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隧道變形縫T型中埋式橡膠止水帶(征求意見稿)》_第1頁
《鐵路隧道變形縫T型中埋式橡膠止水帶(征求意見稿)》_第2頁
《鐵路隧道變形縫T型中埋式橡膠止水帶(征求意見稿)》_第3頁
《鐵路隧道變形縫T型中埋式橡膠止水帶(征求意見稿)》_第4頁
《鐵路隧道變形縫T型中埋式橡膠止水帶(征求意見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T/CCTASXXXX—XXXX鐵路隧道變形縫中埋式T型橡膠止水帶本文件規定了鐵路隧道變形縫中埋式T型橡膠止水帶的分類和標記,技術要求,檢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運輸與貯存。本文件適用于鐵路隧道變形縫用中埋式T型橡膠止水帶(以下簡稱“T型橡膠止水帶”),其他隧道變形縫用止水帶可參考使用。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228.1金屬材料拉伸試驗第1部分:室溫試驗方法GB/T328.11-2007建筑防水卷材試驗方法第11部分:瀝青防水卷材耐濕熱GB/T328.14-2007建筑防水卷材試驗方法第14部分:瀝青防水卷材低溫柔性GB/T328.20建筑防水卷材試驗方法第20部分:瀝青防水卷材接縫剝離性能GB/T328.22建筑防水卷材試驗方法第22部分:瀝青防水卷材接縫剪切性能GB/T528硫化橡膠或熱塑性橡膠拉伸應力應變性能的測定GB/T529硫化橡膠或熱塑性橡膠撕裂強度的測定(褲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試樣)GB/T531.1硫化橡膠或熱塑性橡膠壓入硬度試驗方法第1部分:邵氏硬度計法GB/T1690硫化橡膠或熱塑性橡膠耐液體試驗方法GB/T1839鋼產品鍍鋅層質量試驗方法GB/T2518連續熱鍍鋅鋼板及鋼帶GB/T2941橡膠物理試驗方法試樣制備和調節通用程序GB/T3512硫化橡膠或熱塑性橡膠低溫脆性的測定(多試樣法)GB/T3516橡膠溶劑抽出物的測定GB/T7759.1硫化橡膠或熱塑性橡膠壓縮永久變形的測定第1部分:在常溫及高溫條件下3T/CCTASXXXX—XXXXGB/T7762硫化橡膠或熱塑性橡膠耐臭氧龜裂靜態拉伸試驗GB/T12830硫化橡膠或熱塑性橡膠與剛性板剪切模量和粘合強度的測定四板剪切法GB/T14837.1橡膠和橡膠制品熱重分析法測定硫化膠和未硫化膠的成分第1部分:丁二烯橡膠、乙烯-丙烯二元和三元共聚物、異丁烯-異戊二烯橡膠、異戊二烯橡膠、苯乙烯-丁二烯橡膠GB/T15256硫化橡膠或熱塑性橡膠低溫脆性的測定(多試樣法)GB18173.2高分子防水材料第2部分:止水帶GB18583室內裝飾裝修材料膠粘劑中有害物質限量GB/T23457預鋪防水卷材GB/T3516橡膠溶劑抽出物的測定JC1066建筑防水涂料中有害物質限量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1.1T型橡膠止水帶T-shapedrubberwaterstop以橡膠為主要基材,通過添加各種助劑,經過塑煉、混煉、硫化等工序制成,用于隧道變形縫防水工程的T型截面帶狀橡膠制品。3.1熱鍍鋅鋼帶galvanizedsteelstrip在連續生產線上,將冷軋鋼帶或熱軋酸洗鋼帶浸入鋅液中,經熱浸鍍獲得的鋼帶。3.2高分子自粘材料polymerself-adhesivematerial高分子化合物制成,具有高黏度、高強度和優良防水性能的一種粘接材料。4分類和標記4.1分類4.1.1T型橡膠止水帶按材料分為兩類:a)橡膠類:普通T型橡膠止水帶,用T-R表示;自粘T型橡膠止水帶,用T-ZR表示。b)鋼邊橡膠類:普通鋼邊T型橡膠止水帶,T-GR表示;自粘鋼邊T型橡膠止水帶,T-ZGR表示。4.2標記T型橡膠止水帶應有標記,標記內容包含:分類代號—規格(寬度×厚度×高度)。T/CCTASXXXX—XXXX4示例1:寬度為300mm,公稱厚度為6mm,高度為400mm的普通T型橡膠止水帶標記為:T—R—300×6×400。示例2:寬度為400mm,公稱厚度為10mm,高度為500mm的自粘鋼邊T型橡膠止水帶標記為:T—ZGR—400×10×500。5技術要求5.1原材料5.1.1T型橡膠類止水帶,不應采用再生橡膠。5.1.2鋼邊橡膠類T型橡膠止水帶的鋼邊材料應采用熱鍍鋅鋼帶。5.2結構形式及尺寸偏差5.2.1T型止水帶結構形式普通T型橡膠止水帶,如圖1所示。自粘T型橡膠止水帶,如圖2所示。T/CCTASXXXX—XXXX5普通鋼邊T型橡膠止水帶,如圖3所示自粘鋼邊T型橡膠止水帶,如圖4所示T/CCTASXXXX—XXXX65.2.2尺寸偏差±3%b±3%b0000注1:自粘材料厚度不小于0.6mm,寬度不小于40mm注2:字母b為T型橡膠止水帶橫向寬度;字母h為T型橡膠止水帶豎向高度5.3外觀質量T型橡膠止水帶橡膠表面不應有開裂、缺膠、海綿狀、凹痕等缺陷。鍍鋅鋼帶基材表面不應有漏鍍、鍍層脫落、肉眼可見裂紋等缺陷。自粘材料外觀平整、無漏粘現象。具體質量要求見表2。T/CCTASXXXX—XXXX71不應出現大于1mm的氣泡,直徑不大于1mm的氣泡時每25.4物理力學性能5.4.1T型止水帶物理力學性能應符合表4要求。123456789臭氧老化【50×10-8,20%40±2)℃×48T/CCTASXXXX—XXXX8b僅自粘鋼邊T型橡膠止水帶要求;T/CCTASXXXX—XXXX95.4.2熱鍍鋅鋼帶材料物理力學性能應符合表4要求12345.4.3自粘材料自粘材料應采用非瀝青類的高分子自粘材料,其物理力學性能和有害物質限量應符合表5的規定1T/CCTASXXXX—XXXX2346檢驗方法6.1橡膠物理機械性能6.1.1T型橡膠止水帶物理機械性能試驗方法見表6。12345678T/CCTASXXXX—XXXX96.1.2有害物質限量測定有害物質限量的測定按GB18583和JC1066的規定進行。1.1.1含膠量測定采用止水帶橡膠本體作為檢測樣品,按GB/T14837.1的規定測定總有機物含量,按GB/T3516的規定測定溶劑抽出物含量,含膠量用總有機物含量與溶劑抽出物含量的差值表征。1.1.2與后澆混凝土(或水泥砂漿)剝離強度測定與后澆混凝土(或水泥砂漿)剝離強度的測定按附錄A的規定進行。1.1.3與后澆混凝土(或水泥砂漿)剪切強度測定與后澆混凝土(或水泥砂漿)剪切強度的測定按附錄B的規定進行。1.1.4防竄水性測定防竄水性測定按附錄C的規定進行。1.1.5錨固性能測定錨固性能的測定按附錄D的規定進行。1.1.6鍍層重量測定鍍層重量的測定按GB/T1839的規定進行。1.1.7屈服強度、抗拉強度和斷后伸長率測定屈服強度、抗拉強度和斷后伸長率的測定按GB/T228.1的規定進行。6.2尺寸測定用游標卡尺測量,厚度精確到0.02mm,寬度精確到1mm;其中厚度測量取制品上的任意1m作為T/CCTASXXXX—XXXX樣品,然后自其兩端起在制品表面的對稱部位取四點進行測量,取其平均值。自粘材料層厚度采用厚度計測量,精確到0.01mm。6.3外觀質量凹痕應目視檢查。氣泡和雜質用游標卡尺測量。7檢驗規則7.1檢驗分類7.1.1出廠檢驗7.1.1.1.組批與抽樣檢驗批每批為5000m,不足5000m的按一批計。每批逐一進行規格尺寸和外觀質量檢驗,并在上述檢驗合格的樣品中隨機抽取試樣,進行物理力學性能檢驗。7.1.1.2.檢驗項目應逐批對T型橡膠止水帶的尺寸偏差、外觀質量、硬度、拉伸強度、扯斷伸長率、撕裂強度、壓縮永久變形、熱空氣老化、金屬粘接強度項目進行出廠檢驗。7.1.2T型橡膠止水帶出廠檢驗及頻次應符合表7的要求。123456789T/CCTASXXXX—XXXX7.1.3型式檢驗本文件所列的全部技術指標項目為型式檢驗項目,通常在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進行型式檢驗:a)新產品的試制定型鑒定;b)產品的結構、工藝、材料、生產設備等方面有重大改變;c)轉產、轉廠、停產一年后復產;d)合同規定或用戶提出要求;e)出廠檢驗結果與上次型式檢驗有較大差異;f)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機構提出進行該項試驗的要求。在正常情況下,脆性溫度和熱空氣老化應為3個月至少一次檢驗,其余各項為每年進行一次檢驗。7.1.4T型橡膠止水帶型式檢驗符合表8的要求。7.2判定規則規格尺寸、外觀質量及物理力學性能各項檢驗指標全部符合技術要求,則為合格品。若物理力學性能有一項指標不符合技術要求,應另取雙倍試樣進行該項復檢驗,復檢結果全部合格為合格品,否則為不合格品。T/CCTASXXXX—XXXX8標志、包裝、運輸、貯存8.1標志產品包裝上應有下列標志:a)廠名、地址;b)產品名稱和規格;c)生產日期和批號;d)執行標準號。8.2包裝T型橡膠止水帶應使用不影響其性能的材料進行包裝。8.3運輸T型橡膠止水帶在運輸過程中不應受到損傷。8.4貯存貯存時,T型橡膠止水帶應放置于通風、干燥、溫度在-15℃~30℃的室內,并應避免陽光直射,且隔離熱源;不應與酸、堿、油類及有機溶劑等接觸。T/CCTASXXXX—XXXX(規范性)與后澆混凝土(或水泥砂漿)剝離強度試驗方法A.1一般要求按GB/T23457和GB/T328mm,試件數量為5個。自粘膠層與止水帶基材粘合的寬度為40mm,試件斷面結構如圖A.1所示。單位為毫米A.2無處理試驗用混凝土由強度等級為42.5級的普通硅酸鹽水泥、中砂、粒徑為5mm~20mm碎石及水組成,配合比為水泥:中砂:石子:水=1:1.3:2.5:0.5。試驗用水泥砂漿由強度等級為42.5級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標準砂及水組成,配合比為水泥:標準砂:水=1:2:0.4。將試件粘結面的防粘層除去并保證試件粘結長度為100mm,將試件平放在模具的底部,粘結面朝上,然后將混凝土(或水泥砂漿)拌合物倒入模具,在振動臺上振實,厚度約50mm。在(20士2)℃下放置24h后脫模,在標準養護條件養護7d。試件在(23士2)℃下放置4h,將混凝土(或水泥砂漿)板裝在試驗機一端的夾具上,將試件一端翻轉180°夾在試驗機另一端的夾具中,使試件的縱向軸線與拉伸試驗機及夾具的軸線重合,如圖A.2所示。夾具間距離至少100mm,不承受預荷載。試驗在(23士2)℃進行,拉伸速度(100士10)mm/min。連續記錄拉力直至試件分離。按GB/T328.20的規定計算平均剝離強度,單位為N/mm。T/CCTASXXXX—XXXXA.3水泥粉污染表面將強度等級為42.5級的普通硅酸鹽水泥粉滿撒在平放的試件粘結面上,保持7d,然后用水沖洗表面的水泥粉,再按A.2進行試驗。A.4泥沙污染表面將粒徑不超過0.20mm的沙土撒在平放的試件粘結面上,保持7d,然后用水沖洗表面的沙土,再按A.2進行試驗。A.5熱老化將試件水平放入(70±2)℃烘箱中7d,取出在(23士2)℃條件下放置24h,再按A.2進行試驗。A.6浸水后剝離強度按A.2養護制備試件,浸入(23土2)℃的水中28d,再將試件在(23士2)℃下放置4h,然后再按A.2進行試驗。T/CCTASXXXX—XXXX(規范性)與后澆混凝土(或水泥砂漿)剪切強度試驗方法B.1一般要求按GB/T23457和GB/T328.22的規定,采用成品取樣,試件長度為300mm,試件寬度(40±0.5)mm,試件數量為5個。自粘膠層與止水帶基材粘合的寬度為40mm,試件斷面結構如圖A.1所示。單位為毫米圖B.1與后澆混凝土(或水泥砂漿)剪切強度試驗試件斷面結構示意B.2無處理試驗用混凝土由強度等級為42.5級的普通硅酸鹽水泥、中砂、粒徑為5mm~20mm碎石及水組成,配合比為水泥中砂石子水=1:1.3:2.5:0.5。試驗用水泥砂漿由強度等級為42.5級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標準砂及水組成,配合比為水泥:標準砂:水=1:2:0.4。將試件粘結面的防粘層除去并保證試件粘結長度為100mm,將試件平放在模具的底部,粘結面朝上,然后將混凝土(或水泥砂漿)拌合物倒入模具,在振動臺上振實,厚度約50mm。在(20±2)℃下放置24h后脫模,在標準養護條件養護7d。試件在(23±2)℃下放置4h,將混凝土(或水泥砂漿)板裝在試驗機一端的夾具上,將試件夾在試驗機另一端的夾具中,使試件的縱向軸線與拉伸試驗機及夾具的軸線重合,如圖B.2所示。夾具間距離至少100mm,不承受預荷載。試驗在(20±2)℃進行,拉伸速度(100±10)mm/min。連續記錄拉力直至試件分離。按GB/T328.22的規定計算平均剪切強度,單位為N/mm。T/CCTASXXXX—XXXX圖B.2與后澆混凝土(或水泥砂漿)剪切強度示意圖B.3水泥粉污染表面將強度等級為42.5級的普通硅酸鹽水泥粉滿撒在平放的試件粘結面上,保持7d,然后用水沖洗表面的水泥粉,再按B.2進行試驗。B.4泥沙污染表面將粒徑不超過0.20mm的沙土撒在平放的試件粘結面上,保持7d,然后用水沖洗表面的沙土,再按B.2進行試驗。B.5熱老化將試件水平放入(70±2)℃烘箱中7d,取出在(23士2)℃條件下放置24h,然后裁取(300x50)mm的五個試件,再按B.2進行試驗。B.6浸水后剪切強度按B.2養護制備試件,浸入(23土2)℃的水中28d,再將試件在(23士2)℃下放置4h,然后再按B.2進行試驗。T/CCTASXXXX—XXXX(規范性)防竄水性試驗方法C.1一般要求按GB/T23457的規定,采用成品取樣,試件長度為140mm,試件寬度為140mm,試件數量為3個。在試件中心開一直徑10mm的通孔,如圖C.1所示。單位為毫米C.2無處理C.2.1試件制備將試件放入混凝土抗滲性模具中,將混凝土澆注在試件的粘結面上,混凝土配合比滿足抗滲壓力0.6MPa,在(20±2)℃下放置24h脫模,再于標準養護條件養護28d。C.2.2試驗步驟將抗滲性試件裝入混凝土抗滲儀,止水帶面迎水,加壓到0.4MPa,保持24h,以后每加壓0.1MPa,保持4h,直至混凝土滲水,或達到規定的試驗壓力。C.2.3試驗結果試驗結束將試件取下,揭去止水帶,觀察止水帶粘結面有無明水滲出,無明水滲出為不竄水。C.3水泥粉污染表面將強度等級為42.5級的普通硅酸鹽水泥粉滿撒在平放的試件粘結面上,保持7d,然后用水沖洗表T/CCTASXXXX—XXXX面的水泥粉,再按C.2進行試驗。C.4泥沙污染表面將粒徑不超過0.20mm的沙土撒在平放的試件粘結面上,保持7d,然后用水沖洗表面的沙土,再按C.2進行試驗。C.5熱老化將試件水平放入(70±2)℃烘箱中7d,取出后在(23±2)℃條件下放置24h,再按C.2進行試驗。C.6浸水后按C.2.1養護制備試件,浸入(23±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