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心整理鉆探工程竣工報告編寫提綱(試行稿)第一章鉆探工程施工基本情況第一節目的任務鉆探工程施工項目名稱、工作性質、目的任務;鉆探施工設計編制提交日期、批準機關、文號及日期;施工單位、施工時間、終止時間;最高開動鉆機臺數,平均開動鉆機臺數;竣工鉆孔總數、完 成總工程量及其它。第二節施工區的地質概況著重闡述與鉆探工程施工有關的地層及構造情況,突出利弊因素。一、 地層時代、層序;主要巖層的層厚、復蓋層的厚度 (最大、最小及平均);主要巖層的穩定性、 巖性、可鉆性;水敏性巖層的巖性、厚度、深度;主要漏(泄)水層層厚、深度、巖性、漏(泄)水類 別及程度;縮徑、超徑、坍塌掉塊、岔孔及易斜層段的巖性、深度及
2、其它影響鉆探工程施工的地層條件等。二、 基巖產狀、一般巖層可鉆性、主要巖層可鉆性、各級巖石可鉆性所占比例(); 7級以上巖石名稱、巖性、厚度、深度、可鉆性及其特征等。三、各標志層的名稱、巖性、可鉆性、層位、深度、厚度及其對煤層的對比穩定程度等。四、可采煤層的物理性質、煤芯采取的難易程度、原因分析及其頂底板巖石名稱、巖性、厚度、可鉆性及采取時的難易程度等。五、構造帶、破碎帶的巖性、厚度及其影響鉆進及質量、安全的因素等。第三節各項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完成情況一、總鉆孔數、總工程量;平均鉆孔深度、最大鉆孔深度,其中孔深 500米以淺及其孔深段所占比 例()、1000米以深孔數、比例;鉆孔性質(地質孔、水
3、文孔、基準孔、構造孔、工程孔、地震參數孔等)、孔數、工程量;取芯與無芯工程量及其所占比例等。二、鉆探效率:平均鉆月進尺效率、平均單位小時進尺效率;分別列出取芯及無芯鉆、臺月進尺效率及單位小時進尺效率,以及復蓋層及基巖鉆進的鉆月進尺效率及單位小時進尺效率。分別闡述采用不同鉆進方法、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等的鉆月、臺月進尺、效率和單位小時進尺效率,并進 行科學地分析對比,得出結論。對不同孔深段的效率進行分析對比, 闡述影響效率的因素,并對前期該區進行鉆探工程施工情況予以對比分析。三、 鉆探工程質量:重點以煤層質量為主。驗收鉆孔數,其中特、甲、乙鉆孔數及其所占比例( );煤層總厚、采取總長、煤芯采取
4、率(),煤樣總重,計算煤芯重量采取率;所占煤層優質、合格的 比例();打丟、打薄煤層數、所占比例();補煤孔數、層次、工程量、成功率;一次成孔率; 報廢工程量、損失臺量、孔數;分析鉆探工程質量降級原因等,總結經驗教訓,找出原因所在(包括管理、制度、技術及地質諸方面)。四、經濟指標:總投資、平均鉆月費、鉆月材料費、單位成本;每米鉆頭費、每米泥漿費;采用不同鉆探工藝分別列出經濟成果。分列不同孔深段,不同鉆進方法、取芯、無芯經濟效果,分析其原因。對施工前后期進行對比。五、時間利用:鉆月數、鉆探作業總臺時,非鉆探作業臺時;純鉆臺時,純鉆利用率、事故停鉆臺時(孔故、機故、停鉆)。分別計算孔故率、機故率、
5、停鉆;補煤糾斜臺時;鉆月利用系數以及拆遷 安裝臺時等,并進行逐項分析。六、安全情況:發生事故種類、性質(包括孔內、機械、人身等),損失臺時及金額。其中構成等級事故的次數、時間、金額;分析事故原因、規律等。第二章鉆探施工技術及措施第一節鉆進方法采用的各種鉆進方法,使用的鉆頭類型、技術參數。取得的各項經濟技術效果等(包括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教訓等)。第二節鉆孔結構精心整理常規采用的鉆孔結構、不同鉆進方法、 工藝采用的鉆孔結構及特殊鉆孔結構等, 以及效果。并附鉆 孔結構圖。第三節鉆具組合常規鉆具組合,不同鉆進方法的鉆具組合;分析其合理性、實用性及存在問題,并附示意圖。第四節鉆井液及護孔一、正常鉆進時采用
6、的鉆井液造漿材料、造漿率、處理劑、配比、性能指標及使用效果。二、針對不同地層、復雜地層及漏(泄)水地層所采用鉆井液類型,處理劑、配比及性能;采取的技術措施及效果等。三、對鉆井液的凈化、儀器、工具的名稱、類型等;管理方法、測試、配制;并附鉆井液循環系統圖。四、采用套管護孔時,下入的規格、數量;下入的方法、起撥數量及丟失率、遺留孔內的原因;套管絲扣連接方式(附圖)等。第五節鉆探設備及機具使用的鉆機、泥漿泵、動力機、鉆塔的類型、規格及性質,以及生產實際效果;空壓機、攪拌機、運輸設備、洗井設備、打撈工具及其性能等。分別開動使用臺數等,并列表說明。 第六節現場設施根據施工季節特點所采取的技術措施;現場安
7、全防護設施及其它附屬設施(包括工具、儀器等)。第七節鉆探工程質量一、采取巖、煤芯的方法及措施;取芯工具的類型、規格、配備及其使用效果等。二、針對易斜地層采取的防斜、治斜措施和方法;測斜儀器的類型及配備情況。三、定向孔、分支孔施工措施及其效果。四、水文孔、水源孔的施工方法、成井工藝、止水方法、洗井方法及抽水試驗等。五、鉆孔封閉方法、封閉層段;隔離物材料名稱、可靠程度;封閉材料、配比 及其檢驗等(包括啟封檢查)。第八節其它一、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的推廣使用成果。二、各類科研項目完成情況及其成果鑒定等。三、技術創新及群眾性的合理化建議開展情況等。第三章施工技術管理第一節施工組織一、施工區的組織機構
8、設置、運行機制、人員配備、技術素質及管理水平等。二、鉆探組的人員配備、文化技術素質、業務水平、年齡結構及健康狀況等。三、施工鉆機的人員配備及崗位分工等。第二節后勤供應現場施工水、電、設備、器材的供應與管理,及其對施工的影響。第三節生產管理生產管理、調度及通訊聯系方法等。修理、平場、安裝實際完成工程量等。第四節安全管理一、正常安全教育、新工人進崗前的安全技術培訓。二、安全責任制的落實及執行情況;安全活動的開展情況等。三、事故的預防及處理、事故的追查、處理及報告制度的執行情況等。四、開工驗收制度的執行情況等。第五節質量管理一、開孔前的地質交底及地質預告(見煤、標志層、終孔)的及時下達及準確程度、技
9、術指導等。二、質量管理責任制的落實執行及守煤、打煤制度的實施情況。三、終孔質量驗收制度執行情況(包括人員組織、方法等)。第六節技術管理一、單孔設計的編審及實施情況。特殊鉆孔要附專題技術總結報告。精心整理二、鉆孔技術檔案的填報及單孔小結執行情況。三、鉆探技術操作規程及其它有關規章制度執行等。第七節經濟承包責任制經濟承包方式及執行情況等。第四章經驗教訓及存在問題第一節在施工期內主要經驗教訓及體會第二節施工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今后改進意見第五章結論對鉆探施工期內的全過程進行綜合評述,并得出恰當科學的結論。第一節鉆探工程施工本勘探區(井田)在施工期內完成的各種鉆探工程量,其中地質鉆探、水文、水源鉆探、特
10、殊工程鉆 探、抽水試驗、報廢鉆孔(個)及報廢工程量。第二節鉆探工程質量一、對不同勘探階段鉆探工程質量驗收評級結果,分別進行綜合評述,作出結論。二、煤層:對參與儲量計算的煤層、列出見煤點數:1、煤芯長度采取率:90%、90-75、 75%的比例;2、煤芯重量采取率:w 75%、75-60、 60%的比例;3、打丟、打薄煤層及補煤的層次;4、可采見煤點數,其中優質、合格、不合格的比例。xJU -H-三、巖心:1、全取芯孔、分段取芯孔及無芯孔的孔數及比例;2、復蓋層(松散層)及基巖的平均采取率。四、鉆孔彎曲1、鉆孔彎曲規律評述;2、孔斜超限原因,最大孔斜度。五、鉆孔封閉:對封孔方法、材料配比、取樣驗
11、收的可靠程度;未封孔的原因、處理意見;啟封檢 查質量情況等。六、其它各項質量可靠程度及降級原因等。第三節鉆探技術與工藝一、所采用的各種工藝適用情況,所取得的經濟技術效果以及對鉆探的影響。二、鉆探設備與鉆探工藝配套及適應情況。三、新技術、新工藝、新工具的使用情況及科研成果。四、鉆井液對安全施工、保證質量、提高鉆效及經濟效益所起的作用及效果。第四節經濟效益一、所取得的各項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并與不同勘探階段進行分析對比;二、設計預算與決算的經濟效益進行對比分析;三、隨著地質設計優化,鉆探設計的優化及變化及變更,分析設計預算經濟效果。附:附圖一、鉆探工程施工區平面圖(在地形地質圖上標明竣工鉆孔位置、孔
12、號及修路、供水、輸電線路)二、鉆孔綜合柱狀圖。三、鉆孔結構圖。四、鉆具組合圖。五、鉆頭類型結構圖。六、其它附表:一、鉆孔技術檔案。二、鉆孔竣工匯總表。三、適巖鉆井液技術匯總表。精心整理礦產資源勘查區塊劃分及編號辦法國家測繪總局、國家地質總局制定1:10001:20001:5000 比例尺地形測量規范地質勘探工程地形關于頒發1:10001:20001:5000比例尺測量規范的通知地質勘探工程國家測繪總局1966年主編的1:10001:20001:5000比例尺地形測量規范草案(地質勘探專業),和 原地質部編訂國家測繪總局1965年修訂的地質勘探工程測量規范已經使用多年。鑒于我國測 繪事業的發展,
13、新技術、新方法的不斷出現,原規范許多條文已不適應當前工作的需要,國家地質 總局根據地質部門和有關部門的意見,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作了修改和補充。現將修訂的1:10001:20001地形:5000比例尺測量規范印發供地質勘探部門使用。希各單位在執行中地質勘探工程不斷總結經驗,及時提出意見,以使本規范逐步完善。國家測繪總局1966年主編的1:10001:20001:5000比例尺地形測量規范草案(地質勘探專業),和 原地質部編訂國家測繪總局1965年修訂的地質勘探工程測量規范停止使用。國家測繪總局國家地質總局一九七八年二月二十三日第一章平面控制測量第一節一般規定二第1條一個礦區采用同一的平面坐標系統
14、。控制網的平面坐標在有條件時應與全國坐標系統聯測。第2條平面控制網的觀測成果應歸化到參考橢球面 (或大地水準面)上,并按高斯正形投影計算其在3帶內的平面直角坐標。有特殊需要時,控制網的邊長可化歸到測區平均高程面上,投影帶中央子午線也可采用3帶的分界子午線或其它任意軸子午線。獨立控制網測區面積小于50平方公里且無發展遠景時,可直接在平面上計算。第3條首級平面控制網的等級及加密關系應從實際需要出發,根據測區面積的大小、測圖比例尺、發展遠景,因地制宜地選擇經濟合理的布網方案。第4條各級三角測量的精度及規格要求如表 1。第5條各級平面控制網的布設方法與要求:1、獨立三角網:一般按測區形狀布設三角網、單
15、鎖、雙鎖或中心多邊形;2、加密三角網:在咼級控制網基礎上,以插網、或插點的形式進行加密。四等及小三角也可米用 線形鎖布設。I 3、特殊地區,可布設導線網,三角導線混合網等。表1等級邊長(km)測角中誤差()基線測量相對中誤差擴大邊或起始邊相對中誤差最弱邊相對中誤差三等三角5-8 1.81:350,0001:150,0001:70,000四等三角2-5 2.51:200,0001:70,0001:40,0005小三角0.8-3.0 5.01:60,0001:40,0001:20,00010小三角0.5-1.0 10.01:30,0001:20,0001:10,000三角網中三角形的每個角一般應不
16、小于 30,在三角連續網和插網中,因受地形限制,允許個別 角小于至25。插點位置應盡量避免靠近高級點。當插點與高級點或插點與插點間距離短于平均 邊長時,應盡量組成圖形聯測。線形鎖盡量布設為直伸形,求距角應大于40,三角形個數一般不多于8個,當求距角小于40 圖形個數超過8個時,按求距角計算圖形強度的總和應小于 85(以對數第6位為單位)。精心整理第6條獨立三角網的起始邊最好采用光電測距儀或因瓦基線尺、鋼尺直接測定。當受地形限制時, 可丈量基線,采用基線網擴大的方法求得。基線網圖形一般為近似正菱形,擴大比不宜超過 1:3。第二節長度測量基線測量第7條基線場應選平坦場地避免跨越大障礙物, 三、四等
17、基線的各尺段坡度一般應小于 1/20,個別尺段不超過1/6。采用鋼尺丈量時,基線長度一般應是尺長的整倍數。第8條基線端點的標石、標志及埋設規格與同級三角點同。第9條各等級基線應使用因瓦基線尺丈量。 基線尺及主要附件均需檢定。檢定時間間隔,應保證采用尺長方程式的正確性。作業前應進行基線尺比較,觀測三測回,分別將每根尺三個測回結果取中數,加入尺長和溫度改正。各尺結果取中數與每尺結果之差不應超過土 0.05毫米。小三角基線也可用經檢定后質量良好的鋼線尺或鋼卷尺丈量。第10條基線丈量應選擇有利的氣象條件進行;在下雨、大風、作業時溫度超過檢定膨脹系數溫度 范圍等情況下不應量線。當使用鋼線尺或鋼卷尺量線時
18、,應使測得的溫度能反映尺溫,量線時溫度與檢定時溫度之差以不超過土 13C為宜。基線丈量時的引張拉力應與檢定時相同。第11條基線丈量的要求與限差如表2。第12條用因瓦基線尺量線時,每隔10-15分鐘以懸線溫度計讀記溫度一次,兩次讀定溫度相隔時間內量線不得多于五個尺段。用鋼尺量線時每尺段讀記溫度一次。第13條三、四等基線或起始邊長度須加入尺長、溫度、傾斜、懸鏈線不對稱、分劃尺傾斜、重力 變化改正。小三角基線或起始邊長度須加入尺長、溫度、傾斜改正。表2等尺尺數丈量 總 次 數定線最大偏差(cm).1,-每尺段往返高差之差(mm)讀數mm前后 端讀 數差 變動 范圍mm尺長之差與檢定結果比較(mm)經
19、尺長 改正后 各次全 長的較 差(mm)24m(30)尺段丿48m(50m)克尺段補尺段24m(30)尺段48m(50)尺段三344123420.10.30.30.45K四242 |3420.10.30.30.48jK51024!5450.52.02.03.0注:1、軸桿頭水準測量應進行往(量線前)返(量線后)測。儀器至軸桿架距離不應超過 100米。2、量線時每尺段前后兩端各讀數三次,每次移動約 1厘米,當前后端讀數差變動范圍連續 5次超出規定時則應重測該尺段,不足一尺段長用補尺測定時,往 測或返測均需同時讀定六次。第14條按ED計算基線測量相對中誤差:三、四等基線:E=V E21 + E22
20、 + E23+ E24+ E25小三角基線:E=V E21 + E22+ E24式中E1:基線測量誤差;E2:軸軒頭水準測量所引起的誤差;E3:溫度膨脹系數測定所引起的誤差;E4:長度檢定誤差所引起的誤差;E5:基線尺長度變化所引起的誤差。第15條基線測量計算的取位規定如表 3。精心整理表3項目因瓦尺mm鋼凡mm段長、節長、補尺長度0.010.1各項改正數0.010.1最后長度11軸桿頭高差11光電測距第16條三角網的起始邊采用光電測距時應滿足下列要求:1、視線距地面或障礙物高度應在 1.5米以上,沿線地形應適合于光電測距,避開大面積吸散熱性能不同的地區(如工業區、城鎮、湖泊、大河流等),應使
21、在兩端點量測的氣象數據對于整個測線有較好的代表性:;2、測距邊兩端點的高差不宜過大;3、避免有其它光源干擾。第17條每年出測前應對光電測距儀的基準頻率(檢定的頻率計精度和穩定度不低于 1X10-7)、儀器 常數、延遲器格值等進行檢定,并在檢定場(可用1/35萬以上精度的已知基線)上進行測試比較。在作業過程中,如發現儀器有異常現象時則應隨時檢定。第18條用于光電測距的通風干、濕球溫度計和空盒氣壓計,每年應檢定一次,空盒氣壓計作業前還須與測區當地氣象臺(站)的水銀氣壓計進行比較,求取其訂正值。第19條測站(鏡站)應精確對點,其對點誤差應不大于 2毫米。當受條件限制,必須進行偏心觀測時,偏心距應盡量
22、小,一般不超過10米。歸心原素可用圖解法或解析法測定。圖解法測定時,示誤三角形邊長不應大于5毫米,偏心距和偏心角分別量至毫米和15;以解析法測定時,偏心距用鋼尺丈量二次,其較差應小于1厘米,偏心角用經緯儀觀測二測回,角值取至1。第20條觀測應選擇信號能穩定傳播的氣象條件,對信號解調和強烈衰減的霧、雨、雪大氣透明度 很差的天氣不應進行作業。當反光鏡背面有散射光的干擾時,應采取架設黑布為背景等措施。第21條氣象數據的測定,三、四等三角在測距邊兩端點同時測定,小三角起始邊較短,高差不大 時也可在一端測定。觀測時應提前將干、濕球溫度計懸置于高出地面2米左右熱輻射影響小的通風處。氣象數據測定在每測回組或
23、每暗點觀測的始末讀記一次,鏡站每隔15分鐘讀記一次。個別暗點或測回重測時,主站每隔15分鐘讀記一次。讀數如有突變,應查明原因重新測定。溫度、濕度讀記至0.2C,氣壓讀至0.5毫米汞柱。第22條光電測距的測回數,如表 4。-!-表 4儀器型號等級測回總數暗點總數測回組數每測回組暗點數測回數變頻式:三96846(4)4(6)DGS- II四72836(4)4(6)GC-5B小三角484 (6)26(4)4(6)固頻式:三9AGA-6A四6AGA-6BL小三角3注:1、DGS-II、GD-5B變頻式測距儀使用激光光源時,三等三角起始邊的總測回數可減為72測回,四等三角起始邊的總測回數可減為48測回;10小三角起始邊的總測回數可減為 32測回。2、三等起始邊最好分配在兩個時段,在日出前、后、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核電站鋼結構模塊化吊裝工程驗收及保修協議
- 返鄉標兵就業協議書
- 項目結束清算協議書
- 事故車轉讓理賠協議書
- ktv管理承包協議書
- pvc水管合同協議書
- 逆風集團攻略協議書
- 門店部分轉讓協議書
- 養殖羊合作合同協議書
- 修理廠車輛質保協議書
- 電信運營商社會渠道管理報告
- 2022-2023學年寧夏回族石嘴山市大武口區小學六年級第二學期小升初數學試卷含答案
- 經濟與社會:如何用決策思維洞察生活學習通課后章節答案期末考試題庫2023年
- 綠化設備車輛管理維護方案
- 日本文化知識競賽真題模擬匯編(共877題)
- 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我不想離開你》繪本故事PPT課件【幼兒教案】
- 2023汽車智能座艙分級與綜合評價白皮書
- 職業暴露針刺傷應急預案演練腳本-
- 校外培訓機構章程示范文本
- 外科學教學課件:腸梗阻闌尾炎
- 國開電大 可編程控制器應用實訓 形考任務4實訓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