者,故錯;動物中蚯蚓、蜣螂屬于分解錯;動物中蚯蚓、蜣螂屬于分解 者,故者,故錯;異養型生物有的是消費者有的是錯;異養型生物有的是消費者有的是 分解者,故分解者,故錯。自養型一定是生產者,生產錯。自養型一定是生產者,生產 者也一定是自養型,故者也一定是自養型,故對。對。A考點二考點二 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食物鏈和食物網食物鏈和食物網1.1
18、.食物鏈類型食物鏈類型 食物鏈包括三種類型:捕食鏈、寄生鏈和腐生食物鏈包括三種類型:捕食鏈、寄生鏈和腐生 鏈。高中生物所涉及的食物鏈,實際上是捕食鏈。高中生物所涉及的食物鏈,實際上是捕食 鏈,是由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通過食物關系形鏈,是由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通過食物關系形 成的。成的。2.2.食物鏈圖示及構成條件食物鏈圖示及構成條件 (1 1)圖示:)圖示:A AB BC CD DE E(2 2)條件:)條件:每條食物鏈的起點總是生產者,終每條食物鏈的起點總是生產者,終 點是不被其他動物所食的動物,即最高營養級。點是不被其他動物所食的動物,即最高營養級。 中間的任何停頓都不能算完整的食物鏈,即圖示
19、中間的任何停頓都不能算完整的食物鏈,即圖示 中中A A一定是生產者。如成語一定是生產者。如成語“螳螂捕蟬,黃雀在螳螂捕蟬,黃雀在 后后”食物鏈中包含食物鏈中包含4 4個營養級,即樹個營養級,即樹蟬蟬螳螂螳螂 黃雀。黃雀。 食物鏈中的捕食關系是長期自然選擇形成的,食物鏈中的捕食關系是長期自然選擇形成的, 不會倒轉,因此箭頭一定是由上一營養級指向下不會倒轉,因此箭頭一定是由上一營養級指向下 一營養級。一營養級。 食物鏈中不能出現寄生、腐生生物和陽光等非食物鏈中不能出現寄生、腐生生物和陽光等非 生物因素,即只包含生產者(第一營養級)和消生物因素,即只包含生產者(第一營養級)和消 費者(第二營養級及之
20、后各營養級生物)。如陽費者(第二營養級及之后各營養級生物)。如陽 光光草草兔兔細菌不是食物鏈。細菌不是食物鏈。 食物鏈中營養級一般不超過食物鏈中營養級一般不超過5 5個,因為沿食物個,因為沿食物 鏈流動的能量是逐級遞減的。如一山不容二虎。鏈流動的能量是逐級遞減的。如一山不容二虎。3.3.食物網食物網(1 1)圖示)圖示(2 2)析圖)析圖 圖示共有圖示共有6 6條食物鏈條食物鏈數食物鏈規則:從沒數食物鏈規則:從沒 有箭頭指向的生物即生產者有箭頭指向的生物即生產者A A開始,沿箭頭方向開始,沿箭頭方向 一直數到最后算一條。一直數到最后算一條。 圖示中圖示中H H占有三、四、五三個營養級或次級、占
21、有三、四、五三個營養級或次級、 三級、四級消費者。對某一動物而言,其營養級三級、四級消費者。對某一動物而言,其營養級 是不固定的,視具體食物鏈而定。是不固定的,視具體食物鏈而定。圖示中圖示中B B和和C C的關系:競爭和捕食(食物網中兩的關系:競爭和捕食(食物網中兩種生物之間最常見的是捕食關系,但也可能出現種生物之間最常見的是捕食關系,但也可能出現競爭關系,特別注意)。競爭關系,特別注意)。生物種類越多,食物鏈越多,食物網越復雜。生物種類越多,食物鏈越多,食物網越復雜。多條食物鏈相互交錯的原因:多條食物鏈相互交錯的原因:a a. .一種綠色植物一種綠色植物可以被多種植食性動物所食;可以被多種植
22、食性動物所食;b b. .一種植食性動物,一種植食性動物,可吃多種植物,也可成為多種肉食性動物的捕食可吃多種植物,也可成為多種肉食性動物的捕食對象。對象。對位訓練對位訓練4.4.下圖所示是一個陸地生態系統食物網的結構模下圖所示是一個陸地生態系統食物網的結構模 式圖。下列各項敘述中,不正確的是式圖。下列各項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 A.A.此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有此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有2 2個,是該生態系個,是該生態系 統的主要成分統的主要成分 B.B.若丙種群數量下降若丙種群數量下降20%20%,辛種群不會發生明,辛種群不會發生明 顯變化顯變化 C.C.在該食物網中辛占有在該食物網中辛占有3
23、3個營養級個營養級 D.D.既存在競爭關系又有捕食關系的只發生在丁既存在競爭關系又有捕食關系的只發生在丁 和辛、丙和乙之間和辛、丙和乙之間解析解析 從圖中可以看出,甲、戊都是生產者。與從圖中可以看出,甲、戊都是生產者。與丙可能處于同一營養級的生物還有乙和丁,因此丙可能處于同一營養級的生物還有乙和丁,因此丙的數量減少辛可以從乙和丁處獲得能量,因此丙的數量減少辛可以從乙和丁處獲得能量,因此辛種群數量不會發生明顯變化。辛在食物網中占辛種群數量不會發生明顯變化。辛在食物網中占有有3 3個營養級。除丁和辛、丙和乙存在競爭和捕食個營養級。除丁和辛、丙和乙存在競爭和捕食關系外,乙和丁之間也存在競爭和捕食關系
24、。關系外,乙和丁之間也存在競爭和捕食關系。答案答案 D5.5.下圖為一個陸地生態系統食物網的結構模式圖下圖為一個陸地生態系統食物網的結構模式圖, , 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 ) 該食物網中共有該食物網中共有6 6條食物鏈條食物鏈H H占據占據3 3個營養級個營養級G G和和F F之間存在競爭和捕食關系之間存在競爭和捕食關系如在該生態系統中使用如在該生態系統中使用DDTDDT,則這種殺蟲劑在,則這種殺蟲劑在H H中濃度最高,其次是在中濃度最高,其次是在D D中中圖中圖中A A、E E均為生產者均為生產者一旦一旦G G的數量大量減少,該生態系統就很難維持的數量大量減
25、少,該生態系統就很難維持相對穩定的狀態相對穩定的狀態A.A. B. B. C. C. D. D.答案答案 D考點三考點三 食物鏈(網)中各營養級生物數量變動食物鏈(網)中各營養級生物數量變動1.1.處于食物鏈中第一營養級生物減少的情況:若處于食物鏈中第一營養級生物減少的情況:若 第一營養級的生物數量減少會導致其他的生物第一營養級的生物數量減少會導致其他的生物 數量都減少,即出現連鎖反應,因為第一營養數量都減少,即出現連鎖反應,因為第一營養 級的生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間接的食物來源。級的生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間接的食物來源。2.“2.“天敵天敵”減少的情況:若減少的情況:若“天敵天敵”減少,則被減少
26、,則被 捕食者數量增加。但隨著數量增加,種內斗爭捕食者數量增加。但隨著數量增加,種內斗爭 加劇,種群密度還要下降,直到趨于穩定,但加劇,種群密度還要下降,直到趨于穩定,但 結果比原來的數量要增大。結果比原來的數量要增大。3.3.“中間中間”營養級生物減少的情況:如下圖所示食營養級生物減少的情況:如下圖所示食 物網中,青蛙突然減少,則以它為食的蛇也將物網中,青蛙突然減少,則以它為食的蛇也將 減少,鷹就要過多地吃兔和鳥,從而導致兔、減少,鷹就要過多地吃兔和鳥,從而導致兔、 鳥減少。但因為鷹不只吃蛇一種生物,它可依鳥減少。但因為鷹不只吃蛇一種生物,它可依 靠其他食物來源來維持其數量基本不變。靠其他食
27、物來源來維持其數量基本不變。4.4.復雜食物網中某種群數量變化引起的連鎖反應復雜食物網中某種群數量變化引起的連鎖反應 分析分析(1 1)以中間環節少的作為分析依據,考慮方向和)以中間環節少的作為分析依據,考慮方向和 順序為:從高營養級依次到低營養級。順序為:從高營養級依次到低營養級。(2 2)生產者相對穩定,即生產者比消費者穩定得)生產者相對穩定,即生產者比消費者穩定得 多,所以當某一種群數量發生變化時,一般不需多,所以當某一種群數量發生變化時,一般不需 考慮生產者數量的增加或減少。考慮生產者數量的增加或減少。(3 3)處于最高營養級的種群且有多種食物來源)處于最高營養級的種群且有多種食物來源
28、 時,若其中一條食物鏈中斷,則該種群可通過多時,若其中一條食物鏈中斷,則該種群可通過多 食其他食物而維持其數量基本不變。食其他食物而維持其數量基本不變。5.5.同時占有兩個營養級的種群數量變化的連鎖反同時占有兩個營養級的種群數量變化的連鎖反 應分析應分析 食物鏈中某一種群的數量變化,會導致另一種食物鏈中某一種群的數量變化,會導致另一種 群的營養級發生連鎖性變化,因為能量在食物群的營養級發生連鎖性變化,因為能量在食物 鏈(網)中流動時只有鏈(網)中流動時只有10%10%20%20%流到下一個營流到下一個營 養級,且能量流動的環節越多損耗越多,所以養級,且能量流動的環節越多損耗越多,所以 該類型連
29、鎖變化的規律是:當該類型連鎖變化的規律是:當a a種群的數量變化種群的數量變化 導致導致b b種群的營養級降低時,則種群的營養級降低時,則b b種群的數量將種群的數量將 增加;若導致增加;若導致b b種群的營養級升高時,則種群的營養級升高時,則b b種群種群 的數量將減少。的數量將減少。對位訓練對位訓練6 6.以蟲治蟲是生態農業的重要內容,以蟲治蟲是生態農業的重要內容, 如圖是表示某一生態系統中四種如圖是表示某一生態系統中四種 生物所含有機物的總量。假設這生物所含有機物的總量。假設這 四種生物只構成一條食物鏈。在四種生物只構成一條食物鏈。在 一段時間內,如果甲的種群數量一段時間內,如果甲的種群
30、數量 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 A.A.乙和丁的種群數量都增加乙和丁的種群數量都增加 B.B.乙和丁的種群數量都減少乙和丁的種群數量都減少 C.C.乙和丙的種群數量都減少乙和丙的種群數量都減少 D.D.乙和丙的種群數量都增加乙和丙的種群數量都增加解析解析 這四種生物構成的食物鏈為:丙這四種生物構成的食物鏈為:丙丁丁甲甲乙;如果甲的數量增加,則乙的數量增加,丁乙;如果甲的數量增加,則乙的數量增加,丁的數量減少,丙的數量增加。的數量減少,丙的數量增加。答案答案 D7.7.在下列食物鏈中:若食物鏈中無小魚,而大魚在下列食物鏈中:若食物鏈中無小魚,而大魚 以小甲殼動物為
31、食,則大魚的數量將會如何變以小甲殼動物為食,則大魚的數量將會如何變 化?化? 。 硅藻硅藻 小甲殼動物小甲殼動物 小魚小魚 大魚大魚解析解析 由于食物鏈中的小魚沒有了,導致大魚由由于食物鏈中的小魚沒有了,導致大魚由第三和第四兩個營養級變成了單純的第三營養級第三和第四兩個營養級變成了單純的第三營養級(即營養級降低),減少了能量的損耗,獲得更(即營養級降低),減少了能量的損耗,獲得更多的能量,所以大魚的數量將增加。與此相似的多的能量,所以大魚的數量將增加。與此相似的有:在下列食物鏈中,若螳螂全部遷走,則黃雀有:在下列食物鏈中,若螳螂全部遷走,則黃雀的數量將會增加。的數量將會增加。綠色植物綠色植物蟬
32、蟬螳螂螳螂黃雀黃雀蛇蛇答案答案 增加增加8.8.(20092009海南卷)海南卷)下圖是某池塘生態系統中的下圖是某池塘生態系統中的 兩食物鏈,大量捕撈花鰱后,種群將有所變兩食物鏈,大量捕撈花鰱后,種群將有所變 化,下列能正確反映短期內種群總重量增長率化,下列能正確反映短期內種群總重量增長率 變化趨勢的是變化趨勢的是 ( )( ) A. A.綠藻上升綠藻上升 B.B.白鰱下降白鰱下降 C.C.水蚤下降水蚤下降 D.D.烏魚上升烏魚上升B 解題思路探究解題思路探究思維誤區警示思維誤區警示易錯分析易錯分析 對生態系統中相應成分與生物之間的對應關系辨對生態系統中相應成分與生物之間的對應關系辨析不清析不
33、清錯誤說法錯誤說法特例特例細菌都是分解者細菌都是分解者硝化細菌是自養型生物,屬于生硝化細菌是自養型生物,屬于生產者;寄生細菌屬于特殊的消費產者;寄生細菌屬于特殊的消費者動物都是消費者者動物都是消費者 動物都是消費者動物都是消費者禿鷲、蚯蚓、蜣螂等以動、植物禿鷲、蚯蚓、蜣螂等以動、植物殘體為食的腐生動物屬于分解者殘體為食的腐生動物屬于分解者生產者是綠色植物生產者是綠色植物 生產者都是綠色植生產者都是綠色植物物藍藻、硝化細菌等自養原藍藻、硝化細菌等自養原核生物也是生產者,應該核生物也是生產者,應該說生產者包含綠色植物說生產者包含綠色植物 植物都是生產者植物都是生產者 菟絲子營寄生生活,屬于菟絲子營
34、寄生生活,屬于消費者消費者溫度是非生物溫度是非生物物質和能量物質和能量水、空氣、礦質元素屬非水、空氣、礦質元素屬非生物物質;光能、熱能屬生物物質;光能、熱能屬非生物能量非生物能量 糾正訓練糾正訓練 1.1.(20082008廣東生物,廣東生物,1515)生產者是生態系統生產者是生態系統 的重要組成部分,下列關于生產者的敘述,的重要組成部分,下列關于生產者的敘述, 不正確的是不正確的是 ( )( ) A. 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營養級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營養級 B.B.一定能固定一定能固定COCO2 2 C. C.都是生態系統能量轉換的載體都是生態系統能量轉換的載體 D.D.一定是植物一定是植
35、物解析解析 生產者是生態系統的主要成分,能夠利用生產者是生態系統的主要成分,能夠利用光能或化學能合成有機物,它包括光能自養型生光能或化學能合成有機物,它包括光能自養型生物和化能自養型生物,化能自養型生物大多為微物和化能自養型生物,化能自養型生物大多為微生物,如硝化細菌等。生物,如硝化細菌等。答案答案 D誤區警示誤區警示 生產者一定是自養型,但不一定是生產者一定是自養型,但不一定是植物,如進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細菌。植物,如進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細菌。消費者一定是異養型,但不一定是動物,如菟消費者一定是異養型,但不一定是動物,如菟絲子及微生物等。絲子及微生物等。分解者一定是異養型,但不一定是微生
36、物,如分解者一定是異養型,但不一定是微生物,如蚯蚓、蜣螂等。蚯蚓、蜣螂等。2.2.關于生態系統中分解者的敘述關于生態系統中分解者的敘述, ,正確的是(正確的是( ) A.A.專門營腐生生活的細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專門營腐生生活的細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 而有可能是生產者或消費者而有可能是生產者或消費者 B.B.分解者將動植物遺體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分解者將動植物遺體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 物,可以供固氮微生物再利用物,可以供固氮微生物再利用 C.C.分解者分解動、植物遺體釋放出來的能量,分解者分解動、植物遺體釋放出來的能量, 可供綠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可供綠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 D.D.分解者不一
37、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 都是分解者都是分解者解析解析 腐生生活的細菌一定是分解者;分解者分腐生生活的細菌一定是分解者;分解者分解動、植物遺體釋放出來的能量,被自己利用或解動、植物遺體釋放出來的能量,被自己利用或以熱能的形成散失,不能供綠色植物同化作用再以熱能的形成散失,不能供綠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蚯蚓不是微生物,但屬于分解者,硝化細利用;蚯蚓不是微生物,但屬于分解者,硝化細菌屬于微生物,但不是分解者,而是生產者。菌屬于微生物,但不是分解者,而是生產者。答案答案 D知識綜合應用知識綜合應用重點提示重點提示 通過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中生物數量變化情況食
38、物鏈和食物網中生物數量變化情況” ” 的考查,提升的考查,提升“運用所學知識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運用所學知識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結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結論論”的能力。的能力。典例分析典例分析 下圖所示是溫帶草原生態系統食物網的一部分下圖所示是溫帶草原生態系統食物網的一部分 圖解,請據圖分析回答。圖解,請據圖分析回答。(1 1)該食物網含)該食物網含 條食物鏈,貓頭鷹占有的營條食物鏈,貓頭鷹占有的營 養級是養級是 ,屬于,屬于 級消費者。級消費者。(2 2)兔與鼠的關系是)兔與鼠的關系是 ,蟾蜍與蜘蛛的關系,蟾蜍與蜘蛛的關系 是是 。(3 3)
39、由于某種原因鼠突然死亡,短期內蛇和蟾蜍)由于某種原因鼠突然死亡,短期內蛇和蟾蜍 的數量變化情況依次是的數量變化情況依次是 。解析解析 (1 1)該食物網共有)該食物網共有7 7條食物鏈。由于食物條食物鏈。由于食物網中的貓頭鷹以多個營養級的生物為食,導致了網中的貓頭鷹以多個營養級的生物為食,導致了其所占營養級的級別和消費者的級別有多個。從其所占營養級的級別和消費者的級別有多個。從植物開始為第一營養級,由此推知,貓頭鷹可以植物開始為第一營養級,由此推知,貓頭鷹可以是第三、四、五、六營養級。從植食動物開始為是第三、四、五、六營養級。從植食動物開始為初級消費者,由此推知,貓頭鷹可以是次級、三初級消費者
40、,由此推知,貓頭鷹可以是次級、三級、四級、五級消費者。級、四級、五級消費者。(2 2)兔與鼠均為第二營養級,以植物為食,屬于)兔與鼠均為第二營養級,以植物為食,屬于競爭關系。蟾蜍與蜘蛛有兩層關系,一是蟾蜍以競爭關系。蟾蜍與蜘蛛有兩層關系,一是蟾蜍以蜘蛛為食,屬于捕食關系;二是同時以食草昆蟲蜘蛛為食,屬于捕食關系;二是同時以食草昆蟲為食,屬于競爭關系。為食,屬于競爭關系。(3 3)鼠突然死亡,貓頭鷹因捕食種類較多,數量)鼠突然死亡,貓頭鷹因捕食種類較多,數量影響不大,但蛇因食物來源減少而出現下降。蟾影響不大,但蛇因食物來源減少而出現下降。蟾蜍成為蛇的惟一食物,其數量因蛇的過度捕食逐蜍成為蛇的惟一
41、食物,其數量因蛇的過度捕食逐漸下降,蟾蜍下降也導致了蛇數量的下降。漸下降,蟾蜍下降也導致了蛇數量的下降。答案答案 (1 1)7 7 三、四、五、六三、四、五、六 次、三、四、次、三、四、五五 (2 2)競爭)競爭 競爭和捕食競爭和捕食 (3 3)下降、下降)下降、下降變式訓練變式訓練 下圖下圖1 1為某草原生態系統食物網,圖為某草原生態系統食物網,圖2 2為某特殊為某特殊 環境中的食物網。請據圖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環境中的食物網。請據圖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 的是的是 ( )A.A.圖圖1 1中屬于次級消費者的是食草鳥、蜘蛛、蟾蜍、中屬于次級消費者的是食草鳥、蜘蛛、蟾蜍、 貓頭鷹貓頭鷹B.B.圖圖1
42、 1中貓頭鷹占有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共中貓頭鷹占有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共4 4 個營養級個營養級C.C.圖圖2 2中,若黃雀的全部同化量來自兩種動物中,若黃雀的全部同化量來自兩種動物 食草昆蟲和螳螂,且它們各占一半,則當綠色食草昆蟲和螳螂,且它們各占一半,則當綠色 植物增加植物增加G G千克時,黃雀增加體重最多是千克時,黃雀增加體重最多是G G/125/125 千克千克D.D.圖圖1 1中如果昆蟲突然減少,食草鳥數目短期內將中如果昆蟲突然減少,食草鳥數目短期內將 不發生變化不發生變化解析解析 圖圖1 1中,食草鳥為初級消費者;如果昆蟲突然中,食草鳥為初級消費者;如果昆蟲突然減少,食草鳥被貓
43、頭鷹捕食增加,數目短期內將會減少,食草鳥被貓頭鷹捕食增加,數目短期內將會減少(昆蟲減少對草的影響較小);圖減少(昆蟲減少對草的影響較小);圖2 2中,設黃雀中,設黃雀增加體重增加體重X X千克,則根據題意可列出代數式:千克,則根據題意可列出代數式:(5 51/21/2X X+5+55 51/21/2X X)5=5=G G, ,X X= =G G/75/75千克。千克。答案答案 B 隨堂過關檢測隨堂過關檢測 題組一題組一: :有關食物網的相關知識考查有關食物網的相關知識考查1.1.(20092009廣東文基,廣東文基,7373)如圖表示某如圖表示某 生態系統的食物網生態系統的食物網, ,關于此食
44、物網的關于此食物網的 敘述,錯誤的是敘述,錯誤的是 ( )( ) A. A.該食物網共有該食物網共有4 4條食物鏈條食物鏈 B.B.野兔、鹿及昆蟲均為初級消費者野兔、鹿及昆蟲均為初級消費者 C.C.狼和云豹在不同食物鏈上均屬于同一營養級狼和云豹在不同食物鏈上均屬于同一營養級 D.D.如果土壤受到污染,鷹體內的污染物積累濃如果土壤受到污染,鷹體內的污染物積累濃 度可能最高度可能最高 解析解析 本題考查食物網的相關知識。該食物網本題考查食物網的相關知識。該食物網 中共有中共有6 6條食物鏈,故條食物鏈,故A A錯。錯。A2.2.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之間通過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之間通過 捕食與被捕食
45、關系構成食物鏈。捕食與被捕食關系構成食物鏈。 多條食物鏈彼此交織成食物網。多條食物鏈彼此交織成食物網。 右圖食物網中的食物鏈有(右圖食物網中的食物鏈有( ) A.4A.4條條 B.5B.5條條 C.6C.6條條 D.7D.7條條 解析解析 該食物網中該食物網中a a、b b是生產者,共有是生產者,共有6 6條食條食 物鏈。物鏈。a ac cd de e; ;a af fg ge e; ; a af fh hi i; ;b bc cd de e; ;b be e; ;b bg ge e。C題組二題組二: :有關生態系統概念的理解有關生態系統概念的理解3.3.下列各項中,包含非生物因素的是下列各項
46、中,包含非生物因素的是 ( ) A.A.種群種群 B.B.群落群落 C.C.生態系統生態系統 D.D.物種物種 解析解析 生態系統是生物群落及其無機環境相互生態系統是生物群落及其無機環境相互 作用形成的統一整體,故包含有非生物因素,作用形成的統一整體,故包含有非生物因素, A A、B B、D D中均指生物,不含非生物成分。中均指生物,不含非生物成分。C4.4.以下關于種群、群落和生態系統的敘述,正確以下關于種群、群落和生態系統的敘述,正確 的是的是 ( )( ) A. A.種群中的個體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種群中的個體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B.B.亞熱帶生長的常綠闊葉林組成了一個種群亞熱帶生長的
47、常綠闊葉林組成了一個種群 C.C.馬尾松林地中所有樹木構成了生物群落馬尾松林地中所有樹木構成了生物群落 D.D.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是食物鏈和食物網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是食物鏈和食物網 解析解析 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亞熱帶生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亞熱帶生 長的常綠闊葉林包含多個物種;一定地域或空長的常綠闊葉林包含多個物種;一定地域或空 間內所有的生物構成群落,所以間內所有的生物構成群落,所以A A、B B、C C項不項不 正確。正確。 D題組三題組三: :關于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關于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5.5.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 ( ) 生產者生產者 分解者分解者 消費
48、者消費者 非生物的非生物的 物質和能量物質和能量 食物鏈和食物網食物鏈和食物網 物質循環物質循環 能量流動能量流動 信息傳遞信息傳遞 A.A. B. B. C. C. D. D.解析解析 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生態系統的成分和生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生態系統的成分和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生態系統的成分指的是生產態系統的營養結構,生態系統的成分指的是生產者、分解者、消費者、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者、分解者、消費者、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指的是食物鏈和食物網。物質態系統的營養結構指的是食物鏈和食物網。物質循環、能量流動、信息傳遞屬于生態系統的功能。循環、能量流動、信息傳遞屬于生態系統的功能。
49、答案答案 C6.6.如圖是處于平衡狀態的簡單淡水如圖是處于平衡狀態的簡單淡水 生態系統的一部分,請回答:生態系統的一部分,請回答: (1 1)此生態系統中共有)此生態系統中共有 條條 食物鏈。食物鏈。 (2 2)此生態系統中屬于第三營養級的動物是)此生態系統中屬于第三營養級的動物是 ,淡水蝦與小魚的關系是,淡水蝦與小魚的關系是 ,大魚,大魚 與小魚的關系是與小魚的關系是 。(3 3)此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是)此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是 ( ) A.A.水鳥水鳥 B.B.水綿水綿 C.C.水藻水藻 D.D.腐生細菌、真菌腐生細菌、真菌(4 4)若所有水鳥遷徙到別處,則大魚數目)若所有水鳥遷徙到別處,則
50、大魚數目 , 水藻數目水藻數目 ,淡水蝦數目,淡水蝦數目 。(5 5)若此生態系統中的水綿大量減少,則下列)若此生態系統中的水綿大量減少,則下列 會隨著發生。會隨著發生。 ( ) A.A.水藻大量增多水藻大量增多 B.B.小魚的數目增多小魚的數目增多 C.C.水鳥的數目減少水鳥的數目減少 D.D.甲殼類的數目增加甲殼類的數目增加(6 6)此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總和,在生態學上)此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總和,在生態學上 稱為稱為 。解析解析 水綿大量減少,導致水蚤減少,小魚和淡水水綿大量減少,導致水蚤減少,小魚和淡水蝦減少,大魚減少,水鳥為了獲得足夠的能量,蝦減少,大魚減少,水鳥為了獲得足夠的能量
51、,多食甲殼類,導致甲殼類數量減少,水藻大量增多食甲殼類,導致甲殼類數量減少,水藻大量增多。多。答案答案 (1 1)3 3 (2 2)水鳥、小魚、淡水蝦)水鳥、小魚、淡水蝦 競爭競爭 捕食捕食 (3 3) D D (4 4)增多)增多 減少減少 減少減少 (5 5)A A (6 6)群落)群落 定時檢測定時檢測組題說明組題說明特別推薦特別推薦 信息推斷題信息推斷題22、4 4;識圖析圖題;識圖析圖題11、3 3、6 6、7 7、9 9、1010、1111;綜合運用知識題;綜合運用知識題1313、1414。考考 點點題題 號號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1 1、6 6、7 7、8 8、9
52、9、1010、1313、1414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2 2、3 3、4 4、5 5、1111、1212、15151.1.如圖代表某一生態系統,下列說法錯誤的是如圖代表某一生態系統,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 A. A.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生態系統的成分及食物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生態系統的成分及食物 鏈、食物網鏈、食物網 B.B.生產者和分解者缺一不可生產者和分解者缺一不可 C.C.能量流動沿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進行能量流動沿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進行 D.D.圖示細菌與植物間的箭頭指向,表明生態系圖示細菌與植物間的箭頭指向,表明生態系 統中物質與能量均可循環利用統中物質與能量均可循環
53、利用D2.2.下圖表示在某生態系統中下圖表示在某生態系統中a a、 b b、c c三個種群數三個種群數 量變化的相互關系,下列描述正確的是(量變化的相互關系,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A.a a肯定是生產者,肯定是生產者,b b肯定是初級消費者肯定是初級消費者 B.B.a ab bc c構成一條食物鏈構成一條食物鏈 C.C.a a與與b b、b b與與c c為捕食關系為捕食關系 D.D.a a與與c c為競爭關系為競爭關系解析解析 從這個圖中無法判斷從這個圖中無法判斷a a、b b、c c誰為生產者或誰為生產者或消費者,只能判斷出消費者,只能判斷出a a與與b b、b b與與c c為捕食關系
54、。為捕食關系。答案答案 C3.3.農田生態系統中,假設有兩條主要的食物鏈,農田生態系統中,假設有兩條主要的食物鏈, 如圖。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蛙,短期內對該生態如圖。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蛙,短期內對該生態 系統造成的影響是系統造成的影響是 ( )( ) A. A.有利于生態系統的平衡有利于生態系統的平衡 B.B.水稻蟲害嚴重水稻蟲害嚴重 C.C.蛇的數量迅速增加蛇的數量迅速增加 D.D.鼠的數量迅速增加鼠的數量迅速增加解析解析 考查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間的關系。在此考查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間的關系。在此生態系統中,害蟲和蛇分別是青蛙的食物和天敵,生態系統中,害蟲和蛇分別是青蛙的食物和天敵,若大量捕殺青蛙,
55、對這兩種動物的影響最大。即若大量捕殺青蛙,對這兩種動物的影響最大。即青蛙的減少會導致害蟲的增多和蛇的減少,后者青蛙的減少會導致害蟲的增多和蛇的減少,后者又引起鼠的增多,害蟲和鼠的增多可導致作物的又引起鼠的增多,害蟲和鼠的增多可導致作物的減產。減產。答案答案 B4.4.(20092009浙江理綜,浙江理綜,6 6)經調查,某生態系統中經調查,某生態系統中 Y Y、X X、Z Z分別為第一、第二和第三營養級,每分別為第一、第二和第三營養級,每 個營養級不同物種的個體數量如圖甲所示(圖個營養級不同物種的個體數量如圖甲所示(圖 中每一柱條代表一個物種)。一段時間后個體中每一柱條代表一個物種)。一段時間
56、后個體 數量發生變化,結果如圖乙所示。數量發生變化,結果如圖乙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A.X X營養級的生物被捕食的壓力明顯增加營養級的生物被捕食的壓力明顯增加B.B.Z Z營養級生物個體數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對象專一營養級生物個體數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對象專一 引起的引起的C.C.Y Y營養級生物個體數量的變化是由于捕食者對捕營養級生物個體數量的變化是由于捕食者對捕 食對象有選擇的結果食對象有選擇的結果D.D.X X營養級的生物之間存在明顯的競爭關系,且其營養級的生物之間存在明顯的競爭關系,且其 中某種生物處于競爭劣勢中某種生物處于競爭劣勢解析解析 生物個體數量的變化受
57、氣候、食物、天敵生物個體數量的變化受氣候、食物、天敵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因為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因為Y Y、X X、Z Z分別為生態系分別為生態系統中第一、第二和第三營養級的生物,從圖乙可統中第一、第二和第三營養級的生物,從圖乙可以看出,一段時間后,以看出,一段時間后,X X營養級的生物數量減少,營養級的生物數量減少,被捕食的壓力明顯增加;被捕食的壓力明顯增加;Z Z營養級生物捕食對象沒營養級生物捕食對象沒有改變,個體數量的增加不是由捕食對象專一引有改變,個體數量的增加不是由捕食對象專一引起的;從圖中不能看出起的;從圖中不能看出Y Y營養級生物個體數量的變營養級生物個體數量的變是化由于捕食者對捕食
58、對象有選擇的結果;是化由于捕食者對捕食對象有選擇的結果;X X營養營養級的生物之間存在競爭關系,某種生物處于劣勢級的生物之間存在競爭關系,某種生物處于劣勢的現象不明顯。因此的現象不明顯。因此A A正確。正確。答案答案 A5.5.在一個光照和水肥充足的小島上,各種植物生在一個光照和水肥充足的小島上,各種植物生 長茂盛。在樹上有飛翔的小型益鳥、貓頭鷹,長茂盛。在樹上有飛翔的小型益鳥、貓頭鷹, 地上有鼠、蛇及蛙等動物在活動,還有許多昆地上有鼠、蛇及蛙等動物在活動,還有許多昆 蟲、真菌和腐爛的動植物尸體。下列對此說法蟲、真菌和腐爛的動植物尸體。下列對此說法 錯誤的是錯誤的是 ( ) A.A.這個小島能
59、構成一個生態系統這個小島能構成一個生態系統 B.B.小型益鳥是第三營養級小型益鳥是第三營養級 C.C.在該島上的食物網中,貓頭鷹獲得能量最多在該島上的食物網中,貓頭鷹獲得能量最多 的食物鏈是的食物鏈是“草鼠蛇貓頭鷹草鼠蛇貓頭鷹” D.D.這個小島上的分解者是營腐生生活的微生物這個小島上的分解者是營腐生生活的微生物C6.6.如圖表示個體、種群、群落和生態系統間的關如圖表示個體、種群、群落和生態系統間的關 系,有關表述正確的是系,有關表述正確的是 ( ) ( ) A. A.圖中圖中a a表示生態系統,表示生態系統,b b表示群落,表示群落,c c表示種表示種 群,群,d d表示個體表示個體 B.B
60、.一片魚塘中所有的動植物可用一片魚塘中所有的動植物可用c c表示表示 C.C.b b的未來發展趨勢可通過年齡組成來預測的未來發展趨勢可通過年齡組成來預測 D.D.d d的主要成分是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的主要成分是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解析解析 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的范圍是依次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的范圍是依次增大的,增大的,A A項錯誤。一片魚塘中的所有動植物既不項錯誤。一片魚塘中的所有動植物既不是種群(有多個物種),也不是群落(缺少微生是種群(有多個物種),也不是群落(缺少微生物),也不是生態系統(沒有無機環境等),物),也不是生態系統(沒有無機環境等),B B項項錯誤。生態系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SO 18221:2025 EN Microscopes - Microscopes with digital imaging displays - Information provided to the user regarding imaging performance
- 臨床胎兒疝囊型膈疝影像表現
- 2020-2025年助理醫師之中醫助理醫師強化訓練試卷A卷附答案
- 宜昌市伍家崗區事業單位2025年統一公開招聘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 初中數學折疊類教學課件
- 【成都】2025年上半年四川成都職業技術學院招聘工作人員3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 單句與復句教學課件
- 關于守信的教學課件
- Brand KPIs for milk:Landliebe in Germany-英文培訓課件2025
- 2025年網絡管理軟件薦試題及答案
- 校園綠化具體管理辦法
- 重慶市主城區七校聯考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生物學試題
- 智慧教育基于大數據的個性化教學研究與實踐
- 2025年中國鐵路集團招聘筆試備考題庫(帶答案詳解)
- 用工風險培訓課件
- 海外現場安全健康環境管理(HSE)
- 無損檢測超聲波技術應用與原理
- 班主任與科任老師的協調教育
- 小小科學家《物理》模擬試卷A(附答案)
- B超引導下PICC置管課件
- 男裝單品設計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