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LTE知識競賽考試題庫及答案【新】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0題)1.LTE系統中,下行物理信道中用于傳輸用戶數據的主要信道是()。A.PDCCHB.PDSCHC.PHICHD.PCFICH答案:B(PDSCH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承載用戶數據;PDCCH承載控制信息,PHICH為HARQ指示信道,PCFICH指示控制信道格式。)2.LTE采用的多址技術中,下行使用(),上行使用()。A.OFDMA,SC-FDMAB.SC-FDMA,OFDMAC.CDMA,OFDMAD.OFDMA,CDMA答案:A(下行多址為正交頻分多址OFDMA,上行采用單載波頻分多址SC-FDMA以降低峰均比。)3.LTE系統中,小區搜索的第一步是()。A.同步信號檢測(PSS/SSS)B.小區ID確定C.參考信號測量(CRS)D.系統信息讀取(SIB)答案:A(小區搜索流程:檢測PSS(主同步信號)確定符號同步和小區組內ID→檢測SSS(輔同步信號)確定幀同步和小區組ID→獲取完整PCI→測量CRS→讀取系統信息。)4.以下哪種調制方式在LTE中支持的最高編碼速率?()A.QPSKB.16QAMC.64QAMD.256QAM答案:C(LTERel-8/9支持QPSK(2bit/symbol)、16QAM(4bit/symbol)、64QAM(6bit/symbol);Rel-10及以后支持256QAM,但主流版本仍以64QAM為主。)5.LTE中,MAC層的HARQ進程數最多為()。A.4B.8C.16D.32答案:B(下行HARQ進程數固定為8,上行根據配置可選4或8,通常為8。)6.以下哪個網元負責LTE用戶的移動性管理和會話管理?()A.MMEB.SGWC.PGWD.HSS答案:A(MME(移動性管理實體)負責非接入層(NAS)信令、用戶鑒權、切換控制;SGW為服務網關,負責用戶面數據路由;PGW為分組數據網關,提供IP地址分配和QoS控制;HSS為歸屬簽約用戶服務器,存儲用戶簽約信息。)7.LTE系統中,RRC連接建立的觸發原因不包括()。A.初始接入(Attach)B.被叫呼入(MO/MT)C.切換(Handover)D.小區重選(CellReselection)答案:D(小區重選發生在RRC_IDLE狀態,不觸發RRC連接建立;RRC連接建立的觸發原因包括初始附著、主叫/被叫、切換準備等。)8.以下哪項不是LTE的關鍵性能指標(KPI)?()A.接入成功率B.切換成功率C.掉話率D.話音質量(MOS)答案:D(MOS主要用于VoLTE或傳統電路域話音質量評估,非LTE系統級關鍵KPI;LTE核心KPI包括接入成功率、切換成功率、掉線率、吞吐量等。)9.LTE中,載波聚合(CA)最多支持()個分量載波(CC)聚合。A.2B.3C.5D.10答案:C(LTERel-10支持最多5個CC聚合,每個CC帶寬最大20MHz,總帶寬可達100MHz。)10.LTE系統中,用于廣播小區公共信息的系統消息是()。A.SIB1B.SIB2C.MIBD.SIB3答案:C(MIB(主信息塊)廣播最核心的系統信息,如帶寬、PHICH配置、系統幀號;SIB1(系統信息塊1)包含小區選擇/重選參數及其他SIB的調度信息。)11.LTE上行調度中,Type1資源分配的特點是()。A.基于RB塊(RBG)的連續分配B.基于單個RB的離散分配C.僅支持1個RB的分配D.不支持動態調度答案:A(Type1分配以RBG(RB組)為單位,適用于連續RB分配;Type2以位圖(Bitmap)指示離散RB,適用于離散分配。)12.LTE中,RSRP(參考信號接收功率)的測量對象是()。A.小區特定參考信號(CRS)B.解調參考信號(DMRS)C.探測參考信號(SRS)D.相位跟蹤參考信號(PTRS)答案:A(RSRP是CRS的接收功率平均值,用于小區覆蓋評估;RSRQ為RSRP與總接收功率的比值,反映信號質量。)13.LTE切換流程中,源eNodeB向目標eNodeB發送的關鍵信令是()。A.HandoverRequestB.HandoverCommandC.PathSwitchRequestD.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答案:A(源eNodeB通過HandoverRequest向目標eNodeB請求切換準備,包含用戶上下文;目標eNodeB回復HandoverRequestAcknowledge后,源eNodeB發送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含切換命令)給UE。)14.以下哪種場景最適合使用MIMO的空間復用模式(TM3/TM4)?()A.小區邊緣(低SINR)B.小區中心(高SINR)C.高速移動場景D.室內穿透損耗大的場景答案:B(空間復用通過多天線發送不同數據流提升吞吐量,需高SINR支持;小區邊緣或低SINR時更適合發射分集(TM2)或波束賦形(TM7/TM8)。)15.LTE系統中,PDCP層的主要功能不包括()。A.頭壓縮(ROHC)B.加密/解密C.數據報排序D.誤塊率(BLER)控制答案:D(BLER控制由MAC層的HARQ實現;PDCP層功能包括頭壓縮、加密、數據報排序、丟包檢測等。)16.VoLTE(LTE語音)的關鍵技術不包括()。A.SRVCC(單一無線語音呼叫連續性)B.eSRVCC(增強型SRVCC)C.CSFB(電路域回落)D.半靜態調度(SPS)答案:C(CSFB是LTE無法直接承載語音時回落到2G/3G電路域的方案,非VoLTE核心技術;VoLTE基于IP多媒體子系統(IMS),通過SRVCC實現LTE與電路域的切換。)17.LTE中,用于上行信道質量反饋的物理信道是()。A.PUCCHB.PUSCHC.PRACHD.PCFICH答案:A(PUC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承載CQI(信道質量指示)、PMI(預編碼矩陣指示)、RI(秩指示)等控制信息;PUSCH承載上行數據和部分控制信息。)18.LTE系統帶寬為20MHz時,可用的RB(資源塊)數量是()。A.50B.100C.150D.200答案:B(每個RB占用12個子載波×0.5ms時隙,10MHz對應50RB,20MHz對應100RB。)19.以下哪項不是LTE小區間干擾協調(ICIC)的技術?()A.靜態頻率復用(SFR)B.動態資源調度(DRS)C.波束賦形(Beamforming)D.軟頻率復用(FFR)答案:C(ICIC通過協調相鄰小區的資源分配(如頻率、功率)降低干擾,包括SFR、FFR、動態調度等;波束賦形是MIMO技術,用于增強目標方向信號,非ICIC。)20.LTE中,隨機接入過程的觸發場景不包括()。A.RRC_IDLE狀態下初始接入B.RRC_CONNECTED狀態下切換C.上行數據到達但無可用上行資源D.小區重選后保持RRC_IDLE狀態答案:D(小區重選后若保持RRC_IDLE狀態,無需隨機接入;隨機接入觸發場景包括初始接入、切換、上行資源請求、失步后恢復等。)二、多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10題)1.LTE物理層的主要功能包括()。A.傳輸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B.HARQ軟合并C.功率控制D.小區搜索答案:ABCD(物理層功能包括信道映射、調制編碼、HARQ軟合并、功率控制、同步(小區搜索)等。)2.LTE網絡架構(EPC)的主要網元包括()。A.MMEB.SGWC.PGWD.eNodeB答案:ABC(EPC核心網元為MME、SGW、PGW;eNodeB屬于接入網(E-UTRAN)。)3.LTE中支持的MIMO傳輸模式包括()。A.發射分集(TM2)B.空間復用(TM3/TM4)C.波束賦形(TM7/TM8)D.開環空間復用(TM9)答案:ABC(LTERel-8/9支持TM1~TM8,TM9為Rel-10引入的增強模式;發射分集(TM2)、空間復用(TM3/TM4)、波束賦形(TM7/TM8)均為典型模式。)4.LTE系統消息中,MIB包含的信息有()。A.系統帶寬B.PHICH配置(長度和資源)C.小區ID(PCI)D.系統幀號(SFN)的前8位答案:ABD(MIB包含系統帶寬、PHICH配置、SFN前8位;PCI通過PSS/SSS獲取,不包含在MIB中。)5.LTE上行物理信道包括()。A.PUSCHB.PUCCHC.PRACHD.PDSCH答案:ABC(PDSCH為下行物理信道,上行包括PUSCH(數據)、PUCCH(控制)、PRACH(隨機接入)。)6.LTE切換類型包括()。A.同頻切換B.異頻切換C.異系統切換(如LTE→UMTS)D.空口切換(如LTE→NR)答案:ABC(LTE切換包括同頻、異頻、異系統(如到UMTS/CDMA);空口切換(如SA場景下的LTE→NR)屬于5G范疇。)7.LTE中影響小區容量的主要因素有()。A.系統帶寬B.調制編碼方式(MCS)C.MIMO模式D.小區半徑答案:ABCD(帶寬越大、MCS越高、MIMO層數越多,容量越高;小區半徑越大(覆蓋越遠),邊緣用戶SINR越低,容量受限。)8.LTE的QoS參數包括()。A.QCI(QoS等級標識)B.GBR(保證比特速率)C.ARP(分配保留優先級)D.RSRP(參考信號接收功率)答案:ABC(QoS參數包括QCI、GBR/NGBR、ARP、最大比特速率(MBR)等;RSRP是覆蓋指標,非QoS參數。)9.LTE網絡優化中,常見的干擾類型有()。A.同頻干擾B.鄰頻干擾C.交叉時隙干擾(TD-LTE)D.互調干擾(設備硬件問題)答案:ABCD(同頻干擾(相同載波)、鄰頻干擾(相鄰載波)、TD-LTE特有的交叉時隙干擾(上下行時隙對齊問題)、硬件互調干擾均為常見干擾類型。)10.LTE中,RRC連接狀態包括()。A.RRC_IDLEB.RRC_CONNECTEDC.RRC_INACTIVE(Rel-13及以后)D.RRC_SUSPENDED(Rel-15及以后)答案:AB(標準LTE(Rel-8~Rel-12)定義RRC_IDLE和RRC_CONNECTED兩種狀態;RRC_INACTIVE/SUSPENDED為5G引入的增強狀態。)三、判斷題(每題2分,共10題)1.LTE下行采用SC-FDMA多址技術以降低峰均比。()答案:×(下行采用OFDMA,上行采用SC-FDMA。)2.MIB通過BCH(廣播信道)傳輸,SIB通過DL-SCH(下行共享信道)傳輸。()答案:√(MIB映射到BCH,SIB映射到DL-SCH。)3.LTE的HARQ采用異步非自適應方式,允許動態調整冗余版本和調制方式。()答案:√(下行HARQ為異步自適應,上行可配置異步/同步,支持冗余版本和MCS調整。)4.小區PCI(物理小區標識)由PSS(0~2)和SSS(0~167)組合而成,共504個唯一PCI。()答案:√(PCI=3×SSS_ID+PSS_ID,SSS_ID范圍0~167,PSS_ID范圍0~2,總計3×168=504個。)5.LTE中,用戶面數據的協議棧從UE到核心網依次為:PDCP→RLC→MAC→物理層→空口→eNodeB→SGW→PGW。()答案:×(協議棧順序應為:物理層→MAC→RLC→PDCP→空口→eNodeB→SGW→PGW。)6.切換過程中,UE通過測量報告(MeasurementReport)觸發eNodeB的切換決策。()答案:√(UE上報測量報告(如A3事件)后,eNodeB評估并決定是否切換。)7.LTE支持的最大調制方式為64QAM,對應每個符號傳輸6比特。()答案:√(Rel-8/9支持64QAM,Rel-10及以后支持256QAM(8bit/symbol),但主流仍以64QAM為主。)8.隨機接入過程中,UE發送的第一個消息是PRACH上的前導碼(Msg1)。()答案:√(隨機接入四步流程:Msg1(前導碼)→Msg2(隨機接入響應)→Msg3(RRC連接請求/上行數據)→Msg4(沖突解決)。)9.LTE的TA(跟蹤區)由多個小區組成,用于RRC_IDLE狀態下的移動性管理。()答案:√(TA列表由MME配置,UE在TA列表內移動無需更新位置,超出則觸發TA更新(TAU)。)10.VoLTE通過IMS網絡承載語音,無需回落至2G/3G電路域。()答案:√(VoLTE基于IP多媒體子系統(IMS),語音以IP包形式在LTE網絡傳輸,無需CSFB。)四、簡答題(每題5分,共10題)1.簡述LTE中OFDM技術的主要優缺點。答案:優點:-高頻譜效率(子載波正交,無保護間隔);-抗多徑衰落(CP循環前綴消除符號間干擾);-靈活支持不同帶寬(通過調整子載波數量);-易于與MIMO結合提升容量。缺點:-峰均比(PAPR)較高(需功率回退,降低功放效率);-對頻率偏移敏感(多普勒頻移或晶振誤差會破壞子載波正交性);-同步要求高(需精確的時間和頻率同步)。2.說明LTE中RRC連接建立的主要流程。答案:RRC連接建立流程(初始接入場景):1.UE在RRC_IDLE狀態發起隨機接入(通過PRACH發送前導碼);2.eNodeB返回隨機接入響應(包含臨時C-RNTI、上行授權等);3.UE發送RRC連接請求(Msg3,包含建立原因,如初始Attach);4.eNodeB分配正式C-RNTI,發送RRC連接建立消息(包含SRB1配置);5.UE回復RRC連接建立完成,進入RRC_CONNECTED狀態;6.后續觸發NAS層Attach流程(與MME交互完成鑒權、上下文建立)。3.解釋LTE中HARQ(混合自動重傳請求)的工作原理。答案:HARQ結合ARQ(自動重傳請求)和FEC(前向糾錯):-發送端對數據進行信道編碼(如Turbo碼)并添加冗余比特(RV,冗余版本);-接收端嘗試解碼,若成功則反饋ACK;若失敗則反饋NACK,并緩存軟判決信息;-發送端收到NACK后,發送相同數據的不同冗余版本(自適應HARQ),接收端將新數據與緩存的軟信息合并(軟合并)后重新解碼;-重復此過程直至解碼成功或達到最大重傳次數(通常為4~8次)。4.簡述LTE小區搜索的步驟。答案:小區搜索流程:1.符號同步:檢測PSS(主同步信號,周期5ms),確定子幀內符號位置和小區組內ID(0~2);2.幀同步:檢測SSS(輔同步信號,周期5ms),確定無線幀起始位置和小區組ID(0~167),組合得到完整PCI(0~503);3.參考信號測量:基于CRS(小區特定參考信號)測量RSRP/RSRQ,評估小區質量;4.系統信息讀取:解碼BCH獲取MIB(主信息塊),再通過DL-SCH讀取SIB(系統信息塊),完成小區接入準備。5.說明LTE中PCI沖突和PCI混淆的區別及影響。答案:-PCI沖突:兩個相鄰小區使用相同PCI。影響:UE無法區分兩個小區的同步信號和參考信號,導致測量誤差、切換失敗、干擾加劇。-PCI混淆:兩個相鄰小區PCI不同,但PSS/SSS組合導致UE測量時無法正確識別(如不同PCI但PSS相同)。影響:UE可能誤判鄰區關系,導致切換目標錯誤或測量報告不準確。6.簡述LTE網絡中QoS的實現機制(基于QCI)。答案:QoS(服務質量)通過QCI(QoS等級標識)實現,QCI定義了承載的關鍵屬性(如調度優先級、包延遲、丟包率):-GBR(保證比特速率)承載:為實時業務(如VoLTE)分配固定帶寬,優先調度;-NGBR(非保證比特速率)承載:為非實時業務(如網頁瀏覽)分配動態帶寬,共享剩余資源;-ARP(分配保留優先級):決定資源競爭時的搶占策略(高優先級承載可搶占低優先級資源);-eNodeB和PGW根據QCI配置調度算法(如PF調度)和隊列管理(如WFQ加權公平隊列)。7.解釋LTE中“小區呼吸”現象及應對措施。答案:小區呼吸:負載增加時,小區邊緣用戶SINR下降,導致基站為保證覆蓋提升發射功率,進而壓縮相鄰小區覆蓋范圍(反之負載降低時覆蓋擴大)。應對措施:-小區間干擾協調(ICIC):通過靜態/動態資源分配(如FFR軟頻率復用)減少邊緣干擾;-功率控制:上行/下行功控限制用戶發射功率,降低對鄰區的干擾;-擴容或站址優化:增加基站密度(如微站),分擔宏站負載;-調整切換參數(如A3事件門限),優化負載均衡。8.簡述LTE中VoLTE的典型呼叫流程(主叫場景)。答案:VoLTE主叫流程:1.UE在RRC_CONNECTED狀態發起語音呼叫,通過SIP(會話初始協議)向IMS服務器發送INVITE請求;2.IMS服務器路由呼叫至被叫UE的歸屬網絡,觸發被叫振鈴(180Ringing);3.被叫接聽后,IMS返回200OK響應,雙方協商碼率、編碼(如AMR-WB)等參數;4.UE與eNodeB建立專用承載(基于QCI=1,GBR),承載語音數據;5.語音數據通過IP封裝,經eNodeB→SGW→PGW→IMS網絡→對端網絡,完成雙向傳輸;6.呼叫結束時,主叫發送BYE消息,釋放承載和SIP會話。9.說明LTE中上行功控的目的及公式(以開環功控為例)。答案:上行功控目的:-平衡小區內用戶發射功率,降低干擾(尤其是鄰區干擾);-補償路徑損耗和陰影衰落,保證基站接收功率穩定;-延長UE電池壽命(避免不必要的高功率發射)。開環功控公式(上行PUSCH):P_u=P_0+α·PL+Δ_{TF}+f(i)其中:-P_0:基站配置的基準功率;-α(0≤α≤1):路徑損耗補償因子;-PL:UE測量的下行路徑損耗(RSRP基準值-UE接收的RSRP);-Δ_{TF}:傳輸格式(MCS、RB數)相關的調整量;-f(i):閉環功控的調整量(基于基站反饋的TPC命令)。10.簡述LTE網絡優化中“弱覆蓋”的判斷方法及優化措施。答案:判斷方法:-路測(DT)/定點測試(CQT)中,RSRP<-110dBm且RSRQ<-14dB;-網管統計:接入成功率低、切換失敗率高、掉線率高;-用戶投訴:通話斷續、上網速率慢。優化措施:-調整基站發射功率(提升下行PDSCH/CRS功率);-天饋優化(調整方位角、下傾角,增加天線增益);-新增補點(微站、RRU拉遠)或擴容(增加載波);-檢查傳輸故障(如光纖中斷、駐波比異常);-調整鄰區關系(添加遺漏鄰區,避免弱覆蓋區域無可用切換目標)。五、計算題(每題8分,共2題)1.假設LTE小區帶寬為10MHz(對應50個RB),采用2×2MIMO空間復用(2層),調制方式為64QAM(6bit/symbol),編碼速率為0.8,子幀利用率為90%(忽略控制信道開銷)。計算該小區的理論下行峰值速率(結果保留兩位小數)。答案:步驟:-每個RB包含12個子載波×14個符號(1ms子幀)=168個符號(正常CP);-50個RB的符號數:50×168=8400符號/子幀;-2層MIMO:8400×2=16800符號/子幀;-64QAM每個符號6bit:16800×6=100800bit/子幀;-編碼速率0.8:100800×0.8=80640bit/子幀;-子幀時長1ms,1秒=1000子幀,速率=80640×1000=80,640,000bit/s=80.64Mbps;-子幀利用率90%:80.64×0.9≈72.58Mbps。答案:約72.58Mbps2.某LTE基站發射功率為43dBm(20W),天線增益18dBi,饋線損耗2dB,UE接收天線增益0dBi,路徑損耗130dB,陰影衰落10dB(負值,即損耗增加),計算UE接收的RSRP(結果保留整數)。答案:RSRP計算公式:RSRP=基站發射功率+天線增益-饋線損耗-路徑損耗-陰影衰落代入數值:43dBm+18dBi-2dB-130dB-10dB=(43+18)-(2+130+10)=61-142=-81dBm答案:-81dBm六、論述題(每題10分,共2題)1.論述LTE與4G的關系及LTE向5G(NR)演進的關鍵技術銜接。答案:LTE(長期演進)是3GPP定義的4G(第四代移動通信)標準的核心技術(Rel-8及以后),滿足ITU對4G的要求(峰值速率100Mbps(移動)/1Gbps(靜止)、低延遲、高頻譜效率)。LTE作為4G的主流技術,奠定了4G網絡的基礎。LTE向5G(NR)演進的關鍵技術銜接:-頻譜擴展:LTE主要使用Sub-6GHz頻譜,5GNR支持Sub-6GHz和毫米波(mmWave),通過載波聚合(CA)和雙連接(DC)提升帶寬;-空口增強:LTE采用OFDM(子載波間隔15kHz),5GNR支持靈活子載波間隔(15/30/60/120kHz),適應不同場景(如eMBB、URLLC、mMTC);-多天線技術:LTEMIMO最多8×8,5GNR支持大規模MIMO(MassiveMIMO,64T64R及以上),提升波束賦形精度和容量;-網絡架構:LTE基于EPC(演進分組核心網),5G采用服務化架構(SBA),引入控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提高冷鏈教育質量促進醫療產業發展
- 智慧城市服務中智能停車系統的商業模式
- 媒體融合下的教育品牌傳播新模式
- 心理健康干預在校園教育中的實踐與探索
- 抖音商戶直播庫存同步更新管理制度
- 抖音商戶預算外支出特別審批流程制度
- 八大行業物流成本控制與交通運輸優化方案研究報告
- 公交優先視角下城市交通擁堵治理的公共交通出行行為引導研究報告
- 2024-2025學年廣西陸川縣聯考數學七上期末調研模擬試題含解析
- 公共交通優化:2025年智慧交通系統交通流量預測技術應用分析報告
- 2025年高考作文備考訓練之題目解析及范文:大海與池塘
- 安全操作規程總結
- 高標準農田建設監理規范與實施策略
- 鋼絲繩編接作業知識培訓
- 樹立正確的婚戀觀成就幸福美滿人生
- 車位意向確認協議書
- LNG知識培訓課件
- 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癥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診治專家共識(2025版)解讀
- 企業管理-某公司虛擬股份管理暫行辦法
- 密閉空間環氧樹脂防腐施工方案
- 董事長給應屆生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