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四級翻譯.doc_第1頁
大學英語四級翻譯.doc_第2頁
大學英語四級翻譯.doc_第3頁
大學英語四級翻譯.doc_第4頁
大學英語四級翻譯.doc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學英語四級翻譯自2013年12月起,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將對四、六級考試的試卷結構和測試題型作局部調整,其中取消了原題型中的綜合部分,并將原來的單句漢譯英調整為段落漢譯英,占考試比例的15%。新四級考試大綱規定翻譯內容涉及中國的歷史、文化、經濟、社會發展等,長度為140-160個漢字。主要是考察學生運用漢譯英基本的理論與技巧,在30分鐘內將要求譯出的部分譯完,譯文要求忠實原文,語言表達通順流暢。一、翻譯的標準:1.譯文應該完整地再現原文內容2.譯文的風格、筆調應與原文性質相同3.譯文應像原文一樣流暢自然二、翻譯三部曲:1. 通讀并透徹理解原文漢語句子,確定語法成分和句型??忌粦搶h語部分直接翻譯成英語,而是要首先閱讀整個段落,確定要求翻譯的句子在整個英語段落中的語法成分和句型結構。確定語法成分以后,考生要有意識地審查時態,要特別注意句中的時間狀語,并對照段落的時態。在翻譯中常見時態有: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一般將來時、現在完成時等。此外,還應該根據漢語意思推斷出題人想考查的語法或詞匯項目,避免將漢語詞匯逐個機械地翻譯成英語的情況。例如:中國剪紙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在明朝和清朝時期(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特別流行。分析:前半句話應該用一般現在時,而后半句則應該用一般過去時,因為講的明清時代的事情。漢語中一般會省略主語,在翻譯英語時一定要將省略的主語補充上。再有英語中的逗號與中文的逗號意義不同,因此譯成英語時要慎用逗號。譯文:Chinese paper cutting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1,500 years. It was widespread particularly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2.付諸筆墨,保證拼寫無誤經過仔細的斟酌以后,真正的翻譯工作就變得簡單得多,但對很多考生來說單詞的拼寫是一大難題,因此考生應該在確保關鍵結構無誤的前提下盡量選用自己有把握的單詞和短語。例如:人們常用剪紙美化居家環境。分析:考生在翻譯“美化居家環境”時,不會翻譯“美化”,可以選擇自己會的短語“make sth. beautiful”。譯文1:People often make their homes beautiful with paper cuttings.譯文2:People often beautify their homes with paper cuttings.3.重新審視,確認句法合理在檢查的時候,考生應該確認自己翻譯的內容與其他句子共同構成了一個語法正確達意清晰的句子。在這一階段,考生還應該重點檢查時態、語態、單復數、拼寫、大小寫、標點符號、冠詞和代詞的使用以及主謂一致的等問題。三、翻譯的應試技巧:1.恰當選詞在漢譯英題型中,考生應注意恰當詞語的選擇。首先要盡量避免過于籠統的詞語,選用其下義詞或更確切的詞語。2.中英文句式之間的對應與轉換有些中文句子結構與含義可以對應英文中的某些句型。若考生可以恰當使用這些句型,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語態之間的轉換通常中文中的主語過于寬泛的時候,如“人們”,“別人”“這”等等,都可以轉化成英文的被動語態,省略原來的主語。例如:現在必須采取措施來保護環境。譯文:Measures should be adopted (taken)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4.詞性的轉換1)名詞轉換成動詞例如:改革開放政策受到了全中國人民的擁護。(“擁護”是名詞)譯文:The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y is supported by the whole Chinese people. (“support”是動詞)2)動詞轉化成名詞例如:他善于觀察。(“觀察”是動詞)譯文:He is a good observer.(“observer”是名詞)3)名詞轉化成形容詞例如:這件事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可能性”是名詞)譯文:It is unlikely to succeed.(“unlikely”是形容詞)4)形容詞轉化成名詞例如:在這緊張的時刻他感到非常緊張。(“緊張的”是形容詞)譯文:The intensity of the moment filled his mind with intensity.(“intensity”是名詞)考生要把一段中文翻譯成語言通順的英語,不僅需要考生的單詞量和單詞拼寫能力,而且語法也很重要了。因此,考生在準備四級翻譯時除了注意相關詞匯和短語的積累外,還應該注重基本語法的知識的積累。練習1:農歷五月五日的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被昏庸君主貶官放逐而投江自盡的古代詩人和忠臣屈原。最初人們將竹葉包扎好的糯米粽子投入屈原自盡的那條江,以祭祀亡靈。今天,人們在端午節時節舉行龍舟賽,而粽子則由活生生的人來享用。解析:1.“農歷五月五日”譯為“the 5th day of the 5th lunar month(around early June)”,除了加lunar表示農歷外,還補充說明在公歷上的對應時間。2. “被昏庸君主貶官放逐”譯為“(be) in exile from a corrupt court”,其中in exile指貶官放逐,from a corrupt court取意義法,朝廷腐敗實指君主昏庸。3. “將竹葉包扎好的糯米粽子”譯為“zongzi, a kind of glutinous rice dumplings wrapped in bamboo leaves”。4. “以祭祀亡靈” 譯為“sacrificial offerings for Qu Yuans departed soul”,其中Qu Yuans departed soul明確“亡靈”即“屈原的亡靈”。5.以“人們”開頭的句子在漢譯英是往往進行主動轉化成被動的處理,故“人們在端午節時節舉行龍舟賽”譯為“dragon boat races are held during the festival”。譯文: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on the 5th day of the 5th lunar month(around early June)is celebrated in memory of Qu Yuan, an ancient poet and loyal minister who drowned himself while in exile from a corrupt court. Zongzi, a kind of glutinous rice dumplings wrapped in bamboo leaves, who originally prepared as sacrificial offerings for Qu Yuans departed soul and dropped into the river where he drowned himself. Today, however, dragon boat races are held during the festival and the Zongzi are consumed by the living.練習2:筷子是中餐桌上最具特色的用餐工具。我們中國人使用筷子的方法很有藝術性,各人有各人的方法,就好像簽名一樣,不盡一致。中國人一般都能隨心所欲地用筷子夾起米飯、一粒豌豆、一只滑溜溜的蘑菇或海參。有些人還能夾起一整塊易碎的豆腐。解析:1.“最具特色的用餐工具”譯為“the most distinctive eating tool”。2.“我們中國人使用筷子的方法”,首先應該先抓住“的”字,“的”字前面的句子作同位語修飾后面的“方法”,譯為“The way we Chinese handle our chopsticks”。3.“能隨心所欲地”就譯為“easily”。4.“夾起”譯為“pick up”。5.“米飯、一粒豌豆、一只滑溜溜的蘑菇或海參”譯為“a single tiny grain of rice, or a tiny piece of peas, or a slippery button mushroom or sea cucumber”。6.“一整塊易碎的豆腐”譯為“a piece of bean curd that crumbles easily”。譯文:Chopsticks,or kuaizi,are the most distinctive eating tool on Chinese dining table. The way we Chinese handle our chopsticks is quite artistic and varied from person to person like ones signature. An average Chinese can very easily pick up a single tiny grain of rice,or a tiny piece of peas, or a slippery button mushroom or sea cucumber. Some people are able to pick up a piece of bean curd that crumbles easily.一. 正確認識翻譯技巧從中國人進行的翻譯定位上看,無論是英譯漢還是漢譯英,其根本問題都在譯者的英語水平或造詣上。英譯漢的題型,關鍵在于理解原文;而漢譯英的題型,關鍵在于如何綜合運用所學的英文知識,將我們原本理解的相當明白的漢語文字,以準確的英語通順地表達出來。筆者想提醒考生注意的是,各種翻譯技巧只是工具。茅盾先生有一句話,如果兩種語言的功底不夠,那些技巧你也用不上;但若功底深厚,那些條條就成了不足取的框框。因此,我們對于翻譯技巧的講解,只是大致談幾個方面,大家在翻譯的過程中了解注意就可以了。關鍵在于遵循常用方法多做練習,只有經過大量的訓練,不懈的 練習,才可以熟能生巧。大家的英語水平提高了,詞匯量有了一定的積累,各種句型結構熟透于心了,翻譯水平自然會上去的。二. 關于漢譯英的翻譯技巧,我們大致需要注意這幾方面:1、翻譯的基本方法:關于直譯與意譯英語和漢語是兩種不同的語言 ,每種語言都有各自獨立和分明的系統 ,在形態和句法方面二者存在很大差異。然而 ,兩種語言之間又存在一些相似性。比如在主謂詞序和動賓詞序上是一致的。正是由于英漢兩種語言既有共同點又有不同點 ,所以在翻譯實踐中 ,我們不能千篇一律地使用一種方法進行翻譯。直譯和意譯是兩種重要的翻譯方法。直譯是既保持原文內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譯方法或翻譯 文字。意譯,也稱為自由翻譯 ,它是只保持原文內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譯方法或翻譯文字。直譯與意譯相互關聯、互為補充,同時,它們又互相協調、互相滲透,不可分割。通過對直譯與意 譯二者關系的正確理解,我們可以更多地認識到什么時候采用直譯、什么時候采用意譯,以及在運用直譯與意譯的時候所應該掌握的技巧、遵循的原則和應該注意的 問題,最終達到提高翻譯能力及水平的目的。考生這里應當注意,直譯不是死譯,而是指基本保留原有句子結構,照字面意思翻譯。例如:我們的朋友遍天下。如果譯成 “Our friends are all over the world”是直譯,而“We have friends all over the world”就是意譯。直譯以嚴格意義上的忠實為宗旨,意譯則更多考慮英語的特點??傊x擇直譯還是意譯,應該根據文章具體需要而定,兩種譯法可以并用。2、翻譯的變通手段翻譯時不能簡單地或機械地逐字照譯,硬湊成英文,必須認真分析上下文,掌握詞的確切含義,然后用適當的英文表達,必要時應采用變通手段。翻譯的變通手段1)增詞、減詞譯文的增詞、減詞都是為了更確切、更忠實地表達原文的含義和精神。譯文中添加一些原文沒有的詞句,表面上看似不忠實,但仔細分析就會發現這些增加的詞句所表達的意思并非無中生有,而是隱含在原文中的。減詞則是在不影響原意的情況下省略無關緊要的詞語,避免拖泥帶水。如“感冒可以通過人的手傳染”可以譯為Flu can be spread by hand contact.其中的contact(接觸)就是根據譯文需要添加上的。而“百姓出現做飯點火難現象”中的“現象”一詞可以省略,只譯成“people do not even have matches to light their stoves.”就足以表達原文中的信息。我們分別來看幾個例句:例1 我不覺得用英語與外國人交談有什么困難。I dont think it difficult to speak to a foreigner in English.(增形式主詞it)例2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Modesty helps one to go forward, whereas conceit makes one lag behind.(增連詞)例3 他連續講了兩小時的法語,沒有出現任何的錯誤。He has been speaking in French for two hours without any mistakes.(省動詞)例4 人群漸漸靜了下來。Silence came over the crowds.(省副詞)翻譯的變通手段2)詞類轉換詞類變形和轉換,是英語語言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特別是名詞、動詞、形容詞這三種最主要的詞類,大部分可以直接轉換使用,或者稍加變化(前綴、后綴等) 即可轉換為另一種詞類。因此,詞類轉換是漢英翻譯中很重要的手段之一。如果運用得當,既可使譯文通順流暢,也能反映出英語的風格特點。下面將英漢互譯中最 常見的詞類轉換現象,作一個簡單的介紹。A. 漢語中的動詞轉換成英語中的名詞漢語中動詞用的較多,除了動賓結構外,還有連動式、兼語式等兩個動詞以上連用的現象。英語則不然,一句話往往只有一個謂語動詞,但英語中的名詞比漢語中的名詞用的多?;趦煞N語言的這一特點,在漢譯英時常把漢語中的動詞轉換為英語中的名詞。例如:你必須好好地照顧病人。You must take good care of the patient.他善于觀察。He is a good observer.在上述兩句中,照顧,觀察都是動詞,但譯成英語,則用的是名詞care和 observer。反之,在翻譯過程中,有時也要把漢語中的名詞轉換成英語的動詞。例如:他的演講給我們的印象很深。His speech impressed us deeply.漢語句子中“印象”是名詞,英語句子中則換成了動詞。B. 漢語中的動詞轉換為英語的形容詞漢語中一些表示知覺、情感的動詞,往往可以轉譯成英語系動詞+形容詞的結構,例如:我為他的健康擔憂。I am worried about his health.我們對她所做的一切感到滿意。We are satisfied with what she did.C. 漢語中的形容詞轉化為英語中的名詞,反之亦然。你說他傻不傻?Dont you think he is an idiot?他的生日宴會很成功。His birthday party was a great success.形容詞“傻”換成了英語名詞 an idiot;“成功”換成了英語名詞success。D. 其它轉換除了最常見的名詞、動詞、形容詞之間的轉換,其它的詞類根據需要也可以互相轉換。不過要注意:這已不完全是詞類轉換的技巧,而是漢英思維和表達方式的不同了。例如:露西和莉莉上同一個學校。Lucy and Lily are in the same school.我反對這項法律。I am against the law.“上學”在漢語里是動詞,而英語可以用介詞in 表達;“反對”也是動詞,英語用介詞against 表示。Robinhood often looted the rich and helped the poor.羅賓漢經常劫富濟貧。英語形容詞rich, poor 換成了漢語的名詞“富、貧”。She is physically weak but mentally sound.她體質差但頭腦健全。英語副詞physically 轉換成了漢語的名詞“體質”。翻譯的變通手段3)語態轉換由于在英漢兩種語言當中都有主動和被動兩種語態,在漢譯英時,人們常常會簡單地認為只要按照原句的語態處理就行了。事實上并非如此。在英語中被動語態的 使用頻率要遠遠高于漢語。如果一味按照原句的語態來翻譯,往往會使譯文顯得十分別扭。所以我們在漢譯英時需要靈活運用語態之間的轉換。我們這里主要講三種情況:漢語被動句的構成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帶有明顯的被動標記詞(就是“被”“讓”那些);另一類則沒有這種標記詞。人們通常使用后一類型的被動句。但不論哪一種類型,翻譯成英語時基本上仍可運用被動語態。A. 用“被、通過、讓、給、遭、由、受、為所”等標記詞表示被動語態的漢語被動句。這類句子一般表示較強的被動意義,強調被動的動作。例1 這本書已經被譯成多種語言。譯文:The book has already been translated into many languages.簡評:原文強調的是“這本書”已經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并不強調是“誰”翻譯了這本書,不強調“翻譯”這個動作的施動者。因此,英語譯文采用被動語態完全符合原文表達內涵。例2 這個小男孩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受了傷。譯文:The little boy was hurt on his way home from school.簡評:小男孩受了傷,這是全句要表達的中心意思。但是他為什么會受傷?被人打?被車撞?被石頭絆?被異物砸?句子沒有交代。一般情況下沒人會自己傷害自 己,因此在“受傷”這點上,男孩是動作的目標。中文采用“受”表明被動,英語也用被動語態來翻譯,目的是闡述小男孩受傷這個事實。帶有上述被動標記的句子可以譯成英語的被動句。但是,也并不是所有帶有被動標記的句子都要這樣處理,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B. 被動標記詞不明顯的漢語被動句。這類句子一般都有主語和謂語動詞,但其主語實際上是動作承受者,并不是動作執行者。真正的動作執行者并沒有出現。這樣的句 子形式上是主動句,含義上卻是被動的。事實上,這種被動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率更高,在譯成英文時往往要采用被動語態。請看下列句子:例3 門鎖好了。譯文:The door has been locked up.簡評:句子的主語是“門”,動作是“鎖”。但是眾所周知,一個非生命體“門”如何實施一個動作“鎖”?很顯然,“門”也許是媽媽鎖上的。這句話沒有一個表示被動語態的被動標記詞,但卻是一個經典的被動語態句。因此,翻譯成英文時不能說成The doo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