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院感手衛生知識試題及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40分)1.下列關于手衛生的定義,正確的是A.僅指醫務人員用流動水洗手B.包括洗手、衛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C.僅指使用手消毒劑揉搓雙手D.指接觸患者前用紙巾擦拭雙手答案:B解析:根據《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WS/T313-2019),手衛生是醫務人員洗手、衛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總稱。2.醫務人員在下列哪種情況下應進行衛生手消毒而非單純洗手?A.接觸患者前B.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后C.接觸患者血液后脫去手套D.直接為傳染病患者進行檢查后答案:D解析:當手部無明顯污染時,接觸傳染病患者后應使用速干手消毒劑進行衛生手消毒;若接觸血液、體液等明顯污染,需先洗手再消毒。3.七步洗手法中“搓指背”的正確操作是A.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轉揉搓B.雙手掌心相對,手指交叉揉搓C.一手五指并攏,指背貼另一手掌心揉搓D.指尖并攏,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答案:C解析:七步洗手法順序為:內(掌心對掌心)、外(掌心對手背)、夾(掌心相對交叉)、弓(指背揉搓)、大(拇指揉搓)、立(指尖揉搓)、腕(手腕揉搓)。“搓指背”對應“外”步驟,即一手掌心對另一手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交換進行。4.速干手消毒劑的作用時間應至少為A.5秒B.15秒C.30秒D.60秒答案:B解析:規范要求,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時,需充分揉搓至手部干燥,作用時間不少于15秒,確保消毒效果。5.外科手消毒的沖洗順序應為A.指尖→前臂→腕部B.腕部→前臂→指尖C.前臂→腕部→指尖D.指尖→腕部→前臂答案:D解析:外科手消毒時,應遵循從清潔到污染的順序,即先沖洗指尖,再腕部,最后前臂,避免污染已清潔部位。6.下列哪項不屬于手衛生的“五個重要時刻”?A.接觸患者前B.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前C.接觸患者體液后D.接觸患者后答案:B解析:手衛生的“五個時刻”為:接觸患者前、清潔/無菌操作前、接觸患者體液后、接觸患者后、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后。7.手衛生效果的監測中,衛生手消毒后細菌菌落總數應≤A.5CFU/cm2B.10CFU/cm2C.15CFU/cm2D.20CFU/cm2答案:B解析:衛生手消毒后標準為≤10CFU/cm2,外科手消毒后≤5CFU/cm2。8.關于手衛生設施的要求,錯誤的是A.應配備非手觸式水龍頭B.干手物品應一人一用C.肥皂應保持干燥,避免污染D.速干手消毒劑可放置于治療車任意位置答案:D解析:速干手消毒劑應放置于方便取用的位置(如治療車、床頭),但需避免高溫、潮濕環境,防止失效。9.新生兒重癥監護室(NICU)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應至少達到A.70%B.80%C.90%D.100%答案:D解析:高風險科室(如NICU、手術室)手衛生依從性要求為100%,普通科室≥90%。10.戴手套可以替代手衛生的情況是A.接觸患者非感染部位B.接觸同一患者不同部位C.從未接觸患者體液到接觸患者體液D.無此情況,戴手套不能替代手衛生答案:D解析:手套可能存在肉眼不可見的破損,且脫手套后手部可能被污染,因此戴手套前后仍需進行手衛生。11.下列哪種情況無需進行外科手消毒?A.甲狀腺次全切除術B.靜脈穿刺置管術C.腰椎穿刺術D.換藥(清潔傷口)答案:D解析:外科手消毒適用于進入人體無菌組織、器官的操作(如手術、穿刺),清潔傷口換藥屬于一般診療操作,需衛生手消毒。12.七步洗手法的總時間應不少于A.10秒B.20秒C.30秒D.40秒答案:D解析:規范要求,流動水洗手時,每步至少揉搓5秒,七步總時間≥40秒。13.手衛生培訓的重點人群是A.新入職醫務人員B.實習學生C.工勤人員D.全體醫務人員答案:D解析:手衛生是全員培訓內容,所有接觸患者的人員(包括醫生、護士、檢驗、工勤)均需掌握。14.速干手消毒劑的有效成分主要為A.苯扎溴銨B.含氯制劑C.醇類(如乙醇、異丙醇)D.過氧乙酸答案:C解析:速干手消毒劑以醇類為主要成分(濃度60%-95%),輔以護膚成分,快速起效且無需沖洗。15.接觸患者黏膜或破損皮膚時,手衛生應選擇A.洗手B.衛生手消毒C.外科手消毒D.僅戴手套答案:B解析:接觸黏膜或破損皮膚屬于可能接觸病原體的高風險操作,需進行衛生手消毒(若為無菌操作則需外科手消毒)。16.手衛生依從性的計算公式為A.實際執行手衛生次數/應執行手衛生次數×100%B.應執行手衛生次數/實際執行手衛生次數×100%C.正確執行手衛生次數/實際執行手衛生次數×100%D.正確執行手衛生次數/應執行手衛生次數×100%答案:A解析:依從性反映執行率,即實際執行次數占應執行次數的比例;正確率則是正確操作占實際執行次數的比例。17.下列哪種情況屬于“清潔/無菌操作前”需要手衛生的場景?A.為患者測量血壓前B.為患者靜脈輸液前C.為患者翻身前D.為患者整理床單位前答案:B解析:靜脈輸液屬于侵入性操作(無菌操作),需在操作前進行手衛生以避免污染。18.外科手消毒時,刷手的范圍應包括A.雙手+腕上5cmB.雙手+腕上10cmC.雙手+前臂D.雙手+前臂+上臂下1/3答案:B解析:外科刷手范圍為雙手、前臂及肘上10cm,若使用外科手消毒劑,范圍為雙手、前臂及肘上5cm。19.手衛生中“接觸患者后”的定義是A.脫離與患者的身體接觸后B.完成對患者的所有診療操作后C.接觸患者完整皮膚或衣物后D.包括接觸患者及其周圍物體表面后答案:D解析:“接觸患者后”不僅指直接接觸患者,還包括接觸其周圍環境(如床欄、床頭柜)后,可能導致交叉污染。20.關于手衛生的錯誤認知是A.手衛生能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B.戴雙層手套可完全阻斷病原體傳播C.速干手消毒劑對多數細菌和病毒有效D.手部有傷口時應戴手套并加強手衛生答案:B解析:手套無法100%防止破損,且脫手套過程可能污染手部,不能替代手衛生。二、多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15分,少選、錯選均不得分)1.手衛生的主要目的包括A.去除手部皮膚污垢B.消除暫住菌C.抑制常住菌過度生長D.預防醫務人員自身感染答案:ABCD解析:手衛生通過清潔和消毒,去除污垢、暫住菌,抑制常住菌(如葡萄球菌),同時保護醫務人員避免接觸患者病原體。2.衛生手消毒的指征包括A.接觸患者血液后,手部無明顯污染B.為患者進行氣管插管前C.接觸患者藥物后D.接觸多重耐藥菌患者后答案:ABD解析:接觸患者血液后若有明顯污染需先洗手,無污染時可消毒;氣管插管屬于無菌操作前需消毒;接觸多重耐藥菌患者后需消毒;接觸藥物不屬于患者相關操作,無需手衛生。3.七步洗手法的正確步驟包括A.掌心相對揉搓(內)B.掌心對手背沿指縫揉搓(外)C.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轉揉搓(大)D.指尖在另一手掌心揉搓(立)答案:ABCD解析:七步洗手法口訣為“內、外、夾、弓、大、立、腕”,對應選項均正確。4.影響手衛生依從性的因素有A.手衛生設施不足B.醫務人員工作繁忙C.缺乏培訓D.認為手衛生效果有限答案:ABCD解析:設施不便、時間壓力、知識缺乏、認知偏差均是依從性低的常見原因。5.外科手消毒的要求包括A.先洗手,后消毒B.消毒后雙手保持高于肘部C.消毒后接觸無菌物品前不得觸碰非無菌物品D.連續手術時若手套未破,無需重新消毒答案:ABC解析:連續手術時,若手套破損或污染,需重新進行外科手消毒;若未破損,需脫手套后消毒雙手,再戴新手套。三、判斷題(每題2分,共20分,正確打√,錯誤打×)1.手衛生僅針對直接接觸患者的醫務人員,輔助人員(如運送員)無需執行。(×)解析:所有可能接觸患者或醫療環境的人員均需執行手衛生。2.速干手消毒劑可用于處理明顯污染的手部。(×)解析:手部有血液、體液等明顯污染時,應先用流動水洗手,再消毒。3.七步洗手法中“夾”步驟是指手指交叉,掌心對掌心揉搓。(√)解析:“夾”即手指交叉,掌心相對,沿指縫揉搓。4.外科手消毒后,若手部觸碰無菌手術衣下擺,需重新消毒。(√)解析:觸碰非無菌物品會導致污染,需重新消毒。5.手衛生監測時,采樣面積為雙手總面積的60%。(×)解析:采樣面積為一只手的手掌面(約30cm2),雙手共60cm2。6.接觸同一患者不同部位時,無需重復手衛生。(×)解析:若從污染部位(如會陰)到清潔部位(如面部),需重新手衛生。7.早產兒暖箱的操作屬于無菌操作,需執行外科手消毒。(×)解析:暖箱操作屬于清潔操作,需衛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僅用于侵入性操作。8.手衛生培訓只需每年進行1次。(×)解析:需定期培訓(至少每季度),新員工入職時需立即培訓。9.免洗手消毒劑開瓶后有效期為30天。(√)解析:規范要求開瓶后使用期不超過30天,避免細菌滋生。10.手衛生依從性監測可采用直接觀察法或電子監測系統。(√)解析:兩種方法均為常用監測手段,直接觀察更準確,電子系統可實時記錄。四、簡答題(每題5分,共25分)1.簡述手衛生“五個重要時刻”的具體內容。答:①接觸患者前:開始診療操作前接觸患者時;②清潔/無菌操作前:進行侵入性操作(如注射、穿刺)或處理無菌物品前;③接觸患者體液后:接觸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后(包括脫手套后);④接觸患者后:完成診療操作脫離患者接觸后;⑤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后:接觸患者床欄、床頭柜等物體表面后。2.衛生手消毒與外科手消毒的主要區別有哪些?答:①目的不同:衛生手消毒主要消除暫住菌,預防交叉感染;外科手消毒需清除或殺滅暫住菌和部分常住菌,保持長時間無菌狀態。②操作步驟不同:外科手消毒需先洗手(外科刷手),再用消毒劑擦拭;衛生手消毒直接用速干手消毒劑揉搓。③效果要求不同:衛生手消毒后細菌≤10CFU/cm2,外科手消毒后≤5CFU/cm2。④范圍不同:外科手消毒范圍包括雙手、前臂及肘上10cm(或5cm,根據消毒劑類型),衛生手消毒僅雙手。3.七步洗手法的具體操作及注意事項是什么?答:操作步驟:①內:掌心相對,手指并攏揉搓;②外:一手掌心對手背沿指縫揉搓,交換進行;③夾:掌心相對,手指交叉沿指縫揉搓;④弓:彎曲手指關節,指背貼另一手掌心揉搓;⑤大: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轉揉搓,交換進行;⑥立:指尖并攏,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⑦腕:揉搓手腕,交換進行。注意事項:流動水洗手時水溫以30-40℃為宜,避免過冷或過熱;使用皂液時應避免重復污染(如皂液瓶污染);每步揉搓時間≥5秒,總時間≥40秒;沖洗時指尖向下,避免水流入袖口;用清潔干燥的毛巾或紙巾擦干,避免二次污染。4.如何提高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答:①完善設施:在診療區域(如床頭、治療車)配備非手觸式水龍頭、速干手消毒劑,確保方便取用。②加強培訓:通過案例、視頻、操作演練等方式定期培訓,強調手衛生與醫院感染的關系。③監督反饋:通過直接觀察、電子監測等方法統計依從性,及時反饋至個人和科室,納入績效考核。④文化建設:營造“手衛生是每個人的責任”的氛圍,鼓勵醫務人員互相提醒(如“您洗手了嗎?”)。⑤改進產品:選擇刺激性小、護膚效果好的手消毒劑,提高使用舒適度。5.手衛生效果監測的方法及合格標準是什么?答:監測方法:①采樣時間:在接觸患者或進行診療活動后、手衛生操作完成后立即采樣。②采樣方法:將浸有無菌生理鹽水的棉拭子在雙手指曲面從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剪去手接觸部分,投入含10ml生理鹽水的試管中。③檢測方法:將樣本充分震蕩后,取1ml接種于營養瓊脂平板,37℃培養48小時,計數菌落數。合格標準:衛生手消毒后≤10CFU/cm2,外科手消毒后≤5CFU/cm2;若為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接觸后,需重點監測是否達標。五、案例分析題(共20分)案例1:某醫院急診科護士小張,在30分鐘內連續完成以下操作:①為車禍患者A清理面部血跡(戴手套);②脫手套后為患者B測量血壓;③未做手衛生直接為患者C進行靜脈穿刺。問題:小張的手衛生操作存在哪些問題?應如何糾正?答:存在問題:①處理患者A后脫手套,手部可能被污染(血液滲透或脫手套時接觸外部),未進行手衛生直接接觸患者B(接觸患者后未手衛生);②接觸患者B后(接觸患者后)未手衛生,直接進行患者C的靜脈穿刺(清潔/無菌操作前未手衛生)。糾正措施:①處理患者A脫手套后,應立即用流動水洗手(因接觸血液,有明顯污染),再用速干手消毒劑消毒;②接觸患者B測量血壓后(接觸患者后),需進行衛生手消毒;③為患者C靜脈穿刺前(清潔/無菌操作前),必須進行衛生手消毒(若為無菌操作,需確認手部無污染,必要時重新消毒)。案例2:某外科手術室,醫生李某在進行闌尾切除術后,準備連續為下一位患者手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