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屆高三限時訓練歷史試卷_第1頁
2021屆高三限時訓練歷史試卷_第2頁
2021屆高三限時訓練歷史試卷_第3頁
2021屆高三限時訓練歷史試卷_第4頁
2021屆高三限時訓練歷史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三歷史試卷

一、選擇題(共16題,每題3分,共48分,只有一項符合題意)

1.如圖是中國古代某一朝代的形勢圖,下列各項中出現于這一朝代

的是

A.絲綢之路的開通B.曲轅犁的推廣

C.古代戲曲的成熟D.丞相制的廢除

2.日本學者斯波義信認為;隨著唐宋時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潰,

在“農村一一農村市場——半農村城市一一中小城市產生”的反復過程

中,包括工商城市在內的城市經濟網日益稠密,使農村經濟走向依存于

市場的方向。這說明,唐宋時期城市經濟的變遷

A.促使城市功能完全經濟化B.使商品生產規模空前擴大

C.帶動了社會經濟的商品化D.使農村經擠實現了商品化

3.吳敬梓的名著《儒林外史》中有一個生動的例子:商人萬雪齋原

是書僮,后來經商發達了,當他見到敗落的舊主人時,仍不由自主地

執下人對主人之禮。小說中這種禮數反映了

A.萬雪齋對舊主人仍有依附關系

B.封建等級秩序具有頑強生命力

C.商品經濟發展沖擊了等級秩序

D.社會轉型時期的特殊社會關系

4.下面是臺灣和內地學者針對辛亥革命的性質提出的不同觀點。對

此解讀正確的是

學者觀點

臺灣學者辛亥革命是全民革命或者國民革命

內地學者辛亥革命是名副其實的資產階級革命性質的

革命,辛亥革命沒能將農民群眾發動起來,不

能稱之為國民革命

A.兩岸學者對辛亥革命的“革命性”還未達成共識

B.研究者的不同立場影響了其對歷史事件的認知

C.文化差異是導致兩地學者認識不同的主要原因

D.內地的學者對辛亥革命的研究成果更具權威性

5.毛澤東說:“大家不應只看到一個廣東,湖南也是很重要的。湖

南民眾組織比廣東還要廣大,所缺的是武裝,現已適值暴動時期,更

需要武裝。”他強調湖南暴動“縱然失敗,也不用去廣東,而應上山J

這段話表明

A.萌發了救國救民道路的新思想B.武裝斗爭必須依靠人民戰爭

C.城市中心革命論已無市場D.工農武裝割據理論已形成

6.下表為新中國成立初期工業總產值中各種經濟類型的變化(億

元),表格信息表明當時

年份合計全民和集體所公私合營工業私*工業個體工業

有制工業

194914037.52.268.332.2

1950191644.172.850.3

195126494.28.0101.260.1

1952343153.813.7105.2..70,6

A.公有制經濟逐步占據主導地位B.社會主義工業化開始起步

C,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接近尾聲D.新民主主義經濟迅速發展

7.下圖為1988一—2005年中國城市GDP和產業結構狀況圖c據

圖可知,這一時期我國.

匚二]第三戶業戶值■■務二產業戶值一―第二產業比支三產支比1r

6000070.0%

1

50(XX)60.0%

息50.0%戶

40000支

(40.0%比

億30000?

元30.0*

)20000

20.0%

1000010.0%

00.0%

I9RR199019911996199819992001200220042005年

A.城市化進程進一步加快B.城市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C.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展開D.城鄉之間差距日益擴大

8.在古代雅典城邦,官員在上任前要由五百人議事會和陪審法庭

(人民法庭)對其進行資格審查;官員卸任亦或公民就其任職行為提出指

控時,還要經過陪審法庭的述職檢查、依法審理。這反映出了古代雅

A.司法審判中程序民主B.全體公民參與政治

C.主權在民的執政理念D.法律服從民眾意志

9.羅馬皇帝曾有句名言:“朕誠為陸上之主,但海法乃海上之王J

羅馬皇帝可以依照自己的意志制定一部統率臣民的法律,但他卻不能

任意制定一部海商法,因為海商法體現的是各國人民的海商貿易慣例

及客觀法精神。這反映出古羅馬

A.萬民法僅適用于帝國陸地范圍

B.力圖革除習慣法的不合理因素

C.廣泛借鑒了外邦人的法律規定

D.尊重公平和理性的自然法精神

10.馬克思在總結巴黎公社經驗時提出“社會公仆”的原則,這就

改變了“官貴民賤”的世俗觀念,從根本上改變了官民之間的關系,

端正了國家公職人員為人民服務的原則和思想。由此可知,巴黎公社

所確立的“社會公仆”原則

A.建立在打碎舊有國家機器基礎上

B.發展了若干資產階級民主原則

C.有助于工農聯盟革命策略的實施

D.完善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基礎

11.下列近代世界經濟史圖示緊扣研究性學習主題。據此推斷,該研

究主題應是

A.資本輸出的歷程B.黑奴貿易的興衰

C.世界工廠的出現D.世界物產的傳播

12."正像哥白尼和伽利略把地球從宇宙中心的地位上貶謫下來一

樣,達爾文也把人類從墮落天使的冰冷而孤獨的地位上拉下來,強迫

他們認識他們與鳥獸有兄弟的親屬關系」這是因為達爾文

A.提出了生物進化思想B.最早批判了封建神學

C.構建了生物學新體系D.科學解釋了人類起源

13.針對“諾亞方舟”,該書劈頭就問:諾亞方舟有多大呢?它必須容

納不只歐洲所有成雙成對的動物,連世上其他品種的動物也得在船

上。…這艘船一定非常巨大,《圣經》卻說只要四人就能操控。“該書”

反映的運動是

A.文藝復興B.宗教改革

C.啟蒙運動D.科學革命

14.美國“憲法之父”麥迪遜認為:“民主政體讓我們看到動亂和

爭論的圖景,同個人安全或財產權不和….共和政體就不同了,它能保

證我們正在尋求的矯正工作。”這表明美國1787年憲法的制定.

A.摒棄代議制民主政治B.強調權力的制約平衡

C.倡導聯邦制中央集權D.維護有產者群體利益

15.膚色是影響女性美評判的重要因素之一。早期的歐洲倡導白暫

膚色,以瑩白剔透為美;但從18世紀后期開始,金色的黝黑皮膚逐漸成

為審美主流,歐洲女性都開始追求古銅色和小麥色皮膚。這段話反映

7

A.歐洲女性意識開始逐漸覺醒B.膚色的象征意義發生轉變.

C.工業革命改變了人們的審美D.種族歧視的現象得到消除

16.“新能源的大規模應用直接促進了重工業的大踏步前進,使大

型的工廠能夠方便廉價的獲得持續有效的動力供應,進而使大規模的

工業生產成為可能,并為之后的經濟壟斷奠定了基礎「這則材料能夠

反映

A.新能源的應用改變了工業結構B.石油的運用促進了經濟壟斷

C.重工業的出現推動新能源應用D.新能源導致國家壟斷的發展

二、非選擇題(其中第17題14分,第18題12分)

17.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4分)

材料一在《戰國策》和《漢書》中,古人就提出了“愛國”和“愛

國如家”的觀點。在古代社會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四位

一.體的。在人們心目中,君主是國家的象征,君主的憂樂與國家的安危

和民族的興衰聯系在一起,國家和國家和君主是一回事。古代愛國主

義者要求建立的統一國家,只能是以皇帝為代表的一統天下。面對統

治者的腐朽沒落和破碎的山河,面對外來侵略勢力和人民遭受的苦難,

古代愛國主義者不惜以身家性命報效國家,來獲取個人的功名利祿。

沿著古代愛國主義者的足跡,我們可以看到岳飛的“三十功名塵與土”,

陸游的“當年萬里覓封候”“千年史策恥無名”,辛棄疾的“贏得生前

身后名”“志士虛有少壯年”。

——摘編自顧杰善《中國古代的愛國主義》

材料二1899年2月,梁啟超發表《愛國論》,認為“愛國心之薄

弱,實為積弱之最大根源”,欲喚起國人的愛國心以救國家,反對專制

君權而興民權,指出:“國者何?積民而成也。國政者何?民自治其事也。

愛國者何?民自愛其身也。故民權興則國權立,民權滅則國權亡。為君

相者而務壓民之權,是之謂自棄其國;為民者而不務各伸其權,是之謂

自棄其身。故言愛國,必自興民權始。”該文也是近代論愛國的第一篇

文章。梁啟超在文中強調,愛國是現代社會最重要的倫理。他說:“國

家為近世史新產”,“夫國家者,一國人之公產也”,它與被專制君主視

為一人私產的傳統國家已是不可同日而語。

——摘編自鄭師渠《梁啟超的愛國論》

⑴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古代愛國主義思想的特

點,并說明形成這些特點的原因(6分)

(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梁啟超愛國主義思想與

中國古代相比的不同之處,并簡析其意義。(8分)

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下面是晚清駐外使節有關近代世界政體大略的綜述:

地球萬國內治之法,不外三端:有君主之國,有民主之國,有君民

共主之國。今日之德、日皆君主之國也,與中國無異。美、法,皆民

主之國也,其政權全在議院,而(總統)無權焉。英國,君民共主之國

也,大約民權十之七八,君權十之二三。民主之國,其法合于孟子“民

為貴”之說;然其弊在朋黨角立,互為爭勝,甚且各挾私見而不問國事

之損益,則權不一而志不齊矣。君主之國,主權甚重,操縱伸縮,擇利

而行;然其弊在.上重下輕,或役民如牛馬,俾無安樂自得之趣,如俄國

政俗是也。惟君民共主,無君主、民主偏重之并,最為斟酌得中。

一一摘編自《薛福成(1838年—1894年)選集》(上海人民出版

社,1987)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就晚清駐外使節對近代西方民主政體

的認識找出其中三個不當之處,并運用相關史實予以簡要說明。(要求

史實正確,史論結合,語言簡明。)

答案

1-5ACDAD6-10DBCDA11-15DDCDC

17.(1)特點:體現家國一體觀念;具有濃厚的忠君色彩;強調“大一統”;報效國家

與獲取功名相聯系。

原因:家國同構的社會結構(宗法觀念的影響):小農經濟的發展;儒家思想成為

傳統文化主流;士大夫的價值取向。

(2)不同:救亡圖存與學習西方結合:將愛國與興民權相結合:建立近代民族國

家。

意義:體現了民族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超越了“忠君”的傳統,具有近代愛

國意義;有助于啟迪民眾的民族民主意識;豐富和深化了愛國主義的內涵,是中華民

族思想文化寶庫中的一份珍貴的遺產。

18不當之處一:把近代德、日等國視為與晚清中國一樣的“君主之國〃。

說明:君主政體主要有封建封建君主專制與資本主義君主立憲政體兩種。晚清

中國屬于前者,而近代德、日,其政體雖然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但屬于后者,兩

者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不當之處二:認為“民主之國〃(即民主共和制)中的總統無權。

說明:美國總統是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軍隊總司令,掌握著國家的行政大權;

法國總統是國家元首和軍隊最高統帥,在行政方面擁有廣泛的權力。二者都是本

國國家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