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圓柱和圓錐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931頁的內容,練習七第1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能認識圓柱和圓錐,了解他們的特征及區別。2通過觀察、想象、操作、思考、討論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3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體會數學與現實的聯系。教學重點從實際生活中常見的圓柱形物體抽象出圓柱的幾何圖形,讓學生經歷圓柱、圓錐特征的探索過程。使學生弄清圓柱側面展開得到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的關系,建立空間觀念。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幾個圓柱形的實物,其中一個能將表面的包裝紙裁剪下來,再準備用紙做的長方體、正方體、球各一個,大小不等的圓柱體兩三個,一個小紙箱。學生準備幾個圓柱形的實物,一張白紙,直尺等。教學過程一、摸猜游戲,引入課題(1)(教師用紙箱,裝上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體)教師:老師這個紙箱中有幾個長方體、正方體等形狀的物體,下面我請一位同學上臺來摸一摸,一邊摸一邊描述自己摸著的幾何體的特征,其他同學邊聽他描述,邊猜測是什么形狀的物體。(2)讓一位學生上來摸,其余學生猜。提醒學生從棱的多少、長短,面的大小、形狀以及相互間的關系來進行描述。學生猜的時候可以在學生摸的過程中,一步一步地去猜測,這樣,可以根據物體特征的完善而接近正確答案。例如:圓圓的球體長長的,有六個面,每個面是平平的長方體(3)根據學生猜的情況過渡,引入課題。教師:我們今天就來研究一下圓柱的特征。板書課題:圓柱的認識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1認識圓柱,并探索特征教師出示圓柱。教師:這就是圓柱。各小組的同學拿出你們(或老師準備)的圓柱,摸一摸,了解一下圓柱由幾部分組成。學生按小組互相交流,感知圓柱的特征。全班交流小結,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進行總結和板書。板書:兩個圓,一個曲面教師:同學們很善于觀察,一下子就看清了圓柱的各個部分及其形狀,下面我們繼續來研究圓柱的特征。在我們手里有這么多的圓柱,大家有什么辦法知道圓柱的上下兩個圓的關系?學生說說自己想的辦法。教師:大家選擇自己認為可行的辦法試一試。學生分小組操作。(可以涂上顏色、墨水在紙上印,可以量圓的周長,可以量直徑等)交流探索方法和結果,教師引導總結。板書:相等的(在“兩個圓”板書基礎上補充)2測量圓柱的高教師:同學們辦法真多,動手的能力也很強,證明了圓柱兩個底面是相等的。(教師出示兩個底面相等但高矮不同的圓柱)大家再來比較,這兩個圓柱有什么不同之處?學生:高矮不同。教師:那你能說說什么是圓柱的高?學生充分發言,教師引導小結: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就是圓柱的高。觀察實物,討論:圓柱有多少條高?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通過觀察得出:圓柱的高有無數條,它們都相等。教師指導學生測量圓柱的高。學生拿出各種圓柱進行測量。學生匯報測量結果。3探究圓柱側面的特征教師:大家知道圓柱的側面是一個曲面,那這個曲面展開后是一個什么圖形呢?請拿出準備好的罐頭盒,把它的商標紙剪開,再展開,看看商標紙是什么圖形?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全班交流:沿高剪開后展開得到一個長方形;也可能得到一個正方形;斜著剪得到一個平行四邊形。請學生觀察、思考并討論:展開后的長方形(或正方形、平行四邊形)與圓柱有什么關系?學生動手操作:把展開后的長方形還原成圓柱的側面,發現:長方形的長等于底面圓的周長,寬就是圓柱的高。(板書)作業布置1.判斷下面那些是圓柱,并說明理由教科書第32頁練習七第1題。2.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是圓柱教學小結教師:今天我們探究了圓柱的特征,大家說說,圓柱有些什么特征?板書設計教學反思第2課時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133頁例1,例2,課堂活動,練習七的26題。教學目標1理解圓柱表面積的含義。2掌握圓柱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會正確地計算圓柱的表面積。3能靈活運用求表面積的有關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重點理解求圓柱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靈活運用表面積的有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教學準備爐筒、水桶、油漆桶、易拉罐桶、卷尺等。教學過程一、情境引入談話:(出示水桶)昨天,我們家鄰居的幾個小孩在玩耍的時候,不小心將張奶奶的水桶弄壞了,為了表示歉意,幾個小孩準備做一個一樣大小的新水桶還給張奶奶,可是不知道要用多少鐵皮,就跑來問我。我經過計算告訴了他們,你知道老師是怎樣計算的嗎?那你想不想學習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圓柱的表面積。這節課,我把平常看到的爐筒、水桶、油漆桶等圓柱都請上了我們的數學課堂,就讓我們通過它們來獲取我們想要的知識。二、小組合作,探索方法1.探索側面積的計算方法出示水桶,教師提問:水桶的側面展開是什么形狀呢?我們用易拉罐來做個實驗吧。學生分組實驗,剪開易拉罐側面的包裝紙,展開觀察思考,看能發現什么?組織學生交流,通過交流讓學生明確:圓柱的側面展開是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長就是圓柱的底面周長,寬就是圓柱的高。教師提問:怎樣計算圓柱的側面積?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與交流,最后概括出: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2.探索表面積的計算方法(1)觀察實物,理解表面積的含義。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三種物體,比較一下它們有什么不同。學生匯報。歸納出:爐筒:只有一個側面。水桶:有一個側面和一個底面。油漆桶:有一個側面和兩個底面。(2)探索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根據三種物體的實際構造,你們能想辦法求出它們的表面積嗎?(小組討論)指生匯報,明確解決辦法:爐筒表面積側面積水桶表面積側面積一個底面積油漆桶表面積側面積兩個底面積3教學例2(1)出示例2,讓學生明確題中的信息及要解決的問題。(2)學生獨立解決。(3)交流。教師重點提問:做水桶需要的鐵皮應計算哪幾個面的面積?為什么?三、課堂活動1完成教科書第32頁課堂活動(1)明確測量時的注意事項。教師引導學生明確,測量三個物體的相關數據:直徑先在圓上固定一點,尺子的另一端在圓上移動,尋找最大的距離,就是圓的直徑。周長可繞桶一周量出圓的周長。高一定是兩底之間的最短距離。(2)學生分組測量數據,計算三種物體的表面積。(3)交流。學生測量和計算可以稍有誤差。教師提問:剛才同學們都是用“四舍五入”法取的近似值。在實際中,這樣取能行嗎?為什么?2.完成教科書33頁第2題的計算在書上進行填表。及時反饋,矯正。3拓展練習工人叔叔把一根高是1 M的圓柱形木料,沿底面直徑平均分成兩部分,這時表面積比原來增加了0.8 M2。求這根木料原來的表面積。作業布置學生獨立完成教科書第33頁36題。教學小結1提出問題圓柱表面積的有關知識,在實際應用時要注意什么呢?還想到哪些問題?你能舉一些例子來說明嗎?(讓學生展開思路,充分發言。老師還可以適當提示)2小結老師根據學生發言,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總結,學生說得不夠全面教師補充:應用圓柱的表面積有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時,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根據實際需要來計算各部分面積,必須靈活掌握。另外,在生產中備料多少,一般采用進一法,目的就是為了保證原材料夠用。板書設計教學反思第3課時圓柱的體積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435頁例3及課堂活動,練習八1,2,3題。教學目標1通過學生體驗圓柱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圓柱的體積公式并能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2倡導交流、合作、實驗操作等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觀察、猜測、分析、比較、綜合的學習思考方法。3讓學生感受探索數學奧秘的樂趣,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教學重點圓柱體積計算方法及應用。教學準備教具:標有厘米刻度的透明長方體容器和圓柱容器、量筒、小黑板小黑板。教學過程一、實驗回顧長方體體積計算方法(1)出示透明長方體容器。教師:現在我們向這個容器里倒入1厘米深的水,容器里的水會形成什么形體?(長方體)(教師現場操作倒水)估計一下,有多少立方厘米?怎樣才能知道這層長方體的水有多少立方厘米?(預設:計算;倒入量筒測量)(2)如果要計算的話,要測量哪些數據?(請一名學生前臺測量,教師注意提醒從內部量)教師板書數據,全體學生即時計算,一生板演。學生講解,教師從算式中用紅線勾出表示底面積的部分。說明:長方體的體積可以用底面積乘高來計算,當高為1 CM時,底面的面積數就是這個長方體所含的體積單位數。教師再往容器內依次倒入2 CM,3 CM高的水,隨機請學生口答出體積數。(3)揭示:當長方體的高度增加,我們就可以用一層的體積數乘上高度(也就是層數)來求得體積。二、實驗探究,學習新知1初次實驗出示標有厘米刻度的圓柱形玻璃容器。教師:向這個容器里倒入1厘米深的水,水會形成什么形狀?(圓柱)教師操作倒水后:猜一猜,這個圓柱形水柱的體積如何計算?(教師板書學生猜測結果:V=SH)教師:假如這些猜測合理,我們需要測量哪些數據?(D或R)一名學生上前臺在教師的協助下現場測量,記錄下數據。學生集體按照自己猜測的方法演算結果,并進行相關板演。教師:怎樣證明這些結果的正確性?(量筒測量)教師將容器中的水倒入量筒,直觀驗證V=SH的正確性。2二度實驗教師:一次實驗還不能說明問題,我們再進行幾次行嗎?教師往容器中倒入2 CM,4 CM,5 CM,10 CM高的水,學生計算后,師生共同用量筒直觀驗證,并生成實驗表格如下:實驗編號底面半徑(CM)底面積(CM2)圓柱體積(CM3)123453實驗分析教師:剛才的實驗說明了什么?觀察數據你還有哪些發現?4回歸課本,認識“轉化”法推導圓柱體積,擴展對公式的認識教師:圓柱體積V=SH,關于這個方法,我們的數學家們用不同的方法進行了相關的說明,一起來看看。小黑板配音演示:教師:欣賞了數學家的推導方法,再回憶一下我們剛才的實驗,你想說點什么嗎?三、實踐應用,鞏固新知1基本技能訓練練習八第1題。2拓展應用,促進發展教學例3。教師:不告訴圓柱的底面積,你能求出它的體積嗎?小黑板出示例3:集體感知題意。全體學生獨立完成,兩名學生板演后講解。教師小結:當求體積的必要條件沒有直接告訴時,我們應先根據相關信息予以解決。作業布置練習八第2,3題。教學小結今天我們一起研究了什么知識?在今天的學習中你的最大收獲是什么?板書設計教學反思第4課時生活中的圓柱教學內容根據教科書第36頁練習八設計的課堂活動。教學目標1學生能綜合運用圓柱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培養應用意識與實踐能力。2讓學生經歷看、說、猜、算、驗等一系列活動,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思維能力。3通過實驗和計算,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教學重點教學準備1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物體和容器。2兩張長方形的白紙(25.12 CM10 CM)。3計算器教學過程一、談話引入教師:前面我們學習了圓柱的有關知識,今天這節課我們將用我們所學的知識解釋我們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和問題。板書課題:生活中的圓柱二、探索等底面積的圓柱和長方體誰的體積大1認識教師:這是什么?(水管)我們知道水管是用來送水用的,但水管為什么要做成圓柱形而不做成方形呢?猜一猜會是什么原因呢?學生1:和其他形體比圓柱形流的水多(單位時間流的水體積大)。(板書:流量大)學生2:加工圓柱形水管,用料少,節約生產成本。(板書:用料少)學生3:教師:同學們說的都有自己的道理,這里我們先來研究,圓柱形水管是否如同學們所說“流量大”、“用料少”。怎樣知道我們的猜想對不對呢?我們必須通過實踐來證明。2探索教師:看看你們手中的材料,(教師拿出兩張紙)這是兩張相同的紙,你能想出辦法來證明我們的猜想嗎?(學生先交流、討論,再匯報)學生用兩張同樣的長方形的紙分別做成圓柱和長方體形水管。為了方便計算我們規定長方體的底面是正方形。3交流讓學生說一說是怎么算的。(1)在長方體底面周長為25.12 CM,高為10 CM的情況:25.124=6.28(CM)底面邊長6.286.2839.44(CM2)底面積39.4410=394.4(CM3)長方體體積圓柱底面周長為25.12 CM,高為10 CM:25.123.142=4(CM)底面半徑3.1442=50.24(CM2)底面積50.2410=502.4(CM3)圓柱體積(2)在長方體底面周長為10 CM,高為25.12 CM的情況:104=2.5(CM)底面邊長2.52.5=6.25(CM2)底面積6.2525.12=157(CM3)長方體體積圓柱底面周長為10 CM,高為25.12 CM:103.1421.6(CM)底面半徑3.141.628(CM2)底面積825.12=200.96(CM3)圓柱體積4結論教師在這里引導學生分析,用同樣的材料圍一個圓柱和長方體,圓柱的體積大,如果不考慮材料的厚度,也就是說圓柱的容積大,所以水的流量就大,因此一般的管子都做成圓柱形。教師:誰的體積大?(圓柱)說明我們的猜想對嗎?教師:是的。用同樣的材料圍一個圓柱和長方體,圓柱的體積大,如果不考慮材料的厚度,也就是說圓柱的容積大,當然水的流量就大,所以一般的管子都做成圓柱形。教師:像這樣通過實驗、計算來證明猜想的方法(板書:猜、實驗、算),科學家們在研究問題的時候也經常用到。孩子們運用這一方法證明了我們的猜想,真了不起。其實水管為什么要做成圓柱形的除了這個原因,還有物理學上的因素。請看屏幕顯示,請一個同學讀。5.科學常識介紹水管為什么要做成圓柱形?圓柱形水管除了“流量大”、“材料省”;從力學的角度上來說,圓柱形的東西受力均勻,不易變形,不易被破壞,例如:一個雞蛋,很脆弱,但是用手掌握住,用力捏是不易捏碎的,石拱橋做成拱形也就是這個道理;另外加工圓柱形的管子比加工其他形狀的管子容易,工藝也要簡單些。三、深化1.認識教師:在我們的生活中,許多裝液體的容器也是圓柱形的,例如:油桶、裝飲料的易拉罐等,這又有什么原因呢?學生說裝得多。教師反問:你怎么知道的?學生說材料省。(可能會有爭議,教師應及時肯定、激勵)如果把剛才的圓柱和長方體加上底,就是兩個容器,算算吧?教師:究竟做圓柱形容器省不省材料呢?通過解決下面的問題看看能否找到答案。2.探索已知底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它的底面積是12.56 CM2,高是10 CM,有一個圓柱和它等底等高。(12.563.553.55)要畫圖。教師:這兩個物體的體積怎樣?(相等)你怎么知道的?教師:如果不考慮材料的厚度,也就是說長方體容器和圓柱形容器裝的東西一樣多。教師:那做這兩個容器誰的用料少呢?請你們算一算。(1)長方體表面積:12.562=25.12(CM2)上下兩底面積3.554=14.2(CM)底面周長14.210=142(CM2)側面積14225.12=167.12(CM2)表面積(2)圓柱表面積:12.562=25.12(CM2)上下兩底面積12.563.14=4(CM)底面直徑43.1410=126.6(CM2)側面積125.625.12=150.72(CM2)表面積3.結論小結:在等底、等高的情況下,做圓柱容器的材料比長方體容器的要少,所以我們生活中的許多容器都選用圓柱的。那有沒有比圓柱形更為省料的形狀呢?4科學常識介紹有沒有比圓柱形更為省料的形狀呢?根據數學的原理,用同樣的材料做的容器中,球形容器的容積要比圓柱形的更大,也就是說,做球形的容器,可以更節省材料。但是,球形容器很容易滾動,放不穩,它的蓋子也不容易做,所以不實用。四、拓展教師:既然圓柱有這么多的優點,那為什么生活中的容器不都做成圓柱形呢?學生發表意見。教師:雖然做圓柱形的容器比較省料,但是,裝起固體東西來都不經濟,所以裝固體物體的容器通常把它們做成長方體的。比如:放餅干的盒子、裝衣服的箱子和柜子等。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呢?作業布置教學小結有趣的數學問題就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只要你們做有心人,運用我們所學的知識和科學的方法去解決它,相信你們都能成功。把觀察、思考當作一種習慣,把習慣用在你的學習之中,你就是一個優秀的學生板書設計教學反思圓錐第1課時圓錐的認識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8頁的內容。教學目標 1通過實物感知,使學生認識圓錐,掌握圓錐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稱,會測量圓錐的高。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抽象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教學重點圓錐的特征及圓錐各部分的名稱。測量圓錐高的方法。教學準備小黑板、圓柱和圓錐形實物、三角板、直尺、扇形圖片一張。教學過程一、復習鋪墊,引入新課1找生活中的圓錐教師出示小黑板畫面(或小黑板板貼),展示各種形狀的物體(有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學生觀察圖中的物體。教師:哪些是我們已經認識過的物體?(長方體、正方體、圓柱)教師:誰能說一說圓柱有哪些特征?抽學生回答。教師指著圓錐問:你們見過這種形狀的物體嗎?誰知道像這種形狀的物體叫什么?(圓錐)誰能說一說在哪些地方見過這種圖形?(樓頂上的鐵架臺是圓錐形的,建筑工地上的鉛錘、圣誕節戴的帽子、鐵路邊上的煤堆。)教師對學生的回答給予肯定,接著教師用小黑板展示生活中常見的圓錐形物體。小結:像麥堆、谷堆、鉛錘、帽子等物體的形狀都是圓錐。板書:圓錐2揭示課題教師:前面我們認識了圓柱,知道圓柱的特征,同學們,你們想認識圓錐嗎?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去認識圓錐吧。揭示課題。板書課題:圓錐的認識學生齊讀課題。二、合作探究,學習新知1實物感知,抽象圖形教師:圓錐是什么形狀的呢?請同學們拿起桌上的圓錐仔細地看一看,用手摸一摸,感受并體驗一下圓錐的形狀。然后用簡潔的語言描述你所看到的圓錐的形狀。反饋信息。抽生說出觀察的結果。引導學生初步感知圓錐的特征:圓錐的底面是圓形,上面是一個曲面。圓錐的曲面和圓柱的曲面不一樣,圓柱的曲面展開后是一個長方形,圓錐的曲面展開后不是長方形當學生敘述圓錐的底面是圓形,上面是一個曲面時教師給予表揚。教師:還有補充的嗎?教師:他的觀點有新意,觀察仔細。教師:這些圓錐形的物體怎樣用圖形表示?教師用小黑板演示,從實物中抽象出帽子、鉛錘、谷堆的圖形。并在黑板上貼出圓錐的圖形,讓學生明白像這種形狀的圖形就是圓錐。2認識圓錐各部分的名稱(1)認識圓錐各部分的名稱。教師引導學生觀察黑板上的圓錐圖形,有哪些相同點?這些圓錐的底面都是圓的,頂部都是尖的。教師:圓錐由幾部分組成?能給各部分取名嗎?學生分小組觀察討論,作好記錄,小組推薦一名同學匯報討論結果。學生討論,教師巡視指導。反饋:教師找3個小組的代表匯報小組討論結果。學生1:圓錐由兩部分組成,有一個面是平的,有一個面是曲的。平的面叫底面,曲的面叫側面。學生2:曲面最頂端的部分是圓錐的頂點。學生3:圓錐和圓柱一樣有高。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標出頂點和底面。表揚學生觀察仔細。(2)認識圓錐的底面。學生觀察自己桌上的圓錐,說說圓錐的底面是什么形狀。學生通過觀察知道圓錐的底面是圓形。底面圓心就是圓錐底面的中心。教師在黑板上標出圓心O。(3)認識圓錐的側面。教師:圓錐的側面展開后是什么形狀的?學生猜測圓錐側面展開圖的形狀。教師用小黑板演示,把圓錐的側面展開,學生觀察展開圖的形狀,直觀感知圓錐側面展開后是一個扇形。學生動手做一做圓錐。操作:學生拿出準備的扇形圖片,然后圍起來看一看是什么形狀。學生通過操作制成一個圓錐,從而了解圓錐的側面展開后是一個扇形。(4)引導學生探究圓錐的高。教師:剛才同學們談到圓錐也有高,那么圓錐的高在哪里?教師抽學生在黑板上標出高。可能有的學生認為母線是高,也可能有的學生認為頂點到圓心的距離是高。教師:到底圓錐的高應該在哪里?教師請持兩種觀點的同學各選出一名代表進行辯論,發表各自的見解。讓學生在辯論中明白圓錐的高是指圓錐頂點到底面的距離,距離是指從頂點到底面的垂線段的長,從而找到圓錐的高。然后教師在黑板上畫出圓錐的高。得出高的定義。板書: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的距離叫做圓錐的高。教師:圓柱的高有多少條?圓錐的高有幾條?學生可能會因為圓柱的高有無數條,從而推斷出圓錐有無數條高。也可能會說只有一條高。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圓柱和圓錐的形狀,通過對比找出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的垂線段只有一條,因此圓錐的高只有一條。(5)測量圓錐的高。教師:怎樣利用直尺和三角板測量圓錐的高呢?小組合作,想辦法測出圓錐的高。教師巡視指導。反饋:教師抽兩個學生到黑板前演示高的測量過程。邊測量邊敘述。這一環節中有的學生可能測量的是頂點到地面圓周的長度,也有的學生可能把圓錐切破進行測量。教師根據學生的探究情況,引導學生明白在實際生活中不可能都把圓錐形的物體剖開進行測量。但根據圓錐高的特點可對圓錐的高采用以下方法測量。測量高的方法:板書:(1)先把圓錐的底面水平放置。(2)用一塊三角板水平地放在圓錐的頂點上面。(3)用直尺豎直地量出三角板和底面之間的距離,就得到圓錐的高。3小結圓錐的特征教師:誰能說說圓錐的特征?抽學生歸納總結。圓錐有一個頂點,底面是一個圓,圓錐的側面是一個曲面。圓錐只有一條高。三、練習應用,鞏固新知1辨一辨在下圖中的圓錐下面的( )里畫。(圖略)( )( )( )( )2填一填(1)圓錐的高是( )。圓錐有( )條高。(2)將一個圓錐沿著它的高平均切成兩半,截面是一個( )形。(3)下圖圓錐的高是( )CM。(4)圓柱的側面展開,得到一個( )形,把圓錐的側面展開,得到一個( )。3小法官辨是非(1)圓柱的上、下兩個面都相等。( )(2)圓錐的高和圓柱的高都有無數條。( )(3)圓柱和圓錐的側面都是曲面,圓柱的側面展開后是一個長方形,圓錐的側面展開后是一個扇形。( )(4)測量圓錐的高只要測出頂點到底面圓周上的一點就是圓錐的高。( )作業布置教學小結教師:通過這節課的探究,同學們有收獲嗎?談談你有哪些收獲和體會?板書設計教學反思第2課時圓錐的體積(一)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940頁例1,課堂活動及練習九第1題,第2題。教學目標1在操作和探究中理解并掌握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2引導學生探究、發現,培養學生的觀察、歸納等能力。3在實驗中,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教學重點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圓錐體積計算公式的理解。教學準備小黑板、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圓柱形水槽、河沙或水。教學過程一、情景鋪墊,引入課題教師出示小黑板畫面,畫面中兩個小孩正在商店里買蛋糕,蛋糕有圓柱形和圓錐形兩種。圓柱形蛋糕的標簽上寫著底面積16 CM2,高20 CM,單價:40元/個;圓錐形的蛋糕標簽上寫著底面積16 CM2,高60 CM,單價:40元/個。屏幕上出示問題:到底選哪種蛋糕劃算呢?教師:圖上的兩個小朋友在做什么?他們遇到什么困難了?他們應該選哪種蛋糕劃算呢?誰能幫他們解決這個問題?教師抽學生回答問題。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形:第一種學生會認為買圓柱形的蛋糕比較劃算,理由是這種蛋糕比圓錐形蛋糕的個大。第二種學生會認為買圓錐形的蛋糕比較劃算,理由是這種蛋糕比圓柱形蛋糕高。第三種學生會認為不能確定,理由是不知道誰的體積大,無法比較。教師:看來要幫助這兩個同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哪里?學生明白首先要求出圓錐形蛋糕的體積。教師:怎樣計算圓錐的體積?這節課我們一起研究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揭示課題。板書課題:圓錐的體積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1提出猜想,大膽質疑教師:誰來猜猜圓錐的體積怎么算?學生猜測:圓柱和圓錐的底面都是圓的,它們之間可能有聯系,可不可以把圓錐變成圓柱,求出圓柱的體積,從而得出圓錐的體積對學生的各種猜想,教師給予肯定和表揚。2分組合作,動手實驗教師:圓錐的體積和圓柱的體積之間究竟有沒有關系呢?如果有關系的話,它們之間又是一種什么關系?通過什么辦法才能找到它們之間的關系呢?帶著這些問題,請同學們分組研究,通過實驗尋找答案。教師布置任務并提出要求。每個小組的桌上都有準備好的器材:等底等高空心的或實心的圓柱和圓錐、河沙或水、水槽等不同的器材,以及一張可供選用的實驗報告單。四人小組的成員分工合作,利用提供的器材共同想辦法解決問題,找出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并可根據小組研究方法填寫實驗報告單。學生小組合作探究,教師巡視指導,參與學生的活動。3教師用投影儀展示實驗報告單圓錐的體積實驗報告單第( )小組記錄人:名稱底面半徑最初水面高度最后水面高度水面上升高度體積圓柱圓錐結論反饋信息。各小組交流實驗方法和結果。教師:你們采用了哪些方法研究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之間的關系?通過實驗,你們發現了什么?方案一:用空心的圓錐裝滿水,再把水倒在與這個圓錐等底等高的空心圓柱形容器中,倒了三次,剛好裝滿圓柱形容器,因為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所以圓錐的體積=13圓柱的體積。方案二:方法與一小組的方法基本一樣,只不過裝的是河沙。我們的結論和一小組一樣,圓錐的體積也是這個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方案三:我們組與前兩小組的方法不一樣。我們是用兩個同樣大的水槽裝同樣多的水,在水面的位置分別作好標記,然后把這兩個實心的圓柱和圓錐分別放入兩個水槽中,在升高后的水面分別作好標記,算出兩個水槽水面上升的高度,發現放圓柱形水槽的水面上升的高度是放圓錐形水槽水面高度的三倍。因為兩個水槽底面一樣大也就是底面積相等,由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算出兩個水槽中水的體積,發現圓錐的體積是圓柱的體積的三分之一。因此我們組得出的結論是:圓錐的體積是與它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教師:三個小組采用的實驗方法不一樣,得出的結論都一樣。老師為你們的探索精神感到驕傲。教師把學生們的實驗過程用小黑板演示一遍,讓學生再經歷一次圓錐體積的探究過程。4公式推導教師:圓柱的體積怎樣計算?圓錐的體積又怎樣計算?教師引導學生理解只要求出與這個圓錐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再乘以三分之一,就得到圓錐的體積。板書: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V=SH46圓錐的體積=13底面積高V=13SH教師:圓柱的體積用字母V表示,圓錐的體積也用字母V表示。怎樣用字母表示圓錐的體積公式?抽學生回答,教師板書:V=13SH教師引導學生理解公式,弄清公式中的S表示什么,H表示什么。要求學生閱讀教科書第39頁和第40頁例1前的內容。勾畫出你認為重要的語句,并說說理由。5拓展教師:是不是底和高不相等的圓錐體積也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呢?我們來做個實驗。教師利用學生的實驗器材進行演示。用兩個等底不等高的圓柱和圓錐裝水;再用兩個等高不等底的圓柱和圓錐裝水,兩次結果都沒得到圓錐體積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進一步讓學生體會等底等高的含義。6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教學例1。一個鉛錘高6 CM,底面半徑4 CM。這個鉛錘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學生讀題,找出題中的條件和問題。引導學生弄清鉛錘的形狀是圓錐形。學生獨立解答。抽學生上臺展示解答情況并說出思考過程。三、拓展應用,鞏固新知1教科書第42頁第1題學生獨立解答,集體訂正。2填一填(1)圓柱的體積字母表達式是( ),圓錐的體積字母表達式是( )。(2)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是圓錐體積的( )倍。抽生回答,熟悉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3把下列表格補充完整形狀底面積S(M2)高H(M)體積V(M3)圓錐159圓柱160.6學生在解答時,教師巡視指導。4教科書第42頁練習九第2題分組解答,抽生板算。教師帶領學生集體訂正。5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教師:現在我們再來幫助這兩個同學解決他們的難題。要求學生獨立解答新課前買蛋糕的問題。抽學生說出計算的結果。明白兩個蛋糕的體積一樣大,因此買兩種形狀的蛋糕都可以。教師引導學生明白生活中的許多現象中都藏著數學問題,只要留心觀察就能得出結論。作業布置教學小結這節課的學習中,你都有哪些收獲?有關圓錐體積的知識還有哪些不清楚的?板書設計圓錐的體積(一)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H圓錐的體積13底面積高13H例1133.14426教學反思第3課時圓錐的體積(二)教學內容教科書第4041頁例2,練習九第37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并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能較熟練地運用圓錐的體積公式解決問題。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思考,增強思維的靈活性,培養學生有序思考的習慣。3在探究問題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教學重點運用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靈活運用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解決問題。教學準備小黑板教學過程一、復習引入課題教師:怎樣計算圓錐的體積?學生回答,教師板書體積公式:V=13SH教師:誰能說說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是怎么推導出來的?抽學生簡要敘述圓錐的推導過程。教師:要求圓錐的體積,應該知道哪些條件?讓學生弄清要求圓錐的體積應該知道圓錐的底面積和高。教師:這節課我們就利用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解決生活和學習中常見的數學問題。板書課題:圓錐的體積二二、探究新知1教學例2教師用投影儀出示例2。一煤堆的底面周長18.84 M,高1.8 M,這個煤堆近似一個圓錐體。準備用載重5噸的車來運。一次運走這堆煤,需要多少輛車?(1 M3煤重1.4噸)教師要求學生帶著問題理解題意。用投影儀出示問題。(1)這道題講的是什么事情?知道哪些條件?要求什么問題?(2)要求這堆煤的質量,必須先求什么?(3)要求煤的體積應該怎么辦?(4)這題應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教師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教師適時點撥。反饋:要求學生用完整的語言敘述題意。教師抽學生敘述思考過程,要求語言簡潔,思路清晰。在反饋過程中,盡量多抽幾個學生敘述。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白,這題的關鍵是求出圓錐形煤堆的體積,也就求出了煤堆的質量。教師抽學生上臺板算。板書:煤堆的底面積:3.14(18.8423.14)2=3.149=28.26(M2)煤堆的體積:1328.261.8=16.956(M3)1.416.95655(輛)答:教師:最后的結果為什么要取整數部分再加1?讓學生明白裝了4輛車后,剩下的雖然不夠裝一車,仍然要用一輛車裝,因此要取整數。教師:在實際生活和學習中,經常會遇到不知道底面積的情況,這時怎樣求圓錐的體積?2.小結要求圓錐的體積必須知道底面積和高,如果只知道底面半徑、底面直徑或底面周長和高,要先算出圓錐的底面積,再利用圓錐的體積公式求出圓錐的體積。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三、鞏固練習1教師用投影儀出示教科書第42頁第3題觀察圖形,獨立解答。抽二生上臺板算。讓學生理解此題應先算出圓錐的底面積,才能求出容器的體積。2.解答教科書第42頁第4題學生獨立解答,抽生反饋說出思考過程。通過這一題的練習,體會圓錐與圓柱之間的關系。3解答練習九第6題學生獨立完成,小組交流,展示思考過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抓住體積不變進行解答。4發展練習有一個底面周長是31.4 DM,高9 DM的圓錐形容器里裝滿了黃豆,現在要把這些黃豆放入另一個高9 DM的圓柱形容器里,剛好裝滿。這個圓柱形容器的底面直徑有多大?教師引導學生讀題,理解題意。弄清已知條件和問題,根據條件尋找中間問題。明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學生小組內交流,探討解決方案。反饋:學生用完整清晰的語言敘述解題思路。弄清解決這題的關鍵是抓住黃豆的體積不變,即圓柱和圓錐的體積相等。這是解答此題的突破口。作業布置教科書練習九第5題,第7題。教學小結教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學了什么知識?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對圓錐的體積計算更熟悉了。知道圓錐和圓柱的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應有序思考,靈活運用知識。板書設計圓錐的體積(二)例2煤堆的底面積:3.14(18.8423.14)2=3.149=28.26(M2)煤堆的體積:1328.261.8=16.956(M3)1.416.95655(輛)答:教學反思第二單元之整理與復習教學內容教科書第44頁,練習十第4,5,6,9題。教學目標1通過學生自主整理本單元的內容,建立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圓柱、圓錐的特征,能判斷一個物體或立體圖形是不是圓柱和圓錐。2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并掌握求圓柱的表面積、圓柱和圓錐的體積(容積)的計算方法。提高學生靈活應用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提高學生歸納、整理、有序思考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概念。教學重點圓柱的表面積、圓錐和圓柱的體積(容積)的計算方法。教學準備 等底等高的長方體、圓柱、圓錐實物各一個,課前整理筆記。長方形紙、正方形紙各一張。教學過程一、創設情景,揭示課題1創設情景教師投影儀出示,畫面中呈現四年級科技小組的同學在做飛機模型的場景。配音:這些同學要做火箭模型,準備購買做模型用的材料,請幫他們算一算要用多少材料?教師:你從圖上獲得了哪些數據?這些數據對他們有什么作用?引導學生觀察畫面,找到火箭模型底面半徑30 CM,圓柱部分高50 CM。圓錐部分高20 CM。學生解答,集體評議。2揭示課題教師:解決問題時,用到了哪些知識?(圓柱表面積計算、圓錐表面積的計算)教師:通過第二單元的學習,我們已經認識了圓柱和圓錐。在這一單元里,我們除了學習圓柱和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以外,還學習了哪些知識?這些知識之間有哪些聯系?這節課我們將對本單元的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和復習,通過整理和復習進一步加深對圓柱和圓錐特征的認識,能熟練地解決常見的有關圓柱與圓錐的問題。板書課題:圓柱、圓錐的整理和復習二、自主合作,整理知識1小組交流筆記,形成知識網絡教師:請同學們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簽訂空白試用期勞動合同的注意事項
- 2025企業采購合同審查核心要素
- 2025年二手奢品項目建議書
- 2025智能合約自動交易買賣期貨合同
- 2025臨時保安用工合同
- 《2025建材供貨合同》
- 2025年畜禽規模化養殖設備合作協議書
- 2025年廂式貨車項目建議書
- 2025年高級秘書職業資格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碳硫分析儀項目合作計劃書
- 學校崗位安全手冊指南
- 2025-2030體外診斷儀器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 五方股權投資合作協議書合同協議范本模板8篇
- 幼兒園大班建構游戲中幼兒自主學習行為的研究
- 慢性病護理的畢業論文范文
- 《特斯拉汽車供應鏈管理》課件
- 內河船舶船員基本安全知識考試題庫300題(含答案)
- 無人機操控 教學設計公開課教案教學設計課件
- 《瑞幸咖啡財務造假案例分析》8400字(論文)
- 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初級)試題與參考答案(2024年)一
- (試卷)2024貴州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物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