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4物態變化專項精練
本節要點對應題號
專項精練1溫度及其測量1-5,30-32
專項精練2熔化和凝固(含實驗)6-9,33-37,42-50
專項精練3汽化和液化(含實驗)10-17,38-40,51-61
專項精練4升華和凝華18-29,41
一、單選題
1.(2024?江蘇無錫?一模)下列數據,符合實際的是()
A.夏天一般將空調溫度設定為37~
B.人正常步行速度約為5m/s
C.一名中學生的質量約為60kg
D.普通壁掛式空調正常工作電流約為0.5A
【答案】C
【詳解】A.人體的正常體溫是37。(3左右,變化幅度小,而夏天一般將空調溫度設定為
26℃,是人體感覺舒適的溫度,故A不符合題意;
B.根據常見物體的運動速度可知,人正常步行速度約為l.lm/s,故B不符合題意;
C.根據常見物體的質量可知,一名中學生的質量約為60kg,故C符合題意;
D.普通壁掛式空調正常工作時功率約為1100W,工作電流約為
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2024?江蘇連云港?二模)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實際的是()
A.一名初中生的身高約為170dm
B.人的正常體溫約為36.5OC
C.一元硬幣的質量約為6mg
D.中學生百米賽跑的成績約為8s
【答案】B
【詳解】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學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0cm=16dm左
右,故A不符合題意;
B.讓人感到舒適的環境溫度約為26。。人體正常體溫在37。(3左右,故B符合題意;
C.一元硬幣的質量約為6g,故C不符合題意;
D.中學生百米賽跑的成績約為15s,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o
3.(2024?江蘇泰州?一模)下列說法不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A.一本初中物理課本的質量約為250g
B.家用電視機的工作電流約為10A
C.一名中學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1.4m/s
D.泰州地區夏季的氣溫可以達到35。(2以上
【答案】B
【詳解】A.一本初中物理課本的質量在250g左右,故A符合實際,故A不符合題意;
B.家用電視機的工作電流在1A左右,故B不符合實際,故B符合題意;
C.一名中學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4m/s左右,故C符合實際,故C不符合題意;
D.泰州地區夏季的氣溫能達到35(以上,故D符合實際,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4.(2024?江蘇連云港?一模)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實際的是()
A.人的正常體溫約為37°CB.中學生百米賽跑的成績約為8s
C.一名初中生的身高約為170dmD.托起物理課本的力約為10N
【答案】A
【詳解】A.人是恒溫動物,人的正常體溫約為37。。變化幅度不大。故A符合題意;
B.中學生百米賽跑的成績約為14s,故B不符合題意;
C.一名初中生的身高約為170cm,故C不符合題意;
D.物理課本的質量約為200g,重力為2N,因此托起物理課本的力約為2N,故D不符合
題意。
故選Ao
5.(2024?江蘇揚州?二模)科學家發明了一種世界上最小的溫度計“碳納米管溫度計”。研究
人員在長約10-6米,直徑10-7米的碳納米管中充入液態的金屬錢,當溫度升高時,管中的金
屬錢會膨脹,通過電子顯微鏡就可讀出溫度值,其測量范圍為18℃?490℃,且精確度高,
可用于檢查電子線路是否異常、測定毛細血管的溫度等許多方面。根據以上信息,你認為下
列推測正確的是()
A.碳納米管的體積在18℃?490℃之間隨溫度變化較大,可測量溫度
B.金屬錢的體積在18℃?490℃之間隨溫度變化較大,可測量溫度
C.金屬錢的體積在18℃?490℃之間隨溫度變化不均勻
D.金屬錢的熔點很高為49(TC
【答案】B
【詳解】A.要用“碳納米管溫度計”在測溫范圍內準確測量溫度,需要碳納米管的熱脹冷縮
要很小(體積變化很小),故A錯誤;
B.要用“碳納米管溫度計”在測溫范圍內準確測量溫度,金屬錢的體積在18℃?490℃之間
隨溫度變化較大,能明顯觀察到其體積變化,故B正確;
C.金屬錢在納米碳管制成的溫度計內受熱膨脹,所以金屬錢在18。。?490℃變化明顯、均
勻,故C錯誤;
D.在測量范圍內要保證金屬錢處于液態,測量范圍為18℃?490℃,則說明金屬錢的熔點
低于18。(2,沸點高于490。?故D錯誤。
故選B。
6.(2024?江蘇揚州?三模)下列優美的詩詞中,加點字涉及的物態變化屬于凝固的是()
A.露似真珠月似弓B.已是懸崖百丈冰
C.斜月沉沉藏海霧D.月落烏啼霜滿天
【答案】B
【詳解】AC.露、霧是氣態變成液態,是液化現象,故AC不符合題意;
B.水結成冰,屬于凝固現象,故B符合題意;
D.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直接變成的小冰晶,屬于凝華現象,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7.(2024?江蘇南京?三模)小華在使用電冰箱時發現了許多與物態變化有關的現象,他的判
斷正確的是()
A.夏天打開冰箱門時能看見“白氣”,這是冰箱外的空氣放熱液化的現象
B.手伸進冷凍室取冰棒時感覺到粘手,這是水凝固成冰的現象
C.發現冷凍室的內壁有一層霜,這是水凝固成冰的現象
D.從冷藏室拿出的汽水,過段時間后瓶外壁出現小水珠,這是熔化現象
【答案】B
【詳解】A.夏天打開冰箱門時能看見“白氣”,這是冰箱外的空氣中的水蒸氣放熱液化形成
的小水珠,故A錯誤;
B.手伸進冷凍室取冰棒時感覺到粘手,這是手上的水遇冷放熱凝固成冰的現象,故B正確;
C.發現冷凍室的內壁有一層霜,這是水蒸氣凝華成的小冰晶,故C錯誤;
D.從冷藏室拿出的汽水,過段時間后瓶外壁出現小水珠,這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放熱液
化形成的小水珠,故D錯誤。
故選Bo
8.(2024?江蘇連云港?三模)以下與物態變化相關的說法正確的是()
A.夏天,從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過一會兒外壁出現小水滴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
B.氣溫低于水銀熔點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銀溫度計
C.北方的冬天,在菜窖里放幾桶水,是利用了水的汽化吸熱
D.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霜是凝固形成的
【答案】B
【詳解】A.夏天,從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過一會兒外壁出現小水滴,這是由于空氣中的水
蒸氣遇到冷的易拉罐液化形成的,故A錯誤;
B.水銀的熔點等于凝固點,氣溫在低于水銀的凝固點時,水銀是固態,不能根據液體熱脹
冷縮的性質來工作,故B正確;
C.北方的冬天,在菜窖里放幾桶水,是利用水凝固放熱,使菜的溫度不至于很低,故C錯
誤;
D.霜是固態的小冰晶,是由空氣中是水蒸氣遇冷直接凝華而成的,故D錯誤。
故選B。
9.(2024?江蘇南通?二模)用如圖甲的兩套相同裝置,分別對相等質量的固體M、N加熱。
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乙,在35min內M物質從固體熔化成了液體,N物質始
終是固體。關于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水浴法讓被加熱物體受熱均勻B.N的部分數據可能是捏造的
C.M的沸點是8(TCD.N可能是晶體
【答案】C
【詳解】A.水浴法讓被加熱物體受熱面積增大,充分且均勻受熱受熱,故A正確,A不符
合題意;
BD.長時間加熱N物質始終是固體溫度還沒達到其熔點,有固定熔點的是晶體,而晶體的
熔化圖形在熔化前是一條直線,不是曲線。故BD正確,BD不符合題意;
C.M的圖像明顯是晶體的熔化圖像,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溫度保持不變的圖像對
應的溫度是晶體的熔點不是沸點。故C錯誤,C符合題意。
故選C。
10.(2022?江蘇南京?一模)“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農耕文明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
下列選項中關于節氣所涉及的物態變化及吸放熱情況說法正確的是()
A.“雨水”節氣,雨的形成是升華現象B.“寒露”節氣,露的形成要吸收熱量
C.“霜降”節氣,霜的形成是液化現象D.“大雪”節氣,雪的形成要放出熱量
【答案】D
【詳解】A.雨水主要是云層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錯誤;
B.露的形成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這一過程會放出熱量,故B錯誤;
C.霜的形成實際上是凝華現象,即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直接凝華成小冰晶,故C錯誤;
D.雪是由氣態的水蒸氣直接變為固態的冰晶形成的,這個過程被稱為凝華現象,而且在凝
華過程中會釋放熱量,故D正確。
故選D。
11.(2024?江蘇無錫?一模)2024年年初無錫惠山頂多了個“大白球”,如圖所示該設備為全
固態X波段天氣雷達,監測強對流天氣,有效防范暴雨、冰雹等災害天氣。下列說法中正
確的是()
A.暴雨的形成是汽化現象B.冰雹的形成是升華現象
C.暴雨的形成過程需要吸熱D.冰雹的形成過程需要放熱
【答案】D
【詳解】AC.雨是由氣態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是液化現象,液化需要放出熱量,故AC
錯誤;
BD.冰雹是由氣態的水蒸氣凝華形成的,是凝華現象,凝華需要放出熱量,故B錯誤,D
正確。
故選D。
12.(2024?江蘇揚州?一模)火鍋,古稱“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時發出的“咕咚”聲而得名,
倍受大家的喜愛。關于吃火鍋涉及的物理現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紅鍋先開說明油的沸點比水低
B.火鍋沸騰后,繼續加熱,溫度升高
C.火鍋內湯汁越來越少是發生了液化現象
D.火鍋上方“白霧繚繞”,其中“白霧”的形成是液化現象
【答案】D
【詳解】A.食用油的沸點高于水的沸點,紅鍋先開是因為食用油覆蓋在水的上面,減少熱
量散失,所以紅湯先沸騰,故A錯誤;
B.火鍋沸騰后,繼續加熱,溫度不變,故B錯誤;
C.火鍋內湯汁越來越少,是由液態變為了氣態,發生了汽化現象,故C錯誤;
D.火鍋上方“白霧繚繞”,其中“白霧”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是液化現象,故D正確。
故選D。
13.(2024?江蘇徐州?一模)如圖是“觀察水的沸騰”實驗,水正在沸騰,下列說法中錯誤是
()
A.由實驗現象可知,實驗環境的大氣壓小于一個標準大氣壓
B.水中的氣泡內只有空氣
C.氣泡上升過程中,氣泡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變小
D.水要保持沸騰,需要繼續加熱
【答案】B
【詳解】A.如圖所示,溫度計的分度值是1。。其示數是99。。即水沸騰時的溫度為
99℃,故此時水的沸點是99。(2,因為在一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故此時實驗
環境的大氣壓小于一標準大氣壓,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水沸騰時,水的內部和外部同時發生劇烈的汽化現象,所以會產生大量的水蒸氣,所以
氣泡中主要是水蒸氣,所以并不是只有空氣,故B錯誤,符合題意;
C.氣泡上升過程中,氣泡所處深度變小,由可知,氣泡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變小,
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液體沸騰的條件是到達沸點且持續吸熱,所以要保持水沸騰需要繼續加熱,故D正確,
不符合題意。
故選Bo
14.(2024?江蘇淮安?模擬預測)天氣預報說北方有一股強冷空氣南下,昆明地區將會有一
場小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水蒸氣遇到冷空氣迅速熔化形成降雨
B.雨后操場上的水消失是水的汽化
C.淋雨后容易感冒是因為人身上的水升華吸熱而受涼
D.洗澡時發現房間里充滿“白氣”,這些“白氣”是水蒸氣
【答案】B
【詳解】A.水蒸氣遇到冷空氣迅速液化形成小水滴,小水滴變大便形成降雨,故A錯誤;
B.雨后操場上的水消失是液態的水變成了氣態的水蒸氣,發生了汽化,故B正確;
C.淋雨后容易感冒是因為人身上的水變成水蒸氣,汽化吸熱而使人受涼造成的,故c錯誤;
D.洗澡時發現房間里充滿“白氣”,這些“白氣”是小水滴,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故D錯誤。
故選B。
15.(2024?江蘇南京?二模)如圖是自然界中水的循環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高山上的積雪升華,直接變成小水滴,升入天空
B.水蒸氣在高空遇冷時,有的凝固成小冰晶,有的液化成小水滴
C.過量開采地下水可以解決部分飲水問題,且對環境不會造成影響
D.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通過汽化,變成水蒸氣升入天空
【答案】D
【詳解】A.山上的積雪,是由固態的雪變成氣態的水蒸氣通過升華升入空中的,故A錯誤;
B.水蒸氣在高空中遇冷,有的經過液化形成液態的小水滴,有的經過凝華形成固態的小冰
晶,便形成了云,故B錯誤;
C.過量開采地下水雖然可以解決部分飲水問題,但會造成地下水儲量不足,對對環境造成
嚴重影響,故c錯誤;
D.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是通過汽化方式由液態的水變成氣態的水蒸氣升入天
空的,故D正確。
故選D。
16.(2024?江蘇南京?三模)如圖所示的知識網絡結構為某物質通過放熱、吸熱呈現甲、乙、
丙三種物態間的變化,根據圖示所提供的信息,以下論述正確的是()
示例:霧淞的形成
溫度保持不變變化時有兩種方式
A.物質由丙狀態變到乙狀態,有壓縮體積和降低溫度兩種方式
B.示例中霧淞的形成過程需要放熱,是凝固現象
C.分析所給信息,可知該物質在甲狀態時是非晶體
D.晨霧的形成過程與該物質由甲到乙的變化過程相同
【答案】A
【詳解】霧淞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凝華放熱,由圖中信息可知,丙是水蒸氣、甲是固態冰,
則乙是液態水。
A.丙到乙,即為由水蒸氣到液態水,是液化,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是液化的兩種方式,故
A正確;
B.霧淞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受冷凝華成小冰晶附著在霧的枝條上形成的,凝華過程放熱,
故B錯誤;
C.由分析可知甲是冰,冰屬于晶體,故C錯誤;
D.甲到乙是固態冰到液態水,晨露是因為早晨溫度低,空氣中的水蒸氣受冷液化成小水滴
造成的,是氣態到液態的過程,故D錯誤。
故選Ao
17.(2024?江蘇無錫?二模)如圖所示,將少量液態乙醛放入注射器內,向外拉動活塞,液
態乙醛消失;再向內壓縮,液態乙醛又出現了。關于該過程,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向內壓縮時乙醛發生的物態變化是放熱過程
B.乙醛前后發生的物態變化分別是液化和汽化
C.乙醛前后發生的物態變化分別是升華和凝華
D.“壓縮”過程中能量轉化與內燃機的做功沖程能量轉化相同
【答案】A
【詳解】A.推活塞,使氣態乙醛的體積被壓縮,變成了液態,這是液化現象,液化
放熱,故A正確;
BC.先向外拉動活塞時,注射器里的液態乙醛變成了氣態,這是汽化現象;再推壓活塞,
發現注射器內又逐漸出現了液態乙醴,這是液化現象,液化放熱,故BC錯誤;
D.壓縮氣體液化,對氣體做功,氣體內能增加,溫度升高,是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內燃機的做功沖程,燃氣對活塞做功,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故D錯誤。
故選Ao
18.(2024?江蘇宿遷?二模)2024年2月22日,我地出現降“雪”的奇觀,準確來說它叫做
“霰”,這是一種小冰粒,是高空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空氣直接形成的,有部分霰在下落時遇到
暖氣流也會變成雨下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霰粒形成的過程中,需要吸熱
B.霰的形成是凝固現象
C.霰遇到暖氣流變成雨是液化現象
D.霰的形成是凝華現象
【答案】D
【詳解】ABD.在霰粒形成的過程中,是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屬于凝華現象,凝華放熱,
故AB錯誤,D正確;
C.霰遇到暖氣流變成雨是固態變成液態,是熔化現象,故C錯誤。
故選D。
19.(2024?江蘇揚州?二模)關于物態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干冰給食品保鮮,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熱
B.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覺到涼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熱
C.北方的冬天,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幾桶水,利用了水凝華放熱
D.一瓶水在冰箱冷凍后,取出放一會兒,表面會變濕,是由于水蒸氣液化
【答案】D
【詳解】A.干冰給食品保鮮,是利用干冰升華吸熱降溫,而不是利用熔化吸熱,故A錯誤;
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覺到涼爽,是利用汽化吸熱,故B錯誤;
C.北方的冬天,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幾桶水,利用了水凝固放熱,故C錯誤。
D.一瓶水放在冰箱中冷凍后,取出放一會兒,表面會變濕,是由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
化,故D正確;
故選D。
20.(2024?江蘇南通?二模)年初“南方小土豆”齊聚哈爾濱時,欣賞到了美麗的霧淞景觀。霧
淞的形成屬于下列物態變化中的()
A.凝華B.液化C.凝固D.升華
【答案】A
【詳解】霧淞是固態的,是由于水蒸氣放熱凝華形成的。
故選Ao
21.(2024?江蘇鹽城?三模)下列現象對應的物態變化過程屬于汽化的是()
A.春天,河中的冰雪消融B.夏天,清晨的迷霧消散
C.秋天,晶瑩的露珠形成D.冬天,冰凍的衣服晾干
【答案】B
【詳解】A.春天,河中的冰雪消融,是熔化現象,故A不符合題意;
B.夏天,清晨的迷霧消散,是汽化現象,故B符合題意;
C.秋天,晶瑩的露珠形成,是液化現象,故C不符合題意;
D.冬天,冰凍的衣服晾干,是升華現象,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2.(2024?江蘇無錫?一模)2024年2月22日,無錫下“霰"(xiAn)T=“霰”既不是雪也
不是冰雹,它是高空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空氣形成的一種白色不透明的圓錐形或者球形的固
態顆粒。“霰”是由以下哪種物態變化形成的()
A.凝固B.熔化C.液化D.凝華
【答案】D
【詳解】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現象叫凝華,霰是高空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固態顆粒,
所以它是由于凝華形成的,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
故選D。
23.(2024?江蘇鎮江?二模)詩詞是我國優秀文化遺產之一,對下列詩句中所包含的物理現
象分析正確的是()
A.“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吸熱
B.“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汽化現象,需要吸熱
C.“白日黃流漲渭城,三更風紫盡成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現象,需要放熱
D.“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一“淚”的形成是熔化現象,需要放熱
【答案】C
【詳解】A.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的,凝華放熱,故A錯誤;
B.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放出熱量,故B錯誤;
C.冰是水凝固形成的,凝固放熱,故C正確;
D.“淚”的形成是熔化現象,熔化吸熱,故D錯誤。
故選C。
24.(2024?江蘇鎮江?二模)中華詩詞蘊藏著豐富的物理知識,下列對古詩詞中涉及的物態
變化解釋正確的是(
A.“欲渡黃河冰塞川”,冰的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放熱
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吸熱
C.“月落烏啼霜滿天”,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放熱
D.“一蓑煙雨任平生”,雨的形成是汽化現象,需要吸熱
【答案】C
【詳解】A.冰是由水凝固形成的,需要放熱,故A錯誤;
B.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需要放熱,故B錯誤;
C.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的小冰晶,需要放熱,故C正確;
D.雨是空氣中水蒸氣液化成的小水珠,需要放熱,故D錯誤。
故選Co
25.(2024?江蘇?二模)南通四季分明,被評為宜居城市。下列四季熱現象中,需要吸熱的
盛夏麗露
【答案】A
【詳解】A.初春,冰雪消融,屬于熔化現象,需要吸收熱量,故A符合題意;
B.盛夏,露珠凝結,屬于液化現象,需要放出熱量,故B不符合題意;
C.深秋,綠葉凝霜,屬于凝華現象,需要放出熱量,故C不符合題意;
D.嚴冬,雪花紛灑,屬于凝華現象,需要放出熱量,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26.(2024?江蘇南京?二模)如圖所示的物態變化中,屬于升華現象的是()
c.燈絲用久了變細D.
消失
【答案】C
【詳解】A.霧是水蒸氣液化成的小水珠,濃霧消散是小水珠汽化變成水蒸氣的過程,故A
不符合題意;
B.霧淞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小冰晶,故B不符合題意;
C.燈絲用久了變細,是因為燈絲工作時溫度很高,燈絲升華成為了鴇蒸氣,故C符合題意;
D.冰塊在飲料中消失是因為冰熔化變成了水,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7.(2024?江蘇無錫?二模)蠡湖,古名五里湖,湖面水光激海,湖畔楊柳依依.下列說法正
確的是()
A.早春,湖畔冰雪逐漸消融一汽化
B.盛夏,湖面細雨潤物無聲---凝華
C.深秋,湖面晨霧如夢如幻——液化
D.嚴冬,寒霜凝結萬物失色——升華
【答案】C
【詳解】A.早春,湖畔冰雪逐漸消融,冰雪消融是熔化現象,故A錯誤;
B.盛夏,湖面細雨潤物無聲,雨的形成是液化現象,故B錯誤;
C.深秋,湖面晨霧如夢如幻,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C正確;
D.嚴冬,寒霜凝結萬物失色,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的小冰晶,故D錯誤。
故選C。
28.(2024?江蘇宿遷?一模)如圖所示,圖中〃、4兩點坐標的溫度分別對應是某晶體物質
的熔點和沸點,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i區域'n區域\、、、/in區域
__________V?
〃(熔點)點熔點)〃℃
A.若該晶體物質的溫度/<〃,該晶體物質處于I區域,是固液共存態
B.若該晶體物質的溫度由n區域到I區域時,該晶體物質發生凝固現象,且放熱
c.若該晶體物質由I區域的狀態到ni區域狀態時,該晶體物質發生升華現象,且吸熱
D.若該晶體物質為氧,通常情況下,空氣中的氧氣的溫度應處于in區域
【答案】A
【詳解】A.若該晶體物質的溫度/<〃,即溫度低于熔點,該晶體物質處于I區域,是固態,
故A錯誤,A符合題意;
B.由題意可知,I區域的物質狀態為固態,n區域的物質狀態為液體,ni區域的物質狀態為
氣態,若該晶體物質的溫度由n區域到I區域時,即該晶體物質由液態變成固態,該晶體物質
發生凝固現象,凝固放熱,故B正確,B不符合題意;
c.若該晶體物質由I區域的狀態到ni區域狀態時,即該晶體物質由固態變成氣態,該晶體物
質發生升華現象,升華吸熱,故C正確,C不符合題意;
D.若該晶體物質為氧,通常情況下,空氣中的氧氣是氣態,其溫度應處于in區域,故D正
確,D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29.(2024?江蘇南通?一模)下列詩句中的自然現象與物態變化對應正確的是()
A.胡天八月即飛雪一升華
B.天接云濤連曉霧——液化
C.羌管悠悠霜滿地一凝固
D.欲渡黃河冰塞川——凝華
【答案】B
【詳解】A.雪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冰晶,屬于凝華現象,故A錯誤;
B.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屬于液化現象,故B正確;
C.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冰晶,屬于凝華現象,故C錯誤;
D.冰是水凝固形成的,屬于凝固現象,故D錯誤。
故選B。
二、填空題
30.(2024?江蘇淮安?二模)如下面圖1所示圓的直徑是cm;如圖2所示量筒中液體
的體積是mL;如圖3所示溫度計的讀數為℃o
Oc
1o
o
1O
S3
【解析X小題1][1]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O.lcm=lmm,
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圓柱體左側與1.00cm對齊,右側與2.56cm對齊,所以圓柱
體的直徑為
d=2.56cm—I.OOC/H-1.56cm
[2]每一個大格是5mL(即5cm3),分度值為len?,所以量筒中液體的總體積37mL。
[3]溫度計上1(TC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溫度是1。。即此溫度計的分度值
為1。。液柱最高處在0。<2以下,所以顯示的溫度低于0。。為-6。(3。
31.(2024?江蘇蘇州?一模)如圖所示,根據你所學習的知識完成下列儀器的相關填空。
2
-1o
-
-
-2
-
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o
-
-
-
6789cm-
-3O
-
-
丙
甲
乙
(1)甲圖:此時測量物體長度為cm;
(2)乙圖:此時的示數為℃;
(3)丙圖:當前噪聲值為57.6o
【答案】⑴1.75
⑵-24
(3)分貝
【詳解】(1)使用刻度尺之前,要注意觀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線是否磨損,還要觀察刻度尺的
分度值和量程,圖中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物體
的左端與6.00cm對齊,物體的右端與7.75cm對齊,物體的長度為1.75cm。
(2)常用液體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工作的,在溫度計上10。(2之間包括10等
份,1份代表1℃,也就是此溫度計的分度值是1。。液柱最高處在HC以下,說明所測溫
度低于(TC,為-24。以
(3)噪聲的單位是分貝,丙圖所示的噪聲監測器顯示屏顯示的數字是57.6,可知此時的噪
聲是57.6分貝。
32.(2024?江蘇揚州?三模)在探究“水的沸騰”的實驗中,實驗前需要調節鐵圈的高度,是為
了______某實驗小組觀察到圖甲a、b所示的兩種情景,______圖是水沸騰時的情景;實
驗過程中,溫度計示數如圖乙中所示,其示數為℃o
96
【詳解】[1]組裝實驗器材時,先需要調節鐵圈的高度,是為了實驗時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
[2]沸騰時,由于此時整個容器內的水溫相同,氣泡不斷升高,深度不斷減小,水壓不斷減
小,并且有大量水蒸氣進入氣泡,氣泡逐漸變大。
[3]90。(2到10(TC之間分成10個小格,每一個小格代表1℃,此時溫度計示數是96℃o
33.(2024?江蘇常州?二模)松香是松柏科植物滴落的樹脂,遇冷發生________(填物態變
化名稱)形成的,松香加熱的過程中會變軟變稀,它屬于(選填“晶體”或“非晶
體”)。松香掩埋在地下千萬年石化形成琥珀,如圖是一顆極為珍貴的昆蟲琥珀,我們看到的
昆蟲,是由光發生_______現象而產生的虛像,使用相機拍攝記錄時,若要看到昆蟲身體的
細微之處,相機鏡頭應該(選填“向外伸”或'向內縮”)。
w
【答案】凝固非晶體折射向外伸
【詳解】[1]琥珀是由柏松樹上分泌出來的樹脂油變成的固體形成的,這是凝固過程。
⑵樹脂油沒有固定的熔點,所以樹脂油是非晶體。
[3]晶瑩剔透的琥珀形成一個凸透鏡,昆蟲反射出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進入人的眼睛,所
以我們看到的昆蟲屬于折射現象。
[4]使用相機拍攝記錄時,若要看到昆蟲身體的細微之處,則像變大,像距變大,物距變小,
相機鏡頭應該向外伸。
34.(2024?江蘇常州?一模)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首款液體火箭“天龍二號”在酒
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該運載火箭的燃料為液氧和煤基航空煤油,通常情況下氧是氣態
的,科技人員采用和降低溫度的方式使其液化;火箭加速上升過程中,與大氣劇烈
摩擦可能會導致金屬外殼(填物態變化名稱),因此火箭外殼必須采用(填
一種物質的物理屬性)高的金屬材料制作。
【答案】壓縮體積熔化熔點
【詳解】[1]關于氣體液化的方法,有兩種主要方式:壓縮體積和降低溫度。題目中
提到,通常情況下氧是氣態的,但科技人員需要將其液化作為火箭的燃料。因此,
他們采用了壓縮體積和降低溫度這兩種方式中的至少一種(或同時采用)來使氧液
化。
[2][3]當火箭加速上升過程中,與大氣層發生劇烈摩擦,會產生大量的熱。這種熱量
如果足夠高,可能會導致火箭的金屬外殼熔化。熔化是一種物態變化,指的是物質
從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因此,為了防止金屬外殼熔化,火箭外殼必須采用熔點高
的金屬材料制作。熔點高的材料在更高的溫度下才會熔化,從而能夠更好地保護火
箭內部結構不受高溫影響。
35.(2024?江蘇蘇州?一模)我國古代科技著作《天工開物》中,對釜的鑄造有“鐵化如水,
以泥固鈍鐵柄勺從嘴受注”(如圖所示)的記載,其中“鐵化如水”描述的物態變化是.
此過程鐵要(選填“吸熱”或“放熱”)。
【詳解】鐵化如水”是指鐵從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是熔化過程,該過程會吸收熱量。
36.(2024?江蘇徐州?二模)小華和小國兩位同學利用圖甲所示裝置對試管里的20g冰進行
加熱,并且每隔相同的時間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同時觀察物質的狀態。圖乙和圖丙是他
們根據記錄的實驗數據分別繪制的溫度一時間的關系圖像,根據圖像可知:冰屬于(選
填“晶體”或“非晶體”);若不計熱量損失,則在圖像中3c階段物體吸收的熱量為J;通
過觀察兩位同學繪制的溫度一時間的關系圖像,你認為圖(選填“乙”或“丙”)的CD段
數據有問題。[c冰=2.1xl03j/(kgJC)]
【答案】晶體840丙
【詳解】[1]由圖可知,冰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不變,有固定的熔點,屬于晶體。
[2]圖像段為固體冰,5min吸收的熱量為
。吸=-0)=2.1x1()3j/(kg?。。)x20x103kgx[0℃-(-10℃)]=420J
酒精燈在相同時間內放出的熱量相同,不計熱量損失,相同時間內物質吸收的熱量相同,
階段加熱lOmin吸收的熱量為
。吸'=2。吸=2X420J=840J
[3]圖像CD段表示冰完全熔化為水,質量不變,水的比熱容大于冰的比熱容,根據公式
。吸=,以加可知,水升高lop吸收的熱量大于冰升高相同溫度吸收的熱量,水升高i(rc需
要的加熱時間大于冰升高相同溫度需要的加熱時間,所以圖丙的8段數據有問題。
37.(2024?江蘇宿遷?一模)下大雪時小雨看到護路工人往路面上撒鹽,在相同的氣溫下,
撒了鹽后的冰雪會很快熔化。他對此進行了探究,先用電冰箱制取了一些冰塊,然后平均分
成兩份放入兩只相同的易拉罐中,在其中一只易拉罐中加入適量的食鹽,并用筷子攪拌一段
時間(如圖甲)。
Oc
--
三-
-
-
三-
1o-1o
1-
-
三-
-
-
--
三-
-
-
C三-o
U-
-
三-
-
-
-
三-
-
-
1O目-1O
1-
甲乙
(1)當兩罐內有_____出現時,用溫度計分別測出罐內混合物的溫度(如圖乙),加入了食
鹽的罐中混合物的溫度為,一只罐外壁出現了白霜,而另一只外壁出現的是小水珠,
出現白霜的是(選填“加食鹽”或“未加食鹽”)的那只易拉罐;
(2)對比兩罐溫度后,小雨認為相同的氣溫下撒了鹽后的冰會熔化的原因是—;小雨還
發現,冰在熔化過程中溫度計的示數—,由此可知,冰屬于晶體。
【答案】液態水-7℃加食鹽熔點降低保持不變
【詳解】(1)口][2][3]由題意知,為了探究冰雪熔化的快慢,因此從冰箱里取出一些冰塊,
分別放入甲乙兩個相同的易拉罐中,并在乙罐中相入適量的鹽,用筷子攪拌一段時間,當兩
罐內有液態水出現,成為冰水混合物時測量溫度。由圖2中乙圖可知溫度計的分度值是
1℃,溫度計的示數分別是0。(2和-7。(2,水的熔點是ac,因此加食鹽的水熔點為較低的
-7℃;甲未加食鹽的混合物的溫度為0。。0。(2時水能以液態存在,罐外壁出現的液態小水
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而成的;而加食鹽的混合物的溫度低于0℃,此溫度下水只
能以氣態或固態存在,罐外壁出現的固態白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而成的,因此出
現白霜的是加食鹽的那個罐。
(2)[4][5]對比兩罐溫度后可知,冰鹽混合物的熔點低于冰的熔點,所以相同的氣溫下撒了
鹽后的冰會熔化。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持續吸熱,溫度保持不變,因此冰在熔化過程中溫度
計的示數保持不變,說明冰屬于晶體。
38.(2024?江蘇南京?二模)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特點”的實驗中,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
實驗裝置進行實驗。按規范要求,調節鐵圈2的高度時,(選填“需要”或“不需要”)
點燃酒精燈。給燒杯中水加熱前,水—(選填“發生”或“不發生”)汽化。
【詳解】[1]用酒精燈加熱時應該用外焰加熱,所以調整鐵圈2的高度時,要點燃酒精燈。
[2]水在任何溫度下都可以蒸發,給燒杯中水加熱前,水發生汽化。
39.(2024?江蘇無錫?一模)如圖所示,“潑水成冰”現象,在北方室外氣溫極低時,潑出溫度
較高的熱水,部分水滴先(填物態變化名稱,下同)成為水蒸氣,大量水蒸氣迅速一
成冰晶或者液化成水滴,就出現圖中的壯觀場景。
【答案】汽化凝華
【詳解】溫度較高的水潑出時,部分水滴汽化成水蒸氣,而熱的水蒸氣遇到極低溫度
迅速變成冰晶是凝華過程。
40.(2024?江蘇宿遷?一模)2024年2月20日晚,宿遷地區出現大規模下霰的惡劣天氣,霰
是高空中的水蒸氣先成雪,下降過程中遇到暖氣流,雪成小雨滴,雨夾著雪繼
續下降又遇到冷氣流,其中雨成冰附著在雪花上,形成霰降落到地面的。(填寫物態
變化名稱)
【答案】凝華熔化凝固
【詳解】[1]霰是高空中的水蒸氣遇冷由氣態變為固態凝華為雪。
[2]下降過程中遇到暖氣流,雪由固態變為液態熔化為小雨滴。
[3]雨夾著雪繼續下降又遇到冷氣流,其中雨由液態變為固態凝固成冰附著在雪花上,形成
霰降落到地面的。
41.(2024?江蘇常州?一模)喜歡動手實驗的小明,把干冰放入小瓶中,在瓶口套上氣球(如
圖甲),過了一會兒發現氣球鼓起來了,同時在瓶子底部的外壁上出現了白霜(如圖乙)。這
是由于瓶中干冰(吸收/放出)熱量發生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變成氣態,瓶外水
蒸氣(填物態變化名稱)形成霜。
,.
t
甲乙
【答案】吸熱升華凝華
【詳解】由于瓶子內的干冰升華成氣態的二氧化碳,所以氣球會鼓起來;干冰升華
過程中需要吸收熱量,使瓶子底部溫度降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直接凝華變成小冰晶附著
在瓶子外壁,形成霜。
三、實驗題
42.(2024?江蘇揚州?二模)在探究“冰熔化時溫度變化的規律”的實驗中,小明所在小組突發
奇想在燒杯和試管中都放入適量的碎冰,并各放了一支溫度計,組成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
完成下面的探究實驗。
二
-n-
二-°C溫度/℃
一---O
B二F-
三
二10
三
二
g二
二
-
一
三)'冷芯5百而間/min
二
二
B!
甲「乙
(1)點燃酒精燈給燒杯加熱,一段時間后溫度計A的示數如圖甲所示,此時溫度計的示數
為;
(2)實驗過程中A、B兩個溫度計的示數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通過分析圖像可知
(選填“實”或“虛”)線是試管內碎冰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
⑶第7min時燒杯內的碎冰處于態;(選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4)分析圖像可知試管內的碎冰的熔化過程共經歷了min?
【答案】(1)-2℃
(2)虛
(3)固液共存
⑷4
【詳解】(1)由圖可知,溫度在(TC以下,分度值為1。。故示數為-2。(2。
(2)實驗過程中A、B兩個溫度計的示數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燒杯中的冰先熔
化,通過分析圖象可知,虛線是試管內碎冰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
(3)由圖乙可知虛線是試管內碎冰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實線就是燒杯內的溫度計變化
圖線,第4min燒杯中的碎冰開始熔化,第lOmin冰完全熔化,晶體熔化過程中,處于固液
共存態,第7min時燒杯內的碎冰處于熔化狀態,固液共存態,此時溫度為0。(2,沒有溫度
差無法繼續吸熱,試管內的碎冰不能熔化。
(4)圖乙中實線為燒杯的溫度變化,當燒杯溫度大于HC時,試管內的碎冰才能吸熱融化,
次過程從第lOmin至第14min,共經歷了4nlin。
43.(2024?江蘇鹽城?三模)小明用如圖甲的裝置探究冰的熔化特點,畫出了溫度隨時間變
化的圖像。
(1)圖甲中,
(2)由圖乙可知,冰熔化過程經歷了min;
(3)當冰全部熔化后繼續加熱,其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線應是圖乙中的
(CD/CE7CF)。
【答案】受熱均勻6CD
【詳解】(1)[1]水浴法的好處是使冰塊受熱均勻,測得的數據更準確,而且可以使熔化的
時間拉長,便于觀察實驗現象。
(2)[2]晶體熔化過程為溫度保持不變的過程,即圖像上的4-10分鐘這段,即冰熔化過程經
歷了6min。
(3)[3]冰熔化為水后,比熱容變為原來的兩倍,因此相同時間內升溫量是原來的一半,即
4分鐘應當升2℃,其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線應是圖乙中的CD。
44.(2024?江蘇淮安?二模)在探究“冰熔化時溫度變化的規律”的實驗中,分別在燒杯和試管
中放入適量的碎冰,并各放入一支溫度計組成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其中A、B兩個溫度
計的示數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其中實線部分是(選填"A”或"B”)溫度計
示數隨時間變化圖像,試管中碎冰熔化時間約為min,你判斷的依據是o
【答案】A4見解析
【詳解】[1]燒杯中的冰直接從酒精燈吸收熱量,所以燒杯中的冰升溫較快,故實線部分是
燒杯中冰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即實線部分是A溫度計的示數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行政管理專科應試策略試題及答案匯聚
- 2025年經濟法概論備考材料及試題答案
- 衛生資格考試熱點話題試題及答案揭曉
- 2025年執業藥師與公眾健康的緊密聯系試題及答案
- 指導患者用藥的要點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文化概論內容的擴展與試題及答案總結
- 自考行政管理經典試題及答案解析
- 護士執業考試試題及答案深層研究
- 行政管理法律解析試題與答案
- 理解國粹的試題及答案
- 2024國網湖南省電力公司高校畢業生招聘400人(第三批)重點基礎提升難、易點模擬試題(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計算機三級《Linux應用與開發技術》考試題庫大全(含真題、典型題等)
- 環境因素識別評價表
- 家長會課件:中考前百日誓師家長會課件
- 固腎生發丸的質量控制和標準化
- 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2023-2024學年小學六年級語文畢業檢測指導卷含答案
- MOOC 音樂導聆-山東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農行超級柜臺業務知識考試題庫(含答案)
- 農產品加工工藝培訓PPT創新農產品加工工藝與技術
- 精神病患者藏藥的護理措施
- 提高中醫技術使用率品管圈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