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林學類論文-小麥地膜覆蓋栽培技術(shù).doc_第1頁
農(nóng)林學類論文-小麥地膜覆蓋栽培技術(shù).doc_第2頁
農(nóng)林學類論文-小麥地膜覆蓋栽培技術(shù).doc_第3頁
農(nóng)林學類論文-小麥地膜覆蓋栽培技術(shù).doc_第4頁
農(nóng)林學類論文-小麥地膜覆蓋栽培技術(shù).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農(nóng)林學類論文-小麥地膜覆蓋栽培技術(shù)摘要從適用范圍、選地整地、平衡施肥、選用良種、適期播種、精量播種、規(guī)格播種、早查早管、春季巧管、病蟲草害防治、廢膜回收等方面介紹小麥地膜覆蓋栽培技術(shù),以供小麥種植戶參考。關鍵詞小麥;地膜覆蓋;栽培技術(shù)1適用范圍小麥地膜栽培主要有2種模式:膜側(cè)條播適宜于旱地和不保灌的水地;膜上穴播適宜于年平均降雨400mm以上,79月降雨在240mm以上旱地或補充灌溉區(qū)。一般增產(chǎn)11251500kg/hm2,節(jié)水12001500m3/hm2。2選地整地選擇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的地塊種植。前茬收獲后,及時耕翻滅茬,合口過伏,遇雨耙耱保墑,蓄住79月降雨。播前15d左右施足底肥,淺耕耙耱,達到上虛下實,地面平整。3平衡施肥豐水年施農(nóng)家肥4560t/hm2,氮肥180210kg/hm2,五氧化二磷135150kg/hm2,氧化鉀90150kg/hm2,錳肥15kg/hm2;干旱年份施農(nóng)家肥4560t/hm2,氮肥150180kg/hm2,五氧化二磷105120kg/hm2,氧化鉀6075kg/hm2。有機肥可結(jié)合播前整地一次性深施,施深15cm左右;化肥可結(jié)合覆膜播種機械條施,也可結(jié)合播前整地一次性施入,施深10cm左右。小麥拔節(jié)和孕穗期可結(jié)合病蟲防治噴施葉面肥。4選用良種應選用冬性中等、矮稈多穗型或矮稈大粒型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高抗品種,如新春7號、新春8號等。精選種子,使其純度達99,發(fā)芽率達85,凈度達98以上,并實行種子包衣處理。5適期播種膜側(cè)條播應比當?shù)芈兜匦←湹倪m宜播期推遲5d左右;膜上穴播應比當?shù)芈兜匦←溸m宜播期推遲7d左右;地膜春小麥可較露地小麥適宜播期提前1520d。6精量播種膜側(cè)栽培播量一般約為露地小麥的3/5,即75105kg/hm2,豐水年和旱肥地75kg/hm2,干旱和中等肥力田105kg/hm2。膜上穴播45萬穴/hm2,每穴79粒,一般播量90120kg/hm2。地膜春小麥45萬穴/hm2,每穴1014粒,一般播量180240kg/hm2。7規(guī)格播種7.1膜側(cè)條播7.1.1起壟。按60cm一個帶型,30cm起壟覆膜,30cm作為種植溝。在種植溝內(nèi)距壟膜兩側(cè)5cm處各種1行小麥,小麥間距10cm。壟底寬2530cm,高10cm左右,壟頂呈弧型,壟的條帶寬度要一致。7.1.2覆膜。用40cm寬地膜覆蓋壟面,把地膜拉直使其緊貼壟面,再把膜兩邊壓入壟側(cè)土中10cm、隔34m在膜上打一個土腰帶以防大風揭膜。一般選用厚0.007mm的地膜45kg/hm2。7.1.3播種。用機引或畜力起壟鋪膜播種機。在適播期一次性完成化肥深施、起壟、鋪膜、播種、鎮(zhèn)壓等工序。做到下籽均勻,深淺一致,播深34cm。表墑欠缺時播深5cm。7.2膜上穴播7.2.1覆膜。選用規(guī)格為140cm(0.0050.007)mm和90cm(0.0050.007)mm的低壓高密度聚乙烯地膜,用量45.052.5kg/hm2。注意膜一定要與播種機相配套。墑情合適時,隨播隨鋪;底墑足、表墑差時,則提前7d左右鋪膜提墑,機械鋪膜和人工鋪膜均可。每隔23m在膜面壓一橫土帶,以防大風揭膜。7.2.2播種方法。機械覆膜播種一次性完成,選用機引7行穴播機,采用幅寬140cm地膜,每幅膜上種7行,行距20cm,穴距1011cm,膜間距25cm左右,播深3.54.0cm。人力穴播機播種,一般選用90cm的地膜,采光面留70cm左右,膜上種4行小麥,膜間距50cm。7.2.3質(zhì)量要求。鋪膜平直,膜面平整,壓上緊密,播量準確,播深一致,下籽均勻,膜孔對齊,無空穴,無浮籽。8早查早管8.1破除板結(jié)小麥播后遇雨,適墑及時用釘耙破除膜側(cè)板結(jié),確保小麥正常出苗。8.2查苗補缺出苗后及早查苗,斷壟20cm以上,空穴5以上時,及時用催芽種子進行補種;過稠的苗要疏苗間苗,達到苗勻。8.3及時掏苗對穴播因操作不當或大風鼓膜造成苗孔錯位、壓苗,要在小麥苗高5cm(三葉期)后及時人工掏苗,用手或小鐵絲鉤輕輕將苗掏出膜孔外,并在膜孔處壓少量土封好膜孔,防風揭膜造成二次掏苗,返青期若仍有膜壓苗現(xiàn)象,應再次放苗封孔。8.4加強護膜播種出苗以后,及時對破損地膜壓土封口,嚴防人畜踐踏。9春季巧管9.1春季早管地膜小麥返青比大田早710d,所以在膜側(cè)麥行間頂凌耙耱,中耕保墑都要提前進行,以保返漿水。9.2化控地膜小麥一般比露地小麥植株增高10cm左右,在多雨年份應注意防止倒伏。拔節(jié)初期可用50矮壯素或20壯豐安375450mL/hm2對水300450kg葉面噴灑。9.3葉面噴肥在拔節(jié)、孕穗、灌漿期,可葉面噴施0.3磷酸二氫鉀或3尿素水溶液。10病蟲草害防治10.1病蟲害防治為害地膜小麥的病蟲主要有白粉病、銹病、黃矮病、金針蟲、螻蛄、蠐螬、蚜蟲、紅蜘蛛、吸漿蟲,防治上述病蟲除選用抗病品種、深翻地、輪作倒茬等農(nóng)業(yè)措施外,必要時應采取化學防治。10.2除草結(jié)合中耕進行除草,也可以在拔節(jié)前用75巨星除草劑15.022.5g/hm2(15小袋/hm2),對水600kg,在無風上午露水曬干后噴灑。11廢膜回收在小麥抽穗后至收獲前順行將地膜輕拉卷起回收,拿出麥田,集中處理,以防污染。12參考文獻1韓思明,李崗,王虎全.旱作小麥不同地膜覆蓋對土壤水分及產(chǎn)量的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