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法律碩士綜合課(法理學)歷年真題試卷匯編17(總分:68.00,做題時間:90分鐘)一、單項選擇題(總題數:21,分數:42.00)1.單項選擇題第1-45小題。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種選項是符合題目規定的。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項字母涂黑。(分數: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2.(單項選擇4)我國刑法規定:“勾結外國,危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拾年以上有期徒刑。”該規則所包括的邏輯構造要素是()。(分數:2.00)
A.假定和行為模式
B.行為模式和法律後果
√
C.假定和法律後果
D.假定、行為模式和法律後果解析:解析:法律規則的邏輯構造包括假定(條件)、行為模式和法律後果。在邏輯構造上,任何一種完整的法律規則都是由上述三要素構成的,但在法律規則的體現形式上,假定和肯定性法律後果往往被省略,但行為模式和否認性法律後果是不能被省略的。就本題所表述的法律規則來看,包括了行為模式和否認性法律後果,但假定被省略了,即該規則的主體合用條件和合用范圍條件沒有表述出來,但主體條件和合用范圍在邏輯上是存在的。可見,選B項。3.(單項選擇13)甲、乙雙方在油畫買賣協議中約定:“本協議一式三份,經雙方簽字後生效。甲、乙各執一份,見證律師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對此,下列說法對的的是()。(分數:2.00)
A.該約定中包括了協議生效的條件
√
B.該約定是甲乙雙方所確立的授權性規則
C.該約定是甲乙雙方所確立的義務性規則
D.該約定不關涉甲乙雙方行為的法律後果解析:解析:甲、乙雙方在協議中約定“經雙方簽字後生效”,該約定為協議生效的條件,故A項說法對的。B、C、D項分別提到的授權性規則、義務性規則與法律後果等法律關系的內容,在題干給定的內容中均不存在,只有A項表述的“協議生效條件”與題干中所提到的買賣“雙方簽字後生效”有親密關系,故B、C、D項說法是錯誤的。4.(單項選擇5)《中華人民共和國協議法》第44條第1款規定:“依法成立的協議,自成立時生效。”下列有關本條文的表述,對的的是()。(分數:2.00)
A.該規定屬于法律原則
B.該規定具有指導作用
√
C.該規定屬于嚴禁性規則
D.該規定意味著我國《協議法》沒有溯及力解析:解析:本題考察的知識點波及對法的要素、法律原則與規則、法的作用與效力的理解。在法的要素理論中,法律原則和法律規則有明確的辨別,前者是法的基準性的一般規定,後者則有明確清晰的權利義務模式和法律後果。《協議法》第44條第1款顯然不屬于A項表述的法律原則,故不選A項。《協議法》第44條第1款具有指導作用,即指導簽訂協議的當事人怎樣認定協議的生效時間、怎樣行為及法律後果。可見,選B項。從法律規則的種類上看,該規則并非嚴禁性規則,由于該規則并沒有規定人們嚴禁為一定行為。可見,C項表述錯誤。D項表述具有困惑性,它強調該規定否認了整個協議法的溯及力。我們顯然無法得出這一結論,由于該條款只強調每個協議自身的效力始于成立之時,并沒有對協議法的溯及力進行判斷,故D項表述錯誤。5.(單項選擇13)下列有關法律:規則和法律條文關系的表述,對的的是()。(分數:2.00)
A.一種法律條文就是一種法律規則
B.一種法律規則只能由一種法律條文體現
C.一種法律規則可以通過不一樣規范性文獻的不一樣條文體現
√
D.法律規則的某些要素必須在法律條文的體現中予以省略解析:解析:法律規則不一樣于法律條文。一種法律條文也許包括幾種法律規則。例如:《刑法》第114條規定,放火、決水、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措施破壞工廠、礦場、油田、港口、河流、水源、倉庫、住宅、森林、農場、谷場、牧場、重要管道、公共建筑物或者其他公私財產,危害公共安全,尚未導致嚴重後果的,處3年以上如下有期徒刑。這一種法律條文規定了放火罪、爆炸罪等不一樣法律規則。再例如,《刑法》第397條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3年如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尤其嚴重的,處3年以上7年如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根據規定。該條文規定了濫用職權罪和玩忽職守罪兩個不一樣構成要件的犯罪。以上都是一種法律條文規定兩個以上法律規則的經典例子。可見,A項表述錯誤。一種法律規則可以通過多種法律條文來表述,例如:《刑法》第140條規定了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第150條又規定了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單位犯罪的懲罰,這就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一種法律規則通過兩個法律條文體現的情形。可見,B項表述錯誤。一種法律條文可以通過不一樣規范性文獻的不一樣條文體現,例如全國人大代表的言論免責權,該法律規則既在《憲法》第75條這一法律條文中有所體現,也在《全國人大代表法》第31條這一法律條文中有所體現。可見,C項表述對的。法律規則的構成要素包括假定(條件)、行為模式和法律後果。在上述要素中,假定條件和肯定性法律後果可以省略,但行為模式和否認性法律後果是絕對不能省略的。可見,D項表述錯誤。6.(單項選擇15)1997年3月14曰公布,同年10月1曰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32條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拾年以上有期徒刑……”據此,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分數:2.00)
A.該法律條文中的行為模式為“勿為”
B.該法律條文所載內容屬于確定性規則
C.1997年3月14曰後來發生的故意殺人案,應當依此條文裁判
√
D.該法律條文中刑罰的排序意在對故意殺人行為依法優先合用較重刑罰解析:解析:法律規則的行為模式包括可為模式(可以怎樣行為)、勿為模式(不得怎樣行為)和應為模式(應當或必須怎樣行為)三種,與之相對應的法律規則分別為授權性規則、嚴禁性規則和命令性規則。《刑法》第232條規定的故意殺人罪規定的行為模式是勿為模式,該條文所載內容是嚴禁性規則。可見,A項表述對的。《刑法》第232條所載內容明確肯定,不必再援引或再行參照其他法律規則來確定其內容,因而是確定性規則,而不是委任性規則或準用性規則。可見,B項表述對的。C項表述割裂了歷史,由于該條文是1979年刑法中就已經有規定,1997年的新刑法只是沿用該規定而已,因而C項表述錯誤。《刑法》第232條前半段規定了對故意殺人罪合用的三種主刑,法院可根據案件的詳細狀況,在三種主刑中選擇一種合用,但排序在前的主刑依法優先合用,即死刑優先合用,假如根據案件詳細狀況表明行為人罪不至死的,再行考慮與否合用無期徒刑,依此類推。可見,D項表述對的地理解了殺人罪的立法目的,該條文對故意殺人罪處刑,從重到輕次序排列,故D項表述對的。7.(單項選擇13)《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93條第2款規定:“國有企業、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家機關、國有企業、企業、事業單位委派到非國有企業、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及其他根據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國家工作人員論。”下列有關該法律條文的認識,對的的是()。(分數:2.00)
A.該條文規定的是技術性內容,沒有強制力
B.該條文表述的既非法律原則,也非法律規則
√
C.該條文不可以與其他條文共同體現某個法律規則
D.該條文包括了假定條件、行為模式和法律後果三個要素解析:解析:該條文并非法律的技術性規定,而是有關法律概念或術語的規定,具有強制力。可見,A項表述錯誤。條文表述的既非法律原則,也非法律規則,而是法律概念。可見,B項表述對的。條文可以與其他條文共同體現某個法律規則,例如,《刑法》第382條第2款規定,受國家機關、國有企業、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委托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人員,運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竊取、騙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國有財物的,以貪污論。可見,C項表述錯誤。法律規則的邏輯構造包括假定條件、行為模式和法律後果,條文表述的是法律概念,而法律概念不具有法律規則所具有的完整的邏輯構造。可見,D項表述錯誤。8.(單項選擇4)5月實行的《社會救濟暫行措施》第17條規定:“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及時理解掌握居民的生活狀況,發現符合特困供養條件的人員,應當積極為其依法辦理供養。”該法條所包括的法律規則的邏輯構造是()。(分數:2.00)
A.假定條件和法律後果
B.假定條件和行為模式
√
C.行為模式和法律後果
D.假定條件、行為模式和法律後果解析:解析:法律規則是由假定條件、行為模式和法律後果三要素構成的,但并非任何法律規則在表述上都包括上述三要素。本題表述的法律規則中,表述了假定條件和行為模式,但并沒有表述出法律後果,故選B項。9.(單項選擇1)下列法律概念中,屬于客體概念的是()。(分數:2.00)
A.原告
B.人民法院
C.動產
√
D.不可抗力解析:解析:按照法律概念波及的原因,可以將法律概念分為如下四類:(1)主體概念,這是用以體現法律關系主體的概念,如自然人、法人、原告、被告、行政機關、司法機關等。(2)關系概念,這是用以體現法律關系主體之間權利義務關系的概念,如所有權、抵押權、交付義務、賠償責任等。(3)客體概念,這是用以體現多種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的概念,如動產、主物、支票等。(4)事實概念,這是用以體現多種事件和行為的概念,如失蹤、不可抗力、意外事件、違約等。備選項中,A、B項表述的“原告”、“人民法院”屬于主體概念;C項表述的“動產”屬于客體概念;D項表述的“不可抗力”屬于事實概念。可見,選C項。10.(單項選擇5)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現代中國法律淵源的是()。(分數:2.00)
A.判決書
√
B.地方性法規
C.規章
D.國際通例解析:解析:現代中國的法律淵源可以概括為以憲法為關鍵,以制定法為主的法律淵源,詳細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尤其行政區法律、行政規章、國際公約和國際通例。備選項中,只有A項表述的判決書不是現代中國的法律淵源,判決書只是法律合用的成果,故選A項。11.(單項選擇8)有關現代中國法律淵源的表述,可以成立的是()。(分數:2.00)
A.就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大陸地區的法律淵源而言,可以概括為以憲法為關鍵、以行政法規為主的法律淵源
B.在我國,作為法律淵源之一的“法律”一詞是在廣義上使用的,除了指由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及其常設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獻外,還包括其他有立法權的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獻
C.民族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必須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立案後才能生效
D.國際法不構成我國現行法律體系的法律部門,不過我國簽訂或加入的國際公約是我國的法律淵源之一
√解析:解析:就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大陸地區的法律淵源而言,可以概括為以憲法為關鍵、以制定法為主的法律淵源。可見,A項表述不成立。作為法律淵源之一的“法律”是在狹義上使用的,僅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獻。可見,B項表述不成立。民族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必須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同意後才能生效,而非“立案”後生效。可見,C項表述不成立。我國部門法中不包括國際法部門,不過我國簽訂或加入的國際公約是我國的法律淵源之一。可見,D項表述對的。12.(單項選擇16)下列法律中,不屬于基本法律的是()。(分數:2.00)
A.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解析:解析:法律可分為基本法律和非基本法律。基本法律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比較全面地規定和調整國家及社會生活某首先的基本社會關系的法律。《憲法》第62條第3項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備選項中,《人民法院組織法》、《人民檢察院組織法》屬于國家機構方面的基本法律;《刑法》屬于刑事基本法律。可見,A、B、C項表述的法律都是基本法律。非基本法律是指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和修改的,規定和調整除基本法律調整以外的,有關國家和社會生活某首先詳細問題的關系的法律。《憲法》第67條第2項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據此,《國家賠償法》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一般法律,故選D項。注意:有關基本法律和非基本法律的判斷,也屬于憲法學考察的內容。13.(單項選擇9)下列有關我國“行政法規”的表述,可以成立的是()。(分數:2.00)
A.行政法規是規范和調整行政法律關系的總稱
B.行政法規是由行政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獻的總稱
C.由所有的行政法規構成的法律部門稱作行政法部門
D.行政法規是一種效力僅次于憲法和法律的法律淵源
√解析:解析:行政法規專指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即國務院在法定職權范圍內為實行憲法和法律制定的有關國家行政管理的規范性文獻。行政法規不一樣于規范和調整行政法律關系的行政法。行政法屬于法律的范圍,其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行政法也可以理解為是一種法律部門,但行政法規并不能理解為法律部門。可見,A項表述不成立。行政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獻包括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部委規章、地方政府規章和低于規章位階的較低層次的其他規范性文獻。可見,B項表述不成立。行政法部門是由規范和調整行政法律關系的法律構成的,包括單行的行政法:律、法規和規章以及其他規范性文獻。可見,行政法部門不僅包括所有的行政法規,故C項表述不成立。行政法規的效力僅次于憲法和法律(含行政法)的法律淵源。可見,D項表述成立。14.(單項選擇14)下列選項中,屬于我國非正式意義上的法律淵源的是()。(分數:2.00)
A.國際公約
B.湖北省的《野生動物保護條例》
C.國務院的《糧食購銷條例》
D.最高人民法院的判例
√解析:解析:現代中國的正式法律淵源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尤其行政區法律、行政規章、國際公約和國際通例。湖北省制定的《野生動物保護條例》屬于地方性法規,國務院制定的《糧食購銷條例》屬于行政法規。可見,A、B、C項表述都屬于我國正式意義上的法律淵源,不選A、B、C項。最高人民法院的判例不屬于我國正式意義上的法律淵源,但屬于我國非正式意義上的法律淵源。可見,選D項。15.(單項選擇6)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我國正式法律淵源的是()。(分數:2.00)
A.制定法
B.習慣法
√
C.國際通例
D.國際公約解析:解析:正式法律淵源包括制定法、習慣法、判例法和國際公約等。我國正式法律淵源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尤其行政區法律、行政規章、國際公約和國際通例。因此,習慣法和判例法雖然屬于正式法律淵源,但卻不是我國正式法律淵源。可見,選B項。16.(單項選擇7)《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懲罰法》于1996年3月17曰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1996年3月17曰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3號公布,自1996年10月1曰起施行。下列有關該法律的表述,可以成立的是()。(分數:2.00)
A.從法的分類角度看,該法律屬于主線法
B.從法的淵源角度看,該法律屬于行政法規
C.從法的部門角度看,該法律屬于行政法部門
√
D.從法的效力角度看,該法律屬于附條件生效的法律解析:解析:從法的部門角度看,《行政懲罰法》屬于行政法部門,選C項。從法的分類角度看,《行政懲罰法》屬于一般法,而不是主線法,不選A項。從法的淵源角度看,《行政懲罰法》屬于基本法律的范圍,而不是行政法規,由于行政法規專指由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即國務院在法定職權范圍內為實行憲法和法律制定的有關國家行政管理的規范性文獻,而《行政懲罰法》則是由全國人大制定的,故不選B項。法律生效時間重要有三種形式:自法律頒發之曰起生效;由法律規定詳細生效時間;規定法律公布後符合一定條件時生效。從法律效力角度看,《行政懲罰法》規定了詳細生效時間(1996年10月1曰),而不是在《行政懲罰法》公布符合一定條件才生效,故不選D項。17.(單項選擇15)最高人民法院在定期公布的各卷裁判文書匯編的序言中指出:“最高人民法院的裁判文書,由于具有最高的司法效力,因而對各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下列有關理解,對的的是()。(分數:2.00)
A.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書自身是規范性法律文獻
B.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書具有正式法律淵源的地位
C.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書的重要功能在于實現對抽象的制定法規范的詳細化
√
D.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書具有最高司法效力,因此可以合適超過現行法的約束解析:解析: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書自身不是規范性法律文獻,而是適使用方法律的成果,屬于非規范性法律文獻,故A項表述錯誤。我國是制定法國家,最高人民法院的裁判文書、司法解釋等不能成為我國正式的法律淵源,但對司法審判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可見,B項表述錯誤。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書的重要功能在于實現對抽象的制定法規范的詳細化,它是享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獻的補充和詳細化形式。可見,C項表述對的。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書具有最高司法效力,但它仍然是規范性法律文獻的補充和詳細化形式,不能超過現行法的約束。可見,D項表述錯誤。18.(單項選擇6)我國×省人大常委會制定了《×省食品衛生管理條例》。對此,下列說法不對的的是()。(分數:2.00)
A.該法規性質上屬于行政法部門
B.該法規制定後,不必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立案
√
C.該法規雖在該省范圍內合用,但仍具有效力上的普遍性
D.該法規屬于我國法律的正式淵源,該省法院審理有關案件時可直接合用解析:解析:×省人大常委會制定的《×省食品衛生管理條例》屬于地方性法規。行政法部門是有關國家行政管理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由調整行政管理活動中國家機關之間,國家機關同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公民之間發生的行政關系的規范性法律文獻構成,這些規范性文獻包括單行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等。可見,地方性法規在性質上屬于行政法部門,故A項說法對的。《立法法》第98條第2項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立案;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立案。據此,B項說法不對的,選B項。地方性法規是在法定權限內制定公布的合用于當地區的規范性文獻,雖然該法規僅合用于當地區,但仍具有合用效力上的普遍性,故C項說法對的。現代中國正式意義的法律淵源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尤其行政區法律、行政規章、國際公約和國際通例。可見,地方性法規屬于我國法律的正式淵源,既然屬于我國法律的正式淵源形式,×省法院審理有關案件時就可以直接合用。可見,D項說法對的。注意:有關“地方性法規"的知識,屬于法理學和憲法學共同考察的內容。19.(單項選擇5)下列選項中,屬于我國正式法律淵源的是()。(分數:2.00)
A.《中國共產黨章程》
B.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指導性案例
C.國務院頒布的《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
D.某市濱湖區政府公布的《外來務工人員管理暫行措施》解析:解析:我國正式意義上的法律淵源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尤其行政區法律、行政規章、國際公約和國際通例等。C項表述的是行政法規,屬于我國正式意義上的法律淵源,故選C項。20.(單項選擇14)有關法的分類的:表述,可以成立的是()。(分數:2.00)
A.處理一般法與尤其法沖突的原則是一般法優于尤其法
B.實體法與程序法是按照法律合用范圍的不一樣對法律所作的劃分
C.英美法系法律的基本分類是公法和私法
D.從一定意義上講,法的歷史類型、法的淵源和法系等都可以看作是對法的分類
√解析:解析:處理一般法與尤其法沖突的原則是尤其法優于一般法,而不是相反。可見,A項說法錯誤。按照法律合用范圍的不一樣對法律所作的劃分是一般法與尤其法;按照法律規定內容的不一樣對法律所作的劃分是實體法與程序法。可見,B項說法錯誤。公法和私法是大陸法系國家對法律的基本分類,一般法與衡平法是英美法系國家對法律的基本分類。可見,C項說法錯誤。法的歷史類型是按照法所據以產生和賴以存在的經濟基礎的性質和體現的階級意志的不一樣,對人類社會存在的法所作的分類。法系是根據世界上各個國家和地區法律的源流關系和歷史老式以及形式上某些特點對法律所作的分類。從一定意義上講,法的歷史類型、法的淵源和法系等都可以看作是對法的分類。可見,D項說法對的。21.(單項選擇1)劃分一般法與尤其法的原則是()。(分數:2.00)
A.法律合用范圍的不一樣
√
B.法律創制主體的不一樣
C.法律制定程序的不一樣
D.法律規定內容的不一樣解析:解析:按照法律合用范圍的不一樣,可以將法律分為一般法與尤其法。可見,選A項。按照法律的創制主體和合用主體的不一樣,可以將法律分為國內法與國際法。按照法律的地位、效力、內容和制定主體、制定程序的不一樣,可以將法律分為主線法與一般法。按照法律規定內容的不一樣,可以將法律分為實體法與程序法。二、多選題(總題數:9,分數:18.00)22.多選題第46-63小題。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兩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規定的。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項的字母涂黑。多選、少選或錯選均不得分。(分數: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23.(多選48)下列有關法律規則與法律條文關系的表述,可以成立的有()。(分數:2.00)
A.法律規則是法律條文的體現形式
B.一種法律條文可以體現多種法律規則
√
C.有些法律條文不體現法律規則
√
D.一種法律規則可以體現于一種法律條文中
√解析:解析:法律規則是法律條文的內容,法律條文是法律規則的體現形式,而不是相反,可見,A項表述不成立。一種法律條文可以表述一種法律規則,也可以表述不一樣的法律規則。可見,B、D項表述可以成立。某些法律條文不直接規定法律規則,而規定某些法律技術內容的條文(如某法律規定:本法自××××年××月××曰起生效),或者規定法律原則的條文(如誠實信用原則),雖是法律條文,但不是法律規則。可見,C項表述成立。24.(多選50)《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29條第1款規定:“嚴禁向水體排放油類、酸液、堿液或者劇毒廢液。”該條文體現的法律規則屬于()。(分數:2.00)
A.義務性規則
√
B.構成性規則
C.確定性規則
√
D.強行性規則
√解析:解析:題干表述的條款體現了對義務主體行為的約束,因而是義務性規則,且屬于義務性規則中的嚴禁性規則。可見,選A項。根據法律規則功能的不一樣,法律規則有調整性規則和構成性規則之分,題干表述的條款重要功能在于控制行為,而不是根據條款規定的行為指導行事,因而是調整性規則而不是構成性規則,故不選B項。題干表述的條款內容已經明確,不必援引或參照其他規則即可確定其內容,因而是確定性規則,故選C項。題干表述的條款具有強制性,行為人不得選擇或協商確定其內容,因而是強行性規則,故選D項。25.(多選48)下列各項法律規定,屬于法律原則的有()。(分數:2.00)
A.承諾生效時協議成立
B.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的地位平等
√
C.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
D.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解析:解析:B項表述的是民法中的平等原則,D項表述的是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則,兩者都屬于法律原則,故選B、D項。A項表述的是法律規則,而不是法律原則,由于“承諾生效時協議成立”詳細規定了適使用方法律規則的條件(承諾生效時)和行為模式(實行承諾),并可推知隱藏的法律後果,因此是法律規則,故不選A項。C項表述的是法律概念,而不是法律原則,故不選C項。26.(多選48)有關法律原則與法律規則之間的區別,下列表述對的的有()。(分數:2.00)
A.法律原則的合用范圍比法律規則更廣
√
B.法律規則一般比較詳細,法律原則比較抽象
√
C.法律規則互相間沖突時,法律原則可以成為解釋法律規則的根據
√
D.法律規則是司法裁判的根據,法律原則不能直接在司法過程中合用解析:解析:法律原則和法律規則在合用范圍、內容、合用方式和作用上存在區別。在合用范圍上,法律規則只合用于某一類型的行為,而法律原則則具有宏觀指導性,法律原則的合用范圍要比法律規則廣。可見,A項表述對的。在內容上,法律規則的規定是明確詳細的,而法律原則不預先設定明確、詳細的假定條件,更沒有設定明確的法律後果,其規定比較籠統、模糊。可見,B項表述對的。在合用方式上,法律規則是以“全有或全無方式”應用于個案的,并且這個規則必須接受,別無替代,假如規則之間發生沖突,只能選擇其一合用;而法律原則不是以“全有或全無方式”應用于個案的,假如原則之間發生沖突,法官可以權衡選擇合用。因此,法律規則互相間沖突時,法律原則可以成為解釋法律規則的根據。可見,C項表述對的,D項表述錯誤。27.(多選48)下列有關“刑法”這一概念的表述,可以成立的有()。(分數:2.00)
A.“刑法”可以用作我國法律體系中一種法律部門的名稱
√
B.“刑法”可以用作我國的一種法律淵源的名稱
C.“刑法”可以用作《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這一法律文獻的簡稱
√
D.“刑法”可以用作我國法學體系中一種法學分支學科的名稱解析:解析:我國存在刑法部門,且存在刑法典(或者稱為“刑法”這一規范性法律文獻),從而存在一種法學分支學科——刑法學。需要注意:“刑法學”是我國法學體系中的一種分支學科的名稱,但“刑法”一般不能用于指一種法學分支學科的名稱。可見,A、C項表述成立,D項表述不成立。“刑法”這一名稱不能成為我國一種法律淵源的名稱,我國的法律淵源可以分為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尤其行政區的法律、行政規章、國際公約和國際通例。可見,不選B項。28.(多選49)下列選項中,屬于我國法的正式淵源的有()。(分數:2.00)
A.《法律援助條例》
√
B.《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
C.《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尤其行政區基本法》
√
D.我國加人的《聯合國國際貨品銷售協議公約》
√解析:解析:《法律援助條例》為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專利法》為全國人大制定的法律i《澳門尤其行政區基本法》為尤其行政區的法律;《聯合國國際貨品銷售協議公約》為我國加入的國際公約。可見,備選項都屬于我國的法律淵源,應全選。29.(多選46)下列有關我國法律淵源的說法,對的的有()。(分數:2.00)
A.少數民族的習慣屬于非正式的法律淵源
√
B.澳門尤其行政區基本法在澳門屬于主線法
C.我國已經加入的國際公約具有正式法律淵源的地位
√
D.按照我國有關法律的規定,國際通例屬于正式的法律淵源
√解析:解析:現代中國正式意義上的法律淵源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尤其行政區法律、行政規章、國際公約和國際通例。可見,C、D項說法對的。現代中國非正式意義上的法律淵源包括習慣、判例、法理、學說等。可見,A項說法對的。澳門尤其行政區基本法不屬于主線法,由于只有憲法才是主線法。可見,B項說法錯誤。30.(多選49)下列有關法律淵源的表述,對的的有()。(分數:2.00)
A.法律的正式淵源一般包括制定法、習慣法、判例法等
√
B.在大陸法系國家中,判例一般不是法律的正式淵源
√
C.公共政策與習慣屬于非正式法律淵源
√
D.我國的法律淵源中不包括國際通例解析:解析:法律的正式淵源一般包括制定法、習慣法、判例法和國際公約等,故A項表述對的。在大陸法系國家中,判例一般不能成為正式意義上的法律淵源,故B項表述對的。法律的非正式淵源包括正義原則、理性原則、公共政策、習慣、學說等,故C項表述對的。我國的法律淵源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尤其行政區法律、行政規章、國際公約和國際通例,故D項表述錯誤。三、簡答題(總題數:2,分數:4.00)31.簡答題第64-66小題。請將答案寫在答題紙指定位置上。(分數: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32.(簡答64)簡述法律規則的邏輯構造。(分數: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對的答案:(對的答案:法律規則的邏輯構造包括假定(條件)、行為模式和法律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軌道設備轉讓協議書
- 解除執行委托協議書
- 老年護理心理課程設計與實踐
- 進校攜帶手機協議書
- 雇傭合同解約協議書
- 轉運承包服務協議書
- 項目入股投資協議書
- 飲料展柜投放協議書
- 贈與房產抵押協議書
- 魯能足球培訓協議書
- 樹立正確就業觀課件
- 2024年百聯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沖刺題(帶答案解析)
- 血氣分析詳解
- ISO TR 15608-2017-中英文版完整
- 家政保潔培訓課件
-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課件+2023-2024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
- 安防監控系統維保表格完整
- 第24屆世界奧林匹克數學競賽WMO省級測評五年級試卷【含答案】
- 服飾項目經濟效益分析報告
- 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版
- 2024Web網站滲透測試報告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