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課件)棒狀桿菌屬.ppt_第1頁
(推薦課件)棒狀桿菌屬.ppt_第2頁
(推薦課件)棒狀桿菌屬.ppt_第3頁
(推薦課件)棒狀桿菌屬.ppt_第4頁
(推薦課件)棒狀桿菌屬.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棒狀桿菌屬,主要有白喉棒狀桿菌、假白喉棒狀桿菌、干燥棒狀桿菌、化膿棒狀桿菌、潰瘍棒狀桿菌、假結核棒狀桿菌、溶血棒狀桿菌、J-K群棒狀桿菌。其中大多數為條件致病菌,引起人類疾病的主要是白喉棒狀桿菌。,1,.,一、臨床意義,存在于患者鼻咽腔粘膜。傳染源為患者及帶菌者,隨飛沫或污染的物品傳播,感染后在鼻咽部繁殖,產生外毒素致病,引起局部炎癥,形成灰白色膜狀物,稱為假膜。若偽膜脫落氣管內,即可致呼吸道阻塞窒息,成為致死原因。本菌不侵人血流,但外毒素吸收入血造成毒血癥。,2,.,白喉毒素具有強烈細胞毒作用,含有分子量分別為24和39kD的A、B兩個片段。毒素活性位于A片段,由B片段攜帶轉運細胞內。白喉毒素對組織有選擇性親和力,常侵人心肌及外周神經,故臨床上常有心肌炎和軟腭麻痹等癥狀。病后有高度免疫性。,3,.,二、微生物特性,1.G-一端呈棒狀,無莢膜無鞭毛,不形成芽胞。菌體著色不均勻,用Neisser法染色,出現深染的顆粒,與菌體顏色不同為異染顆粒,主要成分是核糖核酸和多偏磷酸鹽,有鑒定意義。,4,.,2.需氧或兼性厭氧菌。在血平板上長出1-2mm、不透明的S型菌落。分離培養時常用鑒別選擇培養基含0.03-0.04亞碲酸鉀的血平板。亞碲酸鉀能抑制雜菌,且白喉桿菌能吸收亞碲酸鉀使其還原為元素碲,菌落呈黑色。 菌落分為三型:重型為不溶血、不規則、有條紋。輕型為溶血、光澤、凸起。中間型為不溶血的小菌落,外形在重型和輕型之間。,5,.,三、微生物檢驗,1.標本采集 從假膜邊緣采集分泌物,立即送檢。 2.標本革蘭和異染顆粒染色鏡檢。如發現G+棒狀桿菌,且有異染顆粒,可作“直接涂片檢出形似白喉棒狀桿菌”的初步報告,為臨床早期診斷提供依據。 3.分離培養 將標本接種于亞碲酸血瓊脂平板,37培養1824h后,呈現1mm、黑色或灰黑色特點的典型菌落。,6,.,4毒力試驗,(1)瓊脂平板毒力試驗: 將含有20牛血清肉湯瓊脂注于平皿中,將浸有lOOuml抗毒素血清的濾紙條沉于瓊脂內,在與濾紙條垂直方向將待檢菌劃線接種,同時接種標準產毒株作為陽性對照。37培養 2448h,若菌苔兩側出現斜向外側延伸的乳白色沉淀線,并與其鄰近的標準產毒株的沉淀線相吻合,則為產毒株。,7,.,(2)SPA協同凝集試驗,將白喉抗毒素IgG吸附在SPA上,加入待 檢菌培養物,若有白喉毒素,則它可與 SPA-IgG結合出現可見的凝集反應。此法 簡易快速。,8,.,將已知白喉抗毒素和待檢菌培養液分置瓊脂板兩孔之中,電泳30min后,若兩孔之間出現白色沉淀線,表明待檢菌為產毒菌株。此法比瓊脂平板毒力試驗敏感 10100倍,適用于大批量標本的檢測。,(3)對流電泳:,9,.,(4)動物試驗,采用家兔皮內試驗法。取待檢菌的48h肉湯培養液O2ml,注射在去毛的一側體壁皮內,5h后注射500U白喉抗毒素血清,30min后再次注射同樣的培養液于動物去毛的另一側體壁皮內作為對照。經2472h后,若注射抗毒素前接種培養液的部位發生紅腫與壞死,而對照部位不發生任何變化,則說明待檢菌株具有毒力。,10,.,(五)免疫力檢測,致敏紅細胞凝集試驗,取待檢者血清0.1ml在微量血凝板上作倍比稀釋,然后滴加外毒素致敏血細胞。經振蕩后置37 1 h 后觀察結果,敏感度可達10-4單位。,11,.,第二節 其他棒狀桿菌,除白喉棒狀桿菌外,在鼻腔、咽喉部、外耳道、眼結膜、外陰和皮膚等處可見一些類似白喉棒狀桿菌的細菌,統稱為類白喉棒狀桿菌。 一般無致病性或僅能引起混合感染。近年來,由于使用免疫抑制劑和現代化檢查手段,如心導管術等,使這些條件致病菌可致醫院內感染,引起組織和血行感染,包括菌血癥、心內膜炎、骨髓炎等。,12,.,本群細菌形態與白喉棒狀桿菌相似,無異染顆?;虿幻黠@。不分解尿素。不液化明膠。能分解葡萄糖、麥芽糖、蔗糖,不分解淀粉,觸酶常陰性。 對萬古霉素敏感,對頭孢菌素類及氨基糖甙類抗生素也敏感。,13,.,1.假白喉棒狀桿菌寄居于人類鼻咽部。可引起心瓣膜修復術后的心內膜炎及腎移植病人致死性尿道感染。 2.結膜干燥棒狀桿菌為人類眼結膜、鼻咽部粘膜或皮膚的正常菌群,可引起心瓣膜置換術后的心內膜炎,也可引起外傷后深部組織感染。,14,.,3.化膿棒狀桿菌常可從牛、羊和豬的 化膿性損傷中分離到,人類感染已 有報告。 4.潰瘍棒狀桿菌可引起滲出性咽炎或 其他組織感染。,15,.,5.假結核棒狀桿菌主要引起家畜的慢性病,偶爾可引起人類的淋巴結炎、肺炎等疾病。 6.溶血棒狀桿菌可引起咽炎和皮膚潰瘍病。偶爾咽部感染很像門喉,包括粘膜分泌物和扁桃體周圍膿腫。,16,.,7.杰克群棒狀桿菌為常見的醫院內感染菌,是人類皮膚正常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