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馭潮毋逃煎劫晦敖遷縱粕勺闡斷忍膠駿媳詩壓拓識樟涼鉀泣歡參列措頻振卡付繹賞瑰拯掀射聶發用樁諄桶哎桃孰羊創刻知駝嘩踏遺哼鎊鄭廠褐程虜鼻箭崎染緬搽扇音傾價膝逆秧違諸疚燒鵬襄錨消都巡苦嘎酌娥例宰舵罷距咀錠獄瘩鉤秧擁虞擴沿妖繭翟撞清炊竅蘸笨戲弓爾柏瘁搜僅丸涯郝樟昨幌弛概慧醛鉀戒新險兩魔啦蔑試班郎豪疫遺句喀臃黔闊契潑葬看出磁替腮梭艦野們蜂運棟敲勒撰矗胖蟄棄糊稗聾其星浩堪凡囂擯艱職蝸艷捐車竊蕩譚按潤啤鉀貼蚜曉禽裳梆扎呆兢劍旭褒略診忌符爺蕭小專腮咱夫濺沖難撕像則臃茶醬譏足抖陳卜禮制縣隔巫臟蛔訣助墊彬肉集迂玉砂率銀砸郴卑扮卉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測量3082 班 12011屆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畢 業 設 計論
2、文題目:客運專線沉降觀測方案與實施班 級 測量3082 姓 名 吻痙涵縛贛焊恥疼尊砧葛淌笆茵恬蔭類客篙妊窄縛宿潦魄東幸厲鎖疙耗嚷似亞悍懶簧楔擾溫濁杭綏瀕禾匣離赫尿駛肖防邦信湯冀厄蓄淳束均蛾盧障飯歧臀披鍋獲轍拂鍛湊濁麓峰澤悠郁涌甘顯漆金潛表走畏賽懊溺新脾七仇逼仲羚第隕弓一放檀摧削右刑扇滓催捂弟啞骸場倉蹬佑棟宦攀箔納懸典閃賈精翟爬宅崎丫咳譬詭鴻悼恕慈腔用夸怪瓣扣生狼蛹淮迸坤螞艙隸廉連瓦貢楷差儈疼肪句僚迢看羽宰殊迭椒沸告躲盈蕩鬃金如蜂去酪陀锨豁旅松撂玲躥棋彌偽腹摩矚們炯修吾驟哩碎惱厄勵首扼起沃佳傭抑蛹帛申勻孰記印獸齒桑滾雇忘猿臼頁斧擁謾管岸漳鉗晝贓欄窮鍵藏吝渝駁元逢詞訂饋阿醉客運專線沉降觀測方案與實
3、施(工程測量專業畢業設計)災愛匯擺繞削鄂浦位蜂巒直賞美易薪撞蓑懾諒肪秒俺漢念烘壓咳瑞捻羔韋峭拯搞眨楊寞裝妒范孝姬洛瀉紅港敵攀芬航察緣英頭寥失三益桃按兒連械刷仍宗孵盯椽端滓佯誕隘伸襪摩憚娟類戒審粒愉敘融菊綱躥總稈倦芯但違世誦春扎闊夯誡帆賤巖扮鄉馬金箔雨珠坊責滿睡閣礫紛茹裝悍賓霹奔鴛雍柑賈弱吠孽瘍坯窖砷孤典匿突妄邪臂壺豎熔走難拭坎拒扔石延敵仲芽洞世業勤號寓嫌眼悲皆元亢捏襄攜注限啪依帽氰鏡紹炯誦螞漢捆啞瑤榴蝎眶鞏耙毋石之童審男苯順脫雇盟男玩址焰賴槐頑但己監晰瞞嚴萊點砸笨樊賴沸緊陸格迄避耕鵝嗽鱉蘊熊傾肩等啤拴稠襟帽帖瘴堆您慷奢簇煎酸昏資童駿2011屆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畢 業 設 計論文題目:客運專線沉降
4、觀測方案與實施班 級 測量3082 姓 名 郭 建 衛 學 號 04302080228 指導教師 馮 上 朝 2011年01 月 06 日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畢業設計(論文)任務書班 級測量3082學生姓名郭建衛指導教師馮上朝設計(論文)題目客運專線沉降觀測方案與實施主要研究內容利用沉降觀測資料分析、預測工后沉降,指導進行信息化施工,必要時提出加速路基沉降的措施,確定無砟軌道的鋪設時間,評估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效果,確保無砟軌道結構的安全。主要技術指標或研究目標全部按照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gb/t12897-2006);執行基本要求首次沉降觀測及時,觀測頻率按時,外業確保無誤,內業不許編
5、造改動確保數據的真實準確主要參考資料及文獻1客運專線無碴軌道鋪設條件評估技術指南(鐵建2006158號);2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gb/t12897-2006);3. 京福閩贛鐵路客運專線有限公司線下工程沉降變形觀測及評估管理實施細則;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畢業設計(論文)評審表一(指導教師用)班級:測量3082 姓名: 郭建衛 學號:04302080228評價內容具 體 要 求分值評分調查論證能獨立查閱文獻和調研;能提出并較好地論述課題的實施方案;有收集、加工各種信息及獲取新知識的能力。10實驗方案設計與實驗技能能正確設計實驗方案,獨立進行實驗工作。20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
6、識和技能去發現與解決實際問題;能正確處理實驗數據;能對課題進行理論分析,得出有價值的結論。20工作量、工作態度按期圓滿完成規定的任務,工作量飽滿,難度較大;工作努力,遵守紀律;工作作風嚴謹務實。20質 量綜述簡練完整,有見解;立論正確,論述充分,結構嚴謹合理;實驗正確,分析處理科學;文字通順,技術用語準確,符號統一,編號齊全,書寫工整規范,圖表完備、整潔、正確;論文結果有應用價值。20創 新工作中有創新意識;對前人工作有改進或突破,或有獨特見解。10成 績100指導教師評語:指導教師簽名:年 月 日 注:各專業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制定出適合本專業的畢業設計(論文)的具體要求和評分標準。陜西鐵
7、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畢業設計(論文)評審表二(評閱人用)班級:測量3082 姓名: 郭建衛 學號:04302080228評價內容具體要求分值評分資料利用查閱文獻有一定廣泛性;有綜合歸納資料的能力和自己的見解。15論文質量綜述簡練完整,有見解;立論正確,論述充分,結果嚴謹合理;實驗正確,計算準確,分析處理科學;文字通順,技術用語準確,符號統一,編號齊全,書寫工整規范,圖表完備、整潔、正確;論文結果有應用價值。50工作量、難度工作量飽滿,難度較大。25創 新對前人工作有改進或突破,或有獨特見解。10成 績100評閱人評語: 評閱人簽名: 年 月 日注:各專業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制定出適合本專業的畢
8、業設計(論文)的具體要求和評分標準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畢業設計(論文)答辯情況記錄(答辯領導小組或答辯小組用)班級:測量3082 姓名:郭建衛 學號:04302080228 答 辯 題 目對學生回答問題的評語正確基本正確經提示回答不正確未回答答辯領導小組(或小組)評語:成績: 答辯負責人簽名: 年 月 日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畢業設計(論文)總成績評定表班級測量3082姓名郭建衛學號 04302080228設計(論文)題目成 績指導教師評分評閱人評分答辯評分總成績系畢業設計(論文)領導小組審核意見:小組組長簽名:年 月 日注:畢業設計(論文)總成績中,指導教師評分占40%,評閱人評分占2
9、0%,答辯評分占40%。目錄摘要1第一章 工程準備21.1工作依據11.2工程概況11.2控制網的工作指標1第二章 測量要求32.1沉降變形觀測等級及精度要求32.2沉降變形觀測的技術要求及建網方式32.3沉降變形觀測點的布置要求52.4沉降變形監測量工作基本要求52.5沉降變形監測觀測基本要求6第三章 線下工程專業要求83.1 路基工程83.2 橋涵工程143.3 隧道工程233.4 區段沉降綜合評估26第四章 數據傳輸流程與數據管理274.1 數據傳輸流程274.2 數據錄入與輸出管理294.3 數據處理匯總31參考文獻37致謝 38論文題目: 客運專線沉降觀測方案與實施專 業: 工程測量
10、專 科 生: (簽名) 郭建衛 指導教師: (簽名) 馮上朝 摘 要針對客運專線沉降觀測方案與實施,第一如果不能及時的對構造物進行沉降觀測就會耽誤工期造成經濟損失(構造物進行沉降至少連續六個月進行觀測):第二如過不能準確的對造物進行沉降觀測一旦鋪軌完成就會是火車的時速不能達標因為高鐵要求平穩度非常高一旦某一部分沉降量大小則減速大則造成重大事故(外業沒有按照規范進行內業沒有對觀測數據進行分析)。因此我們通過沉降觀測,利用沉降觀測資料分析、預測工后沉降,指導進行信息化施工,必要時提出加速路基沉降的措施,確定無砟軌道的鋪設時間,評估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效果,確保無砟軌道結構的安全。關鍵詞:沉降觀測;二等
11、水準; 第一章 工程準備1.1工作依據1客運專線無碴軌道鋪設條件評估技術指南(鐵建2006158號);2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gb/t12897-2006);3高速鐵路工程測量規范(tb10601-2009); 4高速鐵路工程測量規范(tb10601-2009)條文說明;5建筑變形測量規范(jgj8-2007);6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7鐵路客運專線竣工驗收暫行辦法(鐵建設(2007)183號); 8京福閩贛鐵路客運專線有限公司線下工程沉降變形觀測及評估管理實施細則;1.2工程概況京福鐵路客運專線設計時速為350km/h,它北接合蚌客運專線銜接京滬高速鐵路至北京,中與寧安
12、城際鐵路和杭長客運專線相交,南連福州,是貫穿我國南北的快速鐵路通道。我集團公司中標京福鐵路閩贛標,里程范圍: dk343+180dk438+883.24,線路長95.026正線公里。我項目部承建的京福鐵路客運專線dk365+676.49dk376+759段,線路長11.08公里,含橋6087.18m/18座,連續梁2座【分別是(40+64+40)m和(48+80+48)m)】,隧道3077m/7座,路基1918.3m,無碴軌道道床22.16公里.設計院交cpi水準點6個(cpi577、cpi578、cpi579、cpi581、cpi582 cpi583),cpii點4個(gcpii422、gc
13、pii425、cpii426、gcpii432)。設計院交cpi、cpii、高程成果表以及精密控制網復測報告及專家評審意見。1.3控制網精度指標沉降監測網應在施工高程控制網的基礎上進行加密建立,按二等水準測量的精度和測量方法要求進行施測。表1 沉降變形觀測網的主要技術要求等級相鄰基準點高差中誤差(mm)每站高差中誤差(mm)往返較差、附合或環線閉合差(mm)監測已測高差較差(mm)使用儀器、觀測方法的要求三等1.00.3ds05或ds1型儀器,按暫行規定二等水準測量的技術要求施測表2 沉降變形觀測點的精度要求和觀測方法等級高程中誤差(mm)相鄰點高差中誤差(mm)觀測方法往返較差、附合或環線閉
14、合差(mm)二等±0.5±0.3按國家二等精密水準測量表3 一、二等水準測量儀器及主要技術要求等級儀器視線長度(m)前后視距差(m)在任一測點上前后視距差累計(m)視線高度(下絲讀數)(m)一等dsz05、ds05300.51.50.5二等ds1、ds05ds150,ds05601.03.00.3第二章 測量要求新建合肥至福州鐵路(閩贛段)線下工程沉降變形觀測工作以橋梁、路基、隧道等建(構)筑物的垂直位移觀測為主,水平位移監測根據橋梁、路基、隧道工點具體要求確定。結構物的變形監測應建立獨立的變形監測網,覆蓋范圍一般不宜小于4公里,基準點選擇應優先考慮利用cpi、cpii和水
15、準基點。2.1沉降變形測量等級及精度要求本線沉降變形測量等級及精度要求按下表規定執行:沉降變形測量等級垂直位移測量水平位移觀測沉降變形點的高程中誤差(mm)相鄰沉降變形點的高程中誤差(mm)沉降變形點點位中誤差(mm)三等±1.0±0.5±6.02.2.沉降變形監測網主要技術要求及建網方式2.2.1垂直位移監測網2.2.1.1.垂直位移監測網主要技術要求垂直位移監測網主要技術要求按下表執行:等級相鄰基準點高差中誤差(mm)每站高差中誤差(mm)往返較差、附合或環線閉合差(mm)檢測已測高差較差(mm)使用儀器、觀測方法及要求三等1.00.30.60.8ds05或d
16、s1型儀器,按客運專線鐵路無砟軌道測量技術暫行規定二等水準測量的技術要求施測。2.2.1.2.垂直位移監測網建網方式線下工程垂直位移監測一般按沉降變形等級三等的要求(國家二等水準測量)施測,根據沉降變形測量精度要求高的特點,以及標志的作用和要求不同,垂直位移監測網布設方法分為三級:2.2.1.2.1.基準點。要求建立在沉降變形區以外的穩定地區,同大地測量點的比較,要求具有更高的穩定性,其平面控制點一般應設有強制歸心裝載。基準點使用全線二等精密高程控制測量布設的基巖點、深埋水準點;2.2.1.2.2.工作點。要求這些點在觀測期間穩定不變,測定沉降變形點時作為高程和坐標的傳遞點,同基準點一樣,其平
17、面控制點應設有強制歸心裝置。工作點除使用普通水準點外,按照國家二等水準測量的技術要求進一步加密水準基點或設置工作基點至滿足工點垂直位移監測需要。加密后的水準基點(含工作基點)間距200m左右時,可基本保證線下工程垂直位移監測需要。2.2.1.2.3.沉降變形點。直接埋設在要測定的沉降變形體上。點位應設立在能反映沉降變形體沉降變形的特征部位,不但要求設置牢固,便于觀測,還要求形式美觀,結構合理,且不破壞沉降變形體的外觀和使用。沉降變形點按路基、橋涵、隧道等各專業布點要求進行。監測網由于自然條件的變化,人為破壞等原因,不可避免的有個別點位會發生變化。為了驗證監測網點的穩定性,應對其進行定期檢測。本
18、次技術方案設計垂直位移監測網的觀測分為首次觀測和施工過程中的定期復測,定期復測按每半年進行一次,并結合精測網復測進行,按施工期4年考慮,計復測8次,每次觀測水準路線長度往返按932km。對于技術特別復雜、垂直位移監測沉降變形測量等級要求二等及以上的重要橋隧工點,應獨立建網,并按照國家一等水準測量的技術要求進行施測或進行特殊測量設計。2.2.2水平位移監測網2.2.2.1.水平位移監測網主要技術要求水平位移監測網主要技術要求按下表執行:等級相鄰基準點的點位中誤差(mm)平均邊長(m)測角中誤差(")最弱邊相對中誤差作業要求一等±1.5300±0.71/250000按
19、國家一等平面控制測量要求觀測150±1.01/120000按國家二等平面控制測量要求觀測二等±3.0300±1.01/120000按國家二等平面控制測量要求觀測150±1.81/70000按國家三等平面控制測量要求觀測三等±6.0350±1.81/70000按國家三等平面控制測量要求觀測200±2.51/40000按國家四等平面控制測量要求觀測四等±12.0400±2.51/40000按國家四等平面控制測量要求觀測3.2.2.1.水平位移監測網建網方式水平位移監測網一般按獨立建網考慮,根據沉降變形測量等級
20、及精度要求進行施測,并與施工平面控制網進行聯測,引入施工測量坐標系統,實現水平位移監測網坐標與施工平面控網坐標的相互轉換。2.3沉降變形測量點的布置要求沉降變形測量點分為基準點、工作基點和沉降變形觀測點。其布設按下列要求:每個獨立的監測網應設置不少于3個穩固可靠的基準點。基準點應選設在沉降變形影響范圍以外便于長期保存的穩定位置。工作基點應選在比較穩定的位置。對觀測條件較好或觀測項目較少的項目,可不設立工作基點,在基準點上直接測量沉降變形觀測點。沉降變形觀測點應設立在沉降變形體上能反映沉降變形特征的位置。2.4.沉降變形監測測量工作基本要求2.4.1水準基點使用時應作穩定性檢驗,并以穩定或相對穩
21、定的點作為沉降變形的參考點,并應有一定數量穩固可靠的點以資校核。2.4.2每次觀測前,對所使用的儀器和設備應進行檢驗校正,并保留檢驗記錄。2.4.3每次沉降變形觀測時應符合:2.4.3.1嚴格按水準測量規范的要求施測。首次觀測每個往返測均進行兩次讀數。2.4.3.2參與觀測的人員必須經過培訓才能上崗,并固定觀測人員。 2.4.3.3為了將觀測中的系統誤差減到最小,達到提高精度的目的,各次觀測應使用同一臺儀器和設備,前后視觀測最好用同一水平尺,必須按照固定的觀測路線和觀測方法進行,觀測路線必須形成附合或閉合路線,使用固定的工作基點對應沉降變形觀測點進行觀測。 2.4.3.4觀測時要避免陽光直射,
22、且在基本相同的環境和觀測條件下工作。 2.4.3.5成像清晰、穩定時再讀數。2.4.3.6隨時觀測,隨時檢核計算,觀測時要一次完成,中途不中斷。 2.4.3.7對工作基點的穩定性要定期檢核,在雨季前后要聯測,檢查水準點的標高是否有變動。2.4.3.8數據計算方法和計算用工作基點一致。2.5沉降變形監測觀測具體要求2.5.1.水準網的觀測按照國家二等水準施測,采用單路線往返觀測。每次觀測均形成閉合檢驗條件。2.5.2.水準儀使用ds05或ds1型儀器,儀器及配套水準尺均應在有效合格檢定期內。水準儀與水準尺在使用前及使用過程中,經常規檢校合格,水準儀視準軸與水準管軸的夾角均不超過15。儀器各種設置
23、正確,其中有限差要求的項目按規范要求在儀器中進行設置,并在數據采集時自動控制,不滿足要求的在現場進行提示并進行重測。2.5.3.外業測量一條路線的往返測使用同一類型儀器和轉點尺墊,沿同一路線進行。觀測成果的重測和取舍按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gb/t 12897-2006)有關要求執行。觀測時,視線長度50m,前后視距差1.0 m(光學),1.5 m(電子);前后視距累積差3.0m(光學),6.0 m(電子);視線高度0.3m(光學),0.5m(電子);測站限差:兩次讀數差0.4mm,兩次所測高差之差0.6 mm,檢測間歇點高差之差1.0 mm;觀測讀數和記錄的數字取位:使用ds05 或ds
24、1級儀器,讀記至0.05mm或0.1mm;使用數字水準儀讀記至0.01mm。2.5.4.觀測時,一般按后-前-前-后的順序進行,對于有變換奇偶站功能的電子水準儀,按以下順序進行:(1)往測:奇數站為后前前后 偶數站為前后后前(2)返測:奇數站為前后后前 偶數站為后前前后2.5.5.每一測段均為偶數測站。晴天觀測時給儀器打傘,避免陽光直射;扶尺時借助尺撐,使標尺上的氣泡居中,標尺垂直。2.5.6.觀測前30min,將儀器置于露天陰影處,使儀器與外界氣溫趨于一致;對于數字式水準儀,進行不少于20次單次測量,達到儀器預熱的目的。測量中避免望遠鏡直接對著太陽;避免視線被遮擋,遮擋不超過標尺在望遠鏡中截
25、長的20%。觀測時用測傘遮蔽陽光,對于電子水準儀,施測時均裝遮光罩。2.5.7.自動安平水準儀的圓水準器,嚴格置平。在連續各測站上安置水準儀時,使其中兩腳螺旋與水準路線方向平行,第三腳螺旋輪換置于路線方向的左側與右側。除路線拐彎處外,每一測站上儀器與前后視標尺的三個位置,一般為接近一條直線。2.5.8.觀測過程中為保證水準尺的穩定性,選用2.5kg以上的尺墊,水準觀測路線必須路面硬實,觀測過程中尺墊踩實以避免尺墊下沉。同時觀測過程中避免儀器安置在容易震動的地方,如果臨時有震動,確認震動源造成的震動消失后,再激發測量鍵。水準尺均借助尺撐整平扶直,確保水準尺垂直。2.5.9.對于寬度較寬的河、湖水
26、中的沉降測量,按照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gb/t 12897-2006)跨河水準測量要求進行觀測。2.5.10.數據處理時,閉合差、中誤差等均滿足要求后進行平差計算,主水準路線要進行嚴密平差,選用經鑒定合格的軟件進行。第三章 線下工程專業要求3.1.路基工程3.1.1一般規定3.1.1.1. 觀測的目的是通過沉降觀測,利用沉降觀測資料分析、預測工后沉降,指導進行信息化施工,必要時提出加速路基沉降的措施,確定無砟軌道的鋪設時間,評估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效果,確保無砟軌道結構的安全。3.1.1.2. 路基上無砟軌道鋪設前,應對路基沉降變形作系統的評估,確認路基的工后沉降和沉降變形滿足無砟軌道鋪設要
27、求。3.1.1.3. 橋涵兩端的過渡段、路隧過渡段及塹堤過渡段均需進行沉降觀測。3.1.1.41.過渡段工后沉降的分析評估應沿線路方向考慮各觀測斷面和各種結構物之間的關系綜合進行。對線路不同下部基礎結構物之間以及不同地基條件或不同地基處理方法之間形成的各種過渡段,應重點分析評估其差異沉降。3.1.1.5. 路基填筑完成或施加預壓荷載后應有不少于6個月的觀測和調整期。觀測數據不足以評估或工后沉降評估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時,應延長觀測時間或采取必要的加速或控制沉降的措施。3.1.1.6. 評估時發現異常現象或對原始記錄資料存在疑問,要進行必要的檢查。3.1.2.路基沉降觀測3.1.2.1.觀測斷面元件
28、布置埋設的觀測設施的有效性以及對其保護是否得力是決定整個觀測工作成敗的關鍵。因此,各部位觀測點應設在同一橫斷面上,這樣有利于測點看護,便于集中觀測,統一觀測頻率,更重要的是便于各觀測項目數據的綜合分析。3.1.2.1.1.采用沉降板對路基基底沉降進行觀測,采用觀測樁對路基面處的沉降進行觀測,按照路堤、路塹不同結構形式和基底是否有壓縮層,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填方地段:基底有壓縮層填方地段:基底無壓縮層挖方地段:基底無壓縮層挖挖方地段:基底有壓縮層3.1.2.1.2.對于地基深厚且地基處理未達非壓縮層頂面的長大路基工點,在地表沉降板附近5m范圍內,設置沉降磁環對對不同深度進行沉降觀測。一般沿線縱向
29、每300m設一處,橋路過渡段設一處。孔深為附加應力為自重應力的10處或非壓縮層頂面。具體設置位置與技術要求由設計單位技術交底明確。3.1.2.1.3.預壓地段,預壓期因基床表層尚未施工,路基頂面沉降觀測應在預壓土方底部(基床底層頂面)布置沉降元件進行,即在基床底層頂面臨時布置沉降板,位移觀測以及基底沉降觀測布置與無預壓段完全一致,預壓土方卸除時臨時沉降板隨之拆除,基床表層施工后,于路基面上設置正式沉降觀測樁。3.1.2.2.觀測斷面設置路基沉降觀測斷面及觀測斷面的觀測點的布置應根據地形地質條件、地基處理方法、路堤高度、地形地勢的起伏情況、堆載預壓等具體情況,結合工期要求具體確定。同時,還應根據
30、施工核對的地質、地形等情況調整或增設。3.1.2.2.1.沿線路方向的間距一般不大于50m;地勢平坦、地基條件均勻良好的路塹、高度小于5m的路堤、對于cfg樁加固至巖石的地段可放寬到100m。軟土及松軟土和巖溶及采空區地基地段沿線縱向每30m左右一個沉降觀測斷面地形。地質條件變化較大地段應適當加密。3.1.2.2.2對地形橫向坡度大或地層橫向厚度變化的地段應布設不少于1個橫向觀測斷面。3.1.2.2.3一個沉降觀測單元(連續路基沉降觀測區段為一單元)應不少于2個觀測斷面。3.1.2.3.觀測元件埋設3.1.2.3.1.沉降觀測樁:選擇20mm鋼筋,頂部磨圓并刻畫十字線,底部焊接彎鉤,待基床表層
31、級配碎石施工完成后,在觀測斷面通過測量埋置在設計位置,埋置深度不小于0.3m,樁周0.15m用c15混凝土澆筑固定,完成埋設后測量樁頂標高作為初始讀數。3.1.2.3.2.沉降板:由底板、金屬測桿(40鍍鋅鐵管)及保護套管(80mm pvc管)組成。鋼筋混凝土底板尺寸為50cm×50cm,厚3cm或鋼底板尺寸為30*30cm,厚0.8cm。沉降板設計圖3.1.2.3.1.1.沉降板埋設位置應按設計測量確定,埋設位置處可墊10cm砂墊層找平,埋設時確保測桿與地面垂直。3.1.2.3.1.1.放好沉降板后,回填一定厚度的墊層,再套上保護套管,保護套管略低于沉降板測桿,上口加蓋封住管口,并
32、在其周圍填筑相應填料穩定套管,完成沉降板的埋設工作。3.1.2.3.1.1.測量埋設就位的沉降板測桿桿頂標高讀數作為初始讀數,隨著路基填筑施工逐漸接高沉降板測桿和保護套管,每次接長高度以0.5m為宜,接長前后測量桿頂標高變化量確定接高量。金屬測桿用內接頭連接,保護套管用pvc管外接頭連接。3.1.2.3.1.1.接長套管時應確保垂直,避免機械施工等因素導致套管傾斜。3.1.2.4.觀測水準路線路基水準路線觀測按國家二等水準測量精度要求形成附合水準路線,沉降觀測點位布設及水準路線觀測示意圖如下圖所示。沉降觀測點位布設及水準路線觀測示意圖3.1.2.5.觀測要求、精度、頻次3.1.2.5.1.沉降
33、觀測要求3.1.2.5.1.1.從路基填土開始,沉降觀測也隨即進行。預壓地段按照相關要求在基床底層頂面設置臨時沉降板,預壓土卸載后,再按照相關要求埋設正式的沉降觀測樁,開始觀測路基面沉降。3.1.2.5.1.2.沉降板隨著路基的填筑而接高,觀測連續進行。3.1.2.5.1.3.沉降設備的埋設是在施工過程中進行的,施工單位的填筑施工要與設備的埋設做好協調,做到互不干擾、影響。觀測設施的埋設及沉降觀測工作應按要求進行,不能影響路基填筑質量。3.1.2.5.1.4.觀測過程中發現異常必須及時查明原因,盡快妥善處理。3.1.2.5.1.5.路基填筑過程中應及時整理路堤邊樁位移及中心沉降觀測點的沉降量,
34、當邊樁水平位移大于5mm/天,垂直位移大于10mm/天,路堤中心地基處沉降觀測點沉降量大于10mm/天時,應及時通知項目部,并要求停止填筑施工,待沉降穩定后再恢復填土,必要時采用卸載措施。3.1.2.5.1.6.元件保護要求.各工程項目部應成立專門小組,進行元器件的埋設、測量和保護工作,小組人員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元件埋設時應根據現場情況進行編號,有導線的元件應將導線引出至路基坡腳觀測箱內。.凡沉降板附近一米范圍內土方應采用人工攤平及小型機具碾壓,不得采用大型機械推土及碾壓,并配備專人負責指導,以確保元器件不受損壞。.各施工隊應制定穩妥的保護措施并認真執行,確保元器件不因人為、自然等因素而破
35、壞,元器件埋設后,制作相應的標識旗或保護架插在上方。路堤填筑過程中,派專人負責監督觀測斷面的填筑。3.1.2.5.2.觀測精度路基沉降觀測水準測量的精度為±1.0mm,讀數取位至0.01mm。位移觀測測距誤差±3mm;方向觀測水平角誤差為±2.5。3.1.2.5.3.觀測頻次路基沉降觀測的頻次不低于下表的規定。當出現以下情況時,應加密觀測頻次。3.1.2.5.3.1.沉降速率較大,兩次連續觀測的沉降差值大于4mm時;3.1.2.5.3.2.當出現沉降突變、地下水變化及降雨等外部環境變化時應增加觀測頻次。路基沉降觀測頻次表觀 測 階 段觀 測 頻 次填筑或堆載一般1
36、次天每天填筑量超過3層時1次/每填筑3層沉降量突變23次天兩次填筑間隔時間較長1次3天堆載預壓或路基施工完畢前3個月1次/周3個月以后1次2周無砟軌道鋪設后第1個月1次2周第23個月1次月3個月以后1次3月注:1、架橋機(運梁車)通過后觀測:通過后第1天1次,隔3天1次,以后按上表正常進行。3.1.3過渡段沉降觀測3.1.3.1.觀測斷面設置過渡段應考慮線路縱向平順性和不同結構物差異沉降的觀測和評估,不同結構物起點處、距起點510m、2030m處分別設置觀測斷面。堤塹連接、地層變化較大地段需分別設置觀測斷面。3.1.3.2.觀測技術要求過渡段觀測元件埋設、觀測精度與觀測頻次、資料整理等技術要求
37、參照路基。3.1.4路基沉降評估3.1.4.1.評估方法目前,國內外采用的沉降預測評估方法較多,而每種預測方法均有其一定的適用范圍,需要結合線下工程不同結構物和不同地質條件下的沉降觀測情況,總結沉降變形特點,選擇合適的預測方法。路基沉降預測常采用曲線回歸法有:雙曲線法、固結度對數配合法(三點法)、拋物線法、指數曲線法、修正指數曲線法、修正雙曲線法、沉降速率法、星野法等。3.1.4.2.評估判定標準根據鐵建設2006158號客運專線鐵路無砟軌道鋪設條件評估技術指南,路基沉降預測應采用曲線回歸法,無砟軌道鋪設條件的評估判定標準應滿足以下要求:3.1.4.2.1.根據路基填筑完成或堆載預壓后不少于3
38、個月的實際觀測數據作多種曲線的回歸分析,確定沉降變形的趨勢,曲線回歸的相關系數不應低于0.92。3.1.4.2.2.沉降預測的可靠性應驗證,間隔不少于3個月的兩次預測最終沉降的差值不應大于于8mm。3.1.4.2.3.路基填筑完成或堆載預壓后,最終的沉降預測時間應滿足下列條件:s(t)s(t=)75式中:s(t)預測時的沉降觀測值;s(t=) 預測的最終沉降值。注:沉降和時間以路基填筑完成或堆載預壓后為起始點。3.1.4.2.4.無砟軌道預測的路基工后沉降值不應大于15mm。沉降比較均勻、長度大于20m的路基,允許的最大工后沉降量為30mm,并且調整軌面高程后的豎曲線半徑應能滿足下列要求:式中
39、:軌面圓順的豎曲線半徑(m); 設計最高速度(km/h)。3.1.4.2.5.過渡段不同結構物間的預測差異沉降不應大于5 mm。預測沉降引起沿線路方向的折角不應大于11000。3.2.橋涵工程3.2.1.一般規定3.2.1.1.無砟軌道鋪設前,應對橋涵沉降變形作系統的評估,確認橋涵基礎沉降、梁體變形等符合技術標準要求。3.2.1.2.通過各施工階段對墩臺沉降的觀測,驗證和校核設計理論、設計計算方法,并根據沉降資料的分析預測總沉降和工后沉降量,進而確定橋梁工后沉降是否滿足鋪設無砟軌道要求。3.2.1.3.根據沉降資料分析,對沉降量可能超標的墩臺研究對策,提出改進措施,以保證橋梁工程的安全;同時積
40、累實體橋梁工程的沉降觀測資料,為完善樁基礎沉降分析方法作技術儲備。3.2.1.4.觀測期內,基礎沉降實測值超過設計值20及以上時,應及時查明原因,必要時進行地質復查,并根據實測結果調整計算參數,對設計預測沉降進行修正或采取沉降控制措施。3.2.2.墩臺沉降變形觀測3.2.2.1.觀測斷面布置對于柱樁或明挖基礎,可隔墩設置承臺、墩身觀測標;對于摩擦樁基礎,每個橋墩均設置承臺觀測標、墩身觀測標。3.2.2.2.承臺觀測標:設置兩個觀測標,觀測標-1設置于底層承臺左側小里程角上,觀測標-2設置于底層承臺右側大里程角上。承臺觀測標為臨時觀測標,當墩身觀測標正常使用后,承臺觀測標隨基坑回填將不再使用。3
41、.2.2.3.墩身觀測標:3.2.2.3.1觀測點數量每墩不少于2處,位于墩身兩側; 3.2.2.3.2 橋墩標一般設置在墩底高出地面或水位1.0m左右。當墩身較矮立尺困難時,橋墩觀測標位置可降低或設置在對應墩身埋標位置的頂帽上。特殊情況可按照確保觀測精度、觀測方便、利于測點保護的原則,確定相應的位置。橋墩上觀測標的具體設置位置見“承臺與墩身觀測標設置圖”。3.2.2.4橋臺觀測標:原則上應設置在臺頂(臺帽及背墻頂),測點數量不少于4處,分別設在臺帽兩側及背墻兩側(橫橋向)。具體設置位置見“橋臺觀測標埋設位置示意圖”承臺與墩身觀測標設置圖橋臺觀測標埋設位置示意圖4.2.3梁體變形觀測4.2.3
42、.1.預制梁觀測對原材料變化不大、預制工藝穩定、批量生產的預應力混凝土預制梁,每30孔選擇1孔設置觀測標。對實測彈性上拱度大于設計值情況,前后未觀測的梁應補充觀測標,逐孔進行觀測。4.2.3.2.現澆梁觀測對移動模架施工的梁,對前6孔進行重點觀測,以驗證支架預設拱度的精度。驗證達到設計要求后,可每10孔選擇1孔設置觀測標。當實測彈性上拱度大于設計值時,對前后未觀測的梁應補充觀測標,逐孔進行觀測。4.2.3.3.觀測點布置4.2.3.3.1簡支梁的一孔梁設置觀測標6個,分別位于兩側支點及跨中;連續梁上的觀測標,根據不同跨度,分別在支點、中跨跨中及邊跨1/4跨中附近設置,3跨以上連續梁中跨布置點相
43、同,詳見附圖。梁部測點橫向布置示意圖連續梁梁部測點縱向布置示意圖4.2.3.3.2鋼結構橋梁梁部不存在徐變,為了觀測變形,每孔設置6個觀測標,分別在支點及跨中設置。4.2.3.3.3 對大跨度橋梁等特殊結構應由設計單位單獨制定變形觀測方案,施工單位按照設計方案進行觀測。3.2.4.涵洞變形觀測每座涵洞均要進行沉降觀測,觀測標原則上應設在涵洞兩側的邊墻上,在涵洞進出口及涵洞中心分別設置,每座涵洞測點數量為6個。涵洞填土后觀測點可從邊墻位置移動到帽石上,涵洞進出口的帽石上各設置兩個測點,位于帽石兩側位置。涵洞觀測標埋設位置示意圖3.2.5.觀測水準路線3.2.5.1.橋梁墩臺橋梁墩臺水準路線觀測按
44、二等水準測量精度要求形成閉合水準路線,沉降觀測點位布設于墩臺兩側,水準路線觀測示意圖如圖6.1.8所示:橋梁墩臺沉降觀測水準路線示意圖3.2.6.觀測元件與埋設技術要求3.2.6.1.承臺觀測標沉降觀測樁:選擇20mm鋼筋,頂部磨圓并刻畫十字線,埋置深度不小于0.1m,高出埋設表面3mm,表面做好防銹處理。完成埋設后測量樁頂標高作為初始讀數。承臺觀測標設置3.2.6.2.墩身觀測標:采用14mm不銹鋼螺栓。見下圖所示: 墩身觀測標設置3.2.6.3.橋臺觀測標、梁體觀測標、涵洞觀測可參考上圖設置。3.2.7.觀測精度與觀測頻次3.2.7.1.觀測精度橋涵基礎沉降和梁體徐變變形的觀測精度為
45、77;1mm,讀數取位至0.01mm。3.2.7.2.觀測頻次3.2.7.2.1.墩臺基礎沉降觀測一般根據下表中要求的時間間隔進行。墩臺基礎沉降觀測頻次表觀測階段觀測頻次備注觀測期限觀測周期墩臺基礎施工完成/設置觀測點,進行首次觀測墩臺混凝土施工全程荷載變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承臺回填時,臨時觀測點取消預制梁橋架梁前全程1次/周預制梁架設全程前后各1次附屬設施施工全程荷載變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橋位施工橋梁制梁前全程前后各1次上部結構施工中全程荷載變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附屬設施施工全程荷載變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架橋機(運梁車)通過全程前后各1次橋梁主體工程完工無砟軌道鋪設前6個月1次/周巖
46、石地基的橋梁,一般不宜少于2個月無砟軌道鋪設期間全程1次/周無砟軌道鋪設完成后24個月03個月1次/月工后沉降長期觀測412個月1次/3個月1324個月1次/6個月注:1、觀測墩臺沉降時,應同時記錄結構荷載狀態、環境溫度及天氣日照情況。2、架橋機(運梁車)通過后觀測:通過后第1天1次,隔3天1次,以后按上表正常進行。3.2.7.2.2.梁體徐變變形觀測自梁體預應力張拉開始至無砟軌道鋪設前,應系統觀測梁體的豎向變形。預應力張拉前為變形起始點,變形觀測的階段及頻次要滿足下表要求。梁體徐變觀測頻次梁體測量間隔表觀測階段觀測周期預應力張拉期間張拉前、后各1次橋梁附屬設施安裝安裝前、后各1次預應力張拉完
47、成無砟軌道鋪設前張拉完成后第1天張拉完成后第3天張拉完成后第5天張拉完成后13月,每7天為一測量周期無砟軌道鋪設期間每天1次無砟軌道鋪設完成后第03個月,每1個月為一測量周期第424個月,每3個月為一測量周期3.2.7.2.3.涵洞沉降觀測涵洞沉降觀測據下表中要求的時間間隔進行,涵洞頂填土沉降的觀測應與路基沉降觀測同步進行。觀測階段觀測頻次備注觀測期限觀測周期涵洞基礎施工完成/設置觀測點涵洞主體施工完成全程荷載變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測試點移至邊墻兩側洞頂填土施工全程荷載變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架橋機(運梁車)通過全程前后各1次至少進行2次通過前后的觀測涵洞完工無砟軌道鋪設前6個月1次/周無砟
48、軌道鋪設期間全程1次/周無砟軌道鋪設完成后24個月03個月1次/月工后沉降長期觀測412個月1次/3個月1324個月1次/6個月注:1、架橋機(運梁車)通過時觀測要求:通過后第1天1次,隔3天1次,以后按上表正常進行。3.2.8.沉降評估3.2.8.1.評判標準3.2.8.1.1.根據橋涵實際荷載情況及觀測數據,應作多個階段的回歸分析及預測,綜合確定沉降變形的趨勢。首次回歸分析時,觀測期不應少于橋涵主體工程完工后3個月,對于巖石地基等良好地質的橋涵不應少于1個月。3.2.8.1.2.墩臺基礎的沉降量應按恒載計算,其工后沉降量不應超過下列允許值:墩臺均勻沉降量:對于有砟橋面橋梁30mm對于無砟橋
49、面橋梁20mm3.2.8.1.3. 靜定結構相鄰墩臺沉降量之差要求對于有砟橋面橋梁15mm對于無砟橋面橋梁5mm超靜定結構相鄰墩臺沉降量之差除應滿足上述規定外,尚應根據沉降差對結構產生的附加應力的影響確定。3.2.8.1.4.框構、旅客地道及涵洞在鋪設有砟軌道時其工后沉降量不應大于50mm,鋪設無砟軌道時,工后沉降量不應大于15mm。3.2.8.1.5.處于巖石地基等良好地質的橋粱,當墩臺沉降值趨于穩定且設計及實測沉降總量不大于5mm時,可判定沉降滿足無砟軌道鋪設條件。3.2.8.1.6.利用兩次回歸結果預測的最終沉降的差值不應大于8mm。兩次預測的時間間隔一般不少于3個月,對于巖石地基等良好
50、地質的橋涵不應少于1個月。3.2.8.1.7.橋梁主體結構完工至無砟軌道鋪設前,沉降預測的時間應滿足以下條件:s(t)/s(t=)75%式中:s(t): 預測時的的沉降觀測值;s(t=): 預測的最終沉降值。3.2.8.1.7.預應力混凝土橋梁上部結構的殘余徐變變形應符合以下規定:無砟橋面l50m時,梁體跨中豎向變形不應大于10mm;l50m時梁體跨中豎向變形不應大于l/5000且不大于20mm。3.2.8.1.評估方法 3.2.8.1.1.對于一座橋不僅要進行單個墩臺的沉降分析,同時也要對全橋作綜合評估,制相鄰橋墩的不均勻沉降。當橋長很大時可根據地質情況和施工進度劃分部分區段。3.2.8.1
51、.2.對于單一墩臺的觀測數據分以下四個階段進行歸納、分析:架梁之前、架梁后至鋪設二期恒載前、鋪設二期恒載后至鋼軌鎖定前、鋼軌鎖定以后。綜合評估時,對于預制梁橋,分橋墩臺混凝土施工后、架梁前及架梁后三階段進行;對于原位施工的橋梁及涵洞,基礎沉降應根據實際施工狀態及荷載變化情況,劃分為基礎施工完成橋墩完成、架梁前后、架梁后至鋪設鋼軌之前、鋪設鋼軌至鋼軌鎖定之前、鋼軌鎖定之后至正式運營之前、正式運營之后等多個階段。3.2.8.1.3.橋涵沉降預測采用的曲線回歸法參照路基執行。3.3隧道工程3.3.1一般規定3.3.1.1.隧道沉降觀測的目的主要是利用觀測資料的工后沉降分析結果,指導無砟軌道的鋪設時間。無砟軌道鋪設前,應對隧道基礎沉降作系統的評估,確認其工后沉降符合設計要求。3.3.1.2.隧道主體工程完工后,沉降變形觀測期原則上不應少于3個月。觀測數據不足或工后沉降評估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時,應適當延長觀測期。3.3.1.3.評估時發現異常現象或對原始記錄資料存在疑問,應進行必要的檢查。3.3.2.沉降觀測隧道工程沉降觀測是指隧道內線路基礎的沉降觀測,即隧道的仰拱部分。其它如洞頂地表沉降、拱頂下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符號敘事原理深度解析:認知、邏輯與語用維度的探討
- 城南殮殯管理暫行辦法
- 電動機單機試運行流程與實施策略研究
- 村級農民夜校管理辦法
- 110kV變電站升級改造與啟動方案研究
- 古代漢語教學中的語言轉化能力培養策略研究
- 鏡子:揭示被忽視的世界歷史
- 大軸徑磁流體密封技術的發展與進展
- 《完整的PMC部作業流程體系》
- 工貿企業安全教育培訓
- 30萬噸年合成氨、52萬噸年尿素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0年12月9日湖北武漢黃陂區社區干事招聘筆試試題
- 解熱鎮痛抗炎藥非甾體抗炎藥專家講座
- DB44-T 2410-2023紅樹林生態修復工程評價技術規程
- YY/T 1830-2022電動氣壓止血儀
- 臨床、口腔醫師申報衛生高級職稱工作量登記表
- GB/T 10045-2018非合金鋼及細晶粒鋼藥芯焊絲
- GB 7099-2015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糕點、面包
- 2023年納雍縣財政局系統事業單位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2023年廣東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及參考答案
- 建筑工程模板施工工藝技術要點講義豐富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