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選修六知識點總結.doc_第1頁
地理——選修六知識點總結.doc_第2頁
地理——選修六知識點總結.doc_第3頁
地理——選修六知識點總結.doc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理 選修六 環境保護1. 水體污染(1) 成因:工業廢水 農業廢水 生活污水的排放 水體富營養化(水華/赤潮) 原油泄漏造成海洋污染 洋流的擴散作用(2) 治理方案:禁止污水未經處理隨意排入江河 建立污水處理廠 政府加強立法保護和執法力度 建立統一管理體制 建立有效應急機制,做好清污工作(3) 危害:破壞生態環境 危害人體健康 生物多樣性減少 造成水質型缺水 農作物減產2. 固體廢棄物污染(1) 成因:人口數量大幅增多 近代工業化與城市化發展的結果 農業生產所丟棄(2) 治理方案:進行資源回收利用 提高資源利用率 減少城市垃圾總量 改變垃圾處理方式 垃圾分類處理 加強立法監督工作(3) 危害:占據大量土地 造成土地資源浪費 污染土壤、大氣、水體 危及人體健康3. 大氣污染(1) 成因:自然:北方降水少,植被覆蓋率低,土地荒漠化嚴重,大風天氣多 火山噴發人為:工業廢氣污染 汽車尾氣污染 建筑工地增多 礦石燃料的燃燒(2) 治理方案:關閉高污染企業 節約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開發利用新能源 控制汽車尾氣排放 使用清潔能源 健全相關法律法規 改變能源消費結構 開發煤炭脫硫技術(3) 危害:污染大氣 可吸入顆粒物增多,造成霧霾天,危及人體健康 引發酸雨 導致光化學煙霧事件4. 淡水資源短缺(1) 成因:自然:淡水資源總量有限 淡水資源陸地分布不均(中國:時空分布不均)人為:不合理開發利用淡水資源 淡水資源需求大 水體污染(水質型缺水)(2) 解決方案:開源:修筑水庫 調節季節降水分布不均 跨流域調水 調節空間降水分布不均 合理開發提取地下水 廢水處理再利用 研發海水淡化技術 人工降雨節流:改進灌溉技術影響工農業生產破壞生態環境損害人體健康引發國際沖突5. 耕地問題(1) 原因:人口持續增長 土地退化現象嚴重 非農業用地占用農業用地 不合理灌溉和使用農藥造成土壤污染 耕地分布不均(2) 解決方案:實行耕地總量不斷減少措施 提高土地利用率 提高耕地質量 控制人口數量 提高單位畝產 合理灌溉使用農藥 防止非農用地占用耕地 合理利用土地資源,防止土地退化(3) 土地退化的防治:生物措施:因地制宜,退耕還林,還草 恢復生態林 營造經濟林 加強科學管理 工程措施:修筑水利工程 修筑水土保持工程 農牧業措施:等高耕作 施用有機肥料 適時耕作6. 礦產資源枯竭(1) 原因:人口數量持續增長 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 礦產需求量大 采礦時采富棄貧 礦產分布不均(2) 治理方案:節約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 進行資源的合理調配 合理開采礦產資源 貫徹礦產資源法7. 化石燃料開發與利用(1) 產生的問題:開采:破壞地表對方占用土地廢渣自燃 礦山排水造成水土環境污染利用:空氣污染 溫室氣體排放 酸雨運輸與存放:會污染空氣,水與土壤 占地,破壞景觀(2) 防治措施:科學開采化石燃料資源,提高資源回收率 在開發資源時,做好污染防護工作 在礦區生產中應保護耕地,合理利用土地 對礦區進行復墾 對化石燃料進行精加工,深加工 實行能源結構改革 開發利用新能源8. 太陽能優點:無污染,綠色環保,總量大缺點:只能在晴天獲得;太陽能較分散9. 風能(間接太陽能)優點:成本低,不會產生空氣污染缺點:風速穩定地方少;風力有季節性和短期變化;風電存在儲存和運輸問題10. 水能優點:成本較低,不會產生空氣污染缺點:大壩的建設可能對庫區及周圍環境,造成不利影響11. 潮汐能優點:干凈,無污染缺點:大壩會阻礙船只魚類的進出12. 地熱能優點:成本優廉缺點:可供開發的地點不多;更新速度較慢,存在有毒有害物質13. 如何應對我國能源現狀:開發利用新能源 提高能源利用率 建立國家級儲存機制多渠道進口能源 調整能源消費結構14. 森林破壞(1) 原因:大規模商業開采 森林火災 大量使用薪柴 毀林開荒 過度樵采(2) 危害:造成當地和相鄰地區的生態失調 環境惡化 導致洪水頻發,水土流失加劇,土地沙化 河道淤塞,土地被淹 全球溫室效應增加 生物多樣性減少(3) 治理方案:建設自然保護區 增強公民環境保護意識 植樹造林,提高森林覆蓋率 加強林區的建設與管理 發展森林生態旅游 防止森林火災 營造薪炭林完善森林法(4) 森林的功能:提供旅游休閑最佳場所 保持水土,防風固沙 吸收CO2,釋放O2 凈化空氣 過濾塵埃,吸收噪聲 調節氣候 涵養水源 保持生物多樣性15. 草場退化(1) 原因:人口增長,對畜牧業產品需求增多 外來物種入侵(澳大利亞),鼠害與蟲害嚴重 出于利益原因,盲目擴大生產規模,過度放牧(2) 治理方案:控制人口數量 改善經濟結構 加快經濟發展 實行禁牧,輪牧制度 改變傳統游牧方式 加強牧區的基本建設 建設“草庫倫”,恢復天然植被,植樹種草16. 濕地(1) 破壞的原因:自然:自然地理環境演化人為:土壤侵蝕,外部物質進入濕地,填充作用加劇 內部富營養化,水草繁茂,泥炭化加速; 濕地中水量減少、干涸(2) 作用:涵養水源 保持水土 調節全球氣候 維護生物多樣性 凈化水質 美化環境(3) 破壞的危害:涵養水源能力減弱 小氣候變差 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