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總則合同的效力2_第1頁
合同法總則合同的效力2_第2頁
合同法總則合同的效力2_第3頁
合同法總則合同的效力2_第4頁
合同法總則合同的效力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節第二節 附條件和附期限的合同附條件和附期限的合同第一節第一節 合同的生效合同的生效第第四四節節 無效合同與可撤銷合同無效合同與可撤銷合同第第三三節節 效力待定合同效力待定合同合同的生效合同的生效是指已經成立是指已經成立的合同,符合法定的生效要件,的合同,符合法定的生效要件,而在當事人之間產生的法律拘而在當事人之間產生的法律拘束力。束力。第一節合同的生效一、合同的生效的概念一、合同的生效的概念二、合同的生效要件二、合同的生效要件(一)(一)訂立合同的當事人應該具有相訂立合同的當事人應該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應的民事行為能力;合合同同的的一一般般生生效效要要件件(二)意思表示真實;(二)意思

2、表示真實;(三)合同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三)合同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共利益; ;(四)合同必須具備法律所要求的形式(四)合同必須具備法律所要求的形式案例:某汽車改裝廠與某貿易公司簽訂案例:某汽車改裝廠與某貿易公司簽訂了買賣解放牌汽車了買賣解放牌汽車2020臺的合同。合同規臺的合同。合同規定改裝廠定改裝廠5 5月供貨,并負責辦理汽車合月供貨,并負責辦理汽車合格證及臨時牌照。改裝廠拼裝完格證及臨時牌照。改裝廠拼裝完2020輛汽輛汽車后,辦理汽車合格證及臨時牌照時,車后,辦理汽車合格證及臨時牌照時,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指出,國家規定不準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指出,國家規定不準買賣拼裝汽車。致使廠方不能

3、按時供貨,買賣拼裝汽車。致使廠方不能按時供貨,需方起訴到法院,要求終止合同返還貨需方起訴到法院,要求終止合同返還貨款???。三、合同生效的時間三、合同生效的時間1 1、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生效的,自依法辦理批準、登記等記等手續生效的,自依法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時生效。手續時生效。2 2、附條件和附期限合同的生效時間、附條件和附期限合同的生效時間原則上原則上: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3 3、當事人之間存在采取特定形式或履行特、當事人之間存在采取特定形式或履行特定手續時合同才生效的特別約定時,自采取定手續

4、時合同才生效的特別約定時,自采取特定形式或履行特定手續時合同生效。特定形式或履行特定手續時合同生效。例例外外情情形形例外例外:第:第3636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當事人未采用書面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當事人未采用書面形式但一方形式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該合同成立。同成立。合同法合同法第第4545條規定,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條規定,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自

5、條件成就時失效。當事人為自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失效。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不正當地促成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不成就。不正當地促成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不成就。合同法合同法第第4646條規定,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條規定,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期限。附定附期限。附生效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至時至時生效。生效。附附終止終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滿時失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滿時失效。四、合同成立與生效的聯系與區別四、合同成立與生效的聯系與區別(一)合同成立與生效的聯系(一)合同成立

6、與生效的聯系合同的成立是合同生效的前合同的成立是合同生效的前提,合同的生效是合同成立提,合同的生效是合同成立的主要結果。的主要結果。(二)合同成立與生效的區別(二)合同成立與生效的區別(1)(1)判斷的著眼點不同判斷的著眼點不同(2)(2)要件不同要件不同四四合同的合同的成立成立,著眼于合同當事人表意行為的事實構成,著眼于合同當事人表意行為的事實構成,屬于屬于事實判斷事實判斷問題。問題。合同的合同的生效生效,著眼于法律對當事人意思表示的著眼于法律對當事人意思表示的效力效力的的評價,屬于法律對已成立合同的評價,屬于法律對已成立合同的法律價值判斷法律價值判斷問題。問題。合同的成立一般以當事人達成合

7、同的成立一般以當事人達成合意合意為必要條件。為必要條件。合同的生效要件主要包括合同的生效要件主要包括締約能力規則締約能力規則、意思表示、意思表示自愿真實自愿真實規則、規則、合法性規則合法性規則等,主要涉及意思表示等,主要涉及意思表示品質品質的要求。的要求。附條件合同附條件合同是指當事人在是指當事人在合同中特別規定一定的條件,合同中特別規定一定的條件,以條件的是否成就來決定合同以條件的是否成就來決定合同的效力的發生或消滅的合同。的效力的發生或消滅的合同。第二節附條件和附期限的合同第二節附條件和附期限的合同一、附條件的合同一、附條件的合同(一)概念(一)概念(二)附條件合同中的條件(二)附條件合同

8、中的條件1 1、條件必須是、條件必須是將來將來發生的事實發生的事實一、附條件的合同一、附條件的合同2 2、條件是、條件是不確定不確定的事實的事實3 3、條件是由當事人約定的而不是法定的、條件是由當事人約定的而不是法定的4 4、條件必須合法、條件必須合法5 5、條件不得與合同的主要內容相矛盾、條件不得與合同的主要內容相矛盾要要求求(三)附條件合同的分類(三)附條件合同的分類1 1、附停止條件與解除條件的合同、附停止條件與解除條件的合同一、附條件的合同一、附條件的合同停止條件停止條件,又稱,又稱生效生效條件或條件或延緩延緩條件,是指限制合同條件,是指限制合同效力發生的條件。效力發生的條件。解除解除

9、條件又稱條件又稱消滅消滅條件,是導致合同效力消滅的條件條件,是導致合同效力消滅的條件。2 2、附積極條件和消極條件的合同、附積極條件和消極條件的合同積極條件是指某種事實的發生為內容的條件;積極條件是指某種事實的發生為內容的條件;消極條件是指以某種事實的不發生為內容的條件;消極條件是指以某種事實的不發生為內容的條件;(四)附條件合同的效力(四)附條件合同的效力合同法合同法第四十五條第四十五條 :當事人對合同的效: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附生效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附解除解除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失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

10、就時失效。 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不正當地促成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不正當地促成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不成就。就的,視為條件不成就。一、附條件的合同一、附條件的合同(一)附期限合同的概念(一)附期限合同的概念二、附期限的合同二、附期限的合同附期限合同附期限合同是指當事人在合同中設定一是指當事人在合同中設定一定的期限,并把期限的到來作為合同效力發定的期限,并把期限的到來作為合同效力發生或消滅的根據。生或消滅的根據。“期限期限”,是,是將來將來必然必然會發生的會發生的事實事實或必然會到來的時間和期間?;虮厝粫絹淼臅r間和期

11、間。(二)期限合同分類(二)期限合同分類1 1生效期限與終止期限生效期限與終止期限二、附期限的合同二、附期限的合同生效期限又稱為生效期限又稱為延緩延緩期限或期限或始期始期,是指,是指決定合同的效力決定合同的效力發生發生的期限。的期限。終止期限也稱終止期限也稱解除解除期限、期限、終期終期,是指決,是指決定合同的效力定合同的效力消滅消滅的期限。的期限。(二)期限合同分類(二)期限合同分類二、附期限的合同二、附期限的合同確定期限,是指作為期限內容的事實能夠準確確定期限,是指作為期限內容的事實能夠準確地確定到來時期的期限。地確定到來時期的期限。不確定期限,是指作為期限內容的事實不完全不確定期限,是指作

12、為期限內容的事實不完全確定的期限。確定的期限。2 2、確定期限和不確定期限、確定期限和不確定期限(三)期限約定的效力(三)期限約定的效力合同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六條 : 當事人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期限。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期限。附附生效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至時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至時生效。生效。附附終止終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滿時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滿時失效。失效。二、附期限的合同二、附期限的合同1 1、李某將房屋租給張某使用,雙方約定張、李某將房屋租給張某使用,雙方約定張某應在李某兒子(高三學生)大學本科畢某應在李某兒子(高三學生)大學本科畢業分配北京后的十天內騰出房屋。這

13、一協業分配北京后的十天內騰出房屋。這一協議屬于:(議屬于:( )。)。A A、附解除條件的合同、附解除條件的合同 B B附停止條件的合同附停止條件的合同C C延緩期限的合同延緩期限的合同 D D附解除期限的合同附解除期限的合同2 2、牛某和李某約定等牛某的爺爺過世后、牛某和李某約定等牛某的爺爺過世后就把房子賣給李某,此合同為附條件的就把房子賣給李某,此合同為附條件的合同還是附期限的合同?效力如何?合同還是附期限的合同?效力如何?3 3、王某和江某約定等江某的、王某和江某約定等江某的結婚結婚時時就送給江某一臺彩電,此合同為附條就送給江某一臺彩電,此合同為附條件的合同還是附期限的合同?件的合同還是

14、附期限的合同?效力待定合同效力待定合同指合同欠缺有指合同欠缺有效要件,能否發生當事人預期的效要件,能否發生當事人預期的法律效力尚未確定的合同。法律效力尚未確定的合同。第三節第三節 效力待定合同效力待定合同一、概述一、概述(一)概念(一)概念(二)特點(二)特點有權進行追認的人進行追認才有權進行追認的人進行追認才能生效能生效一、概述一、概述( (一一)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訂立的依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訂立的依法不能獨立訂立的合同;法不能獨立訂立的合同;效力待定的合同效力待定的合同( (二二) )表見代理以外的欠缺代理權而表見代理以外的欠缺代理權而代理訂立的合同;代理訂立的合同;( (三三) )

15、無處分權人訂立的合同。無處分權人訂立的合同。二、效力待定的合同的類型二、效力待定的合同的類型( (一一)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訂立的依法不能獨立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訂立的依法不能獨立訂立的合同;訂立的合同;1 1、效力的確定、效力的確定(1 1)限制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其)限制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其法定代理人法定代理人追認有效的,則該合同成立;追認有效的,則該合同成立;但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但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純獲利益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合同,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合同,則不需要法定代理人的追認。則不需要法定代理人的追認。(

16、2 2)學說上認為,在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取得完)學說上認為,在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取得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后,也有權追認合同為有效合全的民事行為能力后,也有權追認合同為有效合同。同。( (一一)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訂立的依法不能獨立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訂立的依法不能獨立訂立的合同;訂立的合同;2 2、催告權、撤銷權、催告權、撤銷權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17、(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NO47NO47)3 3、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理論上為效力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理論上為效力待定合同。待定合同。( (二二) )無權代理人訂立的合同無權代理人訂立的合同廣義的無權代理包括狹義的無權代理、表見代理。廣義的無權代理包括狹義的無權代理、表見代理。狹義無權代理:根本無代理權的無權代理、超越代狹義無權代理:根本無代理權的無權代理、超越代理權的無權代理、代理權消滅后的無權代理。理權的無權代理、代理權消滅后的無權代理。( (二二) )無權代理人訂立的合同無權代理人訂立的合同1 1、效力的確定、效力的確定本人的本人的追認權追認權和否定權和否定權:被代理

18、人有權作出選擇,可以進行追被代理人有權作出選擇,可以進行追認;未經被代理人追認的,無權代理認;未經被代理人追認的,無權代理人自己承擔責任。人自己承擔責任。( (二二) )無權代理人訂立的合同無權代理人訂立的合同NO48NO48(2 2):相對人可以):相對人可以催告催告被代理人在被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有撤銷的權利。利。撤銷應當以撤銷應當以通知通知的方式作出。的方式作出。2 2、相對人的相對人的催告權、撤銷權催告權、撤銷權( (二二) )無權代

19、理人訂立的合同無權代理人訂立的合同3 3、表見代理、表見代理代理行為有效,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代理行為有效,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擔。人承擔。4 4、表見代表、表見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權限訂立的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負責人超越權限訂立的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權限的以外,該代表行為有效。知道其超越權限的以外,該代表行為有效。1 1、效力的確定、效力的確定合同法合同法第第5151條規定:條規定:“無處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

20、該合同有同后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效?!倍? (三三) )無處分權人訂立的合同無處分權人訂立的合同( (三三) )無處分權人訂立的合同無處分權人訂立的合同(1)(1)如果無權處分合同的相對人已經根據該合同如果無權處分合同的相對人已經根據該合同取得取得物的交付,并且其屬于物的交付,并且其屬于善意善意,不知或不應當不知或不應當知道存在無權處分的情形,則根據善意取得制度,知道存在無權處分的情形,則根據善意取得制度,他取得物的所有權。他取得物的所有權。(2)(2)相對人為相對人為善意但物沒有交付善意但物沒有交付, 而合同歸于無而合同歸于無效的,則不能取得物的所有權。相對人可以追究效的,則不能取得

21、物的所有權。相對人可以追究無權處分人的締約過失責任,在相對人已經先行無權處分人的締約過失責任,在相對人已經先行支付價款的情況下,發生返還價款的問題。支付價款的情況下,發生返還價款的問題。2 2、無效的后果、無效的后果(3) (3) 相對人為相對人為惡意惡意的,則不可能根據合同取得物的,則不可能根據合同取得物的所有權,即使物已經交付,其所有權人也可以的所有權,即使物已經交付,其所有權人也可以行使取回權。行使取回權。某礦泉水廠(以下簡稱甲方)為便于聯系業務,某礦泉水廠(以下簡稱甲方)為便于聯系業務,擴大銷路,聘請某機關后勤部門干部朱某當業務擴大銷路,聘請某機關后勤部門干部朱某當業務顧問并支付津貼。

22、朱某未通過單位有關領導私自顧問并支付津貼。朱某未通過單位有關領導私自以單位的名義,與甲方簽訂了一份購銷礦泉水合以單位的名義,與甲方簽訂了一份購銷礦泉水合同,并采取欺騙手段偷蓋了單位印章。合同簽訂同,并采取欺騙手段偷蓋了單位印章。合同簽訂后,朱某又拿著合同到機關下屬單位要求按合同后,朱某又拿著合同到機關下屬單位要求按合同購買礦泉水。不久,某機關(簡稱乙方)領導得購買礦泉水。不久,某機關(簡稱乙方)領導得知此事,指令機關下屬單位拒絕收貨。為此,甲知此事,指令機關下屬單位拒絕收貨。為此,甲乙雙方發生糾紛,甲方以乙方不履行合同為由起乙雙方發生糾紛,甲方以乙方不履行合同為由起訴到人民法院,要求乙方履行合

23、同義務并賠償損訴到人民法院,要求乙方履行合同義務并賠償損失。失。試分析:試分析:(1 1)甲方的訴訟要求有無法律依據?)甲方的訴訟要求有無法律依據?(2 2)并說明理由。)并說明理由。無效合同無效合同是指合同因欠缺是指合同因欠缺法定生效要件而受到法律的否法定生效要件而受到法律的否定性評價,當事人的合同得不定性評價,當事人的合同得不到被賦予合法的法律效果的一到被賦予合法的法律效果的一種狀態。種狀態。第四節無效合同與可撤銷合同第四節無效合同與可撤銷合同一、合同的無效概述一、合同的無效概述1 1、無效合同的違法性、無效合同的違法性合合同同無無效效的的特特征征4 4、無效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無效合同

24、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合同部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仍然有效。5 5、合同無效不影響解決爭議方法的條款的合同無效不影響解決爭議方法的條款的效力。效力。一、合同的無效概述一、合同的無效概述2 2、對無效合同實行國家干預、對無效合同實行國家干預3 3、無效合同具有不履行性、無效合同具有不履行性二、無效合同的種類二、無效合同的種類( (一一)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損害國家利益無無效效合合同同的的種種類類( (二二) )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

25、三人利益三人利益(三)(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四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損害社會公共利益1 1、欺詐、欺詐指以使他人陷于錯誤并基于該錯誤而指以使他人陷于錯誤并基于該錯誤而為意思表示為目的,故意陳述虛假事實或者隱瞞真為意思表示為目的,故意陳述虛假事實或者隱瞞真實情況的行為。實情況的行為。( (一一)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1)(1)客觀上欺詐行為的存在;客觀上欺詐行為的存在;(2)(2)欺詐人有欺詐故意;欺詐人有欺詐故意;(3)(3

26、)受欺詐人因欺詐而陷于錯誤;受欺詐人因欺詐而陷于錯誤;構構成成欺欺詐詐的的要要件件(4)(4)受欺詐人因該錯誤而為意思表示。受欺詐人因該錯誤而為意思表示。( (一一)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2 2、脅迫、脅迫指一方向對方當事人表示施加不法的侵指一方向對方當事人表示施加不法的侵害,使其發生恐懼,并使其基于這種恐懼而為一定意害,使其發生恐懼,并使其基于這種恐懼而為一定意思表示的行為。思表示的行為。(1)(1)存在脅迫行為;存在脅迫行為;(2)(2)脅迫人有脅迫的脅迫人有脅迫的故意故意;(3)(3)受脅迫人因脅迫而發生受脅迫人因脅迫

27、而發生恐懼恐懼;構構成成脅脅迫迫的的要要件件(4) (4) 受脅迫人受脅迫人因因恐懼而為意思表示恐懼而為意思表示;( (5 5) ) 脅迫行為是非法的。脅迫行為是非法的。1 1、主觀上,表現為當事人、主觀上,表現為當事人惡意惡意串通,希望通過串通,希望通過訂立合同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的利益。訂立合同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的利益。2 2、客觀上,合同、客觀上,合同必須損害必須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的三人的利益利益。要要 件件( (二二) )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此串通所導致的利益的侵害既可以是導致國家、集體此串通所導致

28、的利益的侵害既可以是導致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或者第三人既有利益既有利益的損失,也可是侵害的損失,也可是侵害消極利益消極利益,即導致受害者即導致受害者應該增加的利益沒有得到增加應該增加的利益沒有得到增加。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又被稱為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又被稱為規避法律規規避法律規定的行為定的行為是指當事人訂立的合同在形式上是是指當事人訂立的合同在形式上是合法的,但訂立合同的目的,以及合同的內容違合法的,但訂立合同的目的,以及合同的內容違法。法。構成這一無效原因必須存在一個實質上的違法行構成這一無效原因必須存在一個實質上的違法行為;但是,這一違法行為被進行了合法的偽裝。為;但是,這一違法行

29、為被進行了合法的偽裝。( (三三) )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四) )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私人之間的活動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是私人之間的活動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是一項基本的私法原則。在私人利益與社會一項基本的私法原則。在私人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發生沖突時,優先保護公共利益公共利益發生沖突時,優先保護公共利益是一項基本的價值判斷。是一項基本的價值判斷。它包括了對合同的當事人適用的法它包括了對合同的當事人適用的法律和行政法規之中的所有律和行政法規之中的所有強制性規強制性規范范。從合同自身看,指締約目的、。從合同自身看,指締約目的、合同內容違反了強行性規范。合同

30、內容違反了強行性規范。 ( (五五)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可撤銷合同可撤銷合同又稱為又稱為可撤銷、可可撤銷、可變更的合同變更的合同;是指當事人在訂立合;是指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因意思表達不真實,法律允同時,因意思表達不真實,法律允許撤銷權人通過行使撤銷權而使已許撤銷權人通過行使撤銷權而使已經生效的合同歸于無效。經生效的合同歸于無效。三、可撤銷合同三、可撤銷合同(一)概念(一)概念享有撤銷權的一方當事人是撤銷權人。享有撤銷權的一方當事人是撤銷權人。1 1、可可撤銷撤銷合同合同主要是主要是意思表示不真實意思表示不真實的的合同;合同;2 2、可撤銷合同、可撤

31、銷合同須由須由撤銷權人主動行使撤銷權人主動行使撤撤銷權;銷權;4 4、可撤銷合同、可撤銷合同中的撤銷權人可以撤銷或中的撤銷權人可以撤銷或變更合同變更合同。(二)可撤銷合同的特征(二)可撤銷合同的特征3 3、可撤銷合同、可撤銷合同在在未被撤銷以前未被撤銷以前仍然是仍然是有有效的效的;(一)(一)一方以一方以欺詐、脅迫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的手段訂立合同,沒有沒有損害國家利益的;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可撤銷的原因合同可撤銷的原因(二二)乘人之危乘人之危訂立的合同訂立的合同(三三)因因重大誤解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訂立的合同;(四四)在訂立合同時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顯失公平的;的;四、合同可撤銷的原

32、因四、合同可撤銷的原因(二二)乘人之危乘人之危訂立的合同訂立的合同1 1、概念:乘人之危、概念:乘人之危是指一方當事人是指一方當事人故意故意利用他人的危難處境,利用他人的危難處境,迫使迫使他方訂立他方訂立的對其極為不利的合同。的對其極為不利的合同。乘人之危的乘人之危的特點特點在于一方利用他方的危難處境,在于一方利用他方的危難處境,而而主動主動實施脅迫行為。實施脅迫行為。乘人之危者沒有造成對方的危難處境,但是利用乘人之危者沒有造成對方的危難處境,但是利用了這樣的處境來獲取不正當的利益,所以其社會了這樣的處境來獲取不正當的利益,所以其社會危害性要小于危害性要小于脅迫脅迫。(二二)乘人之危乘人之危訂

33、立的合同訂立的合同1 1、 他方陷于危難境地他方陷于危難境地;2 2、一方當事人故意利用他方的危難處境、一方當事人故意利用他方的危難處境;3 3、 陷于危難之中的一方當事人迫于自己的危陷于危難之中的一方當事人迫于自己的危難處境接受了極為苛刻的條件,不得已與利用難處境接受了極為苛刻的條件,不得已與利用其危難境地的一方訂立了合同其危難境地的一方訂立了合同;構構成成要要件件4 4、乘人之危的結果導致合同權利義務分配上乘人之危的結果導致合同權利義務分配上的顯失公平。的顯失公平。(三三)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重大誤解重大誤解是指誤解人在做出是指誤解人在做出意思表示時,對涉及合同法律效意

34、思表示時,對涉及合同法律效果的果的重要事項重要事項存在著認識上的存在著認識上的顯顯著著缺陷,其后果是使誤解人受到缺陷,其后果是使誤解人受到重大損失重大損失,以至于根本,以至于根本違背違背當事當事人訂立合同的目的。人訂立合同的目的。1 1、 表意人因為誤解作出了意思表示表意人因為誤解作出了意思表示;2 2、表意人對合同的內容發生了重大誤解、表意人對合同的內容發生了重大誤解;3 3、 誤解是由誤解方自己的過失造成的誤解是由誤解方自己的過失造成的;條條件件4 4、誤解是誤解一方的非故意的行為、誤解是誤解一方的非故意的行為。(三三)因因重大誤解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訂立的合同合同由于一方過錯導致的重大誤解

35、而被撤銷,合同由于一方過錯導致的重大誤解而被撤銷,對方當事人因此受有損失的,對方當事人因此受有損失的,誤解人應該承擔誤解人應該承擔締約過失責任締約過失責任,賠償對方當事人的損失。,賠償對方當事人的損失。(1 1)對合同性質的誤解,如誤以出租為出賣,對合同性質的誤解,如誤以出租為出賣,誤以借貸為贈與;誤以借貸為贈與;(2 2)對對方當事人的誤解,如把甲誤認為乙而對對方當事人的誤解,如把甲誤認為乙而與之訂立合同;與之訂立合同;(3 3)對標的物品種、質量、規格的誤解;對標的物品種、質量、規格的誤解;類類型型(4 4)對標的物的數量、包裝、履行方式、履行)對標的物的數量、包裝、履行方式、履行地點、履

36、行期限等內容的誤解如果給誤解人造地點、履行期限等內容的誤解如果給誤解人造成重大損失時,也構成重大誤解成重大損失時,也構成重大誤解。當事人對訂立合同的當事人對訂立合同的動機動機的誤解一般不屬于對合同的誤解一般不屬于對合同內容的誤解,也不構成導致合同可撤銷的事由。內容的誤解,也不構成導致合同可撤銷的事由。(三三)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某商場新進一種某商場新進一種CDCD機,價格定為機,價格定為25982598元。柜臺組長元。柜臺組長在制作價簽時,誤將在制作價簽時,誤將25982598元寫為元寫為598598元。趙某在瀏覽元。趙某在瀏覽該柜臺時發現該該柜臺時發現該CDCD機物美價廉

37、,于是用信用卡支付機物美價廉,于是用信用卡支付11961196元購買了兩臺元購買了兩臺CDCD機。一周后,商店盤點時,發機。一周后,商店盤點時,發現少了現少了40004000元,經查是柜臺組長標錯價簽所致。由元,經查是柜臺組長標錯價簽所致。由于趙某用信用卡結算,所以商店查出是趙某少付了于趙某用信用卡結算,所以商店查出是趙某少付了CDCD機貨款,找到趙某,提出或補交機貨款,找到趙某,提出或補交40004000元或退回元或退回CDCD機,商店退還機,商店退還11961196元。趙某認為彼此的買賣關系已元。趙某認為彼此的買賣關系已經成立并交易完畢,商店不能反悔,拒絕商店的要經成立并交易完畢,商店不能

38、反悔,拒絕商店的要求。商店無奈只得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趙某返還求。商店無奈只得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趙某返還40004000元或元或CDCD機。機。問題:(問題:(1 1)商店的訴訟請求有法律依據嗎?)商店的訴訟請求有法律依據嗎?(2 2)為什么?應如何處理?)為什么?應如何處理?(1 1)商店的訴訟請求有法律依據。)商店的訴訟請求有法律依據。(2 2)合同法合同法第第5454條規定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條規定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撤銷合同。第撤銷合同。第5858條規定:合同被撤銷后,因該合同條規定:合同被撤

39、銷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基于上述理由,基于上述理由,商店的訴訟請求有法律依據。本案中,當事人因對商店的訴訟請求有法律依據。本案中,當事人因對標的物的價格的認識錯誤而實施的商品買賣行為。標的物的價格的認識錯誤而實施的商品買賣行為。這一錯誤不是出賣人的故意造成,而是因疏忽標錯這一錯誤不是出賣人的故意造成,而是因疏忽標錯價簽造成,這一誤解對出賣人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價簽造成,這一誤解對出賣人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所以,根據本案的情況,符合重大誤解的構成要件,所以,根據本案的情況,符合重大誤解的構成要件,應依法認定為屬于重大誤解的民事行為。應依法認定為屬于重大誤

40、解的民事行為。 法院可根據法院可根據合同法合同法第第5858條規定,裁決趙某將條規定,裁決趙某將CDCD機返還給商店,由柜臺組長對由此造成趙某的損失機返還給商店,由柜臺組長對由此造成趙某的損失承擔責任。承擔責任。1 1、概念、概念顯失公平顯失公平是指在雙方當事人達是指在雙方當事人達成的合同關系之中,權利義務的配成的合同關系之中,權利義務的配置明顯不對等,使一方處于重大不置明顯不對等,使一方處于重大不利的境地。利的境地。(四四)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顯失公平主要適用于顯失公平主要適用于雙務雙務合同。合同。(四四)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1 1)此種合同

41、在訂立時雙方當事人明顯不)此種合同在訂立時雙方當事人明顯不公平公平;(2 2)一方獲得的利益超過了法律所允許的)一方獲得的利益超過了法律所允許的限度限度;(3 3)受害的一方在訂立合同時缺乏經驗或)受害的一方在訂立合同時缺乏經驗或情況緊急情況緊急;2 2、特特點點顯失公平具有顯失公平具有補充補充意思表示瑕疵制度之不意思表示瑕疵制度之不足的意義。足的意義。 只有在無法通過其他制度進只有在無法通過其他制度進行救濟時,才能適用顯失公平制度。行救濟時,才能適用顯失公平制度。(四四)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1 1)客觀要件)客觀要件是指當事人在給付與對是指當事人在給付與對待給付之間

42、失衡或造成利益不平衡。待給付之間失衡或造成利益不平衡。(2 2)主觀要件)主觀要件指在訂立合同時一方指在訂立合同時一方具有優勢或利用對方具有優勢或利用對方輕率、無經驗等而與輕率、無經驗等而與對方訂立顯失公平合對方訂立顯失公平合同的故意。同的故意。3 3、要件、要件利用優勢利用優勢未履行訂約過程所未履行訂約過程所應盡的告知義務應盡的告知義務利用對方沒有經驗利用對方沒有經驗或輕率或輕率撤銷權撤銷權指撤銷權人依其單指撤銷權人依其單方的意思表示使合同等法律行方的意思表示使合同等法律行為溯及既往地消滅的權利。為溯及既往地消滅的權利。撤銷權在性質上屬于形成權。撤銷權在性質上屬于形成權。五、撤銷權的行使五、

43、撤銷權的行使(一)概念(一)概念(二)享有撤銷權的人(二)享有撤銷權的人1 1、在因欺詐、脅迫而成立的合同中為、在因欺詐、脅迫而成立的合同中為受欺受欺詐人、受脅迫人詐人、受脅迫人2 2、在囚重大誤解而成立的合同中為、在囚重大誤解而成立的合同中為誤解人誤解人3 3、在乘人之危的情形中為、在乘人之危的情形中為處于危難境地之人處于危難境地之人4 4、在顯失公平場合為、在顯失公平場合為受到重大不利之人受到重大不利之人五、撤銷權的行使五、撤銷權的行使( (三三) )撤銷撤銷權的行使權的行使1 1、撤銷權人必須通過訴訟方式,請求人、撤銷權人必須通過訴訟方式,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予以變更或者撤銷。民法院或

44、仲裁機構予以變更或者撤銷。2 2、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裁機構不得撤銷。( (四四) )撤銷撤銷權的消滅權的消滅1 1、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知道或者應當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一年內沒有行使撤沒有行使撤銷權;銷權;2 2、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后、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后明明確表示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行為放棄撤銷權。放棄撤銷權。五、撤銷權的行使五、撤銷權的行使(二)收歸國有和返還集體、第三人(二)收歸國有和返還集體、第三人(一)返還財產和賠償損失(一)返

45、還財產和賠償損失六、合同無效或被撤銷的法律后果六、合同無效或被撤銷的法律后果六、合同無效或被撤銷的法律后果六、合同無效或被撤銷的法律后果(一)返還財產和賠償損失(一)返還財產和賠償損失合同法合同法第第5858條規定:條規定:“合同無效或者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被撤銷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睕]有必要返還

46、的情形沒有必要返還的情形(一)返還財產和賠償損失(一)返還財產和賠償損失如果當事人接受的財產是如果當事人接受的財產是勞務勞務或或者者利益利益,在性質上不能恢復原狀,在性質上不能恢復原狀,則以當時則以當時國家國家規定的價格計算,以規定的價格計算,以錢款返還;沒有國家規定的價格,錢款返還;沒有國家規定的價格,則以則以市場市場價格或者同類勞務的報酬價格或者同類勞務的報酬標準計算,以標準計算,以錢款返還錢款返還。如果一方取得的是如果一方取得的是使用知識產權使用知識產權而獲得的利益,由于知識產權是無而獲得的利益,由于知識產權是無形的,則該方當事人可以折價補償形的,則該方當事人可以折價補償對方當事人。對方

47、當事人。 合同法合同法第第5959條規定:條規定:“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所因此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所有或者返還集體、第三人。有或者返還集體、第三人。”六、合同無效或被撤銷的法律后果六、合同無效或被撤銷的法律后果(二)收歸國有和返還集(二)收歸國有和返還集體、第三人體、第三人1 1、甲將其電腦借給乙使用,乙卻將該電腦賣給丙。、甲將其電腦借給乙使用,乙卻將該電腦賣給丙。依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下列關于乙、丙之間買賣依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下列關于乙、丙之間買賣電腦的合同效力的表述哪個是正確的電腦的合同效力的表述哪個是正確的? ?( )A A無效無效 B.B.有效有效C C 效力待定效力待定 D.D.得變更或撤銷得變更或撤銷2 2、甲因出國留學,將自家一幅名人字畫委托好友乙、甲因出國留學,將自家一幅名人字畫委托好友乙保管。在此期間,乙一直將該字畫掛在自己家中欣保管。在此期間,乙一直將該字畫掛在自己家中欣賞,來他家的人也以為這幅字畫是乙的,后來乙因賞,來他家的人也以為這幅字畫是乙的,后來乙因做生意破產急需錢,便將該幅字畫以做生意破產急需錢,便將該幅字畫以3 3萬元價格賣給萬元價格賣給丙。甲回國后,發現自己的字畫在丙家中,詢問情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