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八年級升九年級語文《醉翁亭記》暑假專項測試卷及答案學校: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教材精講作者簡介歐陽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且在政治上負有盛名。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并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他的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了一代文風。歐陽修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詞風進行了革新。在史學方面,也有較高成就。資料鏈接《醉翁亭記》作于宋仁宗慶歷六年(公元1046年),當時歐陽修正任滁州太守。歐陽修是從慶歷五年被貶官到滁州來的。被貶官的原因是由于他一向支持韓琦、范仲淹、富弼等人參與推行新政的北宋革新運動,而反對保守的呂夷簡、夏竦之流。歐陽修在滁州實行寬簡政治,發展生產,使當地人過上了一種和平安定的生活,年豐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這是使歐陽修感到無比快慰的。但是當時整個的北宋王朝卻是政治昏暗,奸邪當道,一些有志改革圖強的人紛紛受到打擊,眼睜睜地看著國家的積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長,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憂慮和痛苦。這是他寫作《醉翁亭記》時的心情,悲傷又有一份歡喜。這兩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現在他的作品里的。原文與翻譯古今對譯注釋醉翁亭記環滁EQ\o\ac(○,1)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環繞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方的幾座山峰,樹林和山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谷格外秀美。一眼望去,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是瑯琊也EQ\o\ac(○,2)。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瑯琊山。沿著山路走六七里,漸漸聽到潺潺的流水聲,看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到流水從兩座山峰之間傾瀉而出的,那是釀泉。泉水沿著峰回路轉EQ\o\ac(○,3),有亭翼然山峰折繞,沿著山路拐彎,有一座亭子像飛鳥展翅似地臨于泉上者EQ\o\ac(○,4),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飛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這亭子的是誰呢?是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上的和尚智仙。給它取名的又是誰呢?太守用自己的別號謂也EQ\o\ac(○,5)。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醉翁)來命名。太守和他的賓客們來這兒飲酒,只喝一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點兒就醉了;而且年紀又最大,所以自號“醉翁”。醉翁的之意EQ\o\ac(○,6)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賞山水的美景。欣賞山水美景的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EQ\o\ac(○,7)。樂趣,領會在心里,寄托在酒上。評析:寫醉翁亭的所在,并引出人和事。若夫日出而林霏開EQ\o\ac(○,8),云歸至于太陽的升起,山林里的霧氣散了;煙云聚攏來而巖穴暝EQ\o\ac(○,9),晦明山谷就顯得昏暗了;朝則自暗而明,暮則自明而暗,或暗變化EQ\o\ac(○,10)者,山間之朝暮也。野或明,變化不一,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開了,有一股芳發而幽香EQ\o\ac(○,11),佳木秀而繁陰EQ\o\ac(○,12),風清幽的香味;樹木枝繁葉茂,形成一片濃密的綠蔭;風高霜高潔EQ\o\ac(○,13),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霜潔,天高氣爽,水落石出,這就是山中的四季。清晨前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往,黃昏歸來,四季的風光不同,樂趣也是無窮無盡的。評析:寫山中景色及出游之樂。至于負EQ\o\ac(○,14)者歌于途,行者休于EQ\o\ac(○,15)樹至于背著東西的人在路上歡唱,來去行路的人在樹下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EQ\o\ac(○,16)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應;老人彎著腰走,小孩子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由大人領著走。來來往往不斷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溪邊釣魚,溪水深并且魚肉肥美;用釀泉造酒,泉水清并酒洌EQ\o\ac(○,17);山肴野蔌EQ\o\ac(○,18),雜然而前陳EQ\o\ac(○,19)者,太守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橫七豎八地擺在面前的,那是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EQ\o\ac(○,20),射EQ\o\ac(○,21)者中主辦的宴席。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于音樂;投射的中了弈EQ\o\ac(○,22)者勝,觥籌交錯EQ\o\ac(○,23),起坐而喧嘩者,下棋的贏了,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時起時坐大聲喧鬧的眾賓歡也。蒼顏EQ\o\ac(○,24)白發,人,是歡樂的賓客們。一位容顏蒼老,頭發花白的人醉醺頹然乎其間EQ\o\ac(○,25)者,太守醉也。醺地坐在眾人中間,是喝醉了的太守。評析:寫滁人的游樂和太守的宴飲。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不久,太陽下山了,人影散亂,賓客們跟隨太守回去也。樹林陰翳EQ\o\ac(○,26),鳴聲上下EQ\o\ac(○,27),游人去而了。樹林里的枝葉茂密成蔭,鳥兒到處叫,是游人離開后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鳥兒在歡樂地跳躍。但是鳥兒只知道山林中的快樂,卻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知道人們的快樂;而人們只知道跟隨太守游玩的快樂,卻不知太守之樂其樂EQ\o\ac(○,28)也。醉能同其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樂為快樂啊。醉了能夠和大家一起樂,醒能述以文者EQ\o\ac(○,29),太守也。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謂EQ\o\ac(○,30)誰?廬陵EQ\o\ac(○,31)歐陽修也。太守是誰呢?是廬陵歐陽修吧。評析:寫日暮醉歸。EQ\o\ac(○,1)環滁:環繞著滁州城,滁州,在安徽東部。EQ\o\ac(○,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眼望去,樹木茂盛又幽深秀麗的,是瑯琊山蔚然,茂盛的樣子。EQ\o\ac(○,3)峰回路轉:山勢回環,路也跟著轉彎?;兀邸⒒丨h。EQ\o\ac(○,4)有亭翼然臨于泉上:有一座亭子,(亭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于泉水之上。臨,居高面下。EQ\o\ac(○,5)太守自謂也: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EQ\o\ac(○,6)意:意趣,情趣。EQ\o\ac(○,7)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于心間,寄托在酒上。EQ\o\ac(○,8)林霏開:樹林里的霧氣散開。霏,彌漫的云氣。EQ\o\ac(○,9)云歸而巖穴暝:云霧聚攏,山谷就顯得昏暗了。巖穴,山洞,這里指山谷。暝,昏暗。EQ\o\ac(○,10)晦明變化:意思是朝則自暗而明,暮則自明而暗,或暗或明,變化不一。EQ\o\ac(○,11)野芳發而幽香:野花開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花。EQ\o\ac(○,12)佳木秀而繁陰:好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濃密的綠蔭。秀,茂盛。EQ\o\ac(○,13)風霜高潔:指天高氣爽,霜色潔白。EQ\o\ac(○,14)負者:背著東西的人。EQ\o\ac(○,15)休于樹:在樹下休息。EQ\o\ac(○,16)傴僂提攜:老年人彎著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領著走,這里指老老少少的行人。傴僂,彎腰曲背,這里指老人。提攜,牽扶,這里指被牽扶的人,即兒童。EQ\o\ac(○,17)洌:清。EQ\o\ac(○,18)山肴野蔌:野味野菜。蔌,菜蔬。EQ\o\ac(○,19)陳:陳列,擺開。EQ\o\ac(○,20)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宴中歡飲的樂趣,不在于音樂。酣,盡興地喝酒。絲,弦樂器竹,管樂器。EQ\o\ac(○,21)射:這里指投壺,宴飲時的一種游戲。把箭投向壺中,中多者為勝,負者按照規定的杯數喝酒。EQ\o\ac(○,22)弈:下棋。EQ\o\ac(○,23)觥籌交錯: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觥,酒杯?;I,酒籌,宴會上行令或游戲時飲酒計數的籌碼。EQ\o\ac(○,24)蒼顏:蒼老的容顏。EQ\o\ac(○,25)頹然乎其間:醉倒在眾人中間。頹然,倒下的樣子。EQ\o\ac(○,26)陰翳:形容枝葉茂密成蔭。翳,遮蓋。EQ\o\ac(○,27)鳴聲上下:指禽鳥在高處低處鳴叫。EQ\o\ac(○,28)樂其樂:以游人的快樂為快樂。EQ\o\ac(○,29)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醉了能夠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事的。EQ\o\ac(○,30)謂:為,是。EQ\o\ac(○,31)廬陵:廬陵郡,就是青州(今江西吉安)。名句賞析1.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賞析:這幾句描寫了瑯邪山美景如畫的四季,語言清新自然,讀之使人能聞到沁人心脾的幽香,感到嘉樹下的清靜、涼爽,能體會出天高云淡,氣候宜人的秋景,能想象出別有情致的冬季風光。用以形容山間四季景物的變化是再恰切不過了。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賞析: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瑯琊山水的.喜愛之情。作者沉醉于瑯琊山水,飲酒是為了給欣賞山水助興,所以說“醉翁之意不在酒”,這原本是歐陽修當時的真實思想。而這一表達當時具體思想狀況的語句,卻給人以哲理的啟示:現實生活中。不是有許多語言和本意不盡一致的現象嗎?于是,后人便直接借用歐陽修這兩句話(有時只用前一句),來形容言在此而意在彼,或者施行為于此處而其真實目的卻在彼處的現象。3.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賞析:這兩句描繪出山林在朝暮之間陰晴晦明的變化,在對美景的贊賞之中,流溢出作者娛情山水、悠閑自適的心境??捎脕砻枥L山林間朝暮晦明之變化。4.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之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賞析:作者巧妙地用禽鳥之樂襯托游人之樂,又以游人之樂襯托太守之樂。但太守之樂與眾不同,不是眾人所能理解的。作者并沒有袒露胸懷,只含蓄地說:“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贝司渑c醉翁亭的名稱、“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前后呼應,并與“滁人游”、“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聯成一條抒情的線索,曲折地表達了作者內心復雜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本文描寫醉翁亭的秀麗環境和自然風光,勾勒出一幅太守與民同樂的圖畫,抒發了作者的政治思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遭受政治打擊的復雜感情。全文貫穿一個“樂”字,其中則包含著比較復雜曲折的感情。一則暗示出一個封建地方長官能“與民同樂”的情懷,一則在寄情山水背后隱藏著難言的苦悶。寫作特點1.寫景、敘事、抒情熔于一爐。文章先以遠景起筆,然后由遠及近,層層推進,隨著作者的目光和足跡,“游”到醉翁亭。在推進、移動的景色中,文章先寫亭之遠景,后寫亭之近景。在寫景中,用“蔚然深秀”表現景色-瑯琊山的外觀,用一水聲潺潺”“峰回路轉”表現山風姿,使人產生賞心悅目之感。而寫亭之近景,用鳥“翼”欲飛作比,更為形象地表現出凌空欲飛之姿。然后借釋亭名之由來直抒作者胸臆,道出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奠定全文抒情基調,使寫景抒情渾然天成。第二段寫山間“朝暮”“四時之景”,引出“樂亦無窮也”的情懷;第三段寫“滁人游”“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之事,道出“樂其樂”的深層情意,使景、事、情熔于一爐?!疤刈怼钡男蜗?,如一幅生動的風俗畫從側面顯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含蓄地表達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政治思想。前人說此文“句句是記山水,卻句句是記亭,句句是記太守”,的確如此。2.多種寫景方式的運用,使文章的主題更加鮮明。本文的主線是“樂”字。而“樂”是通過“醉”體現出來的?!白怼笔潜硐?,“樂”是實質。而真正讓人“醉”“樂”的原因正是此處秀麗多姿的景色。也正是這讓人“游而忘返”的景色中的“滁人游”“太守宴”,形象地表現了“官民同樂”的主題。為此,文章運用了多種寫景方式:第一段由遠及近地寫景,由“環山”到“諸峰”到“瑯琊山”,引出“釀泉”和“醉翁亭”,景隨人動,人依景行,使“游人”之“樂”已蘊其中了。第二段寫景按時間推移,由早到晚,由春寫到夏,寫到秋,寫到冬,這是隨季節轉換的寫景方式。第三段寫景則由外寫到內,“滁人游”到“太守宴”,突出了“樂”的真正含義-“與民同樂”。3.獨特的語言形式。駢句和散句相間,使文章的語言節奏富于變化,讀之聲調鏗鏘,極富韻律美。21個“也”字作句尾,其作用既不盡相同,又形成回環詠嘆的語調,吟詠之中可以使人玩味不盡。知識積累字音字形晦(huì)暝(míng)林壑(hè)環滁(chú)潺(chán)酒洌(liè)巖穴(xué)輒醉(zhé)朝暮(zhāo)傴僂(yǔlǚ)樹林陰翳(yì)山肴野蔌(sù)瑯琊(lángyá)觥籌交錯(gōng)詞類活用山行六七里(名詞作狀語,沿著山谷)釀泉為酒(名詞作狀語,用釀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名詞作狀語,像鳥兒的翅膀)名之者誰(名詞用作動詞,命名,取名)自號曰醉翁也(名詞用作動詞,取名)雜然而前陳者(名詞作狀語,在前面)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第一個樂:意動用法,以……為樂;第二個樂:樂趣,名詞)古今異義古義:管樂器非絲非竹今義:竹子古義:季節四時之景不同今義:時間古義:開放野芳發而幽香今義:散發古義: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今義:意思一詞多義太守歸而賓客從(回去)歸云歸而巖穴暝(聚攏)暮而歸(回來)太守謂誰(為,是)謂太守自謂也(命名)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居高向下)臨臨溪而漁(靠近)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麗)秀佳木秀而繁陰草木(茂盛的樣子)人知從太守游而樂(歡樂)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對……感到快樂)文言句式1.判斷句(1)環滁皆山也(判斷句,“也”表判斷)(2)望之蔚然而深秀著,瑯琊也(判斷句,“……者,……也”表判斷)2.省略句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省略句,“心”“酒”前都省略了介詞“于”)3.倒裝句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倒裝句,“翼然”修飾“亭”,定語后置)習題精練一、給加點的字注音。環滁()瑯琊()()飲少輒醉()林霏開()晦明()巖穴暝()傴僂提攜()()泉香而酒洌()弈者勝()觥籌交錯()樹林陰翳()山肴野蔌()()一、chúlánɡyázhéfēimínghuìyǔlǚlièyáosùyìgōngyì【解析】本題考查字音。解答此題,要在平時積累的基礎上,寫出正確的拼音即可。注意“傴僂”的讀音為“yǔlǚ”;“蔌”的讀音為“sù”。二、選擇題。(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1.下列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雜然而前陳者陳:擺放,陳列 B.臨溪而漁漁:捕魚C.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樂:快樂 D.太守謂誰謂:為、是二、1.C【解析】C.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卻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樂為快樂。樂:以……為樂。故選C。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沒有詞類活用現象的一項是()。A.山行六七里 B.翼然臨于泉上C.名之者誰 D.而樂亦無窮也2.D【解析】本題考查詞類活用。A.名詞作狀語,沿著山路;B.名詞作狀語,像鳥張開翅膀一樣;C.名詞作動詞,取名,命名;D.樂趣;故選D。3.下列句子的朗讀節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A.太守歸/而賓客從也B.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C.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D.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3.B【解析】B句子的朗讀節奏劃分不正確。正確的朗讀節奏應為“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譯為:有一座亭子像飛鳥展翅似的飛架在泉上。此題要注意把主語部分與謂語部分劃開。4.下列句子翻譯有誤的一項是()。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譯文:一眼望去,樹木茂盛又幽深秀麗的,是瑯琊山。B.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譯文:發現了野花,有一股清淡的香味,好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濃郁的綠蔭。C.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譯文: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水美景中。D.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譯文:人們只知道跟隨太守游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樂為快樂。4.B【解析】B.應是“野花開放”,而不是“發現了野花”。故選B。5.下列既是省略句又是倒裝句的一項是()。A.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 B.環滁皆山也C.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D.得之心而寓之酒也5.C【解析】A.倒裝句,正確語序是“負者于途歌,行者于樹休”;B.判斷句,依據“……也”;C.倒裝句,正確語序是“醒能以文者述”;省略句,“醒能述(之)以文者”;D.省略句,“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故選C。6.下列文學文化常識表述有誤的一項是()。A.中國“酒”文化中,“觥”是酒杯,“籌”是酒籌,宴會上行令或游戲時飲酒計數的籌碼。B.“射者中,弈者勝。”其中的“射”指射箭,與“六藝”中的“射”含義相同。C.《醉翁亭記》的作者是北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文章表達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D.《范文正公集》《柳河東集》《李太白全集》,這幾部作品集的命名方式分別是謚號式、籍貫式、表字式。6.B【解析】本題考查文學文化常識。B.“射者中,弈者勝”中的“射”指投壺游戲,“六藝”中的“射”指射箭,二者含義不同。故選B。7.下列對文章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A.第一段介紹了醉翁亭所在,由面到點,先“環滁”,再“西南”,望“瑯琊”,聞“水聲”,用聽覺置換視覺。一“回”一“轉”,方見亭子。B.第三段太守頹然與眾賓喧嘩相映襯,既照應首段太守“飲少輒醉”,又暗含眾人不知太守快樂之意,凸顯了作者被貶滁州后的愁苦和憤懣。C.本文語言優美,運用了大量的駢散句,增添了語言的韻律美;“而”和“也”字的巧妙運用,把整齊的句子斷開,使文章帶上了散文的韻味。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是點睛之筆,“醉翁”之“醉”,不僅因太守酒量淺,更有沉醉于山水美、滁人和、吏政清等多重含義。7.B【解析】B項,第三段太守頹然與眾賓喧嘩相映襯,既照應首段太守“飲少輒醉”,又表現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思想,抒發了他貶謫后的抑郁心情。但全文卻是以“樂”貫穿,體現出作者對建設和平安定、與民同樂的理想社會的努力和向往。故選B。三、填空題。1.(1)《醉翁亭記》的作者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___,____(朝代)文學家,和____、蘇洵、蘇轍、韓愈、____、____、曾鞏并稱為“唐宋八大家”。(2)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以神來之筆捕捉到了四時之景的詩情畫意,其中描寫春夏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兩句描繪出山間朝暮的變化,語言精練,對比鮮明。三、1.六一居士宋代蘇軾柳宗元王安石2.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解析】(1)本題考查文學常識。作答此題,要靠平時的積累。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和詩人。他和蘇軾、蘇洵、蘇轍、韓愈、柳宗元、王安石、曾鞏并稱“唐宋八大家”。(2)本題考查理解性默寫。理解型默寫回答時要先根據題干的提示確定需要填寫的句子是哪幾句,然后結合自己平時的背誦積累寫出正確的名句即可。注意不要寫錯別字,“霏”“暝”為易錯字。2.用課文原句填空。(1)文中描寫山間朝暮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醉翁亭記》中,“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全文的核心命意,表明“醉”是表象,“樂”是根本。(3)“‘萬籟此都寂’,輕輕再輕輕!”這條提醒保持安靜的標語嵌入了古詩文,別有情趣。請從歐陽修《醉翁亭記》中選擇句子,填入橫線,完成下面這條提醒護花的標語。“______________”,你怎么舍得她受傷?(4)文中照應“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3)野芳發而幽香(4)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解析】課文原句填空作答時,一是要深刻理解詩文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的語句;三是作答內容要準確,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寫錯字。注意易錯字詞:霏、暝、晦、頹。3.下面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改寫《醉翁亭記》而成的一首詞,名為《瑞鶴仙》。請寫一段文字,簡要說出你對這首詞的看法。環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瑯琊山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樂也。得之心、寓之酒也。更野芳佳木,風高日出,景無窮也。游也。山肴野蔌,酒洌泉香,沸籌觥也。太守醉也。喧嘩眾賓歡也。況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太守樂其樂也。問當時、太守為誰,醉翁是也。3.示例:黃庭堅的《瑞鶴仙》濃縮了歐陽修《醉翁亭記》的主要內容,基本用原句連綴成篇,顯示出極高的提煉再創造能力,形式上也完全變成了詞。黃庭堅是出于對《醉翁亭記》的喜愛,才有此改編。【解析】本題考查欣賞詞篇的能力。讀懂詞的內容是作答此題的關鍵,《瑞鶴仙》一詞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的一首獨木橋體詞作,也是并不多見的獨木橋體詩詞中不可多得的精品。詞的首句用原文首句“環滁皆山也”領起,以“也”字為全詞韻腳,這正是黃庭堅的聰明之處。對此,我們只要對照《醉翁亭記》原文就可以一目了然。原文中以“也”字作為句尾的共21處,而全詞共12句,自然是用了12個“也”字作為韻腳,且其中采用原文原句的有六句:“環滁皆山也。”“醉翁亭也。”“寓之酒也?!薄坝我??!薄疤刈硪?。”“太守樂其樂也?!边@就占全詞12個韻的一半,還有一句也是基本照搬,即“瑯琊山也?!痹闹惺恰艾樼鹨??!庇纱丝梢?,黃庭堅在他的獨木橋體詞《瑞鶴仙》中選用“也”字作為韻腳是在對原文認真品味,并經過仔細推敲和斟酌而后確定的,所以也獲得了巨大成功,給后人留下了這首令人玩味無窮的精品佳作!四、(2024·天津·中考真題)文言文閱讀。醉翁亭記歐陽修①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②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③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④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1.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佳木秀而繁陰秀:茂盛B.雜然而前陳者陳:陳舊C.宴酣之樂,非絲非竹竹:管樂器D.樹林陰翳,鳴聲上下翳:遮蓋2.下面句子是判斷句的一項是()。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C.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D.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3.下面對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第②段作者抓住多個時間節點,寫出山中早晚的陰晴變化和四時景物的迥然不同。B.第③段所寫的太守宴上投壺弈棋的樂趣,只有太守這個級別的官員才能享受。C.第④段寫日暮而歸,在敘事中融入議論和抒情,托出本文“與民同樂”的主旨。D.本文駢散結合,語言簡潔流暢,錯落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業面源污染治理2025年技術路徑與政策實施效果評估報告
- 安全規范試題及答案
- 瑜伽課件培訓方案范文
- 工業互聯網平臺射頻識別(RFID)技術在智能工廠生產設備性能提升策略報告
- 法院執行普法培訓課件
- 中國南水北調工程
- 《X射線診斷設備(第二類)注冊技術審查》
- 中國剪紙英語教學課件
- 廣西北海市銀海區2025屆八年級英語第二學期期中達標檢測試題含答案
- 感恩教育班會
- 橡膠和基材的粘接
- GB/T 10610-2009產品幾何技術規范(GPS)表面結構輪廓法評定表面結構的規則和方法
- 畢業離校學生證遺失證明
- 工傷責任保險單
- 智慧停車技術方案
- 土地整理質量評定表
- 【告知牌】某公司全套重大危險源告知牌(7頁)
- 中考數學復習專題二方程與不等式
- 牛津深圳版七年級下冊英語作文匯總
- 供應商管理庫存VMI的實施
- 公司“師帶徒”實施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