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二輪復習 第一部分 知識落實篇 專題九 現代生物科技 第1講 基因工程和細胞工程講解_第1頁
高三生物二輪復習 第一部分 知識落實篇 專題九 現代生物科技 第1講 基因工程和細胞工程講解_第2頁
高三生物二輪復習 第一部分 知識落實篇 專題九 現代生物科技 第1講 基因工程和細胞工程講解_第3頁
高三生物二輪復習 第一部分 知識落實篇 專題九 現代生物科技 第1講 基因工程和細胞工程講解_第4頁
高三生物二輪復習 第一部分 知識落實篇 專題九 現代生物科技 第1講 基因工程和細胞工程講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1講基因工程和細胞工程1.基因工程的誕生()。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術()。3基因工程的應用()。4蛋白質工程()。5植物的組織培養()。6動物的細胞培養與體細胞克隆()。7細胞融合與單克隆抗體()。1(2015新課標卷)已知生物體內有一種蛋白質(P),該蛋白質是一種轉運蛋白,由305個氨基酸組成。如果將P分子中158位的絲氨酸變成亮氨酸,240位的谷氨酰胺變成苯丙氨酸,改變后的蛋白質(P1)不但保留P的功能,而且具有了酶的催化活性。回答下列問題:(1)從上述資料可知,若要改變蛋白質的功能,可以考慮對蛋白質的_進行改造。(2)以P基因序列為基礎,獲得P1基因的途徑有修飾_基因或合成_基因。所獲

2、得的基因表達時是遵循中心法則的,中心法則的全部內容包括_的復制;以及遺傳信息在不同分子之間的流動,即:_。(3)蛋白質工程也被稱為第二代基因工程,其基本途徑是從預期蛋白質功能出發,通過_和_,進而確定相對應的脫氧核苷酸序列,據此獲得基因,再經表達、純化獲得蛋白質,之后還需要對蛋白質的生物_進行鑒定。解析:本題考查蛋白質工程相關知識,難度較小。(1)對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或結構)進行改造,可達到改變蛋白質的功能的目的。(2)以P基因序列為基礎,獲得P1基因,可以對P基因進行修飾改造,也可以用人工方法合成P1基因;中心法則的全部內容包括DNA的復制、DNARNA、RNADNA、RNA蛋白質(或轉錄

3、、逆轉錄、翻譯)。(3)蛋白質工程的基本途徑是從預期蛋白質功能出發,通過設計蛋白質結構和推測氨基酸序列,推測相應的核苷酸序列,并獲取基因。經表達的蛋白質,要對其進行生物功能鑒定。答案:(1)氨基酸序列(或結構)(2)PP1DNA和RNA(或遺傳物質)DNARNA、RNADNA、RNA蛋白質(或轉錄、逆轉錄、翻譯)(3)設計蛋白質的結構推測氨基酸序列功能2(2015新課標卷)HIV屬于逆轉錄病毒,是艾滋病的病原體。回答下列問題:(1)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備HIV的某蛋白(目的蛋白)時,可先提取HIV中的_,以其作為模板,在_的作用下合成_。獲取該目的蛋白的基因,構建重組表達載體,隨后導入受體細胞。(

4、2)從受體細胞中分離純化出目的蛋白,該蛋白作為抗原注入機體后,刺激機體產生的可與此蛋白結合的相應分泌蛋白是_。該分泌蛋白可用于檢測受試者血清中的HIV,檢測的原理是_。(3)已知某種菌導致的肺炎在健康人群中罕見,但是在艾滋病患者中卻多發。引起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HIV主要感染和破壞了患者的部分_細胞,降低了患者免疫系統的防衛功能。(4)人的免疫系統有_癌細胞的功能,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缺陷,易發生惡性腫瘤。解析:(1)HIV屬于逆轉錄病毒,它的遺傳物質是RNA,在逆轉錄酶的作用下可以逆轉錄為cDNA,用于構建基因表達載體,從而制備HIV的某蛋白。(2)HIV的某蛋白作為抗原進入機體后,能刺激

5、人體產生針對該抗原的一種特殊的分泌蛋白抗體;可用該抗體進行抗原抗體進行雜交來檢測血清中是否含有HIV。(3)HIV病毒營寄生生活,寄生在T淋巴細胞內,T細胞參與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因此少了T細胞,特異性免疫幾乎全部喪失,降低了機體的免疫功能。(4)人體的免疫系統具有防衛、監控和清除的功能,可及時清除體內產生的癌細胞,艾滋病患者的整個免疫功能缺陷,機體會發生一系列頑固性機會感染和腫瘤的發生。答案:(1)RNA逆轉錄酶cDNA(或DNA)(2)抗體抗原抗體特異性結合(3)T(或T淋巴)(4)監控和清除3(2015安徽卷)科研人員采用轉基因體細胞克隆技術獲得轉基因綿羊,以便通過乳腺生物反應器生產人凝

6、血因子IX醫用蛋白,其技術路線如圖。(1)由過程獲得的A為_。(2)在核移植之前,必須先去掉受體卵母細胞的核,目的是_。受體應選用_期卵母細胞。(3)進行胚胎移植時,代孕母羊對移入子宮的重組胚胎基本上不發生_,這為重組胚胎在代孕母羊體內的存活提供了可能。(4)采用胎兒成纖維細胞進行轉基因體細胞克隆,理論上可獲得無限個轉基因綿羊,這是因為_。解析:(1)根據題意可知,要將人凝血因子IX基因導入綿羊胎兒成纖維細胞,必須構建基因表達載體,所以由過程獲得的A為基因表達載體。(2)為保證核遺傳物質來自含目的基因的成纖維細胞,在核移植之前,必須先去掉受體卵母細胞的核。受體應選用減數第二次分裂中(M中)期卵

7、母細胞。(3)進行胚胎移植時,代孕母羊對移入子宮的重組胚胎基本上不發生免疫排斥反應,這為重組胚胎在代孕母羊體內的存活提供了可能。(4)采用胎兒成纖維細胞進行轉基因體細胞克隆,理論上可獲得無限個轉基因綿羊,這是因為整合有目的基因的成纖維細胞可進行傳代培養。答案:(1)含目的基因的表達載體(2)保證核遺傳物質來自含目的基因的成纖維細胞M(3)免疫排斥反應(4)整合有目的基因的成纖維細胞可進行傳代培養4(2015福建卷)GDNF是一種神經營養因子。對損傷的神經細胞具有營養和保護作用。研究人員構建了含GDNF基因的表達載體(如圖1所示),并導入到大鼠神經干細胞中,用于干細胞基因治療的研究。請回答:(1

8、)在分離和培養大鼠神經干細胞的過程中,使用胰蛋白酶的目的是_。(2)構建含GDNF基因的表達載體時,需選擇圖1中的_限制酶進行酶切。(3)經酶切后的載體和GDNF基因進行連接,連接產物經篩選得到的載體主要有三種:單個載體自連、GDNF基因與載體正向連接、GDNF基因與載體反向連接(如圖1所示)。為鑒定這3種連接方式,選擇HpaI酶和BamHI酶對篩選的載體進行雙酶切,并對酶切后的DNA片段進行電泳分析,結果如圖2所示。圖中第_泳道顯示所鑒定的載體是正向連接的。(4)將正向連接的表達載體導入神經干細胞后,為了檢測GDNF基因是否成功表達,可用相應的_與提取的蛋白質雜交。當培養的神經干細胞達到一定

9、的密度時,需進行_培養以得到更多數量的細胞,用于神經干細胞移植治療實驗。解析:(1)動物細胞培養時,可用胰蛋白酶或膠原蛋白酶作用,使細胞分散開。(2)質粒上有Xho識別位點,而且在啟動子之后,所以選用Xho限制酶進行酶切。(3)泳道僅有一種條帶,屬于載體自連;泳道有兩種條帶,且長度分別與質粒和GDNF基因長度相同,為正向連接;泳道有兩種條帶,長度與BamH酶切后結果相同,為反向連接。(4)檢測基因是否表達采用抗原抗體雜交法。培養動物細胞采用動物細胞培養法,當細胞密度達到一定程度,需要進行分瓶,進行傳代培養。答案:(1)使細胞分散開(2)Xho(3)(4)抗體傳代 填充關鍵點思考連接處(1)基因

10、工程和細胞工程操作的工具酶有什么不同?提示:前者涉及限制酶和DNA連接酶;后者涉及纖維素酶、果膠酶和胰蛋白酶。(2)轉基因植物的培育涉及哪些生物工程?提示:基因工程、植物組織培養(植物細胞工程)。(3)轉基因動物的培育涉及哪些生物工程?提示:基因工程、動物細胞工程、胚胎移植。1閱讀如下資料:資料甲科學家將牛生長激素基因導入小鼠受精卵中,得到了體型巨大的“超級小鼠”;科學家采用農桿菌轉化法培育出轉基因煙草。資料乙T4溶菌酶在溫度較高時易失去活性,科學家對編碼T4溶菌酶的基因進行改造,使其表達的T4溶菌酶的第3位的異亮氨酸變為半胱氨酸,在該半胱氨酸與第97位的半胱氨酸之間形成了一個二硫鍵,提高了T

11、4溶菌酶的耐熱性。回答下列問題:(1)資料甲屬于基因工程的范疇。將基因表達載體導入小鼠的受精卵中常用_法。構建基因表達載體常用的工具酶有_和_。在培育轉基因植物時,常用農桿菌轉化法,農桿菌的作用是_。(2)資料乙屬于_工程范疇。該工程是指以分子生物學相關理論為基礎,通過基因修飾或基因合成,對_進行改造,或制造一種_的技術。在該實例中,引起T4溶菌酶空間結構改變的原因是組成該酶肽鏈的_序列發生了改變。解析:動物細胞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導入基因的方法是顯微注射法;植物細胞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導入基因的方法是農桿菌轉化法。答案:(1)顯微注射限制性核酸內切酶DNA連接酶農桿菌可感染植物將目的基因轉移

12、到受體細胞中(2)蛋白質現有蛋白質新的蛋白質氨基酸2甲、乙是染色體數目相同的兩種二倍體藥用植物,甲含有效成分A,乙含有效成分B。某研究小組擬培育同時含有A和B的新型藥用植物。回答下列問題:(1)為了培育該新型藥用植物,可取甲和乙的葉片,先用_酶和_酶去除細胞壁,獲得具有活力的_,再用化學誘導劑誘導二者融合。形成的融合細胞進一步培養形成_組織,然后經過_形成完整的雜種植株。這種培育技術稱為_。(2)上述雜種植株屬于多倍體,多倍體是指_。假設甲與乙有性雜交的后代是不育的,而上述雜種植株是可育的,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_。(3)這種雜種植株可通過制作人工種子的方法來大量繁殖。經植物組織培養得到的_等材

13、料用人工薄膜包裝后可得到人工種子。解析:(1)該新型藥用植物是通過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獲得的。要獲得有活力的原生質體才能進行體細胞雜交,因此首先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去掉植物的細胞壁,然后用PEG化學誘導劑(物理方法:離心、振動等)誘導二者的原生質體融合。再采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獲得雜種植株,植物組織培養的主要過程是:先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然后再分化形成植物體,利用了植物細胞的全能性。(2)如果植物甲、乙是兩個物種,二者不能通過有性雜交產生可育后代,原因是甲、乙有性雜交所產生的后代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聯會異常,也就是存在著生殖隔離。但植物甲、乙通過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產生的后代卻是可育的,因為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能完成正常的聯會,產生正常的配子。由于甲、乙都是二倍體,因此,植物體細胞雜交得到的后代是異源多倍體(四倍體)。(3)人工種子生產不受氣候、季節和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