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課導入同學們,自古以來,“相思”便是文人墨客筆下永恒的主題。從“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愿,到“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深情執著,無數詩句道盡了思念的千般滋味。今天,讓我們穿越千年時光,走進東漢末年,去聆聽一首來自《古詩十九首》的相思之歌——《涉江采芙蓉》。它沒有華麗的辭藻,卻以質樸的情感,打動了一代又一代讀者的心,讓我們一同揭開它的神秘面紗,感受其中深沉的情思。學習目標了解《古詩十九首》的相關文學常識,明確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涉江采芙蓉》,體會詩歌的節奏與韻律美。?體會詩歌中主人公的相思之情與離亂之苦,感受古代文人對情感的細膩表達,培養對古典詩歌的熱愛之情。?作者介紹《涉江采芙蓉》選自《古詩十九首》,其作者已不可考。《古詩十九首》是東漢末年一批文人詩作的選輯,這些詩歌的作者多為中下層知識分子,他們在動蕩不安的社會環境下,仕途失意,生活坎坷。這些詩歌反映了他們對人生、愛情、命運的思考與感慨,代表了漢代文人五言詩的最高成就,被劉勰譽為“五言之冠冕”,對后世詩歌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創作背景東漢末年,社會動蕩不安,政治黑暗,戰爭頻繁。文人學子們為了尋求仕途發展,常常背井離鄉,四處漂泊。在這種背景下,離情別緒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常見的情感體驗。《古詩十九首》中的作品大多創作于這一時期,《涉江采芙蓉》便是其中描寫游子思婦情感的經典之作,它真實地反映了當時人們因戰亂、游宦等原因導致的親人分離、相思成疾的社會現實。?題目解讀“涉江采芙蓉”,直接點明了詩歌開篇的核心動作。“涉江”描繪出主人公渡江的情景,暗示其行動范圍之廣“采芙蓉”則是富有詩意的行為,芙蓉,即荷花,在古代常被視為美好、純潔的象征,古人常通過采花來寄托情感。文體介紹《涉江采芙蓉》是一首五言古詩。五言古詩是漢、魏時期形成的一種新詩體,它每句固定為五個字,句式靈活,可長可短,不要求對仗、平仄,用韻也較為自由。相較于四言詩,五言詩在節奏和表現力上更具優勢,能夠更細致地敘事、抒情和狀物。《古詩十九首》作為五言古詩的典范,語言質樸自然,情感真摯深厚,在藝術上達到了很高的成就。?朗讀課文注意節奏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涉”意為渡過“芙蓉”即荷花“蘭澤”指生有蘭草的沼澤地“芳草”泛指香草
“遺”讀作wèi,是贈送的意思“遠道”指遠方
渡過江水去采荷花,生有蘭草的水澤中長滿了香草。采了荷花要送給誰呢?我所思念的人在遠方。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還顧”即回頭看“舊鄉”指故鄉“漫浩浩”形容路途遙遠無盡頭“同心”指感情深厚“離居”即分離居住“終老”指度過晚年
回頭遙望我的故鄉,路途顯得那么無邊無際。我們兩心相愛卻不能在一起,只能懷著悲傷之情度過余生。“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詩歌開篇描繪了一幅優美的畫面:主人公渡江去采摘芙蓉,蘭草生長的沼澤地里芳草萋萋。這兩句通過對環境的描寫,營造出一種清新、美好的氛圍,同時以“芙蓉”“芳草”這些美好的意象,為后文抒發情感做鋪墊。在古代,采花常是傳達情感的方式,主人公采芙蓉,自然引發讀者對其情感寄托的好奇。“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這兩句以設問的形式,直接點明了主人公采芙蓉的目的——送給遠方思念的人。一問一答,將主人公內心的思念之情直白地展現出來。“遠道”一詞,既寫出了與所思之人空間上的距離,也暗示了相見的艱難,為詩歌增添了一絲惆悵與無奈。?“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主人公采芙蓉后,不禁回頭遙望故鄉。“還顧”這一動作,生動地表現出他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深。而“長路漫浩浩”,則形象地描繪出他與故鄉之間路途的遙遠和阻隔,進一步強化了這種思念無法排解的痛苦,也暗示了他歸鄉的艱難。?“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這兩句是全詩情感的高潮,直接抒發了主人公內心的悲痛。“同心”表明他與思念之人感情深厚,本應相守,卻無奈“離居”,這種強烈的反差更凸顯出分離的痛苦。“憂傷以終老”則道出了他對未來的絕望,余生都將在憂傷中度過,讀來令人唏噓不已。?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請舉例說明并分析其作用。詩中“同心而離居”一句運用了對比手法。“同心”體現了主人公與所思之人感情深厚、心意相通;“離居”則表明兩人實際處于分離狀態。通過這種情感與現實的強烈對比,更加突出了主人公因分離而產生的痛苦與無奈,深刻地表現了離情別緒對人的折磨,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分析《涉江采芙蓉》中虛實結合手法的運用。詩歌中“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是實寫,描繪了主人公渡江采芙蓉、思念遠方之人以及回望故鄉的具體行為和所見之景。而“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則是虛寫,表達了主人公對未來生活的想象和內心深處的憂傷。虛實結合,既展現了眼前的情景,又拓展了詩歌的情感深度,使讀者更能感受到主人公相思之苦和命運的無奈。詩中主人公的行為與情感之間有怎樣的聯系?從原文中找出相關語句并分析。詩中主人公“涉江采芙蓉”的行為,看似是在欣賞美景、采摘花朵,實則是為了將芙蓉送給“在遠道”的所思之人,這一行為體現了他對所思之人的思念之情。而“還顧望舊鄉”的動作,進一步表現出他對故鄉和親人的牽掛。這些行為與“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所表達的痛苦情感相互呼應,行為是情感的外在表現,情感則是行為的內在驅動力,生動地展現了主人公復雜而深沉的情感世界。詩中環境描寫與情感抒發有何關系?結合原文分析。詩歌開篇“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的環境描寫,營造出一種優美、寧靜的氛圍,與主人公內心的憂傷形成鮮明對比。美好的環境更襯托出主人公思念之人不在身邊的孤獨與痛苦,以樂景寫哀情,增強了詩歌情感表達的張力,使讀者更能感受到主人公相思之情的強烈。“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運用了什么藝術手法?結合原文分析其效果。運用了設問的藝術手法。通過自問自答,引起讀者的注意和思考,直接點明了主人公采芙蓉的目的和心中的思念對象,使詩歌的情感表達更加直接、強烈,同時也自然地引出下文對主人公回望故鄉、感嘆離居之苦的描寫,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從“長路漫浩浩”中能看出詩人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情感?結合原文說明。運用了夸張和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長路漫浩浩”夸張地描繪出主人公與故鄉之間路途的遙遠,同時借這漫長的路途之景,抒發了他對故鄉的思念以及歸鄉無望的痛苦與無奈之情,使抽象的情感變得具體可感,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課堂小結《涉江采芙蓉》通過描寫主人公渡江采芙蓉欲送遠方所思之人,卻因長路漫漫難以相見,最終只能在憂傷中度過余生的情景,抒發了游子思婦之間深沉的相思之情和離亂之苦。詩歌以質樸自然的語言、優美的意象和獨特的藝術手法,將主人公內心的情感展現得淋漓盡致,既體現了古代文人對愛情、親情的珍視,也反映了當時社會動蕩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深刻的思想內涵。?理解性默寫《涉江采芙蓉》中描繪主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賓館安全培訓方案(3篇)
- 室外擋墻改造方案(3篇)
- 膠體電泳改裝方案(3篇)
- 物業供熱維修方案(3篇)
- 商業噪音管理方案(3篇)
- 電工保障計劃方案(3篇)
- 公司閉關管理方案(3篇)
- 失眠患者的健康教育
- 孕產婦健康心理學
- 某企業財務分析報告
- 大學學院“十四五”師資隊伍建設規劃(2021-2025)
- 鋰電池行業MES應用解決方案
- TCHALPA 0004-2023 民用無人機應急救援應用專業操控員合格證考試點管理辦法
- 2023-2024蘇教版七年級數學上冊期末試卷
- 英國和美國社區居家安寧療護服務模式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 2024年中小學教師職稱審定答辯題目
- 橙黃橘綠半甜時 季羨林 史鐵生 汪曾祺等文學大家
- 極化曲線研究論文
- 2023年呂梁市文水縣社區工作者招聘考試真題
- 2023年廣西公需科目關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論述答案
- 設計報價單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