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首都師范大學附屬密云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階段性練習政治試題_第1頁
北京市首都師范大學附屬密云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階段性練習政治試題_第2頁
北京市首都師范大學附屬密云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階段性練習政治試題_第3頁
北京市首都師范大學附屬密云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階段性練習政治試題_第4頁
北京市首都師范大學附屬密云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階段性練習政治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資料第一時間更新,認準公眾號:一枚試卷君2022北京首師附密云中學高一10月月考政治2022.10.9一.選擇題(共60分,每個1.5分)1.我國古籍記載,禹的兒子啟在討伐有扈氏時,強迫被俘虜的有扈氏氏族成員做放牧的奴隸,稱為“豎牧”。“豎牧”的出現①是生產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結果②反映了社會成員在生產關系中的地位不再平等③標志著私有制確立,漫長的原始社會逐漸解體④推動了鐵制農具的廣泛使用和推廣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政治教師在上課時,讓同學們討論:“原始社會是一個理想的社會嗎?”同學們暢所欲言。以下四位同學的發言,最準確的是A.原始社會沒有壓迫和剝削,人人平等,因此它是理想社會B.雖然生活艱苦,但那時社會風氣好,人們之間關系和諧,因此它是理想社會C.不是理想社會,因為原始社會里有人吃人的現象,而且人的壽命都很短D.不是理想社會,生產力低下,人們的溫飽問題都難以解決3.“只有生產發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出現階級;只要生產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產生階級。”這說明①階級的出現與生產的發展水平密切相關②有了生產就有階級③階級的出現和產生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中的必然④生產關系的發展決定了生產力水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恩格斯說:“在新的設防城市的周圍屹立著高峻的墻壁并非無故:它們的壕塹成了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們的城樓已經聳入文明時代了”對恩格斯的話理解正確的有①最早國家的建立使人類擺脫蒙昧野蠻狀態②“設防的城市”體現了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③高峻的墻壁體現了原始公有制向私有制的過渡④這些城市的顯著特征是君主專制、等級森嚴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人類進入奴隸社會后,剝削代替了平等,專政代替了民主,在看似倒退的壓迫剝削背后,人類社會向前走了一大步。這一大步體現在①私有制的確立使人類邁入了文明時代的門檻②金屬工具的廣泛使用等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③奴隸主階級建立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奴隸制國家④文字的發明和應用等使人類擺脫了蒙昧野蠻的狀態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6.關于原始社會的解體和國家產生的演進過程下列傳導正確的是A.生產力發展→階級產生→國家產生→私有制產生B.生產力發展→私有制產生→階級產生→國家產生C.私有制產生→生產力發展→階級產生→國家產生D.階級產生→國家產生→私有制產生→生產力發展7.“國家是表示:這個社會陷入了不可解決的自我矛盾,分裂為不可調和的對立面而又無力擺脫這些對立面。而為了使這些對立面,這些經濟利益相互沖突的階級,不致在無謂的斗爭中把自己和社會消滅,就需要一種表面上駕于社會之上的力量,這種力量應當緩和沖突,把沖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圍以內;這種從社會中產生但又自居于社會之上并且同社會日益相脫離的力量,就是國家。”恩格斯關于國家的上述論斷告訴我們①國家是和人類社會同步產生的②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③國家具有緩和階級沖突的作用④國家的本質是管理社會公共事務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我國封建社會流傳這樣一首歌謠:“種田的,缺米糧;曬鹽的,喝淡湯;紡織娘,沒衣裳;編涼席的,睡光床。”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源是A.封建國家政權B.封建等級制度C.封建社會生產力水平D.封建土地所有制9.封建時代的歐洲各國,普遍存在著“金字塔”狀等級制度(右圖)。圖示反映出來的信息是①封建主占有農民的所有勞動成果②農民階級的反抗斗爭從未停止過③封建國家實行君主專制,等級森嚴④農民階級背負著封建上層階級的重壓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0.狄更斯在描述資本主義社會時曾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最好”是因為資本主義社會的建立A.帶來了生產力的巨大發展和人類思想上的極大解放B.消滅了剝削和階級分化C.實現了普選和人人平等D.工人可以自由地出賣自己的勞動力11.在1929年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中,一個礦工的孩子對母親說“天這么冷,我們為什么不生火爐呢?”母親說“因為我們沒有煤。你父親失業了,沒錢買煤。”兒子又問道:“父親為什么失業呢?”母親說“因為煤太多了。”以上母子的對話,體現了①資本主義國家工人生活水平越來越低②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是生產相對過剩的危機③資本主義社會出現生產能力絕對過剩的現象④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減弱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2.美國累計新冠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高居全球之首,疫情令美國醫療體系長期存在的不平等現象暴露無遺。它把昂貴的醫療衛生體系留給富人,放任貧窮者和失業者被剝奪社會保障。正如馬克思所言:“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這表明①資本主義制度必然導致分配不公②資本主義制度阻礙生產力的發展③資本主義制度下民主具有全民性④資本主義制度捍衛資產階級利益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3.恩格斯晚年在總結馬克思的偉大功績時說,馬克思的貢獻有兩個,一個是發現唯物史觀,一個是發現剩余價值。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這“兩大發現”①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石②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③揭示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和根源④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論、運動到實踐、制度的偉大跨越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4.空想社會主義探索了工業文明的進步與貧富分化加劇如何協調的方法與道路,圣西門主張未來的社會應實行實業制度,被公認為“工業社會”的最早預言家;傅立葉主張和諧制度,主張階級調和與合作,倡議組建名為“法郎吉”的協作社;英國的歐文,在美國印第安納州籌建了“新和諧公社”,實行生產工具公有、按勞分配、共同勞動、人人平等、民主管理等原則,但是后來都瓦解了。這說明空想社會主義者①主張階級調和,支持階級斗爭 ②未能真正揭示資本主義的弊端③主張依靠人民力量消滅資本主義社會 ④未能找到通向未來社會的正確道路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③④15.在一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知識競賽中,主持人提問:“科學社會主義誕生的歷史前提是什么?”同時給出下列四個選項,如果你是選手,你應該選擇①無產階級開始形成②空想社會主義理論的產生和發展③馬克思、恩格斯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活動④資本主義的深入發展,工人運動的興起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6.有這樣一本著作,它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它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與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科學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必然。該著作是A.《烏托邦》B.《太陽城》C.《自然法典》D.《共產黨宣言》17.習近平指出,《共產黨宣言》的問世是人類思想史上一個偉大事件,它①第一次全面闡釋了科學社會主義原理②第一次系統論述了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特點和策略原則③是一部科學地洞見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經典著作④以法律條文的形式提出了生產資料公有制等未來社會的基本原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建立起君主立憲制,法國大革命確立了民主共和制,日本通過明治維新建立了君主立憲的資本主義制度等等,這說明①沒有任何國家或地區的歷史發展進程是一模一樣的②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具有多樣性和統一性③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取決于本國國民的選擇④各國、各地區、各民族的發展道路有著相同的軌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9.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復興面臨兩大歷史任務,它們是①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統治,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②推翻封建主義的統治,求得君主立憲的實現③徹底改變貧窮的面貌,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④推翻封建主義的統治,促進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20.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國情,決定了中國革命必須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形態,使中國社會變成一個獨立的民主主義的社會;第二步,使革命向前發展,建立社會主義的社會。對此認識正確的是①新民主主義革命就是要消滅資產階級,實現生產關系的變革②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③社會主義革命的對象則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④社會主義革命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1.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為了紀念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在人民英雄紀念碑碑身正面是鐫刻著毛澤東題詞“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金色大字。碑背面是毛澤東起草、周恩來題寫的碑文。碑文中有這樣的話: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碑文中所說的“三十年以來的革命”屬于A.資產階級革命 B.舊民主主義革命C.新民主主義革命 D.社會主義革命22.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為主的資產階級性質的人民民主革命。它的目標是無產階級牢牢掌握革命領導權,徹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并及時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由此可知,新民主主義革命主要“新”在①不是由資產階級領導的而是由無產階級領導

②它的革命任務不再是反帝反封建③它不屬于世界資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屬于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④革命前途不是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而是建立無產階級領導下的聯合專政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23.對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進入社會主義社會大事簡圖,下面理解正確的是A.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的過程B.黨領導中國人民建立新中國的過程C.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D.黨領導中國人民建立新中國、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過程24.國慶假期,剛剛掛牌“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紀念館”的北大紅樓迎來參觀熱潮。在這棟百歲紅樓里,一件件文物定格歷史瞬間,一個個百年前場景再現,帶領觀眾穿越時光隧道,重回“覺醒年代”,追尋先驅者足跡,感悟初心與夢想,汲取前行力量。參觀北大紅樓讓人們了解到中國共產黨誕生的背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①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②開啟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③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和命運④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5.有一場變革,它被稱為“中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實現了我國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標志著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社會。此重大歷史重件是A.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B.1952年底我國土地改革基本完成C.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勝利D.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26.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期,為此中國共產黨提出“一化三改”的過渡時期總路線,其中屬于“三改”內容的是()①對集體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②對社會主義國營經濟的改造③對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④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27.黨的八大正確分析了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指出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已經基本上建立起來了。我們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①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②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③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④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28.小澤同學計劃拍攝四集微視頻,多角度反映我國改革開放40多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下面是四集微視頻的拍攝線索,其中設計合理的是()①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②從貧困走向小康③從短缺走向充裕④從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到舉辦G20杭州峰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9.改革是一場接力賽,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我們立足時代,面對現實與問題,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將改革進行到底。這是因為①實踐發展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②世界是開放的世界,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③改革是要改變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④改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0.1978年12月18日,中國共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帷幕,這是一次推動中國歷史大轉折,開啟國家新命運的會議。這次會議①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②確立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框架 ③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④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1.用“翻天覆地”形容改革開放40多年的變化,一點也不為過。某網民回憶道:“記得1978年我在上大學時,有位政治老師在課堂上講,我們要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因為到了共產主義社會,那就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洗衣服不用搓衣板,每個人都可以帶一塊兒電子表,騎上電動摩托。40多年后的今天,空調、冰箱、微型計算機、平板電腦、智能手機、地面清潔機器人等一大批家電、通信產品進入了尋常百姓家庭。”這從一個側面告訴我們①通過改革開放,我們已經實現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②通過改革開放,我國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③通過改革開放,我國初步實現了全面脫貧和同步富裕的目標④通過改革開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步轉化為現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高一某班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探索”進行探究活動,同學們整理了如下內容公私合營盛錫福帽廠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1978年和2017年GDP比較同學們探究的主題可能是A.偉大的改革開放B.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正中央C.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D.改革開放前與改革開放后兩個歷史時期的關系3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①馬克思主義②馬列主義③毛澤東思想④鄧小平理論⑤“三個代表”重要思想⑥科學發展觀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②③④⑤⑥⑦C.③④⑤⑥⑦D.④⑤⑥⑦34.1982年,在黨的十二大開幕式上,鄧小平明確提出了“”這一鮮明主題。從此以后,中國共產黨所有的理論和實踐創新都是緊緊圍繞這個主題展開的。A.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B.把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C.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 D.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據此回答35、3635.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能夠自信的理由是①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②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③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④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36.下列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之間關系認識正確的是①四者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各方面的制度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相互聯系、相互作用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一脈相承、與時俱進的體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7.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啟示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是最根本的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這條道路符合中國實際,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時代發展要求,不僅走得對、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夠走得穩、走得好。”這說明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創造美好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集中體現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物質力量38.當前,我國發展的新的歷史方位是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B.實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C.世界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D.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39.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____①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②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④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0.今天,中國人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其本質是①國家富強②社會穩定③民族振興④人民幸福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問答題(共40分)41.某班同學在學習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相關內容之后繪制了一張表格。(8分)社會形態生產工具生產資料所有制上層建筑社會的主要矛盾原始社會石器共同占有氏族議事等奴隸社會金屬工具奴隸主占有軍隊、法庭、監獄等暴力機關奴隸階級和奴隸主階級之間的矛盾封建社會鐵制農具封建地主君主專制、等級制等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之間的矛盾資本主義社會機器科學技術資本主義私人占有提出“自由平等博愛”口號,個人主義等生產社會化和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階級關系上表現為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技術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法律體系等(1)按照該同學的思路,將表格最后空格處內容補充完整。(2)觀察表格內容,運用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原理,說明人類社會形態更替的一般過程。堅定自信,實現中國夢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五四運動以來我國發生的三大歷史事件,是近代以來實現中國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里程碑。新中國成立——記錄偉大時刻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在這振奮人心的時刻,全國人民為之沸騰。新中國的誕生是20世紀的偉大歷史事件。歷史航程一往無前,時代大潮奔流不息。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中華民族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譜寫了一曲氣壯山河的奮斗贊歌,走出了一條彪炳史冊的人間正道。結合所學,為什么說新中國的誕生是20世紀偉大的歷史事件。(10分).中共十八大以來,我們高舉改革開放的旗幟,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頂層設計,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等領域一共推出1600多項改革方案,其中許多是事關全局、前所未有的重大改革。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這一論述,高度概括了改革開放的巨大作用,深刻闡述了堅持改革開放對決定中國命運的重大意義,展示了黨中央的深謀遠慮、責任擔當和繼續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的堅定信念,鼓舞了全國人民奮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人心士氣。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簡要分析為什么說“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12分)44.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開啟新征程。“這是順應人民期待、踔厲奮發的新時代新征程。中國經濟總量從2012年的54萬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逾114萬億元,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這是解答時代課題、勇毅篤行的新時代新征程。成功舉辦進博會等大型國際經貿盛會,與147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領先,承諾以全球最短時間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跨越……這是屢創歷史輝煌、奮楫揚帆的新時代新征程。仰望星空,嫦娥“奔月”、北斗組網、天問“落火”、羲和“探日”,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俯瞰大地,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中國港、中國網成為亮麗的國家名片……運用所學知識,談談對“新時代”的理解。(10分)參考答案選擇每個1.5分,共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ADBABBCDDADBACDDA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