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談判的程序與技巧(PPT 70頁).ppt_第1頁
商務談判的程序與技巧(PPT 70頁).ppt_第2頁
商務談判的程序與技巧(PPT 70頁).ppt_第3頁
商務談判的程序與技巧(PPT 70頁).ppt_第4頁
商務談判的程序與技巧(PPT 70頁).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商務談判的程序與技巧 談判技巧是談判制勝的重要因素之一 猶太民族有句諺語說 技巧是弱者的法寶 尤其在談判的一方實力較弱時 談判技巧顯得格外重要 即使你掌握再多的技巧 如果不使用 等于沒有掌握 商務談判的程序p90 談判開局階段談判報價階段談判磋商階段談判締約階段 第一節開局階段的技巧p90 開局階段 是指談判雙方見面后 在進入具體實質性交易內容討論之前 相互介紹 寒暄以及就談判內容以外的話題進行交談的那段時間和經過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 人通常會對那些與其想法一致的人產生好感 并愿意將自己的想法按照那些人的觀點進行調整 這一研究結論正是開局策略的心理學基礎 一 開局氣氛的營造p113 談判氣氛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第一種情況 洽談氣氛的表現是冷淡 對立 緊張 在這種氣氛中 談判雙方人員的關系并不融洽 親密 互相表現出的不是信任 合作 而是較多的猜疑與對立 第二種會談氣氛是松松垮垮 慢慢騰騰 曠日持久 談判人員在談判中表現出漫不經心 東張西望 私下交談 打瞌睡 吃東西等 這種談判進展緩慢 效率低下 會談也常常因故中斷 第三種洽談氣氛是熱烈 積極 友好 談判雙方互相信任 諒解 精誠合作 談判人員心情愉快 交談融洽 會談有效率 有成果 第四種洽談氣氛則是平靜 嚴肅 謹慎 認真 意義重大 內容重要的談判 雙方態度都極其認真嚴肅 有時甚至拘謹 每一方講話 表態都思考再三 決不盲從 會談有秩序 有效率 顯然 上述第三種會談氣氛是最有益 也是最為大家所歡迎的 開局的技巧體現在營造熱烈友好的氣氛 好的開端意味著成功的一半 1954年在日內瓦談判越南問題時 曾經發生過美國前國務卿杜勒斯不準美國代表團成員與周總理率領的中國代表團成員握手的事情 中美斷交近20年 1972年 尼克松在第一次訪問中國下飛機時 要警衛人員把守機艙門 不讓其他人下來 以便突出他一下飛機就主動地伸出手來和周總理握手的場面 握手的動作持續的時間不過幾秒鐘 卻給這次談判創造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周總理與他見面時的第一句話是 您從大洋彼岸伸出手來和我握手 我們已經25年沒有聯系了 短暫的見面語 周恩來的機智 高雅 誠摯 友好給人留下良好印象 日本原首相田中角榮在20世紀70年代為恢復中日邦交到達北京 他懷著等待中日間最高首腦會談的緊張心情 在迎賓館休息 迎賓館內氣溫舒適 田中角榮的心情也十分舒暢 與隨從的陪同人員談笑風生 他的秘書仔細看了一下房間的溫度計 是 17 8C 這使得他對中國方面的接待工作十分欽佩 在東京出發前 中國方面曾問及對愛出汗的田中所適宜的室溫 秘書明確地回答 17 8 C 這舒適的溫度使得田中角榮的心情舒暢 也為以后談判的順利進行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幾年前 以色列和敘利亞在美國的華盛頓附近的一處農莊舉行過和平談判 東道主美國精心準備的談判桌 既不是條桌 也不是方桌 而是一張桃花心形的圓桌 桌子中央放著白色的郁金香 壁爐里的爐火熊熊燃燒著 外面 牛群在白雪覆蓋的草原上悠閑地吃草 幾頭小鹿在凝霜的枯樹問走動 這種精心挑選的田園風情和和諧的氛圍 目的在于打破談判人員的心理隔閡 有利于達成一致的意見 談判人員在開局階段首先就要努力創造一種合作的氣氛 為雙方下一步的磋商奠定很好的基礎 開局階段應該談什么 選擇中性的話題 輕松而具有非業務性 容易引起雙方共鳴 例如 談論雙方感興趣的業余愛好 共同關心的時事 回憶往日合作成功的歡樂 感受 以輕松愉快的語氣談些雙方容易達成一致意見的話題 如談判的目的 議事日程安排 進展速度 談判人員的組成情況等 創造積極熱烈氣氛技巧 1 感情攻擊法 通過某一特殊事件來引發普遍存在于人們心中的感情因素 使這種感情進發出來 從而達到營造氣氛的目的 運用感情攻擊法的前提是了解對方參加談判人員的個人情況 盡可能了解和掌握談判對手的性格 愛好 興趣 專長 他們的職業 經歷以及處理問題的風格 方式等 投其所好會使你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美國前總統里根訪問復旦大學 面對100多名初次見面的學生 他的開場白一下拉近雙方關系 其實 我和你們學校有著密切的關系 你們的謝希德校長同我夫人都是史密斯學院的校友 照此看來 我和各位自然也就都是朋友了 此話一出 全場鼓掌 接下去的交流十分熱烈 法國空中客車公司當年推銷相當艱難 因為正值世界經濟衰退 公司派了銷售部貝爾那 拉第峻去印度航空公司談判飛機銷售 談判對手是印航主席拉爾少將 貝爾那見到拉爾時說 是你使我有機會回到我的出生地 然后介紹自己的身世 最后拿出一相片 是圣 甘地和一個小孩 他告訴拉爾 那個孩子是我 當年父母帶我去歐洲時與甘地同乘一條船 就這樣把航聯主席從同是印度人拉近感情距離 再用印度人都很崇拜的甘地產生感情共鳴 結果談判非常成功 2 稱贊法 通過稱贊對方來削弱對方的心理防線 從而煥發出對方的談判熱情 調動對方的情緒 營造熱烈的氣氛 出自肺腑的贊美 總是能產生意想不到的奇效 人一旦被認可其價值時 總是喜不自勝 尼克松總統十分喜愛一支樂曲叫 美麗的亞美利加 這是支贊美他家鄉的樂曲 在中國歡迎他的儀式上竟然聽到了他十分喜愛的一支樂曲 美麗的亞美利加 他原本沒有想到在中國能聽到這支贊美他家鄉的樂曲 不禁為中國方面的熱情友好所感動 中美的外交談判也由此更增添了幾分良好的氣氛 3 幽默法 用幽默的方式來消除談判對手的戒備心理 積極地參與到談判中來 從而營造高調的談判開局氣氛 1945年7月 中國政府派法官梅汝敖參加了設日本東京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二次大戰戰犯的審判工作 到場的有美 中 英 蘇 加 新西蘭 荷蘭 印度 菲律賓 法國 澳大利亞共11國法官 大家最關心的是法庭上座位排列順序 表示國家地位 法庭庭長經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指定由澳大利亞法官韋伯擔任 庭長坐審判席中央的首席是不言而喻的 由于美國在日本放原子彈使日本投降 在結束戰爭中的特殊作用 由美國法官坐庭長右手的第二把交椅也成定局 各國法官都爭著要坐庭長左側的第三把交椅 正當各國法官爭論激烈之際 梅法官提議道 以日本降時各受降國簽字順序排列法庭座次最為合理 中國受害最深 付出犧牲最大 沒有日本無條件投降 就沒有今天的審判 如果大家不同意 以體重來排 體重居中 體輕居旁 我排在旁邊心安理得 好向國家交待 國家不愿意可以找個肥胖的來代替我 大家聽完哄堂大笑 按體重是不可能的 但按受降順序還比較有道理一點 二 開局階段應考慮的因素 一 談判雙方企業之間的關系1 雙方企業有很好的業務關系 長期合作得很好 創造熱烈的 友好的 輕松愉快的氣氛 2 雙方企業曾經有過業務往來 但關系一般 開局創造一個友好 合作 隨和的氣氛 3 雙方企業過去有過業務往來 但合作不佳 印象不好 采取親切而不親密 有距離而不疏遠的態度 4 雙方初次接觸 以前沒有打過交道的企業 創造一個友好 真誠 合作的氣氛 二 雙方談判人員個人之間的關系 談判是在兩個場合進行 場內交易 在談判桌上你來我往 據理力爭場外交易 在談判桌下 雙方談判人員個人之間的疏通 交流與對話 有時場外交易在談判中的作用遠遠大于正式談判桌上的作用 場外交易的關鍵取決于雙方談判人員個人之間關系的好壞與熟悉 親密程度 三 雙方的談判實力 1 實力旗鼓相當 以合作 互利為中心 創造一個友好和諧的合作氣氛 2 我方實力具有明顯優勢 與弱方談判最忌 霸氣 不能有任何輕敵意識 開局時 仍要表現友好和誠意 3 我方實力弱于對方 對強于我方的對手談判最忌 怕 開局表現出友好與合作 充滿自信 瀟灑 沉著 大方 第二節報價階段的技巧p95 報價 指談判的一方對另一方提出自己的所有要求 如商品的數量 質量 包裝 價格 裝運 保險 支付 商檢 索賠 仲裁等交易條件 不只是指產品價格 但價格條件具有重要的地位 一 報價的原則 合理性 合乎情理 能解釋的通 綜合性 報價時 不僅要考慮按報價所獲利益 還要考慮該報價能否被對方接受 即報價能否成功的機率問題 藝術性 報價要有信心 堅定而果斷 簡潔 明了 所用概念 術語 語言及條件務必嚴謹 準確 注意 報價時不必做任何解釋和說明 因為對方肯定會對有關內容提出問題的 二 報價的方式p96 1 書面報價比較正式 規范 但書面報價的白紙黑字 客觀上限制了企業的條件變化 對實力強大的談判者有利 2 口頭報價口頭報價具有很大的靈活性 可以見機行事 沒有約束感 對實力弱者有利 應以書面報價為主 口頭報價補充 三 報價的時機選擇 由誰先報價 一般地說 先報價比較有利 因為先報價的一方通過報價實際上為談判規定了一個框框 使最終協議有可能在此范圍內達成 而且在整個談判過程中或多或少地支配著對方的期望水平 報價時機的選擇 1 按商業習慣 由發起談判的一方先報價 貨物買賣談判 多半是由賣方先報價 買方還價 2 談判的沖突程度 在沖突程度較高的商務談判中 先報價比后報價更為合適 3 雙方實力不相當 實力強的先報 4 雙方談判經驗不相當 有經驗的先報 5 行內經驗不相當 內行 熟悉的先報 四 報價起點 喊價要狠 只要能找到理由加以辯護就盡量提高開盤價 賣方報最高價格 買方報最低價 實踐證明 如果賣主開價較高 則往往在較高的價格上成交 相反 如果買主還價很低 則往往在較低的價格上成交 大多數的最終協議結果往往在這兩個價格的中間 或者接近中間的價格上成交 撒切爾夫人與共同體各國首腦的談判 1975年12月 在柏林召開的歐洲共同體各國首腦會議上 舉行了削減英國支付共同體經費的談判 各國首腦們原來以為英國政府可能希望削減3億英鎊 從談判的慣例出發 撒切爾夫人會提出削減3 5億英鎊 所以 他們就在談判中 提議可以考慮同意削減2 5億英鎊 這樣討價還價談判下來 會在3億英鎊左右的數目上達成協議 可是 完全出乎各國首腦們的意料之外 撒切爾夫人獅子大開口 報出了10億英鎊的高價 使首腦們瞠目結舌 一致加以堅決的反對 可撒切爾夫人堅持己見 在談判桌上始終表現出不與他國妥協的姿態 共同體各國首腦 這些紳士們 簡直拿這位女士 鐵娘子 沒有任何辦法 不得不遷就撒切爾夫人 結果不是在3 5億英鎊 也不是在2 5和10億英鎊的中間數 6 25億英鎊 而是在8億英鎊的數目上達成協議 即同意英國對歐洲共同體每年負擔的經費削減8億英鎊 撒切爾夫人用報高價的手法獲得了談判的巨大成功 為什么 喊價要狠 賣方一旦報出了價 就成了一個無法逾越的上限 因此報價一定要高 報價越高 為自己留的讓步余地就越大 報價的高低影響著對方對己方潛力的評價 報價是給予對方的期望值 期望的水平越高 成功的可能性也越高 如對方是老客戶 雙方有較真誠的友誼和合作關系 可不必把價格報得很高 五 抬價技巧 賣方使用 抬價 許多人常常在雙方已商定好的基礎上 又反悔變卦 抬高價格 而且往往能如愿以償 抬高價往往會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收獲 抬價作用還在于 賣方能較好地遏制買方的進一步要求 從而更好地維護己方的利益 美國談判專家麥科馬克有一次代表公司交涉一項購買協議 對方開始的開價是50萬元 他和公司的成本分析人員都深信 只要用44萬元就可以完成這筆交易 1個月后 他開始和對方談判 但對方卻又聲明原先的報價有誤 現在開價60萬元 這反倒使麥科馬克先生懷疑自己原先的估計是否正確 直到最后 當他以50萬元的價格與對方成交時 竟然感到非常滿意 這是因為 他認為是以低于對手要價10萬之差達成了交易 而對方則成功地遏制了他的進一步要求 六 報價的方式p96 兩種典型的報價方式在世界上廣為應用 一 西歐式報價方式賣方首先提出留有較大余地的價格 通過給予各種優惠 如數量折扣 價格折扣 傭金和支付條件方面的優惠 延長支付期限 提供優惠信貸等 逐步接近買方的條件 達到成交的目的 要點是穩住買方 使之就各項條件與賣方進行磋商 最后的結果往往對賣方比較有利的 二 日本式報價方式賣方報出最低價格 并列出對賣方最有利的結算條件 如果買主要求改變有關條件 則賣主就會相應提高價格 因此 買賣雙方最后成交的價格 往往高于開始的價格 要點用最低價引起買主的興趣 排斥競爭對手 當其他賣主紛紛走掉時 這時買方原有的買方市場的優勢不復存在了 買方想要達到一定的需求 只好任賣方一點一點地把價格抬高才能實現 七 還價技巧 買方使用 還價 指談判一方根據對方的報價 提出自己的價格條件 許多商務談判老手對還價都十分謹慎 若還價還的不妥 會把本意想尊重對方的態度 誤為侮辱人 作為貨物交易 買方還價低于成本價太多 會引起對方的憤怒 當賣方報出第一個價格時 一般不還價 而是抓住賣方條件中不合理的地方要求賣方調低報價 這種技巧叫討價 1 討價技巧p130討價 是指買方對賣方的報價評論執否定的態度 即價格不太合理 提出要求賣方改善價格等商務要求的行為 在商務談判中被廣為使用 討價也叫吹毛求疵戰術 就是故意挑毛病 買主再三挑剔 提出一大堆問題和要求 這些問題有的是真實的 有的卻只是虛張聲勢 他們之所以這么做 是為了使賣主把價降低 使買主有討價還價的余地 一般討價的說法如 請就我方剛才提出的意見報出貴方的改善價格 貴方已聽到我們的意見 若不能重新報出具有成交誠意的價格 我們的交易將難以成功 我方的評價意見說到此 待貴方作出新的報價后再說 這三種說法表明了不同的討價態度 采用怎樣的說法視對方的態度和報價的虛實程度而定 目的是要求對方重新報價 案例分析 科文談判致勝的技巧 律師科文的鄰居是一位醫生 有一次 這位鄰居的房屋遭受臺風的襲擊 有些損壞 這房屋是在保險公司投了保的 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 他想要保險公司多賠一些錢 但又知道保險公司很難對付 自己沒有這種能力做到這一點 于是去請科文幫忙 科文問醫生希望得到多少賠償 以便有個最低的標準 醫生回答說 他想要保險公司賠償300美元 科文又問 這場臺風使你究竟損失了多少錢 醫生回答 大約在300美元以上 不過 我知道保險公司是不可能給那么多的 不久 保險公司的理賠調查員來找科文 對他說 科文先生 我知道 像你這樣的大律師 是專門談判大數目的 不過 恐怕我們不能賠太大的數目 請問你 如果我只賠你100美元 你覺得怎么樣 多年的經驗告訴科文 對方的口氣是說他 只能 賠多少多少 顯然他自己也覺得這個數目太少 不好意思開口 而且 第一次出價后必然還有第二次 第三次 所以他故意沉默了半晌 然后反問對方 你覺得怎么樣 對方愣了一會兒 又說 好吧 真對不起你 請你別將我剛才的價錢放在心上 多一點兒 比方說200美元怎么樣 科文又從對方回答的口氣里獲得了情報 判斷出對方的信心不足 于是又反問道 多一點兒 好吧300美元如何 你說如何 最后 以高于鄰居希望數的三倍多 950美元了結 什么時候還價 2 還價時機的把握買方經過討價后 看賣方價格改善了多少 改善的報價與買方擬定的成交方案之間 還有多大的差距再決定還價 通常等賣方作了1 2次調價以后 并強烈要求買方還價 買方才還價 2 還價的方式 1 逐項還價 對每個項目如技術指導費 培訓費 工程設計費 資料費等分項還價 2 分組還價 根據劃出的價格差距檔次 分別還價 3 總體還價 把成交貨物或設備的價格集中起來僅還一個總價 3 還價的方法p132 1 暫緩還價法 這是針對對方報價與我方看法過于懸殊的一種做法 請對方重新考慮比較實際的報價 2 低還價法 這是與高報價完全針鋒相對的一種策略 可起著限制對方期望值 糾正討價還價起點的作用 3 列表還價法 將不能讓步的問題和交易條件和可以考慮讓步的項目 分別列成二張表 附上數字 表明讓步的幅度和范圍 這是針對雙方關系較好而采用的沖突性較小的一種還價法 4 條件還價法 即以讓步換取讓步 如對方不肯在價格上再作變動 則在同意這種價格的同時 要求對方放寬其他條件 第三節談判磋商階段的策略與技巧 磋商 指談判雙方在原先報價的基礎上進行討價還價的行為過程 磋商階段是商務談判的核心環節 磋商的過程及其結果將直接關系到談判的雙方所獲利益的大小 決定著雙方各自需要的滿足程度 一 讓步的談判策略 一 讓步的一般原則1 只有在最需要的時候才作讓步即談判無法繼續下去時 2 讓步應有明確的利益目標讓步可從對方那里獲得利益補償 無謂的讓步會被對手視為無能 沒有交換 決不讓步 這是一個談判者應該遵守的鐵律 2005年5月 在美歐政府壓力之下 中國在紡織品糾紛中首先做出讓步 自行提高眾多紡織品出口關稅 從2005年6月1日起 對2005年1月1日起征收出口關稅的部分紡織服裝產品調整關稅稅率 其中 對2種產品停止征收關稅 對3種產品調低出口關稅 對74種產品調增出口關稅 新增1種征稅產品 中國政府主動對紡織服裝產品出口采取自我限制措施 可以說是給足了美國人面子 結果 美國和歐盟都沒有領中國人的情 仍然毫不讓步 只是留下一句讓人欣慰的表態 慎重使用紡織品特別限制措施 美國人還在等什么呢 后來答案出來了 人民幣終于 升值 了 美國人獲得了最大的勝利 就在如此情況之下 美國政府還不甘心 在談判最終完結之前 他們還在不斷接受美國企業的設限申請 他們心里想的是 誰知道對方在壓力之下還會做出什么讓步呢 3 讓步要分輕重緩急 一般不先在原則問題 重大問題 或者對方尚未迫切需求的事項上讓步 4 把握 交換 讓步的尺度 交換 讓步 是以利益和必要性為依據的 不能輕易承諾作同等幅度的讓步 5 讓步要使對方感到是艱難的千萬別讓對手輕而易舉地得到己方的讓步 因為按照心理學的觀點 人們對不勞而獲或輕易得到的東西通常都不加重視和珍惜 6 嚴格控制讓步的次數 頻率和幅度 讓步次數不宜過多 一般3 4次 過多不僅意味著損失大 而且影響談判信譽 誠意和效率 頻率也不可過快 過快容易鼓舞對方的斗志和土氣 幅度不可太大 太大反映了己方條件 虛頭大 會使對方進攻欲望更強 程度更猛烈 7 讓步要避免失誤 一旦發現承諾的讓步有失誤時 在協議尚未正式簽訂以前 要采取巧妙策略收回 比如 借在某項條款上對方堅持不讓步的機會 己方趁機收回原來讓步的承諾 二 讓步的方式p135表7 1 1 最后一次到位 堅定冒險型 0 0 0 60 這是一種最后一次讓出全部可讓的利益策略這種讓步的特點是談判的前三次絲毫不讓步 給人一種沒有討價還價余地的感覺 到了最后一次一步到位讓出全部利益 促成和局 這種讓步策略只要對方比較軟弱 有可能得到很大利益 但更大的可能是導致談判的破裂 適用談判中占有優勢的一方采用 這種讓步使用的場合比較少而特殊 由于要冒很大的談判破裂風險 應該慎用 2 均衡式 刺激欲望型 15 15 15 15 這是一種等額讓步的策略這種讓步的特點是定額增減 態度謹慎 穩健 但它會刺激對方要你繼續讓步的欲望 因為在三個15之后 對方都等到了一個15 那么在第四個15之后 對方也完全有理由等待第五個15 第六個15 而你一旦停止讓步 就很難說服對方 從而很可能導致談判的中止或破裂 適用沒有談判經驗的一方采用這種讓步是極不明智的外行做法 內行人決不采用這種讓步方法 3 遞增式 誘發幻想型 8 13 17 22 這種讓步比第二種更糟糕 其特點是每次讓步都比以前的幅度來得大 這會使對方堅信 只要他堅持下去 你總會作出越來越大的讓步 這無疑誘發了對方的幻想 給你帶來災難性的后果 一般只用于陷入僵局或危難性的談判 4 遞減式 希望成交型 22 17 13 8 這種讓步與第三種有本質區別 高明之處 這是一種從大到小 漸次下降的讓步策略這種讓步的特點是比較自然 坦率 符合規律 容易為人接受 讓步幅度的逐次減小 防止對方進攻 效果較好 是談判最普遍采用的策略 適用談判提議方采用 5 有限式 妥協成交型 26 20 12 2 這種讓步的特點是先作一次很大的讓步 從而向對方表示一種強烈的妥協姿態 表明自己的成交欲望 然而 讓步幅度的急劇減小 也清楚地告訴對方 自己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 要作進一步的讓步根本不可能了 這種讓步往往是在談判實力較弱的場合中經常使用 6 快速式 或冷或熱型 59 0 0 1 這種讓步的特點是表現求和的精神 一開始讓出絕大部分利益 表現己方的誠意 給人憨厚老實之感 成功率較高 后來讓步的幅度又劇減 表示出強烈的拒絕態度 讓買方認為讓步己經到位 最后再讓出微小利 讓對方有滿足感 適用談判處于劣勢 但又急于求成 這種或冷或熱讓步使對方很難適應 不知你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 容易給對方誠心不足的印象 是外行人使用的方法 內行人只有在非常極端的情況下 偶爾一用 7 滿足式 虛偽報價型 50 10 1 1 在第三步設一個加價 這當然會遭到對方的堅決反對 于是第四步去掉加價 實際上還是60元 可是卻給對方一種滿足感 好像他又贏得了一個回合的勝利似的 這種讓步法不登大雅之堂 在大多數正規莊重的談判場合 不采用這種讓步法 因為給人虛偽欺詐之感 有失身份和體面 美國商人山姆去圣多明哥旅游 在街上一家皮件商店的櫥窗里 看到了一只皮箱和自己家里的一模一樣 忍不住停下來看 皮箱店的老板正在門口拉生意 看見山姆 馬上上前推銷 好話說盡 山姆就是不買 因為山姆為了看看店主到底有些什么推銷的手段 所以站著沒走 店主看山姆不動心 把價格一再下降 從20美元 18美元 16美元 12美元 11美元 可是山姆還是不買他的皮箱 而老板又不想再跌價了 在報出了 11美元 以后 突然改變下降的趨勢 報出了一個上升的價格 12美元 來 當感到奇怪的山姆揪住 11美元 不放時 老板順水推舟地以11美元的價格把皮箱賣給了山姆 8 一次性讓步 愚蠢繳槍型 60 0 0 0 這是一種一次性讓步的策略這種讓步策略的特點誠懇 務實 以誠制勝 但一開始就把自己所能作的讓步和盤托出 會斷送了自己討價還價的所有資本 下面因為沒有退讓的余地 只好完全拒絕作任何進一步的退讓 適用談判中處于劣勢的一方采用 這種讓步是愚蠢地放下了自己的談判武器 所以 不可能給自己帶來任何利益 而且反而因為你太愚蠢而讓對方看不起 一般不宜采用 各種讓步方式的使用 常用型 第四種 希望成交型 和第五種 妥協成交型 兩種 適應一般人心理 易為對方接受 慎用型 第一種 堅定冒險型 第六種 或冷或熱型 和第七種 虛偽報價型 運用需要有較高的藝術技巧和冒險精神 不然很可能會慘遭失敗 忌用型 第二種 刺激欲望型 第三種 誘發幻想型 和第八種 愚蠢繳槍型 這三種類型是外行人經常容易犯的錯誤 一般地說 在談判中不能采用 課堂討論 一家果品公司的采購員來到果園 問 多少錢一斤 8角 6角行嗎 少一分也不賣 商量商量怎么樣 沒什么好商量的 不賣拉倒 買賣雙方不歡而散 不久 又一家公司的采購員走上前來 先遞過一支香煙 問 多少錢一斤 8角 買主打開筐蓋 拿起一個蘋果說 個頭還可以 但顏色不夠紅 這樣上市賣不上價呀 接著伸手又摸出一個個頭小的蘋果 老板 你這筐蘋果下面有不少小的 這怎么算呢 邊說出繼續摸 又摸出一個蟲咬傷的蘋果 看 您這蘋果既不夠紅 又不夠大 有的還有傷 無論如何算不上一級 這時賣主沉不住氣了 您真的想要 還個價吧 農民一年到頭也不容易 給您6角吧 那可太低了 再添點吧 那好吧 看您也是個老實人 交個朋友吧 6角5分一斤 我全包了 雙方終于成交了 請問 為什么第一個買主遭到拒絕 而第二個買主卻能以較低的價格成交 請從談判技巧上進行分析 第一個買主急于還價 與賣主沒有進行感情溝通工作 加上還價技巧較差 遭到拒絕 第二個買主之所以能以較低的價格成交 在于不急于還價 而是先 遞上一支煙 從建立感情開始 即先溝通 而不是先談價格 然后 細看貨品 指出貨品中的不足 緊接著 以 農民一年到頭也不容易 為鋪墊 進行還價 讓貨主感到買主站在他的角度來思考 所還的價是對貨主的關心 并以交朋友心態談生意 談判締約階段的策略與技巧 締約 談判雙方利益得以最終確立的過程 交易達成階段 要經過成交和認可或簽約兩個過程 這個階段的技巧體現在 如何捕捉成交信號 把握締約的有利時機 促成交易合同的最后簽定 一 善于捕捉成交信號 成交信號 是指談判雙方在洽談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各種成交意向 常常會通過談判人員的行為 語言和表情等多種外在渠道表現出來 一 對方的成交意向判斷1 從對方的談吐中反映出的成交信號 以價格為中心的談話 過多地提有關問題 提出有關的要求 對產品價格 重量等方面仍提出一些異議 2 從對方的表情中反映出的成交信號當對方開始脫掉外套時 解開外衣的鈕扣 放下交叉腿 坐到椅子的邊緣 并更靠近談判桌 態度 表情逐漸轉好 忽而陷入深思 忽而表情開朗 探身閱讀交易說明書 微笑 神態自然放松 下意識地點頭 面帶笑容 交換座位 湊近對方 拍拍對方的肩膀或手臂 二 向對方發出信號 1 談判者用最少的言辭 闡明自己的立場 如 好 這就是我最后的主張 現在就看你的了 2 談判者所提出的建議是完整的 絕對沒有不明確之處 3 談判者在闡明自己的立場時 完全是一種最后的決定的語調 坐直身體 雙臂交叉 文件放在一邊 兩眼緊盯對方 不卑不亢 沒有任何緊張的表示 4 回答對方的問題盡可能簡單 常常只回答一個 是 或 否 使用短詞 很少談論據 表明確實沒有折衷的余地 5 一再向對方保證 現在結束對他最有利 告訴他一些好的理由 二 總結分析與最后的讓步 認真回顧總結前期談判的情況 總結取得的成績 發現存在的問題并對最后階段存在的問題作出決策 最后一兩個有分歧的問題 用最后的一次讓步作為最后的 甜頭 來解決 如酒宴結束前上的一碟水果 讓人心滿意足 三 談判記錄及整理p99 根據國際商務談判的性質 有許多記錄談判的方法 但根本的要點是 每一次洽談之后 雙方離去前 要用書面記錄將雙方達成一致的議題擬一份簡短的報告或紀要 并由雙方草簽認可 以確保該共識以后不致被違反 這種文件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在以后的糾紛中尤為重要 在國際商務談判中 談判的記錄通常有以下做法 1 通讀談判記錄或條款以表明雙方在各點上均一致同意 通常當談判涉及商業條款及規格時須使用這一方法 2 每日的談判記錄由一方在當晚整理就緒并在第二天作為議事日程的第一個項目宣讀后由雙方通過 只有在這個記錄通過之后才能再繼續進行談判 這項工作費力 但對于長時間的談判來說是可取的 3 如果只進行兩三天的談判 則由一方整理談判記錄后 在談判結束時宣讀通過 在未經雙方同意并且書面記錄在案的情況下 談判不可中斷 記錄人員很容易犯的錯誤是他往往會記下他認為人們說了些什么而不是實際上人們說了些什么 這一點是記錄人員的禁忌 如果雙方共同確認紀錄正確無誤 那么 所記載的內容便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