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影像學試題-呼吸系統_第1頁
醫學影像學試題-呼吸系統_第2頁
醫學影像學試題-呼吸系統_第3頁
醫學影像學試題-呼吸系統_第4頁
醫學影像學試題-呼吸系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醫學影像學診斷試題(呼吸系統)A型題:1、形成肺門陰影的主要解剖結構是:A、肺動脈、肺靜脈、支氣管、淋巴結。B、肺動脈、上肺靜脈、支氣管、淋巴結。C肺動脈、上肺靜脈、支氣管。D肺動脈、肺靜脈、淋巴結。E、肺動脈、上肺靜脈。2、不符合氣管異物的X線表現是:A X線不透過性異物,在聲門下區及氣管內, 呈矢狀位。在正 位片上,僅見扁薄的側面投影。B、X線不透過性異物,在聲門下區及氣管內呈冠狀位,在正位片上,能見其最大寬度的陰影。C呼、吸兩相,肺野透亮度變化小,呼氣相時,兩肺不能縮 小,兩肺透亮度仍保持較高。D胸部壓力高,橫隔上升輕微,深呼氣相時,心影反比深吸 氣相時為小。E、X線所見陰性,不能除外氣

2、管內異物存在。3、肺不發育,下列敘述中哪項不符合。A、一側性全肺不發育,顯示患側均勻致密,縱隔移向患側, 橫膈上升。B、健側肺過度膨脹,并可跨越中線疝向患側。C胸廓兩側不對稱,不伴有肋骨脊柱等復合畸形。D過度曝光片和體層攝影能直接顯示較大的支氣管畸形。E胸廓兩側對稱,但常伴有肋骨、脊柱畸形,膈疝等復合畸 形。4、肺隔離癥的病理及其分型中哪項是錯誤的。A、部分發育不全的肺與正常支氣管不相通,無呼吸功能。B、病區有異常血管供應,常來自胸主動脈下段或腹主動脈上 段。C肺葉內型:多位于下葉后基底段,隔離的肺與同葉正常的肺組織被同一臟層胸膜所包裹,分界清楚,但卻無法分離。D肺葉外型:為副肺葉或副肺段,常

3、為隔下或膈與肺下葉之 間的一塊無功能的肺組織。E、常為大囊腫或多發小囊腫, 無實質性的塊狀肺組織, 常與 支氣管相通。5、肺動靜脈痿的X線表現下列哪項是錯誤的。A、 肺野內可見園形或橢圓形均勻致密陰影(由黃豆到拳大), 邊緣清晰,略呈分葉狀,與肺門間可見相連的粗大血管陰影。B、由于肋間動脈擴大,相應肋骨下緣可出現切跡。C、透視時,瓦爾薩瓦氏試驗,病變縮小,米勒氏實驗病變增 大。D、體層攝影可顯示凸入支氣管腔內的致密陰影,呈息肉狀或 菜花狀陰影,管壁可不規則增厚。E、體層片可顯示病變的清新輪廓,與 2 3條肺血管相連,右 心插管肺動脈造影可顯示病變的部位、大小及數目。6、肺透明膜病的病理及 X線

4、表現:A、主要發生于早產兒。剖腹產或糖尿病產婦,可導致新生兒 易患本病。B、兩側肺野透亮度普遍減低,兩肺野內有很多細小顆粒狀陰 影或小結節狀及網狀陰影,邊緣清晰,分布于內中帶。C、充氣的氣管、支氣管可伸展至肺段支氣管,肺野外圍透亮度增加,病變進展可形成大片狀陰影或兩肺透亮度減低,似毛玻璃狀,心臟、縱隔、橫膈邊緣模糊。D、胸廓擴張不良,膈肌位置升高。E、嬰兒肺部的成熟程度和產前窒息的輕重,與病變分布的范 圍有密切關系,每隔12小時攝片觀察對診斷具有一定意義。7、不符合急性粟粒性肺結核的表現是:A、大量結核菌一次或短時間內數次侵入血循環,到達肺部所 引起。B、 兩肺從肺尖到肺底均勻分布,小點狀陰影

5、,約2MM大小。C、病灶大小、密度基本相同,短期病灶可融合。D、病灶邊緣較清楚,如有滲岀性反則較模糊。E、一周內可岀現典型的結節影。8、顱骨骨折14天,現有血絲痰,胸片上右肺下野有一圓形陰影,約8* 8CM大小,邊緣清楚,復查腫塊縮小緩慢,應考慮為:A、周圍型肺癌。B、肺血腫。C結核瘤。D炎性假瘤。E、肺膿瘍。9、男性,23歲,低熱,右胸刺痛,活動后氣促,胸片上:右 肺下野有大片致密陰影, 上緣呈反拋物線狀,該側肋隔角,橫 隔被遮蓋,應診斷為:A、右下肺大葉性肺炎。B、右下肺不張。C右側滲岀性胸膜炎。D右下肺膿瘍。E、右肺下積液。10、膿胸的病理變化及X線表現,哪項是錯誤的:A、胸膜感染后滲出

6、液形成膿汁,逐漸機化,纖維組織使兩層胸膜發生粘連,形成永久性死腔,肺表面有纖維素包裹不易膨 脹。B、陰影呈圓形或橢圓形,邊緣光滑,切線位可見基底寬,貼 于胸壁向肺野突岀的腫塊。C可引起多根肋骨骨膜增生,沿肋骨上下緣有增濃的條狀影。D如伴有痿管通向支氣管,可形成膿氣胸E早期X線表現胸膜增厚,肋膈角填塞變平 ,沿胸壁內緣可 見帶狀陰影,肋間隙狹窄,胸廓下陷變形,縱隔向病側牽拉移 位,膈上升。11、少量氣胸患者,透視時重點應注意:A、肋膈角。B、肺門區。C肺尖和腋部。D肺下野。E、縱隔區。12、胸膜間皮瘤的病理及X線表現中,哪項是錯誤的:A、為胸膜的原發性腫瘤,發生于臟壁層胸膜。B、局限結節型,呈圓

7、形或橢圓形的致密影,邊緣光滑,密度 與軟組織相似,少數可有鈣化。C、切線位,腫瘤基底寬,貼于胸壁,向肺野突岀,腫塊與胸壁相交成鈍角。D、廣泛浸潤型,引起廣泛不規則或波浪狀胸膜增厚,有大量 胸腔積液,本型生長較慢,可侵及肋骨引起病理性骨折。E、腫塊與胸壁相交成銳角, 輪廓且常呈分葉狀,邊緣不光滑, 有小毛刺。13、50歲,男性,發熱咳嗽,右肺中葉有點片狀陰影,邊緣模 糊,密度不均勻,經抗炎治療,復查,該影在同一部位反復岀 現,應考慮為:A、病毒性肺炎。B、干酪性肺炎。C、阻塞性肺炎。D、支原體肺炎。E、過敏性肺炎。14、哪類癌組織易形成空洞。A、腺癌。B、大細胞未分化癌。C、小細胞未分化癌。D、

8、扁平上皮癌。E、肺泡上皮癌。15、不符合氣管腫瘤的臨床 X線表現是:A、有明顯的喘鳴音,嚴重者可岀現呼吸困難,并有咳嗽,咯 血等,氣管下1/3腫瘤,可引起一側支氣管阻塞,接近聲門者 可有聲嘶。B、胸片可無陽性所見或僅有兩側阻塞性肺氣腫或一側肺不張。C、肺紋理增強,并可見杵狀指或囊狀透明陰影。D、側位高千伏攝影,可顯示凸岀氣管腔內腫塊陰影。E、體層攝影可見氣管腔內有腫塊影,良性者邊緣光滑,惡性 者可成為菜花樣不規則,基底寬,使氣管成環形狹窄。16、男性,40歲,體檢發現右肺中野有一小塊陰影約 2CM大小, 輪廓呈分葉狀,邊緣有短細毛刺,其中可見空泡征。A早期周圍型肺癌。B、結核瘤。C炎性假瘤。D

9、肺炎。E、錯構瘤。17、周圍型肺癌,所形成的空洞,其 X線特征是:A、 厚壁,其中有大液平,邊緣模糊。B、 厚壁,內壁凸凹不平,少有液平面。C薄壁,多發性環狀負影。D薄壁,周邊不完整。E薄壁,其中有大液平,邊緣清晰。18、不符合淋巴轉移的病理和 X線表現是:A、 原發病灶多為乳腺、胃、甲狀線、胰腺、喉部和肺部的惡 性腫瘤B、 由于淋巴管瘀積、擴張和癌結節的形成,片上可見肺紋理 增強,兩下肺野尤顯著,沿肺紋理有細小的結節陰影分布。C肺內結節影常伴有鈣化。D由于小葉間隔水腫或腫瘤直接侵犯,常可出現間隔線。E、肺門及縱隔淋巴結腫大,轉移到胸膜可出現大量胸腔液一常為血性。19、不符合轉移性胸膜腫瘤的臨

10、床 X線表現是A、 很多原發性惡性腫瘤(常見的有肺癌、乳癌和胃癌等)常 經血行或淋巴道轉移或直接蔓延于胸膜而引起。B、 胸痛、胸悶、胸腔穿刺液多為血性,抽液后,胸水生長反 加速。C胸腔積液型,表現為中等量或大量胸腔積液,生長迅速。D腫塊型為多發的圓形或橢圓形致密腫塊影,貼于胸壁,可 見胸腔積液。E、廣泛不規則或波浪狀胸膜增厚,呈侵潤生長,常伴有具部 肋骨破壞。20、不符合矽肺的X線表現是:A肺內散在圓心、橢圓形不規則形細點狀陰影,15M左右, 多在兩肺中下野中內側帶,肺尖和肺外帶少見。B、晚期矽結節聚合和融合成塊狀,密度均勻,在肺上野,對 稱呈“八字形”。C、肺紋理增多呈網狀,邊緣不整,扭曲。

11、D、雙肋膈角區無KERLE氏B線。E、肺門可見蛋殼狀鈣化。21、不符合肺包囊蟲的X線表現是:A、陰影呈圓心、密度濃而均勻,邊緣整齊,深呼吸時可略有 變形,周圍無炎性改變。B、當氣體進入內外囊之間, 則呈一弧形透亮帶,隨體位改變, 氣體環行于內外囊壁之間。C、如氣體進入內外囊,則囊腫可岀現液氣面,其上有兩層弧 形透亮帶。D、如內囊膜脫落,呈典型的水上俘蓮征。E、支氣管造影,造影劑可進入囊內,形成圓形陰影及液平面。B型題問題2224A、高千伏攝影。B、熒光縮影。C、放大攝影。D、立體攝影。E、記波攝影。22、肺部集體檢查,普查肺結核、肺癌等常用。23、 觀察早期網狀和結節病變,有助于塵肺早期診斷,

12、還可觀 察平片不易確診的小腫塊,對肺癌和肺炎的鑒別診斷有肯定的 價值,常采用。24、結構復雜或體積較厚的部位(頭顱、胸腔、盆腔)的異物 或鈣斑定位,常采用。問題25 27A、體層攝影。B、支氣管體層攝影。C、支氣管造影。D、縱隔充氣造影。E、血管造影。25、觀察肺門區主要結構及肺葉、肺段支氣管壁和管腔以及有 無腫大淋巴結,應采用。26、觀察支氣管腔內情況,如支擴、肺不張、肺內占位性病變, 觀察支氣管分布及位置以及有無異常腔隙等多采用。27、觀察肺內病變的形態和內部結構及其與鄰近組織的關系,觀察有無空洞及其位置大小, 洞壁厚薄,引流及愈合情況等多 采用。問題28 29A LAMBERS小管。B、

13、KOH氏孔。C MORGAGNI孔。D BOCHDALEKE孔。E、MONF氏孔。28、肺泡與肺泡間的交通孔,直徑約 1015 M,稱為:29、遠側的細支氣管與肺泡間的交通小管,稱為:問題30 31A、 下副葉。B、 奇葉。C右后副葉。D左中副葉。E、左后副葉。30、 在右上肺葉的內側部分,副裂為一弧形條狀陰影,呈縱形 走向,凸面向外,止于肺門上方,呈一倒置的豆點狀,稱為:31、葉間裂自膈內側開始向上, 向內斜形到肺門為一弧形細線 條影,此葉位于下葉的前內部、呈楔狀,底部靠膈,尖端指向 肺門。問題32 35A、 右氣管旁淋巴結。B、 右氣管支氣管淋巴結(奇靜脈組)。C左氣管旁淋巴結。D左氣管支

14、氣管淋巴結(主動脈弓下組)。E、隆突下淋巴結。32、右肺上野及部分中野引流至:33、右肺中野及部分中野引流至:34、左肺上野及部分中野引流至:35、左肺下野及部分中野引流至:問題3640A、 氣管旁淋巴結。B、 氣管支氣管淋巴結(奇靜脈組)。C、 氣管支氣管淋巴結(主動脈弓下組)。D、 支氣管肺淋巴結。E、 隆突下淋巴結。附圖36、 _37、 _38、 _39、 _40、 _問題41 43A、 前縱隔。B、 中縱隔。C、 后縱隔。D、 上縱隔。E、 下縱隔。41、心臟、升主動脈、主動脈弓部、氣管、主支氣管及其淋巴結、隆突下淋巴結、肺動脈、肺靜脈、上下腔靜脈、奇靜脈近端、膈神經、迷走神經和胸導管

15、上中段位于:42、食道、降主動脈、胸導管中下段、奇靜脈半奇靜脈、交感神經鏈和淋巴結位于:43、胸腺組織和淋巴結位于:冋題4446A、 肺泡腔內的空氣被病理性物質(炎性滲出液、血液、水腫等)液所代替,形成片狀影,邊緣模糊,密度均勻。B、 肉芽組織增生引起的實變,病理為單核細胞,網織細胞以及幼稚的結締組織增生, 實變區與正常肺組織分界清楚, 密度較高,多為腺泡結節狀,沒有融合趨勢。C、 病變被纖維組織所代替,收縮形成密度高,邊緣清楚的塊狀影,周圍器官可被牽拉移位。D斑點狀或塊狀致密陰影,邊緣銳利,多發生于退行性變及 壞死的組織內,也可見于肺內腫塊及塵肺的淋巴結內。E、良性病變多呈球形,邊緣銳利光滑

16、,惡性者邊緣不規則,可有短毛刺伸岀,可呈分葉狀或臍樣切跡。44、腫瘤性病變是:45、滲岀性病變是:46、增殖性病變是:問題47 48A、 空腔。B、 空洞。C氣胸。D肺氣腫。E、包蟲囊腫。47、部分肺組織發生壞死、液化,經引流支氣管排出壞死組織 后形成。透光區周圍有致密陰影環繞,可分為厚壁、薄壁等。48、肺內腔隙呈病理性擴大所致, 透光區周圍壁較薄,周圍無 實變影,腔內可有或無液平面。問題49 51A、 肺門增大。B、 肺門縮小。C肺門移位。D肺門密度增高。E、肺門陰影模糊。49、上葉或下葉肺不張,肺的瘢痕形成以及心臟或心包積液等 均可引起:50、肺門血管增粗,右下肺動脈超過15毫米,肺門淋巴

17、結增大, 超出血管邊界,可見圓形、橢圓形或分葉狀腫塊陰影,可引起:51、肺門血管變細,多見于先天性心臟病,如法魯氏四聯癥, 三尖瓣閉鎖等,可引起:問題52 53A、 肺氣腫。B、 肺不張。C葉間積液。D、 包裹性積液。E、 中葉綜合癥。52、肺容積縮小,密度增高,均勻一致,葉間裂呈向心性移位, 縱膈向患側移位,肋間隙變窄,膈肌上升。53、肺容積增大,肺透亮度增加,呼吸氣時肺野的透亮度改變 不大,肺紋理稀疏,胸廓呈桶狀,肋間隙增寬,膈肌位置低下。問題54 56A、 間質性肺氣腫和縱隔積氣。B、 代償性肺氣腫。C、 慢性支氣管炎。D、 局限性阻塞性肺氣腫。E、 大泡性肺氣腫。54、圓形或卵圓形透光

18、區, 其中無肺紋理,邊緣為纖細的線條 狀陰影,造影顯示支氣管受壓推擠,圍繞在局限性空腔的周圍, 其中無造影劑充盈,稱為:55、肺部透亮度增加,無其他特異的 X線征象,肺與縱隔間有條狀透亮陰影,稱為:56、肺紋理增濃、扭曲,可見“雙軌征”,肺內可見條索狀、網格狀或小點狀陰影,常伴有兩肺透亮度增強,膈肌低位胸廓呈桶狀,稱為:問題59 60A、 實變陰影密度不均,病變呈散在,大小不一和分布不規則的斑片狀陰影,以后有條索狀陰影,最后恢復正常。B、 病區呈一片密度均勻增深的陰影,形態與肺葉輪廓相符, 其中可見空氣支氣管征。C、 病區局限性肺紋理增強、增深,肺透亮度稍降低,病變位于下葉時,則同側膈肌輕度升

19、高,運動受限。D、 病變區呈大片實影,其中有透亮區及液平區。E、 病變區呈團塊狀致密陰影,邊緣清楚,不規則。59、大葉性肺炎病后12 24小時為充血期,病區毛細血管擴張 肺泡內有漿液性滲岀液,其 X線表現是。60、大葉性肺炎病后23天為紅色肝變期,肺泡內充滿粘稠滲 出物,其中有纖維素及多量紅細胞, 病后4 6天為灰色肝變期, 肺泡內紅細胞減少,白細胞明顯增加,其 X線表現是:61、發病一周后,進入消散期,肺泡內纖維性滲出物溶解吸收, 肺泡重新充氣,其X線表現是:冋題62 64A、 過敏性肺炎。B、 吸入性肺炎。C支原體肺炎。D腺病毒肺炎、E、機化性肺炎。62、密度較淡,邊緣模糊,陰影呈云霧狀,

20、其中仍能看到肺紋 理,不按肺段分布,病變變化迅速,稱為游走性”病變,考 慮為:63、嬰幼兒,肺紋理增濃,模糊,肺下野內帶有片狀陰影,密度較淡,邊界模糊,病灶周圍可有肺氣腫或肺不張, 肺門陰影 增大或有結節狀陰影,考慮為:64、局限性肺紋理增濃,有云絮狀陰影,肺門陰影增大,結構 模糊,血清冷凝集試驗陽性(1 : 32以上),考慮為:問題65 66A、 肺內片狀陰影,邊緣略清晰,有少量條索狀陰影,周圍胸 膜反應明顯。B、 病變范圍逐漸縮小,密度更加致致密,輪廓日益清晰,周圍索條狀影更加增多,其大小、形態趨向穩定,肺段或肺葉常 有萎縮現象,周圍肺組織常有代償性肺氣腫, 附近胸膜明顯增 厚。C瘤樣團塊

21、狀陰影呈圓形、橢圓形、啞鈴形或三角形陰影, 密度較高,邊緣光滑,清晰,有長條索狀影伸向肺野,病灶可 跨段或跨葉,鄰近胸膜增厚。D團塊狀致密陰影,邊緣不規則,有分葉及臍樣切跡。E、團塊狀致密陰影,其中有不規則透亮區,內緣凸凹不平。65、炎性假瘤,病變周圍形成較完整的假包膜,形成團塊狀, 病變是由多種細胞組成的慢性炎癥性肉芽腫,分組織細胞瘤型、硬化型一血管瘤型、漿細胞肉芽腫型、肺泡上皮乳頭樣增 生型、假性淋巴瘤型五類,其 X線表現是66、 機化性肺炎都有肺組織的慢性炎癥,輕度化膿性改變以及大量纖維組織增生,支氣管狹窄,擴張以及畸形性支氣管炎,以肺段性病變為主,其 X線表現是:問題67 69A、 癌

22、性空洞。B、 結核性空洞。C、 肺膿瘍。D、 肺囊腫。E、 肺包蟲囊腫。67、圓形或橢圓形陰影,周圍可有不等程度的周圍炎及纖維性 變,其中可見透光區,可呈薄壁空洞,其它肺野可有廣泛散在 支氣管播散病灶,應考慮為:68、團塊狀陰影內岀現透亮影,多呈偏心的厚壁空洞,壁厚薄 不均內壁凸凹不平 ,有時可見凸入腔內的結節影。 應考慮為:69、大片狀致密陰影,邊緣模糊,其中心密度減低,形成透亮 區,并有液平面。應考慮為:問題70 72A、 縱隔型肺癌。B、 肺上溝癌。C、 細支氣管癌。D、 肺段型肺癌。E、 肺轉移癌。70、周圍型肺癌的一種特殊表現,癌腫發生于肺段或亞肺段,癌腫本身體積小,其遠端有阻塞性肺

23、炎及肺不張,造影見阻塞性肺炎的近端支氣管顯示狹窄、中斷,應考慮為:71、中央型肺癌的一種特殊表現, 完全不張的肺包裹住肺門腫塊或縱膈的腫大淋巴結,形成致密的塊狀陰影,緊貼于縱膈,多見于兩肺上葉,鄰近肺組織可有代償性肺氣腫,縱膈及橫膈移位,有助于發現肺不張的存在,應考慮為:72、 肺尖呈密度均勻的團塊狀陰影, 由上肺外圍向肺內生長呈 弧形凸岀,邊緣整齊或呈分葉狀,1 3后肋局部破壞,頸胸椎 附件可有破壞,應考慮為:問題73 74A、 浸潤型肺結核。B、 結核球。C干酪性肺炎。D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E、干性胸膜炎。73、 鎖骨上下區有形狀不規則的纖維空洞, 周圍有比較廣泛的 條索狀纖維性改變,并

24、有新老不一的病灶,肺門上提,中下野 肺紋理呈垂柳狀,常見胸膜增厚,診斷為:74、 鎖骨上下區有云絮狀或結節狀陰影, 也可見空洞及支氣管 播散病灶,應考慮為:問題75 79A、 結核球。B、 周圍型肺癌。C炎性假瘤。D肺囊腫。E、錯構瘤。75、肺上葉前段居多,病灶呈圓形,橢圓形或不整齊腫塊影,密度均勻,邊緣呈分葉狀或有臍樣切跡, 邊緣毛糙,并有短細 毛刺陰影,可形成空洞,常考慮為:76、右肺中葉多見,病灶呈圓形,輪廓清楚光滑,無分葉,密 度均勻,邊緣常伴有纖維條索影及胸膜肥厚,應診斷為:77、肺內團塊狀陰影,輪廓清楚、光滑,密度均勻,常有鈣化, 呈少量至大量斑點狀或爆米花狀,無空洞形成,應診斷為

25、:78、常見于上葉尖后段或下葉背段,病灶呈團塊狀陰影,輪廓 清楚,分葉較少見,常見鈣化,呈環形、弧形、成層的環形鈣化,廣泛而密集的或少量的斑點狀鈣化,病灶周圍常見衛星灶和引流支氣管,應診斷為:79、陰影呈圓形,輪廓清楚,密度稍低但均勻,無鈣化,大小 形態隨深呼吸運動而改變,可伴有透光區,壁薄并有液平面, 肺下葉多見,應診斷為:問題80 82A、 肺隔離癥。B、 支氣管擴張。C、 肺包蟲囊腫。D、 支氣管肺癌。E、 慢性支氣管炎。80、 支氣管造影可見管徑粗細不均勻, 遠段增粗呈柱狀,或呈 囊狀形如一串葡萄,支氣管末梢或分支呈蜂窩狀充盈, 大小不 一,應診斷為:81、病變區多無造影劑進入,鄰近支

26、氣管常發育不全,有移位 或輕度擴張,主動脈造影可顯示岀供血的異常血管, 應診斷為:82、 支氣管造影可見支氣管有充盈缺損呈息肉狀,或有不規則 狹窄、截斷等,應診斷為:問題83 85A、 水上浮蓮征。B、 浮云掩月征。C、 軌道征。D、 垂柳征。E、 橫S征。83、肺包蟲囊腫可見。84、慢性支氣管炎可見85、外圍型肺癌可見。冋題86 88A、 爆米花樣鈣化。B、 蛋殼狀鈣化。C、 環形鈣化。D、 梭狀鈣化。E、 帶狀鈣化。86、結核瘤常見。87、矽肺常見。88、錯構瘤常見問題89 91A、 肺內腫塊。B、 胸膜腫塊。C、 主動脈瘤。D、 縱隔腫塊。E、胸腺肥大。89、腫塊最大上下徑在縱隔內, 基

27、底部寬,其外緣與縱隔的交 角呈鈍角,沿塊影的弧形邊緣劃一假想的圓形, 圓心位于縱隔 內,多軸透視塊影始終與縱隔不能分開, 常伴有食道及氣管壓 迫征,應考慮為:90、 腫塊的最大上下徑在肺內, 基底部窄,交角呈銳角,沿塊 影的弧形邊緣劃一假想圓形,其圓心位于肺內應診斷為:91、腫塊隨呼吸上下移動,多軸透視塊影內緣與縱隔邊緣之間有透亮區,應診斷為:問題92 96A、 前縱隔上區。B、 前縱隔中區。C中縱隔上中區。D中縱隔下區。E、后縱隔。92、心包囊腫好發于。93、支氣管囊腫和淋巴瘤好發于。94、胸骨后甲狀線好發于。95、胸腺瘤,畸胎瘤好發于。96、神經源性腫瘤好發于。問題97 101A、 縱隔畸

28、胎瘤。B、 縱隔皮樣囊腫。C縱隔惡性淋巴瘤。D胸內甲狀線腫。E、支氣管囊腫。97、兩上中縱隔增寬,邊緣呈波浪狀,有明顯的分葉,側位片 上,增寬之陰影位于中縱隔,一般無鈣化,應診斷為:98、塊影位于前上縱隔,常向一側凸岀,邊緣光滑,密度均勻, 可伴有鈣化,腫塊可隨吞咽動作向上移位,應診斷為:99、塊影位于前縱隔,常向一側凸岀,邊緣有弧形或環形鈣化 影,應診斷為:100、塊影常位于氣管旁或隆突下,多呈圓形,邊緣清楚,無鈣化可隨呼吸運動變形,應考慮為:101、 塊影位于前縱隔,常向一側凸岀,其內可顯示牙齒或骨 骼陰影,應診斷為:問題 102 104A、膈疝。B、膈膨升。C、膈麻痹。D、膈下膿腫。E、

29、膈腫瘤。102、膈位置顯著上升,輪廓清晰,運動減弱、消失或矛盾運動,胃腸道位于膈下或伴發胃扭轉,應考慮為:103、膈位置輕度上升,輪廓清晰,矛盾運動,胃腸道位于膈下,應考慮為:104、膈輪廓模糊,運動受限或正常,胃腸道可在胸腔內,失 去正常排列,膈位置正常, 人工氣腹,氣體可進入胸腔,應診 斷為:問題 105107A、少量積液。B、干性胸膜炎。C、胸膜粘連。D、胸膜鈣化。E、葉間積液。105、肋膈角變淺變平,呼吸時膈運動受限,膈穹窿變平直, 肋間隙可變窄,應考慮為:106、沿胸膜內緣窄帶狀均勻致密陰影,肋膈角變淺變鈍,陰 影可隨呼吸及體位的變化而移動,應考慮為:107、胸腔外圍部分可見到一片或

30、一層濃度增深的陰影,呼吸或改變體位時,其形態無變化,肋膈角可閉鎖,胸廓無下陷變 形,應考慮為:問題 108 112A、包裹性積液。B、上、下葉間包裹積液。C、上、中葉間包裹積液。D中、下葉間包裹積液。E、縱隔胸膜腔積液。108、 _109、 _110、 _111、 _112、 _C型題問題 113114A、中葉肺不張。B、下葉肺不張。C二者皆是。D二者皆非。113、右肺下野內側有片狀陰影,其上界清楚,下界模糊,水平葉間裂下移,前弓位基底在肺門,尖端指向肺野,呈三角形致密陰影,上、下邊緣銳利,是:114、 右肺下野內側有尖端向上,基底在下的三角形致密陰影,側位斜裂向下后方移位,是:問題 1151

31、16A、肺纖維化。B、肺氣腫征象。C兩者均有。D兩者均無。115、氣管非金屬異物。116、慢性支氣管炎。問題 117118A、管壁彈力不足或軟骨發育不全所致,多為囊腫擴張。B、感染阻塞和牽引致使支氣管內分泌物不能順利排除,造成支氣管柱塞,長期咳嗽使支氣管內壓增加所致。C二者皆是。D二者皆非。117、先天性支氣管擴張是由于118、后天性支氣管擴張是由于問題 119120A、一側呈均勻性密度增高影,看不見血管紋理及隔影,縱隔 向患側移位。B、兩側胸廓基本對稱,常有脊椎,半椎體畸形。C、兩者皆有。D、兩者皆無。119、一側肺不張的X線表現是:120、一側肺發育不良的X線表現是:問題 121 122A

32、、 片狀模糊陰影、密度均勻一致,經治療后1 2周內吸收。B、 片狀模糊陰影,密度均勻一致,經治療可在數小時或1 2 日內完全消失。C、兩者皆是。D、兩者皆非。121、炎癥性肺實變是:122、肺出血與泡性肺水腫所形成的實變是:問題 123124A、結節陰影廣泛分布,邊界清楚銳利,肺紋理呈絨毛狀或串 珠狀,有胸膜增厚。B、細網狀陰影廣泛分布,胸膜無異常改變。C、兩者皆有。D、兩者均無。123、U期矽肺124、U期鑄工塵肺問題 125126A、橫行記波,瘤體有明顯傳導性博動。B、縱行記波見瘤體博動消失。C、兩者均有。D、兩者均無。125、縱隔腫瘤126、主動脈瘤K型題127、觀察胸部正常X線解剖是:

33、A、胸廓軟組織:皮下脂肪、胸大肌、胸鎖乳突肌、鎖骨上皮 膚皺褶、乳房和乳頭、伴隨陰影。B、骨性胸廓:肋骨、有者可有頸肋、叉狀肋、肋骨聯合等畸形,肩胛骨、鎖骨、胸骨、胸椎。C肺野:肺葉、肺段、肺野、肺門及肺紋理。D縱膈(包括心臟大血管)及膈肌。128、支氣管分支、肺段及肺小葉的 X線解剖是:A、氣管、支氣管分支序列為:氣管右、左主支氣管肺葉 支氣管T肺段支氣管T肺亞支氣管T肺小葉支氣管T末稍細 指氣管一、二、三級呼吸細指氣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B、各肺段支氣管進入相應的肺段:右上葉尖段、后段、前 段;右中葉外側段、內側段;右下葉背段、內基底段、前基底段、外基底段、后基底段;左上葉尖后段、前段、舌段

34、; 左下葉背段、前內基底段、外基底段、后基底段。C從呼吸性細支氣管至肺泡所組成的單位稱為呼吸小葉,是X線病理改變的基本單位,直徑約 46MMD氣管在第56胸椎水平分成左右主支氣管,其分叉角度為90 。129、正常肺紋理的X線解剖是:A、肺紋理主要是肺血管分支的陰影所組成。B、肺紋理呈樹枝狀陰影,由肺門向外圍延伸,越分越細,止 于臟層胸膜下12CMtoC中下部肺紋理較上部粗。D右下肺內帶紋理呈水平方向分布,是下肺動脈的投影。130、膈的X線解剖是:A、位于胸腹腔之間的腱膜,呈凸面向上的圓頂形,隔頂靠內 側及前中交界處。B、膈上緣輪廓光滑,右側位第六肋前端水平,左側較右側膈肌低12CMC右隔的內前

35、部分出現一局限性半圓形隆起,吸氣時明顯, 深呼氣時可減小,甚至消失,為膈肌變異,稱為局限性隔膨升。D膈肌運動度平靜呼吸時為 23CM深呼細時達78CMA、胸壁淋巴結(包括胸骨及肋間淋巴結)。B、橫膈淋巴結(分前、中、后三組)。C、縱膈淋巴結(分前、中、后縱隔淋巴結)。D、氣管支氣管組及支氣管肺組淋巴結。132、正常胸腺的形態及大小是:A、位于前縱隔上部,一般長約 56CM寬34CMB、新生兒胸腺相對的較大,青春期其重量達最大程度,成人 其體積甚小,正側胸片上均不顯示。C、一般呈三角形或錐形。D、小兒胸腺其大小和形狀可隨呼吸運動而改變,吸氣時向肺野突岀。133、胸腺增大的表現是:A、一側或兩側縱

36、隔陰影增寬,呈波浪狀突向肺野。B、增大的胸腺下緣常接近水平,與心臟邊緣構成切跡或呈直角,稱胸腺角,右上縱隔陰影增寬呈船帆征。C、側位增大的胸腺可達前縱隔中下部。D、用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后,增大的胸腺可很快縮小。134、橫膈溝通胸腹腔的孔道和生理薄弱點有:A、食道裂孔。B、主動脈裂孔。C、腔靜脈裂孔。D、胸肋三角和腰肋三角。135、在體層片上,正常奇靜脈的位置、形態和大小是:A、氣管和右主支氣管交角處。B、呈橢圓形。C、 寬徑(垂直于右主支氣管方向的最大橫徑) ,3 7毫米(平 均5毫米)。D、 妊娠婦女寬徑315毫米(平均7毫米),臥位增大可達16 毫米。136、能引起奇靜脈擴大的原因是:A、門

37、靜脈高壓。131、胸部淋巴系統各組淋巴結分布C、右心衰竭。B、上腔靜脈阻塞。D左心衰竭。137、支氣管造影應用于:A、肺癌。B、支氣管擴張。C肺不張。D活動性肺結核。138、阻塞性肺氣腫的X線征象是:A、桶狀胸,肋間隙增寬,膈位底,膈頂平,側位前后徑增大。B、肺野透亮度增加,肺容積增大,呼、吸氣肺透亮度改變不大,局限性者可見肺大泡,大小不一。C心影狹長,呈垂直位心。D肺紋理增多、增粗,肺紋理直達肺外緣。139、慢性支氣管炎病人作 X線檢查的目的是:A、有無肺氣腫和肺炎。B、有無肺心病。C有無氣胸。D有無支擴。140、條狀或盤狀肺不張常見的 X線征象是:A、膈穹窿上方為一橫行條索狀影,與支氣管走

38、行不一致,長約1 6厘米,寬0.2 0.4厘米。B、條狀影不穿過葉間裂。C于前弓位或后傾時,條狀影可隨之消失。D多見于肋膈角處,長1 3厘米,寬1 3毫米。141、中葉綜合征的病理及 X線表現是:A、 中葉支氣管受淋巴結壓迫發生阻塞,可岀現阻塞性肺不張、 支氣管擴張等。B、中葉呈均勻或不均勻的致密陰影,形狀不規則,邊緣模糊 不清,岀現肺不張后,體積縮小,水平裂下移。C側位像中葉顯示梭形陰影,可見胸膜粘連。D前凸位呈典型的三角形陰影,邊緣銳利整齊,基底部位于右心緣,尖端引向肺野,在致密陰影中可見蜂窩狀小圓形透亮 區一支氣管擴張。142、單側透明肺的病理及 X線表現是:A、肺血管的先天性畸形。兼有肺組織、肺動脈和支氣管的發育或功你肉芽組織和纖維組織增生。?172、胸肺手術后改變X線特征是:A、開胸術后可見皮下氣腫,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