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臨沂市202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模擬)歷史及答案(臨沂二模)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西周晚期的一些青銅器銘文如《毛公鼎》等,篇幅較長且內容豐富,涉及宣王對大臣的誥命、賞賜以及大臣的感恩之辭等。這些銘文反映了()A.西周晚期政治格局相對穩定B.青銅器成為文化傳承的主要載體C.周王注重宣揚政治權威D.貴族階層文化素養普遍較高2.秦漢時期,政府通過征辟、察舉等制度選拔人才。其中,征辟是指皇帝或官府直接征聘人才,察舉則是地方長官考察和推舉人才。這兩種制度的實行()A.打破了貴族對政治權力的壟斷B.標志著官僚政治的正式確立C.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D.有利于社會階層的流動3.唐朝后期,藩鎮割據局面形成。下列關于藩鎮割據的表述,正確的是()A.藩鎮擁有獨立的財政權和軍事權B.藩鎮的存在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C.藩鎮的割據導致了唐朝的滅亡D.藩鎮割據局面的形成是由于科舉制度的弊端4.北宋時期,商業繁榮,城市經濟發達。以下現象在北宋城市中可能出現的是()A.坊市界限嚴格,商業活動有固定的時間和地點B.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C.城市中設有專門的市舶司管理對外貿易D.夜市和早市消失,商業活動受到嚴格限制5.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元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實行()A.郡縣制B.分封制C.行省制度D.三省六部制6.明朝時期,對外交往頻繁。鄭和下西洋是這一時期對外交往的重要事件。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加強與海外各國的聯系,宣揚國威B.進行海外貿易,獲取經濟利益C.尋找失蹤的建文帝D.開辟新的貿易路線7.清朝前期,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經濟上出現了康乾盛世的繁榮局面。但到了后期,清朝逐漸走向衰落。導致清朝后期衰落的主要原因是()A.閉關鎖國政策的影響B.西方列強的侵略C.國內階級矛盾的激化D.以上都是8.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A.中國的禁煙運動損害了英國的利益B.英國為了打開中國市場,掠奪原料和傾銷商品C.中國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后D.英國的工業革命需要更多的海外市場9.19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洋務派掀起了一場洋務運動。洋務運動的主要內容包括()①創辦近代軍事工業②創辦近代民用工業③籌建近代海軍④開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0.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這場戰爭以中國的失敗而告終,簽訂了《馬關條約》。《馬關條約》的簽訂對中國產生的影響是()A.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B.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C.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D.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11.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辛亥革命的主要歷史功績是()A.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B.建立了中華民國,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C.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D.以上都是12.1915年,新文化運動興起。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有()①提倡民主,反對獨裁專制②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③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④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3.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標志是()A.中共一大的召開B.中共二大的召開C.五四運動的爆發D.南昌起義的爆發14.1924年至1927年,國共兩黨進行了第一次合作。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是()A.三民主義B.新三民主義C.馬克思主義D.民主與科學15.1931年,日本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變后,中國()A.全面抗戰開始B.局部抗戰開始C.國共兩黨實現第二次合作D.進入了戰略反攻階段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題,共55分。16.(14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處于大變革、大動蕩時期。各諸侯國為了在競爭中占據優勢,紛紛進行變法改革。其中,秦國的商鞅變法最為徹底,使秦國逐漸強大起來。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包括:廢除井田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土地自由買賣;獎勵耕織,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按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等。材料二北魏時期,為了順應民族融合的趨勢,孝文帝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革的主要內容有:遷都洛陽;推行漢化政策,說漢語、穿漢服、改漢姓、與漢族通婚等。孝文帝的改革促進了民族融合,增強了北魏的實力。(1)根據材料一,指出商鞅變法的背景。(4分)(2)商鞅變法和孝文帝改革在政治上的共同之處是什么?(4分)(3)結合所學知識,簡評孝文帝漢化改革。(6分)17.(13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國近代以來,在西方列強的侵略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面對民族危機,先進的中國人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和抗爭。從林則徐的虎門銷煙到太平天國運動,從洋務運動到戊戌變法,從辛亥革命到新文化運動,這些探索和抗爭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中國社會的進步,但都未能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命運。直到中國共產黨成立后,領導中國人民經過長期的革命斗爭,終于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1)根據材料,概括中國近代先進中國人探索和抗爭的主要階段及代表事件。(6分)(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近代探索和抗爭未能改變中國命運的原因。(4分)(3)簡述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3分)18.(14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于18世紀60年代的英國,以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為主要標志。工業革命使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材料二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于19世紀70年代,以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的發明和使用為主要標志。第二次工業革命使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推動了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從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材料三第三次科技革命開始于20世紀四五十年代,以計算機技術、航天技術、生物工程技術等為主要標志。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類進入了“信息時代”,帶來了社會生產力的巨大飛躍,推動了世界經濟的全球化發展。(1)根據材料一,指出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的時間和主要標志。(3分)(2)根據材料二,歸納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影響。(4分)(3)綜合材料,概括科技革命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共同影響。并談談你對科技發展的認識。(7分)19.(14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二戰后,世界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蘇聯在戰后實力也不斷增強。兩國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矛盾日益加深,逐漸形成了美蘇對峙的兩極格局。材料二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蘇聯的解體,兩極格局瓦解。世界格局呈現出多極化的發展趨勢。美國是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但歐盟、日本、俄羅斯、中國等國家和國際組織在國際事務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1)根據材料一,指出二戰后形成兩極格局的主要原因。(4分)(2)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兩極格局瓦解的標志。(2分)(3)分析世界多極化趨勢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積極影響。(8分)答案一、選擇題1.C【解析】西周晚期青銅器銘文內容涉及宣王對大臣的誥命、賞賜及大臣感恩之辭等,體現了周王注重宣揚自身政治權威,C項正確;西周晚期政治格局并不穩定,A項錯誤;青銅器并非文化傳承的主要載體,B項錯誤;僅從銘文不能得出貴族階層文化素養普遍較高,D項錯誤。2.D【解析】秦漢時期的征辟和察舉制度為普通民眾提供了進入仕途的機會,有利于社會階層的流動,D項正確;戰國時期軍功爵制打破了貴族對政治權力的壟斷,A項錯誤;郡縣制的實行標志著官僚政治的正式確立,B項錯誤;這兩種制度選拔的人才不一定文化素質高,C項錯誤。3.A【解析】唐朝后期藩鎮擁有獨立的財政權和軍事權,形成割據局面,A項正確;藩鎮割據不利于國家統一,B項錯誤;藩鎮割據是唐朝滅亡的重要原因,但不是直接導致唐朝滅亡,C項錯誤;藩鎮割據形成與科舉制度無關,D項錯誤。4.B【解析】北宋時期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B項正確;北宋時期坊市界限被打破,商業活動不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夜市和早市繁榮,A、D項錯誤;市舶司設立在港口城市,并非在城市中普遍設立,C項錯誤。5.C【解析】元朝在地方實行行省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C項正確;郡縣制是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盛行于西周,三省六部制是隋唐的中央官制,A、B、D項錯誤。6.A【解析】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加強與海外各國的聯系,宣揚國威,A項正確;經濟利益并非主要目的,B項錯誤;尋找建文帝也不是主要目的,C項錯誤;當時也不是為了開辟新的貿易路線,D項錯誤。7.D【解析】清朝后期衰落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包括閉關鎖國政策的影響、西方列強的侵略以及國內階級矛盾的激化等,D項正確。8.B【解析】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英國為了打開中國市場,掠奪原料和傾銷商品,B項正確;中國的禁煙運動是導火線,A項錯誤;中國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后是內部原因,C項錯誤;英國工業革命需要更多海外市場是外部推動因素,但B項表述更直接符合題意,D項錯誤。9.D【解析】洋務運動的主要內容包括創辦近代軍事工業、近代民用工業、籌建近代海軍以及開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等,①②③④都正確,D項當選。10.B【解析】《馬關條約》的簽訂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B項正確;《南京條約》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A項錯誤;《辛丑條約》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C項錯誤;甲午戰敗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野心,但這不是最主要影響,D項錯誤。11.D【解析】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統治,結束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中華民國并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A、B、C項表述都正確,D項當選。12.D【解析】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反對獨裁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①②③④都正確,D項當選。13.A【解析】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A項正確;中共二大制定了民主革命綱領,B項錯誤;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C項錯誤;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D項錯誤。14.B【解析】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是新三民主義,B項正確;三民主義有局限性,不能作為合作政治基礎,A項錯誤;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C項錯誤;民主與科學是新文化運動的旗幟,D項錯誤。15.B【解析】九一八事變后,中國局部抗戰開始,B項正確;七七事變后全面抗戰開始,A項錯誤;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實現于1937年,C項錯誤;戰略反攻階段是在解放戰爭后期,D項錯誤。二、非選擇題16.(1)背景: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處于大變革、大動蕩時期;各諸侯國為在競爭中占據優勢,紛紛進行變法改革。(4分)(2)共同之處:都加強了中央集權。商鞅變法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加強了國君對地方的控制;孝文帝改革遷都洛陽及推行一系列漢化政策,有利于加強北魏中央政府的統治,強化中央集權。(4分)(3)簡評:孝文帝漢化改革順應了民族融合的趨勢,促進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增強了北魏的實力;推動了鮮卑族的封建化進程,學習了漢族先進文化和制度;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使鮮卑族喪失了自身的一些文化特色和民族傳統。(6分)17.(1)主要階段及代表事件:地主階級抵抗派:林則徐虎門銷煙。農民階級:太平天國運動。地主階級洋務派:洋務運動。資產階級維新派:戊戌變法。資產階級革命派:辛亥革命。激進的民主主義者:新文化運動。(6分)(2)原因:中國近代探索和抗爭未能改變中國命運的原因,從根本上是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決定的。具體而言,領導階級的局限性,如農民階級、地主階級、資產階級都不能提出科學的革命綱領;中外反動勢力聯合鎮壓,力量過于強大。(4分)(3)歷史意義: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3分)18.(1)時間:18世紀60年代;主要標志: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3分)(2)主要影響:使人類進入“電氣時代”,推動了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從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4分)(3)共同影響:提高了生產力,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推動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和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任務驅動活動對素養提升的影響與策略
- 醫療通信安全管理辦法
- 學科交叉研究面臨的挑戰與解決路徑
- 國有企業中介服務機構選聘流程與標準
- 農業綜合資金管理辦法
- 城鄉融合:礦山生態修復規劃策略研究
- 機電設施養護管理辦法
- 工程建設標準規范
- 工廠安全知識培訓資料
- 生產車間管理目視看板
- H3C全系列產品visio圖標庫
- 區塊鏈挖礦周期與收益分析
- 2024年人類對外星生命的深入探索
- 造謠法律聲明書范本
- (完整word版)高中英語3500詞匯表
- 輸變電工程檔案管理歸檔要求
- SYB創業培訓游戲模塊2課件
- 獸醫傳染病學(山東聯盟)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青島農業大學
- 腸系膜脈管系統腫瘤的診斷
- GB/T 35273-2020信息安全技術個人信息安全規范
- GB 18068-2000水泥廠衛生防護距離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