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九單元走向整體的世界和資本主義
制度的確立INNOVATIVEDESIGN【構建·通史時序】【提煉·線索特征】14、15世紀—17、18世紀中期是世界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的歷史,該時期,經濟、思想文化、政治等領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資本主義制度逐步確立起來。(1)經濟:15—16世紀,歐洲國家進行了一系列探索新航路的活動,人類逐步從分散走向整體。14、15世紀資本主義工商業在歐洲興起,新航路開辟和早期殖民擴張推動了商品的世界性流動,全球聯系逐步建立,加速了歐洲的資本原始積累,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2)政治:為了獲得相應的政治和經濟權利,17—18世紀,資產階級開展了反對封建專制(殖民)統治和等級制度的政治革命,英國確立君主立憲制,美國和法國確立了民主共和制。19世紀中后期,伴隨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資產階級在一些國家相繼進行了不同規模、不同形式的戰爭或改革,俄國、日本、意大利和德國等也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資本主義在全球范圍內擴展。(3)思想:14—18世紀,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產生、發展,歐洲相繼發生了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這些運動以人文主義、理性主義為旗幟,猛烈沖擊了天主教會和封建王權的精神統治,推動了近代科學的興起,促進了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為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論準備和輿論宣傳,推動了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4)國際關系格局:新航路的開辟拉開了歐洲海外擴張的序幕,歐洲成為世界貿易的主導力量。歐洲早期殖民擴張在美洲建立殖民統治、在非洲進行奴隸貿易、在亞洲建立據點進行絲銀貿易,打破了原本相對平衡的多元文明的格局,亞非拉國家逐漸殖民地化,東方從屬于西方的局面開始形成。第27講全球航路的開辟及世界格局的演變課程標準重要考點1.了解新航路開辟所引發的全球性流動、人類認識世界的視野和能力的改變,以及對世界各區域文明的不同影響2.理解新航路開辟是人類歷史從分散走向整體過程中的重要節點1.新航路開辟的背景、概況2.新航路開辟引發的全球物種交流和商品的世界性流動及貿易格局的變化3.新航路開辟與早期殖民擴張及國際格局的演變整合教材夯實必備知識命題探究提升關鍵能力隨堂演練熱考命題對接課時精練目錄整合教材夯實必備知識學什么1知識點一全球航路的開辟1.新航路的開辟 (1)動因和條件動因經濟根源__________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對財富和市場的需求增加社會根源《馬可·波羅行紀》引起歐洲人的“________”商業危機____________威脅傳統東西方陸路貿易通道的安全精神動力__________鼓勵冒險精神;傳播基督教的需要國家力量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條件客觀條件地理和航海知識的積累;造船和航海技術的提高,羅盤和星盤導航主觀條件航海家的探險精神以及個人努力商品經濟尋金熱奧斯曼帝國人文主義(2)主要航路時間航海家支持國家方向開辟的新航線1487—1488年________葡萄牙從歐洲向東抵達非洲的好望角1497—1498年__________葡萄牙從歐洲向東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1492年哥倫布西班牙從歐洲向西開辟了從歐洲到______的新航路1519—1522年麥哲倫船隊西班牙從歐洲向西完成了__________迪亞士達·伽馬美洲環球航行2.其他航路的開辟 (1)航線開辟開辟北大西洋海上航線①1497年,英國卡伯特父子發現__________②16世紀,法國人________到達拉布拉多半島北冰洋地區的航線①16世紀,荷蘭________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區,留下詳細的航行記錄和準確的航海圖②17世紀初,效力于荷蘭的英國人________探索經北冰洋通向亞洲的航路③俄羅斯人開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線開辟南半球海上航線①1578年,英國人德雷克到達美洲南端的________②1642—1643年,荷蘭人________環航澳大利亞時,到達新西蘭和塔斯馬尼亞島卡蒂埃紐芬蘭島巴倫支哈得遜合恩角塔斯曼(2)主要影響:進一步豐富了人類的地理知識,開辟了眾多重要的新航線,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陸之間,通過海上航線建立了直接聯系。必背——重要結論①15世紀末,西歐人具備了新航路開辟的動力和技術條件,但新興資產階級對資本原始積累的追求是其經濟根源。②航海家達·伽馬、哥倫布分別開辟了從歐洲到達印度和美洲的航線,麥哲倫船隊完成了環球航行,是新航路開辟的主要標志。③新航路開辟后,歐洲人繼續進行海上探險,開辟了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線,全球航路大通,人類對地球的認識有了新的飛躍。讀思學用必知——易錯易混新航路一般指歷經迪亞士、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等人的探索后,最終找到的通往亞洲和美洲的通道。而全球航路指的是新航路和其他航路的總和,其他航路主要是指北大西洋航線、北冰洋航線和南半球航線。必練——教材邊角①馬可·波羅在描述中國元朝一個藩王的宮殿時寫道:“其壯麗之甚,布置之佳,罕有與比。宮內有美麗殿室不少,皆以金繪飾。”(摘自教材P34“史料閱讀”)這與新航路的開辟有何關系?提示《馬可·波羅行紀》中有關中國金銀遍地的描寫刺激了西歐人去東方尋找發財致富的機會。②“朕愿意,如果在你們發現的島嶼已超過六個的情形下,你們六中取二,而且此后獲得當地應交給朕的全部收入、租稅的十五分之一。”(摘自教材P37“學思之窗”)這一決定對開辟新航路有何影響?提示國王的直接許諾,進一步刺激了航海家的航海探險。知識點二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與世界格局的演變1.人口遷移與物種交換(1)人口的遷移:歐洲人入侵、非洲黑人被販賣到美洲,加上原住民印第安人,以及其他混合血統的人,______成為世界上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區;大洋洲、非洲和亞洲等地區也有此現象。(2)物種大交流:歐洲人把歐亞大陸物種引入美洲;美洲的特產也流向世界各地。(3)疾病的傳播:歐洲人將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體帶到美洲和大洋洲。美洲2.商品的世界性流動(1)印度洋貿易:歐洲商人在與____________的競爭中逐漸占據優勢。(2)大西洋貿易:形成了罪惡的“__________”。阿拉伯商人三角貿易(3)太平洋貿易
葡萄牙:海上貿易網絡西班牙:“馬尼拉大帆船”貿易網絡路線①葡萄牙商人把中國的貨物經______運往印度果阿,再轉運到歐洲各國,獲取大量白銀②葡萄牙人以澳門為據點,參與中日之間的__________經營橫跨太平洋的貿易,西班牙武裝商船“馬尼拉大帆船”,運載大量中國產品到墨西哥交換白銀,再將這些白銀運回馬尼拉影響①日本與美洲的白銀大量流入中國,進一步刺激了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②一個圍繞白銀輸入中國的貿易網絡逐漸形成澳門絲銀貿易3.早期殖民擴張(1)表現①葡萄牙:16世紀,將巴西變成殖民地,并在非洲沿岸、印度果阿、馬六甲和中國澳門等地建立殖民據點和商站。②西班牙:以美洲為主,除巴西之外的中、南美洲廣大地區,以及亞洲的________逐漸淪為西班牙的殖民地。③荷蘭、英國和法國:17世紀,荷蘭、英國、法國也在亞洲、非洲、北美洲建立了多個殖民地。(2)影響①對亞、非、美洲:中斷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會發展進程;美洲印第安人被大量屠殺,很多非洲人在三角貿易中成為奴隸;亞洲古老帝國受到沖擊。菲律賓②對歐洲商業革命商品種類與流通量成倍增長;股份公司與證券交易所紛紛出現;貿易中心逐漸從地中海轉移到________沿岸,英國、法國、荷蘭等新的商業強國崛起價格革命大量貴金屬流入歐洲,導致__________、物價上漲、投機活躍。依賴固定地租收入的封建領主經濟地位下降,______________實力上升,資本主義加速發展,封建制度瀕于解體資本積累殖民掠奪、商業貿易和__________中獲得的財富最終轉化為資本,推動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大西洋貨幣貶值商業資產階級奴隸貿易③對人類社會:打破了原本相對平衡的__________格局,改變了世界格局和歷史發展進程,人類社會開始進入大變革的時代。多元文明必背——重要結論①人口、動植物以及病原體跨區域大范圍傳播和交流,改變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環境狀態。②隨著海上航路的擴展和商品的世界性流動,世界各地區之間的經濟聯系不斷加強,以西歐為中心的世界市場初步形成。③新航路的開辟和西歐的殖民掠奪,改變了世界格局和歷史發展進程,歐洲資本主義獲得發展。讀思學用必知——易錯易混西班牙和葡萄牙通過殖民掠奪得來的財富并沒有在本國轉化為資本,也沒有促進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西、葡兩國將掠奪來的大部分財富用于購買其他國家的奢侈品和償還外債,而不是用來擴大再生產。因此未能促進兩國的社會轉型,故逐漸落后于后起的殖民國家。必考——核心概念資本原始積累: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確立以前,通過暴力等非正當手段使生產者與生產資料分離,使生產資料聚集在少數人手里的過程。新興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用暴力的手段迫使小生產者同生產資料分離,積累資本。必練——教材邊角①“玉米和甘薯是印第安人培育的兩種重要農作物。哥倫布首航美洲時,把它們呈獻給西班牙國王和女王。16世紀中期,玉米傳入中國,到18世紀中期玉米在中國逐漸推廣。”(摘自教材P41“歷史縱橫”)玉米在中國的傳播有何意義?提示增加了糧食的產量,促進明清時期人口迅速增長,促進貧瘠地區土地的開發。②美洲的發現、繞過非洲的航行,給新興的資產階級開辟了新天地……因而使正在崩潰的封建社會內部的革命因素迅速發展。(摘自教材P44“史料閱讀”)如何理解“封建社會內部的革命因素迅速發展”?提示新航路開辟推動了歐洲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的出現,西歐資本主義獲得發展,這一切都瓦解著封建制度。命題探究提升關鍵能力考什么2主題一發現“新世界”——新航路的開辟[5年3考]主題二文明新交匯——全球聯系的建立與世界格局的變動[3年8考]主題一發現“新世界”——新航路的開辟[5年3考]高考對本主題的考查頻度很低,主要集中在新航路開辟的背景方面。考點五年考情創新示例2026高考命題預測新航路開辟的背景2024·浙江卷:以《馬可·波羅行紀》為視角,考查新航路開辟的社會原因(1)熱考主題:新航路開辟的條件(2)角度預測:設置情景,從不同的角度考查新航路開辟的條件2021·福建卷:以阿拉伯文獻傳到西方為視角,考查新航路開辟的條件新航路的開辟2021·浙江卷:以某航海家的日志為視角,考查新航路的開辟視角史料證史——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史料15世紀末期的歐洲,社會分工不斷擴大,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城鎮迅速增加,商品經濟日益發展,對貨幣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于是,歐洲的國王、貴族和商人發瘋似的到處追求黃金和白銀,貨幣日益取代土地成為社會財富的主要標志,貨幣成為普遍的交換手段,形成一股貴金屬熱。——摘編自王斯德主編《世界通史》思考根據史料,分析新航路開辟的動因。提示西歐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商品經濟迅速發展,對金銀財富的渴求以及開拓新市場的意愿日益迫切。視角圖文證史——新航路的開辟史料一新航路航行線路圖史料二15—16世紀的西歐社會在“尋金熱”和傳教熱的鼓動下,具有強烈的海外擴張欲望,航海探險具有廣泛的社會基礎,這是中國航海所無法相比的……其中專制君主“對于權勢和財富的追求”,新興資產者擴大原始積累的愿望更為強烈。……對物質利益的共同追求,為專制君主與私人航行相結合提供了社會前提。這些決定了西方航海社會基礎的廣泛性,使之具有頑強的生命力。——摘編自李隆慶《十五至十六世紀中西航海不同結局的原因初探》思考
(1)觀察史料一中的圖,結合所學,指出與傳統商路相比,新開辟的商路有什么特點。提示新航路開辟后商業貿易的主導國是歐洲國家,以歐洲為中心;新航路開辟后商貿往來擴展至全球,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開始形成。(2)根據史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西方大航海的特點。提示以物質利益為主要動力;專制君主與私人航海相結合;具有廣泛的社會基礎。1.唯物史觀——新航路開辟與經濟發展、文化進步之間的關系(1)文藝復興中的人文主義鼓勵冒險精神,有利于新航路的開辟;新航路的開辟沖擊了西歐思想界,有利于思想解放。(2)科學技術的進步為新航路的開辟提供了可能;新航路的開辟證實了“地圓說”,促進了科學的進步。(3)14到15世紀歐洲商品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是新航路開辟和文藝復興興起的共同根源,這兩大事件又共同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2.歷史解釋——不同勢力支持新航路開辟的目的工商業資產階級想通過開辟新航路,打破奧斯曼帝國對東西方貿易的壟斷,開拓東方市場,獲取超額的利潤貧困潦倒的貴族認為富裕的東方是實現發財夢的最好場所,希望通過掠奪東方的金銀改變自己窘迫的經濟狀況,維持自己的政治地位歐洲的天主教會天主教會希望通過開辟新航路,向東方傳播天主教,擴大天主教勢力,來應對信奉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帝國的擴張西、葡的封建王室與奧斯曼帝國和其他歐洲強國相比,相對弱小的西、葡無力在歐洲大陸擴張,兩國都希望通過開辟新航路向歐洲以外地區擴張,擴大王國的實力主題二文明新交匯——全球聯系的建立與世界格局的變動[3年8考]高考對本主題的考查頻度高,利用地圖、圖表、文字等材料或者學者研究成果等為載體,情景多樣化,全面考查新航路的影響。考點三年考情創新示例2026高考命題預測物種交流2023·浙江卷:考查土豆等新物種種植的普及(1)熱考主題:物種交換、商品的全球性流動、殖民擴張、價格革命、商業革命等(2)角度預測:①創設情境,考查新航路開辟引發的全球性變化②從時空觀念角度,考查新航路開辟對世界各文明區域的影響2022·山東卷:以小麥、甘蔗的傳播路線,考查物種的交流商品流動2024·新課標卷:以航海活動切入,考查貴金屬的全球流動2023·海南卷:以可可豆的流通切入,考查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驅動早期殖民擴張2024·甘肅卷:以西、葡、法三國爭相殖民美洲為視角,考查早期殖民擴張視角名家說史——人口遷移和物種交流史料一南北美洲的移民分布(單位:百萬)
白人黑人1835年1935年1835年1935年北美洲13.8124.32.612.4中美洲1.96.92.78.4南美洲2.940.94.518.7——[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史料二植物、動物、人口和病菌在克里斯托弗·哥倫布和其他歐洲水手的遠航探險以后,在全球范圍內開始傳播。……歐洲的航海探險在這些生物地域之間建立了聯系,引發了物種的交流以及世界人口分布與自然環境的永久性變化。——摘編自[美]杰里·本特利、[美]赫伯特·齊格勒《新全球史》思考
(1)根據史料一并結合所學,指出近代以來美洲人口變化的特點。提示印第安人大幅減少,移民總數增長迅速;美洲人種走向多樣化。(2)根據史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哥倫布大交換”對世界歷史發展產生的影響。提示引發了物種的交流以及世界人口分布與自然環境的永久性變化;整體上促進了世界的交流,推動了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展;傳染病的傳播導致美洲等地原住民大量死亡。視角史料證史——世界貿易格局的變化史料馬尼拉大帆船貿易是指1571—1815年間,往來于西班牙殖民地菲律賓的馬尼拉與墨西哥的阿卡普爾科之間的航運貿易……先通過中國商船把中國的絲綢、瓷器、工藝品等貨物運往馬尼拉,然后由西班牙商人用大帆船把貨物運銷到阿卡普爾科港,大帆船在歸程時裝載美洲的白銀回到馬尼拉,西班牙人用這些白銀采購中國商品,由此建立了以馬尼拉為中轉站的轉口貿易。——摘編自劉文龍《馬尼拉帆船貿易——太平洋絲綢之路》思考根據史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馬尼拉大帆船貿易興起對中國和西班牙的影響。提示大量白銀流入中國,推動了中國貨幣經濟、商品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新的經營方式產生和發展;西班牙壟斷太平洋航線,獲取暴利。視角史料證史——早期殖民擴張的影響史料哥倫布發現美洲以及接踵而來的葡萄牙人、英國人、法國人等,通過對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與土著居民的接觸、交往和融合,給美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還使新舊大陸的物產得以交換和傳播……東西兩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匯合,開啟了人類從傳統農耕文明向現代工業文明轉變的過程。——黃邦和等主編《通向現代世界的500年》思考根據史料和所學知識,指出早期殖民掠奪和擴張對當時美洲和非洲的影響。提示殖民擴張中斷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會發展進程,給當地人民帶來巨大災難;客觀上推動了人類從農耕文明向現代工業文明轉變的進程。1.唯物史觀——新航路開辟對世界的影響2.唯物史觀——早期殖民擴張的影響(1)對世界市場:殖民擴張和掠奪是資本主義國家建立世界市場的主要途徑,使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得到拓展,越來越多的國家被納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促進了世界的一體化。(2)對殖民國家:從殖民地掠奪了大量的財富,轉化為資本,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3)對殖民地:殖民擴張帶來了災難和禍害,造成了亞、非、拉地區的落后;但在客觀上傳播了先進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有利于殖民地的發展進步。(4)對國際關系:由于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爭霸戰爭。隨堂演練熱考命題對接練什么31.[據中外歷史綱要下P34“史料閱讀”改編]馬可·波羅這樣描述中國元朝一個藩王的宮殿:“宮甚壯麗,在一大平原中,周圍有川湖泉水不少,高大墻垣環之,周圍約五哩(一哩約等于1.6千米)。墻內即此王宮所在,其壯麗之甚,布置之佳,罕有與比。宮內有美麗殿室不少,皆以金繪飾。”這些描繪(
) A.加速了歐洲商品經濟發展 B.刺激了歐洲人到東方發財致富 C.催生了歐洲人的冒險精神 D.增強了歐洲人向東方傳教的欲望【練?教材改編題】解析根據材料“馬可·波羅這樣描述中國元朝一個藩王的宮殿”“宮內有美麗殿室不少,皆以金繪飾”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馬可·波羅筆下的元朝非常繁榮,刺激了歐洲人到東方發財致富,B項正確;材料描繪的內容并不會加速經濟發展,排除A項;冒險精神與材料無關,排除C項;材料主旨描寫了東方的富裕,與傳教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答案B2.[據中外歷史綱要下P37“學思之窗”改編]1518年3月21日,西班牙國王和麥哲倫等人訂立了關于發現香料群島的協定,其中規定:“朕愿下令賜給,從你們發現的島嶼和大陸獲得的一切利潤和收入,以及捐稅和替朕征收的其他進款中,除去你們負擔的開支后,給你們留下二十分之一。朕也把朕在上述地方和島嶼的欽差和總督官銜賜給你們……”對該協定的認識正確的是(
) A.麥哲倫船隊在環球航行的過程中發現了香料群島 B.西班牙憑借麥哲倫船隊的航行壟斷歐亞香料貿易 C.對金銀財富的需求是新航路開辟的動因之一 D.西班牙在此發展種植園經濟并屠殺印第安人解析根據材料“西班牙國王和麥哲倫等人訂立了關于發現香料群島的協定”可知,西班牙國王和麥哲倫等人簽訂了協定,這種利益分配方式推動了新航路的開辟,反映出對金銀財富的需求是新航路開辟的動因之一,C項正確;材料未涉及麥哲倫船隊發現了香料群島,排除A項;據所學可知,西班牙沒有壟斷歐亞香料貿易,排除B項;D項與材料主旨無關,材料沒有提及發展種植園經濟并屠殺印第安人的信息,排除,故選C項。答案C3.[據中外歷史綱要下P36“史料閱讀”改編]哥倫布在《航海日記》里寫道:“仰祈二位陛下盡早圣斷,將彼等(美洲人)變成基督徒。臣認為,一旦發軔,毋須多久,大批居民即會信奉吾人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領土和財產,這里所有人皆會成為西班牙臣民。”由此可見,哥倫布的航海活動重在(
) A.文化交流 B.自由貿易
C.擴充人口 D.殖民擴張解析根據材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領土和財產,這里所有人皆會成為西班牙臣民”可得出哥倫布的航海活動重在殖民擴張,獲得當地的土地與財富。故選D項。答案D4.[據中外歷史綱要下P44“史料閱讀”改編]馬克思說:“美洲的發現、繞過非洲的航行,給新興的資產階級開辟了新天地。東印度和中國的市場、美洲的殖民化、對殖民地的貿易、交換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業、航海業和工業空前高漲。”馬克思意在強調,新航路開辟(
) A.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
B.開啟了亞歐交往 C.推動了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
D.加速了物種交流解析據材料“美洲的發現、繞過非洲的航行,給新興的資產階級開辟了新天地……使商業、航海業和工業空前高漲”,可知新航路的開辟給歐洲新興資產階級的發展創造了條件,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A項正確;亞歐交往之前就已存在,排除B項;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世界市場最終形成,排除C項;材料強調的是新航路開辟對歐洲資本主義的影響,并不是在強調物種交流,排除D項。故選A項。答案A1.(2024·新課標卷,31)16世紀上半葉,航海家在太平洋開發了連接美洲和亞洲的東風帶海上走廊,中后期利用日本洋流從菲律賓群島航行至美洲西海岸;17世紀初,荷蘭人利用西風帶環球航行。16世紀至17世紀的航海活動(
) A.激發“地圓說”的形成
B.表明世界殖民體系的確立 C.導致陸路貿易基本停滯
D.促進了貴金屬的全球流動【練?高考真題】解析16—17世紀,新航路的開辟連接了美洲、亞洲和歐洲等地,促進了東西方的貿易交流,從而推動了美洲的貴金屬等在亞洲、歐洲等地的流通,故D項正確;“地圓說”在新航路開辟之前已經出現,A項時空錯位,排除;20世紀初,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B項錯誤,排除;“基本停滯”表述絕對,排除C項。答案D2.(2022·福建高考,13)16世紀,西班牙征服墨西哥后極力推廣天主教,排斥當地宗教信仰,遭到當地人的強烈反對。17世紀中期后,以天主教圣母形象為原型、糅合墨西哥本土文化元素的瓜達盧佩圣母像卻逐漸流行開來,成為墨西哥的象征之一。據此推知,西班牙的殖民(
) A.改變了區域人口結構
B.摧毀了美洲本土文化 C.影響了歐洲宗教改革
D.推動了新航路的開辟解析據題干及所學可知,16世紀初,西班牙開始侵入墨西哥。西班牙以天主教圣母形象為原型、糅合墨西哥本土文化元素繪制出瓜達盧佩圣母像,借此來極力推廣天主教與墨西哥本土宗教信仰,反映了西班牙殖民勢力的持續侵略改造著殖民地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改變了墨西哥人口結構,故選A項。瓜達盧佩圣母像糅合墨西哥本土文化元素,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歐洲宗教改革,排除C項;新航路開辟后西班牙征服墨西哥,排除D項。答案A3.(2023·江蘇高考,13)1522年,葡萄牙向西班牙提出抗議,認為其船隊進入香料群島摩鹿加侵犯了葡萄牙領土,西班牙予以回絕,雙方各執己見。1529年,兩國依靠地圖學和航海經驗最終簽訂條約,畫出了一條縱貫太平洋的分界線,紛爭暫時得以平息。該條約的簽訂(
) A.是歐洲均勢外交的體現
B.是西方列強瓜分世界的開始 C.確立了國家主權的原則
D.加深了對全球整體性的認識解析材料體現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國的斗爭,未體現歐洲均勢外交,排除A項;1493年畫出的“教皇子午線”是西方列強瓜分世界、劃分勢力范圍的開始,排除B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確立了國家主權的原則,排除C項;自15世紀末新航路開辟以來,航海技術和地圖學不斷發展,材料中西、葡兩國基于此畫出分界線,說明人類對全球整體性的認識有所加強,故選D項。答案D課時精練一、選擇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2024·河北百校聯盟高三聯考)葡萄牙亨利王子(1394—1460)在世期間,在葡萄牙西南海岸的薩格里什創辦航海學校,培訓本國水手;設立專門研究航海技術的觀象臺,廣泛收集地理、氣象、造船、海流等方面的文獻資料;聘請熱那亞和加泰羅尼亞等地的航海人才為師。這些措施(
) A.促使葡萄牙成為殖民霸主
B.為新航路開辟準備了條件 C.旨在發展本國的海事教育
D.推動了葡萄牙的社會變革解析根據材料信息可知,亨利王子創辦航海學校、研究航海技術、聘請航海人才等措施,都是在為開辟新航路作準備,故選B項;促使葡萄牙成為殖民霸主是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故排除A項;發展海事教育只是途徑,不是根本目的,故排除C項;D項夸大了這些措施的作用,故排除。答案B2.(2025·湖南九校聯盟高三聯考二)1463年,尋找通往東方道路的葡萄牙人抵達利比里亞的蒙羅維亞一帶。在這里,葡萄牙人發現了他們夢寐以求的胡椒,于是把這里命名為胡椒海岸。從胡椒海岸往東,葡萄牙人相繼發現了象牙海岸、黃金海岸和奴隸海岸。這次航行(
) A.源于西歐對非洲胡椒等香料的需求 B.促使葡萄牙資本主義迅速發展 C.具有濃厚的早期殖民色彩 D.推動列強對非洲進行全面殖民入侵解析由材料“葡萄牙人發現了他們夢寐以求的胡椒”“于是把這里命名為胡椒海岸”“葡萄牙人相繼發現了象牙海岸、黃金海岸和奴隸海岸”可知,葡萄牙人的航行是為追求金銀財富、奢侈品、香料和奴隸等,因此其航行具有濃厚的早期殖民色彩,故選C項。答案C3.(2024·福建南平三模)公元8世紀后,阿拉伯人長期占據伊比利亞半島。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反抗阿拉伯人的斗爭中建立起強大的海軍,并于15世紀末建立起獨立的中央集權國家。這可用來說明(
) A.阿拉伯人在東西交流中的作用
B.新航路開辟的社會歷史條件 C.近代西方民族國家形成的過程
D.葡萄牙成為商業強國的原因解析材料“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反抗阿拉伯人的斗爭中建立起強大的海軍,并于15世紀末建立起獨立的中央集權國家”表明西、葡兩國逐漸具備了遠洋航行的條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兩個國家是新航路開辟的先鋒,因此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開辟的社會歷史條件,故選B項。答案B4.(2025·河南鄭州調研)由于西方殖民航海貿易被確定為國家基本的海洋政策,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等人的航海活動得到專制國家的全力支持和肯定,他們成為人們心目中的“英雄”,從而推動了整個世界大航海時代的到來。材料反映了(
) A.航海貿易給殖民地帶去西方文明 B.航海家成為各國人民心中的英雄 C.航海家活動得到本國統治者支持 D.國家力量推動大航海時代的到來解析據材料“航海活動得到專制國家的全力支持……推動了整個世界大航海時代的到來”可知,當時的航海活動得到了國家力量的支持,從而推動了大航海時代的到來,故選D項;材料反映的是全球航路開辟的原因,A項表達的是影響,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項“各國人民”說法絕對,歐洲航海家給亞非拉地區帶去了災難,排除;這些航海活動得到了專制國家的支持,但不一定是本國的支持,如哥倫布是意大利人卻得到西班牙的支持,排除C項。答案D5.(2025·河北唐山調研)新航路開辟雖然得到了集權政府的支持,但并不是每一次遠洋航行都能獲得政府的財力和物力支持。大航海能夠持續下去,更多的是靠其自身豐厚的回報以及因此獲得投資者的青睞。這反映了(
) A.歐洲商業格局的變化
B.西歐國家王權的加強 C.新的生產方式的拓展
D.人文主義思想的傳播
解析
根據材料“更多的是靠其自身豐厚的回報以及因此獲得投資者的青睞”可知,新航路持續下去的主要原因是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導致新的生產方式發展,故選C項。
答案
C6.(2025·湖南師大附中模擬)13世紀之后,禁奢法令開始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意大利各個自治城市的立法條令之中,僅15世紀整個意大利地區就頒布了83部禁奢法令,這一數字在接下來的兩個世紀里更是翻了兩番,這股潮流直至18世紀才逐漸偃旗息鼓。這些法令的頒布(
) A.契合了人文主義
B.受到新航路開辟的影響 C.推動了價格革命
D.阻礙民眾生活水平提高
解析
據材料“禁奢法令開始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意大利各個自治城市的立法條令之中”可知,13—18世紀意大利頒布了諸多禁奢法令,據此可推知此時意大利地區盛行奢侈風氣,側面反映此時商品交換活躍,受到了新航路開辟后商業革命的影響,故選B項。
答案
B7.(2024·河北滄州高三調研)1538年,荷蘭地圖學家墨卡托運用數學原理設計了一種獨特的地圖投影方法——墨卡托投影。它對船艦在航行中定位、確定航向具有重要意義,給航海者帶來很大方便。墨卡托投影法地圖問世后不久,大批地圖集開始出版。這表明這一時期的海上探險活動(
) A.推動了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 B.植根于近代數學的不斷進步 C.得益于人類對地球認識的新飛躍 D.為荷蘭壟斷海上貿易奠定了基礎解析據材料“1538年”“墨卡托運用數學原理設計了……墨卡托投影法地圖問世后不久,大批地圖集開始出版”,再結合當時的時代特征可知,海上探險活動推動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故選A項;近代數學的不斷進步推動了海上探險活動,但并非主要因素,排除B項;C項表述與材料主旨邏輯顛倒,排除;荷蘭壟斷海上貿易主要是因為其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排除D項。答案A8.(2024·廣東名校聯盟大聯考)右面是16世紀亞洲出口到葡萄牙的里斯本與奧斯曼帝國的黎凡特(本意為意大利以東的地中海土地)的胡椒年均數量統計表(單位:噸)。這反映出(
)時間里斯本黎凡特1510—1513年8007001514—1522年16009001523—1536年78010001537—1549年130011001550—1556年100010001557—1571年120014001572—1585年100010001586—1590年90010001591—1600年7001400A.香料貿易利潤持續下滑B.大西洋貿易缺乏穩定性C.歐亞傳統商路依然重要D.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有限解析表格信息提及,16世紀亞洲出口到奧斯曼帝國的黎凡特(本意為意大利以東的地中海土地)的胡椒年均數量,總體上比亞洲出口到葡萄牙的里斯本要多,結合綱要下冊所學可知,新航路開辟后亞洲與意大利、地中海的貿易并沒有迅速減少,傳統的絲綢之路仍有重要地位,故選C項;“持續下滑”不合史實,香料貿易利潤在新航路開辟后很長一段時間內仍舊很高,排除A項;“缺乏穩定性”不合邏輯,新航路開辟后歐洲貿易中心轉移到了大西洋沿岸,排除B項;“影響有限”不合邏輯、史實,新航路開辟后全球聯系初步建立,人類社會開始進入大變革的時代,排除D項。答案C9.(2024·天津和平區模擬)明清時期,傳入我國的美洲作物有近30種;美洲人民也開始接觸到中國的瓷器、絲綢、茶及一些農作物;歐洲人逐漸發展出了茶、咖啡、可可的飲料文化。隨著熱飲的盛行,購置中國瓷制的飲具、炊具成為歐洲家庭的時尚。這表明(
) A.物種實現了世界性的自由流動
B.歐洲加強了對亞洲、美洲的掠奪 C.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得到豐富
D.西方的世界殖民體系得以確立
解析
據材料“明清時期,傳入我國的美洲作物有近30種;美洲人民也開始接觸到中國的瓷器、絲綢、茶及一些農作物;歐洲人逐漸發展出了茶、咖啡、可可的飲料文化”及所學可知,新航路開辟后中國、美洲和歐洲人的物質生活中增加了原來沒有的內容,得到了豐富,故選C項。
答案
C10.(2024·山東聊城三模)有學者認為:1500年以來,安第斯地區、墨西哥和日本的白銀生產影響了東南亞群島的經濟和政治發展的各種趨勢;拉丁美洲的糧食作物,如木薯、玉米等,對中非、中國和巴爾干等各個地區的人口發展趨勢產生支配作用。該學者意在強調(
) A.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B.國際交流推動歷史進程 C.區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
D.白銀流動催生價格革命解析據材料“安第斯地區、墨西哥和日本的白銀……拉丁美洲的糧食作物……”并結合基礎知識可知,安第斯地區、墨西哥和日本與南亞群島之間有聯系,拉丁美洲的糧食作物影響中非、中國和巴爾干地區,這主要體現了國際交流推動歷史進程,故選B項;材料僅涉及世界某些地區之間的交流,沒有明確世界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排除A項;新航路開辟后世界聯系逐漸緊密,但各地間分化逐漸加劇而非一體化進程加快,排除C項;白銀大量流入歐洲引發了西歐的價格革命,但材料僅涉及白銀的流動廣泛,沒有明確西歐社會具體的經濟價格變化,排除D項。答案B11.(2025·湖南長沙一中調研)17世紀初,西屬美洲殖民地生產的煙草大量輸入西班牙,經西班牙的工場加工后再大量出口。這一時期,英國從西班牙進口了大量煙草,西班牙據此平均每年可獲利10萬鎊。為防止貨幣外流,英國對進口煙草征收重稅。這從側面反映出(
) A.西班牙主導了商業革命
B.世界市場逐步發展 C.世界貿易格局多中心化
D.殖民霸權爭奪激烈解析據材料可知,煙草原產于美洲,經西班牙的工場加工后再大量出口到英國,該現象體現出煙草在洲際間的貿易過程,從側面反映出世界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故選B項;西班牙并沒有主導商業革命,并且題干中僅是述及煙草在西班牙的“進一步加工”,排除A項;世界貿易格局多中心化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后,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C項;材料強調煙草的洲際化貿易,與“殖民爭霸”無關,排除D項。答案B12.(2024·江西九校大聯考)16世紀晚期開通的西班牙殖民地菲律賓與墨西哥之間的貿易被稱為“馬尼拉大帆船貿易”,其主要表現為西班牙等國商人用從美洲掠奪來的白銀購買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藥材等商品,這被稱為“絲銀對流”。“馬尼拉大帆船貿易”(
) A.引起了菲律賓的價格革命 B.促進了中國工商業市鎮的發展 C.加速了美洲生產方式的改變 D.將中國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解析據材料可知,西班牙等國商人用從美洲掠奪來的白銀購買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藥材等商品,使得白銀流入中國,有利于中國商品經濟的發展,故選B項;價格革命是指大量貴金屬的流入造成貨幣貶值、物價上漲,與材料題意不符,排除A項;“從美洲掠奪來的白銀”并不能造成美洲生產方式的轉變,排除C項;中國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是在鴉片戰爭后,排除D項。答案B13.(2024·湖南長沙一中二模)研究者發現,16世紀20年代以前,墨西哥地區的真實工資(注:實際買到的各類生活資料和服務的數量)水平很低。但在16世紀20年代之后,真實工資開始上升,并在17世紀中期上升至收入與最低生活開支大致相當的水平。這一轉變主要是源于(
) A.墨西哥銀礦的發現與開采
B.西歐的早期資本主義擴張 C.拉美地區原工業化的發展
D.商業革命推動了外貿繁榮解析據所學可知,16世紀墨西哥地區遭到了歐洲的殖民侵略,土著人口大量死亡,西歐的早期資本主義擴張使墨西哥地區的勞動力減少,因而真實工資逐漸提升,故選B項;據所學可知,墨西哥銀礦的發現與開采使財富流入宗主國,并不能提升當地的真實工資,排除A項;據所學可知,新航路開辟之前的拉美地區既未產生資本主義萌芽也未進入工業生產階段,拉美地區原工業化的發展與史實不符,排除C項;據所學可知,新航路開辟后,拉美地區外貿繁榮,但其收入主要在歐洲殖民者手中,商業革命推動了外貿繁榮與主旨不符,排除D項。答案B14.(2025·江浙皖高中發展共同體高三測試)這幅木雕(如圖)最先出現在1493年印制的一本小冊子的封面上。圖中,西班牙國王費迪南德坐在左邊,正指揮哥倫布和他的三艘船駛向一個(美洲)小島,島上土著人正紛紛逃離。該木雕畫(
)A.使流行的“地圓說”得以最終確證B.展現了西班牙販賣黑奴活動C.表明西班牙國王親歷美洲發現過程D.體現出新舊大陸間文明碰撞解析據材料可知,圖片中,哥倫布和他的船隊代表舊大陸的文明(歐洲),而島上的土著人代表新大陸的文明(美洲)。土著人的逃離反映了他們對這些外來者的恐懼和抵觸,這體現了新舊大陸間的文明碰撞,故選D項;雖然哥倫布的航行支持了地圓學說,但僅憑這幅木雕畫并不能說它“最終確證”了地圓說,A項夸大了木雕畫的作用,排除;圖片中并未出現黑奴的身影或相關販賣活動的跡象,排除B項;圖片中雖然描繪了西班牙國王費迪南德,但他是在指揮和見證,而非親歷航行,排除C項。答案D15.(2025·云南昆明高三摸底)16世紀以前,西歐物價在數百年內一直比較穩定。從16世紀30年代起,物價開始迅速上漲。到16世紀末,西班牙的物價比16世紀初平均上漲了4.2倍,法國物價指數漲了2.2倍,英國漲了2.6倍,荷蘭的主要城市漲了3倍。西歐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封建制度瀕于解體
B.新航路開辟大量貴金屬流入 C.存在物資短缺問題
D.新興資產階級實力不斷增強解析據材料“16世紀30年代起,物價開始迅速上漲”及所學可知,新航路開辟后,大量黃金、白銀流入歐洲,引發“價格革命”,引起的歐洲金銀貶值,物價上漲,故選B項;封建地主勢力衰落,封建制度瀕于解體,是影響不是原因,排除A項;西歐物資短缺不符合史實,新航路開辟后,隨著市場的拓展,引起了廣泛的物種交流,商品種類增多,排除C項;新興資產階級地位不斷上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網店股權轉讓及品牌使用權、運營權移交協議
- 婦產科介入治療
- 護理個案模板
- 單位廉租房買賣協議書
- 高速勞務用工協議書
- 食品委托銷售協議書
- 魚塘修復改造協議書
- 酒吧演藝合同協議書
- 送戲下鄉演出協議書
- 車輛共同運營協議書
- 2024年內蒙古北方聯合電力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星座咖啡招商推廣方案
- 學語延遲護理課件
- 第2講科研不端不當行為及其桅
- 青少年的營養與膳食
- 電競酒店的計劃書
- GJB438C模板-軟件開發計劃(已按標準公文格式校準)
- 血友病性關節炎的治療及護理
- 《北京五日游》課件
- 2023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件 專題八 共產主義論
- 半導體物理與器件(第4版)尼曼課后答案【半導體物理與器件】【尼曼】課后小結與重要術語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