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課文畫教案設計.docx_第1頁
一年級課文畫教案設計.docx_第2頁
一年級課文畫教案設計.docx_第3頁
一年級課文畫教案設計.docx_第4頁
一年級課文畫教案設計.doc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年級課文畫教案設計【篇一:小學一年級畫教學設計】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畫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對照圖畫用自己的話說出詩的意思,明白為什么說這是一幅畫。 2、學會7個生字,把握詩中出現的反義詞。 3、會正確地朗讀、背誦、默寫課文。 教學重點: 1學會6個生字,認識3個偏旁。 2能理解每句詩的意思。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誰愿意說一個謎語讓大家猜一猜?老師說一個謎語,請你們大家猜一猜謎底是什么?看誰聽得準,猜得對。“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你們猜出是什么了嗎?我們學完這篇課文,你就會知道的。 二、看圖。 1出示圖:學生自己認真觀察圖,看看圖上畫了些什么? 2請同學說說圖上畫了什么?引導學生按一定順序觀察,可以從遠到近,也可以從近到遠的順序。(圖上畫了山、水、花、鳥)那么這首詩是怎么寫山、水、花、鳥的呢? 三、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借助拼音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和會認字。 2畫出的生字和會認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3同桌小伙伴互相讀讀課文,聽聽讀音是否準確。 4指名讀課文,大家糾正讀音。 四、學習生字的字形結構及字義。 1先讓學生識記生字,識記時可以聯系詩句內容,也可以聯系生活實際記憶字形,了解字義。 2同桌同學互相說說自己是怎樣記憶的? 3請記憶字形巧妙的同學當小老師給大家講一講。 人:獨體字,筆畫記憶:撇,捺。也可以用手勢記憶,左右手心相對,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就是“人”字。組詞:好人,人民。色:上下結構,可以用熟字“魚”來記,去掉“田和橫”換成“巴”字就是“色”字。組詞:景色、彩色。 無:獨體字,可以用熟字“天”來記,“天”字最后一筆“捺”改寫成“豎鉤鉤”就是“無”字;也可以用“二”字加上一撇一豎變鉤。“無”就是沒有的意思。組詞:無有、無用、無人。 畫:先認識“ ”(兇字框)可以用熟字換筆畫的方法記憶。用“魚”字來記,去掉上面的角字頭,換成“橫”,下面的“橫”寫成“兇字框”就是畫。組詞:畫畫,圖畫。春:先認識“春字頭”。上下結構的字。上面是“春字頭”,下面是“日”字,合起來就是“春”字。學生書空“春”字筆順。組詞:春天、春雨、春風。 聽:認識“口”字旁。左右結構的字。左邊是“口字旁”,右邊是“斤”字,合起來就是“聽”字。組詞:聽講、聽話。 4抽讀生字和詞語的卡片,鞏固生字。 五、正確書寫生字。 1讓學生自己觀察生字的重點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在書上描紅。 3教師重點指導“畫”和“春”兩個字。 4其他幾個字學生自己照書中的范字練習書寫,教師巡視,進行個別輔導。 5學生在生字本上正確、規范地書寫每個生字。 六、學習詩句,理解意思。 1學習前兩行詩句。 (1)自己小聲讀讀這兩行。邊讀詩句,邊看圖邊思考,這兩行詩句的意思是什么? (2)指名讀這兩行。再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理解。 板書:遠 山 有色 近水 無聲 (3)讓學生找找二行詩句中的相對應的詞。 “遠看”和“近聽”、“山和水”、“有和無”、“色和聲”是相對應的詞。(4)認真看圖,遠處的山、近處的水怎么樣? 眺望遠處的山峰,你會看到什么樣的景色?(朦朦朧朧)看圖水流從高處往下流,會發出什么聲音?那么詩中卻說走近了還是聽不到水的聲音,這是怎么回事呀!你們猜到這則謎語的謎底了嗎?(畫) (5)指導朗讀。 教師范讀,學生練習朗讀,同桌讀,指名讀。 2學習后兩行詩句。 (1)總體學法: 讀詩句,對照圖,說說這兩行的大致意思。 想想詩句中是怎樣寫畫中的山和水的。 聯系實際想,應該是什么樣的景色,而書中為什么這樣寫?找到詩句與畫的聯系。 (2)學生結合學習方法自學后兩行的內容。 (3)小組內互相說一說。 (4)指名說說對后兩行詩句的理解。 (春天已經過去了,花還是那么鮮艷、美麗。當人們走近的時候,枝頭上的鳥不害怕,仍然停在枝頭上)板書:去 花 還在 來 鳥 不驚 (5)聯系生活實際說說又是什么樣的情況? (春天過去了,花就謝了,當人們走近鳥時,鳥一定會飛走的。) (6)指導朗讀。 教師范讀,突出“去、還在、來、不驚”這幾個詞。學生練習朗讀,同桌互讀,指名讀。 3朗讀全首詩。(1)在詩句中找出意思相反的詞。(2)找出相對應的詞讀一讀。 花鳥山水聲色 4結合板書練習背誦。 (1)自己練習背誦。 (2)同桌互背。 (3)指名背誦。【篇二: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語文畫教學設計(全兩課時)】 畫 教材分析 畫是一個謎語,謎面是一首五言詩,謎底就是插圖的“山水畫”,有一定難度。因此,在課前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這些景物進行仔細觀察,這樣,上課時才能使學生對大自然,山水,花鳥,詩情進行聯系比較后,順利地悟出謎底。 學習目標 1、學生能在詩中認識“遠、色、近、聽、無、聲、春、還、人、來、驚”11個生字,認識土字旁,掌握有-無,遠-近等反義詞 2、學生通過自主觀察和課本書寫練習,會寫“人、火、文、六”四個生字。 3、學生會正確朗讀、背誦、默寫課文。 學習過程:共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觀察圖畫導入新課 (課件) 1.教師范讀詩歌猜謎,出示掛圖,并揭課題。 a.上課之前,老師先讓小朋友們猜個謎語,聽仔細了(范讀課文) b.學生動腦筋猜 c.出示掛圖(課件):好極了,就是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古詩畫(板書課題)。 2.仔細看這幅畫,畫上畫了些什么?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提出自學要求,自己讀一讀這首古詩,帶拼音的字多讀幾遍,邊讀邊想一想: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課文寫的是一幅畫呢? 2.學生自讀課文。 3.指名試讀,正音:色、近、驚 三、對照圖畫,再讀課文 1.看看圖畫再讀讀課文,想一想,每一行主要說什么? 2.指名交流(教師板書:山、水、花、鳥) 3.請小朋友在這幾個字下畫上小圓圈,說明這首古詩主要寫這些景色,課文主要寫的景色,我們要讀重音。 四、講讀課文,理解詩意 (一)講讀第一、二行 1.看圖說話:小朋友們,畫多美啊,有山有水,用自己的話說說山怎么樣,水又怎么樣? 2.想一想:我們平時出去玩,從遠處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得清嗎?水從山上直往下流,如果我們在近處聽,會聽見什么聲音啊?你能學一學嗎?(出示課件,讓學生欣賞流水聲) 3.小結:這幅畫畫得太像了,把山和水都畫得像真的一樣,那么究竟是一幅圖畫,還是真正的山水景色呢?為什么? 4.扮演詩人,遠看山,近聽水。 a.指名扮演詩人,到教室后面看畫中的山,問:現在你看這畫中的山,有沒有看到它的顏色? b.這就叫“遠看山有色” c.教學生字“色”:讀準字音;說說怎樣記字型;說說色是什么意思?(顏色,課文指景色) d.指名扮演詩人,到畫前聽聽流水:問,你聽到流水的聲音了嗎?為什么? e.小結:因為是畫,所以說聽聽-(水無聲) f.教學遠近:遠近是一組反義詞,說說怎樣能記住這兩個字;無聲是什么意思;無的反義詞是什么? g.教學聲:強調字形,聲的上面是“士”不是“土”。 h.指導朗讀第一、二行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二)講讀第三、四行 1.想一想,春天,許多花都怎么樣了?可是課文里是怎么說的,為什么? 2.要是鳥停在樹枝上,人來到鳥的面前,鳥會怎么樣呢? 3.指名扮演詩人,走近畫,做趕鳥的動作。問:有沒有看到鳥兒飛走?課文是怎樣說的?4.教學驚: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驚的?驚是什么意思?(吃驚、害怕) 5.指導朗讀第三、四行,用自己的話說說意思。 五、朗讀全文 六、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這首詩寫的是一幅畫,而且是一幅有山、有水、有花、有鳥的畫呢! 七、作業:在田字格中指導書寫個生字;畫:先中間,后兩邊;聲:強調上面是士;色:注意刀字頭;遠近:注意走字底。 第二課時 學習過程: 一、復習字詞 1.認讀生字卡片(開火車) 2.課堂作業本第一題 3.形近字比較,組詞 遠( ) 近( ) 京( ) 聲( ) 運( ) 聽( ) 驚( ) 色( ) 二、指導朗讀和背誦課文,加深理解 1.自由朗讀課文,說說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課文寫的是一幅畫。 2.指導朗讀: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范讀指讀引讀齊讀 3.根據畫面背誦課文 a.想一想,課文寫了哪些景色? b.課件(聲畫統一),試背齊背指背 三、作業指導 1.寫出這首詩的幾對反義詞:遠-近、有-無、去-來 畫教學反思 教學這篇課文算是較成功的一堂課,因為我幾個環節都把握得不錯: 第一,各個教學目標都逐個擊破了。比如識字環節我讓學生區分了比較難區分的前后鼻音,平翹舌音。還有在記字方法上我也啟發引導學生反復的捉摸。學習用換一換,加一加,或者猜謎語等多種方法讓學生記字。 第二,在指導朗讀方面,我也下了很大功夫,不斷提高要求,一定讓他們把課文讀得有準確又有感情和節奏。 第三,一些知識點的教學到位扎實,比如偏旁的教學,在復習的基礎上又教學新的偏旁。還有對于謎面、謎底的教學,等要求學生掌握的東西,我都教學得很細致。 總之,教學時我的思路非常清晰,緊扣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了難點。今后要多上這樣成功的課,讓學生更多的更扎實得掌握知識。我也將更加努力和認真的上好每一堂課。【篇三: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課文畫識字教學設計】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課文畫識字教學設計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課文畫識字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認識11個生字,認識“辶、忄”兩個偏旁,會寫四個生字。 2. 背誦課文,懂得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激發熱愛自然和喜愛朗讀古詩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學會本課的生字,掌握一些識字方法。 教學過程: 1. 看圖說話能力培養,要說完整、連貫通順的話,培養學生表達能力。 教師出示課本59頁畫的圖片,讓學生欣賞圖畫。 教師引導學生回答問題: (1)大家見過這幅圖嗎?這是什么物品? (2)大家睜大你的眼睛,看看畫中有什么?(山、水、花、鳥) (3)這是哪個季節的畫?(春天)你怎么看出來的?(有桃花) (4)從遠到近的順序說一說圖畫的內容。 學生根據老師的提問,回答問題。如果存在一定困難,可以同桌研究,共同尋找答案。 2、識字教學部分:讓學生熟練掌握生字讀音。簡單欣賞圖畫的美。 (1)學生試著讀文,在文中圈出生字表中的生字。 (2)檢查學習情況。(出示帶有拼音的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3)學習偏旁“辶、忄”,識字:遠、近、還。(共11個字先識字3個) 這一課中,帶有“辶”的生字還有哪些?(遠、近、還) 識字“遠近”:老師站在一個學生的跟前說:“這位同學離老師很?,后面同學離老師很?告訴學生這是一組反義詞(意思相反)。再找一找其它意思相反的字。 (有、無, 去、來) (4)認識“忄”豎心旁 ,識字:驚、聽(共11個字,識字共5個) 帶有“忄”的生字有什么?驚 你怎么記住它? 忄+京=驚(加一加的方法) 還有哪個字也用加一加的方法? 聽=口+斤 (5)換一換,識字:無、來(共11個字,識字共7個) 天與無的區別,米與來的區別(多一筆),讓學生去發現。 (6) 筆順識字:識字:人 (共11個字,識字共8個) 人最簡單,一撇一捺,寫人容易做人難。 (7)編字謎:識字:春 (共11個字,識字共9個) 觀察字形,可以編成 三人一日去春游。 (8)對其余三個字的識字,讓學生自己說。識字:聲、色(共11個字,識字共11個) 這樣的設計有利于學生擴大視野,豐富識字經驗,提高識字效率。 3、讀書能力培養,熟讀成誦。 (1) 讓生字寶寶回到課文中,不再給注音,試著讓學生讀,強化識字。 (2)教師示范,學生跟讀。 (3)同桌讀,男女生混讀、開火車讀。 (4)學生進行小的pk,學生進行簡單評價。 (5)全班齊讀。 4、寫字訓練:寫“人”、“火”“文”“六”四個字。 (1)教師先讓孩子認真觀察字的每個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