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祁陽市2024-2025學年下學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級歷史檢測試卷(附答案)_第1頁
湖南省祁陽市2024-2025學年下學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級歷史檢測試卷(附答案)_第2頁
湖南省祁陽市2024-2025學年下學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級歷史檢測試卷(附答案)_第3頁
湖南省祁陽市2024-2025學年下學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級歷史檢測試卷(附答案)_第4頁
湖南省祁陽市2024-2025學年下學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級歷史檢測試卷(附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南省祁陽市2024-2025學年下學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級歷史檢測試卷一.選擇題(共16小題,滿分48分,每小題3分)1.在一處原始聚落遺址博物館,小明看到了如圖文物和原始居民的房屋復原圖,由此可知,他參觀的是哪一原始人類遺址()A.元謀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第1題圖第4題圖2.《晉書?食貨志》記載東晉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無事,時和年豐,百姓樂業,谷帛殷阜,幾乎家給人足矣。”材料說明()A.江南地區得到開發 B.少數民族政權更替 C.經濟重心南移完成 D.中外之間友好往來3.對如表材料理解正確的是()①率舟師出使南海西洋以至西域諸國……見于記載的所經國度,多至三十余地。②不窮兵,不疲民,而禮樂文明,赫昭異域。——[明]茅元儀《武備志》A.①說明鄭和航海建立起歐亞直接的商業聯系 B.①屬于歷史結論 C.②贊揚了鄭和航海推行的和平友好文化政策 D.②屬于歷史史實4.唐朝閻立本《步輦圖》描繪了唐太宗接見一位吐蕃贊普派來的求婚使臣的場景,經過多次求親,唐太宗最終將文成公主嫁給了他。這位贊普是()A.祿東贊 B.松贊干布 C.尺帶珠丹 D.懷仁可汗5.美國學者張馨保在《林欽差與鴉片戰爭》中指出:“當兩種各有其特殊體制、風格和價值觀念的成熟的文化相接觸時,必然會發生某種沖突(鴉片戰爭)。”作者認為鴉片戰爭發生的原因是()A.虎門銷煙是鴉片戰爭爆發的導火線 B.英國企圖把中國納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C.英國試圖改變在中英貿易中的不利地位 D.兩種不同政治文化體制的尖銳沖突6.“洋務運動、太平天國、辛亥革命沒有完成啟蒙,中國移植了民主憲政,卻出現了嚴重水土不服,民主自由沒有成為一種社會常識和社會共識。”材料指出了新文化運動的()A.背景 B.內容 C.過程 D.地位7.1946年1月召開的重慶政協會議取得的重大成果是()A.簽署了《雙十協定》 B.建立了反蔣統一戰線 C.通過和平建國綱領案等五項協議 D.避免了全面內戰的爆發8.《馬關條約》簽訂后,日本人在中國開辦工廠。張謇認為中國也要有自己的工商業,與日廠競爭。他發現進口貨物中棉織物最多,于是決定在南通開辦紗廠。這反映出張謇創辦企業的直接目的是()A.抵制外國的經濟侵略 B.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 C.推動自由平等的風尚 D.打破官僚資本的壓迫9.他《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指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國家形象。以下對我國的國家形象描述不恰當的是()A.抗美援朝展現了愛護和平的形象 B.“求同存異”展現了艱苦奮斗的形象 C.改革開放展現了銳意革新的形象 D.全面小康展現了以民為本的形象10.如圖一為1976年臨汾市發行的豆腐票、粉票,圖二為某外賣平臺點餐頁面。由圖一到圖二()A.經濟體制改革最終完成 B.對外開放水平迅速提高 C.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 D.農村居民收入有所增長11.“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為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開辟了途徑。如圖所示,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分別是在哪一年()A.1992年,1998年B.1995年,2000年C.1997年,1999年 D.1998年,2001年第11題圖第12題圖12.如圖小歷同學研究性學習的主題是()A.西歐莊園的興起與發展 B.基督教的興起與傳播 C.西歐中世紀城市的興起 D.西歐封建制度13.《漢謨拉比法典》中多次出現耕犁、耕牛等詞匯。此外,對有關出租和耕耘土地,放牧和管理牲畜以及修建管理果園等事,該法典也都做了具體明確的規定。這反映出()A.阿拉伯帝國以畜牧業為生 B.古巴比倫農業較為發達 C.中世紀西歐莊園經濟興盛 D.古代埃及農業體系形成14.某學者評價說:“它是從西伯利亞到加利福尼亞的所有國家的千百萬工人共同的綱領,是全部社會主義文獻中傳播最廣和最國際性的著作。”與這部著作相關的史實不正確的一項是()A.總結了巴黎公社失敗的原因和教訓 B.俄國十月革命把該理論變成了現實 C.它的產生根源是工業革命的影響 D.它宣揚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15.隨著諾曼底登陸的勝利,盟軍成功地在歐洲建立了第二戰場,給了德國很大的壓力,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蘇聯的壓力,使得德國陷入雙線作戰的境地之中,迫使德國一步步走向失敗……同時,諾曼底登陸解放了美軍,使得美軍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太平洋戰場,加大對日本的打擊力度,加快了二戰的結束。由此可知,諾曼底登陸()A.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轉折點 B.實現了各國在反法西斯大局下緊密團結 C.導致法西斯集團開始瓦解 D.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到來16.1951年,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及盧森堡六國簽訂《巴黎條約》,成立歐洲煤鋼共同體。1967年,歐洲煤鋼共同體、歐洲經濟共同體及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合并成為歐洲共同體。1993年,歐盟宣告成立。這一發展過程反映了()A.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 B.世界政治格局徹底改變 C.歐洲國際影響達到頂峰 D.歐洲經濟政治合作加強題號1234567891011答案題號1213141516答案二.材料題(共4小題,滿分52分)17.(12分)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光彩熠熠,作為中華文明的瑰寶和人類文化的共同財富,恩澤后世,光照環宇。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割據紛爭,社會急劇變化。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學派針對治理國家的問題提出自己的主張,各學派之間進行激烈的爭論,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1)根據材料一,指出“百家爭鳴”出現的社會背景和各學派爭論的共同問題。材料二:《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記錄體著作。“泛愛眾,而親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教無類”“溫故而知新”等,意蘊深刻。(2)根據材料二,概括孔子的思想、教育主張各一項。材料三:賞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罰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3)根據材料三,結合所學指出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名字。說明他的治國思想在今天社會的現實意義。18.(12分)城市是有記憶的,城市中每一處文化遺產都是一部史書、一卷檔案,記錄著一個城市的滄桑歲月。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北京:見證歷史風云★材料一:北京作為中國的政治中心,見證了歷史風云。近代史上的北京曾飽受列強欺凌,三次淪陷,北京人民表現出了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在1919年以前,中國近代化經歷了由學習西方軍事器物到學習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學習西方思想文化的歷程。每一個階段,北京都處在中心地位或前沿陣地。(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①圖一中的“聯軍”是指聯軍。②圖二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次年,清政府被迫簽訂《》。③指出中國近代化歷程中的“學習西方軍事器物”“學習西方政治制度”“學習西方思想文化”的具體表現。★北京:充滿生機與活力★材料二:在近現代史上,北京曾發生過多次具有歷史轉折意義的重大事件,引領著中國走向獨立和富強,充分展現出北京的蓬勃生機與活力……(2)根據材料二,指出1919年5月在北京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并指出其歷史地位。(3)近年來,網友對北京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建設展開熱烈討論。請對此提出合理化建議。19.(14分)城市與社會發展密不可分材料一:以良渚古城為核心的良渚遺址位于浙江余杭,距今5300﹣4300年。①古城由宮殿區、內城和外城組成。內城面積約300萬平方米,外城面積約630萬平方米。古城北面有延綿20余千米的外圍水利系統。②城內外的貴族墓地里,隨葬著數十件至數百件精美的玉器,平民的墓地一般選址離王城較遠,隨葬物一般只有陶器。③考古發現了石刀、石犁、石鐮等成套農具。茅山遺址發現了面積達5.5萬平米的大型稻田區,古城內發現儲藏量達數十萬斤的碳化稻谷堆積。④出土器物包括玉器、陶器、石器、漆器、竹木器、骨角器等門類,總量達1萬余件。(1)將材料一中的史實與結論進行對應。(填序號)把橫線處補充完整。史實結論①統治者有較強的調動、組織能力手工業門類齊全,社會分工細化具有成熟、規模化的稻作農業②材料二:北宋東京城商業區示意圖北宋時期,杭州、蘇州、洛陽、成都、廣州等都是當時著名的商品集散地。東京更是全國的商業和交通中心,人口不下百萬;店鋪林立,不但有全國各地的產品,還有來自高麗、占城、大食等地的外國貨物;商業街區不再限定在“坊、市”之內,市分散在城中,面街而設,形成街市。(2)依據材料二,概括北宋城市商業發展的特點。材料三:1866年,在恭親王奕?的支持下,清朝官員斌椿及京師同文館的學生等受清政府派遣前往歐洲考察。……英國的曼徹斯特給斌椿留下了極深的印象。他在回憶錄中描述:中國及印度、美國棉花皆集于此,織出來的布會被賣到各種地方。織布的工廠有三千多名工人,女工多于男工。工廠都使用蒸汽機,織布工序繁多。機器加工的棉花又白又柔,紡出的棉線比頭發還細……一個工廠里的織機就有上萬張,片刻不停地工作,每人掌管兩三張織機,效率非常驚人。(3)依據材料三,概述曼徹斯特工業發展的表現,結合所學,指出清政府派遣斌椿出訪歐洲的國內背景。20.(14分)閱讀大事年表,回答問題。時間事件1640﹣1689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689年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1775﹣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1776年大陸會議通過了《獨立宣言》1787年美國頒布了1787年憲法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制憲議會通過了《人權宣言》1804年《拿破侖法典》頒布實施1861﹣1865年美國南北戰爭,頒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開始1868年日本開始明治維新(1)從上述材料中找出體現“三權分立”政治學說的代表性事件。(2)選擇材料中相互關聯的兩個或以上事件,結合所學知識擬定一個觀點,并對觀點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晰)答案題號1234567891011答案CACBDACABCC題號1213141516答案DBADD17.(1)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割據紛爭,社會急劇變化;如何治理國家。(2)為政以德,以德治國;有教無類,溫故而知新等。(3)韓非;他的以法治國,健全法制,建立法治國家的治國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的現實意義。18.(1)①英法聯軍。②辛丑條約。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2)五四運動。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追求民族獨立和發展進步的歷史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3)加強對北京的保護;正確處理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城市建設的關系等。19.(1)史實結論①統治者有較強的調動、組織能力④手工業門類齊全,社會分工細化③具有成熟、規模化的稻作農業②出現了階級分化(2)城市經濟功能增加;服務設施完備;商業活動突破時間空間限制。(3)工業原料來自中國及印度、美國,織出來的布會被賣到各種地方;工廠規模大,女工比男工多;工廠都使用蒸汽機,織布工序繁多。棉紡織技術高超,生產效率高等。洋務運動的進行。20.(1)事件:美國頒布的1787年憲法。(2)可選“1689年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美國頒布了1787年憲法”“《拿破侖法典》頒布實施”可得出觀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