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泗縣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1頁
安徽省宿州市泗縣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2頁
安徽省宿州市泗縣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3頁
安徽省宿州市泗縣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4頁
安徽省宿州市泗縣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徽省宿州市泗縣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一、現代文閱讀(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3分,共6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題。“生活就是藝術,藝術就是生活。”這句話道出了生活與藝術的關系。生活中處處有藝術,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以下是一段關于生活的藝術描寫,請閱讀并回答問題。生活是一幅畫,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有鳥有蟲。這幅畫色彩斑斕,美不勝收。清晨,太陽從東方升起,金色的陽光灑在大地上,萬物復蘇。這時,你可以看到一群群鳥兒在枝頭歡快地歌唱,它們用美妙的歌聲喚醒了沉睡的大地。午后,陽光熾熱,人們紛紛躲進樹蔭下,享受片刻的清涼。傍晚,夕陽西下,晚霞映紅了天空,這時,你可以看到一群群歸巢的鳥兒在空中盤旋,它們用優美的舞姿為這美好的日子畫上圓滿的句號。1.請用一句話概括這段文字的主題。(1分)2.請從文中找出兩個描寫生活中藝術的例子,并簡要分析其表現手法。(2分)二、文言文閱讀(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3分,共6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桃花源記》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1.解釋下列詞語。(每小題2分,共4分)(1)緣溪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黃發垂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翻譯下列句子。(每小題2分,共4分)(1)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2分)(2)此人為具言所聞,皆嘆惋。(2分)三、古詩詞鑒賞(本題共1小題,5分)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列小題。《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1.請簡要分析這首詩的主題。(2分)2.請從修辭手法角度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手法。(3分)四、作文(本題共1小題,50分)要求:根據以下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材料:近日,我國某地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城市漫步活動”。活動中,市民們可以穿著漢服、唐裝等傳統服飾,漫步在古城中,感受傳統文化之美。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和游客參與,大家紛紛在社交媒體上曬出自己身著傳統服飾的照片,引發了一場關于傳統文化傳承的熱議。提示:可以從以下角度展開:傳統服飾的魅力、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融合、如何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等。五、綜合性學習(本題共1小題,15分)要求:完成下列任務。(1)閱讀下面的新聞報道,概括報道的主要內容。(5分)新聞標題:我國成功研發新型節能環保材料,有望廣泛應用于建筑領域新聞正文:近日,我國科研團隊成功研發出一種新型節能環保材料,該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溫隔熱性能,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物的能耗。經過試驗,該材料在北方地區冬季室內溫度可以保持恒定,在南方地區夏季室內溫度可以降低5-8℃。目前,該材料已通過國家環保部門認證,并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應用。(2)請根據以下提示,設計一個宣傳標語。(5分)提示:宣傳新型節能環保材料,推廣其在建筑領域的應用。六、文言文翻譯(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5分,共10分)要求:將下列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漢語。(1)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本次試卷答案如下:一、現代文閱讀1.主題概括:生活與藝術的關系。解析思路:通過閱讀全文,找出文章的核心觀點,即生活與藝術的關系,然后用一句話概括。2.描寫例子及分析:例一:清晨,太陽從東方升起,金色的陽光灑在大地上,萬物復蘇。分析:通過描寫太陽升起、陽光灑在大地上的景象,運用了景物描寫的手法,突出了清晨的美好,體現了生活的藝術。例二:傍晚,夕陽西下,晚霞映紅了天空,這時,你可以看到一群群歸巢的鳥兒在空中盤旋,它們用優美的舞姿為這美好的日子畫上圓滿的句號。分析:通過描寫夕陽西下、晚霞映紅天空的景象,以及鳥兒盤旋、舞姿優美的情景,運用了景物描寫和動物描寫的手法,展現了傍晚的美好時光,體現了生活的藝術。二、文言文閱讀1.詞語解釋:(1)緣溪行:沿著溪流行走。解析思路:通過理解“緣”字的意思,結合上下文,得出解釋。(2)黃發垂髫:指年幼的男孩和年長的男子。解析思路:通過理解“黃發”和“垂髫”的意思,結合上下文,得出解釋。2.句子翻譯:(1)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翻譯:忽然遇到了一片桃花林,兩岸相隔數百步,中間沒有其他樹木,花草鮮美,落花紛紛。(2)此人為具言所聞,皆嘆惋。翻譯:這個人詳細地講述了所聽到的事情,大家都感到惋惜。三、古詩詞鑒賞1.主題分析:這首詩的主題是鼓勵人們要有遠大的志向,不斷追求進步。解析思路:通過閱讀全詩,分析詩中的意象和表達方式,得出主題。2.修辭手法分析:這首詩運用了比喻和夸張的修辭手法。解析思路:通過分析詩中的比喻和夸張的表達方式,得出修辭手法。四、作文答案根據學生個人創作而定,以下為示例:題目:傳統服飾的魅力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豐富多彩。在這個過程中,傳統服飾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然而,傳統服飾作為我國悠久歷史和文化的載體,其魅力依然不減。以下是我對傳統服飾魅力的思考。首先,傳統服飾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我國傳統服飾色彩豐富、圖案精美,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審美情趣。如漢服的飄逸、唐裝的端莊,都展現了我國古代服飾的韻味。其次,傳統服飾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每一件傳統服飾都承載著一段歷史故事,反映了我國古代社會的風俗習慣、價值觀念。如旗袍代表了我國女性的優雅與端莊,漢服則體現了我國古代士人的文人氣質。再次,傳統服飾在現代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隨著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傳統服飾逐漸成為時尚界的寵兒。許多設計師將傳統元素融入現代服飾設計中,使傳統服飾煥發出新的活力。最后,傳承和弘揚傳統服飾文化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關注傳統服飾,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內涵,讓傳統服飾在現代社會中煥發出新的光彩。五、綜合性學習(1)新聞主要內容:我國成功研發新型節能環保材料,該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溫隔熱性能,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物的能耗。目前,該材料已通過國家環保部門認證,并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應用。解析思路:通過閱讀新聞標題和正文,概括新聞的主要內容。(2)宣傳標語設計:綠色環保,從我做起,新型節能材料,共創美好家園。解析思路:根據宣傳標語的要求,結合新型節能環保材料的特點,設計一個簡潔、有力的宣傳標語。六、文言文翻譯(1)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