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污染源(區域)地下水環境監測現狀調查技術指南(試行)》合并《地下水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地下水環境監測現狀調查技術指南(試行)》_第1頁
《重點污染源(區域)地下水環境監測現狀調查技術指南(試行)》合并《地下水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地下水環境監測現狀調查技術指南(試行)》_第2頁
《重點污染源(區域)地下水環境監測現狀調查技術指南(試行)》合并《地下水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地下水環境監測現狀調查技術指南(試行)》_第3頁
《重點污染源(區域)地下水環境監測現狀調查技術指南(試行)》合并《地下水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地下水環境監測現狀調查技術指南(試行)》_第4頁
《重點污染源(區域)地下水環境監測現狀調查技術指南(試行)》合并《地下水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地下水環境監測現狀調查技術指南(試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附件1

重點污染源(區域)地下水環境監測現狀調查

技術指南(試行)

1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貫徹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

劃》《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20年)》《地下水污染

防治實施方案》和《生態環境監測規劃綱要(2020-2035年)》

等,全面掌握重點污染源(區域)地下水環境監測現狀,推進

地下水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標準、

規范,編制《重點污染源(區域)地下水環境監測現狀調查技

術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

1.2適用范圍

本指南規定了重點污染源(區域)地下水環境監測現狀調

查的范圍、原則、工作內容、工作流程和技術要求。

本指南適用于已建成的工業園區、在產及停產(指臨時性

停產或間歇性生產)的工業企業、危險廢物處置場和垃圾填埋

場等污染源(區域)的地下水環境監測現狀調查工作。

1.3編制依據

本指南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條款。凡是未注明日期的

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指南。

GB16889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

—1—

GB18597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

GB18598危險廢物填埋污染控制標準

GB18599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

GB/T4754國民經濟行業分類

GB/T14848地下水質量標準

GB/T18772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環境監測技術要求

HJ/T164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規范

HJ610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

《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價工作指南》

《關于進一步明確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相關要求的通

知》(環辦土壤函[2018]924號)

1.4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與定義適用于本指南。

污染源:本指南指存在地下水污染風險的工業企業、危險

廢物處置場和垃圾填埋場等。

重點污染源:本指南特指符合一定篩選條件的地下水污染

源,主要包括工業企業、危險廢物處置場和垃圾填埋場等。

工業集聚區:本指南特指具有5家及以上污染源連片分布

或接近于連片分布的工業生產區域。

重點區域:本指南特指存在地下水污染風險或已出現地下

水污染的工業園區或工業集聚區。

垃圾填埋場:符合國家相關政策法規和規范所建設運行的

垃圾填埋場,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填埋場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

—2—

存場與處置場(Ⅱ類)。

危險廢物處置場:本指南特指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的危險

廢物貯存、填埋和處置企業(場地)。

1.5指導原則

(1)全面性原則:全面梳理區域內地下水污染源和工業園

區,統籌考慮污染源分布、污染特征和水文地質條件等,篩選

對地下水存在污染風險的重點污染源(區域)。

(2)繼承性原則:基于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重點行業企

業用地調查和全國地下水基礎狀況調查評估項目等工作成果,

建立地下水重點污染源清單,在其基礎上結合第二次污染源普

查等工作結果查漏補缺,補充完善。

(3)針對性原則:以特定行業的規模以上污染源(區域)

為主,針對性地篩選并調查對地下水污染風險較高的重點污染

源(區域),突出地下水污染防控重點。

(4)規范性原則:嚴格按照指南要求開展信息收集和調查,

完整規范填寫表格,確保調查結果的全面性、規范性和可使用

性,為地下水監測網絡建設打好基礎。

2工作內容和流程

2.1工作內容

2.1.1初步清單建立

基于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全部污

染源清單,結合全國地下水基礎狀況調查評估項目和縣級及以

上級別全部在產工業園區清單等進行補充完善,建立污染源(涵

—3—

蓋附錄A地下水污染主要行業類型所有企業)和工業園區初步

清單(附錄B)。

2.1.2重點污染源(區域)篩選

●根據污染源的主要污染物特性、所在區域地下水環境敏

感性、區域地質條件、是否已造成地下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風

險大小等情況,從初步清單中篩選出重點污染源。

●從在產工業園區初步清單和基于重點污染源篩選結果形

成的工業集聚區清單,根據主要污染物特性、所在區域地下水

環境敏感性、區域地質條件、是否已造成地下水污染和地下水

污染風險大小等情況,篩選并確定重點污染區域。

2.1.3現狀調查

調查掌握重點污染源(區域)地下水環境監測井設置與監

測工作開展情況,地下水環境相關的污染物排放特征、水文地

質條件和環境敏感目標等基本情況。

2.1.4信息清單建立

整合梳理信息調查成果,結合必要的現場調查,建立地下

水污染重點污染源(區域)信息清單。

2.2工作流程

主要工作流程包括:協調收集現有工作成果和信息資料形

成初步清單;按一定的原則篩選建立重點污染源(區域)清單;

開展信息調查和梳理統計;進行必要的現場調查;清單信息優

化與完善,形成成果。具體流程見下圖。

—4—

圖1信息調查工作流程圖

3重點污染源(區域)篩選

3.1重點污染源篩選

3.1.1工業企業

綜合考慮工業企業的行業類型、環境管理水平、污染排放

特征和地下水環境敏感程度等,滿足下述條件之一的列入重點

污染源清單:

(1)列入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名單,經風險篩查評價結

果為中關注度及以上的在產和停產(含臨時性停產或間歇性生

產)工業企業。

(2)列入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名單,經風險篩查評價結

—5—

果為中關注度及以上,其場地區域當前空置未做他用的關閉搬

遷工業企業。

(3)全國地下水基礎狀況調查評估工作中,根據評估結果

對地下水污染風險較高的工業企業。

(4)處于地下水型飲用水源保護區或補給徑流區內,且排

放污染物易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工業企業。

(5)發生過地下水污染事件的工業企業。

(6)環境影響評估報告中確認存在地下水污染風險,并要

求開展地下水監測的工業企業。

(7)其他對地下水污染風險較高的工業企業。

3.1.2危險廢物處置場

重點考慮獨立建設運營的正規危險廢物處置場(包括危險

廢物填埋場和危險廢物貯存、綜合利用等工序的處置企業)和

工業企業自行建設運行的危險廢物處置場等,滿足下述條件之

一的列入重點污染源清單:

(1)具有危險廢物填埋場的全部危險廢物處置場(含在產

和關閉搬遷/封場)。

(2)無危險廢物填埋場,但位于地下水飲用水水源保護區

或補給徑流區內的全部危險廢物處置場。

(3)列入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名單,經風險篩查評價結

果為中關注度及以上的在產危險廢物處置場,以及場地區域當

前空置未做他用的關閉搬遷/封場危險廢物處置場。

(4)全國地下水基礎狀況調查評估工作中,評估結果發現

—6—

對地下水污染風險較高的正規危險廢物處置場。

(5)發生過地下水污染事件的危險廢物處置場。

(6)其他對地下水污染風險較高的危險廢物處置場。

3.1.3垃圾填埋場

主要考慮獨立建設運營的正規生活垃圾填埋場、一般工業

固體廢物貯存場與處置場(Ⅱ類,下同)和各大型企業自行建

設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填埋場等,滿足下述條件之一的列入重

點污染源清單:

(1)位于地下水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或補給徑流區,或距離

上述區域2km范圍內的垃圾填埋場。

(2)列入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名單,經風險篩查評價結

果為中關注度及以上的在產垃圾填埋場。

(3)列入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名單,經風險篩查評價結

果為中關注度及以上,其場地區域當前空置未做他用的關閉搬

遷/封場垃圾填埋場。

(4)全國地下水基礎狀況調查評估工作中,發現對地下水

污染風險較高的正規垃圾填埋場。

(5)發生過地下水污染事件的垃圾填埋場。

(6)環境影響評估報告中確認存在地下水污染風險,并要

求開展地下水監測的垃圾填埋場。

(7)其他對地下水污染風險較高的垃圾填埋場。

3.2重點污染區域篩選

基于重點污染源篩選結果,主要考慮環境敏感性、區域地

—7—

質條件和地下水污染風險大小等,滿足下述條件之一的列入重

點污染區域清單:

(1)具有5家及以上重點污染源的全部在產工業園區。

(2)具有5家及以上重點污染源連片分布或接近于連片分

布的工業集聚區。

(3)處于地下水型飲用水源保護區或補給徑流區內,具有

3家及以上重點污染源的在產工業園區和工業集聚區。

(4)發生過地下水污染事件的工業園區或工業集聚區。

(5)環境影響評估報告中確認存在地下水污染風險,并要

求開展地下水監測的工業園區或工業集聚區。

(6)其他對地下水污染風險較高的工業園區或工業集聚

區。

4地下水監測現狀調查

4.1基礎信息調查

基于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全國地下水基礎狀況調查評

估項目等工作成果,整理分析并梳理匯總重點污染源(區域)

基礎信息,主要包括名稱、地理位置、坐標(正門經緯度)、行

業類型(大類和小類)、規模、占地面積、投產時間、主要原輔

料和產品、“三廢”排放情況、主要生產工藝和環保設施、防滲

措施和特征污染物等信息,詳見附錄C、D和E。

4.2水文地質信息調查

基于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全國地下水基礎狀況調查評

估項目等工作成果,調研收集其他信息資源,整理分析并梳理

—8—

匯總水文地質基本信息,主要包括水文地質單元、地下水賦存

特征、地下水類型、主要含水層的埋藏與分布特征、補給與排

泄條件、所在區域地下水用途等信息,詳見附錄C、D、E和F。

4.3地下水監測井設置情況調查

對重點污染源(區域)現有地下水監測井設置情況進行全

面調查,在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全國地下水基礎狀況調查

評估項目等工作成果基礎上,現場調查并收集整理地下水監測

井數量、位置、含水層類型、水位/埋深、地下水上下游方向環

境情況等信息,詳見附錄C、D和E。

4.4地下水監測開展情況調查

調查重點污染源(區域)自行開展的地下水監測情況,收

集整理監測井數量與位置、監測指標、監測頻次、評價標準和

評價結果等信息,詳見附錄C、D和E。

5信息清單建立

整合現狀調查結果,結合必要的現場調查進行核實確認,

建立重點污染源(區域)地下水監測現狀信息清單(附錄C、D、

E),根據重點污染源篩選結果和3.2基本條件,填寫附錄G???/p>

根據變化情況定期動態調整清單。

建立重點污染源(區域)矢量圖,空間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重點污染源(區域)分布和邊界范圍、地下水監測井位置、水

文地質區劃等,按照1:50萬比例尺,全部使用2000坐標系。

—9—

附錄A

地下水污染重點行業表

大類中類小類

07石油和天然氣開

071石油開采0710石油開采

采業

08黑色金屬礦采選

081鐵礦采選0810鐵礦采選

082錳礦、鉻礦采選0820錳礦、鉻礦采選

089其他黑色金屬礦采選0890其他黑色金屬礦采選(釩礦)

09有色金屬礦采選

091常用有色金屬礦采選0911銅礦采選

0912鉛鋅礦采選

0913鎳鈷礦采選

0914錫礦采選

0915銻礦采選

0916鋁礦采選

0919其他常用有色金屬采選(汞礦)

092貴金屬礦采選0921金礦采選

0922銀礦采選

093稀有稀土金屬礦采選0931鎢鉬礦采選

0932稀土金屬礦采選

17紡織業171棉紡織及印染精加工1713棉印染精加工

172毛紡織及染整精加工1723毛染整精加工

173麻紡織及染整精加工1733麻染整精加工

174絲絹紡織及印染精加工1743絲印染精加工

175化纖織造及印染精加工1752化纖織物染整精加工

176針織或鉤針編織物及其制

1762針織或鉤針編織物印染精加工

品制造

19皮革、毛皮、羽毛

191皮革鞣制加工1910皮革鞣制加工

及其制品和制鞋業

193毛皮鞣制及制品加工1931毛皮鞣制加工

22造紙和紙制品業221紙漿制造2211木竹漿制造

—10—

大類中類小類

2212非木竹漿制造

25石油加工、煉焦和

251精煉石油產品制造2511原料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

核燃料加工業

2512人造原油制造

252煉焦2520煉焦

26化學原料和化學

261基礎化學原料制造2611無機酸制造

制品制造業

2613無機鹽制造

2614有機化學原料制造

2619其他基礎化學原料制造

263農藥制造2631化學農藥制造

264涂料、油墨、顏料及類

2643顏料制造

似產品制造

2644染料制造

265合成材料制造2651初級形態塑料及合成樹脂制造

2652合成橡膠制造

2653合成纖維單(聚合)體制造

2659其他合成材料制造

266專用化學品制造2661化學試劑和助劑制造

2662專項化學用品制造

2664信息化學品制造

2669其他專用化學產品制造

267炸藥、火工及焰火產品制

2671炸藥及火工產品制造

27醫藥制造業271化學藥品原料藥制造2710化學藥品原料藥制造

281纖維素纖維原料及纖維制

28化學纖維制造業2811化纖漿粕制造

2812人造纖維(纖維素纖維)制造

282合成纖維制造2822滌綸纖維制造

2823腈綸纖維制造

2826氨綸纖維制造

2829其他合成纖維制造

31黑色金屬冶煉和311煉鐵3110煉鐵

—11—

大類中類小類

壓延加工業

312煉鋼3120煉鋼

315鐵合金冶煉3150鐵合金冶煉

32有色金屬冶煉和

321常用有色金屬冶煉3211銅冶煉

壓延加工業

3212鉛鋅冶煉

3213鎳鈷冶煉

3214錫冶煉

3215銻冶煉

3216鋁冶煉

3217鎂冶煉

3219其他常用有色金屬冶煉(汞)

322貴金屬冶煉3221金冶煉

3222銀冶煉

323稀有稀土金屬冶煉3231鎢鉬冶煉

3232稀土金屬冶煉

336金屬表面處理及熱處理

33金屬制品業3360金屬表面處理及熱處理加工

加工

38電氣機械和器材

384電池制造3841鋰離子電池制造

制造業

3842鎳氫電池制造

3849其他電池制造

5990其他倉儲業(原油、成品油、?;?、

59倉儲業599其他倉儲業

金屬礦倉儲)

77生態保護和環境

772環境治理業7724危險廢物治理(危廢、醫廢處置)

治理業

78公共設施管理業782環境衛生管理7820環境衛生管理(生活垃圾處置)

—12—

附錄B

污染源和工業園區調查初步清單統計表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地下是否開廠界外是否開展

行政所在廠內/

行政地理地理運是否水重地下展廠界/園區廠界外/

區規模主要區域園區內

編類區坐標坐標占地成立行位于點污水埋/園區外周邊園區外周

名稱(地地址/級行業地下地下水

碼型(?。ń洠ň暶娣e時間狀工業染企深區內地下地下水邊地下水

市別類別水用監測井

級)度)度)態園區業數間水調查監測井環境調查

級)途數量

量監測數量監測

m2年m

填表說明:一、若為從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結果篩選的重點污染源,相關可直接利用其調查結果。

二、各項指標填表說明如下:

1.編碼:直接使用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編碼;若非企業用地調查的污染源或工業園區,則無需填寫編碼。

2.類型:填寫污染源/工業園區。

3.名稱:直接使用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企業名稱,去掉“地塊”兩字;若非企業用地調查工業污染源或工業園區,填寫其工商注冊實際名稱或

工業園區官方名稱。

4-5.行政區:按照實際所處的行政區填寫。

6.地址:填寫污染源生產廠區或工業園區實際所處的詳細地址。

7-8.地理坐標(企業正門):填寫污染源生產廠區或工業園區正門地理坐標,保留至小數點后五位,如:123.12345,46.12345。

9.占地面積:直接使用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數據;若非企業用地調查的污染源或工業園區,根據實際調查填寫,保留整數,如:1234。

10.規模/級別:直接使用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企業規模;若非企業用地調查工業污染源,按照國家統計局《關于印發統計上大中小微型企業劃

分辦法的通知》(國統字[2011]75號)的規定劃分企業規模,選擇填寫大/中/??;若為工業園區,填寫其級別,如國家/省/市/縣/其他。

11.成立時間:填寫該污染源或工業園區投產時間,精確到年,如:2003。

12.主要行業類別:直接使用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行業類別;若非企業用地調查污染源,按GB/T4754-2017填寫至小類,如:2662;工業園區

直接填寫其定位的主要行業類型,如化工工業園/電子產業園/鋼鐵工業園等。

13.運行狀態:填寫在產或關閉,在產包含停產未關閉搬遷、臨時性停產和間歇性生產等。

—13—

14.是否位于工業園區:僅污染源填寫該項。若是,直接填寫工業園區名稱;若否,填寫否。

15.地下水重點污染企業數量:僅工業園區填寫,園區內所涉及附錄A地下水污染行業企業數量。

16.地下水埋深區間:根據地勘數據填寫企業或工業園區所在區域地下水埋深區間,示例:0.5-2。

17.所在區域地下水用途:填寫所在區域地下水用途,選擇填寫飲用或生活用水/水源保護/食品加工/農業灌溉/工業用途/不開發/不確定。

18.廠內/園區內地下水監測井數量:填寫廠界內或園區內地下水監測井的數量。

19.是否開展廠內/園區內地下水調查監測:如是,填寫最近一次的監測調查時間,精確到年;如否,填寫否。

20.廠界外/園區外周邊地下水監測井數量:指廠界外或工業園區外周邊企業專設的監測井,以及民井等其他被該企業用來不定期開展地下水監

測的地下水井的總數。

21.是否開展廠界外/園區外周邊地下水環境調查監測:如是,填寫最近一次的監測調查時間,精確到年;如否,填寫否。

—14—

附錄C

工業企業重點污染源地下水監測現狀信息調查表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地理地理是否該企業內部存主

行政行政改擴主要主要

坐標坐標占地成立行業運行位于成立前在以下要

編碼來源名稱區(省區(地地址規模建時生產原輔

(經(緯面積時間類別狀態工業土地利設施或產

級)市級)間工藝料

度)度)園區用歷史區域品

m2年年

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

固廢危險廢涉及地泄露周邊1km

主要主要地下水所處地下是否有包氣是否年

特征主要貯存主要物貯存下水污等污地下飽和所在區內敏感目

廢氣廢水是否存水文水含雜填土帶土喀斯降

污染一般“三危險“三染重點染事水埋帶滲域地下標及到最

污染污染在以下地質水層等人工層性特地水

物固廢防”措廢物防”措區域總故情深透性水用途近重點區

物物情況單元類型填土層質貌量

施施面積況的距離

m2mmm

—15—

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

是否是否廠界地下地下地下

是否開

開展有土內地水監水監水監地下地下水地下是否是否有地廠界外周

監測井與污染含水監測展廠界

土壤壤污下水測井測井測井水監監測井成井水水保護具備下水污染邊地下水

設備類源位置層類井狀內地下

環境染物監測位置位置使用測井結構類深度力類設施監測物檢測超監測井數

型關系型況水調查

調查/檢測井數(經(緯功能性質型型條件標量

監測

監測超標量度)度)現狀

6061626364656667686970

是否開

是否有廠區及

地下水地下水展廠界

地下水是否具地下水周邊是監測井

監測井監測井外周邊執行標監測頻

監測井備監測污染物否有地管理機

位置(經位置(緯地下水準次

類型條件檢測超下水取構

度)度)環境調

標水井

查監測

填表說明:一、若為從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結果篩選的重點污染源,可直接利用其調查結果。

二、各項指標填表說明如下:

1.編碼:直接使用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編碼;若非企業用地調查污染源,則無需填寫編碼。

2.來源:填寫該污染源信息來源,可選填詳查/地下水基礎狀況調查/二污普/其他。

3.名稱:直接使用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企業名稱,去掉“地塊”兩字;若非企業用地調查污染源,填寫其工商注冊實際名稱。

4-5.行政區:按照實際所處的行政區填寫。

6.地址:填寫污染源生產廠區實際所處詳細地址。

—16—

7-8.地理坐標:填寫污染源生產廠區正門地理坐標,保留至小數點后五位,如:123.12345,46.12345。

9.占地面積:直接使用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數據;若非企業用地調查污染源,根據實際調查結果填寫,保留整數,如:1234。

10.規模:直接使用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企業規模;若非企業用地調查污染源,按照國家統計局《關于印發統計上大中小微型企業劃分辦法的

通知》(國統字[2011]75號)的規定劃分企業規模,選擇填寫大/中/小。

11.成立時間:填寫該企業投產時間,精確到年,如:2003。

12.改擴建時間:若該企業發生過改擴建,填寫改擴建時間,精確到年;若無改擴建,直接填寫無。如:2013,無。

13.行業類別:直接使用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行業類別;若非企業用地調查工業污染源,按GB/T4754-2017填寫至小類,如:2662。

14.運行狀態:選擇填寫在產/停產(指臨時性停產或間歇性生產)/關閉。

15.是否位于工業園區:若是,直接填寫工業園區名稱;若否,填寫否。

16.該企業成立前土地利用歷史:填寫該企業開始建設前的土地利用歷史,可選填農田/林草地/荒地/某某企業/其他。

17.內部存在以下設施或區域:選擇填寫生產區/儲存區/廢氣治理設施/廢水治理區域/固體廢物貯存或處置區的一項或多項。

18.主要生產工藝:簡要填寫主要的工藝或裝置,如鋼鐵廠可填寫燒結、焦化、高爐、轉爐、冷軋等。

19.主要產品:簡要填寫主要的產品,如鋼鐵廠可填寫粗鋼、焦炭等。

20.主要原輔料:簡要填寫主要原輔料,如鋼鐵廠可填寫鐵礦石、原煤、焦炭等。

21.主要廢氣污染物:填寫主要產生的廢氣污染物,尤其是可能對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的污染物。

22.主要廢水污染物:填寫主要產生的廢水污染物,尤其是可能對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的污染物。

23.特征污染物:結合廢氣和廢水污染物,考慮原輔料與?;肥褂煤凸腆w廢物產生,填寫可能對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的特征污染物。

24.主要一般固廢:填寫所產生的主要一般固體廢物。

25.固廢貯存“三防”措施:若企業具備固廢貯存場所,填寫防滲漏/防雨淋/防流失中的一項或多項。

26主要危險廢物:填寫所產生的主要危險廢物。

27.危險廢物貯存“三防”措施:若企業具備危險廢物貯存場所,填寫防滲漏/防雨淋/防流失中的一項或多項。

28.涉及地下水污染重點區域總面積:直接使用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核算的重點區域總面積數據;若非企業用地調查污染源,根據現場實際調

查情況核算;精確到整數。

29.泄露等污染事故情況:如是,填寫是時間,精確到年,否則填寫否。

30.地下水是否存在以下情況:選擇填寫下列中的一項或多項,地下水有顏色或氣味等異?,F象/地下水中能見到油狀物質/現場快速檢測設備顯

示地下水水質異常/廠內或周邊無水井或無法進行地下水勘查/有易遷移污染物(六價鉻、氯代烴、石油烴、苯系物等)/廠內及周邊鄰近地塊曾發生過地下儲

罐泄漏或其他可能導致地下水污染的環境污染事故/訪談或已有記錄表明該地塊地下水曾受到污染/無以上情況。

31.所處水文地質單元:填寫一級和二級水文地質分區代碼,使用附錄F,下同。

32.地下水含水層類型:污染源所在區域地下水主要含水層類型,可選擇填寫潛水/承壓水中的一項或兩項。

33.是否有雜填土等人工填土層:根據場地情況填寫是/否。

—17—

34.包氣帶土層性質:根據場地情況填寫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不確定。

35.地下水埋深:根據地勘數據填寫企業所在區域地下水平均埋深,示例:0.5,2。

36.飽和帶滲透性:根據企業廠區地勘數據選擇填寫“粗砂土/中沙土/細沙土”。

37.是否喀斯特地貌:根據地勘數據選擇填寫是/否。

38.年降水量:根據調查結果填寫本地區年降水量,精確到整數。

39.所在區域地下水用途:填寫所在區域地下水用途,選擇填寫飲用或生活用水/水源保護/食品加工/農業灌溉/工業用途/不開發/不確定。

40.周邊1km內敏感目標及到最的重點區的距離:填寫周邊1km內的敏感目標及距離,包括學校、醫院、農田、村莊、居民區、地表河流等,如

學校500m,多個敏感目標需全部填寫,中間逗號隔開。

41.是否開展土壤環境調查/監測:如是,填寫是時間,精確到年,否則填寫否。。

42.是否有土壤污染物檢測超標:若有土壤環境監測,且有超標情況,則填寫“是(超標指標)”;若未監測,或無超標,則填寫否。

43.廠界內地下水監測井數量:填寫廠界內地下水監測井的數量。

44-45.地下水監測井位置:填寫43項所列的所有地下水監測井的位置經緯度,精確到小數點后六位,如:123.456789。

46.地下水監測井使用功能現狀:43項所列的所有地下水監測井,選擇填寫完好/可修復/不可修復。

47.監測井設備類型:43項所列的所有地下水監測井,選擇填寫自動監測設備/無。

48.與污染源位置關系:43項所列的所有地下水監測井,選擇填寫上游背景/兩側擴散監控/下游污染監控/其他。

49.地下水監測井性質:43項所列的所有地下水監測井,選擇填寫專用監測井/取水井/民井/出露點等。

50.地下水監測井結構類型:43項所列的所有地下水監測井,選擇填寫鋼管/PVC/水泥/其他。

51.含水層類型:43項所列的所有地下水監測井,根據含水層類型選擇填寫孔隙水/巖溶水/裂隙水/其他。

52.成井深度:43項所列的所有地下水監測井,根據成井資料填寫,單位米,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如:2.6。

53.地下水水力類型:43項所列的所有地下水監測井,選擇填寫潛水/承壓水。

54.監測井狀況:43項所列的所有地下水監測井,可選擇填寫在用規范/在用不規范/未用/不具備監測條件等。

55.保護設施:43項所列的所有地下水監測井,填寫監測井維護保持相關設施。

56.是否具備監測條件:43項所列的所有地下水監測井,根據監測井現狀,填寫是/否。

57.是否開展廠界內地下水調查監測:如是,填寫最近一次的監測調查時間,精確到年;如否,填寫否。

58.是否有地下水污染物檢測超標:若有地下水環境監測調查,且有超標情況,則填寫“是(超標指標)”;若未監測或無超標,則填寫否。

59.廠界外周邊地下水監測井數量:指廠界外周邊企業專設的監測井,以及民井等其他被該企業用來不定期開展地下水監測的地下水井。

60-61.地下水監測井位置(經度):59項所列的所有地下水監測井,精確到小數點后六位,如:123.456789。

62.地下水監測井類型:59項所列的所有地下水監測井,選擇填寫專用監測井/民井/取水井/其他。

63.是否具備監測條件:59項所列的所有地下水監測井,根據實際情況填寫,是/否。

64.是否開展廠界外周邊地下水環境調查監測:如是,填寫最近一次的監測調查時間,精確到年;如否,填寫否。

—18—

65.是否有地下水污染物檢測超標:64項所指調查,若有,且有超標情況,則填寫“是(超標指標)”;若未監測或無超標,則填寫否。

66.廠區及周邊是否有地下水取水井:調查廠區及周邊1km內是否有各類地下水取水井,如是,填寫數量,如無,填寫否。

67.執行標準:該企業執行的地下水環境質量標準,主要依據環評或當地環保部門批復的執行標準等,如GB/T14848-Ⅲ類。

68.監測井管理機構:填寫負責開展監測井工作的機構名稱。

69.監測頻次:根據監測頻次,可選擇填寫:1次/年、2次/年、1次/季度、1次/月等。

—19—

附錄D

危險廢物填埋場和垃圾填埋場地下水監測現狀信息調查表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地理地理是否該企業

行政行政改擴填埋是否有

坐標坐標占地成立行業運行位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