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5日地災調查_第1頁
2006年8月5日地災調查_第2頁
2006年8月5日地災調查_第3頁
2006年8月5日地災調查_第4頁
2006年8月5日地災調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內昆鐵路 K176+52A K280+043段主要地質災害普查及防治措施研究西南交通大學鐵道第二勘察設計院重慶分院2006 年 8 月 1 日1內昆鐵路 K176+523K280+043段主要地質災害普查及防治措施研究一研究的目的和意義2006年7月22日上午 9時10分,云南省昭通地區鹽津縣發生里氏 5.1 級 強烈地震,造成 22人死亡, 106人受傷。鹽津縣 13 個鄉鎮受災,房屋倒塌 1400 多間,房屋受損 38000多間,光纜線受損 3000 多米,通訊線路中斷 3000 多米, 豆沙古鎮受損或倒塌的房屋占 80%。使人民生命財產遭受重大損失。鐵路沿線山體被地震震開, 無數幾十噸大

2、石塊從山上落下將鐵軌咂斷, 造成 鹽津段全線中斷,內昆鐵路多處受損,部分電力中斷,通行受阻。震區中的兩河 口、豆沙關等站段路軌嚴重扭曲錯開,巨石堆積,數列火車滯留。內江開往廣州 的 L111 次旅客列車,改走成渝線、川黔線;成都開往昆明的 2003 次旅客列車, 不經水富站;云南昭通開往重慶的 5604 次旅客列車,在水富站始發。水富火車 站啟動了 7 個退票窗口,進行全額退票。 對鐵路運輸造成空前損失。豆沙關車站崩坍落石大約 2000 方,上道約 400 余方,巨石掩埋站 1、2、3 線,部分鋼軌、枕木損壞、打斷。見圖 1圖 6。 K239+500(1、2、3 道橋頭) 線路下沉40mm長約

3、10m K239+650 (1、2、3道橋頭)線路下沉 60mm長約 10m路肩墻損壞5米多。豆沙關站內100根接觸網吊弦、16組定位、4組線岔 電連接均被打落, 34#硬橫梁主角鋼打彎, 32-34# 回流線、中心錨節輔助繩打落 在地, 10#回流線打斷,多處接觸網導線、承力索被打傷, 106-113#間回流線多 處打傷斷股, 4處瓷瓶打爛,角鋼打彎。豆沙關站區房屋全部拉裂損壞。損失慘 重。2圖1鐵路站線上的落石圖2鐵路站線上的落石圖3 砸斷的鋼軌34:座損壞圖片2圖4損壞的橋梁支座圖5損壞的橋墩圖6 鹽津地震震中45內昆鐵路是從 1997 年開始運營的電氣化鐵路,是云南省、貴州省、四川省

4、和重慶市的重要通道。保障其暢通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云南是地震多發區,建國以來已經發生過 15 次災情較嚴重大地震。 K176+52A K280+043段位于云南7大地震帶之一,是一個老地震區,歷史上曾 多次發生破壞性地震。例如:1917 年 7 月 31 日,云南大關發生 6.5 級地震。大關、河東、豆沙等 7 個鄉 受災共 2240戶,倒塌房屋 3711間,碉房 39座,死 1069人,傷 582人,損壞地 段 75 處,約合 137 里,損壞在地糧食 l1830 京石。1 974年5月1 1日,大關縣、永善縣,發生 7.1 級地震,波及大關、永善等5 縣,死亡 1423 人;1996年 2

5、月28日 19時 21 分,水富地區發生 5.4級地震。由于地震發生在 農村地區,因此,地震僅造成 1 人死亡, 37人受傷,受災人數達到 6.6萬人,受 破壞房屋面積達到 1 58.7萬平方米,直接經濟損失為 5161萬元。一般常規的地震震源深度在 15公里至 25公里之間, 而這次鹽津發生的地震 震源深度只有 9 公里,屬超常淺源地震,破壞力大,是造成傷亡的主要原因。這 同時說明鹽津一帶存在產生超常淺源地震的可能性, 對鐵路設備具有重大的潛在 破壞性。地震除產生直接的危害外, 還使地震地區的山體不易穩定, 成為崩塌、滑坡、 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重災區。例如,僅 7月 1 日到 7月 30日,

6、內六線就發生水 害17次51處,影響行車 55小時36分(完全中斷行車 34小時 41分)。其中崩 塌落石 18 處,影響行車 6 小時 50 分;泥石流 4 處(見圖 7)。;路塹坍塌 21 處, 影響行車 21 小時 15 分;塹體滑塌 2 處,影響行車 17 小時 50 分;山體滑塌 4 處,影響行車 10 小時 41 分。6圖7泥石流考慮到地震等地質災害的突發性和難以抗拒性,如何減輕這些突發地質災害 對鐵路設備的破壞具有重要意義。 減輕突發地質災害的破壞,必須在災害誘發因 素來臨前,對可能產生災害的條件進行改造,使災害誘發因素來臨時,能夠抵抗 和減輕災害的作用。鑒此,進一步查清內昆鐵路

7、K176+524 K280+043段主要地質災害分布規律及其嚴重程度,建立沿線地質災害電子檔案,提出在突發災害條 件下的相應防治措施,并據此進行有效整治,以減輕地震等突發地質災害對鐵路 設備的影響,保障鐵路安全運營,是非常必要的。二主要研究內容本次普查研究,主要針對內昆鐵路K176+523-K280+043段危害較大的崩塌、 滑坡、泥石流等主要地質災害的分布規律,在地震、暴雨等因素作用下爆發的可 能性和危害程度,及其防治措施進行研究。主要研究內容如下:1 查清沿線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主要地質災害的形成條件及分布規律。2查清沿線地震、暴雨等誘發因素的嚴重程度。3研究崩塌、滑坡、泥石流在地震、暴雨

8、等因素作用下爆發的可能性和嚴重 程度。4建立沿線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主要地質災害分布區域和危害程度區域。5.建立沿線崩塌、滑坡、泥石流工點電子檔案和動態管理模型。6提出沿線各工點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主要地質災害防治措施。.主要實施方案本次普查研究的主要實施方案如下:1購置沿線地形、地質、地震、氣象、水文資料,購置沿線 TM陸地衛星數據 圖像和航片資料。2根據陸地衛星數據圖像和航片,判譯沿線地質災害形成的地形地質條件和分布情況。3調查沿線地質災害形成的地形地質條件、氣象水文條件、地震條件,地質災害的類型、分布、嚴重程度。并與衛片及航片判譯結果相互復核校正,得出沿 線地質災害形成條件、發育程度和分

9、布規律。74根據沿線地震、暴雨特點,分析研究沿線崩塌、滑坡、泥石流在地震、暴 雨等因素作用下爆發的可能性和嚴重程度, 并采用模糊評判方法對各工點做出嚴 重程度預測。5根據研究結果,建立沿線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分布區域和危害 程度區域。6根據研究結果,建立沿線崩塌、滑坡、泥石流工點電子檔案和動態管理模 型。7根據對沿線各工點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分析和預測,提出其針對性的防治措施。四主要技術路線本次普查研究的主要技術路線如下: (見圖 8)8圖8內昆鐵路 K176+524 K280+043段主要地質災害普查及防治措施五主要創新本次普查研究項目的主要創新點有:1. K176+52A

10、 K280+043段地震作用下地質災害的形成條件和嚴重程度。2. K176+523-K280+043段工程地質條件下工點地質災害危險性模糊評判預93. K176+52AK280+043段地質災害工點電子檔案建立和動態管理模型。4. K176+52AK280+043段航空、航天、地面三位一體地質災害危害性研究方 法。六.主要社會經濟效益本次普查研究的主要社會經濟效益有: 本次普查主要采用航空、 航天、地面三位一體的研究手段和模糊評判預測手 段,研究內昆鐵路K176+523- K280+043段主要地質災害的形成條件,分布規律, 危害程度和防治措施,并建立工點電子管理檔案。力求提高K176+523

11、-K280+043 段對突發地質災害的防御能力, 這對保障內昆鐵路安全暢通將產生重要的社會經 濟效益。七.主要研究成果本次普查研究項目擬提交的主要研究成果有:1 .內昆鐵路K176+523- K280+043段主要地質災害普查及防治措施研究報告 (含形成條件,分布規律,嚴重程度、危險性分區、工點預測和防治措施) 。2. 內昆鐵路K176+523-K280+043段主要地質災害普查及防治措施研究分析資 料。3. 內昆鐵路K176+524 K280+043段主要地質災害工點電子檔案。4 .內昆鐵路K176+523- K280+043段主要地質災害普查及防治措施研究圖片 集。5 .內昆鐵路K176+

12、524 K280+043段主要地質災害普查及防治措施研究光盤。八 . 主要研究人員本次普查研究項目主要負責人是:白志勇教授,華明高級工程師 主要研究人員見表 1。10表1課題組主要成員序號姓名工作單位職稱職務專業方向承擔內容1蔣茂勤成都鐵路局高級工程師副處長地質工程調研,分析研究2白志勇西南交通大學教授副系主任地質工程調研,撰寫報告3華明成都鐵路局高級工程師科長地質工程調研,分析研究4舒華武成都鐵路局高級工程師副科長鐵道工程調研,分析研究5王興寧成都鐵路局工程師鐵道工程調研,分析研究6呂小平西南交通大學副教授數學地質調研,工點預測7唐先國成都鐵路設計院重慶分院高級工程師院長地質工程調研,分析研

13、究8張建標成都鐵路設計院重慶分院工程師地質工程調研,分析研究9趙彪成都鐵路設計院重慶分院工程師地質工程現場調研,分析10李文軍自貢工務段工程師副段長鐵道工程現場調查、配合11李小兵自貢工務段工程師鐵道工程現場調查、配合12張杰自貢工務段工程師鐵道工程現場調查、配合九工作安排本次普查研究的工作安排如下:2006年8月-2006年12月:完成資料購買、航片衛片判譯、現場調查研究2007年1月-2007年7月:完成資料分析、計算、文整、撰寫報告。十.研究經費預算本次普查研究的經費需20萬元人民幣。具體預算如下:1. 購買資料費:4萬元。2. 差旅費:8萬元。3 .分析計算費:4萬元11西南交通大學鐵

14、道第二勘察設計院重慶分院2006年8月1日4裝備費: 1 萬元。5文整費: 1 萬元。6評審費: 2 萬元。共計:人民幣 20 萬元崩塌工點調查表編號ON :12工點名稱調查日期年月日鐵路里程工點位置基本地1質情況邊坡類型(自然坡:口 人工坡:)坡高坡向坡度地形地貌平面坡口凸形坡凹形坡口鱗形坡mm度:地層時代巖石性質巖層厚度:巖層產狀風化程度基巖類型范圍厚度物質組成土質分類密實程度地層巖性第四系出露位置面流線流滴水浸水潮濕干躁地下水組數產狀密度長度張開度充填度節理分類一組二組三組主要節理四組位置類型形態產狀長度張開度充填度含水度控制性結構面崩塌情況崩塌分類崩塌位置物質組成崩塌范圍崩塌厚度崩塌方

15、向崩塌時間:新崩塌崩面產狀崩面性質:滾動坡度滾落咼度滾面性質滾動塊體積古朋塌潛在崩塌崩塌剖面素描(含尺寸):其它:1崩塌穩定性現場初評:極不穩定口不穩定口中等穩定口比較穩定穩定2崩塌危害性現場初評:極嚴重危害口嚴重危害中等危害口輕微危害口無危害口3取樣編號:4 其它說明:滑坡工點調查表編號ON :13工點名稱調查日期年月日鐵路里程工點位置基本地1質情況邊坡類型(自然坡:n 人工坡:)坡高坡向坡度地形地貌平面坡口凸形坡凹形坡口鱗形坡mm度P地層時代巖石性質巖層厚度巖層產狀風化程度基巖類型范圍厚度物質組成土質分類密實程度地層巖性第四系出露位置面流線流滴水浸水潮濕干躁地下水組數產狀密度長度張開度充填

16、度節理分類一組二組三組主要節理四組位置類型形態產狀長度張開度充填度含水度控制性結構面滑坡情況滑坡分類滑坡位置滑動范圍滑體厚度剪出口位置開裂情況滑動時間:新滑坡物質組成含水情況滑動方向滑壁咼度滑動帶產狀滑動土性質古滑坡潛在滑坡滑坡剖面素描(含尺寸):說明:1滑坡穩定性現場初評:極不穩定匚1不穩定口中等穩定口比較穩定穩定口2滑坡危害性現場初評:極嚴重危害口嚴重危害口中等危害口輕微危害口無危害口3取樣編號:4其它說明:泥石流工點調查表編號ON :14工點名稱調查日期年 月 日鐵路里程工點位置基本地質情況溝谷形態匯水面積取大咼程相對咼差形成區流通區形成區流通區沉積區分區面積沉積區溝床縱坡度度度形成區形成區流通區沉積區流通區山坡坡度度度度植被類型沉積區形成區流通區沉積區形成區%流通區%地形地貌溝床糙率植被程度P沉積區%地層時代巖石性質巖層厚度巖層產狀風化程度巖體結構類型基巖類型位置范圍厚度密實程度活動性評價地層巖性第四系斷層斷層位置斷層分類斷面產狀兩盤地層巖性破碎帶寬度破碎帶密實程度褶曲節理褶曲位置褶曲分類組成地層軸面產狀節理組數節理產狀節理密度地質構造滑坡滑坡位置滑坡體積物質組成滑動階段密實程度活動性評價崩塌崩塌位置崩塌體積物質組成顆粒大小密實程度活動性評價巖堆巖堆位置巖堆體積物質組成顆粒大小密實程度活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