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臨界鍋爐燃燒調試指南_第1頁
超臨界鍋爐燃燒調試指南_第2頁
超臨界鍋爐燃燒調試指南_第3頁
超臨界鍋爐燃燒調試指南_第4頁
超臨界鍋爐燃燒調試指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燃燒調試指南目錄 說明 煤粉細度 配風 燃燒系統 燃燼風系統 爐膛上部工況 測試說明:此指南是針對特定煤種燃燒給出的一般性總結。說明:此指導書中的操作方法僅供參考之用,實際應用還需結合特定合同規范要求進行調整。l 說明:此指南主要討論燃燒調整的準則,實際調整步驟由機組實際運行情況決定。系統燃燒的基本要素:1) 燃料2) 空氣3) 水(蒸汽)燃料和空氣決定燃燒性能,而水蒸汽則是為汽輪機提供能量的媒介。l 燃料:合適的燃燒是基于適當細度的煤粉進入爐膛燃燒。磨煤機應該經常進行例行檢查以確保煤粉細度符合設計要求。下表是煤粉細度設計的實例,基于不同合同要求的設計結果是不同的。 設計工況煤粉細度所有磨煤機

2、平均值200目通過率85%100目通過率95%50目通過率9980%每臺磨煤機實際磨出的煤粉尺寸需要進行測量并將測量值進行如下表所示的對比處理。為了獲得良好的燃燒效果,混合煤粉的細度指數值應該小于0。上面是關于煤粉細度要求的一個實例,在進行下一步調試之前應進行校正。用上述細度的煤粉,機組的燃燒性能會很差,煤粉細度指數越大,燃燒性能就越差。煤粉細度必須進行測量,校正以確保煤粉細度指數值小于0,對于煤粉細度指數值每月至少應該進行一次測試,在出現明顯的煤種變化時也應該進行測試。100目和200目的煤粉比小于200目的煤粉需要更長的燃燼時間。小于200目的煤粉含量決定了機組能被調到多好的運行效果。為了

3、得到合適細度的煤粉,磨煤機必須進行正確的設置并保持。制粉系統設置實例:1) 所有機械裝置按照說明書進行設定;2) 送風量測量;3) 性能曲線測試和設定;4) 在給煤機速度在25%100%之間進行煤粉細度測試。確定良好燃燒性能的第一步就是確保送入爐膛的煤粉細度合適。l 配風(空氣)獲得力良好的燃燒效果的下一步就是煤粉與配風(空氣)的混合。進入爐膛的燃料和配風的比例對于獲得良好的燃燒效果是至關重要的。所有角落和不同高度區域的燃料與配風必須達到很好的平衡。燃料與配風的混合語燃燒系統機械裝置的啟動是同時開始的。即使煤粉細度選擇很好,但是燃料與配風比例不當,燃燒性能也會很糟糕。l 燃燒系統組成燃燒系統的

4、主要部件有:1) 布置在爐膛四角的燃燒器,用來將燃料送入爐膛;2) 大風相擋板系統,用來將配風送入爐膛;所有位于角部的燃燒器必須在+/-5%的偏差下一起工作,以獲得處于合適位置燃燒的穩定的火球。下面的一段話是摘自CP-5,CP-6的性能測試報告,注意到:高的燃燒效率得益于出色的制粉細度和整個燃燒區域內合理的配風分布。鍋爐效率:在很大的運行負荷區間內能獲得高于承諾的效率,這都得益于燃燒的低未燃燼率和空氣預熱器優良的換熱性能。處于100%負荷下,測量所得的未燃燼率比設計值低45%(實測為0.49%的熱損失值,相對于設計值0.9%來講),在低負荷時,這一優點更加明顯。高的燃燒效率得益于出色的制粉細度

5、(90%顆粒通過200孔篩子,而在50空篩子上幾乎100%通過)和整個燃燒區域內最佳的配風分布。相比于0.688的空氣預熱器設計換熱效率,實際運行換熱效率達到0.700,這使得出口煙氣溫度比設計溫度低了3(達到了空氣進口溫度的標準)。這使得出口煙氣熱損失大大降低。1) 確定各局部設計a) 所有角部燃燒器擺角調整在5%偏差范圍內燃燒器在以下三位位置進行校核:a) 水平0度;b) 調整至+30度;c) 調整至-30度。噴嘴可在+/-20度范圍內進行調節。空氣和油噴嘴在+/-30度范圍內進行調節。記錄實際測量值,如果機組處于運行狀態,記錄當前運行工況。b) 所有角部的燃燼風噴嘴角度調整在5%偏差范圍

6、內SOFA風噴嘴在以下三個位置進行校核:a) 水平0度;b) 調整至+30度;c) 調整至-30度。記錄實際測量結果,如果機組處于運行狀態,記錄當前運行工況。c) 燃燼風水平擺動裝置,確定擺動裝置位置,通過調整期角度來改善煙溫偏差。SOFA風擺動裝置在以下三個位置進行校核:a) 左邊15度;b) 右邊15度;c) 處于中間0度位置。通過手動執行機構調整分離燃燼風擺角到三個位置并按下表記錄測試結果。d) 確認各角部的大風箱擋板之間的偏差在5%范圍內。記錄實際測量結果,如果機組處于運行狀態,記錄當前運行工況。煤的處理:從制粉系統到進入爐膛燃燒,自始至終都需要確認煤粉的細度。(下面實例中的工作用來評

7、估磨煤機的性能優劣)下面是磨煤機的性能數據實例:可以看出,多臺磨煤機一起工作時的總體性能情況。碳損失:大渣和飛灰中的碳損失需要進行測定(如下所示)。制粉系統送風量的測定:通過測量送風量確保燃燼風合適以保證所有角部的燃燒達到穩定的平衡。如下例:安裝測量儀器:安裝好測量儀器后需要進行校核。1) O2;2) NOX;3) CO。提供原煤分析數據以便進行燃燒調整。一旦確定所有制粉系統均處于設定運行狀態下,就可以開始對機組整體燃燒進行調整。1. 碳損失;2. CO含量;3. NOX含量;4. 再熱器和過熱器蒸汽溫度。以上幾項相互影響,尤其是碳損失,CO含量和NOX含量之間。如果CO含量過高,則就會因為不

8、完全燃燒而導致碳的損失過高。NOX含量和CO含量呈反向關系: 如果CO含量高的話,通常NOX含量就比較低; 如果NOX含量低的話,通常CO含量就會較高。正常情況下的含量: 所有負荷下CO100ppm; 在氧氣含量6%條件下,所有負荷時NOX150ppm。一旦CO含量大于150ppm,很可能就會出現其含量在150ppm到450ppm之間波動,也就是說,此時燃燒處于不穩定狀態。之所以出現高的CO含量和低NOX含量,主要是因為燃燒不完全所致。不完全燃燒所損失的碳轉變為CO導致CO含量偏高,同時,燃燒越是不充分,所產生的NOX就越少。為了控制CO和NOX含量比較合理,首先必須按設計規范調整好煤粉的細度

9、,因為我們是采用分級燃燒的方式來控制NOX的含量,我們就必須確保我們設計的煤粉細度會在分級燃燒后燃燒完全。燃燒分為三級燃燒:1. 第一級是主燃燒區域燃燒“MBZ”燃燒;2. 第二級是下部二次燃燼風燃燒“LSOFA”燃燒;3. 第二級是上部二次燃燼風燃燒“HSOFA”燃燒。我們降低“MBZ”(“主燃燒區域”)的配風,這樣就會有未燃燼的煤粉顆粒進入第二、三級燃燒區域,在這里注入這些未燃盡顆粒完全燃燒所需要的空氣,使之燃燒充分。這里的燃燒有助于降低NOX的含量。由于我們有意降低“主燃燒區域”的配風,讓煤粉在此區域不能完全燃燒,但是最終要使煤粉經過第二、三級燃燒后達到充分燃燒,這就使得煤粉細度選擇非常

10、重要。如果煤粉顆粒過大,燃料就不能得到充分燃燒,并且在爐膛中第三級燃燒區域之上的區域出現燃燒的不穩定。對于獲得穩定并且良好的燃燒效果來說,如何做好煤粉和配風在整個燃燒空間中的分布非常關鍵的。100%負荷下理想的火球:如果在這些區域煤粉不能得到充分燃燒,將會出現很多問題。1. 主燃燒區域燃燒“MBZ”燃燒;2. 下部二次燃燼風燃燒“LSOFA”燃燒;3. 上部二次燃燼風燃燒“HSOFA”燃燒。當燃燒器擺角在20-30度時,要達到100%燃燒,這將是下面幾項顯得更加重要,也就是說要求更高:1) 煤粉細度;2) 各燃燒器擺角尖的偏差;3) 配風分布。盡管燃燒器擺角在20-30度時,煤粉可以達到充分燃

11、燒,但是在運行和穩定保持方面的要求就更高。煤的特性當然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要素。燃燒器擺角在0-5度時,煤粉更容易在進入爐膛上部(即三級燃燒區域以上)空間之前達到完全燃燒。下圖是燃燒器擺角在0-5度時,煤粉充分燃燒下的理想火球:在燃燒器擺角在+30時,達到完全燃燒的要求下,火球在爐膛的位置將會上移。火球位置越高,對煤粉細度和配風分布的要求就會更高,以保證避免煤粉在爐膛上部(即三級燃燒區域以上)空間出現遲滯燃燒。如果煤的結渣特性不好,燃燒器的擺角相對來說就會更多地需要調整在較高(即20-30度)角度的位置。此情況下,如果煤粉細度,燃燒配風系統都能在設計規范內的話,也是可以運行的。設計煤粉當然可以使燃

12、燒器擺角回至0-5度。上圖是再熱蒸汽溫度566/566,機組100%負荷運行,燃燒器擺角處于0度位置的情況。下圖所示再熱蒸汽溫度566/568,機組僅帶75%負荷,燃燒器擺角位于-21度時,水冷比就會變得比較臟,此時,就需要吹灰器吹掃,以使燃燒器向上回擺。燃燒器角度的調整對于溫度的控制至關重要,在確定設計煤種情況下,可以得出燃燒起角度的調整(見下圖)l 爐膛上部工況當出現不穩定、不平衡情況時,需要對爐膛上部工況進行測試,通常我們通過分布在過熱器和再熱器管子上的溫度探針來測定。上圖反映出了平衡良好和不好兩種情況。在整個爐膛范圍內熱量越均勻地被吸收越好,要獲得好的效果,可以通過綜合以下幾項措施來達

13、到:1) 確定合適的煤粉細度;2) 各燃燒器之間的偏差在5%以內;3) 大風箱和SOFA擋板之間的偏差在5%以內;4) 燃燼風水平擺動裝置可用。燃燼風分布(矩陣)校核與調整l 燃燒調試以及鍋爐調試步驟1) 制粉系統送風調整a) 磨煤機送風曲線機組處于穩定運行負荷下。2)制粉細度調整a) 分類器設定;b) 確定磨煤機碗壓差和給煤速度對比曲線;每臺給煤機效率從25%提升至100%,并記錄相關數據。 3)燃料/空氣調整(燃燒用氧氣)a) 燃料空氣擋板曲線;b) 大風箱壓力曲線;c) 一次風管道壓力曲線;d) 著火點調整。 機組負荷:1) 最小40%負荷;2) 60%負荷;3) 80%負荷;4) 10

14、0%負荷。4)鍋爐NOX調整a) SOFA和緊湊燃燼風擋板曲線;b) 飛灰和大渣取樣。機組負荷:1) 最小40%負荷;2) 60%負荷;3) 80%負荷;4) 100%負荷。 5)過熱器/再熱器蒸汽溫度調整 a) 噴水曲線; b) 擺角曲線; c) 空氣與熱器出口溫度調整; d) 空氣預熱器漏風核查。機組負荷:1) 最小40%負荷;2) 60%負荷;3) 80%負荷;4) 100%負荷。說明:測試一旦調試完成,就可以按下面的程序對鍋爐運行效果進行測定。通過以下測試確定實際燃燒效果:1) 鍋爐燃燒檢測;2) 鍋爐效率3) 汽輪機熱平衡;4) 抽汽檢測。測試點:1) 100%功率;75%功率;2) 50功率;3) 30功率。鍋爐測試準備:測試取樣槍需求:1) 2個取樣槍裝在空氣預熱器進口記錄以下幾項: 溫度; O2含量; NOX含量; CO含量。 2) 2個取樣槍裝在空氣預熱器出口記錄以下幾項: 溫度; O2含量。3) 便攜式煙氣分析儀;4) 便攜式熱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