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3大氣的運動
測試卷
時間:75分鐘分值:10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共16*3分)
(2023?陜西安康?校考模擬預測)2018年5月3日起,位于美國夏威夷島上的基拉韋厄火山(19.43°N,
155.29°W)開始了為期數月的劇烈噴發活動,大規模的火山爆發后,大量的灰燼、灰塵、二氧化硫氣體和
其他地殼物質進入大氣層。圖為火山灰擴散主要軌跡圖,各線條上的數字組合代表統計出的分布情形序列
號(括號外)與對應分布情形的分布占比(括號內)。完成下面小題。
1.火山灰的擴散能夠長時間影響當地地表的輻射收支,其中()
A.太陽輻射增強B.大氣削弱作用減弱
C.地面輻射增強D.大氣逆輻射增強
2.推測圖示地區近地面的主導風向是()
A.西北風B.東北風C.西南風D.東南風
3.受火山灰影響,圖示海域上空氣溶膠厚度的高值區呈()
A.東北一西南向的帶狀分布B.西北一東南向的帶狀分布
C.南北向的帶狀分布D.東西向的帶狀分布
【答案】1.D2.B3.A
【解析】1.火山灰顆粒彌漫在大氣層中,使得大氣反射,散射陽光的作用增強,即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
作用增強,B錯誤;到達地表的太陽輻射減少,地面輻射減弱,AC錯誤;同時火山灰云能增強大氣的保溫
作用(大氣逆輻射增強),D正確。故選D。
2.讀圖可知火山灰向島西側和西南側擴散明顯,結合經緯度可知圖示地區位于北緯20。左右,處于北半球
東北信風帶控制范圍,因此圖示地區近地面的主導風向是東北風,B正確,ACD錯誤,故選B。
3.讀圖可知3路徑占比37%,是火山灰擴散的主要方向,呈東北一西南走向,故圖示海域上空氣溶膠厚度
的高值區呈東北-西南向的帶狀分布,A正確,BCD錯誤,故選A。
【點睛】信風主要是由副熱帶高氣壓帶吹向赤道低氣壓帶的風,位于中低緯度,在北半球形成東北信風帶,
在南半球形成東南信風帶。
(2023?湖南長沙?長郡中學校考模擬預測)逆溫是指對流層大氣中氣溫隨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現象,從地
面開始的逆溫稱為接地逆溫,從離地面一定高度處開始的逆溫稱為懸浮逆溫。逆溫厚度是指出現逆溫現象
上、下限的高度差。下圖反映甘肅省酒泉市多年8時和20時平均逆溫厚度的年內變化。完成下面小題。
A.8時懸浮逆溫B.8時接地逆溫
C.20時懸浮逆溫D.20時接地逆溫
5.8時接地逆溫厚度比20時接地逆溫厚度大,原因是8時()
A.地面溫度較低B.大氣的對流較強
C.太陽輻射較弱D.大氣逆輻射較強
6.影響夏季與冬季逆溫厚度差異的最重要因素是()
A.風速B.降水C.晝夜長短D.氣溫日較差
【答案】4.C5.A6.C
【解析】4.根據反映甘肅省酒泉市多年8時和20時平均逆溫厚度的年內變化圖,8時懸浮逆溫與8時接地
逆溫厚度年內變化均大于200,A錯誤;B錯誤;判斷出20時懸浮逆溫逆溫厚度年內變化小于200,逆溫厚
度年內變化最小的是20時懸浮逆溫。C正確;20時接地逆溫大約200,D錯誤;故選C。
5.由干逆溫是指對流層大氣中氣溫隨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現象,所以逆溫層下冷上熱,近地面的溫度低,會
導致近地面大氣溫度低,有利于接地逆溫層的形成,會導致接地逆溫層較厚,因此8時地面溫度較低會導
致8時接地逆溫厚度比20時接地逆溫厚度大,A正確;逆溫形成時,大氣較為穩定,大氣對流強會導致逆
溫厚度較低,B錯誤;8時是白天,有太陽光照,太陽輻射較強,20時是夜晚,太陽輻射較弱,C錯誤;大
氣逆輻射較強會導致地面溫度較高,不利于逆溫的形成,所以會導致逆溫厚度降低,D錯誤;故選A。
6.由于逆溫是指對流層大氣中氣溫隨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現象,所以逆溫層下冷上熱,近地面的溫度低,會
導致近地面大氣溫度低,有利于接地逆溫層的形成,主要是由季節的溫度差異造成的,夏季太陽直射北半
球,北半球越往北,白晝時間長,接受太陽輻射多,溫度高;冬季太陽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晝短夜長,白
晝時間短,接受的太陽輻射少,溫度低。C正確;與風速、降水、氣溫日較差關系較小,故選C。
【點睛】由干逆溫是指對流層大氣中氣溫隨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現象,所以逆溫層下冷上熱,近地面的溫度
低,會導致近地面大氣溫度低,有利于接地逆溫層的形成。
(2023?山東濟南?統考三模)成都地區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是一個多夜雨的地區。該地夜雨現象的形成
不僅與地形因素密切相關,還受到大尺度空氣運動的影響。圖為某年7月17日該地夜雨時垂直螺旋度等值
線剖面圖,垂直螺旋度能夠反映大氣在垂直方向上的運動特征,正值為上升運動,負值為下沉運動。據此
完成下面小題。
IO20EIO3°EIO40EIO5°EIO6°E
(實線為正值.虛線為負值)
7.圖中易出現夜雨的地點是()
A.甲B.乙C.丙D.T
8.此時()
A.坡前東側地面受熱,氣流上升B.山坡比坡前地面同高度氣溫低
C.山坡大氣層結穩定,天氣晴好D.山頂近地面氣流受熱輻合上升
9.本次夜雨形成得益于該地東南側的副熱帶高壓,其邊緣氣流使該地()
A.水汽增加B.氣溫降低C.凝結核增加D.大氣穩定
【答案】7.C8.B9.A
【解析】7.根據圖中垂直螺旋度顯示的運動特征可看出,丙處大氣以上升運動為主,氣流上升易冷卻凝結
形成降水,C正確;甲、乙、丁處大氣以下沉運動為主,不易形成降水,ABD錯誤。故選C。
8.圖中顯示山坡乙處氣流下沉,夜間坡面降溫比同高度大氣降溫快,溫度低,B正確;夜間為地面散熱過
程,A錯誤;圖中顯示山坡處氣流下沉,層結不穩定,C錯誤;山頂甲處近地面降溫快,氣流下沉,D錯誤。
故選B。
9.該地東南側大氣濕度大,為高壓中心,水平氣流順時針輻散,為該地帶來大量水汽,氣流上升凝結形成
降水,A正確,B、D錯誤;副熱帶高壓帶來的氣流不會增加凝結核,C錯誤。故選A。
【點睛】形成降水的條件有:充足的水汽;使氣塊能夠抬升并冷卻凝結;較多的凝結核。
(2023?四川遂寧?校考模擬預測)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各個城市下穿隧道也越來越多。下圖示意我國
某城市內一較長下穿隧道內部和外部1月和7月平均溫度日變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0.表示1月隧道外氣溫日變化曲線的是()
A.①B.②C.③D.@
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日出前后隧道內外溫差最小B.遂道內外溫度日變化差異較小
C.6時隧道內外溫差最大D.隧道外部溫差比內部小
12.該城市最可能是()
A.呼和浩特B.哈爾濱C.漢中D.銀川
【答案】10.C11.B12.C
【解析】10.冬季隧道內外溫度都比夏季低,故①②表示7月份隧道內外氣溫日變化,AB錯誤;③④表示
1月份隧道內外氣溫日變化;白天隧道外部溫度高,夜晚隧道內部溫度高,隧道內溫差小于外部,據圖可看
出③符合冬季隧道外氣溫變化曲線,C正確D錯誤。故選C。
11.圖中信息顯示1月份隧道內外溫差最大值出現在6時左右,7月6時隧道內外溫差不是最大,AC錯誤;
隧道內外溫度日變化差異較小,B正確;隧道內晝夜溫差小于隧道外,D錯誤;故選B。
12.由圖示信息可知,隧道外最冷月氣溫在0℃左右,應靠近秦嶺一淮河一線,圖中最高氣溫出現在15時
左右,而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在地方時14時,說明圖中學校的地方時比北京時間晚約1小時,圖中學校應
位于105噸附近。因此該城市最可能位于陜西,呼和浩特和哈爾濱排除,AB錯誤;漢中地處陜西,C正確;
銀川地處寧夏,緯度更高,冬季氣溫更低,D錯誤。故選C。
【點睛】白天隧道外部溫度高,夜晚隧道內部溫度高。無論是1月還是7月,隧道內溫差都小于外部,隧
道內1月偏溫暖,7月偏涼爽,具有冬暖夏涼的特點。
(2023?浙江?浙江省桐鄉市高級中學校聯考模擬預測)福州市不同年份水汽輸送形勢差異明顯。下圖示
意不同年份,福州市區不同方向夏季各月的水汽輸入與輸出量。完成下面小題。
匚二I北邊
口東邊
^南邊
EE3西邊
-6」6月7月8月6月7月8月
典型旱年典型澇年
13.為福州夏季輸送水汽的主要氣流是()
A.東北風B.東南風C.西北風D.西南風
14.福州旱年、澇年交替現象出現的根本原因是
A.東北信風帶季節移動異常B.登陸福州的臺風天數變化
C.副熱帶高壓不穩定D.亞洲低壓強度異常
【答案】13.D14.C
【解析】13.由圖可知,無論是典型旱年還是典型澇年,西邊界和南邊界都是夏季水汽輸入的主要邊界,
因此為福州夏季輸送水汽的主要氣流是西南風,D正確,東邊界和北邊界以水汽輸出為主,ABC錯誤。故
選D。
14.由于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每年的范圍和強度的差異,其外圍水汽輸送途徑存在差異,夏季風會出現
異常,導致福州降水量年際變化大,旱澇災害交替,C選項正確;夏季影響我國東南的氣壓形勢主要是西北
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而不是東北信風帶和亞洲低壓,故AD錯誤;登陸福州的臺風天數變化對旱澇年交替
的影響較小,B錯誤。故選C。
【點睛】臺風發源于熱帶海洋面上最強的熱帶氣旋。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在12級或12級以上。臺風登陸后,
強度逐漸減弱、消失。影響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臺風,以7-9月最為頻繁。
(2023?山東泰安?統考模擬預測)在北半球,由北向南逆行的暖鋒叫倒暖鋒。倒暖鋒是東北地區特有的
天氣過程,其具備暖鋒特征,但與常見的暖鋒又有明顯不同的特點。下圖為東北地區某次倒暖鋒過境時近
地面氣壓形勢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5.倒暖鋒過境期間東北地區的氣溫分布特點及原因的說法,正確的是()
A.南高北低,南部較北部緯度低,氣溫高
B.北高南低,北部受來自海洋的暖氣團影響,氣溫高
C.南高北低,南部較北部降水少,氣溫高
D.北高南低,南部受來自海洋的冷氣團影響,氣溫低
16.此次倒暖鋒最可能出現的地區及移動方向在()
A.甲線附近、南移B.乙線附近、南移
C.丙線附近、北移D.丁線附近、西移
【答案】15.B16.B
【解析】15.據圖可知,此時亞歐大陸為高壓,可判斷出,陸地氣溫較低;鄂霍次克海氣溫高,形成強暖
中心,暖濕空氣隨著東北方向氣流進入東北地區,造成東北地區北部迅速增溫,因此出現了北部氣溫比南
部高的反常現象,B正確、ACD錯誤。故選B。
16.乙地來自海洋的較溫暖的偏北風與當地冷空氣相遇形成倒暖鋒,并往南移動,B正確;甲線和丁線附近
為高壓脊,無法形成鋒面,A、D錯誤;丙地是來自陸地的冷干偏北風與當地暖濕氣團相遇,并往東移動,
形成冷鋒,C錯誤。故選B。
【點睛】鋒面氣旋的判斷:1、不管南半球還是北半球,左邊是冷鋒,右邊是暖鋒。2、不管冷鋒還是暖鋒,
冷氣團一側降水,暖氣團一側晴朗。3、北半球北側是冷氣團,南半球南側是冷氣團。
二、綜合題(共3小題,共52分)
17.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為研究某地焚風的發展變化,研究人員在該地設A、B兩處氣象觀測點進行觀測(圖左)。圖右為某年1
月28日在A觀測點獲取的氣象數據。另據B觀測點數據顯示,當日地方時14:00左右該處出現一個鋒面,
停留了一段時間后,15:30左右開始移動。
2O
8om
01
06
/6o
?—9u
^(-4o
8
42O
O
2
4681012
時間(地方時)
2皿$
一氣溫....相對濕度'風向和風速
(1)指出A觀測點,焚風出現的時間(地方時)。(2分)
(2)分析AB段地形對焚風發展變化的影響。(6分)
(3)解釋B處鋒面形成的原因并指出15:30后鋒面的移動方向。(6分)
【答案]⑴6時(2分)
(2)從A至B地勢逐漸降低(3分),有利于氣流下沉增溫,使焚風勢力增強(3分)。
(3)B位于湖泊沿岸地區,湖泊增溫速度較慢,氣溫較低(2分);陸地增溫塊,氣溫較高,冷暖氣團相遇形
成鋒面(2分)。鋒面向東南方向移動(2分)。
【分析】本題以某地焚風的發展變化為材料,設置3道小題,涉及焚風的特點及發展變化、鋒面等相關知
識點,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體現區域認知、綜合思維的學科素養。
【詳解】(1)焚風的性質是干熱風。讀右圖可知,地方時為6時時,該地風力開始增強、氣溫開始增高,
相對濕度開始下降,因此焚風出現的時間為地方時6時。
(2)根據河流流向以及圖中海拔可知,從A至B地勢逐漸降低,焚風順著地勢下沉,并在下沉過程中增溫,
使焚風勢力增強。
(3)鋒面為兩種性質不同的氣團相遇形成的。圖中B位于湖泊沿岸地區,受湖陸熱力性質差異影響,白天
湖泊增溫速度較慢,氣溫較低;陸地增溫較快,氣溫較高,湖泊冷氣團和陸地的暖氣團在B處相遇形成鋒
面。圖中焚風為偏北風,15:30后焚風影響到B處鋒面,受焚風影響,推動鋒面向南移動。
18.(2023?廣東深圳?深圳市高級中學校考模擬預測)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20分)
馬達加斯加島中部為海拔100—2000米的高原和山地,沿海多為平原和丘陵。塔那那利佛省(圖中陰
影區域)為該國人口和城市最密集的地區,7月甲地平均氣溫明顯高于乙地。下圖示意馬達加斯加島1月和
7月平均降水量分布(單位:mm)o
(1)從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的角度,分析該島降水量空間差異的原因。(8分)
(2)與乙地相比,說明甲地7月平均氣溫較高的原因。(6分)
(3)解釋塔那那利佛省成為該國人口和城市密集區的氣候原因。(6分)
【答案】(1)1月赤道低氣壓帶(熱帶輻合帶)南移,該島北部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盛行上升氣流,對流雨
較多(2分);7月東南信風帶北移,東部地處迎風坡,降水多,西部形成雨影區,降水少(2分);7月西
南部受副熱帶高壓帶北移的影響,降水少(2分);導致該島北部、東部降水多,西(西南)部降水少(2
分)。
(2)該島中部海拔較高甲地位于東南信風的背風坡,晴天多,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較弱,到達地面的太陽
輻射較多(3分);東南信風越過山地高原后,氣流下沉增溫,氣溫較高(3分)。
(3)該國屬于熱帶,塔那那利佛省地處中部高原山地,地勢較高,氣候涼爽(3分);(冬、夏半年)降水較為
適中,且晴天較多,便于人們生產和生活(3分)。
【分析】本題以馬達加斯加島為材料,涉及降水及其影響因素、氣溫及其影響因素以及人口分布影響因素
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識調用分析能力,體現了區域認知、綜合思維以及地理
實踐力的地理學科核心素養。
【詳解】(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月份隨著氣壓帶風帶的南移,馬達加斯加島北部地區受到赤道低氣壓帶
的控制,盛行上升氣流,形成對流雨,降水豐沛;7月份隨著氣壓帶風帶的北移,馬達加斯加島受東南信風
影響,風由海洋吹向陸地帶來充沛水汽,島嶼東部為東南信風迎風坡,多地形雨,降水較多;島嶼西側位
于東南信風背風坡,降水較少;7月份隨著氣壓帶風帶的北移,島嶼西南部受副熱帶高壓控制,盛行下沉氣
流,以晴朗天氣為主,降水較少。綜上分析可知,島嶼北部和東部地區降水較多,西部和南部地區降水相
對較少。
(2)據材料可知,島嶼中部是山脈,東部地區處于東南信風的迎風坡,7月份,來自印度洋的暖濕氣流較
多,降水多,相對涼爽,甲地位于山地的背風坡,晴天多,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較弱,達到地面的太陽輻
射較多,地面吸收的太陽輻射較多,地面輻射較強,氣溫較高;甲地位于東南信風背風坡,背風坡氣流下
沉過程中增溫顯著,形成焚風效應,氣溫升高。
(3)根據圖中信息可以看出塔那那利佛省地處中部高原山地,該島嶼為熱帶氣候,中部山地高原,海拔較
高,氣候涼爽,適宜人類活動;根據材料信息可知,該地降水較為適中,且晴朗天氣較多,有利于生產生
活,故人口分布較多。
19.(2023?重慶?校聯考模擬預測)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伊犁河谷位于我國天山山脈西部,北、東、南三面環山。伊犁河谷氣候溫和濕潤,年降水量達349.9mm、
是新疆最濕潤的地區。圖1示意伊犁河谷3個大氣可降水量(指空氣中含有的水汽總量)測站分布,圖2
示意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伊寧站、新源站和天山鄉站月平均大氣可降水量及同期降水量。
(
E
E
()
E酗
E
)云
珊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期中測試卷解題技巧總結
- 2025年美容師(專業資格)理論知識考核試卷
- 鋼絲繩選型課件
- 金融行業分析課件
- 金寶crrt護理課件
- 重癥病房護理課件
- 重慶一中八下家長會課件
- 酒店工程部培訓課件
- 配藥技術課件
- 真空熟咸鴨蛋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2024-2030版)
- 常見骨關節疾病的評定技術-肩關節周圍炎的評定技術(康復評定技術課件)
- 益海嘉里(盤錦)糧油工業有限公司稻殼鍋爐可研報告
- JGJ106-2014 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
- 2023年中國石化河北石家莊石油分公司社會招聘20人筆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 太陽能熱水系統設計
- 醫務科崗前培訓
- 共青團團課主題班會課件PPT模板PPT
- GB/T 8685-2008紡織品維護標簽規范符號法
- 合成氨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 2022年徐聞縣(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招聘筆試試題及答案解析
- 網電部管理重點(中)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