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類抗心律失常藥物的評價和選用.doc_第1頁
Ⅲ類抗心律失常藥物的評價和選用.doc_第2頁
Ⅲ類抗心律失常藥物的評價和選用.doc_第3頁
Ⅲ類抗心律失常藥物的評價和選用.doc_第4頁
Ⅲ類抗心律失常藥物的評價和選用.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類抗心律失常藥物的評價和選用【關鍵詞】,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藥;溴芐胺;胺碘酮【關鍵詞】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藥;溴芐胺;胺碘酮類抗心律失常藥物是抗心律失常藥物家族中新興的成員,自20世紀8090年代開始逐漸應用于臨床。這主要是由于CAST等一系列臨床試驗顯示了類藥物的弊端,類藥物雖能抑制器質性心臟病患者的心律失常,但增高了死亡率;而類藥物以胺碘酮為代表,對心功能無抑制作用,器質性心臟病、心力衰竭患者服用胺碘酮,在抑制心律失常的同時不增高死亡率。因此類藥物取代了類藥物的地位,成為抗心律失常的藥物的中流砥柱。近年來一些新型類藥物被開發和應用,其中伊布利特(Ibutilide)和多非利特(Dofetilide)已被ACC/AHA治療指南批準為治療持續性房顫的一線藥物,Azimilide、Dronedarone等尚處于臨床試驗階斷。類藥物包括傳統的和新型的藥物,其共同的藥理作用為阻滯K+通道,延長心臟所有組織的動作電位時程(APD)和有效不應期(ERP)。除索他洛爾外,多數的類藥物對心功能無抑制作用,故可用于器質性心臟病、心力衰竭患者合并的心律失常。類藥物除溴芐胺、胺碘酮外,共同的不良反應為促心律失常作用發生率較高,尖端扭轉型室速(TdP)的發生率3%1。1傳統的藥物1.1溴芐胺溴芐胺是最早用于臨床的類藥物,近年來臨床很少應用。本品主要作用于浦肯野纖維和心室肌,延長其動作電位時程和有效不應期,故僅對室性心律失常有效2。1.1.1適應證:待續性室速:20世紀80年代Castle報道,對利多卡因、普魯卡因酰胺無效的頑固性持續性室速,溴芐胺的有效率為73%;急性心?;颊邞娩迤S胺預防室顫的發生,有效率達99%。另外,對電除顫后反復發作室顫者,溴芐胺可作為輔助治療措施。1.1.2劑量及用法:心室顫動:可用5mg/kg(不加稀釋)直接靜脈推注,注射前后進行心肺復蘇;如室顫持續存在,每15min可靜注510mg/kg,直至總量達30mg/kg;室速:510mg/kg溶于10%葡萄液50ml中靜滴1030min,維持量為13mg/min靜滴或用5mg/kg靜注,每6h1次。1.1.3不良反應及禁忌證:主要不良反應為低血壓,有時可引起惡心、嘔吐,偶可引起心動過緩、心臟停搏。無特殊禁忌證,洋地黃中毒引起的室速應避免使用。1.2胺碘酮(可達龍,Amiodarone,Cordarone)胺碘酮是當前臨床應用最廣的抗心律失常藥物,是抗心律失常藥物中療效最高的,也是產生不良反應最多的藥物。故美國著名心臟病學家Prytowsky稱它為“Thebestoftimesandtheworstoftioes”(時代最好的和時代最壞的)胺碘酮除抑制了3相K+外流外,還兼有、類藥物的作用如阻滯Na+通道、Ca2+通道和非競爭性阻滯受體作用。1.2.1適應證1.2.1.1心房顫動:對左室功能不全者合并的房顫,不論時間長短,胺碘酮為首選的復律藥物。對持續時間較長的房顫,如無特殊禁忌證,采用電復律療效更佳。7d的房顫:可打用胺碘酮靜注及靜滴,12h內轉復律可達50%60%3。筆者多次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的房顫采用胺碘酮靜注,12次劑量(150300mg)即可復律。持續性房顫:對不適于電復律的持續性房顫可采用胺碘酮復律,胺碘酮起效十分緩慢,常需數周才能復律,筆者觀察到一些患者服用胺碘酮4周以上方恢復竇律。房顫復律后維持竇律:多數的持續性房顫復律后需服用藥物維持竇律,現有的藥物療效均不理想,各種藥物在1年能維持竇律者為50%70%。其中以胺碘酮療效相對較高。新近文獻報道,胺碘酮與厄貝沙坦或依那普利合用可增強維持竇律的療效4,維持竇律藥物的選擇可參考表1。表1維持竇律藥物的選擇(略)1.2.1.2室性心動過速:對急性心肌缺血、梗死及各種器質性心臟病特別是合并心力衰竭伴發的持續性室速,胺碘酮應作為首選藥物。先靜注23次負荷量,然后持續靜滴。對反復發作的頑固性室速,應同時糾正可能存在的病因如心肌缺血、電解質紊亂、低氧血癥及藥物作用等。對存在交感活性增高的情況,并用阻滯劑十分有效。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并發的多形性室速伴QT間期正常者胺碘酮常有滿意的療效。1.2.1.3寬QRS心動過速:對原因不明的寬QRS心動過速若血流動力學穩定,可考慮使用胺碘酮靜注及靜滴,因其對室速有效,對旁路性心動過速由于阻滯旁路傳導也可能終止發作,對機率不大的室上速合并室內傳導異常(約占寬QRS心動過速的5%10%)療效雖不滿意,也無明顯負面作用。1.2.1.4預防心源性猝死:一系列臨床研究表明,心肌梗死或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應用胺碘酮可降低心律失常猝死率,也可能降低總病死率,但其療效遠不如ICD。對心肌梗死后高危心律失?;颊撸↙VEF30%,出現非持續性室速或心臟電刺激可誘發出室速/室顫),安放ICD是首選的治療措施,如無條件安放ICD,服用胺碘酮(可與阻滯劑合用)也有相當的療效且比較安全5。心力衰竭患者已服用ACEIR、阻滯劑及醛固酮受體拮抗劑者,無需加用胺碘酮預防心律失常性猝死,如伴有非持續性室速或房顫可考慮加用胺碘酮。1.2.2劑量及用法:靜脈用藥:對持續性室速、房顫伴快速心室率者,先用負荷量150mg靜滴10min(如有心衰應減慢靜滴速度),必要時間隔1015min后可再重復12次,然后用115mg/min,靜滴6h,以后根據病情逐漸減慢至05mg/min,24h用量為12002000mg。靜注胺碘酮后即使不能立即終止心律失常發作,但可明顯減慢心室率,從而改善血流動力學變化;若心律失常停止發作,可改用靜滴(05mg/min)或口服胺碘酮鞏固療效預防復發。對頑固性室速/室顫,常需靜滴胺碘酮45d以上6??诜返馔獙Τ掷m性房顫復律或預防室速復發,可用負荷量600800mg/812d,最后用中間量400mg/10d,最后改為維持量200mg/d。1.2.3不良反應及禁忌證:不良反應:胺碘酮的不良反應較多,但均為心外性。胺碘酮的促心律失常作用發生率很低,胺碘酮雖可引起QT間期延長,但反映心室復極均勻一致的延長,不增加跨室壁復極離散度(TDR),故不易誘發折返激動及TdP。據17組2878例(19821999年)薈萃分析,胺碘酮發生率為07%。胺碘酮發生TdP者多并存其他危險因素如合并低鉀血癥、心動過緩或與其他可延長QT間期的藥物合用。胺碘酮的心外不良反應主要為肺纖維性變、甲狀腺功能改變、肝硬化和皮膚改變等。長期服用胺碘酮應定期拍攝胸片(第一年每3個月1次,第二年每6個月1次)、測定甲狀腺功能、肝功能等。肺纖維性變為最嚴重的不良反應,發生率1%5%,與劑量相關,每日用量200mg者發生率甚低。肺纖維性變患者可能無癥狀,也可能出現發熱、干咳、呼吸困難等。肺纖維性變胸片改變有時與肺淤血不易鑒別,必要時給予利尿劑、血管擴張劑試驗治療后再行觀察。對疑難病例可進行67鎵掃描、肺CT檢查及肺組織活檢。禁忌證:碘過敏、二度以上的房室傳導阻滯、病竇綜合征和低血壓患者禁用。束支傳導阻滯、心力衰竭患者慎用。1.2.4藥物的相互作用:胺碘酮可與肝臟細胞色素P450緊密結合,抑制肝酶活動,故可影響許多藥物在肝臟代謝。另外,胺碘酮清除半衰期特長(26107d),當其與某些藥物發生相互作用,可產生長時間的影響。胺碘酮可增高普魯卡因酰胺、奎尼丁、地高辛的血濃度,增強華法林的抗凝作用。當胺碘酮與上述藥物合用,后者劑量應減少1/31/2,并應進行有關的實驗室檢測。低血鉀、低血鎂可增加胺碘酮的促心律失常作用,用藥前應注意補鉀、補鎂。胺碘酮與一些可能延長QT間期的非心血管藥物如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無鎮靜作用的抗組織胺、抗霉菌藥、三環類抗抑郁藥合用時,可能增高TdP發生率,應密切注意7。1.3索他洛爾(心得怡,Sotalol)索他洛爾為等克分子的右旋(d)和左旋(1)同分異構體的消旋化合物。1-索他洛爾具有受體阻滯作用,為非選擇性,無內在擬交感神經活性。1-索他洛爾和d-索他洛爾均可抑制Ikr(延遲整流鉀外流快速激活通道),延長心肌組織的APD和ERP。索他洛爾可延長QT間期,延長的程度與劑量、血濃度密切相關。半衰期為1020h,腎功能不全患者半衰期明顯延長。1.3.1適應證:房顫復律后維持竇律:索他洛爾復律的療效很差,但復律后維持竇律的療效不亞于奎尼丁或普羅帕酮,其優于類藥物之處在于即使房顫復發心室率緩慢而不引起癥狀。另外,索他洛爾具有受體阻滯作用,對冠心病患者較為適宜。對不適宜或不能耐受胺碘酮患者,可采用索他洛爾維持竇律或防止陣發性房顫復發;室性心律失常:索他洛爾對室速常有明顯的療效,靜注索他洛爾終止單形性持續性室速發作的療效高于普魯卡因酰胺,對急性心梗合并的室速也很有效??诜魉鍫柨煽刂祁l發性室性早搏;預防心源性猝死:ESVEM顯示,對癥狀性室速/室顫患者,索他洛爾的療效明顯高于類藥物,索他洛爾組患者心律失常復發率僅為類藥物組的1/2,心律失常性死亡和總病死率也明顯低于類藥物組,而且索他洛爾長期和短期服用均易耐受,但索他洛爾的療效不如ICD8。1.3.2劑量及用法:靜注:(0.22)mg/kg(通常用1.5mg/kg)加入葡萄糖液中緩慢注射;口服:開始用80mg,每日2次,以后逐漸增量,以不超過320mg/d為宜。索他洛爾的清除率與腎功能密切相關。輕、中度腎功能減低者服藥間隔應延長至2448h。用藥監測血鉀、血鎂水平,將其調整至正常高限。1.3.3不良反應與禁忌證:不良反應:索他洛爾的心外不良反應明顯低于胺碘酮,主要與阻滯作用有關如心動過緩、血壓過低、誘發支氣管哮喘和房室傳導阻滯,但較輕微;主要的不良反應為誘發TdP,其發生率與劑量密切相關,劑量在240320mg/d時發生率為1%2%,480mg/d時發生率5%。TdP多發生于服藥3d之內,開始服用或增加劑量時應住院觀察,女性、心臟擴大、心功能不全、器質性心臟病患者、長QT間期和血清肌酐升高者較易發生TdP。禁忌證:大體同阻滯劑的禁忌證:支氣管哮喘、二度以上的房室傳導阻滯患者禁用;已有QT間期延長和重度腎功能不全也應避免使用;心功能不全、老年人(特別是女性)、輕中度腎功能不全者慎用。2新型的類藥物2.1伊布利特(Ibulitide)伊布利特的主要藥理作用為抑制K+外流(Ikr)和激活慢鈉內流,為當前轉復房顫/房撲最有效的藥物。如同其他類藥物一樣,對心功能無抑制作用,故可用于器質性心臟病和心功能不全患者,由于廣泛的肝臟首次通過作用,目前尚無口服制劑。2.1.1適應證:本品主要用于轉復持續性房撲/房顫,對房撲的有效率高于房顫。一些隨機臨床試驗顯示,90d的房撲、房顫,伊布利特的轉復率分別為70%、50%和50%、30%,療效高于索他洛爾、普羅帕酮,不亞于胺碘酮。伊布利特可增高電轉復的成功率。服用胺碘酮者使用伊布利特仍然有效,且不增高TdP發生率。2.1.2劑量及用法:常用劑量為1mg靜脈緩注10min,注射完畢10min后無效可重復之。第2次劑量和體重60kg首次劑量均為05mg,也有人主張第2次劑量也為1mg。靜注伊布利特前應將血鉀調整至38mmol/L,Hersi等主張,在靜注伊布利特1mg前先靜注硫酸鎂25g(稀釋成10%或更低的濃度靜脈緩注)。靜注伊布利特應在心電監護下進行,如轉為竇性心律,立即停止靜注。TdP多發生于靜注藥物40min內,靜注后應持續監護4h,如出現TdP,立即緩慢靜注硫酸鎂225g(如注射前未用過硫酸鎂),如TdP持續存在,可予電除顫。75%的患者可能復發房撲、房顫,故靜注終止急性發作后,應口服藥物維持療效如索他洛爾、普洛帕酮等。口服藥物不要早于靜注伊布利特后4h,以免增高促心律失常作用發生率。2.1.3不良反應及禁忌證:不良反應:伊布利特的主要不良反應為誘發TdP,發生率平均為43%,電解質紊亂、已往發作過TdP者或與其他延長QT間期的藥物(胺碘酮除外)合用,可增高其發生率。禁忌證:基礎心電圖QT間期延長、電解質紊亂、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不穩定型心絞痛應禁用或慎用1,2。2.2多非利特(Dofelitide)多非利特的主要藥理作用為抑制K+通道(Ikr),明顯延長QT間期和QTc,對心功能無抑制作用,也不影響血壓。可口服或靜注,目前臨床應用的制劑主要為口服片劑。2.2.1適應證:多非利特的主要適應證為轉復房撲/房顫和預防復發,療效高于索他洛爾、普洛帕酮等,靜注多利特療效高于胺碘酮,但可誘發TdP,而胺碘酮組無TdP發生。2.2.2劑量及用法:一般采用口服,常用的劑量為250500g,每日2次。靜注劑是為48g/kg。2.2.3不良反應及禁忌證:不良反應:主要不良反應為誘發TdP。DIAMOND試驗顯示,7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服用多非那特有32例發生TdP,其中2例死亡。無器質性心臟病患者服用多非利特也可能發生TdP,應注意觀察。當QT/QTc延長15%或500ms時,多非利特應該減量。維拉帕米、西米替丁、磺胺藥等可升高多非利特血濃度,應避免合用。禁忌證:心電圖已有QT間期延長,中、重度腎功不全者禁用,輕度腎功能不全者根據QT/QTc調整劑量。2.3AzimlideAzimlide與其他新型類藥物不同,在阻滯Ikr同時又阻滯Iks(延遲整流鉀電流緩慢激活通道),對動作電位的影響不呈逆頻率依賴性,在心率增速、交感神經興奮時均可延長心臟所有組織的APD和ERP,發揮其抗心律失常作用。2.3.1適應證:主要的適應證還是轉復房撲/房顫和預防其復發。由于動物實驗顯示,本品可優先增加缺血區心肌細胞的EPR,故推測其對預防心肌梗死后患者折返性室性心律失常很可能有效。旨在評估Azimilide對心肌梗死后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每日服用Azi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