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疫病流行病學調查技術規范 小反芻獸疫》_第1頁
《動物疫病流行病學調查技術規范 小反芻獸疫》_第2頁
《動物疫病流行病學調查技術規范 小反芻獸疫》_第3頁
《動物疫病流行病學調查技術規范 小反芻獸疫》_第4頁
《動物疫病流行病學調查技術規范 小反芻獸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

點擊此處添加中國標準文獻分類號

DB4117

駐馬店市地方標準

DB41/XXXXX—XXXX

動物疫病流行病學調查技術規范

第3部分小反芻獸疫

(征求意見稿)

XXXX-XX-XX發布XXXX-XX-XX實施

發布

DB41/XXXXX—XXXX

動物疫病流行病學調查技術規范小反芻獸疫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小反芻獸疫流行病學調查的目的任務、范圍、調查程序及工作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轄區內小反芻獸疫的發生情況、臨床癥狀、流行強度、流行規律及免疫效果的調查;

發現疑似或確認發生小反芻獸疫后開展的緊急流行病學調查,以核實疫情,查明疫源、確定疫病三間(時

間、空間和羊群間)分布,為制定有效控制、撲滅小反芻獸疫措施及解除疫情封鎖提供科學依據。

2規范性引用文件

GB/T27982小反芻獸疫診斷技術

NY/T541動物疫病實驗室檢驗采樣方法

DB41/T1673-2018動物疫病防控技能競賽操作規范

DB41/T1702-2018羊血樣與組織樣品采集技能操作規范

DB4117/T217.5-2019動物疫病緊急流行病學調查技術指南第5部分小反芻獸疫

小反芻獸疫防治技術規范

3術語和定義

3.1

小反芻獸疫

小反芻獸疫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屬小反芻獸疫病毒引起的,以發熱、口炎、腹瀉、肺炎為特征

的急性接觸性傳染病,山羊和綿羊易感,山羊發病率和病死率均較高。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將其

列為法定報告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

3.2

動物疫情測報網絡

簡稱測報網絡,是由市、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為監測主體,以部分養殖企業為監測網點所組成

的動物疫情測報系統。全市測報網絡分為市級和縣級。

3.3

市、縣級測報網絡

分別指市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縣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負責的測報網絡。

3.4

市、縣級動物疫情測報網絡監測網點(簡稱市、縣級監測網點)

1

DB41/XXXXX—XXXX

分別指由市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縣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負責監測的樣品采集點。

4現場調查生物安全防護

4.1先調查排除后采樣調查過程中凡發現急性死亡的動物,如需現場解剖和采樣,懷疑有炭疽時,讀

的解剖。應采集血樣,進行血液膜片鏡檢,確定不是炭疽后,方可解剖采樣。

4.2調查采樣人員應加強個人防護,穿戴口罩、工作帽、防護服、防護靴、雙層手套,必要時戴防護眼

鏡、面罩。嚴格遵守生物安全操作的相關規定,嚴防人蓄共患病感染,同事,應做好環境消毒以及動物

活組織的無害化處理,避免污染環境,防止疫病傳播。

4.2.1個人防護穿戴順序依次是口罩、工作帽、防護服、防護眼睛、防護靴、雙層手套,將手套套在

防護服袖口外面。

4.2.2個人防護脫掉順序依次是脫第一層手套、摘下防護眼睛、脫防護服、脫防護靴、摘帽子、脫一

只手套、摘口罩、脫掉另一只手套。

5常規調查

對轄區內養殖場戶、屠宰場、獸醫門診等市、縣級監測網點開展的日常流行病學調查。

5.1目的任務

調查轄區內小反芻獸疫的發生情況,了解其臨床癥狀、流行強度和流行規律,提出防控措施,為預

警預報提供依據。

5.2常規調查程序

5.1.1縣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以縣級監測網點和固定流行病學調查點為流行病學調查點,每月實

施1次,每個調查點每年不少于2次,每月對調查數據進行分析匯總同時填寫附錄A、附錄B并上報至

市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

5.1.2市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以市級監測網點和固定流行病學調查點為流行病學調查點,每月實

施1次,每個調查點每年不少于2次,每月對全市調查數據進行分析匯總同時填寫附錄A、附錄B相關

表格并上報至省、市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

5.3常規調查要求

采用詢問、信訪、問卷填寫、現場查看、測量和檢測等方式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同時分動物種類填

寫常規流行病學調查表及相關養殖場信息(附錄A、附錄B)。

6緊急調查

在常規調查過程中發現疑似或確診小反芻獸疫后啟動的流行病學調查。

6.1目的任務

6.1.1掌握小反芻獸疫的發生情況,分析可能擴散范圍,提出防控措施建議,提高突發疫情應急處置

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

2

DB41/XXXXX—XXXX

6.1.2探尋小反芻獸疫的病因及風險因素,分析疫情發展規律,預測疫病暴發或流行趨勢,評估控制

措施效果,增強防控工作的主動性、前瞻性。

6.1.3小反芻獸疫爆發時,對報告的時間進行最初的核實、確定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暴露因素,查明

病原傳播擴散和流行情況,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疫情擴散,在一定時間內,調查動物群體中的疾病時

間和疾病現象,描述動物群體的混病狀況、三間分布和動態過程,提供有關致病因子,環境和畜主因素

的病因線索,為進一步研究病因因素,制定防控對策提供依據;評估防控措施實施效果及疫苗等生物制

品使用效果,等等。

6.2診斷指標

6.2.1臨床癥狀

山羊臨床癥狀比較典型,綿羊癥狀一般較輕微。

6.2.1.1突然發熱,第2~3天體溫達40~42℃。發熱持續3天左右,病羊死亡多集中在發熱后期。

6.2.1.2病初有水樣鼻液,此后變成大量的粘膿性卡他樣鼻液,阻塞鼻孔造成呼吸困難。鼻內膜發生壞

死。眼流分泌物,遮住眼瞼,出現眼結膜炎。

6.2.1.3發熱癥狀出現后,病羊口腔內膜輕度充血,繼而出現糜爛。初期多在下齒齦周圍出現小面積壞

死,嚴重病例迅速擴展到齒墊、硬腭、頰和頰乳頭以及舌,壞死組織脫落形成不規則的淺糜爛斑。部分

病羊口腔病變溫和,并可在48小時內愈合,這類病羊可很快康復。

6.2.1.4多數病羊發生嚴重腹瀉或下痢,造成迅速脫水和體重下降。懷孕母羊可發生流產。

6.2.1.5易感羊群發病率通常達60%以上,病死率可達50%以上。

6.2.1.6特急性病例發熱后突然死亡,無其他癥狀,在剖檢時可見支氣管肺炎和回盲瓣充血。

6.2.2病理變化

6.3.1口腔和鼻腔粘膜糜爛壞死。

6.3.2支氣管肺炎、肺尖肺炎。

6.3.3有時可見壞死性或出血性腸炎,盲腸、結腸近端和直腸出現特征性條狀充血、出血,呈斑馬狀條

紋。

6.3.4有時可見淋巴結特別是腸系膜淋巴結水腫,脾臟腫大并可出現壞死病變。

6.3.5組織學上可見肺部組織出現多核巨細胞以及細胞內嗜酸性包涵體。

6.3實驗室檢測

6.3.1樣品采集

按照GB/T27982-2011和NY/T541-2002的要求采集病料并填寫樣品采集登記表(可參照《DB4117/T

169.1-2014動物疫病流行病學調查技術規范第1部分總則》部分附錄C)

6.3.2病毒核酸檢測

6.3.2.1病料可采用病羊口鼻棉拭子、淋巴結或血沉棕黃層。

6.3.2.2采用反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RT-PCR)或熒光反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熒光RT-PCR)。

6.3.3血清學檢測

3

DB41/XXXXX—XXXX

6.3.3.1采用小反芻獸疫單抗競爭ELISA檢測法。

6.3.3.2間接ELISA抗體檢測法。

6.3.4結果判定

6.3.4.1懷疑小反芻獸疫

6.3.1.1符合6.2.1和6.2.2,且RT-PCR或熒光RT-PCR檢測陽性者。

6.3.1.2符合4.1和4.2,且非免疫血清學檢測陽性者。

6.3.4.2確診

采集病料,按國家規定程序上報、送檢、確診。

6.4調查程序

6.4.1市、縣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接到疑似病例報告或調查中發現疑似病例,應立即核實信息,

進一行初步調查并填寫緊急流行病學調查表(見DB4117/T217.5-2019規范性附錄),同時按規定報告

疫情至市動物疫情行政管理部門。市動物疫情行政管理部門接到報告后立即組織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

構開展現場調查。

6.4.2市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按照市級動物疫情行政管理部門的要求及時派專業技術人員深入現

場開展流行病學調查。

6.4.3采集樣品進行實驗室檢測

疑似小反芻獸疫時,應立即按照GB/T279828和NY/T541的要求采集病料并填寫樣品采集登記表(附

錄B)進行實驗室診斷。

6.4.4現場調查人員進一步核實情況后,采集有關信息,詳細、全面、準確收集相關信息。

6.4.5現場調查人員根據獲取的信息,描述動物疫情現狀(時間、空間和群間分布等),分析疫病來

源,推測發病的原因,判斷疫情發展趨勢,提出控制措施建議。

6.4.6調查評估報告

調查結束后及時撰寫本次調查評估報告。內容包括疫情發生的總體情況描述、引起發病的主要原因、

采取的防控措施及效果評價、應吸取的經驗教訓、對今后工作的建議等。懷疑疫情擴散時,在高風險地

區開展追蹤調查。

6.4.7對現場調查人員的調查評估報告進行審核并及時上報至市動物疫情行政管理部門。

6.5工作要求

市、縣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要明確專人負責動物疫病緊急流行病學調查工作,嚴格執行工作程

序。

6.6調查步驟和內容

組織準備、確定疫情存在、建立病例定義、開展調查按照DB4117/T217.5-2019執行。

6.7結果分析和報告

描述病例的三間分布、建立并驗證假設、措施建議及報告按照DB4117/T217.5-2019執行。

4

DB41/XXXXX—XXXX

附錄A

(規范性附錄)

羊場/戶流行病學調查表

場/戶名稱開始養羊時間年月

樣場地址縣鄉/鎮/街道辦村;東經,北緯。

1.現養殖情況(頭)

種公羊(只)母羊(只)小羊(只)去年出欄數(只)

現存欄

2.防疫狀況

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有□無

防疫設施:□場舍有門禁□入口有消毒設施□進場消毒、換膠靴□定期消毒□養殖場相對獨立

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設施:□場內有□場內無□交無害化處理廠

3.疫苗使用情況

疫苗種類毒株生產企業

4.臨床疑似疫病發病情況(時間是發病的月份;發病數、死亡數是絕對數,不是%)。

病種時間發病數死亡數主要癥狀

本表格僅作為流行病學調查專用,信息嚴格保密,請如實填寫。

填表人:聯系電話:填表日期:年月日

5

DB41/XXXXX—XXXX

附錄B

(規范性附錄)

羊疫苗臨床應用效果流行病學調查表

養殖場戶名稱啟用時間

地址市縣(區、市)鄉(鎮)村

一、養殖情況

公羊母羊小羊

存欄數

二、小反芻獸疫疫苗應用情況

疫苗毒株及生產企業

三、免疫注射安全(免疫注射3天內,發生的臨床現象)

生產企業免疫數應激反應數應激發病數應激死亡數妊娠母羊數流產數

四、疫苗使用后有效性(疫苗免疫保護期內發病情況)

免疫數發病時間發病數死亡數

公羊

母羊

小羊

總體評價:□好□一般□效果不明顯□無效

免疫程序:

填表人:聯系方式:填表時間:年月日

說明:本表格僅作為流行病學調查專用,信息嚴格保密。

6

DB41/XXXXX—XXXX

附錄C

(規范性附錄)

樣品采集登記表

縣/鄉名稱:

被采樣單位名稱

采樣地點

聯系人聯系電話郵編

動物類別樣品名稱采樣日期

動物種類日齡存欄量樣品數量樣品編號

被采樣動物

臨床情況

被采樣免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