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2026學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暑期學習同步講練測精編講義●2024新教材專題13光的直線傳播(知識梳理+10個考點講練+中考真題演練+過關培優檢測共50題)模塊一模塊一專題知識梳理知識點01:光源1.光源人們之所以能看到各種事物,是因為有光進入人的眼睛。這些光都是能帶給我們光明的“光源”發出的或通過其他途徑傳播過來的。但是,所以的光都是有“光源”的。光源的概念自身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分類自然(天然)光源太陽、螢火蟲、水母等人造光源蠟燭、手電筒、霓虹燈、熒光棒、LED燈等光源的分類光源不僅可按其形成分為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還可以按發光時是否發熱分為熱光源(如太陽、火把、白熾燈等)和冷光源(如螢火蟲、LED燈、水母等);也可以按發光體是否有生命分為生物光源和(如螢火蟲、燈籠魚等)非生物光源(如日光燈等)。2.光源的判斷判斷物體是不是光源,關鍵是物體自身能否發光。有些物體看起來好像在發光,實際上是反射了其他光源發出的光,所以這些物體不是光源;如鏡子、月亮、寶石、電影的屏幕等。知識點02:光的直線傳播1.光是怎樣傳播的(1)實驗觀察:光在空氣、水、玻璃中的傳播路徑。【實驗器材】激光筆、燒杯、水箱、水、玻璃磚等。【進行實驗】實驗目的實驗過程現象分析總結探究光在空氣中的傳播路徑在夜晚,用能發出帶有顏色的激光筆射向天空,激光筆發出的光的傳播路徑光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探究光在水中的傳播路徑在盛水的水箱中,讓激光筆沿不同方向垂直水箱側面射出光,觀察光在水中的傳播路徑光在水中沿直線傳播探究光在玻璃中的傳播路徑讓激光筆發出的光從玻璃磚的側面垂直射入玻璃磚,觀察光在玻璃磚中的傳播路徑光在玻璃中沿直線傳播【探究歸納】光在空氣、水、玻璃等透明物質中均是沿直線傳播的。(2)探究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提出問題光一定沿直線傳播嗎?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是什么?設計與進行實驗①在桌上放一個大的透明水槽,配有四杯等量但濃度不同的糖水,每杯糖水中都添加少量牛奶(為了清晰地顯示光路),將它們按濃度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依次倒入水槽,水槽內的液體就變成了從上到下濃度逐漸增大的非均勻水溶液;②如圖甲所示,將一束光從透明水槽側面垂直射入非均勻濃度的糖水溶液中,觀察到激光的傳播路徑在濃度不均勻的糖水溶液中會向下彎曲;③如圖乙所示,用玻璃棒攪拌糖水溶液時,使其濃度變得均勻,再將激光射向糖水溶液中,觀察到激光在均勻濃度的糖水溶液中的傳播路徑是直的分析論證光垂直射入濃度不均勻的糖水溶液中時,光的傳播路徑發生了彎曲;在均勻濃度的糖水溶液中,光的傳播路徑是直的得出結論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易錯提醒1.為了清晰地觀察光在不同介質中傳播路徑,實驗應在較暗的環境中進行;2.應注意若要光沿直線傳播,“同種”和“均勻”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必須同時滿足。(3)光可以在真空中傳播太陽光能通過太空和大氣層傳播到地球表面,說明光可以在真空中傳播。2.光線(1)定義:為了表示光的傳播情況,我們通常用一條帶有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傳播徑跡和方向(如圖甲所示),這樣的直線叫光線;(2)畫法:光線是帶箭頭的直線,箭頭表示光的傳播方向。畫光路圖時,光線要用實線表示,且標上箭。圖乙和圖丙分別表示平行光和點光源發出的光。光線是物理模型1.在物理學中,為了研究問題方便,人們抓住主要的因素,對實際問題進行理想化處理,通過建構模型來揭示事物本質的方法稱之為模型法。光線是一種模型,用來表示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2.光線是模型,不是實體,沒有尺度。即使是再細的光束,也不能說是光線。3.與光的直線傳播有關的現象(1)影子光在傳播過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體,會使物體后面光不能到達的區域形成一個陰暗區域,即物體的影子;如圖。(2)日食和月食①日食:當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時,由于光沿直線傳播,月球就擋住了太陽射向地球的光。當月球距離地球較近時,在本影區域,月球擋住全部太陽光,該區域發生日全食;在半影區域,月球擋住了部分太陽光,該區域發生日偏食;當月球距離地球較遠時,月球擋住了來自太陽中央區域的光,正對區域發生日環食。如圖甲所示。②月食:當地球處于月球和太陽之間時,地球擋住了射向月球的光,由于光沿直線傳播,當月球在本影區域時,能看到月全食;當月球在半影區域時,我們能看到月偏食。如圖乙所示。(3)小孔成像如圖所示甲,用給一個帶有小孔的板遮擋在光屏與蠟燭之間,光屏上就會形成燭焰倒立的像,我們把這樣的現象叫小孔成像。左右移動中間的板,光屏上的像的大小也會隨之發生變化。由于光沿直線傳播,來自燭焰上方的光通過小孔后就射到了光屏的下部,來自燭焰下方的光通過小孔后就射向了上部。這樣,光屏上就出現了燭焰倒立的像。1.小孔成像的條件:小孔必須足夠小,但并不是越小越好,孔太小會影響像的亮度;2.小孔成像時,像的形狀取決于物體的形狀,與小孔形狀無關;3.小孔逐漸變大,光屏上的像會逐漸變模糊;當小孔增大到一定程度時,在光屏上只能看到與小孔形狀相同的光斑。【現象辨析】影子和小孔成像的異同現象相同點不同點影子形成原因都是光沿直線傳播影子是光照射不到的區域,影子的形成不一定和物體的形狀相同,而且影子是黑暗的小孔成像通過小孔成的像是光實際照射到的區域,像的形狀和物體的形狀相同,而且像是亮的4.光的直線傳播的應用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在開鑿隧道時,工人們可以用激光束引導掘進機,使掘進機沿直線前進,保證隧道方向不會出現偏差;士兵瞄準射擊;站隊時隊列排直等。像“井底之蛙”、“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也都是可以用光的直線傳播進行解釋的。知識點03:光的傳播速度1.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光不僅可以在空氣、水等物質中傳播,而且可以在真空中傳播。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很大,在物理學中用c表示,c=2.99792×108m/s。通常情況下,真空中的光速可以近似為:c=3×108m/s。2.光在其他介質中的傳播速度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近似等于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c,也可以近似為c=3×108m/s。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約為c;光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近約為c。【現象辨析】光與聲音傳播傳播特點比較現象相同點不同點光的傳播傳播速度都與介質種類有關能在透明物質中傳播,能在真空中傳播,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最大聲的傳播能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真空不能傳聲,一般情況下固體中聲速最大模塊模塊二專題重點難點考點分類講練考點01:光源的概念及分類【典例精講01】(2425八年級上·貴州貴陽·期中)2024年10月,來自中國6000架無人機宛如璀璨的星星,緩緩升空,組成了各種圖案(如圖)。當該圖像組成后直到變換為下一圖像前,以最上方的無人機為參照物,另一架無人機是(選填“運動”或“靜止”)的,無人機表演應當在天空亮度較(選填“亮”或“暗”)的情況下觀看效果才好。【答案】靜止暗【規范解答】[1]當該圖像組成后直到變換為下一圖像前,選擇最上方的無人機做參照物,另一架無人機相對于最上方的無人機位置沒有變化,所以無人機是靜止的。[2]無人機自身能夠發光,表演的時候周圍環境亮度與無人機發光的亮度對比度越大,觀看效果越好,所以無人機表演應當在天空亮度較暗的情況下觀看效果才好。【變式訓練11】(2425八年級上·江蘇泰州·階段練習)下列物體中屬于天然光源的是(
)A.太陽、鏡子、月亮 B.螢火蟲、水母、恒星C.恒星、鉆石、蠟燭 D.發光的電燈、火把、螢火蟲【答案】B【規范解答】A.太陽自身能發光,是天然光源,鏡子與月亮自身不能發光,不是天然光源,故A不符合題意;B.螢火蟲、水母、恒星自身能夠發光,是光源,它們是天然存在的,是天然光源,故B符合題意;C.恒星自身能發光,是天然光源,鉆石自身不能發光,不是光源,蠟燭能發光是光源,但為人造物,故不是天然光源,故C不符合題意;D.螢火蟲自身能發光,是光源,且是天然光源;火把和發光的電燈能發光是光源,但為人造物,故不是天然光源,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變式訓練12】(2425八年級上·全國·課后作業)有以下物體:①太陽,②月亮,③閃閃發光的寶石,④正在放映電影的銀幕,⑤正在發光的螢火蟲,⑥燭焰,⑦霓虹燈,⑧火星,⑨激光器。其中不屬于光源的是,屬于天然光源的是,屬于人造光源的是。(以上均填序號)【答案】②③④⑧①⑤⑥⑦⑨【規范解答】[1][2][3]本身能發光的物體叫光源;雖然能反射出光,但本身不能發光的物體不是光源。月亮、寶石、電影銀幕、火星“發出”的光都是反射的光,它們本身不能發光,不是光源;天然光源指自然界原本存在的光源,太陽、螢火蟲屬于天然光源;人造光源指人類利用科技制造出的光源,燭焰、霓虹燈、激光器是人造光源。考點02: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典例精講02】(2425八年級上·四川成都·期末)關于光的傳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光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B.光在水中一定沿直線傳播C.光不能傳遞信息 D.影戲利用了光沿直線傳播【答案】D【規范解答】A.光的傳播不需要介質,能在真空中傳播,故A錯誤;B.雖然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如空氣、真空或靜止的水)是沿直線傳播的,但當介質不均勻時(如流動的水或含有雜質的水),光的傳播路徑可能會發生改變,不再沿直線傳播。故B錯誤;C.光不僅可以傳遞能量,還可以傳遞信息。例如,在光纖通信中,光被用來在光纖中傳遞信息。故C錯誤;D.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當遇到不透明的物體時,光被物體阻擋,無法繼續傳播到物體的后方,從而在物體后方形成一個暗區,即影子,影戲利用了光沿直線傳播,故D正確。故選D。【變式訓練21】(2425八年級上·內蒙古興安盟·期中)小明在學習“光的傳播”時,看到老師的一個演示實驗,過程如下:①用激光筆射向水中,觀察到光線是一條直線如圖所示:②在A點處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觀察到光線發生了彎曲:③經攪拌后,觀察到光線又變直。小明根據上述現象得出的結果,正確的是(
)A.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線傳播 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線傳播C.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才沿直線傳播 D.光的傳播需要介質【答案】C【規范解答】從①中我們發現光在水中沿直線傳播;而②中的光線不再沿直線傳播不同于①的是介質不再均勻;③現象中的光線又沿直線傳播,是因為經攪拌后,介質又變得均勻,故可以得出,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才沿直線傳播,故C正確,ABD錯誤。故選C。【變式訓練22】(2324八年級上·貴州貴陽·期末)隧道工程中常用激光效準隧道是否彎曲,這是利用了原理。【答案】光沿直線傳播【規范解答】激光和普通光一樣都是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的,而且激光比較集中,不容易發散,利用激光的直線傳播,可以引導掘進機直線開鑿,保證隧道方向不出偏差。考點03:根據光的直線傳播確定觀察范圍【典例精講03】(2425八年級上·湖北武漢·期末)如圖所示,月球繞地球沿橢圓軌跡運動,當月球運動到距地球最近的位置(地月表面距離約3.6×108m),且正好是滿月時,我們就能觀賞到“超級月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月亮本身可以發光B.可以利用超聲波測量地月距離C.出現“超級月亮”時,光從月球表面到達地球表面的時間約2.4sD.“超級月亮”看上去比平時大,是因為月亮對我們眼睛所成的“視角”變大【答案】D【規范解答】A.自身能發光的物體叫光源,月亮本身不能發光,靠反射太陽光到達地面,月亮不是光源,故A錯誤;B.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不可以利用超聲波測量地月距離,故B錯誤;C.出現“超級月亮”時,光從月球表面到達地球表面的時間t=sD.人們欣賞到比平時更大、更亮的“超級月亮”,是因為月球運動到距地球最近的位置,人們觀察的視角變大了,故D正確。故選D。【變式訓練31】(2425八年級上·甘肅隴南·期末)室內一盞電燈通過木板隔墻上的兩個小洞,透出兩條細小光束(如圖所示)。請根據這兩條光束的方向確定室內電燈的位置。(保留作圖痕跡)【規范解答】如圖所示,根據光沿直線傳播的原理,每條光線通過小洞都是沿直線傳播的,反向延長兩條光線,交點處就是電燈所在位置,如圖所示:【變式訓練32】(2425八年級上·山東濟南·期末)“手機防窺膜”中的防窺結構層采用了超細百葉窗光學技術,其原理類似百葉窗,只能透過一定角度的光線。手機亮屏時,手機屏幕光源(選填“是”或“不是”)。如圖所示,在可視范圍區域之外看不見該區域屏幕的內容,這是由于光原理造成的。【答案】是沿直線傳播【規范解答】[1]手機亮屏時,手機屏幕本身正在發光,是光源。[2]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在可視范圍區域之外看不見該區域屏幕的內容。考點04:影子的形成原理【典例精講04】(2425八年級上·河南平頂山·期末)冬日寒冷,兩位同學在課間曬太陽(如圖所示),于是便在地上留下了他倆的影子,嘗試通過作光路圖的方法大致確認此時太陽S所在的位置。【規范解答】根據光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的原理可知,將兩人的頂端和影子的頂端連接并延長交于一點S,即為燈泡S的位置,如下圖:【變式訓練41】(2425八年級上·福建廈門·期末)如圖,日晷是中華民族測量智慧的結晶。它測量的是()A.長度 B.時間C.體積 D.質量【答案】B【規范解答】日晷是利用光沿直線傳播的原理來測量時間的工具,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變式訓練42】(2425八年級上·云南昆明·期末)科技在不斷地發展,古人解決問題的智慧同樣值得我們去學習。如圖所示,日晷是古人用來測量(選填“時間”或“長度”)的儀器,它是根據光現象制成的。【答案】時間沿直線傳播【規范解答】[1]日晷是我國古代的一種計時儀器。在古代,人們通過觀察日晷上晷針的影子在不同時刻的位置來確定時間,所以日晷是古人用來測量時間的儀器。[2]日晷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光沿直線傳播的現象。在太陽光照下,晷針會擋住光線,在晷面上形成影子,由于光沿直線傳播,隨著太陽位置的變化,晷針影子在晷面上的位置也會發生變化,從而可以指示不同的時間。考點05: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典例精講05】(2425八年級上·吉林·期末)“當地球遮住太陽的光,月亮便走進了地球的陰影”,它描述的是(選填“日食”或“月食”)現象,此現象的形成是因為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答案】月食沿直線傳播【規范解答】[1][2]因為光沿直線傳播,當太陽、地球、月亮處在同一條直線上時,而且地球在中間,那么月球會進入地球的影子區域形成月食,如圖所示:若月球處在(1)和(2)或(3)和(2)區域中,會形成月偏食;處在(2)區域中,會形成月全食;由于月球離地球較近,不會出現月球同時跨(1)(2)(3)區域的現象,也就不會形成月環食。【變式訓練51】(2425八年級上·福建漳州·階段練習)日食是一種自然現象。日食現象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直線傳播 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答案】A【規范解答】由于光沿直線傳播,當月亮在地球和太陽之間時,太陽光被月球擋著而照射不到地球,我們在地球上就只能看見部分太陽,這就是日食,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變式訓練52】(2425八年級上·河南駐馬店·階段練習)2024年11月8日晚上,一場令人震撼無比的月全食在我國上演。如圖甲為某一時刻的月食現象,其原理是,能正確描述月食形成原因的是圖(選填“乙”或“丙”)。為了探測地球與月球之間的距離,可以從地球上向月球發射(選填“聲音”或“光”)信號,并記錄它返回的時間。【答案】光的直線傳播丙光【規范解答】[1][2]月食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因為地球擋住了太陽射向月球的光線,能正確描述月食形成原因的是圖丙。[3]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光可以在真空中傳播,月球上是真空,所以,為了探測地球與月球之間的距離,可以從地球上向月球發射光信號,并記錄它返回的時間。考點06:小孔成像【典例精講06】(2425八年級上·湖南長沙·期末)如圖所示,是光的形成的,若光源形狀是圓形,小孔形狀是三角形,則光屏上的像是(選填“三角形”或“圓形”)。【答案】直線傳播圓形【規范解答】[1]小孔成象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這是因為光線通過小孔時,由于在同種均勻介質中,它會保持直線傳播,直到遇到屏幕形成像。[2]根據小孔成像的原理,像的形狀是由光源的形狀決定的,與小孔的形狀無關。因此,即使小孔是三角形的,只要光源是圓形的,光屏上的像仍然是圓形的。【變式訓練61】(2425八年級上·山東青島·期末)大約兩千四百年前,我國的學者墨翟和他的學生做了世界上第一個小孔成像的實驗,解釋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小明同學利用身邊的器材制作了一個小孔成像觀察儀進行試驗,如圖甲所示。(1)實驗中,物體通過小孔所成的像是(選填“正立”或“倒立”)的(選填“實像”或“虛像”),像的形狀與(選填“小孔”或“物體”)相同。小孔成像的現象可以用的知識來解釋,請在圖乙中畫出物體AB通過小孔在光屏上成像的光路圖;(2)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觀察儀觀察物體時,保持物體和小孔間的距離不變,移動圓筒,使光屏遠離小孔,則光屏上像的大小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2)變大【規范解答】(1)[1][2][3]小孔成像是由光的沿直線傳播,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所以是倒立的實像,像的形狀與孔的形狀無關,與物體的形狀有關。[4][5]小孔成像是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的具體應用,因此從A點發出的光線經小孔下邊緣,到達光屏下部,B點發出的光線經小孔上邊緣,到達光屏的上部,成的像是倒立的實像,如圖所示:(2)保持物體和小孔間的距離不變,移動圓筒,使光屏遠離小孔,增大光屏與小孔之間的距離時,光屏接收光線的范圍變大,光屏上的像將變大。【變式訓練62】(2425八年級上·云南昭通·期末)早在戰國時期,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現象。如圖所示,將蠟燭點燃,在木板上鉆一個小圓孔,發現光線透過小孔在墻壁上形成一個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蠟燭發出的光屬于自然光源B.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實像,原理是光沿直線傳播C.蠟燭離小孔越近,墻壁上的像越小D.將木板的孔弄成方形,墻壁上所成的像也是方形【答案】B【規范解答】A.蠟燭發出的光屬于人造光源,而不是自然光源。故A錯誤;B.小孔成像的原理就是光沿直線傳播。當光線通過小孔時,它會在小孔后面的屏幕上形成一個倒立的實像。故B正確;C.根據小孔成像的特點,當物體到小孔的距離改變時,像的大小也會發生變化。具體來說,物體離小孔越近,像就越大;物體離小孔越遠,像就越小。故C錯誤;D.小孔成像的形狀并不取決于小孔的形狀,而是取決于物體的形狀,故D錯誤。故選B。考點07: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典例精講07】(2425八年級上·廣西河池·期末)聲吶是利用(選填“超”或“次”)聲波工作的,可以用于航海探測;已知光的傳播速度是3×108m/s,如果光從某處發射到對岸的時間為2s,則光通過的距離是km。【答案】超6×【規范解答】[1]聲音可以傳遞信息,聲吶是利用超聲波工作的,可以用于航海探測。[2]光通過的距離為s=vt=3×【變式訓練71】(2425八年級上·廣西河池·期末)關于光的傳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光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B.光比聲音傳播速度慢C.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D.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答案】D【規范解答】A.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108m/s,光可以在真空中傳播,故A錯誤;B.在同種介質中,光的傳播速度遠遠大于聲速,故B錯誤;C.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108m/s,聲音在15℃的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故C錯誤;D.大量事實表明,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例如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現象等,故D正確。故選D。【變式訓練72】(2425八年級上·山東煙臺·期末)一位同學看到遠方閃電開始計時,過了Δt時間后聽到雷擊聲。如果已知光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為c,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為v,若用c、v、Δt三個量表示打雷處跟同學的距離s,則s=。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千米/秒。由于c遠大于v,則上述距離可近似的表示為s=【答案】vcΔtc?v3×105【規范解答】[1]設發生雷電處到人的距離為s,光傳播的時間t聲音傳播的時間t由題知,光傳播的時間加上Δt等于聲音傳播的時間,即t即s解得發生雷電處到人的距離s=[2]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8m/s=3×105km/s。[3]因為光速遠大于聲速,光傳播的時間可以忽略不計,可得Δ則上述距離可近似的表示為s≈vΔ考點08:光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典例精講08】(2425八年級上·福建漳州·期中)打雷和閃電是同時發生的,但我們總是先看見閃電,后聽到雷聲,原因是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選填“小于”、“大于”或“等于”),常溫下,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m/s。小明怕打雷,每次一打雷就用手捂住耳朵,他是在處減弱噪聲。【答案】大于340人耳【規范解答】[1][2]打雷和閃電是同時發生的,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108m[3]減弱噪聲有三種途徑,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小明用手捂住耳朵,是阻止聲音進入耳朵,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變式訓練81】(2425八年級上·重慶梁平·期末)下列估值中符合實際的是()A.正常人心跳一次的時間約為5sB.試卷反射光的傳播速度約為3×108km/hC.教室課桌高度約為80cmD.小月步行上學的速度約為5m/s【答案】C【規范解答】A.正常人心跳一次的時間約為1s,故A不符合題意;B.試卷反射光的傳播速度約為3×108m/s,故B不符合題意;C.中學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課桌的高度大約是中學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C符合題意;D.小月步行上學的速度約為1.1m/s。,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變式訓練82】(2425八年級上·遼寧沈陽·期末)如圖所示,在開鑿隧道時,工人常使用激光來引導掘進裝置。這利用了的原理,在空氣中光的速度接近km/s。【答案】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3×【規范解答】[1]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所以在開鑿大山隧道中,用激光引導掘進機掘進方向,是利用了光沿直線傳播,可以保證隧道方向不出偏差。[2]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108m考點09:光年【典例精講09】(2425八年級上·新疆烏魯木齊·期末)如圖所示,測得該木塊的長度為cm,光年是的單位(填“時間”或“距離”)。【答案】1.40距離【規范解答】[1]圖中的刻度尺分度值為1mm,讀數時應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木塊左邊緣與零刻度線對齊,右邊對應的刻度線位置可估讀為1.40cm,木塊的長度為L=1.40cm。[2]光年指的是光在真空中傳播一年所經過的距離,是距離單位。【變式訓練91】(2425八年級上·江西贛州·期中)星際間的距離我們通常用長度單位來表示。在實際測量中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存在差異,該差異(選填“能”或者“不能”)避免。【答案】光年不能【規范解答】[1]星際間的距離非常大,我們通常用長度單位光年來表示,光年指光在真空中一年內傳播的距離。[2]在實際測量中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存在差異,這個差異叫做誤差,該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不能避免,可以通過選擇更精密的儀器等方法來減小。【變式訓練92】(2425八年級上·廣西柳州·期中)如圖所示,2019年4月10日,人類發布了首張根據接收到的高能射線經過計算機處理而形成的黑洞照片,為解開星系演化之謎提供了寶貴資料。照片中的黑洞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光年”是以下哪個物理量的單位(
)A.長度 B.時間 C.速度 D.體積【答案】A【規范解答】光年指的是光在真空中傳播一年所經過的距離,是長度單位。故選A。考點10:光沿直線傳播的作圖【典例精講10】(2425八年級上·四川眉山·期中)同學們都知道“鑿壁偷光”的故事,如圖,室內一盞燈通過墻上的兩個小洞透過兩條細小光束,請根據光束的方向確定室內光源的位置S。【規范解答】根據光沿直線傳播的原理,反向延長兩條光線得出交點S,即室內光源的位置,如圖所示:【變式訓練101】(2425八年級上·重慶·期中)請根據日晷指針的影子AB,畫出此時太陽光的傳播方向(太陽光視為平行光)。【規范解答】由于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所以太陽光傳播的方向如圖所示:【變式訓練102】(2425八年級上·湖北·期中)如圖,體育運動會開始和結束時,太陽分別在A點和B點,為給裁判所在位置CD之間遮陽,則需要在虛線位置水平架設遮陽傘,請根據光學知識用實線在圖中表示出遮陽傘的安放位置(保留作圖痕跡)。【規范解答】當A、B兩點的太陽均不能照射到CD時,根據光的直線傳播可知,虛線位置的遮陽傘至少長度為MN,如圖所示:模塊模塊三中考真題演練1.(2024?安徽中考真題)如圖為手機防窺膜結構圖,采用了超細百葉窗光學技術。貼在手機屏幕上的效果,其原理類似百葉窗,只能透過一定角度的光線,兩側之所以看不清屏幕內容,其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此防窺膜貼在手機屏幕上,不能防止正上方的窺視;為了讓防窺效果更好(可視范圍減小),可以適當地(增大/減小)超細百葉窗的間距。【答案】減小【規范解答】為了讓防窺效果更好,即減小可視范圍,根據光線直線傳播可知,可以適當地減小超細百葉窗的間距。2.(2024?河南中考真題)下列關于光和聲的傳播速度的幾種說法,正確的是()A.光的傳播速度約為3×B.光和聲一樣,不能在真空中傳播C.聲的傳播速度在空氣中最大D.光在空氣、水和玻璃中傳播的速度大小關系為v【答案】D【規范解答】A.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3×108m/s,在其它介質中的傳播速度都比真空中的要小,故A錯誤;B.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光可以在真空中傳播,故B錯誤;C.一般情況,聲的傳播速度在空氣中最小,約為340m/s,故C錯誤;D.光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最小,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氣中的小,在空氣中比在真空中略小,真空中光速最快,即v故D正確。故選D。3.(2024?江蘇中考真題)將手機的來電“燈光提示”和“聲音提示”功能打開,放入真空中。現用電話呼叫手機,接通后()A.看到“燈光閃爍”也聽到“聲音提示”B.看到“燈光閃爍”卻不能聽到“聲音提示”C.看不到“燈光閃爍”卻能聽到“聲音提示”D.看不到“燈光閃爍”也不能聽到“聲音提示”【答案】B【規范解答】將手機放入真空中,用電話呼叫手機,接通后“燈光閃爍”,因為光可以在真空中傳播,所以能看到“燈光閃爍”;由于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我們不能聽到“聲音提示”,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4.(2024?江蘇中考真題)在探究影響琴弦音調高低與琴弦材料的關系時,要選擇兩根粗細、長度相同的琴弦。下列實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與此相同的是(
)A.探究熔化、凝固特點時,選擇冰和石蠟作比較B.通過觀察乒乓球被發聲的音叉彈開,說明音叉在振動C.為了形象地描述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引入了“光線”模型D.比較紙錐下落快慢時,讓兩個紙錐從相同的高度下落【答案】D【規范解答】在探究影響琴弦音調高低與琴弦材料的關系時,要選擇兩根粗細、長度相同的琴弦,運用的是控制變量法。A.探究熔化、凝固特點時,選擇冰和石蠟作比較,運用了類比法,故A不符合題意;B.通過觀察乒乓球被發聲的音叉彈開,說明音叉在振動,運用了轉換法,故B不符合題意;C.為了形象地描述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引入了“光線”模型,運用了模型法,故C不符合題意;D.比較紙錐下落快慢時,讓兩個紙錐從相同的高度下落,運用了控制變量法,故D符合題意。故選D。5.(2024?山東中考真題)很多城市實行“禁鞭”,這是通過在處來控制噪聲這種危害。一次住在城市的小軍在自家樓上發現,遠處鄉下燃放的煙花爆竹的畫面與聽到的聲音步調不一致,由此聯想到學校運動會百米賽跑時,終點計時員看起點發令槍發令時也是有這種情況,計時員應該(選填“看到運動員起跑”、
“看到發令槍冒煙”或“聽到發令槍響”)時開始計時才準確。【答案】聲源看到發令槍冒煙【規范解答】[1]實施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就是不讓聲源產生聲音,是在聲源處控制噪聲。[2]小軍看遠處燃放煙花,總是先看到亮光后聽到聲音,是因為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遠遠大于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所以燃放的煙花爆竹的畫面與聽到的聲音步調不一致。起跑的時間以發令員的指令為準。終點計時員看到發令槍冒煙開始計時,而不是聽到槍聲開始計時,是因為聲音傳播速度比光傳播速度慢,若以聽到發令槍響開始計時,將會少計運動員跑步的時間,導致運動員的成績偏高模塊模塊四精選題過關培優檢測1.(2425八年級上·湖南邵陽·期末)如圖是日食形成的光路圖。關于日食的形成原因和圖中能看到日全食的區域分別是()A.光的反射;a區 B.光的折射;b區C.光的直線傳播;a區 D.光的直線傳播;c區【答案】C【規范解答】由圖知道,月球擋住了太陽光形成了日食,它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在地球上a區域,太陽射向地球的光全部被月球擋住,人們看到的是日全食;地球上b、c區域,太陽射向地球的光被月球擋住了一部分,所以,人們看到的是日偏食,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2.(2425八年級上·安徽合肥·期末)如圖所示,無云的晴天,小明在野外迷失了方向,他在地面梳理一根桿子,地面上OA是這根桿在陽光下的影子,過一段時間后,影子的位置移到了OB的位置,則AB箭頭所指的方向是()A.東 B.南 C.西 D.北【答案】A【規范解答】太陽光沿直線傳播照在桿上時,會在桿的后面形成桿的影子,當太陽向西移動時,它的影子向相反的方向移動,即向東移動,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3.(2425八年級上·四川成都·期末)如圖為“日環食”天文奇觀,發生這種天文現象時,太陽、地球和月球處在一條直線上,它們的位置關系是()A.太陽——地球——月球 B.地球——太陽——月球C.太陽——月球——地球 D.月球——地球——太陽【答案】C【規范解答】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發生日環食時,月亮在太陽和地球的之間,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4.(2425八年級上·廣東廣州·期末)《考工記》著于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流傳至今年代最早的關于手工業技術的文獻。其中記載了一種通過太陽的影子辨別東西方位的方法,如圖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的O點豎立一根木桿,從早晨到傍晚,木桿的影子從圖中的OA處運動到OC處,則C點在O點的()A.南方 B.北方 C.東方 D.西方【答案】C【規范解答】OB是最短的影子,說明此時陽光與地面夾角最大,這是正午,又由于正午時太陽在正南方,所以影子在正北方,即OB是南北方向的;從早晨到傍晚,木桿的影子從圖中的OA處運動到OC處,這說明A在西方、C在東方,所以C點在O點的東方。故選C。5.(2425八年級上·江蘇宿遷·期末)真空中的光速約為ms。太陽到地球距離是1.5×108【答案】3×10【規范解答】[1]真空中的光速為3×108m[2]太陽光傳到地球的時間為t=6.(2425八年級上·陜西西安·期末)民間稱日全食為“天狗食日”,由于光的(選填“直線傳播”或“折射”),當射向地球部分地點的太陽光被月球全部遮住時,便出現了“天狗食日”的現象,所謂的“天狗”實際上是指,用如圖表示日全食時,圖中的A處是球,B處是球。【答案】直線傳播月球月地【規范解答】[1][2][3][4]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日食、月食都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民間稱日全食為“天狗食日”,由于光的直線傳播,當射向地球部分地點的太陽光被月球全部遮住時,便出現了“天狗食日”的現象,所謂的“天狗”實際上是指月球,用如圖表示日全食時,圖中的A處是月球,B處是地球。7.(2425八年級上·江蘇揚州·期末)如圖所示;找一個空的易拉罐,用釘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間鉆個小孔;將易拉罐的頂部剪去后,蒙上一層塑料薄膜,這樣就制成了一個針孔照相機。將點燃的蠟燭置于小孔前的適當位置,觀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點:蠟燭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倒立)的(實像/虛像):其成像的位置(只能/可以)在薄膜處;其成像的原理是。為了增大蠟燭所成的像,可采取的辦法是:a.增加塑料薄膜到小孔的距離;b.。【答案】倒立實像可以光的直線傳播減小蠟燭到孔的距離【規范解答】[1][2][3][4][5]物體發出或反射的光通過小孔后,在小孔后面的光屏上形成倒立的實像,這就是小孔成像;原理是光線沿直線傳播。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實像,光實際到達的位置都可以成像,因此其成像的位置可以在薄膜處。小孔所成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物到小孔的距離、小孔到光屏的距離有關,增加塑料薄膜到小孔的距離或者減小蠟燭到孔的距離都可以增大蠟燭所成的像。8.(2425八年級上·江蘇泰州·期末)圖示“日晷”是我國古代計量(填物理量的名稱)的工具,該工具的原理是利用。晷針的影子在晷盤上隨太陽的運轉而轉動,晷針在陽光下正午時影子長度最。【答案】時間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短【規范解答】[1][2]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晷針在太陽光下在晷面上留下影子,一天不同的時刻,隨著太陽的移動,影子指向不同的位置,通過影子所指示的不同位置來計時。[3]正午時,太陽光與水平面的夾角最大,影子長度最短。9.(2425八年級上·吉林白城·期末)如圖所示,物理老師將一塊小平面鏡粘在音叉叉股上,固定激光筆,光被反射到墻面上一點處形成一個光斑。(1)用橡皮錘敲擊音叉叉股,同時觀察到墻面上的光斑變成一條短線并聽到聲音,該現象說明發聲體在,此科學研究方法稱為;(2)越用力敲音叉,墻面上的光線條越長,聽到的聲音越大,說明越大,響度越大;(3)若在真空中敲擊音叉進行該實驗,則看到墻上的光線條,聽到聲音。(選填“能”或“不能”)【答案】(1)振動轉換法(2)振幅(3)能不能【規范解答】(1)[1][2]用橡皮錘敲擊音叉,聽到聲音,同時觀察到墻面上的光斑變成一條短線,該現象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實驗中,通過光線的變化反映音叉的振動,此科學研究方法稱為轉換法。(2)越用力敲音叉,振幅越大,墻面上的光線條越長,聽到的聲音越大,說明響度與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3)[1][2]光的傳播不需要介質,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所以若在真空中敲擊音叉進行該實驗,可以看到墻上的光線條,但是不能聽到聲音。10.(2425八年級上·江蘇揚州·期末)如圖1所示,找一個空的易拉罐,用釘子在底部的中央敲一個小孔,將易拉罐的頂部剪去后,蒙上一層塑料薄膜,這樣就制成了一個針孔照相機,將小孔對準窗外的景物,觀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點。(1)塑料薄膜上看到(選填“景物”、“小孔”)倒立的(選填“實”、“虛”)像。(2)為了增大所成的像,可采取的辦法是:。(3)如圖2,太陽透過樹葉縫隙形成的圓形光斑與上述原理實際上是相同的,這些圓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研究發現,同樣大小縫隙形成的圓形光斑越大,亮度。【答案】(1)景物實(2)讓小孔靠近窗外的景物(3)樹葉縫隙到地面的高度不同越暗【規范解答】【小題1】[1][2]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線傳播,物體發出或反射的光通過小孔后,在光屏(這里是塑料薄膜)上形成倒立的像。成像的物體是窗外的景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拼音拼讀課件教學
- 餐飲業特許經營合作協議
- 拆遷安置房產權分割與租賃權分配合同
- 2024-2025學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一下學期5月份聯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 發動機排放源識別與排放清單編制方法研究考核試卷
- 屠宰場人員健康管理與防疫教育考核試卷
- 土壤耕作機械批發考核試卷
- java對象回收面試題及答案
- 熱穩定性能研究考核試卷
- 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完善考核試卷
- 固體廢棄物課程設計 垃圾填埋場設計
- 光伏項目運維服務承包合同5篇
- 流產的中西醫結合治療
- 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 護理查房
- 湖南省永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7月期末質量監測數學試卷
- 五育并舉-立德樹人始于行潤品育心成于思
- 安全策略優化
- ANSYS Fluent:湍流模型理論與應用.Tex.header
- 《道德經》的智慧啟示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中國海洋大學
- 老公出軌保證書范文
- 【正版授權】 ISO 7887:1994 EN Water quality - Examin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colour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