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瓦斯綜述》doc版.docx_第1頁
《隧道瓦斯綜述》doc版.docx_第2頁
《隧道瓦斯綜述》doc版.docx_第3頁
《隧道瓦斯綜述》doc版.docx_第4頁
《隧道瓦斯綜述》doc版.doc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瓦斯隧道分級綜述 瓦斯隧道分級綜述瓦斯的基本知識國內瓦斯隧道的分級方法及探討對國內10條瓦斯隧道的分級的研究瓦斯是一種混合氣體,主要成分是甲烷,占到80%-90%。通常在隧道開挖過程中,遇到有煤層的地方通常會有瓦斯的出現。所以在煤炭資源豐富的地方,也就是主要的瓦斯分布區。主要分布在華北和西北地區。其中,華北地區,西北地區,南方地區和東北地區煤層氣(瓦斯)資源量分別占全國總量的56.3%、28.1%、14.3、1.3%。埋深100米以內、10001500米和15002000米的煤層氣地質資源量,分別占全國總量的38.8%、28.8%和32.4%。并且全國大雨5000億m有14個,其中500010000之間的有川南黔北,豫西,川渝,三塘湖,徐淮等盆地,大于10000的有鄂爾多斯 盆地東緣,沁水盆地,準噶爾盆地,滇東黔西盆地群,二連盆地,吐哈盆地,塔里木盆地,天山盆地群,海拉爾盆地。主要大致分布見圖。瓦斯爆炸的條件主要有4點:1、 濃度。甲烷濃度5%-16%氧氣濃度12%-20%。當二者濃度在區間外時則不會爆炸,會安靜燃燒。2、 接觸高溫熱源。點燃溫度一般650-750C。3、 瓦斯與氧氣的混合氣體有足夠時間接觸高溫熱源。瓦斯與高溫熱源接觸時,并不會立即燃燒爆炸,而是經過一個很短的時間間隔,稱為引火延遲,間隔的這段時間稱為感應器,時間長短取決于甲烷和氧氣的濃度,初壓,點燃溫度,幾毫秒到十幾秒不等。高溫熱源存在時間小于感應時間時,CH4不會燃燒或爆炸。瓦斯隧道和施工時,可能發生的危害1、 煤與瓦斯突出。在地應力和瓦斯壓力共同作用下,很短時間破碎的的煤、巖和瓦斯從洞壁突然拋出,伴有猛烈的聲響和巨大的動能,同時釋放出大量的瓦斯。2、 巖石與瓦斯突出。原因與煤與瓦斯突出相似,還加上掘進放炮作用。放炮時,發生巖體破壞拋出的現象。3、 瓦斯爆炸。達到爆炸濃度界限范圍,并與高溫熱源接觸超過感應時間,就會發生爆炸。4、 煤塵爆炸。當煤質中揮發物占總可燃物以上時,且形成小顆粒煤塵懸浮在空氣中,當空氣中小顆粒煤塵較多()遇以上熱源時就會發生爆炸。5、 導致人員缺氧窒息。瓦斯含量在以上時,空氣中的氧含量就會相對的減少,有嚴重的窒息作用,但瓦斯含量達到40%以上時,人會立即窒息6、 引起中毒。隨著瓦斯聚集,瓦斯中硫化氫,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氣體濃度不斷升高,當這些氣體濃度超過最高允許界限是,就會引起場內人員中毒。瓦斯檢測儀介紹及原理: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是光學甲烷檢測儀(便攜式甲烷檢測儀),按其測量甲烷的濃度范圍,分為0-10%(精度0.01%)和0-100%(精度0.1%)兩種。原理,由于光的折射與空氣密度有直接關系,以空氣室和甲烷室(儀器內的兩個氣體儲存室)都充入新鮮空氣產生的條紋為基準,當含有甲烷的空氣進入甲烷室時,由于空氣室中新鮮空氣與甲烷室中含有甲烷的空氣的密度不同,他們的折射率也不同,從而通過它們產生的不同的干涉條紋來判斷空氣中瓦斯的濃度。隧道瓦斯工區段的設計1、 通過瓦斯底層的隧道,襯砌斷面宜采用帶仰拱的封閉式襯砌或加厚鋪底,并視地質情況向不含瓦斯地段延伸10-20cm。2、 含瓦斯的地層隧道應采用單層或多層的全封閉結構,并提高混凝土的抗滲性。3、 含瓦斯地層的噴射混凝土厚度不應小于15cm,模筑混凝土二次襯砌厚度不應小于40cm。4、 瓦斯地層宜采用超前導坑法開挖,探查瓦斯種類和含量,并加強通風,以稀釋瓦斯濃度。5、 隧道竣工后,應繼續對瓦斯滲入及含量進行檢測,當封堵等措施仍無法隔絕瓦斯滲漏時,應考慮增設運營期間機械通風。國內目前瓦斯隧道分級方法 鐵道部2002年頒布的鐵路瓦斯隧道技術規范對瓦斯等級進行了定量的劃分,即當全工區絕對瓦斯涌出量小于0.5m3/min時,為低瓦斯工區,大于或等于0.5m3/min時,為高瓦斯工區。 在隧道通風時,若風速過低會使甲烷反流或在洞頂集聚形成甲烷帶,所以鐵路瓦斯隧道技術規范規定,瓦斯隧道施工中為防止瓦斯局部積聚,其回風流風速不宜小于1m/s,以單線鐵路隧道全斷面開挖為例,其隧洞的截面面積約5m*8m=40m2,每分鐘通過隧道斷面回風流的風量為1*40*60=2400m3/min,回風流中的瓦斯濃度為0.52400=0.02%.遠比規范中規定的洞內各處瓦斯濃度稀釋到0.5%,故測出瓦斯濃度測出為0.5%時,判斷為高瓦斯隧道,但其實洞內各處瓦斯濃度遠小于0.5%,不必按照高瓦斯隧道施工處理。 以上討論可知,國內目前使用的瓦斯隧道分級方法過于簡單,探討出一種有效安全的瓦斯隧道分級方法十分有必要。而且瓦斯隧道分級時應該綜合評價瓦斯隧道所處的地層巖性、地質構造、煤層厚度、 隧道埋深、水文地質條件五個主要因素,不應該只是在開挖過程中完全憑借測出的瓦斯濃度作為瓦斯隧道分級方法。對國內數十條瓦斯隧道分級方法的研究 成都簡陽快速路龍泉山2號天然氣判斷標準及處理流程隧道 成簡快速路龍泉山2號隧道設計為高瓦斯隧道,最大埋深322米,根據地質勘察資料反映,瓦斯來自隧道下伏侏羅紀中統遂寧組和沙溪廟組泥質砂巖、砂巖和泥巖中的天然氣。該巖層屬于洛帶氣田的主要油氣層,而隧道洞身所穿越的地層主體為侏羅紀上統蓬萊鎮組的砂巖和泥巖。該巖體受區域構造的影響,巖體中密布的節理和小型斷層成為天然氣良好的通道。因此采用TSP超前地質探測來探測節理和斷層,實現對可能泄漏瓦斯的裂隙密集區,斷層破碎帶,和巖層產狀突變進行宏觀預報 在施工過程中對隧道采取的對策主要有,TSP超前地質預報,地質編錄,和水平鉆探三種方法,對掌子面前方圍巖和瓦斯情況進行精確預報TSP地質預報主要采用TSP-200型地址探測儀,其采用回聲測量的原理,通過地震波在不同的地質體中和不同的地質界面產生的反射波特征來預報前方可能出現的斷層巖石破碎帶。來預測瓦斯的出現。地址素描法,由專業地質人員對隧道的工程地質,水文地質特征進行詳細的編錄并繪制地質素描圖,每個循環根據掌子面的地質特征,結合勘察地質資料,對掌子面前方的地質情況進行預測,繪制地質縱斷面圖并提出工程措施。超前水平鉆探,最簡單最有效的預報方法。采用水平地質鉆機在開挖面鉆1-3個孔,分別位于拱頂和拱腰部位,直徑89mm,但此法只適用于短距離,一般孔深小于50m,鉆孔過程中同時對溢出的瓦斯濃度進行檢測.濃度監測方法:1檢測天然氣壓力及集聚位置小于015MPa正常開挖0.15-0.74加強通風自然排放大于0.74,或者單孔涌出速度大于4L/min.掌子面掘進至天然氣聚集位置5m處,停下施作排放孔,若經過24小時壓力仍大于0.74MPa,則應封閉泄漏孔,另作專門處理。2檢測天燃氣濃度:天然氣或二氧化碳濃度小于0.5%正常通風開挖工作面回風流中天然氣或二氧化碳濃度達到1.5%,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切斷電源進行處理。西成鐵路XCZQ-3標段瓦斯隧道施工方案根據設計圖工程地質說明顯示,線路位于川北油氣田產區,根據臨近工點天燃氣測試結果和相關調查表示,油氣資源一般都分布在侏羅系下統自流井中,埋深2000-2800米,天然氣等有害氣體可能順著巖層構造裂隙上逸,并在洞身范圍基巖裂隙或縫隙中局部游散富集,形成氣囊,并具有隨機性和不均勻性,危機隧道施工安全。施工方案1. 瓦斯超前預報和預處理方法超前探孔,每個斷面6個超前探孔,孔徑89mm,單孔長度30m搭接長度不小于5m。探孔處設置監測點,以檢測是否有瓦斯涌出。若探測有有害氣體,應詳細記錄有害氣體涌出位置,壓力,濃度,有害氣體的成分等,根據濃度及涌出量決定是否進行壓力測定。當探測孔使用完畢后應及時用封泥或水泥漿封孔,以防止放炮時引爆孔內瓦斯導致隧道瓦斯爆炸。鉆孔過程中異常現象及處理(當發現以下異常現象時應,立即報告,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切斷電源) 當檢測孔瓦斯涌出量大于5L/min,瓦斯壓力大于1MPa時,必須停止掘進,在涌出孔附近施作排放空進行排放,若24小時不能使其降低,應封孔另作處理。 鉆孔時有夾鉆、頂鉆、頂水、噴孔等動力現象。 瓦斯濃度突然增大或忽高忽低。(3)瓦斯探測后的預處理利用已有的超前探孔進行注漿預處理,把有害氣體可能順著巖層構造裂隙逸出的通道最大限度的封閉。2. 鉆爆作業(1) 瓦斯工區鉆孔作業必須采用濕式鉆孔,且要先開水后開氣:當作業地點20m以內風流中瓦斯濃度大于1%,應停止作業。(2) 瓦斯工區裝藥與爆破應符合下列規定。 爆破地點20米內,瓦斯濃度小于1% 爆破地點20米內,礦車、碎石,煤渣、等物阻塞開挖斷面不能大于1/3 通風應風量足,風向穩 炮眼內煤,巖粉清除干凈 炮眼封泥不足或不嚴不能進行爆破3,施工通風非瓦斯工區通風宜采用壓入式或混合式,低瓦斯隧道施工通風采用壓入式,也可以采用巷道式。高瓦斯工區和瓦斯突出工區應采用巷道式。低瓦斯隧道,斯濃度應稀釋到0.5%以下。高瓦斯工區和瓦斯突出工區,其長度較大的獨立坑道,應將開挖工作面風流中的瓦斯濃度稀釋到0.5%以下。平行坑道僅作巷道式通風的回風道時,其濃度小于0.75%。4.電氣設備與作業機械當瓦斯濃度超過0.5%時,機械應立即熄火停止作業,進行瓦斯處理后在進行作業。曹家莊瓦斯隧道玉蒙蒙自鐵路曹家莊隧道全長3882m,起止里程DK71+160DK75+042。全隧根據設計要求共分三個工區施作。主要瓦斯施工區段為二工區斜井工區DK72+472DK73+712段內,三工區出口工區DK73+712DK75+042段內炭質頁巖地段為疑似瓦斯地段。根據區域地質資料,三疊系上統火把沖組下段中含煤層, 煤厚約0.8m。在云龍山附近見許多小煤窯,現已封閉,但見開采痕跡。據訪問煤質較好,為無煙煤,開采規模小,煤洞長度20m40m,用明挖開采。隧道DK72+690DK73+576段,在穿越該地層時最大埋深約150m,應防瓦斯。另下遠古界昆陽群美黨組板巖中見炭質頁巖及受構造擠壓形成的板巖頁巖炭化層可能會聚集有害氣體。 2)隧道DK72+690DK73+576段通過含煤地層,屬溶蝕、剝蝕低中山地貌,地勢左低右高,巖性為Fbr斷層角礫,Th1 3砂巖夾泥巖及煤層,Tg2灰巖、白云巖中厚層。風化層厚度較大,巖石極為破碎,巖溶強烈發育,可能會揭示隱伏的溶洞和溶管道水、涌泥等問題,最大涌水量12900m3 /d。李浩寨斷層為活動斷層中可能有瓦斯。DK74+200DK75+042段巖性為Pt1m板巖夾炭質頁巖,中薄層狀。風化厚度大,巖質軟,巖體破碎,局部有瓦斯聚集的可能。瓦斯檢測預報超前地質預報及超前探孔含煤地層應采用TSP203地震波進行前方巖層界面預報定位。為詳細掌握掌子面前方地質狀況,探明前方是否過煤層、采空區及其大致位置,過煤系地層段增設超前探孔75mm,長30m,每斷面3孔,每25m一循環,以判斷前方是否遇煤層。瓦斯探孔瓦斯探孔直徑為75,鉆孔與煤層頂板交點應控制在襯砌開挖輪廓線外5.0m范圍內。瓦斯預測孔根據設計擬采用鉆屑指標法進行預測,當掘進工作面距煤層頂板垂距5m遠時,打穿透煤層全厚的預測鉆孔,見煤后改用電煤鉆(鉆頭直徑42)打穿煤層,每打1m煤孔,收集全部鉆屑,按照防治煤與瓦斯突出細則規定,檢測有關指標,判定其突出危險性。部至少打2個預測孔,預測煤層突出危險;部至少打1個預測孔,為檢測性預測孔,以確定上部排放瓦斯時對本部煤體的影響,判定是否需要排放瓦斯。3.1.4瓦斯檢測采用便攜式AZJ291B型甲烷檢測報警儀進行洞內瓦斯濃度監測,每一工作面配備三名專職瓦斯檢查員(24h),對于關鍵工序的關鍵時刻(如鉆眼放炮前、出碴過程中)和重點部位(如工作面頂部、電氣開關附近)認真檢測,若瓦斯濃度超限(進風側為1%,回風側為0.75%),立即停止工作,及時采取治理措施。瓦斯的防治1)保證洞內有足夠的風量和風速。洞內設雙機雙管路通風,供電采用雙回路電源。施工期間連續通風,瓦斯地段的風速最小不低于1m/s,最大不超過6.0m/s。2)機電配置。在瓦斯施工地段,所有機電設備配備防爆型。洞內各種機電設備嚴禁接零,嚴禁帶電檢修。3)爆破使用毫秒雷管和煤礦安全炸藥。毫秒電雷管最后一段的延期時間不超過130ms,施工爆破另做特殊設計。工作面瓦斯濃度超過1%時禁止放炮。放炮時工作面內全部停電,洞內全部人員撤至洞外。4)爆破后,施工支護及時施作。襯砌根據設計按耐腐蝕混凝土灌注,抗滲不小于P9,襯砌緊跟開挖面,以便及時封閉瓦斯逸出。5)瓦斯濃度超過規定值,要進行瓦斯排放,排放前按照雙通道回流抽壓排放措施,有步驟地組織排放開挖時,堅持超前鉆探,分次起爆,隨時支護,保證安全的原則。鉆孔時采用濕式鉆孔。起爆前,應仔細檢測瓦斯濃度,在放炮地點附近20m以內風流中,瓦斯氣體濃度大于1%時,不能起爆。瓦斯隧道爆破開挖之后,應及時進行架設鋼架和噴混凝土支護,保證開挖段的安全穩定。隧道洞內襯砌采用整體混凝土襯砌臺車施工,拱墻一次成型。洞身開挖支護完成后,經施工監測各測試項目所顯示的位移率明顯減緩并已基本穩定;已產生的各項位移已達到預計位移量的80%90%;水平收斂(拱腳附近)速率小于0.2mm/d或拱頂下沉速率小于0.15mm/d后進行邊墻及拱部襯砌施工。當支護變形量大,支護能力又難以加強,變形有明顯收斂趨勢時,在報請監理工程師批準后,提前施作二次襯砌。成蘭鐵路瓦斯隧道本標段有2座隧道,為安縣隧道和柿子園隧道,標段內隧道總長11879米,安縣隧道總長3015m,施工起訖里程D2K73+335D2K76+350,為單洞合修,隧道進口接路基工程,出口緊鄰睢水河雙線大橋,隧道最大埋深320m;柿子園隧道總長14069m,隧道進口緊鄰睢水河大橋橋臺工程。隧道最大埋深680m,本標段起訖里程D2K76+696D3K85+560,共8864米,為單洞合修段。地層巖性主要以千枚巖、板巖為主,夾砂巖、灰巖、頁巖(含煤層),零星分布花崗巖。占線路長度約70%的段落巖體為極為軟弱破碎的板巖、碳質板巖、片巖、千枚巖,受構造影響,多表現出強烈的揉皺變形和擠壓破碎,軟巖和破碎巖巖體性條件極差。施工方案:1. 瓦斯隧道分類 依據設計圖紙安縣隧道出口、柿子園隧道進口、柿子園3#橫洞定性為低瓦斯工區。 2.總體施工方案 隧道各低瓦斯工區作業機械及電氣設備按低瓦斯工況配置,使用非防爆型,相應的機械、設備需嚴格標識、管理。 3.瓦斯檢測與監控方案 隧道各低瓦斯工區采用便攜式瓦斯檢測儀進行瓦斯檢測、監控。 4.瓦斯隧道監測的內容 在施工中,對安全生產影響最大的是瓦斯(主要成分是CH4)的濃度。主要以CH4為監測對象,同時對CO、H2S及洞內風速進行監測。監測CH4、CO、H2S氣體的濃度變化情況及風速變化情況。 洞內超前鉆孔預報預探: 在隧道開挖面布置超前鉆孔,對前方及隧道周邊短距離的地質進行預探,鉆孔方向呈放射狀延伸到隧道周邊外,若遇瓦斯、原油及有害氣體溢出段,則應加強對各項施工措施的施工準備工作。 (1)超前鉆孔 超前地質鉆2孔。詳細記錄巖芯資料,并測瓦斯壓力濃度。如遇地質巖性明顯變化,或隨著向前掘進瓦斯濃度升高梯度變大時,不論是否為設計高瓦斯地段,均應加強超前鉆孔探測。以防瓦斯突出及大量有害氣體冒出。 采用液壓鉆機(ZDY3200S)鉆孔,鉆孔孔徑108mm,各循環搭接長度不少于5m。 (2)加深炮眼 加深炮眼5孔,每孔長36m,加強瓦斯的探測及瓦斯的排出。如具有煤與瓦斯突出危險性應及時提出,以修正和調整施工方案,可采用鉆孔排放,抽放瓦斯,強力通風,水力沖孔、鋼架支護等技術措施,將突出危險性降至安全指標內。 加強瓦斯檢測、監控及通風管理: (1)嚴格執行前述瓦斯檢測、監控方案及通風方案,確保洞內瓦斯濃度指標在安全指標內。 (2)停電、停風時,要通知瓦斯檢查人員檢查瓦斯;恢復送電時,要經過瓦斯檢查人員檢查后,才準許恢復送電工作。 (3)為防止機電設備防爆性能失效或工作時出現火花以及放炮產生火焰等引燃瓦斯,嚴格遵守瓦斯濃度界限的相關規定:開挖工作面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0.5時,必須停止工作,撤出洞內所有施工人員,切斷洞內電源,加強通風,進行處理。華鎣山瓦斯隧道華鎣山隧道進口位于四川盆地東部,橫穿走向北北東向華鎣山背斜北段,路線走向與越嶺山脊走向近于正交。隧道進、出口分別位于渠縣臨巴鎮楊家彎和大竹縣田壩鄉李家附近。華鎣山隧道進口段與出口段均穿越須家河組(T3XJ5)一、三、五、七段的煤系層,煤系層均含有大量瓦斯工區,煤塵有爆炸性危險。隧道進口段與出口段均穿越了須家河組(T3xj)一、三、五段的煤系地層,煤系地層均含有大量瓦斯和其它有害氣體。雷口坡組(T21)和嘉陵江組(T1J)地層可溶巖段含有天然氣,并常拌含H2S。二疊系龍潭組(P21)含煤地層位于嘉陵江組(T1j)下方,中間相隔飛仙關組(T1f)和長興組(P2C)兩地層組,間距約300米(據區域資料),離隧道較近,有害氣體可能通過斷層、大的構造貫通裂縫和地下水運移串至隧道。在老窯、采空區、大的溶洞和封閉構造裂隙有可能聚集瓦斯和其它有害氣體。瓦斯隧道1、瓦斯隧道分為低瓦斯隧道、高瓦斯隧道及瓦斯突出隧道三種,瓦斯隧道的類型按隧道內瓦斯工區的最高級確定。 2、瓦斯隧道工區分為非瓦斯工區、低瓦斯工區、高瓦斯工區、瓦斯突出工區共四類。 3、低瓦斯工區和高瓦斯工區可按絕對瓦斯涌出量進行判定。當全工區的瓦斯涌出量小于0.5m3/min時,為低瓦斯工區;大于或等于0.5m3/min時,為高瓦斯工區。 4、瓦斯隧道只要有一處有突出危險,該處所在的工區即為瓦斯突出工區。判定瓦斯突出必須同時滿足下列4個指標 瓦斯壓力P0.74 MPa;瓦斯放散初速度P10; 煤的堅固性系數,f0.5;煤的破壞類型為類及以上。對華鎣山隧道第3、第4項指標不一定適合,但隧道穿越煤層區,有可能存在瓦斯積聚現象,故本隧道不排除瓦斯突出的可能性。瓦斯檢測1、確定重點檢測地段開挖面及其附近20m范圍內的風流中;斷面變化交界處上部,導坑上部,襯砌與未初砌交界處上部以及襯砌臺車內部等容易積聚瓦斯的地方;局扇20m范圍內的風流中;總回風流中;各洞室和通道;機械、電氣設備及其開關附近20m范圍內;巖石裂隙、溶洞和采空區瓦斯溢出口;局部通風不良地段;技術負責人指定的檢測地點。2、在瓦斯隧道施工中應安設瓦斯自動檢測報警斷電裝置3、便攜式瓦斯檢測報警儀的檢測質量控制防止瓦斯突出預案采用地質雷達和電磁輻射技術預測物探方法初步預測工作面突出危險性,再采用鉆探方法實施防突措施。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采用全斷面超前鉆孔方法預測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孔超前安全距離保持在10m以上,嚴禁超掘。采用鉆孔排放作為防突的主要手段,鉆孔排放瓦斯應按下列要求進行:A、鉆孔排放應先進性設計。設計內容應包括:煤層(采空區)賦存情況、煤層參數、預測時的各項指標、排放范圍、鉆孔排放半徑、排放時間、排放孔個數、每孔長度和角度、排放孔施工及排放期間的安全措施等。B、排放時間、排放半徑及排放孔個數,應根據排放范圍及隧道總工期綜合分析確定。C、鉆孔排放位置應設在距煤層(采空區)垂直距離不小于3m的開挖工作面上,施鉆時各孔應穿透煤層(采空區),并進入頂(底)板巖層不小于0.5m。D、鉆孔排放布孔時,在煤層厚度1/2處的孔距不應大于2倍排放半徑,一般孔底間距不大于2m,并以此計算各孔的角度和長度。E、排放孔施工前應加強排放工作面及已開挖段的支護,防止坍塌造成突出。F、排放孔施工必須嚴格按照設計施鉆,鉆孔過程中應有專人檢查其角度和長度。G、排放孔施工過程中應注意觀察各種異常情況及動力現象,當某孔施工中動力現象嚴重,可暫停該孔施工,待其它孔施工完工后再施工該孔。瓦斯隧道施工期間,建立瓦斯通風監控、檢測的組織系統,測定氣象參數、瓦斯濃度、風速、風量等參數。低瓦斯工區可用便攜式瓦檢儀,高瓦斯工區和瓦斯突出工區除便攜式瓦檢儀外,尚應配置高濃度瓦檢儀和瓦斯自動檢測報警斷電裝置并配備救護隊。洞身開挖與支護開挖時應按圍巖類型及設計預留變形量進尺,施工中應根據圍巖超前地質預報和監控量測結果及時調整施工進度。本隧道采用臺階法開挖施工。黃家梁隧道高瓦斯工區施工方案隧區屬構造侵蝕,風化剝削中低山區地貌,山嶺呈北東向展布。隧道穿越第四系全新統黏土、侏羅系泥巖夾砂巖、砂巖。黃家梁隧道主要不良地質為油砂巖、原油及有害氣體、順層、滑坡等:隧道鉆孔中最淺28.3 m 見油砂巖,最深119.8m 見油砂巖。隧道洞身鉆孔DZ-HJL-07 天然氣濃度最大為25220ppm(封孔24小時測得);DZ-HJL-08 孔天然氣濃度最大為28450ppm(封孔24小時測得)。原油主要賦存于局部節理裂隙內和層理裂隙內。硫化氫氣體及二氧化硫對隧道施工和隧道結構耐久性會造成危害。設計單位根據以上地質勘測情況和相關咨詢技術資料,判定黃家梁隧道DK434+500DK439+500 段為高瓦斯段落,1#斜井、2#斜井、3#斜井施工區段在此范圍,為高瓦斯工區,設計采用有軌運輸施工方式;其余為地段為低瓦斯工區,設計采用無軌運輸施工方式。1)黃家梁隧道DK434+500DK439+500高瓦斯段初期支護噴射砼、仰拱及拱墻二襯砼添加氣密劑。噴射混凝土透氣系數不應大于1010cm/s,仰拱、拱墻襯砌混凝土透氣系數不應大于1011cm/s,氣密劑選用非引氣型,襯砌混凝土施工縫應進行氣密處理,其封閉瓦斯性能不應小于襯砌本體。仰拱、二襯與初支間設全封閉防水、防氣隔離層。(2)隧道初期支護采用濕噴混凝土施工工藝,設備選用TK600型濕噴機(防爆型)。 通風方式(1) 各工作面均采用壓入式通風,通過雙抗風管(阻燃、抗靜電)將新鮮空氣送至掌子面。各洞口通風機設在洞外距洞口30m處,避免產生回風污染。 (2)在隧道各開挖掌子面至主風管出風口地段設置移動式5.5KW防爆局扇(安裝在平板車上)向掌子面供風,以增加瓦斯易聚集地段的風速,防止瓦斯聚集。(3)在各隧道二襯臺車上設5.5KW防爆局扇向洞口方向引風,將模板臺車頂部、死角等部位瓦斯引出。(4)在每個隧道的緊急避車洞處設置5.5kW局扇一臺,以吹散該處聚集的瓦斯。(5)在掌子面至模板臺車地段的死角、塌腔等部位根據瓦斯檢測結果對其吹入高壓風,將其聚集的瓦斯吹散排出。(6)擬在黃家梁隧道1、2、3號斜井與正洞邊緣約10m20m處各增設1個1.5m豎井,在通風豎井出口處安裝抽出式通風機,起到加快回風速度快速排煙的作用,快速排出掌子面爆破后形成的炮煙和粉塵及溢出的瓦斯,起到快速降低瓦斯等有害氣體濃度,改善正洞通風效果,確保施工人員職業健康安全。金家巖瓦斯隧道金家巖隧道位于四川省江油市二郎廟境內。起始里DK449+901DK461+930,全長12029m,為本標段第一長隧道,也是本標段重難 點工程。全隧通過的地段以泥巖夾砂巖為主,單斜構造,地層巖性及地質構造相對單一,圍巖整體狀況較差,地下水發育程度一般,線路走向基本與巖層走向一致,右側巖體順層。遂區上覆第四系全新統坡洪積粉質黏土、塊石土及坡殘積粉質黏土等;下伏基巖為侏羅系中統沙溪廟組上段和下段泥巖夾砂巖,另本段含油砂巖;施工可能遇瓦斯等有害氣體。瓦斯隧道分為低瓦斯隧道、高瓦斯隧道及瓦斯突出隧道三種,瓦斯隧道的類型按隧道內瓦斯工區的最高級確定。瓦斯隧道工區分為非瓦斯工區、低瓦斯工區、高瓦斯工區、瓦斯突出工區共四類。低瓦斯工區和高瓦斯工區可按絕對瓦斯涌出量進行判定。當全工區的瓦斯涌出量小于0.5m3/min時,為低瓦斯工區:大于或等于0.5m3/min時,為高瓦斯工區。瓦斯隧道只要有一處有突出危險,該處所在的工區即為瓦斯突出工區。高、低瓦斯隧道分類是相對的,低瓦斯隧道若通風效果不好,瓦斯聚集后也會形成高瓦斯,高瓦斯隧道加強通風后亦能變成低瓦斯隧道。瓦斯隧道施工,關鍵在于加強通風、監測、超前地質預報及控制爆破等工序。施工方案:1) 隧道通風采用壓入式通風,瓦斯檢測采用人工檢測,隧道施工采用新奧法施工,人工風鉆打眼,礦用炸藥、煤礦許用電雷管起爆,光面爆破,超前小導管和噴射砼支護,臺階法開挖,砼在洞外集中拌和,砼運輸車運輸,泵送入模。2) 隧道開挖后立即施作初期支護,及時進行仰拱施工,盡快完成二次襯砌,及早封閉,減少瓦斯溢出量。遵循短開挖、弱爆破、強支護、早襯砌的原則穩步前進。3) 隧道通風采用壓入式通風,掌子面至模板臺車地段的死角、塌腔等部位設置移動式局扇(采用軸流風機)配合軟風管供風,以增加瓦斯易聚地段的風速,將積聚的瓦斯吹出,防止瓦斯積聚。輔助坑道與正洞交叉洞安裝2臺110KW射流風機(1臺備用),所有掘進工作面的局部扇風機都須裝設三專(專用變壓器、專用開關、專用線路)、一閉鎖(風、電)設施,保證局扇、風機可靠運轉。4) 施工模式的選擇 結合本工程特點,采取瓦斯濃度限值防爆施工模式組織施工。 (1)瓦斯濃度限值 參考和借鑒同類隧道施工方法,擬定以下四種施工狀態: 、瓦斯濃度0.25%為正常作業狀態,在此限值內宜采用通用設備。 、瓦斯濃度在0.25%0.5%時為防爆作業狀態,在此限值內宜采用“礦 用一般型”設備。 、瓦斯濃度在0.5%1.0%時為警戒防爆作業狀態,在此限值內郭應選用“礦用防爆型”設備。 、當瓦斯濃度在1.0%1.5%時為警戒防爆監視作業狀態,在此限值內郭應選用“礦用防爆型”設備。指揮員和瓦斯檢測安全員必須在現場隨時進行監督測,以掌握瓦斯變化狀態,及時報警并進行處理。 金家巖隧道設計為低瓦斯隧道,擬采用通用施工機械設備,減少投資和提高施工效率。勒不果喇吉隧道瓦斯專項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雅瀘高速公路勒不果喇吉隧道位于四川省涼山州冕寧縣曹古鄉與城廂鎮之間,與108國道相鄰。隧道全長:左線2229m、右線2233m。設計行車速度80km/h。隧道限界:凈寬10.25m(單洞),凈高5.0m。地震設防烈度為度。隧道穿越的勒不果喇吉山脊屬小相嶺山脈西翼一條近北北東南南西走向的山脊。勒不果喇吉山脊海拔22702470m。隧址區總體屬中高山構造剝蝕地貌,山脊斜坡地形,山脊北側坡腳(隧道雅安端洞口段)及南側坡腳(隧道瀘沽端洞口段)發育坡洪積扇。隧道通過的山脊最高點地面高程約2470m,相對高差約410m。區內溝谷縱橫,山巒起伏,沖溝較發育,地形變化大。根據隧道勘察的地質測繪及鉆孔揭露,三疊系白果灣組含炭質泥巖、炭屑,泥巖呈深灰色、灰黑色,說明此地層含有有機質成分,具有一定的生烴能力,應該有煤層瓦斯存在。根據區域地質資料,白果灣組地層為涼山州的主要含煤地層,含煤性好的地段可含煤46層和較多煤線及炭質泥巖,可采一般13層,可采總厚可達12m,隧址區地層含煤性較差,基本不含真厚度0.5m以上的可采煤層,但仍含有煤線及炭質泥巖,所以此地層有瓦斯存在。詳勘SZK4鉆孔的瓦斯壓力測試表明:該地層在標高2139.512060.18m處瓦斯測試壓力為0.41Mpa,標高2180.892146.75m處瓦斯測試壓力為0.29Mpa。初勘時在AK208+970R15鉆孔標高在2099.802114.74m段石英砂巖底部巖芯中見有炭屑,呈斑點狀零星分布,用力擦炭屑有污手現象,瓦斯測試壓力為0.49MPa。這也證明地層中有瓦斯存在。綜上所述:隧址區白果灣組地層含有瓦斯,勒不果喇吉隧道全洞身按瓦斯隧道設計。根據瓦斯壓力測試結果和本區的含煤性,隧道發生煤與瓦斯突出的可能性不大,為瓦斯隧道。區內地質構造復雜,節理裂隙發育,可能存在裂隙瓦斯。2. 施工方案(一)、總體施工方案隧道通風采用壓入式和巷道式相結合的通風方式;瓦斯檢測采用人工檢測和自動檢測相結合的檢測方式;隧道施工采用新奧法施工,人工風鉆打眼,礦用炸藥、煤礦許用電雷管起爆,光面爆破,超前小導管和噴射砼支護,臺階法開挖,防爆挖掘機輔助防爆裝載機挖、裝,防爆自卸汽車運輸,二次襯砌采用防爆模板臺車襯砌,砼在洞外集中拌和,防爆砼運輸車運輸,泵送入模。隧道開挖后立即施作初期支護,及時進行仰拱施工,盡快完成二次襯砌,及早封閉,減少瓦斯溢出量。遵循短開挖、弱爆破、強支護、早襯砌的原則穩步前進。隧道通風采用壓入式和巷道式相結合的通風方式;掌子面至模板臺車地段的死角、塌腔等部位設置移動式局扇(采用軸流風機)配合軟風管供風,以增加瓦斯易聚地段的風速,將積聚的瓦斯吹出,防止瓦斯積聚。每個洞口安裝2臺110KW射流風機(1臺備用),通過1500mm雙抗阻燃風管將新鮮空氣送至掌子面。通風機設在洞外距洞口20m以外處。風管最前端距掌子面5m,并且前55m采用可折疊風管,以便放炮時將此55m迅速縮至爆破拋擲區以外。所有掘進工作面的局部扇風機都須裝設三專(專用變壓器、專用開關、專用線路)、一閉鎖(風、電)設施,保證局扇、風機可靠運轉。瓦斯檢測采用便攜式瓦檢儀人工檢測、超前鉆孔探測和KJ90安全視頻監控報警斷電裝置系統相結合的檢測方式;全方位、全天候檢測,及時報警,快速撤離現場,降低事故發生的風險,確保安全施工。洞內供電固定敷設的照明、通信、信號和控制用的電纜采用鎧裝電纜、不延燃橡套電纜或礦用塑料電纜。固定照明燈具,可采用EXd型防爆照明燈;開挖工作面附近的固定照明燈具,采用EXd型礦用防爆照明燈;移動照明必須使用礦燈。設置瓦斯濃度超限與供電的閉鎖裝置。在洞口安裝了避雷系統。(二)、重、難點的施工方案隧道施工的瓦斯監控方案、通風方案、供電方案及機械防爆性能改裝是實施性施工方案的重、難點。歸連鐵路某隧道瓦斯專項施工方案歸連鐵路某標段的某隧道為I級單線鐵路隧道,隧道選址位于某附近,進口DK23+520550和出口DK23+858888段為V級圍巖,根據隧道進口路塹開挖揭示地層看,地表覆蓋層為腐殖土厚度0.3m0.8m不等,下伏黏土,厚度在26米,其下為強風化砂巖呈灰色泥狀,厚度在34米,其下巖層為灰色風化砂巖和褐黃色砂巖互層,局部有強風化泥巖鍥入,設計隧道穿越地層為三疊系上統須家河組砂巖、泥巖,含煤線。根據縱斷面圖可以看出,在D1K23+778+888出口段隧道穿越煤線,其余段隧道底板下部砂巖、泥巖下有煤層下伏。同時設計說明提示含煤層可能有采空區,故本瓦斯隧道控制重點應在穿越煤層和地質預報采空區的有無上。隧道設計為低瓦斯隧道不同地質、不同級別、無煤層、有煤層的超前預報及預防瓦斯的施工方法第一節進口段D1K23+520550段本段為V級圍巖段,拱頂為強風化砂巖,底板為砂巖弱風化,根據現場隧道前路塹開挖揭示地層看,底板距煤層應有一定距離,本段如果沒有斷層錯動,帶動煤層上移,應該沒有煤層侵入隧道輪廓內,因此本段超前地質預報至少采用1個108超前鉆孔配合掌子面地質素描,來驗證前方是否有斷層、煤層及裂隙帶走向,驗證孔沒25m一循環,每孔30m,如探測出前方有斷層無煤層(斷層大于1m時,且瓦斯壓力大于0.74MPa即瓦斯隧道分級為1級時見后述瓦斯隧道分級),除按照斷層加固方法加固拱墻部分外(本加固方法可參見某隧道進洞專項施工方案,一般采用小導管注漿),應在底板及墻底腳向上3米范圍內環向采用42小導管4.55米長,環向0.5米一根,縱向0.5米1環,梅花型布置,進行注漿封堵,注漿后要求檢驗注漿效果,如果不合格需要補注漿。對于小于1米的未見煤層的斷層,則使用3.5米42小導管,按照上述間距進行注漿。對于見到煤層的斷層,則按照后述煤層防治瓦斯措施對煤層進行檢驗,如果有突出可能,按照防突措施進行瓦斯排放,合格后按照正常施工方法揭煤施工,如果長時間排放仍不能夠正常揭煤的,按照后述帷幕注漿后,揭煤通過。本段巖層水平分層較薄,在0.150.4m,且由于地質應力影響呈穹隆狀,為煤的形成及瓦斯賦存提供了地質條件,因為瓦斯通常是循裂隙散逸的,而本段水平巖石裂隙主要為V形,開裂僅限于本層,且從地質縱斷面圖看,砂巖下部尚有泥巖層,因泥巖透氣透水性較差,所以底板如果橫向無斷層或大的裂隙,瓦斯放散應該不多,可以在開挖仰拱后,立即施作噴射砼,應能較好的防止瓦斯進入隧道,本段瓦斯監控重點應放在縱向裂隙上,因從路塹開挖后看地層情況,其縱向裂隙與隧道中線呈2030度角相交,且裂隙帶較深,已經深入泥巖,并且有幾條,按照其分布特點,可能會貫穿隧道左右側,故在瓦斯監控過程中,要重點監控該裂隙附近拱頂瓦斯濃度,如有異常,應先加強通風,而后對裂隙表面采用人工風鎬開鑿,使表面到開鑿底面深度達到30cm以上,寬度不小于5cm,然后,采用氣密性耐腐蝕噴射砼滿噴,該處噴射砼邊緣應距離裂隙邊緣不小于0.8m,要求此處噴射砼應該與相接砼連接緊密,無縫隙。本段由于采用正臺階施工,施工上臺階時,要保證爆破后立即排險,并在碴堆上即開始初噴砼5cm,并封閉掌子面,防止塌方。然后迅速將碴堆耙至下臺階,進行初期支護施工作業,要求障礙物不能擋住上臺階1/3,防止發生瓦斯爆炸。第二節進口段D1K23+550+748段本段為IV級圍巖段,地表有起伏,但無明顯斷層,在里程到D1K23+748處,隧道底板距煤線頂板高度大約2米本段應該注意的是除第一節敘述的外,要應在距離D1K23+748前面20米處就應該增加1個108超前探測孔,其位置應該設置在隧道仰拱中心,防止有小的構造斷層使煤線或者煤層侵入隧道輪廓而因為探測孔設置位置較高沒有發現而誤入煤層,發生瓦斯或者煤突出,應對此探測孔進行瓦斯檢測,以驗證有否瓦斯和煤突出可能,如驗證有煤層出現,應及時跟設計取得聯系,另行設計,并按照后附煤層瓦斯防治措施,增加探測孔,以確定煤層各種產狀及賦存特征。本段底板應該進入泥巖,為防止設置因煤層瓦斯壓力導致隧底出現反拱,應在隧底每35m設置監控量測點,隨時對其進行觀測,當發現隧底異常,出現大的上凸或者隆起時,應及時與設計取得聯系,另行設計或者變更,本方案根據多年隧道施工經驗,出現反拱現象時,應該立即采用42小導管長3.54m長,按照1.0m1.0m梅花型布置,應該從反拱點到洞口方向35m開始向反拱點注漿加固,加固長度應超過反拱點向掌子面方向不小于5m,漿液宜加入早強劑,要求終凝時間不超過20min,隧底左右應該從墻底腳向上2m范圍內,均需注漿,注漿壓力不應小于瓦斯壓力,并且不得小于3MPa。注漿結束后應檢查效果,同時增加監控量測頻率,密切觀察隧底動態,經觀測一周后再無反拱出現,可以視作加固已經完成,隧底變形得到控制,如果在此期間仍有變形存在,則按照上述間距對該段底板進行補注漿,直到變形得到控制為止。在施作小導管鉆孔時,要密切注意底板應力變化情況,如出現頂鉆、卡鉆、瓦斯逆向噴出、空氣帶煤粉噴出或者出現悶雷聲等,應該視做有瓦斯和煤突出的可能性,應立即撤出所有工作人員,并將照明及動力電等關閉,但不得停止通風,應立刻上報設計,進行防突設計,因隧道地質情況設計未采用超前地質預報查明,所以設計未對本段隧道隧底加固進行說明,在發現反拱現象后應立即上報設計,并附本段施工方法供設計參考。本段瓦斯監控重點在底板縱、橫向裂隙、靠近煤線處頂板、掌子面等,隨時對上述部位進行檢查,并在瓦斯檢查記錄牌上寫明瓦斯濃度等,發現有瓦斯及煤突出預兆的異常現象要在第一時間通知撤出所有施工人員,然后停電,不能停止通風,并立即上報項目部和設計,以便爭取時間制定應急方案。本段采用全斷面開挖,通風條件完全能夠滿足瓦斯隧道要求,因此時掌子面離進口已經達到200米以上,為保證瓦斯隧道要求的風速要求,如果將風機功率調至最大,風速仍不能滿足要求,可以考慮在D1K23+720處加設中繼風機,以保證風速。第三節進口段D1K23+748+858段本段為IV級圍巖段,在本段隧道已經開始穿越煤線或者煤層,本段所有施工均應按照煤層瓦斯防治措施,增加探測孔,以確定煤層各種產狀及賦存特征,經上報設計后進行揭煤設計。經勘察,煤線或者煤層較薄的(不大于2米厚)可以直接采用石門揭煤,經驗證滿足煤和瓦斯突出條件的,采用瓦斯排放,經檢查達到排放標準的,可以采用石門揭煤,對于長時間排放仍不達標的,可以采用帷幕注漿,然后采用石門揭煤快速通過煤層。對于未經帷幕注漿的煤層,因其底板強度難以達到設計要求,故應與設計取得聯系,在設計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采用第二節所述小導管注漿加固底板煤層。本段瓦斯監控應該以掌子面、拱頂、煤層出露點為重點,同時著重爆破前掌子面20m范圍內瓦斯濃度,嚴防瓦斯超標照成瓦斯爆炸,在瓦斯超過2.0%應立刻撤出所有施工人員,加強通風,在瓦斯濃度降低到0.5%后,方可由專職瓦斯檢查員,進洞檢查合格后方可進入隧道進行爆破,爆破以震動法,藥量不允許超過平時藥量的1/3。第4節 出口段D1K23+858+888段本段為V級圍巖,采用正臺階開挖,根據地質縱斷面圖,本段隧道應該已經穿過設計煤線或者煤層,為防止設計煤層下部仍有煤層下伏,應在隧道底部及拱頂設置2個108超前探測孔,經勘察無煤層也無瓦斯,按照普通隧道V級圍巖施工方法爆破開挖,如勘察在頂部或者底部仍有部分煤層,需要按照設計進行煤和瓦斯突出檢驗。在無突出可能的情況下,可按照石門揭煤。見后述。本段瓦斯監控重點為檢查探測控瓦斯、頂板、掌子面及其20m范圍內瓦斯濃度,對底板煤層仍需要聯系設計按照第二節小導管注漿加固。天臺山高瓦斯隧道綜合技術研究天臺寺隧道是達成線擴能改造工程的重點控制項目,是鐵道部2006年三大在建高瓦斯隧道之一。隧道穿越龍泉山山脈,位于淮口)石板灘段東端,起訖里程為DK294+600DK297+606,全長3006m。其中級圍巖2346m、占全長78.04%,級圍巖330m、占全長10.98%,級圍巖330m、占全長10.98%;隧道在進口段DK294+683DK294+714段穿越紅花塘(F1)斷層,在DK295+052DK295+173段穿越大梁子(F2)斷層,斷層及破碎帶巖體破碎,呈碎石角礫狀;根據區域地質勘察和設計資料分析,天臺寺隧道與既有鐵路炮臺山隧道處于相同的地層和構造單元,下伏地層中的天然氣可能通過巖層中的裂隙通道向上部釋放。根據勘察及調查資料,可以確定天臺寺隧道通過地段為儲氣段,施工時可能會有天然氣涌出,施工時按高瓦斯隧道設防。2主要施工技術介紹2.1強通風瓦斯隧道施工,通風是關鍵,加強通風是防止瓦斯爆炸最有效的方法。我們根據天臺寺隧道高瓦斯地質情況,考慮施工通風及工期要求,兼顧運營期間防災救援的需要,于路線前進方向右側設置平行導坑,確立了巷道式通風總體通風方案;平導中線與線路中線平行,平導中線與左線線路中線(雙線隧道)間距30m,全長2500m。具體在實施過程中,分為以下三個階段執行 第一階段:隧道進口的第一個橫通道貫通前采用壓入式通風。正洞設置1臺2110kW軸流通風機、配1500mm風管,平導設置1臺255kW軸流通風機、配1200mm風管。隧道出口因只掘進120m正洞,不做平導,僅正洞設置1臺2110kW軸流通風機、配1500mm風管,采用壓入式通風。第二階段:隧道進口的第一個橫通道貫通后采用巷道式全負壓通風系統。正洞內設2臺通風機,獨立通風。一路給正洞通風,配置1臺2110kW對旋軸流通風機、配1500mm風管壓入式通風,另一路通過橫通道給平導通風,配置1臺255kW對旋軸流通風機、配1200mm風管壓入式通風。考慮隧道洞口地形狹窄的條件,隧道進口的第一個橫通道作為進出運輸通道,在隧道進口平導口安裝抽出式風機,巷道口適當位置安裝三道風門,洞口安裝2臺255kW煤礦地面防爆抽出式對旋軸流通風機,1臺運行1臺備用。除臨近開挖面作回風的橫通道外,其他不用的橫通道均設兩道風門或視情況及時封閉。第三階段:隧道貫通后采用巷道式通風。全隧貫通后及時調整通風系統,平導進口開啟1臺255kW煤礦地面防爆抽出式對旋軸流通風機,防止瓦斯超限。2.2勤監測監測是防治瓦斯爆炸的主要手段,施工中要勤量測,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的發生。天臺寺隧道為高瓦斯隧道,隧道穿越的地層內富含巖層、油層、天然氣等多種有害氣體。根據這種情況,我們采用/雙保險0監測措施,即建立遙控自動化監測系統與人工現場監測相結合。遙控自動化系統選用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重慶分院生產的KJ-90系統,由洞口監測中心(配置主控計算機)和洞內的控制分站以及在洞內各工作面、各巷道、塌方空洞、巷道轉角等瓦斯濃度集中處設置瓦檢探頭、風速探頭、自動報警器、遠程斷電儀等。通過各種探頭及儀器,洞口和監測中心可以隨時了解洞內各處瓦斯濃度和風速情況,如有超標立即報警并通過斷電器關閉洞內電器電源。設置自動監測系統的探頭須離開挖面有一定的距離。人工瓦斯檢測主要是實行/一炮三檢0制度,即裝藥前,放炮前,爆破后人工進行瓦斯檢查,使得開挖過程中監測瓦斯濃度做到不間斷。2.3超前探測在天臺寺隧道施工過程中,為了防止瓦斯突出的危險,開展了超前探測的工作,每循環鉆眼時,加深炮眼探測是否有瓦斯、天然氣等氣體。每個斷面加深炮眼的個數不小于5個,均勻分布于掌子面,炮眼加深長度不小于4m(循環進尺2m)。當加深炮眼探測到瓦斯、天然氣等有害氣體后,則在瓦斯涌出孔附近施作超前探孔,孔徑采用76mm,孔深25m,每循環搭接長度不小于5m。正洞每斷面施作6孔,平導每斷面施工3孔進行全斷面探測,并在超前探孔處設新中梁山隧道建成渝鐵路客運專線CYSG-6標新中梁山隧道穿越煤系地層,局部有瓦斯積聚的可能,屬低瓦斯隧道。隧道穿越三疊系上統須家河組的含煤地層1、3段以紫褐、灰黑色等泥頁巖為主,夾薄層狀砂巖、炭質頁巖及薄煤層、煤線,煤層厚約0.10.4m,夾有數層煤層薄,瓦斯含量甚微,已有在觀音峽背斜開挖的隧道,在穿越須家河組地層時實際瓦斯涌出量均比較小,其上限值多在0.20.4m3/min之間,而開采須家河組煤層的礦井,其瓦斯涌出量也在0.3m3/min以下。考慮到瓦斯涌出存在的不均衡性,這一地層的最大瓦斯涌出量應不大于0.5m3/min。因此隧道洞身穿須家河組,其瓦斯含量較小,屬低瓦斯段,但不排除可能局部積聚瓦斯。瓦斯檢測、排放與防治采用常規地質素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